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之探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中“北京”城市影像与文化表达
二十世纪九十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中“北京”城市影像与文化表达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二十世纪九十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通过对北京城市影像的展示和文化内涵的传递,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认知。
本文将重点分析的特点和影响。
起首,二十世纪九十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中的“北京”城市影像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电影中的北京既有繁华的城市中心,也有陈旧的胡同巷弄,还有郊区的街道和农村。
例如,《北京的春天》(1991)呈现了城市胡同中的生活面貌和人们对城市的情感依恋,《北京遇上西雅图》(2013)则展示了当代年轻人眼中的现代都市生活。
通过不同的城市景观和人物群像的呈现,电影成功地传递了对北京这座城市多元化的认知。
其次,二十世纪九十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中的“北京”城市影像还呈现了城市现代化和经济进步的一面。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城市现代化带来的改变是不行轻忽的。
电影作为一种记录社会变迁的媒介,通过对北京的拍摄和城市进步的描绘,展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变革和挑战。
例如,《大腕》(1999)中通过对北京电影圈的描绘,展示了中国电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进步和逆境。
这些电影既是对城市现代化的反思,也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见证。
此外,二十世纪九十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中的“北京”城市影像还反映了社会问题和个体命运的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面临着重新定义的问题。
电影通过对社会问题和个体命运的关注,揭示了城市中平凡人的生活逆境和情感纠葛。
例如,《北京故事》(2001)展示了年轻人在城市中追逐梦想的同时也面临的逆境和挫折。
这种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体命运的创作风格,使得电影更具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最后,二十世纪九十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中的“北京”城市影像也对国际视野和文化传播产生了乐观的影响。
随着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北京的城市形象也相应地被全球观众所熟识和认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意象功能的流变——以张艺谋电影为例
勾 勒 出 中 国电 影 发 展轨 迹 和 承 载 的历 史 文 化 思 潮 。
关键词 : 电影意象 ; 功能 ; 流变 中图分类号 : 0 J 6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8 6 ( 00 0 — 0 5 0 10 — 6 6 2 1 )2 03 —4
电影 自发 明之 日起 , 经历 着如何更好地呈 现和描述 就 世界 ,也 即如何 由客观摹写 到艺术呈 现并 承载思考 的过 程。意象之所 以重要 , 于以其特有 的象征和隐喻 , 在 能照亮
和聚 焦生活 , 是美感 和思想 的独特 体现 , 能够 独立 于情节
式探索 的领军人 物 , 张艺谋在意象功 能的追求方面具有 代 表性 和典型性 , 以此为个案 , 探讨 意象功 能的转变 及其 原
因, 勾勒 出中国电影 发展轨迹和承载的历史 文化思潮 。
一
之外产生 自身 的意义 , 长久 地存留在观众 的记忆 里。从经
、
寻根 : 民族精神 的象征功能
典影 片《 同伐异》 党 中脱离情 节 的象征着 反抗 和觉醒 的著
名的狮子意象里 ,人们 已经初次领略 了意象的独特魅力 ,
八 十年 代 ,寻 根之旅成 为 国人一 个重要 的 “ 文化行 为” ,人们试 图在本土文化 中寻找精神归属 和独特 的身份 印记 。一方面 , 他们 以开掘宝藏的姿态 , 重新 打量 和肯定在 五 四启 蒙时期和文革 时期被彻底否定 的传统文化 , 继承 民 族 优根 ; 另一 方面 , 以现代 性姿态 为衡 量 , 露 民族劣根 , 暴 加 以批 判和改造 , 优化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生命状 态 。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内核差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内核差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电影文化领域中,两国存在着巨大的内核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电影制作和审美观念上,还包括电影中所表现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中美电影文化内核的差异。
首先,中美电影制作的方式和技术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制作方面,中国电影产业大多依靠政府支持和官方渠道,而美国电影产业则更加市场化和商业化。
在技术方面,美国电影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高科技制作方式,如特效、3D技术等,在制作上更加考虑观众的视觉效果和娱乐性;而中国电影则长期以来倾向于现实主义风格,在制作上更注重情感表达和社会思考,技术上更加注重现实的反映和视觉效果的真实感。
其次,中美电影的审美观念存在诸多差异。
美国电影更加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而中国电影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和人性关怀。
美国电影通常采用的是西方审美理念,强调主角的英雄形象、心理冲突和戏剧冲突,以满足观众的欲望和情感需求;而中国电影则强调抒发情怀、描绘现实生活和探索人性,以满足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最后,中美电影所表现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内核差异。
在价值观方面,美国电影通常体现的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着重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和进步;而中国电影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社会责任和国家意识,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和国家与人民的利益。
在思维方式方面,美国电影通常反映的是独立思考和解放思想的思维方式,强调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以及艺术家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而中国电影则更注重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人文的关怀和追溯,以及对于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批判。
综上所述,中美电影文化内核差异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制作方式、审美观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这种差异既是历史和文化的反映,也是两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是,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认知,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文化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内容。
朱瘦菊--鸳鸯蝴蝶文人对我国早期电影的探索
朱瘦菊——鸳鸯蝴蝶文人对我国早期电影的探索宋碧洋摘要:朱瘦菊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通俗作家最早成为电影编剧并胜任导演的第一人。
他接受传统文化的哺育,同时身处时代变迁的转型期。
朱瘦菊在早期小说、电影创作风格上既保留传统又具有现代性,叙事和美学风格兼具通俗与高雅、艺术与商业性的特质。
在面临现代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时,朱瘦菊所创作的黑幕小说和社会伦理片对其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的文学和电影作品对中国近代文学和早期电影创作进行了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侏瘦菊;鸳鸯蝴蝶派;编剧研究;黑幕小说;社会伦理片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9-0088-05朱瘦菊(公元1892—1962年),生于上海,原名朱俊伯,朱瘦菊、海上说梦人均是他的笔名,他后来将朱瘦菊“升格”为本名。
朱瘦菊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既是一位报纸编辑和通俗小说家,又兼具电影编剧和导演的身份,一生共编导26部电影,主要活跃于1920年代。
同时,朱瘦菊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实业家,兴办钢铁厂、农场,他的一生命途多舛而富有传奇色彩。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由于科举制的取消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封建社会中的士农工商阶层逐渐解体,传统士大夫一类人处于新旧时代的夹缝,失去了读书求取功名的上升途径,他们的社会角色由中心转向边缘。
鸳鸯蝴蝶派文人便是在这样的转型时期集传统与现代,“新”“旧”于一身的作家。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鸳鸯蝴蝶派文人在电影界极为活跃,他们参与电影编剧、导演、演出,或撰写电影评论、开办电影公司等,为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鸳鸯蝴蝶文人在电影界的贡献和地位曾一度被忽视和贬低,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术界才更多关注他们与早期中国电影之间的联系。
盘剑在《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⑴中指出,鸳鸯蝴蝶文人开创了自早期电影延续至今的传统,即一种新的“叙事”和“影像”,体现了高雅和通俗、商业和艺术、传统和现代的相互交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产电影中人物群像辨析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Films Made in Chinain the 90's of the 20th Century 作者: 沈中禹 [1] 王树明 [2]
作者机构: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1]河北省献县淮镇文教室,河北,沧州,062250[2]
出版物刊名: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页码: 75-77页
主题词: 英雄形象 市民形象 农民形象 知识分子形象 叛逆的青年
摘要: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多极发展趋势和走向极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与心理心态.社会群体结构的变迁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商、学、知识分子的划分,边缘及多样群体的崛起以及旧群体的重新组合使得90年代社会群体划分愈加繁杂.反映在银幕上,国产电影以其特有的人文关怀和思考,在银幕上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为90年代中国影坛留下一份影像言说和文化思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内核差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内核差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美电影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
中美两国在这个时期的电影产业风起云涌,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既来自于两国的不同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也来自于两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市场需求。
本文将分别从中美电影文化内核差异的角度分析,探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的特点。
一、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的差异中美两国在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九十年代,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社会风气开放,文化多元。
美国电影以其大胆创新和自由开放为特点,涵盖了多种题材和风格,包括浪漫爱情片、动作片、恐怖片、科幻片等多种类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美国社会对于言论自由和表达权利的尊重,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而在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使中国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有了初步的探索,但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社会的风气仍然相对保守,传统价值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电影产业受到了诸多限制,电影内容受到了严格的审查和控制,题材和表现手法相对单一,影片类型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这也导致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二、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市场需求的差异在九十年代的美国,电影产业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好莱坞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影制作中心,美国电影凭借其丰富的制作经验和技术条件,不断推出高质量的影片,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更是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
美国电影不仅注重商业性和观赏性,更是在电影艺术和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比之下,中国电影产业在九十年代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受到了技术、资金和观念方面的诸多限制。
中国电影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水平和影响力相对较弱。
中国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文艺片和历史题材片上,商业片的比例较低,这与美国电影市场的需求有较大的不同。
当代中国独立电影的历史脉络分析
2021-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影视评论当代中国独立电影的历史脉络分析金宇昂(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1121)摘要:“独立电影”一词,最早由美国电影从业者们提出,在中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萌芽。
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独立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脉络来分析中国“独立电影”在各个阶段的特征,以期寻找到中国“独立电影”合适的发展道路和方向。
关键词:当代中国;独立电影;历史脉络中图分类号:J9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8-0111-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8.055一、什么是“独立电影”(一)“独立电影”的定义二十世纪初,西海岸诞生的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给美国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繁荣。
随着人们纷纷进入电影院观看活动影像,越来越多的资本注意到这门诉诸视听的第七艺术,导演们的自主创作空间受到威胁。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已经形成了以八大制片厂为主的电影流水线制作体系,运用成熟的工业化程序统治着本土以及世界上大部分的电影领地。
与此同时,与制片厂制度相对应的“独立制片”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影片制作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主流商业电影的创作风格。
“独立电影”由此从美国发轫,直至影响全球。
八十年代后,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增长和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低价、便携的移动摄录装备和傻瓜式后期处理软件进入市场,电影的创作变得更为简单。
而在观影方面,普通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非影院方式观看影片本体以及其预告片、花絮等正片以外的影像,市场开始接纳“独立电影”。
从广义上来讲,“独立电影”一般指全程通过好莱坞大制片厂以外的公司制作、发行、放映的电影;也有理论从狭义上认为,包含“脱离制片厂制度、个人或独立制片公司制作、反主流的拍摄手法、不邀请明星加盟、多种方式展映”等内容的电影,都可以被称做“独立电影”。
独立电影并不以一种对立的姿态在经济、意识形态、美学上与美国主流文化抗衡,在于观念方式以及制作方式的独立。
艺术导论(彭吉象)尔雅网络课习题及答案
1.将中国国画中的意境运用到油画中的大师是()A、赵无极B、丁绍光C、贝聿铭D、谭盾2.创立云南画派的画家是()A、赵无极B、丁绍光C、贝聿铭#D、谭盾3.北京香山饭店的建筑师是()A、赵无极B、丁绍光C、贝聿铭D、谭盾4.中国艺术走向世界要使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体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对5.有机建筑的概念是由贝聿铭提出的。
错|1.中国电影的诞生年份是()A、B、C、D、2.世界电影的诞生年份是()A、B、C、D、,3.使用现代音乐语言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是()A、赵无极B、丁绍光C、贝聿铭D、谭盾4.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是《一口菜饼子》。
对5.我国电视剧评奖最高奖为飞天奖。
对1.“17年中国电影”所指的时期是()"A、1932-1949年B、1949-1966年C、1966-1983年D、1983-2000年2.目前中国的电影票房每年的增长速率是()A、10%B、20%C、25%D、30%3.中国电影有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A、20世纪三四十年代B、20世纪五六十年代C、20世纪七八十年代D、20世纪八九十年代4.《新龙门客栈》的导演是徐克。
对5.中国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出现了第三次高潮。
错1.《红高粱》的导演是()A、张艺谋·B、陈凯歌C、李安D、韩三平2.《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的导演是()A、张艺谋B、陈凯歌C、李安D、韩三平3.莫言文学风格深受()的影响A、狄更斯)B、维吉尔C、司汤达D、马尔克斯4.“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思想。
对5.陈凯歌的《黄土地》所要表达的基调是“如此贫瘠的土地孕育了如此伟大的民族”。
对1.美学诞生于()年,其诞生标志是德国美学家鮑姆嘉通《美学》一书的出版A、B、]C、D、2.以下不属于美学研究范畴的是()A、自然美B、逻辑美C、艺术美D、社会美3.《西方美学史》和《文艺心理学》的作者是()A、荣格B、宗白华(C、朱光潜D、弗洛伊德4.中国传统美学更加强调美与真统一,文学美学注重写实;西方传统美学更加强调美与善统一,文学美学注重抒情。
中国电影产生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产生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史有4个阶段。
1、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3、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4、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照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
狂欢与落寞: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文化审视
狂欢与落寞: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文化审视作者:赵涛来源:《电影评介》2008年第20期[摘要]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面对此消彼长的文化争斗与融合,日渐解冻的电影体制,风云突变的市场规律,喜剧电影创作也经历了繁荣与衰落的动荡变革,反过来又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时期多元杂交的文化症候。
[关键词] 喜剧电影文化语境电影体制娱乐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整个九十年代,中国文化历经了激烈的震荡与波动:商业化潮流以它逼人的气势冲击着人们故有的价值观念、伦理尺度,以“载道”、“美刺”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宣教已变为贴近现实与个人的当下性关怀和诉求,娱乐文化的恣意泛滥与无往不胜都在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时代的启幕。
喜剧电影创作无疑是这一时期“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杰出履战者。
本文就是将该时期的喜剧电影创作视为中国大陆文化变迁中的一个重要的现象来讨论,结合当时的电影体制状况与时代症候,探讨电影创作方向的变化,并再次回望和审视整个九十年代一些重要的喜剧作品对这一时期不可替代的文化构建作用。
一、此消彼长的文化争斗与融合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中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消费为主导的大众文化堂而皇之地占据了社会的主要阵地,与由政治意识形态话语构成的主流文化和以知识分子为主力的精英文化“三足鼎立”、此消彼长,共同构成了九十年代斑驳杂陈的文化格局。
一直以社会启蒙者角色自命的知识分子,此时却成为一群“找不着北”的文化迷途羔羊,“在英雄主义式微的时代,知识分子这种勇武的批判很可能无人理睬,很可能成为没有观众的悲壮演出……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献身方式,只能在最后的坚守中,在于世俗大潮的持久对峙中获得自我确证。
”如果说八十年代末的王朔电影还充满了对知识分子的敌意和刻意贬损的话,那么九十年代在大众文化风潮裹挟中的精英分子已经开始自觉地向世俗化的生活方式靠近。
当初以先锋姿态登上中国影坛的第五代主将们也自觉开始了从边缘到主流的抵近和突围。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承扬女性形象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逐渐摆脱了外国电影的影响,开始探索自己的风格和方式,也更加注重对女性形象的叙述和展示。
这种现象的背后,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同时也揭示了中国电影与时代的紧密联系。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行业还处于摇篮阶段,注定了电影制作水平的有限。
然而,电影工作者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勾勒出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形象。
在早期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往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一方面,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对于女性形象的理想化和崇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电影行业在创作中展示女性力量和美丽的渴望。
《神女》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一部有声电影,也是唯一一部在20世纪20年代被认为有声电影之父孙瑜导演的作品。
影片讲述了名为“夜白”号的神女救中国于危难之中的故事。
影片中的女主角“夜白”被描绘成具有超能力和智慧的存在,她的形象形成了中国电影中一个不同寻常的女性形象。
这种形象经过中西方的融合,意味着了电影对于女性形象的开放和探索。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行业逐渐走向成熟,电影制作水平有所提高。
这一时期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和展示,更加多元化。
电影中的女主角不再只是完美无瑕的仙女,而是真实的人物,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例如,陆小曼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中塑造了一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女孩,成为了当时中国电影中的一大代表形象。
她以她的风采深深打动了观众,也启发了很多后来的女演员。
与此同时,一些中国电影也开始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女性形象的叙述和展示,提出了对于女性权益和解放的呼吁。
例如,电影《赵一曼》讲述了一个女杀手为了革命牺牲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坚强而勇敢的女性形象。
电影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了女性独立自强的力量,也呼吁社会对于妇女解放的关注与支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内核差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内核差异【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内核差异。
在题材和风格方面,美国电影偏重商业片与大片制作,注重效果与票房;而中国电影更注重现实主题与文化内涵。
在价值观念上,美国电影追求个人英雄主义与自由意志,强调个人奋斗与成功;而中国电影强调集体主义与社会责任感。
审美取向上,美国电影更趋向商业化和娱乐化,强调刺激与观赏性;而中国电影则更注重情感与人性的表达。
在文化传承方面,美国电影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兼容并蓄;中国电影则深受传统文化熏陶,注重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技术应用上,美国电影在特效、拍摄技术等方面较为先进;中国电影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发展。
这种内核差异对中美电影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内核、差异、引言、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正文、题材和风格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审美取向的差异、文化传承的差异、技术应用的差异、结论、影响和启示、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美两国电影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美电影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背景介绍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的发展背景。
在中美电影文化中,美国电影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先进的制作技术和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
而相比之下,中国电影业在经历了长期的封闭和发展阻碍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逐渐开放和崛起。
美国电影以商业化和大众化为特点,主题多样化,涵盖了各种题材和风格,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而中国电影受到政治和文化的影响,更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思想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审美取向。
由于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中国电影在制作水平上与美国电影存在一定差距。
整体来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美电影文化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题材和风格、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等方面,也反映在文化传承和技术应用等方面。
中国电影发展史(全)
电影发展的曲折期
八、禁锢时期(1966-1976)
在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电影界百花凋零,万马齐 喑。
九、再探索时期(1977-1992)
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7年电影生产开
始复苏,1980-1984年平均生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
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
精品课件
课题背景
近期,电影颇受人们的青睐,许多青少年、 老年人以及上班族都在闲暇时间看电影,但是并 不知道电影的发展史。
因此,研究中国电影从刚发展至今经历了哪 些阶段,对我们意义非凡。
精品课件
中国电影发展概况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 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 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各个历史阶段; 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 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 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
期。
精品影从最初一种简单的娱乐变成政治与教育的工具,然 后又回至市场,这其实才是一种常态,可常态中还是有 着不正常的,因为虽然一只脚踏进了市场,但另一只脚 却还是带着锁链。
➢ 中国电影前行之路仍然步履蹒跚。
精品课件
那些年的重要人物
精品课件
大陆电影
中国电影发展史
组长:师宝岚 组员:王丽雅、刘涛、王保玲、 胡志强、吕剑飞精品、课件马峰侯
分工表
人员
王丽雅 刘涛
王保玲 胡志强 吕剑飞 师宝岚 马峰侯
分工
收集资料 收集图片 分析、筛选资料 收集资料 制作课件 整理资料 整理资料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11 课题背景 2 中国电影史的分期
自我建构的影像民族志——跨世纪中国电影的叙事与符号研究(1990-2010)
自我建构的影像民族志——跨世纪中国电影的叙事与符号研究(1990-2010)引言:跨世纪的中国电影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窗口。
这些电影在叙事与符号上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与内容,通过描述个体的成长、社会的变迁以及民族的自我认同,展现了自我建构的影像民族志。
本文将通过对1990年至2010年间的中国电影进行研究,探讨其叙事方式和符号运用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反应与塑造。
一、新中国电影的嬗变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脱离严厉的审查制度,艺术家们开始有更大的自由度创作,中国电影发展迎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新一代电影人通过自我建构的叙事形式,表现出对社会现象与集体记忆的关切。
1.1 叙事方式的变革在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中,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逐渐转为非线性的散点叙事。
电影诸如《喜宴》、《未来的事情》等不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通过倒叙、闪回等手法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也使得电影有能力更全面地展示生活的多样性。
1.2 符号的象征意义跨世纪中国电影中的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代表一个物体或概念的简单符号,更多地是对社会与文化的反思和表达。
比如,在《大话西游》中,“至尊宝”的镇宝剑象征着个体力量的觉醒与成长;在《让子弹飞》中,杀手耳光暗示着权力交错与阶级冲突。
这些符号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还深刻诠释了中国社会在转型期的矛盾与心态。
二、叙事与民族认同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间的中国电影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剧变,也对民族认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表达。
电影人通过叙事的方式来呈现个体在民族背景下的成长与奋斗。
2.1 个体与民族历史跨世纪中国电影中的个体命运与民族历史紧密相连。
通过反映个体在民族历史重大事件、重要时刻中的经历和成长,电影为观众展示了国家的兴衰荣辱。
例如,《活着》通过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命运,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卧虎藏龙》讲述了剑客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冲突,探讨了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复兴。
中国电影的出路——走出影院
中国电影的出路——走出影院□王新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古老的中国迎接着一场伟大的变革: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
时代的大潮滚滚而来,无情地碾过它所经历的一切。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中国电影体制同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电影,在中国大地上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推到市场的前沿,待价而沽,观众成了它的最后判决者。
制片企业、发行企业、放映企业均要从市场的角度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昔日的繁荣不能成为今天炫耀的资本,一切安宁的美梦都开始失落。
如果有人依然躺在计划经济的病榻上安然而卧,那最终等来的将是由市场无情地宣读对他的判决书:死刑。
彷徨,电影行业中每个人脸上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彷徨。
通过政府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我们国家的政策努力尝试着将电影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引向市场经济体制。
按照这种意愿的美好设想:制片、发行、放映的经营者们获得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八仙过海的时代早应开始,电影行业竞争激烈,民族电影再次辉煌。
而时至今日,中国电影似乎步入如此一种境地:变革之初引起的混乱已渐渐平息,竞争的喧嚣转化为相对的宁静。
而它好象并不是秩序井然所应有的状态,却仿佛是身心极度憔悴之余面颊上显示出无奈的疲惫。
在各地方,进口大片的触角正悄悄地、尽可能地伸向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可以上映的影院,它所占市场份额的比重越来越大,为外国老板从中国拿走的钱也越来越多。
在进口大片来到中国之初,只允许每年十部有期限地在全国三百家影院范围内放映,目的很明确: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活跃电影市场的同时,防止因其泛滥而损害民族电影的发展。
想法确实不错,但却看低了大片的侵害能力,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与抵抗力。
进口大片的引进,并没有激活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只不过挽救了放映这个垂危的企业,使其重新走向垄断。
如今,大片已增至每月一部,全年十二部,仅仅这十二部就占去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
想依靠数量众多的国产片封住大片的进攻,是绝对办不到的,现今一般的国产影片的制作水准与大片相去尚远,如果内容一般数量再多观众也不愿意看,影院更不愿意放映,因为赚不到钱。
浅谈中国近代电影
三、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
• 1905年,《定军山》揭开了中国电影的序幕,从此之后中国电影风风 雨雨经历了100年,这是一部无声片,长约五分钟。 •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是20世纪30年代由蔡楚生导演的《渔 光曲》,它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 1953年11月5日 上海电影制片厂完成中国第一部彩色片《梁 山伯与祝英台》 。 • 1980年电影《庐山恋》,号称是中国第一部吻戏,也是“文革”后 国内首部表现爱情主题的电影,女主角张瑜当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 百花奖的“双料影后”。
•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 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 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 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 《那山那人那狗》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 大批新生力量。 •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 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等国产 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 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 际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第三次发展高潮的到来。
2、两次高潮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白毛女》、 《祝福》、《林家铺子》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 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 次高潮; • 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 《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 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 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 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 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浅谈张艺谋的作品风格分析
浅谈张艺谋的作品风格分析张艺谋,首先是作为摄影师和演员被人所知,自执导《红高粱》一举成名之后,他的导演之路便一发不可收,随着《菊豆》、《红高粱》等优秀影片相继问世,张艺谋在重要电影节上屡获大奖。
纵观张艺谋的整个创作阶段,大致可分为这样三个时期:民俗电影创作时期、现当代历史与现实题材的创作时期、商业电影创作时期。
一、张艺谋第一个创作阶段:民俗电影创作阶段张艺谋是较早注意到“探索电影”思想大于形象、理性大于艺术的缺陷,而意识到必须进行电影观念变革的电影家。
于是,张艺谋开始自觉地追求另一种形态的电影:“这种电影既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内涵,又有较强的观赏性。
”《红高粱》正是他将电影观赏性与艺术性结合的一次尝试,既保留影像本体论美学追求的“电影化、艺术化”,同时加强电影情节叙事的戏剧性和影像语言的叙事功能,从而把“探索电影”和传统的叙事电影的优长加以融汇。
(一)青年女性压抑却不屈的生命力《红高粱》以极具饱满的热情张扬民间男女的粗野狂放、自由洒脱以及“我爷爷”与“我奶奶”敢爱敢恨的生命活力;《菊豆》上演的是在传统的封闭的大宅院里女性反抗专制与追求自由的斗争;《大红灯笼高高挂》亦是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民国年间身为妻妾的女性追求自由、平等以及人格尊严的故事。
生命力受到压抑而又不甘屈从命运安排的青年女性是这些影片着力刻画的角色,她们勃发的情感和欲望使她们的生命和人生与众不同。
(二)饱满、浓郁的色彩及光影在《红高粱》影片中,红色成为一种生命象征。
红色的高粱、红色的高粱酒、红色的太阳有效地传达了一种粗犷、热烈、奔放的青春激情和不羁的生命活力。
色彩的处理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则是另一种生命力的躁动,色彩的亮度、饱和度以及色彩的数量都与主题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色彩阴暗、封闭压抑、毫无生气如牢笼般的陈府宅院,每个角色的色彩亮度都代表了这个人物的生命热度。
二、张艺谋第二个创作阶段:当代历史和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张艺谋依然没有停止对电影的探索,他主张电影艺术要把形象塑造、人文阐发和形式创新相结合,并从《秋菊打官司》开始真正把创作的重点放在对人的关注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代际关系题材电影发展的经验启示
2023/7下经营全方略代际关系题材电影(以下简称“代际电影”)是中国电影一种代表类型,由中国电影早期的开拓者郑正秋、张石川拍摄的《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苦儿弱女》《盲孤女》发展而来,它聚焦长幼代际关系之间的角色互动,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电影的一部分。
代际电影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起步和探索阶段,“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曲折发展阶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中国代际电影开始进入成熟时期。
相对于之前的发展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代际电影在影片内涵开掘和审美范畴上显示出了浓郁的民族化特质,力图树立电影的民族化身份,影片数量、类型化融合、视听语言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提升,在电影的产业化机制、商业化探索方面都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坚守电影的民族身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既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强势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会给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身份带来一定的模糊。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好莱坞的一些大片登陆中国,它刺激了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促进了中国观众影视欣赏水平的提高,也显示了国产电影在本土市场上的冷清,使中国电影陷入了几分文化尴尬的境地,委实令人深省。
面对如此生存境遇,中国电影并未盲目悲观、望“洋”兴叹,而是以务实姿态,坚守了中国电影的民族身份,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守望和思辨,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不断开掘,扎实壮志前行。
舒缓凝重的抒情风格、中国古典审美的空间意识和写意结构、深邃的文化旨趣,这些电影的民族性特征在代际电影中也有着典型的体现。
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艺术表现是民族化的核心,民族化不是静止不变的,现代的生活呼唤着能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态和时代精神。
中国电影能够走向世界获得普遍的认同,是在电影中表现了人类能够普遍认同的、能引起普遍共鸣的情感,表现了人类的本性,如温情、宽容、诚实、正义、勇敢、忠诚、关爱、坚贞等,虽然观众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但是观众所体悟到的人类天性却是相通的。
《告别的年代》电影情节与主题探讨
《告别的年代》电影情节与主题探讨《告别的年代》是一部由导演王小帅执导的中国电影,于2019年上映。
该片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故事。
本文将探讨电影的情节发展以及主题表达。
一、情节梗概电影《告别的年代》以少年小岩为主角,通过描绘他在九十年代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一个充满变革与挣扎的时代。
故事始于小岩与父母搬迁至北京的石门村,他们在这个位置迁就与贫困的新家园里过上了相对艰苦的生活。
在石门村,小岩结识了胡兰成为好友,她是一个热心肠但面临残疾的女孩。
小岩也与班上的同学建立了友谊,并共同经历了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变革时期的动荡与困扰。
电影逐渐展示了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改革背景下的社会变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这个急速发展的年代发生了剧变。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小岩的父母因生计艰难被迫离开石门村去外地打工,这使得小岩不得不离开石门村,前往城市寻找父母。
在城市中,小岩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考验,他奋发图强,最终成为了大学生。
二、情节分析《告别的年代》的情节通过一个家庭和少年个人的生活经历,逐渐展现了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变革时期的动荡与困扰。
下面将对电影的情节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电影着重描绘了小岩与石门村的关系。
这表现了当时农村生活的艰辛和贫困。
小岩的父母在城市打工,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将小岩送回农村。
作为一个城市孩子,小岩完全适应不了农村的生活,孤独感和失落感日渐增加。
其次,小岩与胡兰之间的友谊也是电影情节中的重要部分。
胡兰在电影中象征着残疾人群体在九十年代社会中的边缘化。
小岩对她的关心和帮助表现出友爱和同情心的力量,同时也揭示出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困境。
此外,电影还着重描绘了小岩在城市中追寻家人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小岩从一个无所适从的城市孩子逐渐成熟起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打破困境。
这一情节展示了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变革背景下年轻一代对生存与发展的渴望。
三、主题探讨《告别的年代》的主题在情节的铺陈中得到了深刻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之探索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伟大变革。
电影行业在这次变革中表现出了一些特别的现象和趋势。
我借用了乔治·瓦克在《电影艺术社会学》中关于电影现象的分析理论,从中国电影现象的三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做了一点尝试性的探索:
一、从“外向化”到“内向化”的转变。
二、电影技术的数码化和电影市场的家庭化和网络化
三、好莱坞电影和主旋律电影
[名词术语]:外向化内向化新民俗电影贺岁片艺玛现象SGI和NT技术
网络电影主旋律电影
目录
论文摘要
名词术语
一、从“外向化”到“内向化”的转变
二、电影技术的数码化,电影市场的家庭化和网络化
三、好莱坞电影和主旋律电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