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药剂学PPT课件_1
合集下载
(药剂学)06气雾剂
(一)应用的产品越来越多
局部治疗药 起全身治疗作用的药物 蛋白类及肽类药物的气雾剂给药系统
(二)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
首先是给药系统本身的完善,如新的吸 入给药装置等,使气雾剂应用越来越方 便,病人更易接受。 其次是新的制剂技术,如脂质体、前体 药物、高分子载体等的应用,使药物在 肺部的停留时间延长,起到缓释的作用, 减少病人的用药次数
2. 三相气雾剂
①药物水溶液与抛射剂乳化,液化抛射剂为分 散相形成O/W型乳剂,部分气化抛射剂为一相 (气、液、液),在喷射时产生稳定而持久的 泡沫,故又称泡沫气雾剂。 ②药物水溶液或药物溶于液化抛射剂中,液化 抛射剂为分散介质形成W/O型乳剂,抛射剂部 分气化(气,液,液),在喷射时形成液流。 ③药物和附加剂以微粉混悬在抛射剂中形成固、 液、气三相,即混悬型气雾剂,喷出物呈细粉 状,故又称粉末气雾剂。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溶液型 混悬型(形成烟雾状) 乳剂型
(二)按医疗用途分类
1.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 2.皮肤和粘膜用气雾剂 3.空间消毒和杀虫用气雾剂
(三)按相的组成分类
1. 二相气雾剂 2. 三相气雾剂
1. 二相气雾剂
一般为溶液系统,是由抛射剂的气相和 药物与抛射剂形成的均匀液相所组成。 要求药液与抛射剂互溶,或通过潜溶剂 和助溶剂同抛射剂混溶。
气雾剂的组成
一、抛射剂 二、药物与附加剂 三、耐压容器 四、阀门系统
一、抛射剂
抛射剂(Propellents)是喷射药液的动力, 有时兼有药物溶剂的作用。抛射剂多为 液化气体,在常压下沸点低于室温。因 此,需装入耐压容器中,由阀门系统控 制。在阀门开启时,借抛射剂的压力将 容器内的药液以雾状喷出达到用药部位。 抛射剂的喷射能力的大小直接受其种类 和用量的影响,同时也要根据气雾剂用 药目的和要求加以合理的选择。
药剂学概论-第六章-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
均匀混合的措施:
③混合时间(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混合时间)
④其他: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 如处方中有液体组分时,可用处方中其它组分 吸收该液体。常用吸收剂有磷酸钙、白陶土、 蔗糖和葡萄糖等。若有易吸湿性组分,则应针 对吸湿原因加以解决。
第三节 固体制剂的常用辅料
辅料: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 剂和附加剂。
固体制剂
常用的固体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片剂、滴丸剂、膜剂等
固体制剂的共性: (1)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 生产制造 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 (2)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 (3)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 膜,被吸收入血。
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物料 准备
②各组分的粒度与密度: 若密度及粒度差异较大时, 应将密度小(质轻)或粒径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 中,再放入密度大(质重)或粒径小者,并选择 适宜的混合时间。
等量递增法(配研法):药物 各组分的量相差悬殊时常用
方法:先取量少的组分及等量 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 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 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 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 分为止。
不稳定药物的粉碎。
(四)粉碎设备
冲击柱式粉碎机 万能粉碎机
冲击、剪切、摩擦及 物料间的撞击
适用于性质不同的
物料。球因磨粉碎机过程
会发热,故不适用
万
于含挥发性成分、
能
遇热发黏的物料
粉
碎
机
锤击式粉碎机
球磨机示意图
适用于物料微粉碎,贵重物料、无菌粉碎、干湿法粉碎。 粉碎时间较长,粉碎效率低
振动磨
2、设备类型的影响(混合机的形状及尺寸,内 部插入物,材质及表面情况等。)
--药学导论第六章:药剂学ppt课件
①固是体为制了剂正的确溶评出价速药率剂与质生量物,利设用计度合 的研理究的剂型、处方及生产工艺,为临 ②研床究合改理进用药药物提溶供出科速学率依与据提,高使生药物物 利用发度挥的最方佳法的治疗作用 ③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④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控释制剂
⑤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 命运,为靶向给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 定药效
┃ 生物药剂学
公元1970-
┃ 定系统
科学组制
┃
系统药剂学
药剂学界习惯把剂型划分为:
传统制剂 (第一代)
靶向制剂 (第四代)
常规制剂 (第二代)
时间脉冲 释药剂型 (第五代)
缓控释制剂 (第三代)
随症 药剂学的历史与任务
一、剂型的发展历史 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为 了生存,同各种疾病作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1.缓释和控释系统 2.透皮给药系统 3.靶向给药系统
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
二、物理药剂学与工业药剂学
物理药剂学 是由物理药学发展起来的,以物理化学原理
与实验方法为主导在药物制剂研究过程中形成的 一门新的交叉学科
工业药剂学 主要就是研究剂型和处方的设计、制剂工业
生产的理论、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有关问题的学科
drug delivery systems
三、DDS给药系统与药剂学的发展 DDS即药物传输系统,是药剂学综合应用物理学、 物理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高分子科学、材 料科学、机械科学以及电子学等学科理论和技术 的sus结ta晶ine和d-象re征lea,se代an表d了co现nt代ro药lle剂d-r学el的ea发se 展sy方ste向m。s
中药药剂学第六章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PPT课件
解吸与溶解阶段
• 解吸阶段:溶剂渗入药材时,必须解除成分相互 之间或与细胞壁之间因为亲和性产生的相互吸附 作用
• 溶解阶段:一些有效成分以分子离子或胶体离子 等形式或状态分散于溶剂中
• 成分能否被溶解,取决于成分的结构和溶剂的性 质是否遵循相似相容原理
• 解吸与溶解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其快慢主要 取决于对有效成分的亲和力大小。
• 特点:专一性、可降 解性、高效性;反应 条件温和;减少化学 品的使用及残留等
• 酶的种类: • 果胶酶、半纤维素酶
、多酶复合体
微波提取法
• 微波提取(MAE)利用微 波对中药与适当的溶剂的 混合物进行辐照处理,从 而在短时间内提取中药有 效成分的一种新的萃取方 法
• 特点: • ①时间短,收率高;②物
有机溶剂
• 其他有机溶剂(应尽量少用),用于某些有效成 分纯化精制
浸提辅助剂
酸
• 加酸目的:a、促进生物碱的浸出;b、提高部分 生物碱的稳定性;c、便于用有机溶济浸提;d、 除去酸不容性杂质。
• 过量酸会引起不需要的水解或其他不良反应
碱
• 加碱目的: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防 水解)。如碱性水溶液可溶解内酯、蒽醌及其苷 、香豆精、有机酸、某些酚性成分。
• 热浸渍法:置入特质罐内,加 定量溶剂,水浴或蒸汽加热 缩 短浸渍时间。酒剂常用。
• 浸出液冷却后有沉淀析出 • 重浸渍法:多次浸渍法,减少
药渣吸附浸出液所引起的药材 成分损失
• 特点: • 粘性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
、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芳 香性药材——适用 • 贵重药材、毒性药材、高浓度 制剂——不适用 • 原因:溶剂用量大,处于静止 状态,利用率低,有效成分浸 出不完全。所需时间较长不宜 用水作溶剂,常用乙醇或白酒 。浸渍过程中密闭防止溶剂挥 发损失。 • 静态浸出,溶剂利用率低,有 效成分浸出不完全。 • 提取效率:重浸渍法 >热浸渍法 >冷浸渍法
药剂学(完整版)PPT演示课件
7
• 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的概念出现在70年代初,80 年代开始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话题。 DDS的研究目的是以适宜的剂型和给 药方式,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治 疗效果。
8
第三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一 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eutics) 是研究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的 科学,是药剂学的核心学科。
9
五 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自70年 代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发展十分迅速,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 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控制指标。
六 临床药学(临床药剂学)(Clitnical pharmaceutics) 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科学。其出现使药剂工作 者直接参与对患者的治疗活动,符合医药结合的时代要求。国外大医 院普遍开展临床药学,使“医护”为主的医疗方式转变为“医药护” 共同进行治疗的方式。
七 医药情报学(drug informatics) 收集和评价庞大的与医药品相关的情报,以各种情报为依据探究药物 治疗的依据,谋求医药品的最适宜治疗方案。
10
第四节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及进展
一 世界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 20世纪50年代 证)
物理药剂学时代(体外论
• 20世纪60-70年代
生物药剂学时代(体内评价)
5
二 剂型的重要性
1 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2 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 3 改变剂型可降低毒副作用 4 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 5 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
6
三 药物传递系统(DDS)
• 剂型发展的初期只是为了适应给药 途径而设计的形态,随着新剂型新技 术的发展,人们对药物制剂的理解和 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药物制剂不再仅 仅是一个具有一定剂型的药物“配 方”(Formulation),而是一个输 送和传递药物的“装置”(Device)。
• 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的概念出现在70年代初,80 年代开始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话题。 DDS的研究目的是以适宜的剂型和给 药方式,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治 疗效果。
8
第三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一 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eutics) 是研究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的 科学,是药剂学的核心学科。
9
五 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自70年 代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发展十分迅速,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 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控制指标。
六 临床药学(临床药剂学)(Clitnical pharmaceutics) 是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科学。其出现使药剂工作 者直接参与对患者的治疗活动,符合医药结合的时代要求。国外大医 院普遍开展临床药学,使“医护”为主的医疗方式转变为“医药护” 共同进行治疗的方式。
七 医药情报学(drug informatics) 收集和评价庞大的与医药品相关的情报,以各种情报为依据探究药物 治疗的依据,谋求医药品的最适宜治疗方案。
10
第四节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及进展
一 世界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 20世纪50年代 证)
物理药剂学时代(体外论
• 20世纪60-70年代
生物药剂学时代(体内评价)
5
二 剂型的重要性
1 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2 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 3 改变剂型可降低毒副作用 4 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 5 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
6
三 药物传递系统(DDS)
• 剂型发展的初期只是为了适应给药 途径而设计的形态,随着新剂型新技 术的发展,人们对药物制剂的理解和 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药物制剂不再仅 仅是一个具有一定剂型的药物“配 方”(Formulation),而是一个输 送和传递药物的“装置”(Device)。
药剂学-课件
18
(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 、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 剂等。
(4)粘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 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粘 贴片及贴膜剂等。
(5)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 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 尿道、鼻腔、耳道等。
PPT课件
19
第三节 药剂学的发展与 任务
PPT课件
14
2. 胶体溶液型(质点的直径在1~100nm) : 主要以高分子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 均匀分散体系,也称高分子溶液,如胶浆 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3. 乳剂型(质点直径在0.1~50μm) :油 类药物或药物油溶液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 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 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等。
4. 混悬型(100nm <质点直径<100μm ):固 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 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洗剂、混 悬剂等。
PPT课件
15
5. 气体分散型 :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粒状 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 系,如气雾剂。
6. 微粒型:药物以不同大小微粒呈液体或固 体状态分散,如微球制剂、微囊制剂、纳 米囊制剂等。
PPT课件
29
4.生物技术制剂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多肽 和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药剂 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给药物制剂带来新的挑 战。生物技术药物多为多肽和蛋白质类,性质 不稳定、极易变质;另一方面药物对酶敏感又 不易穿透胃肠粘膜,因此多数药物以注射给药 。为使用方便和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compliance),药学工作者正致力于除注射外 的其他给药系统的研究,如鼻腔、口服、直肠 、口腔、透皮和肺部给药等,虽然上市品种很 少,但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药剂学基础课件——固体制剂(人卫版)
(1)研钵(乳钵)
❖ 常用的为瓷制品,也有玻璃、玛瑙、氧化铝、 铁的制品。用于研磨固体物质或进行粉末状 固体的混和。
❖ 进行研磨操作时应注意: ①按被研磨固体的性质和产品的粗细程度选用不同 质料的研钵。一般情况用瓷制或玻璃制研钵,研磨 坚硬的固体时用铁制研钵,需要非常仔细地研磨较 少的试样时用玛瑙或氧化铝制的研钵。注意,玛瑙 研钵价格昂贵,使用时应特别小心,不能研磨硬度 过大的物质,不能与氢氟酸接触。②进行研磨操作 时,研钵应放在不易滑动的物体上,研杵应保持垂 直。大块的固体只能压碎,不能用研杵捣碎,否则 会损坏研钵、研杵或将固体溅出。易爆物质只能轻 轻压碎,不能研磨。研磨对皮肤有腐蚀性的物质时, 应在研钵上盖上厚纸片或塑料片,然后在其中央开 孔,插入研杵后再行研磨,研钵中盛放固体的量不 得超过其容积的1/4。
称量。
(1)天平
➢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1g ➢ 电子天平:分度值0.0001g
(2)戥称
❖ 又称为手称 ❖ 组成部分:秤杆、秤盘、秤锤
2.称重注意事项
❖ 正确选择天平 根据重量和相对误差 ❖ 校正天平 ❖ 使用称量纸 ❖ 左物右码 ❖ 完成称量后复原 ❖ 保持干燥和清洁
❖ 相对误差=P/Q×100%
不适用于含大量挥发性成分或黏性及对热不稳定的 药物。
❖ 锤击式粉碎机的结构,有高速旋 转的旋转轴、轴上安装有数个锤 头、机壳上装有衬板、下部装有 筛板。当物料从加料斗进入到粉 碎室时,由高速旋转的锤头的冲 击和剪切作用以及被抛向衬板的 撞击等作用而被粉碎,细料通过 筛板出料,粗料继续被粉碎。粉 碎粒度可由锤头的形状、大小、 转速以及筛网的目数来调节。
❖ 粉碎 过筛 混合 造粒 压片
散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药剂学ppt课件
04
常见药物剂型与制备方法
片剂
定义
片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 成的扁平状或类圆形固体制剂
。
分类
片剂可分为口服片、口腔用片 、外用片等。
制备方法
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 、干法制粒、直接压片等。
应用
片剂具有剂量准确、服用方便 、携带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
于临床治疗中。
胶囊剂
定义
胶囊剂是指药物装入胶囊壳中制成的制剂。
04
外用膏剂
定义
外用膏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供皮 肤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制剂。
分类
外用膏剂可分为软膏剂、乳膏剂、贴膏剂等 。
制备方法
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基质的制备、药物 的添加与混合、灌装等步骤。
应用
外用膏剂具有直接作用在皮肤表面、易于贴 敷等优点,常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中。
05
药剂学应用案例分析
改善药物治疗效果
药剂学的发展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降低了药物治疗过程中对人体
的损伤。
促进新药研发
药剂学研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 和技术支持,加速了新药的上市进程
。
提高医疗质量
药剂学的进步为医学治疗提供了更多 有效的药物和剂型,提高了医疗质量
和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
制备方法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空胶囊的制作、填充药物、封口等步骤。
应用
胶囊剂具有掩盖药物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稳定性等优点,常用于口服给药。
注射剂
定义
注射剂是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射入体内的制剂 。
制备方法
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解、滤过、灌封、 灭菌等步骤。
[医学]药剂学第六章 粉体学基础
DSV =Ф/SW·ρ 式中,SW—比表面积,Ф—粒子的性状
系数,球体时Ф=6,其他形状时一般情况 下Ф=6.5~8。
2.沉降速度相当径
粒径相当于在液相中具有相同沉降速度 的球形颗粒的直径。该粒经根据Stocks 方程计算所得,因此有叫Stocks 径或有 效径(effect diameter) ,记作 DStk.
粉体的粒子大小也称粒度,含有粒子大 小和粒子分布双重含义,是粉体的基础 性质。
对于一个不规则粒子,其粒子径的测定 方法不同,其物理意义不同,测定值也 不同。
(一)粒子径的表示方法 1.几何学粒子径
几何学粒子径 筛分径 有效径 表面积等价径
根据几何学尺寸定义的粒子径,一般用 显微镜法、库尔特计数法等测定。
粒子群的粒度分布可用简单的表格、绘 画和函数等形式表示。
1. 频率分布与累积分布
频率分布(frequncy size distribution) 表示与各个粒径相对应得粒子在全粒子 群中所占的百分数(微分型)
累积分布(cumulative size distribution)表示小于(pass)或大于 (on)某粒径的粒子在全粒子群中所占 的百分数(积分型)。
18η DStk= [ (ρp -ρ1) ·g
h 1/2 ·]
t
式中, ρp ,ρ1—分别表示被测粒子与液相的密度; η— 液相的粘度;h——等速沉降距离;t—沉降时间。
3.筛分径(sieving diameter) 又称细孔通过相当径。当粒子通过粗筛网
且被截留在细筛网时,粗细筛孔直径的算 术或几何平均值称为筛分经,记作DA 。
表面积相当径:记作DS,将粒子的表面积当 做球的表面积计算求得的直径。
比表面积相当径(equivalent specific surface diameter)
系数,球体时Ф=6,其他形状时一般情况 下Ф=6.5~8。
2.沉降速度相当径
粒径相当于在液相中具有相同沉降速度 的球形颗粒的直径。该粒经根据Stocks 方程计算所得,因此有叫Stocks 径或有 效径(effect diameter) ,记作 DStk.
粉体的粒子大小也称粒度,含有粒子大 小和粒子分布双重含义,是粉体的基础 性质。
对于一个不规则粒子,其粒子径的测定 方法不同,其物理意义不同,测定值也 不同。
(一)粒子径的表示方法 1.几何学粒子径
几何学粒子径 筛分径 有效径 表面积等价径
根据几何学尺寸定义的粒子径,一般用 显微镜法、库尔特计数法等测定。
粒子群的粒度分布可用简单的表格、绘 画和函数等形式表示。
1. 频率分布与累积分布
频率分布(frequncy size distribution) 表示与各个粒径相对应得粒子在全粒子 群中所占的百分数(微分型)
累积分布(cumulative size distribution)表示小于(pass)或大于 (on)某粒径的粒子在全粒子群中所占 的百分数(积分型)。
18η DStk= [ (ρp -ρ1) ·g
h 1/2 ·]
t
式中, ρp ,ρ1—分别表示被测粒子与液相的密度; η— 液相的粘度;h——等速沉降距离;t—沉降时间。
3.筛分径(sieving diameter) 又称细孔通过相当径。当粒子通过粗筛网
且被截留在细筛网时,粗细筛孔直径的算 术或几何平均值称为筛分经,记作DA 。
表面积相当径:记作DS,将粒子的表面积当 做球的表面积计算求得的直径。
比表面积相当径(equivalent specific surface diameter)
药剂学说课稿PPT课件
药物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目的
确保药物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有效,避免不良反应 和毒性反应的发生。
安全性评价内容
对药物制剂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价,包括急性毒性试 验、长期毒性试验、致突变和致癌试验等。
安全性评价方法
根据药物制剂的特点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安全性 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储存条件
根据药物制剂的特性和要求,制定适宜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以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
制定药物制剂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
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对药物制剂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以确保产 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3
药剂学基本技术
药物制剂的制备技术
固体制剂制备
包括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 的制备方法,涉及物料准备、混合、 制粒、干燥、整粒、填充等工艺流程。
液体制剂制备
无菌制剂制备
如注射剂、眼用制剂等,需在严格无 菌条件下进行生产和包装,确保产品 质量和安全。
包括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的制备, 涉及溶解、分散、稀释等工艺。
药剂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药剂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药物制剂的创新与改进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型药物 制剂不断涌现,如靶向制剂、纳 米制剂等,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更 多选择。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 生物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 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为药物制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 论依据。
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
药剂学的应用领域
药品研发
药剂学在药品研发过程中,负责药物制剂 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研究和质量控制等
药剂学ppt课件
➢ 药物不溶于基质时 ➢ 药物可溶于基质时 ➢ 半固体黏稠性药物 ➢ 共熔性成份共存时 ➢ 中药浸出物为液体时 ➢ 受热易破坏或挥发性药物,采用熔和法或乳化法制备时
【课堂活动】水杨酸硫磺软膏
处方
水杨酸 升华硫 软膏基质
50g 50g 900g
制法 取水杨酸、升华硫细粉与适量软膏基质研匀,再 分次加入剩余基质研匀,使成1000g,即得。
能力目标
能制备软膏剂、乳膏剂、糊剂并能进行质量检查 能说出眼膏剂的基质和药物的吸收途径 能制备水凝胶剂
第一节 软膏剂 乳膏剂 糊剂 第二节 眼膏剂 第三节 凝胶剂
第一节 软膏剂 乳膏剂 糊剂
软膏剂 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半 固体外用制剂。
组成:药物+基质(油脂性、水溶性g
交联型聚丙烯酸钠(SDB―L―400)
10g
聚乙二醇4000(PEG 4000) 甘油
80g 100g
苯扎溴铵
8g
纯化水
加至
1000g
制法 取PEG4000和甘油置烧杯中微热至完全溶解,加 入吲哚美辛混匀,SDB―L―400加入800ml水在乳钵中研匀
后,将基质与PEG4000、甘油、吲哚美辛混匀,加入苯扎溴 铵,搅匀,加水至1000g,搅匀即得。
因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不同
溶液型软膏 混悬型软膏 乳剂型软膏--乳膏剂
乳膏剂
药物+乳状液型基质→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因基质不同
水包油型乳膏剂 油包水型乳膏剂
糊剂
大量的固体粉末+适宜的基质→半固体外用制剂
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①应均匀、细腻,涂在皮肤上无粗糙感。 ②有适当的粘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粘膜上。 ③性质稳定,无酸败、异臭等变质现象。 ④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它不良反应。 ⑤用于创面的软膏剂要求无菌。
【课堂活动】水杨酸硫磺软膏
处方
水杨酸 升华硫 软膏基质
50g 50g 900g
制法 取水杨酸、升华硫细粉与适量软膏基质研匀,再 分次加入剩余基质研匀,使成1000g,即得。
能力目标
能制备软膏剂、乳膏剂、糊剂并能进行质量检查 能说出眼膏剂的基质和药物的吸收途径 能制备水凝胶剂
第一节 软膏剂 乳膏剂 糊剂 第二节 眼膏剂 第三节 凝胶剂
第一节 软膏剂 乳膏剂 糊剂
软膏剂 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半 固体外用制剂。
组成:药物+基质(油脂性、水溶性g
交联型聚丙烯酸钠(SDB―L―400)
10g
聚乙二醇4000(PEG 4000) 甘油
80g 100g
苯扎溴铵
8g
纯化水
加至
1000g
制法 取PEG4000和甘油置烧杯中微热至完全溶解,加 入吲哚美辛混匀,SDB―L―400加入800ml水在乳钵中研匀
后,将基质与PEG4000、甘油、吲哚美辛混匀,加入苯扎溴 铵,搅匀,加水至1000g,搅匀即得。
因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不同
溶液型软膏 混悬型软膏 乳剂型软膏--乳膏剂
乳膏剂
药物+乳状液型基质→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因基质不同
水包油型乳膏剂 油包水型乳膏剂
糊剂
大量的固体粉末+适宜的基质→半固体外用制剂
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①应均匀、细腻,涂在皮肤上无粗糙感。 ②有适当的粘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粘膜上。 ③性质稳定,无酸败、异臭等变质现象。 ④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它不良反应。 ⑤用于创面的软膏剂要求无菌。
中药药剂学第六章-浸提、分离、浓缩、干燥
②温度:加热提取可加速分子的运动,有助于有
效成分的解吸和溶解。
③加入酸、碱、甘油及表面活性剂,可增加某些
有效成分的溶解性。
2014-9-28
三 浸出成分扩散阶段
细胞膜内外溶剂中药物浓度的高低差别产生 的渗透压差,使细胞内外溶液互相渗透直至 内外浓度相等、渗透压平衡时,扩散终止。 (浓度差是渗透和扩散的动力) 用Fick’s第一扩散公式 来描述扩散速率
R——摩尔气体常数 T——绝对温度 N——阿伏加德罗常数 γ ——溶质分子半径 η ——液体黏度,是浸提溶剂+浸 出物溶液的平均黏度
②中药质地疏松、粒度小时,溶剂可较快地 渗入中药内部。
2014-9-28
(二)解吸与溶解阶段:
有效成分解吸→按“相似相溶”原则溶解, 渗透压升高→部分细胞壁破裂
1、解吸:溶剂解除药材成分相互之间或与 细胞壁之间吸附作用的过程。
药材中有效成分往往被组织成分吸收,具 有一定亲和力。浸出时溶剂须对有效成分 具有更大的亲和力才能引起脱吸附而转入 溶剂中,这种作用称为解吸作用。
(一)浸润与渗透阶段: 表面润湿→溶剂进入药材空隙和裂缝→溶 剂渗入细胞
1、浸润:使中药表面润湿,与溶剂性质和 中药性质有关。 ①在大多数药材能被溶剂润湿。大多数中 药由于含有较多带极性基团的物质(如蛋白 质、果胶、糖类、纤维素等),与常用的浸 提溶剂(如水、醇等极性溶剂)之间有较好 的亲和性,因而能较快地完成浸润过程。 条件:药材与溶剂间亲和力 > 溶剂分子间 2014-9-28 内聚力
浓度差 高 低 细胞内容物 充盈
溶剂
高
低
渗透压
溶剂渗入中药内部的速度,除与中药所含各 种成分的性质有关外,还受中药的质地、粒 度及浸提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2014-9-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15
二、药剂学的任务
1.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 与开发
3.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 发
4.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 研究与开发
2020/9/23
中药注射剂、颗粒剂 片剂、胶囊、滴丸剂
中药缓、控释制剂 中药靶向微球制剂 中药鼻腔给药制剂
高效全自动压片机
入墙层流注射灌装生产 线、高效喷淋加热灭菌器
2020/9/23
18
第二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 工业药剂学 ➢ 物理药剂学 ➢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 生物药剂学 ➢ 药物动力学
临床药学
2020/9/23
19
➢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eutics):
研究制剂工业化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 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一门分支 学科。
工业药剂学是药剂学的核心,加强 了制剂加工技术,并吸收材料、机械、 粉体学、化学工程学,为制剂研究和生 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020/9/23
20
2020/9/23
21
➢物理药剂学 (physical pharmacy ):
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和手段,研究药物 制剂的剂型设计、制备工艺 、质量控 制、稳定性等过程的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3.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4.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开
发 5.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6.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研
究与开发
生产实现封闭、高效、 多功能、连续化和自动化
流化床制粒机可完成混 合、制粒、干燥
搅拌流化制粒机、挤出 滚圆制粒机、离心制粒机
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 一、药剂学的概念 二、药剂学的任务
2020/9/23
5
一、药剂学的概念 1.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 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研究的对象:药物制剂 研究内容: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
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等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14
二、药剂学的任务
1.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 与开发
3.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 发
➢ 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 研究与开发
2020/9/23
乙基纤维素、丙烯酸 树脂、醋酸纤维素
可降解聚乳酸、聚乳 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微晶纤维素、可压性 淀粉、
2020/9/23
23
Equilibrium between forces acting on (a) a drop of liquid on a solid surface (b) A partially immersed solid
2020/9/23
24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polymer science in pharmaceutics):研究药剂学中 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及 其功能与应用, 为新剂型设计提供新 型高分子材料和新方法。
2020/9/23
10
4.药物制剂(drug preparations): 指根据药典或国家标准将药物制成适合 临床要求的剂型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 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020/9/23
11
二、药剂学的任务
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生产技术
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2020/9/23
6
2.药物( drugs):具有生物活性,可能 用于防治人类或动物疾病的物质。
剂型
?
药物 ×
人体
2020/9/23
7
3.药物剂型(drug dosage form):指
适合临床需要、与给药途径相适应的最 佳给药形式,简称剂型。
剂型适合临床需要 剂型与给药途径相适应
2020/9/23
16
二、药剂学的任务
1.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 与开发
3.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 发
4.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5.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 研究与开发
2020/9/23
微囊化技术、固体 分散技术、包合技术
脂质体技术、球晶 制粒技术、纳米技术 等
激光技术、离子交 换技术、电导技术、 超声波技术
物理药剂学是药物剂型设计的理论 基础,50年代以来,化学动力学、表面 化学、胶体化学、流变学等学科的应用, 促进药剂学科的科学化和理论化。
2020/9/23
22
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吸收流体力 学、结构化学等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新剂型、新制剂在制造和贮存过程中的现 象及内在规律,
并为指导新剂型、新制剂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 论基础。
2020/9/23
12
二、药剂学的任务
1.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 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 与开发
➢ 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 发
➢ 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 研究与开发
药物的稳定性 难溶性药物溶解度 药物粉体性质 片剂压缩成形理论 流体的流变学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 学评价制剂质量
8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多种途径给药。
头孢拉定
口服给药—片剂、 胶囊剂、口服液 皮肤给药—软膏剂
注射给药—粉针剂
胰岛素受胃肠酶分解;链霉素胃肠不吸收→注射剂 睾丸素的肝脏首过作用严重→口腔粘膜片 红霉素胃酸分解并刺激性较大→肠溶制剂
2020/9/23
9
药物剂型:
任何一种药物,在供临床应用之前,都必须制 成适合于治疗或预防应用的、于一定给药途径 相适应的给药方式。 片剂 注射剂 胶囊剂 软膏剂 栓剂 气雾剂
第六章 药剂学
(Pharmaceutics)
2020/9/23
1
2020/9/23
2
2020/9/23
3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第三节 药物的剂型与DDS 第四节 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第五节 药典与药品标准 第六节 药剂学的沿革与发展
2020/9/23
4
第一章 绪 论
2020/9/23
13
二、药剂学的任务
1.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 与开发
➢ 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 发
➢ 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 研究与开发
2020/9/23
缓释、控释制剂 靶向制剂 口腔速溶片剂 透皮给药制剂
长时间缓释注射剂
15
二、药剂学的任务
1.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 与开发
3.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 发
4.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 研究与开发
2020/9/23
中药注射剂、颗粒剂 片剂、胶囊、滴丸剂
中药缓、控释制剂 中药靶向微球制剂 中药鼻腔给药制剂
高效全自动压片机
入墙层流注射灌装生产 线、高效喷淋加热灭菌器
2020/9/23
18
第二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 工业药剂学 ➢ 物理药剂学 ➢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 生物药剂学 ➢ 药物动力学
临床药学
2020/9/23
19
➢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eutics):
研究制剂工业化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 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一门分支 学科。
工业药剂学是药剂学的核心,加强 了制剂加工技术,并吸收材料、机械、 粉体学、化学工程学,为制剂研究和生 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020/9/23
20
2020/9/23
21
➢物理药剂学 (physical pharmacy ):
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和手段,研究药物 制剂的剂型设计、制备工艺 、质量控 制、稳定性等过程的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3.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4.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开
发 5.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6.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研
究与开发
生产实现封闭、高效、 多功能、连续化和自动化
流化床制粒机可完成混 合、制粒、干燥
搅拌流化制粒机、挤出 滚圆制粒机、离心制粒机
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 一、药剂学的概念 二、药剂学的任务
2020/9/23
5
一、药剂学的概念 1.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 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研究的对象:药物制剂 研究内容: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
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等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14
二、药剂学的任务
1.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 与开发
3.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 发
➢ 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 研究与开发
2020/9/23
乙基纤维素、丙烯酸 树脂、醋酸纤维素
可降解聚乳酸、聚乳 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微晶纤维素、可压性 淀粉、
2020/9/23
23
Equilibrium between forces acting on (a) a drop of liquid on a solid surface (b) A partially immersed solid
2020/9/23
24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polymer science in pharmaceutics):研究药剂学中 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及 其功能与应用, 为新剂型设计提供新 型高分子材料和新方法。
2020/9/23
10
4.药物制剂(drug preparations): 指根据药典或国家标准将药物制成适合 临床要求的剂型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 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020/9/23
11
二、药剂学的任务
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生产技术
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2020/9/23
6
2.药物( drugs):具有生物活性,可能 用于防治人类或动物疾病的物质。
剂型
?
药物 ×
人体
2020/9/23
7
3.药物剂型(drug dosage form):指
适合临床需要、与给药途径相适应的最 佳给药形式,简称剂型。
剂型适合临床需要 剂型与给药途径相适应
2020/9/23
16
二、药剂学的任务
1.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 与开发
3.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 发
4.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5.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 研究与开发
2020/9/23
微囊化技术、固体 分散技术、包合技术
脂质体技术、球晶 制粒技术、纳米技术 等
激光技术、离子交 换技术、电导技术、 超声波技术
物理药剂学是药物剂型设计的理论 基础,50年代以来,化学动力学、表面 化学、胶体化学、流变学等学科的应用, 促进药剂学科的科学化和理论化。
2020/9/23
22
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吸收流体力 学、结构化学等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新剂型、新制剂在制造和贮存过程中的现 象及内在规律,
并为指导新剂型、新制剂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 论基础。
2020/9/23
12
二、药剂学的任务
1.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 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 与开发
➢ 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 发
➢ 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 研究与开发
药物的稳定性 难溶性药物溶解度 药物粉体性质 片剂压缩成形理论 流体的流变学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 学评价制剂质量
8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多种途径给药。
头孢拉定
口服给药—片剂、 胶囊剂、口服液 皮肤给药—软膏剂
注射给药—粉针剂
胰岛素受胃肠酶分解;链霉素胃肠不吸收→注射剂 睾丸素的肝脏首过作用严重→口腔粘膜片 红霉素胃酸分解并刺激性较大→肠溶制剂
2020/9/23
9
药物剂型:
任何一种药物,在供临床应用之前,都必须制 成适合于治疗或预防应用的、于一定给药途径 相适应的给药方式。 片剂 注射剂 胶囊剂 软膏剂 栓剂 气雾剂
第六章 药剂学
(Pharmaceutics)
2020/9/23
1
2020/9/23
2
2020/9/23
3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第三节 药物的剂型与DDS 第四节 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第五节 药典与药品标准 第六节 药剂学的沿革与发展
2020/9/23
4
第一章 绪 论
2020/9/23
13
二、药剂学的任务
1.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 与开发
➢ 药用新辅料的研究与开 发
➢ 中药现代制剂的研究与 开发
➢ 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 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的 研究与开发
2020/9/23
缓释、控释制剂 靶向制剂 口腔速溶片剂 透皮给药制剂
长时间缓释注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