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解释原理
2 试井的基本原理
![2 试井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a3edef856a561252d36f8f.png)
一、 煤储层特性
4.多孔介质的渗流性the seepage flow property of the porous media
多孔介质中的孔隙空间至少有一部分是互相连通的,流 体能在这部分连通的孔隙中流动。多孔介质具有让流体通过 的这种性质叫渗透性。互相连通的孔隙体积叫做“有效孔隙 体积”。即使互相连通的孔隙体积,有的也是无效的。例如: 带有“死端”的孔隙(或称“盲孔”),也就是孔隙与通道 之间仅有一个窄的出口。这种孔隙当中几乎没有流动发生。
20
二、 试井的基本原理
两边同除以△r,取△r →0的极限值,得到连续方程
∂ ∂ρ − ( ρq) = 2πhφr ∂r ∂t
式中:ρ-流体密度,g/cm3; q-流体流量,m3/h; h-地层厚度,m; r-半径,m; φ -孔隙度,%; t-时间,h; ∆r -外半径与内半径的差,m。
1-1
21
17
二、 试井的基本原理
所有试井均是通过钻孔向储层内注入或抽取一定量的流 体,使储层压力发生瞬间变化,通过记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利用渗流理论计算各种储层参数。 (一)压力不稳定试井理论 (二)连续方程的解 (三)井筒污染 (四)井筒储存效应 (五)多相流总淌度、储存系数与总流动速率 (六)多相流条件下的有关公式的变化
16
一、煤储层特性
7. 流体渗流的特点——复杂性
① 多孔介质的复杂性,包括孔隙空间,几何形态的复杂性。 孔隙类型包括孔隙、裂缝、溶洞,几何形态包括孔隙喉道 大小、分布、油气藏几何形态。 ② 流体的复杂性,流体包括油、气、水;油包括轻质油、重 质油、稠油、凝析油;气包括干气、湿气。流体的复杂性 还包括多相相态变化。 ③ 参数的复杂性,包括未知参数多、变化大且快,其分布是 复杂的、随机的、模糊的。
油气井试井原理与方法
![油气井试井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7f953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a.png)
谢谢
THANKS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多相流试井技术
多相流的流动特性
多相流具有复杂的流动特性,需要研究其流动规律,以便更好地 进行试井分析。
相分离与计量技术
多相流试井中,需要进行相分离与计量,以获取各相的流量、压 力等参数。
多相流模型与软件
需要建立更为精确的多相流模型,并开发相应的软件,以实现多 相流试井的数值模拟和预测。
生产曲线分析
通过观察油气井实际生产 数据,分析产能变化和影 响因素。
储层参数估计
地层渗透率的测定
利用试井数据,通过分析压力响应,估算地层渗 透率。
地层压力的确定
通过试井测试,了解地层压力分布和变化规律, 为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储层边界的识别
通过压力曲线的变化,判断储层的边界位置及连 通性。
04 试井应Hale Waihona Puke 实例压力恢复分析02
通过测量关井后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评估地层渗透率和压力状
况。
压力瞬变分析
03
通过向地层注入或抽出流体时压力的变化,了解地层特性及井
筒状况。
产能分析
01
02
03
流入动态曲线
描述油气井在不同产量下 的稳定压力表现,用于评 估产能和地层参数。
采油指数
衡量油气井产能的一个重 要参数,由产量和对应的 压力梯度组成。
CHAPTER
油气藏评价
油气藏类型识别
通过试井资料分析,确定油气藏的类型、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等, 为后续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油气藏压力和产能评估
通过试井测试,获取油气藏的压力和产能数据,评估油气藏的开采 潜力和经济效益。
油气藏边界和连通性判断
通过试井资料分析,判断油气藏的边界位置和储层之间的连通性, 为开发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试井原理与解释
![试井原理与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3512f4ae45c3b3567ec8b3a.png)
当油藏中流体的流动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 稳定状态)时,若改变其中某一口井的工作制度 ,即改变流量(或压力),则在井底将造成一个 压力扰动,此压力扰动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 不断向井壁四周地层径向扩展,最后达到一个新 的平衡状态。这种压力扰动的不稳定过程与油藏 、油井和流体的性质有关。 因此,在该井或其它井中用仪器将井底压力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量出来,通过分析,就可以 判断井和油藏的性质。这就是不稳定试井的基本 原理。
不稳定试井分析的用途: 估算测试井的完井效率、井底污染情况 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增产措施(如酸化、 压 裂) 分析增产措施的效果 估算测试井的控制储量、地层参数、 地层 压力 探测测试井附近的油(气)层边界和井 间 连通情况
结合ld10-1 昨天,中法地质对A2井进行变产量试井,电 潜泵在30Hz生产6小时,计量产量。同样测 量35Hz、40Hz、45Hz下6小时的产量。同时, 记录井底压力数值。
2、确定两井之间的连通性 、
1、干扰试井(Interference well test)A井施 加一信号,记录B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分析 判断A、B井是否处于同一水动力系统。 2、脉冲试井(Impulse well test) A井产量 以多脉冲的形式改变,记录B井的井底压力 随时间的变化信息。
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
试井研究的实质是:
试井中实际是:
–控制产量 产量Q 测量压力: 压力降
压力恢复
时间
时间
2、试井的种类
试井
产能试井
稳定试井 等时试井 修正等时试井
不稳定试井
单井井 探边测试 干扰试井 脉冲试井
(1)产能试井
产能试井是改变若干次油井、气井或水井的工
作制度,测量在各个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产 量及与之相对应的井底压力,从而确定测试井 (或测试层)的产能方程和 无阻流量
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
![现代试井分析理论与解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9b7223de80d4d8d15a4fe8.png)
8)半球面流、球面流 油藏由于存在气顶或者底水,为了防止底水锥进或者气顶气窜,只打开油层顶 部或者底部,油层中的流体类似于从半球体的四面方向流向油层顶部的打开部位, 此时的流动称为“半球形流动”。 如果只在油层中某一部位打开,油层流体从射孔孔眼的上下、左右、前后四面 八方流向孔眼,此时的流动称为“球形流动”。 厚油层局部打开时可以在“早期段”出现“半球形”或者“球形”流动。
哪些数据点呈现直线关系
20世纪50年代至今,都在使用这种半对数分析法,被称为“常规试 井解释方法”。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出井底流动压力pwf与开井生产时间t 的对数lgt关系曲线,或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出pwf与开井生产时间t的关 系曲线就得到一条“压力降落曲线”。根据该曲线的斜率m就能计算出流 动系数、流度、渗透率和表皮。
8
三、试 井 分 析 方 法
简化地质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
分离变量 积分变换等
数学模型求解
不同坐标系
寻找直线规律、拟合点 求取参数
直线段的斜率和截距 K、S、d
9
稳定试井的产能试井解释方法----多用于气田
试 井 解 释 方 法 常规解释方法---半对数法
不稳定试井
现代图版拟合分析法
10
1、常规试井分析方法 —— 寻找数据间的直线关系
二、试井解释经常使用的概念
1)无因次量:其值与计量单位无关如2%等,试井中常用无因次量pD,tD等。
2)井筒储集效应、井筒储集系数 油井刚关井时,地面产量为0,井底产量并不为0,原油仍然从地层流入井筒中,直 至井筒中压力与井筒周围压力达到平衡,这种滞后的惯性现象称为井筒储集效应。 用井筒储集系数来描述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物理意义是,要使井底压力升高 1MPa,必须从地层中流进井筒原油体积。纯井筒储集阶段的压力变化与测试层的性质 无关,不反应任何地层特性。
试井技术介绍
![试井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8a57d60f46527d3240ce05a.png)
IPR曲线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④采油指数Jo
单相液体渗流条件下,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产量,m3/(d· MPa)它 是一个表示油井产能大小的指标,Jo越大,油井生产能力越强。
qo Jo( P R pwf ) 油井流动方程 Jo qo P R pwf
q 2 q1 1 pwf 2 pwf 1 斜率
Jo
一、基础知识
8、试井的基本概念 ⑤井筒储集系数
当刚开井或关井时地面产量和井底 产量不等。在关井时地面产量立即为0, 但在井底仍有流体从地层流向井筒,从 而使井筒压力增加,直到与井筒周围地 层压力平衡,这时井底产量才变为0。 这叫续流效应。开井则井底产量则滞后, 经过一段时间后,井底产量才达到地面 产量,这叫卸载效应。 井筒储集效应的强弱程度用井筒储集系 数表示。主要受流体压缩系数影响。
(9)地层测试:用钻杆(油管)将测试工具下入井内,使封隔器封
隔环空压井液和其它层段,由地面控制井下测试阀任意开关实现井下
开关井,由压力记录仪记录测试全过程压力温度变化,从而获得地层 流体样品、产量、压力、温度、计算地层参数和确定测试层工业产能
的各项资料。
A1 A
D1
H D2
H1
C2 C1 B1 B2
PCT
环空打压
LYNES 膨胀式
HST
旋转座封 上提下放
上提下放
MFE:multipe flow evaluator APR:annular pressure evaluator HST:hydranlic spring tester PCT:pressure control tester
多次动测试器 环空压力控制测试器 液力弹簧测试器 压力控制测试器
试井解释基础及Saphir软件的使用
![试井解释基础及Saphir软件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4278ff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4.png)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集成化与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试井解释将更加集成化和智能化。通过集成多学 科知识和算法,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解释,提高解释精度和效率。
多学科交叉融合
试井解释需要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油藏工程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以更全面地了解储 层特性和油田动态。未来发展应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丰富的解释模型
Saphir软件内置了多种试井解释模型,包括径向流、复合流、拟稳态 流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解释。
可视化分析工具
Saphir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工具,如压力曲线图、压力导数图、 压力拟合图等,帮助用户直观地分析和理解试井数据。
自动化和定制化
Saphir软件支持自动化解释流程,同时也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定制 化配置和开发。
总结词
多相流计算是Saphir软件的复杂应用,适用于油藏工程中的多相流体流动模拟。
详细描述
在多相流计算中,Saphir软件能够模拟油藏中多相流体的流动情况,包括油、水、气等多相流体的流动,通过输 入地层参数、井筒参数和多相流体参数,可以获得井口压力、产量、含水率、气液比等结果,有助于优化生产方 案和提高采收率。
Saphir软件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Saphir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试井解释软件,具有易于操作、界面友好、自动化程度高 等特点。它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库和算法,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地质和工程条件。
局限性
尽管Saphir软件具有许多优点,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非均质性极强的储层、裂缝性 储层等,其解释精度可能会受到限制。此外,对于复杂井况和多分支井等特殊井型, Saphir软件的适用性也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试井技术介绍
![试井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b66c8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9.png)
试井的数学模型
01
02
03
达西定律
描述了流体在多孔介质中 的渗流规律,是试井分析 的基础。
产能方程
描述了储层产能与储层参 数之间的关系,是试井分 析的核心。
压力恢复方程
描述了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是试井分析的重要 工具。
试井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构建
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建立 物理模型,模拟储层的渗 流过程。
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井数据量大且复杂,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需要 引入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实现对试井数据的自动处理和分析,提高试井效率和准确性。
高压油气藏的测试
对于高压油气藏,试井技术需要面对更高的压力和温度条件,如何保证测试的安全性和准 确性是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需要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设备,确保测试的安全性和 准确性。
多相流体的测试
油气藏中常常存在多相流体,如何准确测试多相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特性是试井技术面临的 挑战之一。需要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设备,实现对多相流体的准确测试和分析。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层参数的准确测量和解释, 为油气藏的评估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试井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01
02
03
04
直接测量地层参数
通过直接测量地层参数,如渗 透率、孔隙度、压力等,为油 田开发提供准确的地层信息。
快速、准确
试井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 准确地获取地层信息,为油田
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适应性强
试井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 藏和不同的开发阶段,可以根
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试井解释原理
![试井解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1e4b9402768e9951e738ff.png)
各种测试的探测距离
1 cm
1m
地质
地震 岩心 测井
1 km 探测距离
静态
动态
WFT 试井 示踪剂试井
10-2 m 10-1 m 1 m 10 m 102 m 103 m 104 m
试井的分类
回压试井
产能试井一 修 等点 正 时法 等 试试 时 井井 试井
压力降落试井
试井不稳定试井单井不稳定试井压 压 注力 力 入落 恢 能差 复 力试 试 试井 井 井
(11)压降试井和压降曲线
压降试井:即把本来关着的油井开井生产,使油层中的压力 下降,测量产量和井底流动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压降曲线:以直角坐标表示井底流压Pwf(t),以对数坐标表示 开井时间t,绘制出来的井底流压和开井时间的 单对数曲线称为压力降落曲线,简称压降曲线。
利用压降曲线可以计算油层渗透率k和表皮系数S等。
归纳起来试井分析的主要用途有:
1、判断和预测油气藏类型,均质油气藏,非均质油气藏等; 2、判断和预测油气藏大小和范围,河道油藏,断层距离,透镜体,油(气)层边
界,非均质分布等,而且是地震、测井等手段都难达到的;。 3、判断和评价断层的性质,包括密封性等; 3、流动单元的划分; 5、判断井间连通性和注采平衡分析; 6、平均地层压力计算,压力分布; 7、估算测试井的完井效率、井底污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增产措施(如酸化、
(2)稳定流动
一口油井以稳定产量生产,如果在“晚期段”整个油藏的压 力分布保持恒定(即不随时间变化),油藏中每一点的压力 都保持常数,这种流动状态成为“稳定流”。 表现特征:t≥tss时,油藏中任何一点均有:dp/dt=0.
强水驱边底水油藏 可出现稳定流。
(3)拟稳定流动
试井解释原理
![试井解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68f78bbd64783e08122b68.png)
•(5)线性流动
• 线性流动就是指在某一区域内,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同,流线相互平行 。 • 可能出现“线性流”的情况:平行断层所形成的条带地层,离井稍远区 域流动;无限导流垂直压裂裂缝井;水平井水平段较长时。 • 线性流在压力曲线上的表现特征:压力导数成1/2斜率的直线。
•(6)双线性流动
• 有限导流垂直裂缝是指进行水力压裂的井,当加入的支 撑剂沙粒配比是当时,裂缝中的导流能力与地层的导流能力 可以相比拟。此时除垂直于裂缝的线性流外,沿裂缝方向也 产生线性流,因此成为双线性流。 • 双线性流产生于有限导流的垂直裂缝。
•2、“试井”、“生产测井”、“测井” 差别
• 由于“试井”和“生产测井”同样都是使用绳索( 电缆或者钢丝)向井中下入仪器,测取资料进行研 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子压力计的发展和应用, 使得试井和生产测井在现场施工方式上趋于接近, 统称为“电缆作业”,但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所 依据的理论截然不同,因而只能是彼此渗透,不能 混为一谈。
• 8、估算测试井的控制储量、产能、地层参数;
9、描述井筒周围油藏特性,包括流动单元描述与划分,渗 透率分布、孔隙度分布,厚度分布,饱和度分布等。
•3、重要概念
•(1)平面径向
流•假设:油层均质、等厚、油井打开 整个油层生产。
•现象:在油层中与井筒方向垂直的水平面上,流线从四面八
•
方向井筒汇集、而等压线则是以井轴为圆心的同心圆
•一口油井以稳定产量生产,如果在“晚期段”整个油藏的压力 分布保持恒定(即不随时间变化),油藏中每一点的压力都 保持常数,这种流动状态成为“稳定流”。 •表现特征:t≥tss时,油藏中任何一点均有:dp/dt=0.
• 强水驱边底水油 藏可出现稳定流。
试井技术解释方法
![试井技术解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9989dc4a7302768f99393a.png)
裂缝导流率 Kf*w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3、不同流动段诊断曲线与特征曲线特点
诊断曲线特征
特征曲线
可求参数
中 期
双对数曲线与导数曲线呈水 平直线段
在半对数坐标系中 P WS 与Δt 是直线关系
流动系数 KH/u 地层压力 P
段
污染系数 S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3、不同流动段诊断曲线与特征曲线特点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双重孔隙介质储层无因次诊断图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③复合油藏
流动特征 :
复合油藏是指地层中存在岩性或流体变化 区,在两区域接逐面上,地层的流动系数( Kh /μ)发生变化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径向流区。
曲线特征:
导数曲线后期上翘或下掉,然后变平。外 圈流动系数变大,导数曲线下掉,外圈流动系
诊断曲线特征
特征曲线
可求参数
恒压 双对数曲线为水平直线 , 导
边界
数曲线下掉
半对数呈水平直线
平均地层压力 P
晚
期
单线型 双对数曲线与导数曲线同时
边界
上翘
二条半对数直线斜率 为 1:2
段
边界距离
封闭 双对数曲线斜率为 1, 导数 在直角坐标系中 PWS
边界 曲线上翘与双对数曲线相交
与Δt 成直线
储量 N
曲线特征:
双对数曲线在裂缝流段斜率为1/2,在双线性流段斜率 为1/4,在地层线性流段变为1/2,然后变为水平直线,进入 拟平面径向流阶段。
二、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4、各种储层与典型曲线特征
具有有限导流垂直裂缝的储层无因次诊断图
煤层气试井
![煤层气试井](https://img.taocdn.com/s3/m/a58206d708a1284ac8504363.png)
煤层气试井考点一、名词解释(30分/6题)1.试井:是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对油井、气井或水井生产动态的测试,来研究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各种物理参数、生产能力,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
2.产能试井:是改变若干次油井、气井或水井的工作制度,测量在各个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产量及与之相对应的井底压力,从而确定测试井的产能方程和无阻流量、井底流动曲线。
3.稳定试井:产量基本上不随时间变化的试井称为稳定试井。
4.不稳定试井:产量或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试井称不稳定试井。
5.井筒储存效应:在测试过程中,由于井筒中的流体的可压缩性,关井后地层流体继续向井内聚集,开井后地层流体不能立刻流入井筒的现象。
6.井筒储存系数:描述井筒储存效应大小的物理量为井筒储存系数,定义为与地层相通的井筒内流体体积的改变量与井底压力改变量的比值。
7.质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控制面净流入的流体质量等于单位时间控制体内流体质量的增量。
8.表皮系数:9.表皮效应:钻井、完井、储层强化过程中,泥浆渗入、泥饼及水泥、储层自身细粒物质在井筒附近积聚,以及地层部分打开、射孔不足或井眼堵塞等,导致储层被污染→渗透率降低→污染带内产生附加压降△p s ,产生表皮效应。
10.折算半径:其含义就是将表皮效应用等效的井筒半径来代替,计算公式为: 11.叠加原理:油藏中任一点的总压降,等于油藏中每一口井的生产在该点所产生的压降的代数和。
12.导压系数:单位时间内压力波波及的面积,公式为: 13储层综合压缩系数:单位岩石体积在改变单位压力时,由于孔隙收缩和液体膨胀总共排挤出来的液体体积。
13.续流:当地面井口关闭后,地层流体继续流入井筒的现象。
14.达西定律:是指流体在多孔介质中遵循渗透速度与水力梯度呈线性关系的运动规律,即渗流量与圆筒断面积及水头损失成正比,与断面间距成反比。
15.等温压缩系数: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气体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率。
试井名词解释
![试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2aa150ca6c30c2259019ec6.png)
名词解释:1.“试井”是一种以渗流力学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过对油井、气井或水井生产动态(产量、压力、温度)的测试来研究和确定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生产能力、物性参数、生产动态,判断测试井附近的边界情况,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
试井是油藏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
2.试井的分类方法:(1)按测试(试井)系统的井数分为:单井测试(试井)、多井测试(试井);(2)按测试(试井)方法:压力降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干扰试井、脉冲试井、产能试井;(3)按油井流动状态,测试(试井)方法分为: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
3.试井的分类:产能试井:稳定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不稳定试井:本井地层参数:压降试井、压恢试井、注水试井、中途测试井间地层参数:干扰试井、脉冲试井、示踪剂试井4.表皮系数(或趋肤因子、污染系数)的定义为:将附加压力降(用ΔPs表示)无因次化,得到无因次附加压降,用它表征一口井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情况,用S表示:S>0,数值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S=0,井未受污染;S<0,绝对值越大,表示增产效果越好。
5.表皮系数的成因:由于储集层互扰或增产措施引起的表皮系数,气层中由气体的非达西流动,由多相流,由各向异性,由完井,由流体界面,由储集层几何形态6.采油指数:油井采油指数J表示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它的物理意义是压差为1单位压力时油井的产量7.表皮效应:由于钻井过程中泥浆侵入地层,固井水泥侵入,射孔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完井后的井壁附近受到某种程度伤害,造成附加压力同油层渗透阻力之比。
它是当原油从油层流入井筒;产生一个压力降现象8.常规回压试井:连续以若干个不同的工作制度生产,要求产量稳定,井底流压稳定,测量出各种不同工作制度下油井的井底流压产油量产气量等资料。
9.等时试井:用若干个不同产量生产相同时间,每一产量生产后关机一段时间,使压力恢复到气层静压,最后再以某一定产生产一段较长时间,直至井底流压达到稳定,这种试井方法叫等时试井10.压力降落试井:指以定产量生产时,连续记录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历史,对这一压力历史进行分析,以求地层参数的方法11.压力恢复试井:以恒定产量生产一段时后关井,测取关井后的井底恢复压力,并对之一压力历史进行分析,求取地层参数。
020125现代试井解释原理及应用
![020125现代试井解释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7e1709dd88d0d232d46a37.png)
《现代试井解释原理及应用》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拟稳定流和纯井筒储存阶段的压力导数曲线平行。
2.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有效厚度越大,水平井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一个水平直线段的高度越大。
3.在某些情况下,水平井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二个水平直线段的高度会比第一个低。
4.利用干扰试井资料可计算观察井和激动井的表皮系数。
5.油井的试井解释图版无法用于气井压力测试资料分析。
6.在双重孔隙介质模型中,基质的渗透率远小于裂缝,因此通常忽略其内部的渗流。
7.利用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即使不通过试井解释也可定性判断一口井的压裂施工是否有效。
8.根据有限导流能力垂直压裂井在双线性流动阶段的压力数据,可以计算压裂裂缝的长度。
9.根据有限导流能力垂直压裂井在双线性流动阶段的压力数据,可以计算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裂缝宽度与裂缝渗透率的乘积)。
10.在双对数图上,双线性流压力和压力导数之间的距离要比线性流时的大。
11.当渗透率各向同性(各个方向上的渗透率相等)时,水平井的试井曲线与垂直井相同。
12.对于井筒储存阶段和拟稳定流动阶段的压力资料解释,水平井与垂直井基本相同。
13.根据水平井在线性流动阶段的压力数据,可求得沿水平井水平段方向上的渗透率值。
14.水平井与垂直压裂井的线性流动特征相同,即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的斜率均为1/2斜率的直线。
15.压力恢复公式可由压降公式通过压降叠加原理推导得到。
16.试井解释过程属于反问题,通常具有多解性。
17.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垂向渗透率越高,水平井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二个水平直线段的高度越低。
18.定义无因次量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意定义。
19.人工压裂是提高油井产能的重要手段,主要原理在于它可降低油井的表皮系数。
20.径向复合油藏模型通常是指由径向上两个渗透性差异较大的区域组成的油藏模型。
二、单选题1、处于双重渗透介质油藏中的一口测试井(垂直井),其压力测试曲线通常会在半对数坐标系中出现两个直线段,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实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
![实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41a73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c.png)
实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1. 试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方法,旨在获取地下岩层中的水或油气信息。
详细描述:试井通常通过在井眼中注入液体或气体,并监测返回的压力和流量数据来获取岩层的物理性质和流体特征。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判断地下岩层的含水或含油气情况,从而进行资源开采或工程设计。
2. 试井常用的方法包括注水试井、注气试井和抽水试井等。
详细描述:注水试井是通过在井眼中注入水来观测地下岩层对水的响应,从而了解岩层的渗透性、孔隙度和含水层位置等信息。
注气试井则是通过注入气体,如氮气或甲烷,在井眼中观测压力和流量变化,以研究地下岩层的气体储存和渗透性。
抽水试井是将水从井中抽出并观测流量和压力变化,以测量地下水位和水的渗透性。
3. 试井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和流体特征,以指导资源开采和地质工程设计。
详细描述:通过试井可以得知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物理性质,以及地下水或油气的产量、压力和渗透性等流体特征。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合适的开采方法、控制开采效果和预测地下水或油气储量都至关重要。
4. 试井需要借助一系列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来完成,如测压仪、流量计、渗透性测试仪器等。
详细描述:试井过程中需要使用测压仪来测量井内外的压力差异,流量计来测量液体或气体的流量,以及渗透性测试仪器来确定岩石的渗透性。
这些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在试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准确、快速地获取数据。
5. 实用现代试井方法包括多井平差法、动态试井分析法和地层流体模型分析法等。
详细描述:多井平差法是一种通过多口试井数据的比较和统计分析,来推断地下岩层性质和油气储量的方法。
动态试井分析法则是通过模拟试井过程,建立动态地质流体模型,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
地层流体模型分析法是根据地层流体模型来计算地井底流体压力变化的方法,能够准确推测地下岩层的渗透性和孔隙度。
6. 试井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井斜、井深和采集数据的精度等。
常规试井解释方法
![常规试井解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b2f0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5.png)
常规试井解释方法常规试井是一种在钻完井以后进行的测试方法,旨在评估井中地层的性质和井的产能。
常规试井通常包括测井、射孔和产量测试。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规试井的原理、步骤以及数据的解释和分析方法。
常规试井的原理是利用测井工具测量井中各点的物理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来推断地层的性质。
其中,测井工具通过电、声、密度和放射性等物理信号来测量地层中的电阻率、声波速度、密度和放射性等参数。
这些参数与地层的含油气性、渗透率和孔隙度等特征相关联。
常规试井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油管下入、测井、射孔和产能测试。
首先,油管被下入井中,将测井仪器下放到需要测试的地层段。
测井仪器包括电阻率测井仪、声波测井仪、密度测井仪和放射性测井仪等。
这些工具通过钢丝绳连接,可以测量不同参数。
测井数据会通过电缆传送到地面。
其次,根据测井的数据,可以计算电阻率、声波速度、密度和放射性等地层参数。
其中,电阻率可以推断出地层的含油气性,电阻率低的地层通常是含油气的。
声波速度和密度可以用来估计地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
放射性数据可以帮助确定地层的组成和厚度。
接下来,通过射孔器进行射孔操作。
射孔是指用爆炸、冲击或冲击弹射等方式在井中形成孔洞,以便使地层与井筒直接相连。
射孔有助于增加地层与井筒的接触面积,提高地层的产能和采收率。
最后,进行产能测试。
产能测试的目的是确定井的流体产能,即每天可产出的油或气的数量。
产能测试可以通过油水分离器和测试管,以及计量和记录仪器来完成。
产能测试时,可以通过控制井口压力和流体的流量来测量不同压力下的流体产能。
在解释和分析常规试井数据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参数的变化趋势和互相之间的关系。
例如,电阻率降低、声波速度增加、密度增加和放射性增加可能表明地层中存在含油气的区域。
而电阻率增加、声波速度降低、密度降低和放射性降低则可能表示地层中存在含水区域。
此外,在解释常规试井数据时还需要结合地质模型和其他地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通过对比试井数据和岩心样品的分析结果,可以验证常规试井数据的准确性,并对地层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试井技术介绍
![试井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912f3b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b.png)
A1
A
B1
C1
D1
B2
C2
D2
H
H1
a、落实储层的产能情况,为开发选择合理的工作制度提供依据; b、落实流动压力、地层压力、地层压力布、注水受效等; c、落实储层油气水性质及PVT样品分析; d、落实储层渗流模型,分析地层渗流参数(kh/μ、kh、k)及完善程度(S、DR、FE、Ps)等。判断储层是均质、双孔隙、垂直裂缝还是复合油藏特征;分析地层平面和纵向上渗透率的变化。分析油气水井储层完善程度和污染情况; e、落实边界性质及距离,计算动储量等; f、求取裂缝半长和导流能力,分析压裂酸化等措施效果。 g、判断井间连通性和断层的遮挡情况. h、判断井筒内的工作情况
油井的指示曲线
系统试井曲线
油井产能曲线
建立井的产能方程: q=J△P q=C(PR-Pwf )n △P=aq+bq2 从而达到了解井的生产能力、确定井的合理工作制度目的
P1
P2
P3
P4
Q1
Q2
Q3
Q4
一、基础知识 6、主要试井方法
(2)等时试井:等时试井:等时试井是用3~4次比较省时的等时流动确定不稳定产能曲线,然后再用一个稳定测点,由不稳定产能曲线推出稳定产能曲线。
一、基础知识 6、主要试井方法
(5)压降试井:是在测试前已关井一段时间,地层内压力已趋于平衡,然后把压力例计放入井内,记录井以恒定产率生产时井底压力的变化。
一、基础知识 6、主要试井方法
(6)压力恢复试井:产量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然后关井并记录井底压力恢复过程。
一、基础知识 6、主要试井方法
pw
pr
q
0
t
q
激动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表皮效应、表皮系数和折算半径
由于钻井过程中泥浆的侵入、射孔引起射开不完善、酸化和压裂原因, 使油井附近地层区域的渗透性发生变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井壁污染和增 产措施见效。因此,当原油流入井筒时,就会在这个渗透性不同的区域内 产生一个附加压降。这就是所谓的“表皮效应”。
将表皮效应产生的附加压降△Ps无因次化,得到无因次附加压力降,
q q J= = p pi pwf ps
(17)流动效率和堵塞比
流动效率(FE):是指实际采油指数与理想采油指数的比值。
pi pwf ps J FE = = Ji pi pwf
堵塞比(DR):流动效率的倒数。
pi pwf Ji DR = = J pi pwf ps
(5)线性流动
线性流动就是指在某一区域内,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同,流线相互平行。 可能出现“线性流”的情况:平行断层所形成的条带地层,离井稍远 区域流动;无限导流垂直压裂裂缝井;水平井水平段较长时。 线性流在压力曲线上的表现特征:压力导数成1/2斜率的直线。
(6)双线性流动
有限导流垂直裂缝是指进行水力压裂的井,当加入的支 撑剂沙粒配比是当时,裂缝中的导流能力与地层的导流能力 可以相比拟。此时除垂直于裂缝的线性流外,沿裂缝方向也 产生线性流,因此成为双线性流。 双线性流产生于有限导流的垂直裂缝。
3、重要概念
(1)平面径向流
假设:油层均质、等厚、油井打开 整个油层生产。 现象:在油层中与井筒方向垂直的水平面上,流线从四面八 方向井筒汇集、而等压线则是以井轴为圆心的同心圆。
实际上,油井一开井总要受到井 筒储集和表皮效应或者其他因素的影 响,这时虽然也是向着井筒流动,但 是尚未形成径向流的等压面,这一阶 段称为“早期段”,在生产影响达到 油藏边界以后,此时因受边界影响不 呈平面径向流,这一阶段称为“晚期 段”,真正称为径向流的只是它们之 间的一段时间,即“中期段”
差的油井产量;
q q Jo = = p pi pwf
理想比(米)采油指数:指无污染或者措施情况下的单位 油层厚度的采油指数;
Jo q q J os = = = h p h h( pi pwf )
(16)实际采油指数
实际采油指数:指地层存在污染或者要经过增产措施的
条件下的采油指数。 计算公式如下:
rwe = rwe
S
折算半径rwe和井筒半径rw之间的关系: rwe=rw(即S=0或者△Ps=0):井未受污染; rwe <rw(即S>0或者△Ps>0):井受污染; rwe >rw(即S<0或者△Ps<0):增产措施见效。
(15)理想采油指数和理想比采油指数
理想采油指数:指无污染或者措施情况下的单位生产压
用来表征一口井表皮效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称之为“表皮系数S”(污染 系数)。
表皮系数S所反映的储层特征:
S>0:地层受污染,S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 S=0:储层未受污染; S<0:增产措施见效,S绝对值越大,增产措施的效果越好。
(14)表皮效应、表皮系数和折算半径
除了用表皮系数S表示井壁污染和表皮效应性质严重程度 之外,也可以用折算半径rwe表示,折算半径就是将表皮效应 用等效井筒半径来代替,计算公式如下:
试井(狭义):仅指井底压力的测量和分析,以及为了
进行压力校正而进行的温度测量和为了分析压力而进 行的产量计量。
1、什么是“试井”?
地层属性: 产量
孔隙度、渗透 率、断层、边 界、边底水、 气顶等
压力响应
正问题
反 问 题
反求地层信息
试井解释
2、“试井”、“生产测井”、“测井” 测井(Well Logging): 差别
试井是唯一的矿场流动评价技术
油气勘探开发的是流体矿藏,流动测试将更能 反映油气藏的产能。 试井就是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井的测
试信息的研究,确定反映测试井和储层特性的各种
物理参数。 渗流力学理论的发展:室内实验 矿场试验--试井
归纳起来试井分析的主要用途有:
1、判断和预测油气藏类型,均质油气藏,非均质油气藏等; 2、判断和预测油气藏大小和范围,河道油藏,断层距离,透 镜体,油(气)层边界,非均质分布等,而且是地震、测 井等手段都难达到的;。 3、判断和评价断层的性质,包括密封性等; 3、流动单元的划分; 5、判断井间连通性和注采平衡分析; 6、平均地层压力计算,压力分布; 7、估算测试井的完井效率、井底污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采 取增产措施(如酸化、 压裂),分析增产措施的效果; 8、估算测试井的控制储量、产能、地层参数; 9、描述井筒周围油藏特性,包括流动单元描述与划分,渗透 率分布、孔隙度分布,厚度分布,饱和度分布等。
主要用电法等来测试井筒附近区域的地层渗透率、
饱和度等地层特征。
生产测井(Production Test): 主要研究井筒问题,如出油层位、出水层位、分 层流量及井壁损坏等。 试井(Well Testing):
主要通过测试压力数据和产量数据来求取生产井
流动区域范围内的有效地层参数,如渗透率、表皮系 数、井筒存储系数以及井与断层的距离。
由于“试井”和“生产测井”同样都是使用
绳索(电缆或者钢丝)向井中下入仪器,测取资料 进行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子压力计的发展和 应用,使得试井和生产测井在现场施工方式上趋于 接近,统称为“电缆作业”,但是研究方法、研究
对象和所依据的理论截然不同,因而只能是彼此渗
透,不能混为一谈。
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技术(盆地、区带、圈闭等评价) 油藏探测与监测技术(试井、地震、测井、录井) 地质建模与储层描述技术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生产动态分析与监测技术(油藏工程)
井筒举升工艺(采油工程)
储层改造技术(采油工程)
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试井服务的范围跨越了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全过程。
油藏中不同时刻的压力分 布曲线彼此平行,井底压力随 时间变化呈线性关系。封闭油 藏中一口井以稳定产量投入生 产,当压力影响达到所有封闭 边界之后,便进入“拟稳定流 动”阶段。
(4)半球形流和球形流动
油藏由于存在气顶或者底水,为了防止底水锥进或者气顶气窜,只 打开油层顶部或者底部,油层中的流体类似于从半球体的四面方向流向 油层顶部的打开部位,此时的流动称为“半球形流动”。 如果只在油层中某一部位打开,油层流体从射孔孔眼的上下、左右、 前后四面八方流向孔眼,此时的流动称为“球形流动”。 厚油层局部打开时可以在“早期段”出现“半球形”或者“球形” 流动。
(2)稳定流动
一口油井以稳定产量生产,如果在“晚期段”整个油藏的压 力分布保持恒定(即不随时间变化),油藏中每一点的压力 都保持常数,这种流动状态成为“稳定流”。 表现特征:t≥tss时,油藏中任何一点均有:dp/dt=0.
强水驱边底水油藏 可出现稳定流。
(3)拟稳定流动
如果在稳定生产过程的晚期段,油藏中每一点的压力随时间 的变化率都相同,即各点的压力以相同的速度下降,这种流 动状态称为“拟稳定流动”。 表现特征:t≥tps时,油藏中任何一点均有:dp/dt=C(常数)
探测半径的计算公式:
kt rd = 0.029 C t
rd:探测半径,ft; k: 渗透率,mD;
t: Φ: u: Ct :
时间,h; 孔隙度,无因次; 粘度, mPa.S. 压缩系数,[磅/英寸2]-1
(11)压降试井和压降曲线
压降试井:即把本来关着的油井开井生产,使油层中的压力 下降,测量产量和井底流动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压降曲线:以直角坐标表示井底流压Pwf(t),以对数坐标表示 开井时间t,绘制出来的井底流压和开井时间的 单对数曲线称为压力降落曲线,简称压降曲线。 利用压降曲线可以计算油层渗透率k和表皮系数S等。
曲线。 利用压力恢复曲线可以计算油层渗透率k、表皮系数S以及
(13)井筒储集效应和储集系数
在油井开井阶段和刚关井时,由于流体自身的压缩性,
都存在续流影响,这就是“井筒储集效应”。 从开井或者关井开始,直到地面产量与井底产量完全相 同之前的阶段都称为“纯井筒存储阶段”。
dV qBt C= = dP 24 P
(19)气井拟压力和无阻流量
气井拟压力的定义:
2p = dp p0 Z
p
气井无阻流量(QAOF):是指气井在井口敞喷(大气压)条 件下的气体产量。
(7)拟径向流
对于水力压裂井,当初期的线性流动和双线性流动结束 之后,当压力波响应半径大于裂缝半长时,就会出现拟径向 流动。
(8)续流
井口开井时,初始的井口产量是由井筒内液体的膨胀而产生的, 井底的流动是从零逐渐增高到常产量(Q)值,这时地层内不能马上形
成平面径向流,这一阶段称为井筒储集影响阶段,也称“续流动 段”。
试井解释导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05年10月
一、试井解释中的概念
1、什么是“试井”?
试井(广义):试井是一种通过获得有代表性储层流体样品、
测试同期产量及相应的井底压力资料来进行储层评价的技术。
既包括压力和温度及其梯度的测量、高压物性样品的 获取,不同工作制度下的油、气、水流量的测量,甚 至探测砂面以了解地层出砂情况等均可以称为试井的 范畴。
反之,当一口井在井口关井时,由于井筒内流体的压缩性影响, 或是由于井筒内具有自由液面,使得井底不能同时关闭停止流动, 地层继续向井内补充一部分液体,这便是关井的“续流动”。
几种特定流动的压力导数特征斜率值
(9)段塞流
在钻柱(DST)测试中,打开井底阀以后,随着地层 流体的产出,测试管柱的液面不断上升。对于自喷能量 差的地层,液面达到井口之前,流动即停止,从而形成
(12)压恢试井和压恢曲线
压恢试井:一口井以稳定产量生产一段时间tp以后,关井使 油层压力回升(“恢复”),测量关井前产量和关 井 后井底流压随时间的变化,这就是“压恢试井”。 压恢曲线: Horner曲线:即以直角坐标表示关井井底压力Pws(△t),对数 坐标表示(tp+△t)/△t,这样的半对数曲线就 称为霍纳曲线。 MDH曲线:即以直角坐标表示关井井底压力Pws(△t),对数坐 标表示关井时间△t,这震 静态 1m 1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