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a24204195f312b3069a594.png)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6 学科门类:工学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动画、视频、游戏等数字作品的设计、制作和技术创新能力,具备一定阅读外文资料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服务于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应用及开发、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与出版、新闻、影视等文化媒体及其它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的行业要求相结合,培养面向数字网络时代对计算机动画、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通过对培养目的细化,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以及素质发展等几大方面制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端正的三观:具有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规范: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意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能够在数字产品设计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3)强身健体能力: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一定的艺术修养:了解艺术相关的素描、色彩与构成、影视美学、艺术鉴赏等知识;能够将艺术设计、美学等和数媒专业知识解决平面设计、广告创意、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等相关问题。
(5)初步的创新研究能力: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木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6)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本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7)项目管理与维护能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62a45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3.png)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培养具备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的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下面将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要求、实践教学和就业方向等方面介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具备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与研发能力;2. 具备良好的数学、计算机和通信等基础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与研发;3.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实际问题;4. 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多样化工作环境。
二、培养内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图形学、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视觉等基础知识;2.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开发:包括数字媒体应用开发、虚拟现实技术、游戏开发等方面的知识;3. 数字媒体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 数字媒体技术研究与创新:包括科研项目、创新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要求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基础知识要扎实:学生要掌握数学、计算机和通信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实践能力要强:学生要通过实验课程、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综合素质要提高:学生要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适应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多样化工作环境。
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实训和项目实践等形式。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数字媒体方向)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数字媒体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9c6299f7a45177232f60a2ed.png)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一)专业名称: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二)专业代码:610210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一)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二)学历层次:大专三、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力者(二)标准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德、智、技等各个方面均衡发展,适应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及产业需求,掌握图像处理、摄影摄像,网页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影视包装等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及相关领域具有竞争力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职业面向主要面向广告传媒企业、网络游戏公司、婚纱影楼、冲印门店、文化传媒、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互联网企业、计算机类公司。
(三)专业面向的岗位(群)1.专业面向岗位主要面向3个岗位群的14个职业岗位,其中5个为初始岗位,5个为发展岗位,4个为相关岗位。
表1 专业面向岗位三个岗位群之间呈金字塔结构,相互联系,互为补充,逐层支撑。
要作好影视特效设计师,就必须掌握对三维建模与动画技术,而要做好三维建模与动画技术,数码设计与制作又是其基础技术。
2.学生职业发展路线了解职业周期,设计学生在毕业后某个时间段内,职业发展应该达到的阶段及对应的岗位群。
表2 学生职业发展路线(四)人才规格1.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及个人发展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良好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3)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2.知识结构要求(1)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f7877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9.png)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背景故事其实这很好理解,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不过话说回来,目前市场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行业的需求。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这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 方案框架打个比方,这个方案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成长路线图。
我们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就像确定旅行的目的地;然后规划课程体系,这如同规划出行的路线;再安排实践教学,好比在旅途中的实地体验;最后进行考核评价,类似于总结旅行的收获。
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过程,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
3. 实施步骤3.1 启动阶段- 责任人:专业负责人- 能力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行业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 时间节点:第 1 周- 完成培养方案的初步设计。
- 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讨论。
3.2 规划阶段- 责任人:课程设计团队- 能力要求:了解课程设计原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 时间节点:第 2 - 3 周- 确定课程体系框架。
- 细化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3.3 实施阶段- 责任人:授课教师- 能力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
- 时间节点:第 4 - 16 周- 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
-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项目。
3.4 考核阶段- 责任人:考核小组- 能力要求:熟悉考核标准,公正客观。
- 时间节点:第 17 - 18 周- 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
- 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4. 具体要求4.1 资源清单- 人力资源:专业负责人 1 名、课程设计团队 3 名、授课教师 5 名、考核小组成员 3 名。
- 设备资源:专业实验室 1 间,配备高性能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
- 教材资源:相关专业教材 10 本。
4.2 效果标准- 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 80%以上。
- 实践项目完成质量达到行业标准。
- 学生在考核中的合格率达到 90%以上。
(完整版)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完整版)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ebe4f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5.png)
(完整版)数字媒体技术应⽤专业⼈才培养⽅案数字媒体技术应⽤专业⼈才培养⽅案⼀、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数字媒体技术应⽤(09021400)⼆、教学类型及学历层次全⽇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三、招⽣对象及学制招收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学⽣,学制三年四、培养⽬标本专业坚持⽴德树⼈,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化⽔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平⾯设计软件应⽤、三维设计软件应⽤、计算机动画制作、数字影⾳制作、数字⾳像设备使⽤与维护等⼯作,德智体美全⾯发展的⾼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才。
五、职业岗位⽅向六、综合素质及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觉遵守⾏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和客户服务意识、数字媒体⾏业法律法规和⾏业规则意识。
3.具有数字媒体制作与应⽤领域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
4.具有获取数字媒体技术应⽤领域前沿动态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
5.具有⼀定的美学艺术修养。
6.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能⼒。
(⼆)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识别数字媒体应⽤技术所需要的英⽂词汇、语句,借助翻译⼯具阅读英⽂技术资料的能⼒。
2.具有计算机常⽤办公及⼯具软件的基本应⽤能⼒。
3.具有熟练使⽤计算机⽹络技术获取多媒体素材、正确选择应⽤软件采集和处理多媒体素材的能⼒。
4.具有与数字媒体技术应⽤相关的美术、⾳乐等⽅⾯的素养。
5.具有使⽤计算机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平⾯创意与制作、⼆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三维设计与制作等⼯作能⼒。
6.具有⽹页设计与制作能⼒。
7.具有数字影⾳编辑与合成能⼒。
8.具有常⽤数字媒体与⾳像设备的使⽤与维护能⼒。
9.具有数字媒体产品营销能⼒。
专业(技能)⽅向——摄影摄像技术1.掌握数字影像拍摄基本知识,能进⾏⼈像摄影、商业摄影、风光摄影,具有数码照⽚艺术处理能⼒。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人培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人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6a2d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8.png)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研究反比例函数的特征。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研究函数图象的一般方法,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的。
同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也与众不同。
针对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设计是让学生多动手去探索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学习,是继一次函数后,知识与方法上的一次拓展,理解与认识上的一次升华,也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
图象由由“一条”到“两支”,形态由“直”到“曲”,由“连续”到“间断”,由与坐标轴“相交”到“渐近”,无不折射出对函数概念本质属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将为今后的函数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如何用描点法画一次(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这为本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用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反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概括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美,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图象的性质。
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你还记得一次函数的图象吗?二次函数的图像呢?在回忆与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函数图象的直观有助于理解函数的性质。
转而导入关注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为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奠定基础。
二、类比探究用描点法来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https://img.taocdn.com/s3/m/bddf97d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9.png)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1.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的数字媒体技术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能够在数字媒体相关领域从事创意设计、产品开发、技术实施与管理等工作。
2. 专业核心课程:-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编程语言等。
- 图形图像处理:包括图形学基础、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等。
- 声音视频处理:包括声音处理、视频处理、多媒体技术等。
- 互联网技术:包括Web开发、互联网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等。
3. 实践教学:-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实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大型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与协作能力。
- 创新实践:通过竞赛、科研项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选修课程:- 交互设计:介绍用户体验设计、界面设计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机交互设计能力。
- 游戏设计与开发:介绍游戏开发流程、游戏设计理论等,培养学生的游戏开发能力。
- 虚拟现实技术: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原理、应用等,培养学生的虚拟现实开发能力。
5. 课外活动:- 学术论坛:组织学术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 社团活动:设立数字媒体技术社团,举办相关活动,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参观、行业考察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字媒体技术行业的了解。
6. 培养模式:- 实用型: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 创新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 团队型:通过项目实践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7. 评估与认证:- 教学质量评估: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 学生职业能力认证:引入相关职业能力认证考试,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估和认证。
通过以上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使学生在高职阶段全面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在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a1aea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7.png)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及代码专业类别:数字媒体类(代码:22)专业名称: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代码:710204)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劳动素养,掌握跨入数字媒体行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通用技能,以及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影视后期处理、多媒体设计制作以及相应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具备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面向(一)综合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2.具有社会责任感,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遵法守纪、履行公民道德规范和中职生行为规范。
3.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发展新型文化企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创新文化消费模式的情怀,为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具有理性思维品质,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6.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了解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文化成果,能通过1~2项艺术爱好,展现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
7.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形成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为,在劳动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8.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1802d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b.png)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言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开展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以校企合作为主线,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我们对4家数字媒体类企业和5家职业院校进行了广泛调研,在深入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撰写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召开了由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参加的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初步形成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在此基础上,召开了由职业教育专家和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企业专家参加的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本”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我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提出了“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专业课程结构,最终制定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工作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和做法,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化办学、工学结合育人、理实一体课程的办学及教育特色。
学校遵从“新手”到“生手”到“熟手”到“能手”最后到“高手”的职业成长规律,并将学生的职业态度、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工作纪律、工作业绩等纳入课程学习的过程考核,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数字媒体技术应用(710204)二、入学要求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面向广东及珠三角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平面设计、三维建模(场景建模、角色建模、物理动画制作)等软件的基础应用能力,具备搭建和维护虚拟现实基本开发环境的能力,能基于虚拟现实引擎工具进行用户界面设计与制作、场景搭建、灯光调节与烘焙等应用能力,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初级技能人才。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e877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8.png)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应用领域的专业技能,包括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网页设计等;•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2. 专业培养方案2.1 课程设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包括:•数字媒体技术基础•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视频与电影制作•网络与多媒体技术•3D动画制作•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与创意除了核心课程,学生还可以选择所感兴趣的选修课,如移动应用开发、游戏设计等。
2.2 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专业方案强调实践教学环节。
具体安排如下:•实践项目:每学期组织一至两个实践项目,让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所学知识。
•实习:学生在大三结束后有机会到相关行业进行实习,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个数字媒体应用相关的毕业设计,展示综合能力。
2.3 实验室建设为了支持学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配备了现代化的实验室设施。
实验室内设备齐全,包括计算机工作站、图像处理设备、视频编辑器等。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2.4 师资队伍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有一支富有经验的师资队伍。
教师既具备学术背景,又有实际工作经验。
他们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课程教学和指导。
同时,学生还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
3. 毕业要求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具备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网页设计等专业技能;•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能够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
4. 就业前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以下行业就业:•广告公司•媒体制作公司•游戏开发公司•技术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当前数字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3、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c0171089eb172dec63b7c7.png)
序 课程名称
号
1 德育 2 语文 3 数学 4 英语
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
总
(周学时/教学周数)
学
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18 18 18 18 18 20
142 2
2
2
2
140 4
4
140 4
4
104 4
2
5 体育 6 创业教育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22.3%) 7 心理健康教育 8 普通话 9 安全教育 10 艺术欣赏 11 其他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4.2%)
七、实习实训 1.在校内进行数字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影视制作等实训。 2.在网络媒体、新闻出版、建筑装修以及影视广告、动画、游戏
等数字媒体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八、教学计划
(一)教学计划表
课 程 类 别
必 修 课 程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选 修 课 程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专
业
技
能
课
摄
程
影
方
向
摄 像 方 向
学校要积极探索实践“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产学 研结合模式和运行机制,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规范产学关系,形 成良性互动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双赢,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 三、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
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四、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网络媒体、新闻出版、影视广告、建筑装修设计、动画、 游戏等数字媒体应用企业,在多媒体技术、数字视频技术、电子音乐 制作等岗位群,从事网页设计与开发、图形图像处理、建筑装修设计、 模型构建、音视频编辑、游戏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五、主要职业能力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be4fe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7c.png)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Subject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专业代码:080906学制:四年年级:2016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平面设计、影视动画、数字广告、或移动应用、虚拟仿真、游戏等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开发,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数字出版、影视动画、广告、移动应用开发等部门从事数字媒体的策划、设计、开发、应用与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科学思维以及艺术设计的训练,强化理工渗透、艺术融合,加强综合实践训练,开设多种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践,使学生具有数字媒体策划、设计、制作、开发、应用、营销的基本能力。
1.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2.熟练掌握影视动画及交互媒体等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开发制作方面的原理、方法及技术;3.掌握一门外语以及资料查询、文献检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4.具有一定的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艺术学、广播电视编导五、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二维动画、动画场景与角色设计、计算机三维动画、计算机动画短片创作、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Web设计与开发、JAVA程序设计(双语)、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影视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效合成、影视专题创作、三维建模与场景设计、三维交互与虚拟仿真、游戏设计与制作、计算机三维动画、数字艺术与平面设计、交互设计、广告创意设计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二维动画、动画场景与角色设计、计算机三维动画、计算机动画短片创作、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Web设计与开发、JAVA程序设计(双语)、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影视摄像基础、摄像技术与非线性编辑、计算机二维动画、计算机三维动画等。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1cdd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4.png)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熟练掌握音视频剪辑、影视级特效制作,兼备平面设计、三维建模、三维动画制作等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面向数字媒体设计领域,能够从事影视制作及平面设计、三维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一)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职业面向表1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四、培养规格(一)能力要求1.通用基础能力a)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b)具备较好的计算机硬件的管理和维护能力c)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d)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e)熟悉劳动与安全保护规程f)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2.专业基础能力a)具有正确选择创作工具的能力b)具有专业设备安装与调试能力c)具有正确使用办公设备的能力d)具有正确使用网络工具的能力e)具有网站整体风格设计能力3.专业核心能力a)三维动画制作能力b)音视频处理能力c)后期合成特效制作能力d)平面设计能力e)影视综合创作能力f)三维建模能力4.专业拓展能力a)二维动画制作能力b)网页设计能力c)手绘能力d)剧本写作能力e)新媒体运营能力f)视听能力5.职业综合能力a)具有获取、分析、使用信息的能力。
b)具有对知识的抽象、概括及判断能力。
c)具有终身学习和岗位迁移能力。
(二)知识要求1.图形图像处理知识;2.程序设计知识;3.二维动画制作知识;4.音视频制作知识;5.影视合成知识;6.三维建模、动画制作知识;7.图形与版式设计知识;8.三大构成知识;9.绘画知识;10.新媒体运营知识。
(三)素质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敬业乐群”、“利居人后、责居人先”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数学媒体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媒体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88f9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0.png)
数学媒体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学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数学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因此,培养数学媒体技术应用人才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以及培养评价等方面,提出一份完整的数学媒体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掌握数学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熟练掌握多媒体制作工具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图像处理、视频制作、动画设计等。
2.具备独立研发数学媒体教学资源的能力。
学生应能够自主开发和设计数学媒体教学资源,如数学教育游戏、互动演示软件等,并能对其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
3.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在开发数学媒体技术应用项目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独立思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有效地合作。
4.具备数学媒体教学能力。
学生应能够运用数学媒体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如设计和实施多媒体课件、视频讲解等,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三、培养内容1.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生应重视数学基础的学习,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问题解决方法等。
2.数学媒体技术的学习。
学生应系统学习数学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图像处理技术、动画设计技术等。
3.数学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
学生应通过实践项目,开发和设计数学媒体教学资源,如数学教育游戏、互动演示软件等,并通过实际应用不断完善和改进。
4.数学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通过实践活动,锻炼数学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视频讲解等能力。
四、培养方法1.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再通过实践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导师制指导。
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由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相关的学术指导和培养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09021400)
二、教学类型及学历层次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学生,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应用、三维设计软件应用、计算机动画制作、数字影音制作、数字音像设备使用与维护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岗位方向
六、综合素质及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数字媒体行业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意识。
3.具有数字媒体制作与应用领域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
4.具有获取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领域前沿动态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美学艺术修养。
6.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识别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所需要的英文词汇、语句,借助翻译工具阅读英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2.具有计算机常用办公及工具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
3.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多媒体素材、正确选择应用软件采集和处理多媒体素材的能力。
4.具有与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相关的美术、音乐等方面的素养。
5.具有使用计算机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平面创意与制作、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三维设计与制作等工作能力。
6.具有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
7.具有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能力。
8.具有常用数字媒体与音像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
9.具有数字媒体产品营销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摄影摄像技术
1.掌握数字影像拍摄基本知识,能进行人像摄影、商业摄影、风光摄影,具有数码照片艺术处理能力。
2.具有影视灯光效果设计与应用能力。
3.具有影视短片的拍摄与剪辑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字影视后期处理
1.熟悉影视剪辑的流程及规范,具有视听元素非叙事性的剪辑及制作影视素材的能力。
2.具有动画创作、剪辑组合和特效制作等编辑及视频影片输出处理的能力。
3.熟悉DV创意与策划的不同业务场景和工作流程,具有DV制作的岗位从业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字音频处理
1.了解音乐的基础理论,理解各类乐音构成要素,具有读谱、视唱、听辨、记谱及转译、视谱等初级能力。
2.熟悉录音与混音技术,具有从事影视录音、调音、后期配音制作音频素材的能力。
3.熟悉专业级数字音频软硬件设备操作,具有数字音频的采集、除噪、调整和特效处理,以及对音频进行单轨、多轨的编辑、输出并制作音频素材的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字媒体
技术、计算机音乐制作、网络数字媒体、数码音效设计、电子声像技术、广播影视传媒。
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
八、课程结构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技能)方向课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1.《常用工具软件》36学时
掌握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虚拟机、特殊文档编辑与格式转换、翻译工具、网络管理与数据传输、即时通信、信息安全、云办公、数码产品及移动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音
频和视频信息处理等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技能。
2.《实用美术基础》72学时
了解色彩与构图的原理与属性,理解色彩与构图的表现手法,熟悉不同风格设计思路所表达的心理与情感,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表现的基础技能。
3.《摄影摄像技术》72学时
了解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理解摄影摄像创作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熟悉常用数码摄影摄像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同主题和背景下构图、用光、动作捕捉等拍摄技能。
4.《数字媒体技术基础》90学时
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知识,理解数字化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信息编码和数据压缩、数字储存、语音和图像识别、动作捕捉等原理知识、掌握常用数字媒体输入、输出设备和主要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5.《图形图像处理》90学时
了解图形图像处理及相关的美学基础知识,理解平面设计与创意的基本要求,熟悉图形图像绘制与编辑的规范要求和艺术手法,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高级操作技能,能使用主流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图文编辑、图像处理、网页美工、VI设计等设计创意制作。
6.《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90学时
了解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相关知识,掌握海报、标志、VI、包装、书籍、网页、界面、字体、插画等视觉传达设计等相关技能。
7.《二维动画设计软件应用》72学时
了解主流二维动画设计软件的种类和功能,熟悉逐帧动画、渐变动画、引导动画、遮罩动画的制作,掌握动画编辑、音频和视频的导入与编辑、二维场景和角色制作、合成场景和角色制作、动画配音动画生成、动画输出及传输等动画制作技能。
8.《三维动画设计软件应用》108学时
了解主流三维动画软件操作方法,熟悉基础建模、材质与灯光、动画控制等三位设计方法,掌握运用三维动画制作工具进行三维模型、虚拟场景、物理模拟及不同类型动画的制作技巧。
9.《网页设计与制作》72学时
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熟悉HTML和脚本语言相关知识,掌握站点创建、网页元素编辑、表格应用、层和框架布局、网页行为添加样式与模板应用、表单元使用等相关技能,能应用主流网页设计软件进行不同风格的简单网页设计以及编写简单网页代码和脚本。
10.《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90学时
了解数字影音采集、编辑与合成的基本知识与业务规范,熟悉数字影音采集与编辑的专业级硬件设备与软件,掌握录音、音效处理与合成、视频采集、图片和音频素材导入、影像编辑、影视特效制作、配音配乐、字幕制作、影音输出等操作技能。
11.常用数字影像设备使用与维护36学时
了解照相机、摄像机、影像编辑和播放等数字影像设备的种类、功能和工作机制,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相应设备的使用、连接、维护等基础技能。
十、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附表)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领域的综合素养及技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大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及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以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市场的行业规范为实际的教学管理要求。
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双证”的获取率及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
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一)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型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
(二)实训实习效果评价方式
1.实训实习评价
采用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训实习项目的技能水平。
2.顶岗实习评价
顶岗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