《幼儿教育》-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实录:按物品的共同用途分类精选
《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幼儿园大班教案
《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幼儿园大班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理解物品的不同用途;2. 学会将物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1.2 技能目标1. 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2. 培养逻辑思维和分类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对日常物品的认知兴趣;2. 培养合作和分享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 掌握物品的不同用途;2. 学会将物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2.2 教学难点1. 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2. 培养逻辑思维和分类能力。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1. 各种日常物品(如玩具、书籍、文具等);2. 分类卡片;3. 记录表格。
3.2 环境准备1. 宽敞的活动空间;2. 明亮的光线;3. 安静的学习氛围。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 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物品;2. 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物品都是用来做什么的?4.2 讲解1. 向幼儿介绍各种物品的用途;2. 讲解如何将物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4.3 示范1. 示范将物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2. 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
4.4 实践1. 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物品进行分类;2. 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找出相同用途的物品。
4.5 总结1.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分类成果;2. 总结物品的用途和分类方法。
第五章: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日常物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幼儿园大班教案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1. 掌握物品的不同用途;2. 学会将物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6.2 评价方法1. 观察幼儿在实践中的分类能力;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分类成果;3. 填写评价表格,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记录和反馈。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活动延伸1. 邀请幼儿进行创意分类,如将物品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2. 组织幼儿进行分类比赛,提高分类的趣味性。
7.2 课程整合1. 结合语言领域,让幼儿描述分类过程和物品的用途;2. 结合艺术领域,让幼儿用画笔记录分类成果。
幼儿园大班《按物品用途分类》优秀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按物品用途分类》优秀数学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按物品用途分类》这一数学活动,帮助大班幼儿理解分类的概念,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认知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化的活动,幼儿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使幼儿理解物品可以根据用途进行分类。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交流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2.1 材料准备各类日常物品图片或实物(如食物、衣物、玩具、学习用品等)。
标记笔、分类标签或卡片。
黑板或白板用于展示分类结果。
2.2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分类活动的场所,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物品摆放和分类。
三、教学过程3.1 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或小故事引入物品分类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3.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用途的物品,解释为什么要按用途分类,以及如何分类。
3.3 分类示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将一组物品按用途分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3.4 小组活动(2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获得一组物品,进行分类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理解分类标准,鼓励幼儿相互讨论。
3.5 分享与讨论(1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分享分类的理由。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不同分类方法的优劣,鼓励幼儿思考。
3.6 游戏巩固(10分钟)组织一个分类游戏,如“快速分类”或“分类接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活动延伸4.1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起进行物品分类,增进亲子互动。
4.2 环境创设在教室内设置一个分类角,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练习分类。
五、注意事项确保所有物品安全无害,避免幼儿受伤。
尊重每个幼儿的分类方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活动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应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讨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大班幼儿能够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帮助幼儿加深对物品功能的认识,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类技能。
2. 教学准备•相关物品:玩具车、梳子、蚊帐、雨伞等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物品•课件:图片PPT•教师素材:教案、白板、粉笔3. 教学过程3.1 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四个大方框,分别标注为“玩具”、“梳子”、“蚊帐”、“雨伞”。
(2)教师提问幼儿:“你们见过这些物品吗?它们有什么用呢?”(3)幼儿回答后,教师请输入每个物品的名字并放到相应的分类框中。
3.2 活动一:“找不同”(1)教师将所有物品随意混合放到桌面上。
(2)幼儿分为小组,老师给出题目“找出哪一个和其他的不同”,并且设定答案为玩具车。
(3)在时间限制内,幼儿围绕题目找不同,当发现答案后,可以用橡皮擦把玩具车擦掉。
(4)剩下的物品继续进行“找不同”。
直到只剩下一个物品时,小组拿上擦擦布,擦净物品。
(5)老师检查是否所有物品擦干净,不然需要进行清洁。
3.3 活动二:“物品分类游戏”(1)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在课堂上给出一些物品,幼儿们需要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放置。
(2)教师将物品随意放在桌面上,幼儿自由分类。
(3)活动结束后与幼儿检查物品分类情况。
3.4 活动三:“物品分类竞赛”(1)教师将现有物品随意放置,幼儿们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2)教师使用PPT给出10秒的时间限制,让幼儿利用时间分类物品,分组完成后老师检查是否完成任务。
(3)如果完成任务,将物品按分类码排列;如果未完成,使用提示方法帮助幼儿完成任务。
(4)完成任务的组得到奖励。
4. 教学反思整体感觉这节课很成功,幼儿们表现非常活跃。
由于绝大部分幼儿都很喜欢玩具,所以此次我们采取了找不同、分类游戏以及分类竞赛三种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物品分类的思想,并在游戏中体验分类的乐趣。
同时,情景化、带有游戏性质的授课方式有助于幼儿们更快地融入教学氛围,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听课聚焦力。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一、教学目标1.掌握根据物品的用途对物品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的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2.观察和归纳。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2.实物物品:小汽车、玩具飞机、铅笔、橡皮擦、盆彩、磁铁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将准备好的实物物品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
教师可以提问:•这些物品有共同点吗?•根据这些物品的不同特点,你能够将它们分成几类吗?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教学展开(1) 学习物品分类的基本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根据物品的功能或用途,将物品进行不同的分组。
(2) 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师依次拿出准备好的实物物品,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这是什么物品?•你知道它的用途是什么吗?•那么,你认为它应该属于哪个类别?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物品的用途来判断,例如:•小汽车:用来载人或载货,可以归类为交通工具类;•玩具飞机:用来玩耍,可以归类为玩具类;•铅笔和橡皮擦:用来写字或擦除,可以归类为学习用品类;•盆彩:用来栽培植物,可以归类为园艺用品类;•磁铁:用来吸引金属,可以归类为实用工具类。
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进行分类归纳。
3. 拓展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4. 小结反思教师与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引导学生总结物品分类的基本方法: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提高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1.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寻找和分类周围的物品;2.学生可通过绘图的方式,将不同类别的物品进行可视化分类。
六、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2.学生能正确进行物品分类,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3.学生能够通过绘图方式进行物品分类,并能用语言进行解释。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按物体的用途分类》含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按物体的用途分类》2. 年龄段:5-6岁(大班)3. 学科领域:科学4. 教学目标: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学会按照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物体的分类方法。
学会按照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2. 教学难点:物体用途的识别和分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物体(如书籍、玩具、餐具等),分类卡片,垃圾桶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桌椅摆放整齐,便于学生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用途?”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2. 讲解:教师讲解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教师一起总结。
3. 示范:教师展示如何按照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巩固知识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按照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及时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教师反思学生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3. 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4.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寻找不同用途的物体,并进行分类。
2. 课外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科学馆等,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物体用途的分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改进1. 针对学生掌握情况,教师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九、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从其他学科领域(如数学、语言等)的角度思考物体用途的分类。
《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幼儿园大班教案
《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理解不同物品的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
4.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按照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生活用品、图片、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幼儿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
例如:抢答游戏,教师问问题,幼儿抢答。
2. 教学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生活用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用途。
引导幼儿发现物品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分类活动(10分钟):教师发放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不同的物品图片。
幼儿需要根据物品的用途,将卡片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分类困难。
4. 实践活动(1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需要找出一种物品,并讨论它的用途。
每组向其他组展示并解释他们的选择。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物品,并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2. 延伸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让幼儿观察公共场所(如商场、医院等)中物品的用途分类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分类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评估幼儿的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
3. 通过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的环节,评估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
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可以让幼儿尝试制作分类卡片,增强他们对物品用途的记忆。
2.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分类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活动名称: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活动对象:幼儿园大班活动目的:1. 帮助幼儿学习如何将物品按照它们的用途分类,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2. 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感受物品的实用性,知道物品的使用方法,激发幼儿对物品的兴趣。
3. 帮助幼儿培养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提高幼儿的细节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活动准备:1. 果汁盒子、铅笔、橡皮、笔记本等杂物。
2. 纸张、笔、白板等写字工具。
3. 分类标准卡片,卡片上写上不同的分类,例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4. 活动海报,上面写上“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六个字。
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海报,宣读活动主题“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并与幼儿一起讨论物品的用途,例如铅笔是写字用的,牙刷是刷牙用的等等。
2. 游戏环节:创造环境,将果汁盒子、铅笔、橡皮、笔记本等杂物放在桌上,让幼儿自由摆放这些物品,然后请幼儿根据物品的用途,用分类标准卡片将它们进行分类。
3. 带领幼儿检查每个分类中的物品是否正确,并让幼儿互相检查。
4. 给幼儿一分钟时间记忆放置的物品,然后收回其中的一个物品,让幼儿猜测是哪一个物品被收回了。
5. 游戏环节2:教师口述一些物品的用途并简单描述物品的特点,让幼儿猜测是哪一个物品,再亲自挑选出这个物品并进行分类。
6. 教师总结活动,让幼儿发表一些感想和发现,并鼓励幼儿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评估:1. 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在分类时的表现,检查是否按照分类标准卡片将物品分类正确。
2. 教师询问幼儿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是否喜欢这个活动,并鼓励幼儿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活动延伸:1.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加入更多物品的分类,如食品、玩具、衣物等等。
2. 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物品的用途,例如让幼儿用铅笔写字,用橡皮擦掉字,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物品的使用方法。
3. 可以将幼儿分为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物品分类比赛,提高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物品的用途,并能够正确分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3. 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各种具有明显用途的物品,如玩具,生活用品等。
2.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3. 手绘或制作一些图片,用于引导幼儿分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引入话题,如“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们会带来一些物件,然后我们要看看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然后分类一下。
”2. 观察物品(10分钟)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老师将一些物品放在桌上,然后请幼儿们观察它们的外观和特征,然后让幼儿们发表意见,猜测这些物品的用途。
3. 分类讨论(15分钟)老师将问题提供给幼儿,让他们根据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例如,让幼儿分辨玩具和生活用品,让幼儿分辨食品和饮料等等。
老师可以使用手绘或制作的图片来引导幼儿进行分类讨论。
4. 小组活动(20分钟)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物品。
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对所分配的物品进行分类,并找出一种分类方式来解释他们的分类依据。
每个小组在时间到达时,可以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分类结果,并解释他们的分类依据。
5.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小组的展示,老师总结归纳不同小组的分类方式,让幼儿们发表意见,引导幼儿们思考更多的分类方法。
6. 游戏练习(10分钟)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只包含部分物品的分类问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并解释他们的分类依据。
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增加幼儿对分类问题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反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了解物品的用途,并能够正确分类,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分类能力,还可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联系实际问题的讨论和总结归纳,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课《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课《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设计含反思一、设计意图:二胎时代,很多家长因为忙于工作和带孩子,往往疏忽了家里的整理,但也因为没有及时整理,造成了家里东西经常找不到,孩子到幼儿园不愿意、甚至不会收玩具的现象,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幼儿园新《纲要(试行)》第二部分第二大点--科学领域的目标的第三点指出:理解生活中的简单的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大班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教师设计了这个活动--按物品的共同用途整理物品。
教师为创设明明起床来不及找袜子的生活场景,让幼儿在生活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分类这一数学知识来解决活动中遇到的矛盾。
围绕着清理杂乱物品的过程,通过比较--归纳--推理三个步骤,启发幼儿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一步步地明白如何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进行分类、并说出给物品分类的依据。
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中领略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活动目标:1.能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标准。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分类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重点难点:把物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并能大胆的说出分类的理由。
三、活动准备:1.希沃白板课件;2.区域玩具;3.幼儿操作实物,水杯、汗巾、擦手巾、碗、筷子、勺子等。
四、活动过程:(一)情景表演--找袜子。
鼓励幼儿运用生活常识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铃……什么声音响了?时间到了,可是所有的物品都堆得乱七八糟的,她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袜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帮她吗?师:是个好办法,我们就试一试把东西分类整理这个办法吧。
(二)鼓励幼儿尝试把物品图片进行分类和了解类别名称。
1.引导幼儿分组把物品的图片进行分类。
(1)师:在分类之前,想一想我为什么这样分呢?分完再跟小伙伴说一说你分的理由?(2)分享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把它们分在一组?(3)师幼小结:非常感谢小朋友的帮忙,这些东西看起来清楚多了!原来物品可以按照用途来分,这些是吃的,这些是用的,怎样可以让别人一看就明白你们的分类方法呢?2.幼儿操作探索物品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并表达分类理由,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含反思 - 幼儿园体育教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含反思 - 幼儿园体育教案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含反思 - 幼儿园体育教案一、教案简述1.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能够:认识并学会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2.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3.教学内容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4.教学方法教师示范法、小组合作法。
5.教学准备分类物品、黑板、彩色粉笔。
二、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引导幼儿回忆一下前几天学习的按颜色分类》的内容,帮助幼儿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展示物品教师将准备好的物品放在桌子上,其中包括了不同的物品,比如书、笔、橡皮擦、篮球、足球等。
3.教学过程教师示范将物品按照不同的用途进行分类,例如将书、笔和橡皮擦放在一起,将篮球和足球放在一起。
4.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自己动手按照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辅助。
5.展示学习成果每个小组完成分类后,教师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分类好的物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解释为什么将这些物品归类在一起。
三、教学反思本次数学教学活动的主题是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幼儿的动手实践,幼儿们基本掌握了按照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的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们在合作与观察中体验了分类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了教师示范法和小组合作法。
教师示范法可以帮助幼儿们理解物品的用途分类的核心概念,而小组合作则培养了幼儿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分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和交流,加深了他们对于分类的理解。
然而,在本次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幼儿们在分类时有时会出现误区,将一些物品放错了类别。
这可能是因为幼儿们对于物品的用途还不够了解,需要进一步学习。
其次,在幼儿的小组合作中,有些幼儿表现得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幼儿园大班《按物品用途分类》优秀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按物品用途分类》优秀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品的用途,能够按照用途将物品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各种物品的用途,能够按照用途将物品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物品图片:桌子、椅子、书、笔、碗、筷子、衣服、鞋子等。
2.分类卡片:家具、文具、餐具、衣物等。
3.玩具:各种物品模型。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分类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2.认识物品师:请大家看,这里有一些物品图片,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生:桌子、椅子、书、笔、碗、筷子、衣服、鞋子。
师:很好,那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用途吗?请你说一说。
生1:桌子是用来吃饭的。
生2:椅子是用来坐的。
生3:书是用来学习的。
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这些物品都有不同的用途。
3.分类讨论师:现在,请你们将这些物品图片按照用途分成不同的类别,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
生1:我们把桌子、椅子分成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家具。
生2:我们把书、笔分成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学习用品。
生3:我们把碗、筷子分成一类,因为它们都是餐具。
生4:我们把衣服、鞋子分成一类,因为它们都是衣物。
师:很好,你们已经将这些物品按照用途分成了四类。
4.分类游戏师:我们来玩一个分类游戏。
我会在地上摆一些物品模型,你们需要将这些模型按照用途放到对应的分类卡片上。
(教师摆放物品模型,幼儿进行分类)师:请你们互相检查一下,看看是否分类正确。
生1:我们组的分类是正确的。
生2:我们组的分类也是正确的。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品有不同的用途,我们可以按照用途将物品分成不同的类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观察、思考,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物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操作,使幼儿掌握了按物品用途分类的方法。
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按物品的用途分类》教案简介本次数学活动旨在通过让大班幼儿对物品的使用目的进行分类,培养其观察、思维和分类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分类;2.能够将物品按照功能分类;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类物品;教学准备1.展示物品:小汽车、水杯、书、球、风筝、闹钟等;2.盛放物品的容器;3.学习表格;4.认知卡片。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活动1.让幼儿凭记忆说出家里用品,并且和他们说一说它们的使用用途,如根据功能进行分类;2.宣布今天的活动内容: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第二步:示范1.展示出10个家用物品,包括:小汽车、水杯、书、球、风筝、闹钟等;2.讲解幼儿:不同的家用物品是有不同的用途的,可以把同一用途的物品放在一起。
例如:用来写字的笔、铅笔、马克笔等属于写字用的,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组成一组。
第三步:练习1.让小组幼儿选择三种家用物品,将它们放在同一个容器里;2.让小组幼儿将这三个物品放在白板上,介绍用途;3.让小组幼儿将其他家用物品分类,并放在相应的箱子里,并在旁边列出分类的名字。
第四步:检查反馈1.教师根据学生所分类的物品作出评价;2.提醒幼儿留意一些分类不准确的或不常见的类别。
学习表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分类方法进行表格填写。
用途物品1 物品2 物品3 物品4 物品5音乐演奏阅读书写娱乐认知卡片在活动中,可以使用一些认知卡片,帮助幼儿了解不同的分类方法。
形状卡片可以用不同形状的卡片,比如圆形、方形、矩形等,让幼儿根据卡片所代表的形状进行分类。
颜色卡片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卡片,比如红色、蓝色、绿色等,让幼儿根据颜色的区别进行分类。
功能卡片可以用不同功能的卡片,比如吃的、穿的、玩的等,让幼儿根据功能进行分类。
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大班幼儿通过分类物品、了解功能、学会分类方法,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分类意识和分类能力,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老师的解释,了解物品的用途。
2. 能够按照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3. 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物品的用途。
2. 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幼儿的分类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品:纸张、铅笔、橡皮擦、书包、水杯、饭盒等。
2. 教具:分类盒、分类卡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橡皮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用途”,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几个物品,如橡皮擦、铅笔、书包等,让幼儿猜猜这些物品的用途。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互动方式来引导幼儿,了解物品的用途。
2. 正式学习(1)知识讲解提醒幼儿关注物品的用途,引导他们思考和认知。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问题,让幼儿参与回答,来激发他们对物品用途的思考。
例如,“为什么要用橡皮擦?”,“书包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
(2)分类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物品的用途,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把物品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文具、餐具、学习用品等。
激发幼儿的分类和观察能力。
(3)合作探究为了使幼儿们更好地理解物品的用途,可以让幼儿们合作将物品按用途分类,在团队教学中培养幼儿们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3. 总结让幼儿自己归纳和总结所学内容,巩固对物品用途的认识。
4. 反思幼儿在分类活动中表现活跃,理解力较强,能够较好地参与活动。
然而,老师在活动设计方面可以更加具体明确一些,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老师也应该加强引导和促进,让幼儿在讨论和探究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按物体的用途分类》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按物体的用途分类》含反思科目:自然与社会年龄段:大班(4—5岁)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物体的用途;2. 能够将物品依照其用途进行分类;3. 提高幼儿察看本领和分类本领。
教学准备:1. 一些常见的物品,如勺子、锤子、笔、椅子等;2. 一张大的分类表格,上面画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如“写字工具”“运动器材”“厨房用具”等;3. 一些图片或简单的故事,用来引发幼儿的思考。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课1. 老师先向幼儿呈现一张大的分类表格,上面绘制了不同的分类标准。
例如,图中分类为“写字工具”“运动器材”和“厨房用具”,让幼儿依据物品的用途来进行分类。
2. 老师可以给幼儿看一些图片或简单的故事,让幼儿猜想物品的用途,引导幼儿对物品功能的认得。
第二步:分类游戏1. 为幼儿调配物品,并要求他们依照不同的用途分类。
如将笔、纸、圆规、铅笔刀等物品归类到“写字工具”一列下。
2. 让幼儿本身选择物品,并进行分类。
如让幼儿本身想出一个新的分类标准,如“玩具”“工具”和“装饰品”,并依照这个标准将物品进行分类。
3. 老师和幼儿们一起讨论和学习各种分类标准。
第三步:拓展活动1. 让幼儿检查他们的房间,尝试在其中找到不同用途的物品,并进行分类。
2. 再次呈现分类表格,引导幼儿思考更多不同的分类标准。
例如,依照颜色、材料、形状等进行分类。
3. 老师可以放出孩子们喜好的玩具,让幼儿依照物体的用途,进行简单分类游戏。
终归孩子们比较爱好在玩乐的情况下去学习。
反思:1. 整个课程时间设置合理,分别有引入新课、分类游戏和拓展活动这三个部分,能够让幼儿深入理解和把握新学问,同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果。
2. 在引入新课程的过程中,可以从孩子们常常接触的生活物品中开始,再渐渐引入新的物品和分类标准,以达到更好的引导和理解效果。
3. 在分类游戏中,老师需要予以幼儿确定的自由度,让他们本身去思考和动手实践,只有加强思考的训练,才能更好地提高本身的察看力和分类本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不同物品的用途。
2.能够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二、教学内容1. 课前活动老师可以通过带着孩子们参观幼儿园不同区域的方式来引发孩子们对物品用途的思考。
2. 正式教学(1)新知教学通过向孩子们展示不同的物品,以图像和实物为主,让孩子们尝试猜测出这些物品的用途。
例如,张贴一些物品的图片,然后给孩子们分类。
分类示例:•与人们居住息息相关的:床、桌子、电视等。
•与人们的休闲活动相关的:球、玩具等。
•与人们的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的:书、笔、纸等。
(2)重难点突破让孩子们通过欣赏图片、观察实物等方式,尽可能地多接触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物品,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慢慢加深对物品用途的理解。
3. 巩固练习引导孩子们到幼儿园不同区域寻找具有相关用途的物品并进行分类。
例如,垃圾桶、画笔、竹箩等等。
4. 课后延伸老师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让孩子们在家中体验分类不同用途的物品。
例如:从衣柜中挑选衣物分类摆放、在家中寻找具有类似功能的物品等。
三、教学反思首先,本次课应该增加与孩子进行语言互动的时间。
孩子在自言自语时,通常对于已经学会的知识更容易进行回味转化,因此本次课程可以增加孩子自我表达的机会。
其次,可以适当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物品,并使用分类法对其进行分类。
这可以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与思考。
最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往往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于没有直接接触过的事物,往往无法从纯粹的观察中理解其用途。
因此,所选择的物品应尽量与幼儿园学习生活紧密相关,例如桌椅、玩具等。
大班数学活动:按照物体的用途分类
大班数学活动:按照物体的用途分类
活动简介
本次大班数学活动的主题是按照物体的用途分类。
通过本次活动,
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周围物体的不同用途,并让他们在分类时发现规律,锻炼他们的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观察、探究和分类,升级孩子们的分类能力;
2.让孩子们发掘规律,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丰富孩子们的数学经验,培养兴趣和爱好。
活动过程
步骤一:引导孩子们分类
教师在课堂上拿出多个日常生活用品,如毛笔、铅笔、橡皮、水杯、剪刀、尺子等、然后请孩子们分类。
分类时可以由教师引导,也可以
由孩子们自由发挥。
步骤二:发现规律
当孩子们将日常生活用品分成了几类时,教师可以请孩子们观察每
个类别中的物品,问他们:这些物品有哪些共同点?他们的用途是否
相似?
通过发掘规律,孩子们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分类的重要性和规律性。
步骤三:总结归纳
在发掘了规律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总结归纳,将所有类型的物品
描述出来,并分析彼此之间的关联和区别。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认识到了物品的分类和规律,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此次活动也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数学体验,让他们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在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和特点,提供不同形式的分类任务,并引导他们共同发现规律和总结归纳。
此外,教师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鼓励孩子表达和交流的作用,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实录:按物品的共同用途分类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实录:按物品的共同用途分类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近几年,随着房产的升温和经济的发展,很多人都买了新房子,忙着搬新家。
在幼儿园里幼儿也时常谈论着自己的新家,新家的小区名字他们也能记得请清楚楚,最近的游戏中也十分热衷和同伴一起玩模仿搬新家的角色游戏。
幼儿园新《纲要(试行)》第二部分第二大点——科学领域的目标的第三点指出:理解生活中的简单的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大班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教师设计了这个活动——按物品的共同用途整理物品。
教师为创设搬家后的生活场景,让幼儿在生活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分类这一数学知识来解决活动中遇到的矛盾。
围绕着清理杂乱物品的过程,通过比较——归纳——推理三个步骤,启发幼儿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一步步地明白如何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进行分类、并说出给物品分类的依据。
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中领略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分类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2、理解分类的实际意义和了解如何按物品的共同用途分类。
3、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感受和同伴共同完成合作的快乐和自信。
重点难点:把物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并能大胆的说出分类的理由。
活动准备:1、大箱子一个、中号整理箱4只,活动前把物品的标签事先贴在整理箱子上。
2、书籍、碗、筷子、汤勺、锅、锅铲、砧板、菜刀、鞋子、漏勺、碟子衣服、裤子、袜子、球、积木、玩具车若干。
3、幼儿操作图和各种物品图片各4套、“服饰用品”、“玩具”“厨房用具”、“书报”、字卡一套、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实录:一、情景表演——找袜子。
鼓励幼儿运用生活常识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凌老师刚搬了家,所有的物品都堆得乱七八糟的,她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袜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帮她吗?幼:帮她找、把东西放好、把东西分类…师:是个好办法,我们就试一试把东西分类整理这个办法吧。
幼儿数学教育物品分类教案(精选5篇)
幼儿数学教育物品分类教案幼儿数学教育物品分类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数学教育物品分类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数学教育物品分类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分类。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在活动中学习,能够有条理的对物品进行收拾和整理。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PPT图片、幼儿之前要有按标记分类的知识积累、黑色水笔、白纸。
活动过程:1.首先以圣诞节到了,帮助托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礼物为情景展开活动,出示图片,让幼儿知有哪些礼物。
2.首先让幼儿自主分类(有的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质量的软硬等等),并让幼儿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3.以托班只有三个箱子为由,引导幼儿按物品的用途分三类,把那个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幼儿说出吃的、用的、玩的)4.分好后,为了让托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辨认箱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做标记,并在纸上画出来。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在这个活动中,我并没有用实物而是用的图片,因为出示得实物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课程就不容易继续下去了。
采用图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又不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一节课的活动下来,总体上的还是不错的。
老师的建议是:应该多加一些家具类的或者幼儿部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这样加大了难度,拓展了幼儿的认知面,如果仅限于幼儿常见的物品的话,拓展的部分就无法显现。
小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幼儿数学教育物品分类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38页、40页练习六1~3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书籍、读物…
师:大家通常把这些东西称为书报。
5、教师与幼儿共同给物品归纳类别的名称。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把物品按照共同的用途来分类,都有那些名称?
幼:玩具、服饰用品、书报、厨房用具。
(在这个环节里,幼儿操作结束后,教师通过提问与幼儿互动,给幼儿有一个交流表达机会,幼儿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分类的理由,教师是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的,不仅肯定了幼儿的想法,而且在幼儿原由的知识层面上作了提升。遗憾的是教师急于想得到答案,没有能给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在对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上做得不太够。)
1、苹果组幼儿发表自己的办法及理由。
苹果组幼:我们把球、小车、电动玩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玩的。
师:哦,都是给我们玩的。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幼:玩的东西、玩具…
师:对,这些物品的共同名称叫做玩具,苹果组你真行。
2、雪梨组幼儿发表自己的办法及理由。
雪梨组幼:我们在格子里放了衣服、裤子、鞋子…,它们都是用来穿的。
三、幼儿分组整理凌乱的实物。
(一)教师为幼儿提供4种用途不同的物品实物,鼓励幼儿把它们按照共同的用途分别放入贴有相应类别标签的箱子里。
师:请把有共同用处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箱子里。
(二)操作结束后,幼儿互相检查整理物品的结果。
(评析: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实物,让幼儿分组进行分类,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操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评价环节,教师运用同伴评价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遗憾的是实物大体与刚分过的图片一致,如能与幼儿的生活习惯相联系提供给幼儿不同于前面图片的实物,为幼儿提供一个提升探索的机会,效果会更好。)
幼:帮她找、把东西放好、把东西分类…
师:是个好办法,我们就试一试把东西分类整理这个办法吧。
(评析:以生活事件为切入点,抛出生活中的矛盾激起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二、鼓励幼儿尝试把物品图片进行分类和了解类别名称。
(一)引导幼儿分组把物品的图片进行分类。
1、师:在分物品之前,请你们先把物品的图片分类,请你们把有共同用处的东西放在一起。
2、书籍、碗、筷子、汤勺、锅、锅铲、砧板、菜刀、鞋子、漏勺、碟子衣服、裤子、袜子、球、积木、玩具车若干。
3、幼儿操作图和各种物品图片各4套、“服饰用品”、“玩具”“厨房用具”、“书报”、字卡一套、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实录:
一、情景表演——找袜子。鼓励幼儿运用生活常识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凌老师刚搬了家,所有的物品都堆得乱七八糟的,她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袜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帮她吗?
(评析:教师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共同合作完成。操作时,教师使用的是物品的喷绘图片,图片逼真、形象,教师对幼儿操作时行为习惯的要求到位。但在此环节里,教师说得太多,没能给幼儿更多思考、探索、总结的机会。)
(二)操作结束后,幼儿分别说出自己小组分的类别以及理由。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这些物品有没有共同的用处?它们的共同用处是什么?
二、关于目标的定位
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能意识到从知识技能转到关注“三维目标”达成。即关注幼儿认知、能力、情感三方的发展。目标定位符合大班幼儿年龄水平。目标明确了行为的主体是幼儿,陈述的是幼儿学习的结果。但在数学情感与能力的目标表述方面过于宽泛,活动落脚点不够明确。
三、关于数学情景的创设
教师立足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出发,充实创设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搬家”,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中感知,从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教师把数学内容设计成一个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和游戏情境,为幼儿提供了可亲身体验的生活时间,使幼儿自然而然地与情境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由境生情,由情促学,全身心投入数学活动,体现了一个数学内容就是一个情境、一个事件、一个情节的展开,把教材变成幼儿可操作、可感知、可表现的实践活动。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育》-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实录:按物品的共同用途分类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近几年,随着房产的升温和经济的发展,很多人都买了新房子,忙着搬新家。在幼儿园里幼儿也时常谈论着自己的新家,新家的小区名字他们也能记得请清楚楚,最近的游戏中也十分热衷和同伴一起玩模仿搬新家的角色游戏。
师:哦,这些东西都是穿戴在我们身上的物品,它们有个共同的名称,想一想叫什么?
幼:衣服、穿的、衣裤…
师:我们通常把穿戴在我们身上的东西叫做服饰用品。
3、香蕉组幼儿发表自己的办法及理由。
香蕉组幼:我们把碗、锅、砧板、电磁炉放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是用来做饭和吃饭的。
师:平时在家里我们会把它们放在什么地方?
幼:厨房。
2、师出示裤子与衣服的图片:它们有共同的用处吗?它们的共同用处是什么?
幼:有,它们都是拿来穿的。
3、师提出操作的要求:同一小组的孩子要互相商量,商量后再把有共同用处的东西贴在同一个格子里,图片背后有双面胶,我们撕下小纸片后,把小纸片防到小框子里,保持清洁。
4、幼儿自由选择“西瓜”组、“雪梨”组、“香蕉”组、“苹果”组操作。
四、结束部分
1、凌老师在幼儿整理好的服饰用品箱子里快速地找到了袜子。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进行分类,分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好方便啊。
(评析:教师对本次活动做了一个提升和总结,笔者认为教师应让幼儿自己说出分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对于本次活动的综合评析:
一、关于选材
本次活动材料的选择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纲要》用“身边事物和现象”“周围环境”“生活经验”等词句明确了数学内容应取材于现实生活,适应幼儿的实际水平。教师选择幼儿较为熟悉的生活——“搬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创设了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会。
师:它们的共同名称叫做什么?
幼:煮饭用具、炊具、碗具…
师:这些东西平时都放在厨房里,通常大家把它们叫做厨房用具。
4、西瓜组幼儿发表自己的办法及理由。
师:西瓜组的小朋友在这个格子里放了什么?
西瓜组幼:书、报纸、字典…
师:请你们说一说把他们放在一起的理由。
西瓜组幼:因为它们都是用来看的。
师:哦,都是给人们阅读的,这是它们的共同用处,这些东西的共同名称是什么?
七、本次教学活动带来的思考
(一)在数学活动中应如何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幼儿主体性的关系?
(二)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如何为幼儿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提供一个适切的交流、表达的机会?如何与幼儿一同完成归纳、小结和提升?
(三)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如何让幼儿有更多思考、探索、总结的机会?
(四)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如何与幼儿的生活习惯相联系?
六、关于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处理
从活动中得以看出,教师的观念开始有所转变,努力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并让幼儿面对生活,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探索和自己与客观事物的真实接触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教条。《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数学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本次活动的内容于幼儿的生活,把生活中知识恰到好处的运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情境并能及时地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了恰当、巧妙的指导,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活动中,教师的善于观察、果断决策,针对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在积极互动的活动氛围中进行探究活动,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应从直接传授为主转向引导发现,以幼儿的直接体验为主,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与参与性。整个教学活动教师提供给幼儿两个大的操作时机,让幼儿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探究与发现,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五、关于幼儿的操作练习
本次活动的操作体现出教师新观念,操作练习亦能体现“生活化”。教师紧密联系生活,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活动着的环境中操作练习,促使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探索数学知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对数学活动感兴趣。本次活动选取生活中的实物供幼儿摆弄,注重将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自己感悟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分类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2、理解分类的实际意义和了解如何按物品的共同用途分类。
3、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感受和同伴共同完成合作的快乐和自信。
重点难点:把物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并能大胆的说出分类的理由。
活动准备:
1、大箱子一个、中号整理箱4只,活动前把物品的标签事先贴在整理箱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