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
校园安全风险防范知识之防范“电信”诈骗篇
![校园安全风险防范知识之防范“电信”诈骗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c7da6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0.png)
校园安全风险防范知识之防范“电信”诈骗篇一、电信诈骗的特征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据分析,电信诈骗一般有以下特征:1、事发突然,难以核实。
通过突然告知一个意外信息,利用常人的猜疑、担心心理,难以核实的不确定性,实施诈骗行为。
2、事出有因,对号入座。
以特定身份,编造一两件可能和选定对象相关的事项,利用常人的担心、趋利避害心理实施诈骗行为。
3、憧憬利益,难拒诱惑。
通过超常规的获利方式和方法,利用常人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实施诈骗行为。
二、电信诈骗的形式1、猜猜我是谁。
不法分子通过随机拨打当事人的手机,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诱导当事人误以为通话方为异地朋友或亲人,然后以车祸、生病、违法需罚款为由要求当事人汇款实施诈骗。
目前该类犯罪经过升级,呈现出新形式,不法分子冒充单位领导,以急需用钱、疏通关系、职务晋升等为由,要求当事人向“领导”汇款。
2、乱石打鸟。
不法分子随机向当事人发送“款还没有汇吧?以前那张卡的磁条坏了,请你把钱款汇到以下账户... ...”的短信,如被害人正巧打算汇款便信以为真,将钱贸然汇入骗子提供的银行账号。
3、谎称购车退税。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掌握了购车者的部分个人信息,然后冒充税务人员,给车主打电话,谎称可以购车退税,要求被害人到ATM机上进行退税操作,操控被害人将钱款转入骗子账户。
4、虚假中奖。
不法分子假冒某电视栏目组,谎称当事人经随机抽奖成为幸运观众,中了价值上万的笔记本电脑,然后以交纳手续费、快递费、公证费等为名,要求当事人不断汇款实施诈骗。
5、虚构绑架。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被害人及其家人的身份资料和联系方式,拨打当事人电话,称孩子已被绑架,利用电话录音(如小孩哭声)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当事人向指定账号汇入赎金。
6、冒充公检法人员。
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等机关人员,以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事由需传唤、逮捕或冻结存款等进行恐吓,诱骗事主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
防电信诈骗小知识十条
![防电信诈骗小知识十条](https://img.taocdn.com/s3/m/ada2400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2.png)
防电信诈骗小知识十条1、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要随意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发现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2、收到含有链接的短信一定要多加留意,短信中可能含有钓鱼网址,不点击短信中的可疑链接,不在陌生网站输入个人重要隐私信息。
3、如遇陌生号码打来电话或发来信息,声称航班延误或取消,不要轻信,应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询,谨防受骗,ATM机不可办理机票退改签业务,凡是要求利用ATM机办理机票退改签业务的都是骗子。
4、凡是以“中奖”、发放补贴、申领助学贷款为名向你索要手续费、税费等金钱的,或要你转账汇款的,一定是诈骗。
5、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通过ATM机转账汇款的,延迟24小时到账,如果发现被骗,可以在24小时内向ATM机所属银行申请撤销这笔汇款。
6、网购的时候应该保持警惕,不要在交易过程中随意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不要见到用户名密码输入就输入。
自己收到的各类验证码,都是信息、资金的最后一条安全防线。
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
接到所谓“订单异常”的电话,应挂掉电话,直接与网店卖家联系,或直接致电网购平台的官方客服电话咨询。
7、包括公检法机关在内的任何单位都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提到“安全账户”一定是电信网络诈骗。
同时,要确定对方单位的真实性,需要拨打有关单位的客服电话或者对外电话,而不是由对方进行转接,也不能凭借对方号码显示的是该单位对外公布的电话号码就简单确定,因为在此类诈骗中,犯罪分子经常使用非法软件,将自己的号码显示为银行、银联或者公检法机关的对外办公电话。
8、银行不会在ATM机上粘贴卡片等物品,客户取款时应先检查取款机是否有异常,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也可以拨打114,查询相应银行的客服电话号码后,联系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切勿相信ATM机上粘贴的小卡片,不要盲目拨打各种“电话”自行解决。
9、诈骗分子假冒电视栏目或者机构之名,通过信息群发的方式发送虚假中奖信息,一旦有人点击信息里的网页链接,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或者拨打所谓的客服电话就会被骗。
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简短
![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e22c50a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e.png)
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简短
预防电信诈骗的小知识:
1.提高警惕:对陌生来电、短信、邮件和社交媒体信息保持谨慎,特别是涉及到个人信息、金融交易或要求转账的信息。
2.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将个人敏感信息提供给陌生人或不
可靠的网站,例如银行账号、社保号码等。
3.不信任陌生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所称的身份,警惕冒充
公安、银行等单位的骗局。
4.多重验证:通过多重验证方式确认身份,如电话号码、身份
证等,确保对方真实身份。
5.防范网络病毒:安装强大的防病毒软件,及时升级系统补丁,避免被黑客通过电脑植入木马或病毒。
6.定期检查账户:定期查看自己的银行、支付宝、微信等账户,保持对财务状况的了解,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7.寻求帮助: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向警方或相关机构报告,
寻求帮助和咨询。
8.提高安全意识:定期关注电信诈骗形式和方法的变化,加强
自我保护意识,遵循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则。
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十条
![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十条](https://img.taocdn.com/s3/m/a83dd7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f.png)
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十条
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十条如下:
1.不轻信陌生电话:对于来自陌生号码的电话,尤其是那些自称是公检法、银行、保险等机构的电话,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轻易相信对方提供的信息。
2.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要在电话中透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
如果对方称是某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挂断电话后直接联系该机构进行确认。
3.不转账给陌生人:无论对方如何威胁或诱惑,都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
即使是看似熟悉的账户,也要在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4.警惕网络钓鱼: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扫描不明二维码,这些都可能是网络钓鱼的手段,用以窃取个人信息。
5.保护好个人账户:确保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的安全,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弱密码。
6.及时更新软件:确保手机、电脑等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及时更新,以防范安全漏洞。
7.谨慎处理垃圾邮件:对于包含可疑链接、附件的垃圾邮件,要谨慎处理,不要轻易点击。
8.核实信息来源:在收到亲友发出的汇款请求时,务必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9.加强防范意识: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天上会掉馅饼,避免贪图小便宜而吃大亏。
10.及时报案: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以便及时追回损失。
总之,防范电信诈骗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
同时,也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及时报案以减少损失。
网络预防诈骗的防骗安全知识
![网络预防诈骗的防骗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622647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5.png)
网络预防诈骗的防骗安全知识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网络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因此,骗子也开始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计划。
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网络预防诈骗的秘籍,希望能帮到你们。
网络预防诈骗的秘籍1、不贪小虽然网上东西一般比地面上的东西要便宜,但对明显价格偏低的商品还是要长个心眼,这类商品不是一个骗局就是以次充好,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受骗上当。
2、不轻信对于QQ、手机短信等网络工具上收到的推销信息不要轻易相信,这些推销信息多是一个骗局。
3、不嫌烦在网站购物时要仔细察看不嫌麻烦,首先看看卖家的信用值,再次看看商品的品质并进行货比三家,最后一定不要怕麻烦采取银行直接汇款的方式。
4、不大意那些克隆网站虽然做得微妙微肖,但仔细分别,还是有所差别的,对于那些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号与密码的网站一定不能大意,要仔细分别,严加防范。
网络诈骗的主要手段1.黑客通过网络病毒方式盗取别人虚拟财产。
一般不需要经过被盗人的程序,在后门进行,速度快,而且可以跨地区传染,使侦破时间更长。
2.网友欺骗。
一般指的是通过网上交友方式,从真人或网络结识,待被盗者信任后再获取财物资料的方式。
速度慢,不过侦破速度较慢。
3.网络“庞氏诈骗”。
一般是指通过互联虚假宣传快速发财致富,组织没有互联网工作经验人员,用刷网络广告等手段为噱头,收敛会费进行诈骗。
网络诈骗的特点1、非接触性侵害。
电信诈骗都是通过现代电信工具如手机电话、网络电话、QQ、微信、淘宝旺旺、虚假网站等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自始至终都未曾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
2、作案目标广泛。
从电话诈骗的被侵害群体来看,受害者包括社会各个阶层,既有个体业主、公司职员,也有企业职工、普通民众,并涵盖多个年龄段。
但部分电信诈骗案件针对性较强,比如电话欠费主要针对工作日独自在家的老人,购车退税则主要是有车一族。
3、作案方式信息化。
犯罪嫌疑人借助计算机、电话等通讯工具,通过互联网服务器,使用任意显非法改号软件、VOIP网络电话、400电话捆绑转接技术、伪基站短信群发等技术手段,批量群发短信和群拨电话,落地接入本地固定、移动电话,实施诈骗行为,甚至在互联网上建立非法网络平台和诈骗网站,鱼目混珠,蒙蔽诱导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汇资金,随后通过网银系统在短时间内转存,利用自动柜员机多处分散提现。
防网络电信诈骗知识竞赛题库(56题含答案)
![防网络电信诈骗知识竞赛题库(56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e645d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b.png)
防网络电信诈骗知识竞赛题库(56题含答案)防网络电信诈骗知识竞赛题库(56题含答案)在自助银行取款时,不正确的做法是:输密码时不遮挡。
正确的做法包括注意环境,防泄密码,发现吞卡及时向银行求助,尽量不单人取大额现金。
在接到自称公安或法院电话要求交纳罚款后应该咨询查仔细,而不是积极付款保名声,拒之不理放一边,或犹豫不决心难安。
如果你是一位母亲,远在国外留学的女儿通过 QQ 向你要钱,称帮助同学,并让你将钱直接汇到同学账户上,你不能直接汇钱。
正确的做法是赶紧打电话跟女儿核实此事,而不是和女儿视频,让她做个鬼脸给自己看,或一时电话联系不上女儿,等等再说。
银行账户安全防范,下列做法错误的是:为保证资金安全,可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将自己银行资金转入到安全账户。
正确的做法包括妥善保管密码,不告诉任何人,妥善保管 U 盾、密码器等介质,以及银行动态密码不告诉任何人。
一名自称师姐的女生来到新生宿舍,声称其以“优惠价”批发了一批文具,让同学转手赚钱,并出示了学生证,XXX同学购买了两千余元的文具后发现包装箱里都是残次品。
正确的做法是向学校保卫部门报案,而不是自认倒霉,出于无奈,把这些残次品卖给其他同学,或痛哭流涕、一蹶不振。
学生XXX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一条兼职广告,添加好友后是刷单兼职,XXX做两单后收到佣金 15 元,于是继续刷单。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继续刷单,而不是继续刷单。
刑法第 266 年规定的“数额巨大”指的是三万至十万以上,而不是八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或十万至五十万以上。
小文接到一个尾号为 110 的固定电话,电话那头自称是XXX的民警,说小文的包裹里有冰毒,涉嫌运输毒品,购买这个包裹的银行卡涉嫌犯罪,必须先把卡内的资金转到警方的安全账户内。
正确的做法是到就近派出所问明情况再说,而不是将钱转到自己的别的银行卡,这个骗局有点老,骗子闪开,或将钱转到对方给的账户。
小王收到淘宝客服发来的消息,称其购物获得大奖,让其点击链接进入网站领取奖品。
小学生抵御电信诈骗的知识宣传
![小学生抵御电信诈骗的知识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3a566f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3.png)
小学生抵御电信诈骗的知识宣传
电信诈骗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小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往往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为了帮助小学生预防电信诈骗,下
面是一些知识宣传的策略和建议:
1. 识别常见诈骗手段
小学生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例如假冒身份、虚
假奖品、网络购物欺诈等。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组织讲座、播放宣
传片等方式向小学生介绍这些手段,并提醒他们保持警惕。
2. 培养正确的信息来源意识
小学生应该知道,只有来自官方渠道或可信的来源的信息才是
可靠的。
他们应该学会验证信息的真实性,特别是在接收到涉及个
人信息或金钱的消息时。
3. 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小学生需要明白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他们应该知道不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尤其是在网络上。
4. 建立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
5. 寻求帮助和报告
小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和报告电信诈骗。
他们可以向家长、老师或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可疑的电信诈骗行为。
通过以上的知识宣传,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增强抵御电信诈骗的能力,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同时,学校、家长和社会也应该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小学生能够安全地成长。
幼儿园防电信诈骗小知识
![幼儿园防电信诈骗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de8b5a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a.png)
幼儿园防电信诈骗小知识幼儿园防电信诈骗小知识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信手段进行的欺骗行为,其特点是利用技术手段和心理诱导方式骗取他人的财产。
幼儿园是儿童教育机构的重要部分,为保护孩子们免受电信诈骗的侵害,幼儿园应该加强对家长和孩子们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下面是幼儿园防电信诈骗的小知识。
1.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游说引导:骗子会通过电话、信息等方式,冒充招聘、中奖、推销等各类诱惑,引导受害人做出不明智的行为;拦截伪装:骗子会伪装成银行、快递、公检法等机构的工作人员,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网络诈骗:骗子会通过互联网平台诱导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安装恶意软件等,盗取个人信息或控制受害人的电脑。
2.千万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告诉孩子不要随意回答陌生人的电话、信息,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住址、家长电话等个人信息。
要教育他们明白,这些个人信息是非常私密的,只有授权的人才有权知道。
3.认识陌生电话和信息教育孩子认识陌生电话或信息,让他们理解陌生人并不是一定要回答的。
告诉他们可以通过挂断电话或者删除信息的方式应对陌生声音和字眼。
4.识别电信诈骗告诉孩子如何辨别电信诈骗,例如,骗子通常会迫切要求受害人进行某种行为,如提供账号密码、缴纳费用,或者威胁受害人遭受法律追究等。
要教育孩子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者其他可信任的成人汇报。
5.设立紧急联系人幼儿园可以要求家长设立紧急联系人,这些紧急联系人需要能够及时响应孩子所遇到的紧急情况。
如果孩子收到陌生电话或信息,他们可以立即联系紧急联系人,家长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6.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可以邀请公安机关或者相关专家到幼儿园进行相关知识讲座,让孩子们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同时,幼儿园也可以通过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防范知识。
7.加强家长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们传递防范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关于大学生防诈骗安全基本知识有哪些
![关于大学生防诈骗安全基本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8f7a11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b.png)
关于大学生防诈骗安全基本知识有哪些社会治安的日趋复杂,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往往在我们年轻幼稚、思想单纯的大学生身上打主意,借结交之机、推销或招聘之名,变换手法,施展骗术,引诱学生上当。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防诈骗安全基本知识有哪些,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大学生防诈骗基本常识近来,社会上越来越多不法分子把诈骗的魔爪伸向了大学生,骗人套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但是将犯罪分子惯用的骗人手段、方式总结一下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希望同学们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一、校园内诈骗分子惯用的一些手段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
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露出马脚,通常采取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
还有人一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
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
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4、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
个别学生常以“急于用钱”为借口向其他同学借钱,然后却挥霍一空,要债的追紧了就再向其他同学借款补洞,拖到毕业一走了之。
5、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
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6、招聘为名,设置骗局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分担培养费的比重逐步加大。
防诈骗小知识十条
![防诈骗小知识十条](https://img.taocdn.com/s3/m/e93dcb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f.png)
防诈骗小知识十条防诈骗小知识十条防诈骗安全知识1、不要轻易相信来路不明来源的电话或短信,以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下陷阱的机会。
2、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等,尤其是在公共场所。
3、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汇款或转账。
如果您必须汇款或转账,您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验证对方的信息。
4、不要贪小便宜,毕竟世上没有免费的东西。
5、注意科普,给家里的老人科普诈骗知识,让你平时更加警惕。
6、不要让家里的老人单独携带大量现金,这样就会容易引起犯罪分子的注意。
7、不要在家里放太多贵重物品或现金。
如果一定要放在家里,一定要妥善保管。
8、家里的存折、信用卡、银行卡等密码一定要保密,不要随意泄露给他人。
9、相信科学,不要盲目相信迷信。
如果生病了,一定要及时就医。
不要相信所谓的巫医和旅行医生。
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必须及时报警。
10、如果有人用大钱换零钱或主动用零钱换全款,一定要多加注意,防止上当受骗。
防诈骗安全知识1.戒除贪婪,勿信“天上掉馅饼”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贪图优惠和方便,办理业务要到正规的营业厅。
同学们切勿贪小便宜,遇到上门推销不要轻易购买;化妆品、洗发水、运动鞋或笔记本电脑等物品,骗子极有可能采用伪劣产品或以数量短缺等方式进行诈骗。
防止银行卡诈骗、网上诈骗、电话诈骗,不要相信未经核实的退学费、中奖、捐助等信息、电话,不要贪图小利以免上当受骗。
2.信息保密,勿泄个人家人密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自己的个人情况、手机号码以及家中的电话号码等,手机中父母、亲戚的电话最好用真名显示,不要出现容易透露出双方关系的字眼。
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联系方式轻易示人,不要将自己的手机、身份证、学生证、校园卡、银行卡等重要物品借给他人使用或交于他人保管。
不要填写各种来历不明的表格,不要随意扫描陌生的二维码,以防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等违法活动以可乘之机。
3.提高警惕,勿信不明证件物一些犯罪分子为了博取同学的信任,会提供伪造的证件(如学生证、身份证),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辨别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防诈骗知识宣传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防诈骗知识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dae214d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0b.png)
第三章节
常见的电信 网络诈骗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industry.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防诈知识之—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 编造虚假信息, 设置骗局, 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 触式诈骗, 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 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 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诈骗。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 伪造和冒充招工、婚恋、贷款、中奖、 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
2.尽快报警, 防止二次受骗
• 确定了损失之后,我们必须尽快报警,切不可再联系网络诈骗者,防止二次受骗,有的受害者损失心 切,未经报案便私下联系网络诈骗者,并且轻信了其提供的退款、退物的谎言,二次受骗,使损失进 一步扩大。
(三)防范知识我知道
3.想尽办法, 及时止损
报警之后, 我们可以想办法进行止损, 如尽快联系银行或快递公司等。
(一)什么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利用互联 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 骗取 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
(二)预防方法
0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
0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
0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 0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
2023防范电信诈骗知识竞赛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2023防范电信诈骗知识竞赛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6eac1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a.png)
一、判断题
1.程同学在网上收到闺蜜发来的QQ消息,称她手机被偷,急需买一个新手机,向她暂借500元。碍于姐妹情谊,程同学二话不说就给对方打款。(✘)
解析:涉及资金转账,一定要进行人员信息核对,打通电话就可以避免被骗可能,还能融洽闺蜜情谊。
2.小苏收到短信,称其有包裹被扣在邮局,让其回电。小苏回电后,对方称其包裹涉嫌私藏武器,直接将电话转接到公安局。小苏感到很恐慌,继续接听电话。(✘)。
C.先拨打银行官方电话进行核实了解,看是否真的需要升级
D.虽然短信号码是境外的,但是我能报出我姓名,我相信
正确答案:C
解析:拨打银行官方电话咨询确认,或到银行官网、柜台办理升级业务,不要轻易点击短信链接升级。
9.如果你接到一个自称在政府工作的人员,能说出你的名字并且知道你是贫困生。对方表示要给你发放2000元的补贴,哪种处理方式最合理?
7.收到的手机验证码,您会告诉其他人吗?
A.会
B.认识的人就给
C.谁都不给
D.反正不重要,给别人看也不损失
正确答案:C
解析:手机验证码属于验证类信息,不能轻易告知他人,防止被骗。
8.某日,您手机收到了一条告知您的网银需要升级的短信,您会怎么办?
A.马上按照短信要求进行升级
B.点击短信中的的链接看一看
A.都加为好友B.所有的陌生人一律不加
C.问清是谁再加为核证是否加好友
D.主动加并说出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帮助对方回忆。
正确答案:C
解析:只要有防范意识,不要轻信他人并转账即可,正常的核实身份后,可以通过通讯技术服务生活的。
5.您的手机设置哪一种手机密码锁屏更为安全?
A.太麻烦了,没有设置B.设置六个1数字为密码C.设置图形或无规律数字为密码
小学生防电信诈骗知识的宣讲
![小学生防电信诈骗知识的宣讲](https://img.taocdn.com/s3/m/033963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6.png)
小学生防电信诈骗知识的宣讲
1. 介绍
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通信工具进行欺诈活动
的行为。
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以下是一些简
单有效的防骗策略。
2. 不要轻信陌生人
- 告诉小学生,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
体向他们索要个人信息。
陌生人可能会冒充父母、老师或其他亲近
的人进行诈骗,因此他们需要保持警惕。
3. 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 小学生需要明白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包括姓名、家庭住址、
家庭电话、父母的工作单位等。
告诉他们,除非是父母或老师授权,否则不应随意泄露这些信息。
5. 警惕虚假活动和奖品
- 告诉小学生,虚假的活动和奖品常常是电信诈骗的手段之一。
他们需要明白,如果一份奖品或活动看起来过于诱人或不合理,很
可能是骗局。
6. 密码保护个人信息
- 强调给小学生,使用强密码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他们可
以选择将密码设置为独特的组合,避免使用简单的生日、姓名或123456等容易被猜到的密码。
7. 及时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可疑情况
- 告诉小学生,如果他们遇到任何可疑情况,如收到奇怪的电话、短信或遭遇网络骚扰,应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
及时汇报可
帮助他们避免被骗。
8. 与家长或老师共同学习防骗知识
- 鼓励小学生与家长或老师一起学习防骗知识,了解最新的电
信诈骗手段和防范策略。
通过共同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防骗能力。
以上是小学生防电信诈骗知识的宣讲,希望通过这些简单的策略,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学生预防诈骗安全小知识
![学生预防诈骗安全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59cbb2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2.png)
学生预防诈骗安全小知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导游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学生预防诈骗安全小知识电信诈骗涉及的诈骗范围广、诈骗数大,是受害人蒙受巨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越来越多的学生上当受骗,为了提高学生的防诈骗安全意识。
防电信诈骗小常识
![防电信诈骗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91d931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0.png)
防电信诈骗小常识电信诈骗是目前社会上非常普遍的一项犯罪行为,也是一项比较危险的行为,不仅能够导致个人的财产损失,还会对个人精神、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所以,我们要做好防范电信诈骗的工作,保护我们自己的财产安全。
下面是一些防范电信诈骗的小常识。
一、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随意泄露出去,比如身份证号、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等。
一旦我们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电信诈骗者就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
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地将其泄露给陌生人。
二、采用多种方式确认信息的真假电信诈骗犯常常利用各种手段欺骗我们的眼睛,让我们产生错觉,无法分辨某个信息的真假。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来确认信息的真假,避免上当受骗。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渠道来确认某个信息的真实性,或者向亲朋好友求助,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很多时候,电信诈骗犯会采用诱惑的话语、恐吓的语气或者催促的方式来诱导我们做出某些行为,让我们产生恐慌和慌乱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动怒或者情绪失控,这样往往会判断失误,让诈骗者得逞。
相反,我们要尽量保持冷静、冷静思考,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
四、保持警惕,学会辨别骗局电信诈骗犯的手段繁多,有的模仿银行、电信公司等机构,有的冒充领导、亲戚等身份,假装有急需款项等等。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学会辨别骗局,避免被电信诈骗犯所骗。
同时,我们还应该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骗局等,学会防范,及时发现、避免电信诈骗的发生。
总之,防范电信诈骗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的问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学习、熟悉电信诈骗行为的特点,智慧应对电信诈骗犯的言语和手段,以保护我们自己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并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防范电信诈骗小常识
![防范电信诈骗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67ad46cfc4ffe473368ab80.png)
防范电信诈骗小常识各种诈骗犯罪中骗子的目的是骗钱,最终要通过银行转账、银行卡转账的形式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所以无论骗子如何花言巧语、危言恐吓,大家一定要记住“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有疑问直接拨打110进行咨询或报警。
在这里重点提示大家:一、牢记3个“绝对不会”1、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绝对不会使用打电话的方式开展案件侦查工作,通知你涉嫌犯罪、洗黑钱、贩毒等,也不会通过网络或传真给你下达“法院传票”等法律手续。
2、司法机关等执法部门绝对不会打电话要求群众转账汇款。
3、司法机关绝对不会设立所谓的“国家安全账户”。
这些都是骗子利用群众对政府一些执法部门工作程序的不了解实施的骗局。
二、缴纳电话费安全常识1、催费电话时电信部门对客户使用正常客服电话,通过电脑语音进行提醒的一种商业服务手段,不会涉及到涉嫌犯罪这样的话题。
2、电话欠费是不可能直接转接公、检、法机关等执法部门的。
3、电话欠费最好到电信部门的营业网点,与营业员面对面进行。
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与子女进行联系,以保证您财产的安全。
三、来电显示的常识1、对来电显示要有基本常识,对于一些不是子女、亲友的电话,不熟悉、不像是正常座机或手机号码的电话,可以不接听。
2、接到冒充各类工作人员直接打电话诈骗的,一定要注意来电显示上的电话类型,尤其是电话前带有“00019”的号码不要理睬。
3、如对方称是某法院或公安局民警,不要天真地按照对方的提示去核实是否存在这个单位,因为骗子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可以捆绑这些电话,有疑问,一定要拨打110报警或咨询。
四、相信自己和家人1、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千万不要相信。
2、中老年人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依靠以往的社会经验急于对情况做判断和决定,没核实情况前不要转账。
声称为您提供公证账户、安全账户进行存款保护的,都是骗局。
3、经常与子女通电话了解子女的情况,退休在家的老年人要坚持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报纸,了解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宣传
![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893dd3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0.png)
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宣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宣传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通信技术手段实施的一种犯罪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欺骗或胁迫他人获取财物。
电信诈骗猖獗,形式繁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防范电信诈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下是一些关于防电信诈骗的安全知识。
一、识别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1. “冒充亲友”类:骗子冒充被害人的亲友或朋友,在电话或短信中称“XXX出事急需资金”、“XXX在外旅游出了意外急需资金”等,骗取被害人钱财。
2. “虚假奖励”类:骗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告诉被害人中奖了,需要先交纳一定金额作为手续费或税费,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3. “冒充公检法机构”类:骗子假扮公检法机构工作人员,称被害人涉嫌犯罪、案件需要处理,要求被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4. “虚假投资”类:骗子利用假冒的投资平台或虚拟货币,搭售高回报的虚假投资项目,让受害人上当受骗。
5. “虚假招聘”类:骗子发布虚假的招聘广告,骗取求职者的个人信息或财物,利用其进行身份盗窃或金融欺诈。
以上是电信诈骗中常见的几种手段,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手段,更好地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二、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1.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或在不安全的网络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避免信息泄霩。
2. 谨慎接听电话或回复短信:如果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尤其是涉及金钱或个人信息的内容,要保持冷静,不要随意泄霩个人信息或相信对方的话。
3. 谨防虚假信息:谨慎对待奇怪的信息,不轻易相信“突如其来”的好运或不幸,这很可能是电信诈骗的手段之一。
4. 多渠道核实信息:如果接到怀疑的电话或短信,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核实对方的身份,如电话号码归属地、机构真伪等。
5. 提高警惕性: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贪图小利,要明白“没有免费的午餐”,防止上当受骗。
1. 保持冷静:一旦发现自己可能被电信诈骗,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及时通知亲友或相关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
——共学防骗小窍门,资金安全更舒心
一、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就是违法犯罪份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传真和互联网等通讯工具,假冒国家机关、公司、医院、朋友等名义,谎称被骗人中奖、退税、家人意外受伤、朋友急事、有人加害或出售致富信息和投资分红等情况,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叫其将钱汇入到指定银行卡账户的一种诈骗活动。
二、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段和花样。
1.退税诈骗。
犯罪份子通过非法渠道获悉购车人的电话号码后,冒充国家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购车人谎称要退车购税,诱骗购车人到自动柜员机(ATM、CRS等)上按其指令操作以此骗走购车人银行卡上的存款。
2.中奖诈骗。
犯罪份子假冒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公证处工作人员,以手机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向受害人谎称其中大奖,叫受害人将“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及“风险抵押金”等存入其指定银行账号,其再向受害人兑现支付“奖金”,以此骗取受害人钱款;部分犯罪团伙雇用人员到我市城乡推销奖票或附有刮奖的产品
宣传单,受害人刮开后大多都会中10万或20万以上的巨额大奖,犯罪分子又慌称以“支票”形式全额兑现“大奖”,
叫受害人将“中奖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及“风险抵押金”等存入其指定银行账号,以此骗取受害人的钱款。
3.培训诈骗。
犯罪份子假冒消防、税务、工商、海关等国家机关、伪造国家机关公文,以传真形式向公司、企业等单位发“培训通知”,要求其派员参加培训,并叫公司、企业将“培训费”打到其指定的银行卡账户上,以骗取钱款。
4.家人遭遇意外诈骗。
犯罪份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及其在外地打工、学习、经商的家人的电话号码,先故意电话滋扰身在外地的家人,待其不耐烦而关机后,犯罪份子迅速打通受害人电话,假冒医院领导、警察、老师、朋友的名义,谎称其在外地的家人意外受伤害(如出车祸、被人打伤、被人绑架)或突然患疾病急需抢救治疗,叫受害人赶快将“抢救费用”或“赎金”打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
5.亲友急事诈骗。
犯罪份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的姓名及电话号码,打通受害人电话后以“猜猜我是谁”的形式,顺势假冒受害人多年不见的亲友,谎称其到受害人所在地的附近遇到嫖娼被罚、交通事故赔钱、生病住院等“急事”,以借钱解急等形式,并叫受害人将其打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
6.虚假购物诈骗。
犯罪份子以手机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向受害人低价“推销”时尚商品或手
枪、迷药、信号接收器、遥控监听器、特殊功能眼镜等违禁物品,以交“风险抵押金”、“税款”、“手续费”或“先付款再发货”等名义,叫上当受骗者将现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财。
7.冒充黑社会杀手诈骗。
犯罪份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姓名、移动电话、家庭电话等信息,以手机短信或打电话的手段向受害人谎称其受黑社会的雇请要加害于受害人
及其家人(宰手断腿、挖眼割鼻等),给受害人造成心理恐惧,让受害人“出钱消灾”,诱使受害人将钱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8.自动柜员机(ATM、CRS等贴假提示诈骗。
犯罪分子将银行自动柜员机的插卡口破坏,并在银行自动柜员机贴上假冒的“银行提示”,诱使取款人打其假提示上的假银行服务电话咨询求帮,由假银行工作人员套取得取款人银行卡号及密码后,骗走取款人的银行存款。
9.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捏造受害人在某商场的消费记录,冒充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以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受害人,宾提出要帮助受害人的信用卡升级,步步诱骗受害人泄露银行卡密码后,骗转走受害人存款。
10.虚假招工、婚介诈骗。
犯罪分子以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发布虚假的招工、婚介信息,以交报名费、
面试费、服装费、介绍费、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使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11.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发布可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等虚假的业务信息,以提前交纳手续费、税款、利息、代办费等名义,诱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12.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或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发布有快速致富及技术资料要转让的虚假信息,以提前支付定金、转让费、公证费等名义,诱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13.虚构信息威胁诈骗案。
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以虚构投毒、公布隐私、绑架、爆炸或以举报受害人违法等为要挟,欺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号内。
14.虚构反洗钱、涉嫌刑事案件等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公安、检查、法院工作人员,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向受害人谎称有人举报其银行存款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行为,假意为了受害人的资金安全,套取受害人存款开户行及银行卡(存折)卡号(存折账号)、密码号后窃转走受害人存款或以叫受害人将存款转到其提供的“安全账户”的手段,骗走受害人存款。
15.冒充性工作者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及电话号码,假冒性工作者、坐台女,虚构自己曾经和受害人有嫖宿行为,谎称自己或家人遇到急事和困难,以要求资助、不然就要举报相要挟,欺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号内。
16.冒充电信、公安、银行工作人员诈骗。
近期,又有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后,分别假冒电信、公安、银行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谎称其电话欠费。
当受害人回答没有办过这个电话后,犯罪分子假冒的“电信局”工作人员就把电话马上转到所谓的“公安局”,假冒的“公安民警”就谎称:最近有一批诈骗案发生,诈骗人员盗取了很多老百姓的身份信息和银行信息,我们把电话转到银行,叫银行帮你查一下你的银行信息是否被盗了。
之后转到“银行”,“银行职员”接电后一查,马上说“不得了,你的银行账户已经不安全了,马上把银行所有的钱转到我们指定的一个安全账户上”。
老百姓一听,完了,就按“公安局”和“银行”的吩咐去办理,以此骗取受害人钱财。
17.冒充党政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企业负责人姓名及其电话号码后,假冒政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给企业负责人或办公室人员打电话,谎称要给企业解决困难或提供帮助,以要求企业赞助或借款解急等名义,要求企业将钱打入其指定的银行账号内,以此骗取钱财。
18.新型网络QQ等即时通讯软件诈骗的作案手段。
罪犯应为结伙作案,其中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和被害人聊天,实施诈骗行为,有人负责提款。
犯罪分子一般先和网友视频聊天窃取对方个人资料和真人视频,然后利用黑客程序秘密盗取其QQ号,冒充QQ号码的主人,诈骗QQ资料中的亲戚和朋友。
三、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诈骗犯罪份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而实施诈骗犯罪活动,为此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1.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麻痹,谨防上当。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
对犯罪份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中奖和他人能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及有致富信息转让,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2.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
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上当将“急用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3.多作调查印证,对接到培训通知、冒充银行、公检法机构等声称银行卡升级和虚假招工、婚介类的诈骗,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账,不应汇入过个人账户,不要轻信上当。
对于来电声称是公安、检查、法院、银行等的电话号码,务必多方印证,尝试回拨电话核实,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软件等手法冒认电话号码。
4.不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如收到以加害、举报等威胁和谎称反洗钱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无措和轻信上当,最好不予理睬,更不要为“消灾”将钱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账户。
必要时候,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等机构报告和核实。
5.购买违禁物品属于违法行为。
对于广告“推销”特殊器材、违禁品的短信、电话,应不予理睬并及时清除,更不应汇款购买。
对于要求先汇款后交货或要求预交定金、保证金、风险抵押金、公证费、手续费购物的陌生短信、电话,一定要小心谨慎,仔细甄别,千万不要轻信麻痹和上当受骗。
6.到银行自动柜员机(ATM、CRS等)存取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以外情况,认真识别自动柜员机的“提示”真伪,千万不要轻信和上当,最好拨打自动柜员机所属银行电话的
客服中心了解查问,与真正的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处理和解决。
7.日常应多提示家中老人、未成年人注意防范电信诈骗,提高老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犯罪分子通常喜欢选择相对容易上当受骗的老年人、未成年人作为诈骗目标,作为子女或者父母,除了自己注意防范电信诈骗外,应积极主动向加重老人、未成年人传递防诈骗的知识,为我们敬爱的长辈和需要呵护的下一代筑起防诈骗的知识围墙。
四、遇到电信诈骗怎么办?
应及联系银行办理银行卡挂失、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密码修改等,防止可能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同时,应尽可能及时记下诈骗犯罪份子的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QQ号、MSN 码等及银行卡账号,并记住犯罪份子的口音、语言特征和诈骗的手段经过,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和追缴被骗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