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取保候审

合集下载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一、强制措施的界定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特点:二、强制措施的体系我国的强制措施由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构成。

形成了一个由轻到重、层次分明的体系。

(一)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取保候审1、取保候审的界定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1)方式:保证人保证方式;保证金保证方式(2)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虽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3)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在此期限内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

2、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案例:据了解,徐某是因人举报其涉嫌职务侵占,2009年被镇江市公安局立案侦查。

举报罪名,徐某利用职务之便,股权转让以公司名义多给转让方10万元、用公司钱给私宅修补约6万元和冒名补习英语3000多元等,合计金额约为16万元。

镇江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案后,分别在2010年7月12日,以侦查职务侵占为由,对徐某下达取保候审决定书。

12个月取保候审期限结束后,2011年7月18日,镇江警方还是以侦查职务侵占为由,对徐某更改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

根据法律规定,6个月监视居住期满,2012年1月18日,镇江警方再次使用仍以侦查职务侵占为由,对徐某实施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

镇江警方侦查期间,两次以职务侵占送交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受理后均认为此案“证据不住,事实不清,当事人主观无犯罪动因”退回镇江市公安局经侦支队。

刑事诉讼法-第七讲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七讲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七讲强制措施汇报人:日期:•强制措施概述•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目•拘留•逮捕录强制措施概述01定义和特点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

特点强制措施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其适用具有强制性、临时性和预防性的特点。

拘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需要,传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要求其按时到案接受讯问。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对其采取限制出境等措施。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所或者指定居所进行监视,限制其出入,并对其通信进行监控。

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采取临时性羁押措施。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证据确凿、有逮捕必要的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临时性羁押措施。

取保候审拘留逮捕监视居住1 2 3强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司法追究,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强制措施可以及时控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防止证据损毁灭失,为案件的侦破和审理提供有力保障。

防止证据损毁灭失强制措施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社会上继续危害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秩序拘传02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审批。

必须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未被羁押;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

适用条件拘传的概念和适用条件拘传的原因、时间、地点;执行拘传,并告知被拘传人权利和义务;期满后,如果需要继续调查,可再次拘传。

拘传期限一般为12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24小时;填写拘传证;拘传的程序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拘传期间,必须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在拘传期间,不得进行刑讯逼供或者诱供。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强制措施
拘留的执行
拘留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被拘留人应当在指定的拘留场 所接受关押,并按照规定享受医疗和生活待遇。公安机关应 当保障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侮辱或者刑讯逼供 。
06
逮捕
逮捕
• 请输入您的内容
THANKS
感谢观看
拘传的适用范围和程序
拘传的适用范围
拘传适用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拘传的程序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进行拘传时,需要依法制作拘传票,并传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告知其有关权利和义务,必要时可以依法使用强制手段。
拘传的变更和解除
拘传的变更
在拘传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的身体状况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合继 续羁押的,可以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
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患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的。
取保候审的申请和决定程序
申请程序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申请时 需要提交申请书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如病例证明、担保人的相关资料等。
拘留具有以下特点
03 强制性
04 暂时性
05 法定性
公安机关有权决定拘留, 被拘留人必须服从。
拘留只是一种临时的强制 措施,随着案件的进展, 被拘留人可能会被释放或 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拘留必须依法进行,符合 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拘留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拘留的适用范围:拘留主要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以及可能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监视居住:监视居住 是指公安机关、人民 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 未被拘留、逮捕的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 责令其不得离开指定 的区域,并对其行动 进行监视的一种强制 方法。

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

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

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这五种措施是依照强制力度由轻到重的顺序依次排序的。

为方便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一些强制措施,但在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时候,必须要满足规定的条件才行。

不过大家知道究竟我国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吗?下面小编为您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

一、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1、拘传适用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

2、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

3、监视居住适用人群同取保候审,期限六个月,需遵守的规定更为严格。

4、刑事拘留适用见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最长时间为37天。

5、逮捕最为严厉,也最为复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应即依法逮捕: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二、如何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公安机关依法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提请逮捕的,应当书面报请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先行拘留的时候,发现其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立即向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公安机关在依法执行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逮捕中,发现被执行人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暂缓执行,并报告原决定或者批准机关。

如果在执行后发现被执行人是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应当立即解除,并报告原决定或者批准机关。

公安机关依法对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执行逮捕的,应当在执行后立即报告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

取保候审名词解释

取保候审名词解释

取保候审名词解释
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刑事审判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身份地位。

在我国法律中,取保候审是对于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和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

首先,取保候审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一种限制措施。

它要求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的居住地或指定的范围,同时还需遵守一定的规定,如不得接触被害人或证人、不得破坏证据等。

这种限制措施旨在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销毁证据或者对受害人产生更多的伤害。

其次,取保候审也是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犯罪嫌疑人享有诉讼权利,包括知情权、辩护权、质证权等。

取保候审的目的是为了使犯罪嫌疑人能够更好地行使这些权利,确保其能够得到公正的审判。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有权选择辩护律师,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供辩护意见和了解案件进展情况。

此外,取保候审也是为了维护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

刑事诉讼中,法院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判,并依法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取保候审确保了犯罪嫌疑人能够在整个刑事审判过程中享受合法权益,并避免了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遭受非法侵害。

最后,取保候审也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取保候审,可以减少逃避刑事责任、滋
扰被害人或证人、阻碍刑事诉讼等问题的发生。

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总的来说,取保候审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和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

它限制犯罪嫌疑人的自由,保障其权利,并为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作出贡献。

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3篇)

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摘要: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种重要的强制措施,它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出发,对其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进行探讨。

一、引言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期间,根据其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有无悔罪表现、是否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等因素,决定对其采取的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1.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影响(1)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取保候审制度能够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因被羁押而失去自由,能够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2)降低羁押率,提高司法效率取保候审制度的实施,有助于降低羁押率,提高司法效率。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继续参与诉讼活动,有助于案件的快速审理。

2. 对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影响(1)有利于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积极配合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有助于案件的侦破和审理。

(2)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在取保候审期间,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利用取保候审的机会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给侦查、起诉、审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3.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1)维护社会稳定取保候审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羁押而可能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2)可能对被害人权益造成损害在取保候审期间,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给被害人权益造成损害。

三、取保候审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1. 取保候审条件不明确取保候审的条件不明确,可能导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适用取保候审时出现偏差,影响取保候审的公正性。

刑事诉讼法学之九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学之九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学之九强制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拘传 • 取保候审 • 监视居住 • 拘留 • 逮捕
01
拘传
拘传的概念
01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 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
02
拘传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侦查、起 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时到案, 接受调查和审判。
适用程序
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批,如提交申请书、提供担保人 或财产证明等。
03
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的概念
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人身 自由,并予以监视的措施。
监视居住是一种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 ,旨在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同 时避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造成不 必要的羁押。
保证金
被取保候审人需要缴纳一 定的保证金,以保证其随 传随到。
取保候审的适用
01
适用对象
适用于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独立适用附加刑、免予刑事处罚或者适
用缓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02 03
适用条件
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独立适用附加刑、免予刑事处罚或 者适用缓刑等。
执行程序
公安机关负责执行拘留措施,应当遵守法定程序,保障被 拘留人的合法权益。执行拘留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拘 留决定书,告知被拘留人的权利和义务。
期限和解除
拘留期限一般为14日以内,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37日。 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享有辩护、申诉等权利。如果发现 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立即释放。

刑事诉讼法第六讲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六讲强制措施

•强制措施概述•拘传•取保候审目录•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强制措施概述•强制措施的定义: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暂时性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各种法定强制方法。

强制措施的特点强制措施是一种法定程序,必须依法实施。

强制措施是一种暂时性措施,随着诉讼进程的变化,强制措施也可以相应调整。

强制措施针对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其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剥夺。

010203040102拘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需要,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传,强制其到案接受调查或审判。

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其采取一定程度的强制措施,以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监视居住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其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限制其人身自由,以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拘留在紧急情况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留,以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逮捕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逮捕,以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030405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范围•适用原则:强制措施的适用必须遵循必要性、合理性和比例性原则。

必要性是指只有在为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有必要时方能采取;合理性是指采取的强制措施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超出必要的限度;比例性是指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度应当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轻重以及案件的复杂程度相适应。

注意事项要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不得滥用强制措施。

在适用强制措施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保合法、公正、透明。

在适用强制措施时,应当注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教育和挽救,促使其积极配合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刑事诉讼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依据,对于刑事诉讼中的各项程序和制度进行了规定。

其中,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保释方式,旨在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和有效进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指对因犯罪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在审查起诉前,由侦查机关对其进行保释,对其进行约束,保证其按照规定的时间到案。

首先,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是被告人有固定住所或者工作单位,确保被告人有稳定的居所,可以接受法院或者侦查机关的监督和约束。

同时,被告人不属于逃避刑事追究的重大风险人员,不属于制止取保候审的情形。

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被告人具备一定的社会联系、稳定的居住和工作环境,避免其逃避刑事追究和妨碍案件的进行。

其次,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的具体程序进行了规定。

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需要由其家庭或者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提出保证,保证其不会逃避刑事追究,确保其按时到案。

同时,被告人应当提交相关证件和材料,如身份证、住所证明等,用于确认其身份、居住地等信息。

侦查机关和法院则需要对被告人进行审查,并确定是否适用取保候审。

被告人一经取保候审,应当遵守取保候审的相关约束,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此外,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取保候审的相关权利和义务。

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有权利要求控制自己言行的条件,有权利提供抵抗与案件无关的措施。

同时,被告人还需要履行诉讼活动期间的各项义务,如出庭应讯、提供证据等,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最后,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的解除和变更也进行了规定。

在特定情况下,侦查机关或法院可以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取保候审的措施。

例如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违反了相关约束,逃避刑事追究,或者出现其他制止取保候审的情形,侦查机关或法院有权解除或变更取保候审的措施。

总之,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旨在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和有效进行。

取保候审的具体条件、程序、权利和义务都得到了明确的规定,为被告人和侦查机关或法院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汇报人:2024-01-02•强制措施概述•拘传•取保候审目录•监视居住•拘留•逮捕01强制措施概述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暂时限制或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定义强制措施具有强制性、暂时性和预防性,旨在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自杀、毁灭证据等行为。

特点定义与特点拘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传唤至指定地点接受讯问。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人或缴纳保证金,以保证其随传随到,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指定地点居住,限制其外出,以便于侦查、起诉和审判。

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强制措施,限制其人身自由。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嫌疑的被告人,依法采取的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拘留逮捕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种类适用强制措施必须基于保障刑事诉讼的必要性,不得随意采取。

必要性原则适用强制措施应当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具体情况和案件情况,选择适当的强制措施种类和适用时机。

适当性原则适用强制措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合法性原则适用强制措施应当遵循正当程序,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辩护权和申诉权等基本权利。

程序正当原则适用原则02拘传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需要接受讯问的被告人需要到案的证人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填写拘传证,并由负责人签名盖章执行拘传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拘传时应当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拘传后应当在12小时内进行讯问,若情况特殊,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至24小时0102拘传的限制拘传期间应当保证被拘传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拘传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03取保候审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但需要继续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已被起诉但尚未判刑的被告人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审查申请材料,决定是否批准符合条件的,缴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被没收保证金或被追究刑事责任01020304取保候审期间不得离开指定地点,不得接触受害人或证人取保候审期间不得再次犯罪或妨碍司法公正取保候审期间应随传随到,配合案件调查取保候审的限制04监视居住无法通知、可能逃跑、毁灭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

取保候审,这个法律词汇时常在电视新闻和审理过程中提到,很多人并不清楚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针对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有关取保候审的内容,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了解。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由公安机关执行。

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即为代为取保候审。

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

由公安机关执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应当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核实保证金已经交纳到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后,将有关法律文书、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的材料和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收到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当立即交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执行。

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核实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的身份以及相关材料,并报告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执行。

刑事诉讼法 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   强制措施





(3)适用对象不同。拘传适用于未被羁押 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双规”适用于 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国家公务员和国家 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4)事由不同。被拘传人涉嫌违反的是刑 事法律,而“双规”人员则是涉嫌违反行 政纪律。 (5)拘传具有强制性,在必要时可以使用 械具,“双规”行为则不具有强制性。 (6)时间限制不同。《刑事诉讼法》明文 规定,拘传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而 “双规”缺少法律明文规定的时间限制, 这也是备受争议之处。


(二)拘传与“双规” 1、双规:根据1997年5月 通过的《中华人 们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 在调查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时,可以责令有 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 地点就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说明, 但是不得对其实行拘禁或变相拘禁。 2、区别 (1)性质不同。拘传是刑事强制措施,而 “双规”是行政监察措施。 (2)实施主体不同。拘传可以由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实施,而“双规” 则是纪检监察机关。



7.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在法定的侦查、起诉、审判的办案期限内 不能结案,采用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 险性的。 8.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证件, 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可 以取保候审。 排除规定: 1、公安部《规定》第64条规定:对累犯、 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 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 人,不得取保候审。




2、区别 (1)性质不同。拘传是刑事强制措施,而 留置是行政强制措施。 (2)实施主体不同。 (3)对象不同。拘传适用于犯罪嫌疑人和 被告人,留置适用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 (4)适用条件不同 (5)时间限制不同。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 过12小时,而留置是从被留置人带至公安机 关时起不超过24小时,特殊情况经县级以上 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

刑事诉讼法5种强制措施都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5种强制措施都是什么?

A successful corporate leader is not only a master of authorization, but also a master of control.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刑事诉讼法5种强制措施都是什么?刑事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办法。

刑事诉讼法5种强制措施都包括拘传、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拘留和逮捕等,其中要数逮捕最为严厉。

公安机关接到有关刑事案件的报案后,会组织警力展开侦查,对于发现线索的犯罪嫌疑人,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公安机关可以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这样也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脱给破案带来困难。

那么刑事诉讼法5种强制措施都是什么?下面结合有关法律知识给大家讲一讲。

一、刑事诉讼法5种强制措施都是什么?1、拘传拘传是指司法机关对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强制措施。

拘传首先要经过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法院的院长批准,并填写拘传证后方可执行。

执行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要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

一次拘传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2、取保候审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指司法机关责令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不逃避或妨害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3、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司法机关责令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住处,依法对其行动加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与取保候审相同。

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找不到保证人也不能交纳保证金时,采用监视居住的方法。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4、拘留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指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采取暂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有哪几种?

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有哪几种?

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有哪几种?第五十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还有拘留和逮捕。

发生抢劫、盗窃等刑事案件后,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就应该进行立案侦查。

发现犯罪嫌疑人踪迹的,公安机关有权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这是破案的重要手段。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用了一个章节对强制措施进行了说明,那么,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有哪几种?下面我们跟随小编做个大致了解。

▲一、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有哪几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五种:1、拘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没有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方法,是强制措施中最轻微的一种;2、取保候审:公、检、法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3、监视居住:公、检、法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得擅自离开住所或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4、拘留: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份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下依法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5、逮捕:公、检、法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审判的进行,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采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

▲二、哪些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罪犯?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强制措施定义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确保侦查和审判的顺利进行,保护国家机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在法定条件下依法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限制人身权利的措施。

强制措施一般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根据案件的性质、情节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决定其采取与否。

强制措施的种类在刑事诉讼中,常见的强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种:1.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在侦查阶段或审判阶段采取的一种措施,即取保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不逃避、不妨碍案件侦查、审判的法律文书。

当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时,其人身自由不受限制,但需要遵守一定的保证人行为规定。

2.家居监视居住家居监视居住是指对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监控措施,通过安装监控设备、设置电子围栏等方式,实现对其活动范围和行踪的监视。

被采取家居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需要按照监控要求居住并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

3.羁押羁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以逃避法律制裁、干扰案件侦查、审判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其他强制措施已不足以保证侦查和审判的顺利进行时,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对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被羁押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需要被关押在指定的场所,不得擅自离开。

4.押解押解是指将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从一个地方送往另一个地方的行动。

押解可能涉及到长途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

押解过程中,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会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一定限制。

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在刑事诉讼中,对于是否采取强制措施,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刑事案件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并且存在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犯罪。

2.存在可能逃避刑事责任、故意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等情况的风险。

3.其他采取轻浮措施无法保证案件侦查、审判进程顺利进行的情形。

强制措施的期限和监督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进行审判,不得超过法定的限制时间。

刑事诉讼法详解之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详解之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详解之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为了保障刑事案件的顺利侦查、审判和执行,通过限制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或财产权利,采取适当的强制手段,保证刑事诉讼的公正、准确进行的一种手段。

在我国,强制措施的适用范围、条件和限制都有明确规定,本文将对刑事诉讼法中的强制措施进行详细解读。

一、强制措施的种类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多种强制措施,包括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限制出境、拘留、逮捕和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

这些强制措施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综合运用。

1. 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侦查活动和审判阶段保持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案件审理期间不逃避追究责任,并保证案件正常进行。

取保候审通常需要提供保证金,并限制被告人的住所、出行等行为。

2. 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行定点居住,并委托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等对其进行监管的一种强制措施。

在监视居住期间,被告人需要遵守指定的住所和时间限制,并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

监视居住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便于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行动进行监控,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

3. 限制出境限制出境是指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禁止出境的一种强制措施。

限制出境的决定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作出,并通知边防机关。

被限制出境的人员不得擅自离境,否则可能构成拘留罪。

限制出境的措施主要是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避追究刑事责任。

4. 拘留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羁押性强制措施。

拘留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但依法可以延长到六个月。

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享有一定的权利,如通知近亲属、委托辩护人等。

拘留通常适用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并且有逃避追究刑事责任的危险的情况。

5. 逮捕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将涉嫌犯罪的人员带至公安机关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措施。

逮捕需要经过检察机关批准,并在规定时间内将被逮捕人送交人民法院。

刑法名词详解取保候审

刑法名词详解取保候审

刑法名词详解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中华⼈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种刑事强制措施。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民检察院和⼈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被告⼈,为防⽌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或者交纳保证⾦,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种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属于公安机关、⼈民检察院和⼈民法院。

取保候审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取保候审分⼈保和财保两种。

被取保候审的⼈必须遵守强制性的规定。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

律师代办取保候审犯罪嫌疑⼈被羁押后,家属最着急是为其取保候审。

1997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可以代办取保候审,⼀批“专门代办取保候审”的律师应运⽽⽣。

我对此很疑惑。

我不知道“专门代办取保候审”的律师具体做什么⼯作。

根据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律师没有申请取保候审权。

只有犯罪嫌疑⼈家属有申请取保候审权。

律师只是为家属填写⼀张申请表。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不⽤申请,公检法机关⾃然要办取保候审。

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了也不会被理睬。

我和“专门代办取保候审”的律师聊天,他们告诉我:⼈刚被抓家属最着急,这个时候最好收钱。

我问:家属交了取保候审申请书有⽤吗?他们告诉我:不考虑取保候审申请书有没有⽤,主要⽬的是拉住客户,让他们到起诉阶段请我们辩护。

我没有做过代为申请取保候审的业务。

取保候审的条件新《刑事诉讼法》第六⼗五条规定:“⼈民法院、⼈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的犯罪嫌疑⼈、被告⼈,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适⽤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活不能⾃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的妇⼥,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什么⼈有权利申请取保候审?对于符合以上条件的,公安机关不应当拘留,检察院不应当批准逮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以保证人或者保证金形式担保其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且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适用条件:
刑事诉讼法规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人民法院规定: 被告人具有系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对已经逮捕的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改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释放: (一)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二)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的; (三)因进行司法鉴定
而尚未审结的案件,法律规定的期限届满的。

人民检察院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不予逮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对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证据尚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四)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 (五)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 (六)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在法定侦查羁押、审查起诉期限内结案,需要继续侦查或者审查起诉的; (七)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人民检察院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规定: 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四)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五)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七)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
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程序: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上述人员申请取保候审的,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七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同意取保候审的,依法部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有权决定的机关同意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期限: 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