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直线与方程1. 直线的一般方程直线的一般方程可以表示为:Ax + By + C = 0。
其中A、B、C是常数,A和B 不同时为0。
这个方程可以通过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坐标来确定。
2.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可以表示为:y = kx + b。
其中k是直线的斜率,b是y轴截距。
通过斜截式方程,我们可以方便地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3.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以表示为:y - y1 = k(x - x1)。
其中(x1, y1)是直线上的一个已知点,k是直线的斜率。
根据点斜式方程,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点和斜率来确定直线的方程。
4.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以表示为:(y - y1)/(x - x1) = (y2 - y1)/(x2 - x1)。
其中(x1, y1)和(x2, y2)是直线上的两个已知点。
通过两点式方程,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点的坐标来确定直线的方程。
5. 直线的斜率公式和截距公式直线的斜率可以通过斜率公式来计算:k = (y2 - y1)/(x2 - x1)。
直线的截距可以通过截距公式来计算:b = y1 - kx1。
通过斜率公式和截距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6. 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如果直线1的斜率等于直线2的斜率,则直线1和直线2平行。
如果直线1的斜率与直线2的斜率的乘积为-1,则直线1和直线2垂直。
7. 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直线与x轴的交点可以通过将y设为0得到,直线与y轴的交点可以通过将x 设为0得到。
8. 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倾斜角可以通过斜率来计算:θ = arctan(k),其中k是直线的斜率。
9. 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Ax + By + C = 0到点(x0, y0)的距离可以通过公式计算:d = |Ax0 + By0 +C|/√(A²+B²)。
10. 直线与线段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线段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直线与线段相交•直线与线段不相交•直线与线段重合通过计算直线与线段的交点,可以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总复习学案 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一、知识点 倾斜角与斜率1. 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我们把x 轴正方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则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范围是0απ≤<.2. 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的斜率,等于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即tan k θ=. 如果知道直线上两点1122(,),(,)P x y P x y ,则有斜率公式2121y y k x x -=-. 特别地是,当12x x =,12y y ≠时,直线与x 轴垂直,斜率k 不存在;当12x x ≠,12y y =时,直线与y 轴垂直,斜率k =0.注意:直线的倾斜角α=90°时,斜率不存在,即直线与y 轴平行或者重合. 当α=90°时,斜率k =0;当090α︒<<︒时,斜率0k >,随着α的增大,斜率k 也增大;当90180α︒<<︒时,斜率0k <,随着α的增大,斜率k 也增大. 这样,可以求解倾斜角α的范围与斜率k 取值范围的一些对应问题.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1.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1l 、2l ,其斜率分别为1k 、2k ,有:(1)12//l l ⇔12k k =;(2)12l l ⊥⇔121k k ⋅=-.2. 特例:两条直线中一条斜率不存在时,另一条斜率也不存在时,则它们平行,都垂直于x 轴;….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 点斜式:直线l 过点000(,)P x y ,且斜率为k ,其方程为00()y y k x x -=-.2. 斜截式:直线l 的斜率为k ,在y 轴上截距为b ,其方程为y kx b =+.3. 点斜式和斜截式不能表示垂直x 轴直线. 若直线l 过点000(,)P x y 且与x 轴垂直,此时它的倾斜角为90°,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这时的直线方程为00x x -=,或0x x =.4. 注意:00y y k x x -=-与00()y y k x x -=-是不同的方程,前者表示的直线上缺少一点000(,)P x y ,后者才是整条直线.直线的两点式方程1. 两点式:直线l 经过两点111222(,),(,)P x y P x y ,其方程为112121y y x x y y x x --=--, 2. 截距式:直线l 在x 、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其方程为1x ya b+=.3. 两点式不能表示垂直x 、y 轴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垂直x 、y 轴及过原点的直线.4. 线段12P P 中点坐标公式1212(,)22x x y y ++.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 一般式:0Ax By C ++=,注意A 、B 不同时为0. 直线一般式方程0(0)Ax By C B ++=≠化为斜截式方程A Cy x B B=--,表示斜率为A B -,y 轴上截距为C B -的直线.2. 与直线:0l Ax By C ++=平行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10Ax By C ++=;与直线0Ax By C ++=垂直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10Bx Ay C -+=.3. 已知直线12,l l 的方程分别是:1111:0l A x B y C ++=(11,A B 不同时为0),2222:0l A x B y C ++=(22,A B 不同时为0),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如下判别:(1)1212120l l A A B B ⊥⇔+=; (2)1212211221//0,0l l A B A B AC A B ⇔-=-≠;(3)1l 与2l 重合122112210,0A B A B AC A B ⇔-=-=; (4)1l 与2l 相交12210A B A B ⇔-≠.如果2220A B C ≠时,则11112222//A B C l l A B C ⇔=≠;1l 与2l 重合111222A B CA B C ⇔==;1l 与2l 相交1122A B A B ⇔≠.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1. 一般地,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11122200A x B y C A x B y C ++=⎧⎨++=⎩. 若方程组有惟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若方程组有无数解,则两条直线有无数个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重合.2. 方程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λ+++++=为直线系,所有的直线恒过一个定点,其定点就是1110A x B y C ++=与2220A x B y C ++=的交点.两点间的距离1. 平面内两点111(,)P x y ,222(,)P x y,则两点间的距离为:12||PP .特别地,当12,P P 所在直线与x 轴平行时,1212||||PP x x =-;当12,P P 所在直线与y 轴平行时,1212||||PP y y =-;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平行线距离1. 点00(,)P x y 到直线:0l Ax By C ++=的距离公式为d =.2.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推导出两条平行直线11:0l Ax By C ++=,22:0l Ax By C ++=之间的距离公式d ,推导过程为:在直线2l 上任取一点00(,)P x y ,则0020Ax By C ++=,即002Ax By C +=-. 这时点00(,)P x y 到直线11:0l Ax By C ++=的距离为d =二、直线方程对应练习 一.选择题1.(安徽高考) 过点(1,0)且与直线x-2y=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x-2y-1=0 B. x-2y+1=0 C. 2x+y-2=0 D. x+2y-1=02. 过点(1,3)P -且垂直于直线032=+-y x 的直线方程为( )A. 012=-+y x B.052=-+y x C. 052=-+y x D. 072=+-y x 3. 已知过点(2,)A m -和(,4)B m 的直线与直线012=-+y x 平行,则m 的值为( ) A. 0 B. 8- C. 2 D. 104.(安徽高考)直线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直线的方程是( )A . 3x+2y-1=0 B. 3x+2y+7=0 C. 2x-3y+5=0 D. 2x-3y+8=05.设直线ax+by+c=0的倾斜角为θ,切sin cos 0θθ+=则a,b 满足 ( ) A. a+b=1 B. a-b=1 C. a+b=0 D. a-b=06. 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则系数a= A 、 -3 B 、-6 C 、23- D 、327.点P (-1,2)到直线8x-6y+15=0的距离为( ) A 2 B 21 C 1 D 278. 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A (-2,1) B (2,1) C (1,-2) D (1,2)9. (上海文,15)已知直线12:(3)(4)10,:2(3)230,l k x k y l k x y -+-+=--+=与平行,则k 值是( )A. 1或3B.1或5C.3或5D.1或210、若图中的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A 、K 1﹤K 2﹤K 3B 、K 2﹤K 1﹤K 3C 、K 3﹤K 2﹤K 1D 、K 1﹤K 3﹤K 211、与直线2x+3y-6=0关于点(1,-1)对称的直线是( )A.3x-2y-6=0B.2x+3y+7=0C. 3x-2y-12=0D. 2x+3y+8=0 12. 若直线ax + by + c = 0在第一、二、三象限,则( )A. ab >0,bc >0B. ab >0,bc <0C. ab <0,bc >0D. ab <0,bc <013. 如果直线 l 经过两直线2x - 3y + 1 = 0和3x - y - 2 = 0的交点,且与直线y = x 垂直,则原点到直线 l 的距离是( )A. 2B. 1C.2D. 22 14. 原点关于x - 2y + 1 = 0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 ⎪⎭⎫ ⎝⎛52 ,54- B. ⎪⎭⎫ ⎝⎛54 ,52- C. ⎪⎭⎫ ⎝⎛52 ,54 D. ⎪⎭⎫ ⎝⎛54 ,52- 二、填空题1. 点(1,1)P -到直线10x y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
必修②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复习一
必考部分内容 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直线方程(五种形式) A 要求 B √ √ C
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两直线的交点 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
√ √ √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
2013年6月27日星期W
基础知识
1.直线的倾斜角:取值范围是[0,π)
2.直线的斜率及斜率公式
k=tanα
整理得(81-d2)k2-54k+ 9-d2=0 又k∈R,则△=(-54)2-4(81-d2)(9-d2)≥0
解得: d 3 10 综上d取值范围为 d 3 10 0 0
思想与方法
例题3. 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分别过A(6,2)、B(–3,–1)两点的, 并且各自绕着A、B旋转,若两条平行线间距离为d. (1) 求距离d的取值范围; (2) 求当d取最大值时两条直线的方程.
解 : 设过点(1,0)的直线l与两平行线分别交于A、B两点.
①当l的斜率存在时,设所求 直线l的方程是 y k ( x 1) y k ( x 1) k 6 5k 由 得 A点的坐标是( , ); k 1 k 1 x y6 0 y k ( x 1) k 3 4k 由 , 得 B 点的坐标是( , ); k 1 k 1 x y3 0
x y (4)截距式: 1 a b
(5)一般式:Ax+By+C=0(A2+B2≠0)
基础知识
5.直线间的位置关系与判定方法:
若l1: y=k1x+b1, l2: y=k2x+b2, 则①l1∥l2 k1=k2且b1≠b2 ; ②l1⊥l2 k1k2=-1 ; ③l1与l2相交 k1≠k2 ; ③l1与l2重合 k1=k2且b1=b2
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知识点总结及练习(答案)
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 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 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度。
所以,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 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 k 表示。
即k tan。
斜率反应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直线 l与 x 轴平行或重合时 ,α =0° , k = tan0° =0;当直线 l与 x 轴垂直时 ,α = 90 ° , k不存在 .当0,90 时,k 0;当90 ,180时, k 0 ;当90时, 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k y2y1 (x1x2 )( P1(x1,y1),P2(x2,y2),x1≠ x2 )x2x1注意下边四点: (1)当 x1x2时,公式右侧无心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 与 P1、 P2的次序没关;(3)此后求斜率可不经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获得。
(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y y1k( x x1 ) 直线斜率k,且过点x1, y1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 0°时, k=0,直线的方程是y 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可以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 ,所以它的方程是x=x 。
11②斜截式:y kx b ,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y y1x x1( x1 x2 , y1y2)直线两点x1, y1,x2, y2y2y1x2x1④截矩式:xy 1 此中直线l与 x 轴交于点 (a,0) ,与y轴交于点 (0,b) ,即l与 x 轴、y轴a b的截距分别为 a,b 。
人教版《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PPT完美课件11
线l上的情况是否还适用?
探究提示:考虑
提示:仍然适用.
代入公式能否成 立.
①当A=0,B≠0时,直线l的方程为By+C=0,
即 yC B,d|y0C B 适|合|B 公y |0 B 式 |C ; |, ②当B=0,A≠0时,直线l的方程为AxC0,xC,
A
d|x0A C||A 适x|合A 0|公C式|, ;
人教版《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PPT完美课件11
【解析】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 d|42325|19.
4232
5
答案:1 9
5
2.设与直线x+3y-5=0垂直的直线的方程为3x-y+m=0,则由点
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知:d|3(1)0m ||m 3|310.
32(1)2
10 5
所以|m-3|=6,即m-3=±6,
人教版《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PPT完美课件11
人教版《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PPT完美课件11
【探究提升】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三点说明 (1)公式的适用范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适用于平面内任意 一点到任意一条直线的距离,无论是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还是 斜率为0均适用于此公式. (2)公式的构造特点:分子是用点P(x0,y0)的坐标代换直线方 程中的x,y,然后取绝对值.分母是直线方程中的x,y的系数的平 方和的算术平方根. (3)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应先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
“×”).
(1)直线l1:Ax+By+C1=0到l2:Ax+By+C2=0的距离是|C1-C2|. ()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不适用于点在直线上的情形.( ) (3)原点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是 | C | .( )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① 关于倾斜角的概念要抓住三点:ⅰ.与x 轴相交; ⅱ.x 轴正向; ⅲ.直线向上方向. ② 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0. ③ 倾斜角α的范围000180α≤<.④ 0,900≥︒≤︒k α; 0,18090 k ︒︒α (2)直线的斜率①直线的斜率就是直线倾斜角的正切值,而倾斜角为090的直线斜率不存在。
②经过两点),(),,(222111y x P y x P (21x x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1212x x y y k --=(21x x ≠)③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并不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
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12,l l ,其斜率分别为12,k k ,则有1212//l l k k ⇔=。
特别地,当直线12,l l 的斜率都不存在时,12l l 与的关系为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如果两条直线12,l l 斜率存在,设为12,k k ,则12121l l k k ⊥⇔=-注:两条直线12,l l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斜率之积为-1,这句话不正确;由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可以得出两直线垂直,反过来,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不一定为-1。
如果12,l l 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12l l 与互相垂直。
二、直线的方程 1、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名称方程的形式已知条件局限性点斜式 )(11x x k y y -=- ),(11y x 为直线上一定点,k 为斜率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斜截式 b kx y +=k 为斜率,b 是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两点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2121y y x x ≠≠其中),(),,(2211y x y x 是直线上两定点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y 轴的直线截距式 1=+by a xa 是直线在x 轴上的非零截距,b 是直线在y 轴上的非零截距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y 轴或过原点的直线一般式 0=++C By Ax )不同时为其中0,(B AA ,B ,C 为系数无限制,可表示任何位置的直线注:过两点),(),,(222111y x P y x P 的直线是否一定可用两点式方程表示?(不一定。
《直线与方程》复习课件(17张ppt)
方程组:
A1x+B1y+C1=0
A2x+B2y+C2=0的解
一组 无数解
无解
两条直线L1,L2的公共点 一个 无数个 零个
直线L1,L2间的位置关系 相交 重合
平行
5、3种距离
(1).两点距离公式 | AB | (x1 x2)2 ( y1 y2)2
(2)点线距离公式 设点(x0,y0),直线Ax+By+C=0,
a=1或-3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P(2,-1)且与直线2x+3y+12=0平行;
2x+3y-1=0
(2)经过点Q(-1,3)且与直线x+2y-1=0垂直; 2x-y+5=0
.
(3)经过点R(-2,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 x+y-1=0或3x+2y=0
直线的交点个数与直线位置的关系
6
D.
π
6
B
3、直线的5种方程
名 称 已知条件
标准方程 适用范围
点斜式 点P1(x1,y1)和斜率k y y1 k(x x1) 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
斜截式 斜率k和y轴上的截距 y kx b 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
两点式 点P1(x1,y1)和点P2(x2,y2) 截距式 在x轴上的截距a
在y轴上的截距b
d | Ax0 By0 C | A2 B2
(3)两平行线距离:l1:Ax+By+C1=0,l2:Ax+By+C2=0 d | C1 C2 | A2 B2
点(1,3)到直线3x 4 y 4 0的距离为
中点坐标公式
x0
y0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知识点+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知识点+习题+答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倾斜角和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 取x轴作为基准, 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α= 0°.2、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0°≤α<180°.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3、直线的斜率: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k = tanα⑴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⑵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由此可知, 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4、直线的斜率公式: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斜率公式: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1、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注意: 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如果k1=k2, 那么一定有L1∥L2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l 经过点),(000y x P ,且斜率为k )(00x x k y y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k ,且与y 轴的交点为),0(bb kx y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已知两点),(),,(222211y x P x x P 其中),(2121y y x x ≠≠ ),(1212112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A )0,(a ,与y 轴的交点为B ),0(b ,其中0,0≠≠b a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关于y x ,的二元一次方程0=++C By Ax (A ,B 不同时为0)2、各种直线方程之间的互化。
高中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3.3_3.3.4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2
1.(点到直线的距离)原点到直线 x+2y-5=0 的距离为( D )
(A)1
(B) 3 (C)2
(D) 5
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到直线3x-4y-11=0的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为( B ) (A)3x-4y-1=0 (B)3x-4y-1=0或3x-4y-21=0 (C)3x-4y+1=0 (D)3x-4y-21=0
新知探求·素养养成
点击进入 情境导学
知识探究
1.点到直线的距离
| Ax0 By0 C |
(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 P0(x0,y0)到直线 l:Ax+By+C=0 的距离为 d= A2 B2 (当
A=0 或 B=0 时,也成立).
(2)几种特殊情况下的点到直线距离:①点P0(x0,y0)到x轴的距离d=|y0|; ②点P0(x0,y0)到y轴的距离d=|x0|; ③点P0(x0,y0)到与x轴平行的直线y=a(a≠0)的距离d=|y0-a|; ④点P0(x0,y0)到与y轴平行的直线x=b(b≠0)的距离d=|x0-b|.
的最小值是( )
(A)2
(B)2 2 (C)4
(D)2 3
解 析 : 因 为 (m,n) 在 4x+3y-10=0 上 , 所 以 m2+n2 的 最 小 值 表 示 原 点 到 直 线 4x+3y-10=0 的距离的平方,即( 10 )2=4.故选 C.
42 32
【备用例3】 过点P(1,2)引直线,使A(2,3),B(4,-5)到它的距离相等,求这 条直线的方程.
数m=
.
解析:(1)由题意,得 | 9 16 7 | = |18 4m 7 | ,
5
5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教案
教学课题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一、知识框架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 倾斜角与斜率(1)倾斜角(2)斜率定义 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规定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直线的倾斜角为︒0 记法 α图示范围0°≤α<180° 作用(1)用倾斜角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
(2)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一个定点以及它的倾斜角,二者缺一不可。
定义α≠90°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α=90° 斜率不存在③当直线l 1∥直线l 2时,可能它们的斜率都存在且相等,也可能斜率都不存在.④对于不重合的直线l 1,l 2,其倾斜角分别为α,β,有l 1∥l 2⇔α=β.(2)垂直如果两条直线都有斜率,且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如果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那么它们互相垂直.有12121-=⋅⇔⊥k k l l①当直线l 1⊥直线l 2时,可能它们的斜率都存在且乘积为定值-1,也可能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②较大的倾斜角总是等于较小倾斜角与直角的和.3.2 直线的方程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①定义:如下图所示,直线l 过定点P (x 0,y 0),斜率为k ,则把方程)(00x x k y y -=-叫做直线l 的点斜式方程,简称点斜式.特别地,当倾斜角为︒0时,有0=k ,此时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方程为00=-y y 或者0y y =。
②说明:如下图所示,过定点P (x 0,y 0),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点斜式,其方程为x -x 0=0,或0x x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①定义:如下图所示,直线l 的斜率为k ,且与y 轴的交点为(0,b ),则方程b kx y +=叫做直线l 的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②说明:左端y 的系数恒为1,一条直线与y 轴的交点(0,b )的纵坐标b 叫做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截式方程.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①定义:如图所示,直线l 经过点P 1(x 1,y 1),P 2(x 2,y 2)(其中x 1≠x 2,y 1≠y 2),则方程y -y 1y 2-y 1=121x x x x --叫做直线l 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②说明: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没有两点式方程,当x 1=x 2时,直线方程为x =x 1;当y 1=y 2时,直线方程为y =y 1.(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①定义:如图所示,直线l 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是P 1(a,0),P 2(0,b )(其中a ≠0,b ≠0),则方程为1=+by a x 叫做直线l 的截距式方程,简称截距式.2. 利用三种直线方程求直线方程时,要注意这三种直线方程都有适用范围,利用它们都不能求出垂直于x 轴的直线方程。
2021_2022年高中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3.3.3点到直线的距离 3.3.4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课前自主预习
一、阅读教材P106~109回答 1.点P(x0,y0)与直线l:Ax+By+C=0的位置关系: Ax0+By0+C=0 ⇔点P在直线l上; Ax0+By0+C≠0 ⇔ 点P不在直线l上. 点P不在直线l上时,点P(x0,y0)到直线l的距离d=
(8)点(x,y)关于y=-x+b对称点为(-y+b,-x+b); 曲线f(x,y)关于y=-x+b轴对称曲线方程为f(-y+b,-x +b)=0;
这么多条,记忆起来是不是很麻烦,应用起来特别易 混.不用担心,记忆方法很简单,只有两条:
①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关于x轴将y变-y,关于y轴将x 变-x即可;关于直线x=a对称将x换作2a-x;关于直线y =b对称将y换作2b-y.
解法 2:(1)由图形可知,当两平行线均与线段 AB 垂
直时,距离 d=|AB|=3 10最大,当两直线都过 A、B 点
时距离 d=0 最小,但平行线不能重合.
∴0<d≤3 10. (2)两直线方程分别是
3x+y-20=0 和 3x+y+10=0.
[点评] 上面我们用两种思路作了解答,不难发现解法2比解法 1简捷的多,这足以显示数形结合的威力,在学习解析几何过程 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往形上联系,以促进数形结合能力的提高 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关于轴对称问题要牢记两点:一是对称的两点连线 与轴垂直.通过直线斜率来体现;二是对称的两点的中点 在轴上,由中点坐标代入轴的方程来表达.另外一些特殊 的轴对称问题也应注意.
当特殊直线为对称轴时经过用基本方法推导可得如下 结论(不是下述特殊直线的用基本方法)
数学课件: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对于(2),先得出关于a,b的关系,再由原点到l1,l2的距离相 等求解.
[解析] =0. ①
(1)∵l1⊥l2,∴a(a-1)+(-b)=0,即a2-a-b
又点(-3,-1)在l1上,∴-3a+b+4=0. 由①②解得a=2,b=2. (2)∵l1∥l2且l2的斜率为1-a, a a ∴l1的斜率也存在,b=1-a,b= , 1-a 故l1与l2的方程分别为
2 1 1 1 1 2 2 2 1 2 2 1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专题突破
专题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直线方程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它们从“形”与“数”两个方面刻画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1)倾斜角的范围是[0° ,180° ). (2)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 ①α≠90° 时,k=tanα; ②α=90° 时,斜率不存在. (3)倾斜角与斜率的单调性问题
[解析]
1 (1)l2即2x-y- =0, 2
1 |a--2| 7 5 ∴l1与l2的距离d= 2 2= 10 , 2 +-1 1 |a+ | 2 7 5 1 7 ∴ = 10 ,∴|a+2|=2, 5 ∵a>0,∴a=3.
(2)设点P(x0,y0),若P点满足条件②, 则P点在与l1,l2平行的直线l′:2x-y+C=0上, 1 |C-3| 1 |C+2| 13 11 且 = 2· ,即C= 2 或C= 6 , 5 5 13 11 ∴2x0-y0+ 2 =0,或2x0-y0+ 6 =0; 若P点满足条件③,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例1]
已知直线l过点P(-1,2)且与以A(-2,-3)、B(3,0)
为端点的线段相交,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分析]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观察直线的变化情况,根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 直线的方程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2
() A.2,3
B.-2,-3
C.-2,3
D.2,-3
解析:-x2+-y3=1 为直线的截距式,在 x 轴,y 轴
上的截距分别为-2,-3.
答案:B
4.直线 l 过点(-1,2)和点(2,5),则直线 l 的方程 为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直线过两点,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得:
y-2 x-(-1)
[典例 1] 已知 A(-3,2),B(5,-4),C(0,-2), 在△ABC 中,求:
(1)BC 边的方程; (2)BC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பைடு நூலகம்
[自主解答] (1)BC 边过两点 B(5,-4),C(0,-2),
y-(-4) x-5
由两点式得,
= ,即 2x+5y+10=0,
-2-(-4) 0-5
2.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1)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何一条直线,都可 以用一个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 ②每个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2)直线的一般方程的定义. 我们把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 Ax+Bx+C=0(其 中 A、B 不同时为 0)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
(1)求边 BC 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边 BC 上的中线 AM 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1)直线 BC 过点 B(3,-3),C(0,2),由两点式, 得2y++33=x0--33,整理得 5x+3y-6=0,所以边 BC 所在 的直线方程为 5x+3y-6=0.
(2)因为 B(3,-3),C(0,2),所以由中点坐标公式 可得边 BC 上的中点 M 的坐标为3+2 0,-32+2,即 32,-12,可得直线 AM 的方程为-y-12-00=x32--((--55)), 整理得直线 AM 的方程为 x+13y+5=0.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1. 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 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
即k=tan α。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当[)90,0∈α时,0≥k ; 当()180,90∈α时,0<k ; 当 90=α时,k 不存在。
例.如右图,直线l 1的倾斜角α=30°,直线l 1⊥l 2,求直线l 1和l解:k 1=tan30°=33∵l 1⊥l 2 ∴ k 1·k 2 =—1 ∴k 2 =—3例:直线053=-+y x 的倾斜角是( )A.120°B.150°C.60° ②过两点P 1 (x 1,y 1)、P 1(x 1,y 1)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注意下面四点:(1)当21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 与P 1、P 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例.设直线 l 1经过点A(m ,1)、B(—3,4),直线 l 2经过点C(1,m )、D(—1,m +1), 当(1) l 1/ / l 2 (2) l 1⊥l 1时分别求出m 的值※三点共线的条件:如果所给三点中任意两点的斜率都有斜率且都相等,那么这三点共线。
高中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3.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3.3.2两点间的距离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
2
3
C. + =1
答案:C
1
3
1
D.y=- x+4
3
B.y=- x-12
)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首 页
1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2
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已知平面上两点 P1(x1,y1),P2(x2,y2)间的距离为|P1P2|,则
-1
2-1
=
-(-3)
,
2-(-3)
首 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探究五
探究四坐标法的应用
将几何问题代数化,即用代数的语言描述几何要素及其关系,并最终解决几
何问题,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叫作坐标法(或解析法),通过这种方法,把点与
坐标、曲线与方程联系起来,实现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结合.
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时,关键要结合图形的特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系建立的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问题能否方便解决.建系的原则主要有
两点:
①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这样便于运算;②如果条件中有互相
垂直的两条线,要考虑将它们作为坐标轴;如果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可考虑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探究五
解:(1)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x+2y-2+λ(3x-2y+2)=0.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总结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知识点 总结代县中学高二数学组一、概念理解:1、倾斜角:①找α:直线向上方向、x 轴正方向;②平行:α=0°;③范围:0°≤α<180° 。
2、斜率:①找k :k=tan α (α≠90°);②垂直:斜率k 不存在;③范围: 斜率 k ∈ R 。
当 α=0°时,k=0当0<α<90°时,k.>0当α=90°时,k 不存在当90°<α<180°,k<03、斜率与坐标:12122121tan x x y y x x y y k --=--==α ①构造直角三角形(数形结合);②斜率k 值于两点先后顺序无关;③注意下标的位置对应。
4、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一:222111:,:b x k y l b x k y l +=+=①平行:<1> 斜率都存在时:2121,b b k k ≠=;<2> 斜率都不存在时:两直线都与x 轴垂直②垂直:<1> 0211=⊥k k x l 不存在,则轴,即;<2> 斜率都存在时:121-=•k k 。
③重合: 斜率都存在时:2121,b b k k ==;④相交:斜率21k k ≠(前提是斜率都存在)判断方法二:11112222:0,:0l A x B y C l A x B y C ++=++=,①1l ∥2l ⇔ 122112211221A B A B B C B C =≠≠且或A C A C ,当(A ,B ,C 不为0时)212121C C B B A A ≠= ②1l ⊥2l ⇔12120A A B B +=③重合:A 1B 2=A 2B 1且B 1C 2=B 2C 1或A 1C 2=A 2C 1,212121C C B B A A == ④相交:A 1B 2≠A 2B 1 ,2121B B A A ≠ 二、方程与公式:1、直线的五个方程:①点斜式:)(00x x k y y -=- 将已知点k y x 与斜率),(00直接带入即可; ②斜截式:b kx y += 将已知截距k b 与斜率),0(直接带入即可; ③两点式:),(2121121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其中, 将已知两点),(),,(2211y x y x 直接带入即可; ④截距式:1=+by a x 将已知截距坐标),0(),0,(b a 直接带入即可; ⑤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在距离公式当中会经常用到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人教A版)必修2课件: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BC:x-4y-1=0,AC:x-y+2=0.
第三章 章末归纳总结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专题三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已知直线的斜截式方程:l1:y=k1x+b1,l2:y=k2x+ b2,则l1∥l2⇔k1=k2,且b1≠b2; l1⊥l2⇔k1k2=-1; l1与l2相交⇔k1≠k2.
第三章 章末归纳总结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有|2x0-y0+3|= 5
52·|x0+y20-1|,
即|2x0-y0+3|=|x0+y0-1|, ∴x0-2y0+4=0或3x0+2=0;
由于P在第一象限,∴3x0+2=0不可能.
联立方程2x0-y0+123=0和x0-2y0+4=0,
第三章 章末归纳总结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由题意,得|AB|=5,
∴(
3k-2 k+1
-
3k-7 k+1
)2+(-
4k-1 k+1
+
9k-1 k+1
)2=52,解得k=0.
∴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1.
第三章 章末归纳总结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第三章 章末归纳总结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2
[解析] 设AB、AC边的中线分别为CD、BE,其中D、E 为中点,
∵点B在中线y-1=0上, ∴设点B的坐标为(xB,1). ∵点D为AB的中点,又点A的坐标为(1,3), ∴点D的坐标为(xB+2 1,2). ∵点D在中线CD:x-2y+1=0上, ∴xB+2 1-2×2+1=0,∴xB=5.
[剖析]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以直线斜率存在为前提的,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建立和使用直线的点斜式方 程.在错解中,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3)+1,已经默认了 直线l的斜率存在,从而漏去了直线l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而本 题中过P点且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恰好符合题意,所以错解丢掉 了一个解.
高中数学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1.1 倾斜角与斜率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2
K12课件
3
三、核心素养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经历如下的过程:首先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的语言 描述几何要素及其关系,进而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代数问题; 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帮助学生不断地体会“数形 结合”的思想方法.
K12课件
4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1.1 倾斜角与斜率
答案:(2) 3 -1 0°<α <90° 90°<α <180°
K12课件
时,α =60°;当 ;当k<0时,α 的范
14
方法技巧 (1)根据定义求直线的倾斜角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草图,则 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角,即为直线的倾斜角. (2)直线的斜率k随倾斜角α增大时的变化情况: ①当0°≤α<90°时,随α的增大,k在[0,+∞)范围内增大; ②当90°<α<180°时,随α的增大,k在(-∞,0)范围内增大.
(A)-1
(B) 1 2
(C)1
(D) 3 2
K12课件
11
3.(由两点计算斜率)过两点A(1, 3 ),B(4,2 3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A ) (A)30° (B)60° (C)120° (D)150°
4.(倾斜角与斜率)已知M(a,b),N(a,c)(b≠c),则直线MN的倾斜角
.
答案:90°
K12课件
15
即时训练1-1:(1)已知一条直线过点(4,-2)与点(1,-2),则这条直线的倾斜 角为( ) (A)0° (B)45° (C)60° (D)90°
(2)已知直线l过点O(0,0),A(1,1),将l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75°,得到直线
l′,则直线l′的倾斜角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 (x2, y2 ) (x1 x2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和谐 k y2 y1 (或k y1 y2 )
x2 x1
x1 x2
P2 P1
P1 P2
倾斜角 联姻 斜率
(形)
(数)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例1 、如图,已知A(3,2)、B(-4,1)、C(0,-1),求
直线AB、BC、CA的斜率,并判断这 些直线 的倾斜角是什么角?
a
0,
2
2
,
=0 k =0
0
<
<
2
k>0
递增
2
k不存在
2 k<0 递增
探究二 斜率公式
已知直线上两点:P1(x1,y1), P2(x2,y2),
如何求斜率k tan, (其中x1 x2 ) ?
y
P1P2 (x2 x1, y2 y1)
OP P2(x2, y2) P1P2 (x2 x1, y2 y1)
斜率为0 倾斜角为0 .
变式2:点B的坐标改为(3,1),此时直线AB的 斜率和倾斜角分别是多少?
斜率不存在 倾斜角为 .
2
学以致用
已知 a、b、m 都
a b
.
y
证明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设点 A m,m, 点 Bb, a ,
由m>0和0<a<b知点A在
0
y=x在第三象限的图像上,
点B在 y=x在第一象限的
图像的下方,于是可得斜率 A(-m,-m)
yx
B(b,a) x
k AB kOB
即证 a m a .
bm b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原点且
斜率分别为1,-1,2和-3的直线 l1, l2 , l3及l4 。
y
l3
解:(待定系数法)
斜拉桥 楼 梯
仁
皇
坡
度阁 效
果
图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升高量与前进量的比”
表示倾斜面的“坡度”(倾斜程度),即
D
C升
高
量
A 前进量
B
升高量
坡度= 前进量
设直线的倾斜程度为 k
kAC
BC AB
tan
kAD
BD AB
tan
直线的斜率
我们把一条直线的倾斜角 a 的正切值叫做
这条直线的斜率. 常用小写字母 k 表示,即
基基准准,,xx轴轴正正向向的与单直位线向l量向与上直方线向l之向间上所方成向的
的角单位叫向做量直之线间的所倾成斜的角角. 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y
倾斜l 角的向量法定义
oP
x
标出下列直线的倾斜角
y
l
p
o x
y
ly
p
o x
o p x
l
y
p
l
o
x
规定:当直线和x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0.
看图说话:直线倾斜角的范围
l1 设直线上另一点A1(1,y)
A3 A1
O A2
lA44 l2
则:k y 0 1 y 1
1 0
x 所以过原点和A1 (1,1) 画直线即可
说明:也可设其它特殊点
反思小结,画龙点睛
同学们这节课有何收获?
联 倾斜角与斜率 姻 关 系 形与数的联姻
结束语:
华罗庚论数形结合: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 焉能分作两边飞; 数数缺缺形形时时少少直直觉觉, , 形形少少数数时时难难入入微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离分家万事休; 切莫忘, 几何代数统一体, 永远联系, 切莫分离.
P
P1(x1, y1)
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
o
x
y y
tan 2 1
锐角
x2 x1
y
OP P1P2 (x2 x1, y2 y1)
P2 (x2, y2 )
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
P
o
钝角
P1(x1, y1)
x
k tan y2 y1
x2 x1
思考:当 p1 p2 的位置对调时,k 值又如何 呢?
[0, )
辨一辨:你认为下列说法对吗?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条直线都有
一个确定的倾斜角与它对应。 对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个倾斜角都对
应于唯一的一条直线。
错
结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一点+倾斜角 确定一条直线
倾斜程度 倾斜角 (形)
生活中有关倾斜程度的问题
飞机起飞 炮 弹 射 击
k tan
思考:(1)是否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
(2)是否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
k
倾斜角为 的直线,斜率不存在.
2
o
a
探究一 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完成下表,并描点.
0
6
4
3
2
23
3 5
46
k
0
3 3
1
3
不存
在 3
1
3 3
k
k tan
0,
2
2
,
0
2
a
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k
k tan
0
/2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 1、自学课件; ❖ 2、可脱离课本,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 3、祝各位同学练就融会贯通的能力!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1.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开场白
论数形结合: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 焉能分作两边飞; 数缺形时少直觉, 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离分家万事休; 切莫忘, 几何代数统一体, 永远联系, 切莫分离.
解:
直线AB的斜率k AB
2 1 3 (4)
1 7
直线BC的斜率
kBC
1 (1) 40
1 2
直线CA的斜率
kCA
1 2 03
1
数 形 kAB 0 ∴直线AB的倾斜角为锐角,
∵ kBC 0 ∴直线BC的倾斜角为钝角,
∵ kCA 0 ∴直线CA的倾斜角为锐角。
例1 、如图,已知A(3,2)、B(-4,1)、C(0,-1),求直 线AB、BC、CA的斜率,并判断这 些直线的倾斜角 是什么角? 变式1:点B的坐标改为(- 4,2),此时直线AB的 斜率和倾斜角分别是多少?
华罗庚
玩玩看
小游戏:黄金矿工
想想看
游戏成功过关的秘诀是什么?
提提问问12::在那平么面过直一角点坐可标以系画内多,少如条何直确线定?一条 直线呢?
y
l
Q P
o
x
提提问问43::过这一些点直再线加有什何么异条同件点就?可以确定直线?
直线倾斜角的定义:
当当直直线线l l与与xx轴轴相相交交时时,,我我们们取取xx轴轴作作为为
y
P1(x1, y1)
y P1(x1, y1)
P2(x2, y2 )
o
x
(3)
P2 (x2, y2 )
o (4)
x
k tan y1 y2 y2 y1 x1 x2 x2 x1
想一想?
1、当直线平行于x轴,上述公式还适用吗?
y
P1(x1, y1)
P2 (x2, y2 )
x1 o x2 x
k y2 y1 x2 x1
答:成立,因为分子为0,分母不为0,所 以K=0 .
想一想?
2、当直线垂直于x轴,上述公式还适用吗?
y
y2
P2 (x2, y2 )
y1
P1(x1, y1)
o
x
k y2 y1 x2 x1
答:不成立,因为分母为0.
直线的斜率公式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经过两点P1(x1, 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