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曾侯乙编钟六阳律的三度生律及其音阶形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曾钟设计中三度定律“角-曾”结构与五度定 律的互补、结合,形成了一个有别于管律、弦律 的钟律十二律体系。
例二: 曾侯乙编钟钟律中两种生律法的互补、融合示意图
❖ 从以上图示上可知,在宫、徵、商、羽这四个音上建立的“角-曾”大三 度关系,是基本的,是整体结构的基础,相应产生的小三度关系是派生 的,而五度生律则起到使之结为一个统一体的作用。
❖ 其意义在于完成了钟律十二律中六阳律、六阴律的构建: 宫、商两组“角-曾”结构,完成的是十二律中六阳律的构建。 徵、羽两组“角-曾”结构,完成的是十二律中六阴律的构建。
曾侯乙编钟的六阳律
❖ 曾侯乙编钟在其钟律设计上,是以“割先聿均(姑洗均)” 统一全局,作为全部标音体系总纲的前提。曾钟的六阳律, 实际上是以割先聿 之宫的“角-曾”结构(与上层三组钮钟 “宫——宫角——宫曾——宫”的定律框架相合),与割先 聿 之商的“角-曾”结构(与上层三组钮钟“商——商角— —商曾——商”的定律框架相合)的互补而完成的。构成这 六个阳律基础的,其实是割先聿 与妥宾(蕤宾)这两组“角 -曾”结构。其他的夷则、无射、黄钟、太簇四阳律,都是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曾侯乙编钟六阳律的三度定律 及其音阶型态
修海林
文献发表: 黄翔鹏:曾侯乙钟、磐铭文乐学体系初探,音乐研究,1981年1期。 修海林:曾侯乙编钟六阳律的三度定律及其音阶型态 ,中国音乐, 1988年1期。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 六阳律 三度生律 音阶观念
相关知识: 曾侯乙编钟简介
❖ 全套65件青铜钟,悬挂于曲尺形钟架,分纽钟(上层,分为 三组,共19件)、甬钟(中层分为三组、下层分为二组,共 五组45件)、鎛钟(置于下层,1件),依其音列有序排列。
例一:曾侯乙编钟上层钮钟(二、三组) 在宫-徵、商-羽这四音上建立的 “甫页-曾”结构。
上层钮钟铭文展示的两种“角-曾”结构定律框 架:
❖ 宫-徵五度关系律位上建立的“角-曾”结构定律框架: 上层三组钮钟铭文展示的,是在宫-徵五度关系律位上,
各建立一个“角-曾”结构的定律框架: 宫——宫角——宫曾——宫
中层一、二、三组甬钟上的“角-曾”结构
曾钟设计中三度生律法与五度生律法的融合
❖ 曾钟中的三度生律,是分别在“宫——徵——商——羽”这由 五度生律生成的四音基础上形成的。
❖ 证明在曾侯乙全套编钟的钟律理论设计中,存在着一个三度生 律法与五度生律法的融合。这两种生律法对曾侯乙编钟钟律的 十二律体系的构筑中,是必不可少的。
(﹟5——)1——3——﹟5—— 1 宫曾 宫 宫角 宫曾 宫
(﹟2——)5——7——﹟2—— 5 徵曾 徵 徵角 徵曾 徵
❖ 在曾侯乙全套编钟中,由上层钮钟(二、三组)中可以看到此结构方式 的生律思维模式。我们称其为“六阳律三度定律思维模式”。
❖ 链接:《说文》解“曾”,称“曾,益也。”取增益层垒之 意。
上钟架构件铭文计3755字。 可视为文物上的先秦乐律 学文献。
曾侯乙编钟钟律体制中的
“甫页-曾”(或可称“角-曾”)结构
经由曾侯乙编钟的钟律铭文与实际测音结果的证实,在 曾侯乙编钟的钟律体制中,存在着一个“甫页-曾”(或可 称“角-曾”)结构。该结构的含义是指: ❖ 以本位音上方大三度称其“甫页”(或称“角”); ❖ 以本位音下方大三度称其“曾”(亦可理解为本位音连续向 上两个大三度)。 如(设宫为1):
❖ 编钟的铸造,经过铸型、浇铸、调音工艺。 ❖ “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凫氏为钟”(《周礼·考工记》) ❖ 每钟可发呈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体现出两个不同的基频:
正鼓音为第一基频,侧鼓音为第二基频。 ❖ 编钟音域最低音为C,最高音是d4。谓“一钟二音三度音程” ❖ 钟体刻有铭文2828字,加
徵——徵角——徵曾——徵 商-羽五度关系律位上建立的“角-曾”结构定律框架:
上层二组钮钟铭文展示的,是在商-羽五度Hale Waihona Puke Baidu系律位上, 各建立一个“角-曾” 结构的定律框架:
商——商角——商曾——商 羽——羽角——羽曾——羽
从中看到的是不同以往古代律学史上常见的五度生律中,始发律经十二 次循环相生然后重返原位的生律思维,而是以更为简结而独特的方式,由始 发律连续向上两次大三度生律而达到其还原。
分析:
❖ 1、曾钟钟律体系中,古音阶和新音阶并存。古音阶中的第 四级音是“商角(﹟4)”,新音阶中的第四级音是“羽曾 (4)”。曾钟中,羽曾的音数甚多,诸均中,羽曾又远多 于商曾,已说明新音阶已较古音阶要突出。
❖ 2、在编钟铭文中,对新音阶第四级音专有一个名称“龢”, 并且,在主要用于演奏的甬钟设计中,新音阶第四级音有明 显的地位。
中层一二三组甬钟正鼓音的五声形态
曾钟的设计中,“管子生律”的五声形态是显而易见的。
曾侯乙编钟音列设计中新音阶形态的存在
❖ 例三:曾钟正鼓部上的七声新音阶
链接: ❖ 在下层二、三组甬钟音列的正鼓音设计中,我们看到了具
“管子生律”特征的完整的七声新音阶形态。
中层二组和中层三组钟列,在实际演 奏的互补中,能够构成七声新音阶形态。
❖ 3、曾钟演奏中,正鼓部(原称“隧部”)的发音效果及演 奏的便利程度要远胜于侧鼓部(原称“鼓部”)。曾钟中, 古音阶的商角(﹟4)发音敲击部位,均在正鼓部。但是, 这个音,若和曾侯乙编钟具有的“管子生律”特征放在一起 考虑,则可以看到实际存在着的、可以正鼓部上演奏的新音 阶形态。这个商角,却是作为新音阶的第七级音而存在并发 挥作用。历史上被后世文献记载的“管子生律”特征,也在 这里以整体的正鼓音设计形态,以及完整的、合乎其生律推 演逻辑规律的七声形态展现出来。
❖ 曾侯乙钟的六阳律为: 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 十二律中的六阴律为: 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
相关链接:
❖ 1、历史上十二律制中的所谓“六律”、“六吕 (或六同)”,与钟律体制中三度生律与五度生 律的融合有一定关系。
❖ 2、对钟律十二律制而言,三度生律成就了六阳律 (“六律”)、六阴律(“六吕”),五度生律 则使阴阳律维系在十二律制的统一结构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