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经典背后那些事儿 ——历代文人故事及名作养成记之汉赋

合集下载

汉赋名家名著知识介绍

汉赋名家名著知识介绍

汉赋名家名著知识介绍1、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西汉辞赋家、文学家。

是汉代大赋的最高成就者之一,世称为“赋圣”和“辞宗”。

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这两篇赋也是众多文人争相模仿之作。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当年司马相如在还是一贫如洗时,以《凤求凰》示爱卓文君。

文君倾心于他,并愿当垆卖酒。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被称为是西汉两司马。

2、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西汉官吏、学者。

作为西汉末年最为知名的赋家,代表作有《河东赋》、《长杨》等。

因早年崇拜司马相如,仿照《子虚赋》、《上林赋》创作了《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与《河东赋》并称为“杨雄四赋”,史称“四大赋”。

杨雄比较有特点的是自述情怀的作品,如《解嘲》、《太玄》等。

杨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

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3、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汉赋四大家之一。

其代表作品为《汉书》、《两都赋》、《白虎通义》。

《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其中“两都”分别指的是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汉书》属纪传体断代史。

《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

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人各有成就。

班超投笔从戎,是著名的西域都护使。

班昭著有《女戒》。

4、张衡公元78年-139年;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其代表作品为《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

张衡的《二京赋》被称为汉代大赋的绝响。

张衡在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后人誉为“木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刷题练习1、张衡的《二京赋》创作特点是()A.抒情小赋之开山B.骚体赋的代表C.纪行赋之先河D.汉代大赋的绝响【答案】D。

汉赋

汉赋

经 天 纬 地 一 点 通
3、汉赋的衰微阶段(东汉中叶——汉 末的100多年)
抒情小赋:这一时期出现了反映黑暗现实、讥讽 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 特点:内容上侧重咏物和抒情;形式上篇幅比大赋 短小,不用问答体, 通篇用韵文,个别的也用楚辞体句 与 式。 小赋同大赋及骚赋的区别:小赋比较接近骚赋,但 君 弹 在内容上也有侧重咏物的,并且多不用楚辞句式, 做 因此与骚赋又有区别。 天 籁 代表作家作品:张衡《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 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此外还有蔡邕《述行赋》、 曲 赵壹《刺世嫉邪赋》、祢衡 《鹦鹉赋》等
汉赋兴盛的主要原因
——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这一时期正是汉帝国经济大发展和 国势最强盛的时期。这在一般封建文人 的眼里,无疑是一个值得歌颂的盛世, 也开拓了文人学士的胸襟和眼界,使他 莫 言 们的赋反映出汉帝国的面貌,表现出一 深 善 种发扬蹈厉的精神。 闺舞 汉武帝好大喜功,雅好文艺,招纳很多 空 红 文学侍从之臣在自己身边,提倡辞赋, 寂 袖 传 诱以利禄,因而以歌功颂德、“润色鸿 寞 飞 业”的汉大赋就产生、兴盛起来。 鸿
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
1、汉赋的形成阶段(汉高祖初年——武帝初年 的70多年)
骚体赋 :汉初的赋主要继承楚辞的余绪,从楚辞脱 胎而来,故名骚体赋,内容、形式和风格都和楚辞接近。 内容上侧重于抒情,而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 山 河 日 月 总 成 对
一 句 悠 然 尘 世 间
在形式上也用“兮”字句,句式整齐,通篇押韵等,接 近于诗歌。 代表作家及作品: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淮南小山《招隐士》
转 彩 流描 光形 纳绘 美影 景画 缤 纷
汉赋与楚辞的பைடு நூலகம்别
内容上:

华美富丽的汉赋及其代表作家

华美富丽的汉赋及其代表作家

华美富丽的汉赋及其代表作家华美富丽的汉赋及其代表作家绪论汉代社会相对稳定,国家统一,国力增强,文艺繁荣。

汉代君臣多为楚地人,其创作喜用“楚辞”的体式,并逐渐创造了“一代文学”——汉赋。

汉赋形成的社会原因:西汉盛世国家空前统一富强,为赋家提供了宣扬大汉声威的主题。

京都的宫殿建筑富丽宏大,统治集团声色犬马的奢侈生活,成为赋家铺写的对象。

统治者大量招致文士写作辞赋,歌颂大一统的繁荣气象,上倡下趋,遂成风气。

一、赋体溯源及其基本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于是荀况《礼》、《知》,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

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成文。

赋的形成发展:鼻祖:战国荀况和宋玉。

盛行于汉代。

六朝时称为“俳赋”,“骈赋”;唐宋时称为“律赋”,中唐之后,在古文运动影响下逐渐散文化,又称“文赋”。

赋源于“不歌而诵”的赋诗传统。

《汉书.艺文志》:“传曰:…不歌而颂谓之赋。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章学诚《校仇通义》:“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

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

”2.赋具有多源性:风骚、散文(纵横家文)借鉴了楚辞、战国纵横家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扬厉的文风,又汲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还将诗歌的表达方式融入其中,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文体样式。

3.汉赋的主要文体特点:结构宏大,铺排夸饰,摹绘事物;主客问答,劝百讽一,缺乏真情。

刘勰:“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王钟陵说:如果我们试图用一个词来概括汉人的审美情趣的话,那便是…富丽?,或曰…靡丽?,更简洁地说就是一个字—丽《文心雕龙·情采》以“为情而造文”和“为文而造情”区别诗人和辞赋家。

二、汉赋的发展脉络1 骚体赋汉初以抒情为主,篇幅较短,体制基本类似楚辞的作品称为…骚?或…辞?。

代表作家有贾谊、严忌等。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起源于西汉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

一、汉赋的起源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秦朝的灭亡和刘邦的建立。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权更替和社会变革的影响,文化氛围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汉初的文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和个性,他们对于文学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汉初的文人们将古乐府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创新,形成了汉赋的雏形。

二、汉赋的发展1. 早期汉赋早期的汉赋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政治抱负为主题。

这些赋作品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个人志向和抒发离别之情为主要内容。

早期汉赋的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枚乘等。

2. 中期汉赋中期汉赋的特点是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化。

这个时期的赋作品不仅包括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还涉及到了社会现实、历史事件等多个方面。

中期汉赋的代表作家有班固、司马迁等。

3. 后期汉赋后期汉赋是汉赋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汉赋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的赋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极致的完美。

后期汉赋的代表作家有杨雄、谢灵运等。

三、汉赋的演变1. 形式的演变汉赋在形式上经历了从乐府诗到文赋的演变过程。

乐府诗是汉赋的前身,它的形式比较固定,多为五言绝句。

而到了汉赋的成熟阶段,文赋开始兴起,形式更加自由多样化,不再受限于五言绝句的格律。

2. 内容的演变汉赋在内容上也经历了从个人情感抒发到社会现实反映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汉赋主要表达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而到了中期和后期,汉赋的内容开始涉及到社会现实、历史事件等更加广泛的领域。

总结: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经历了起源、发展和演变三个阶段。

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早期的汉赋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政治抱负为主题;中期的汉赋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化;后期的汉赋达到了极致的完美,成为汉赋的黄金时代。

汉赋在形式上经历了从乐府诗到文赋的演变,内容上经历了从个人情感抒发到社会现实反映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第2章 汉赋】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第2章  汉赋】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第二章汉赋一、汉赋的兴起与演变(一)汉赋的源起荀子: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

屈原:与楚辞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秦散文:铺叙。

(二)汉赋的分期第一时期(高祖-武帝初年):骚体赋·楚辞余绪;贾谊、淮南小山、枚乘。

第二时期(武帝-东汉中叶):散体大赋(又称“汉大赋”);描绘体物(特点);劝百讽一(主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杨雄、班固。

第三时期(东汉中叶后):抒情小赋;抒情咏物(特点);张衡、蔡邕、赵壹、祢衡。

二、著名汉赋作家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散体大赋第一篇)——“七体”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万园之园”大国风范杨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散体大赋末篇),《归田赋》(抒情小赋首篇)赵壹:《刺世疾邪赋》三、汉赋的特点及影响从内容上说,大赋题材主要局限于宫廷都邑、上层社会生活的描写,供统治者阅读,为歌颂帝王功业和大汉声势。

在艺术上,为投合统治者的兴趣爱好,以炫博斗奇为能事,竞为宏丽浮夸之词。

(一)汉大赋的文体特征赋者,铺也。

铺彩擒文,体物写志。

——刘勰《文心雕龙》汉赋中的人存在于“琳琅满目的对象化世界中”。

——李泽厚《美的历程》(二)汉赋的影响“一代文学”的代表封建社会的词章家非常推崇汉赋1.那些描写宫苑、田猎、都邑的大赋,确实有着时代色彩。

赋是当时最适宜反映国力的文体,正如同唐诗一样。

2.丰富文学作品词汇、锻炼语文辞句、增进描写景物场面等文学技巧方面,表现出一定成就。

3.汉赋的兴盛,对我国文学观念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演变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汉赋的起源与发展汉赋起源于汉代,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

它的发展离不开汉代文化的繁荣和文人的创作热情。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汉赋成为了表达个人情感、抒发政治抱负的重要手段。

早期的汉赋多以抒发爱国之情、吊古怀古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赋逐渐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东汉时期,汉赋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变,开始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

同时,汉赋的题材也逐渐扩展,除了爱国、怀古之情外,还涉及了对自然景物、生活琐事的描写。

这些变化使得汉赋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二、汉赋的特点与风格1. 情感丰富:汉赋以情感表达为核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内涵。

作者常常以自身的感受和思考来描绘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2. 描写细腻:汉赋注重对细节的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出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3. 以叙事为主:汉赋多以叙事的方式呈现,通过讲述故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品的主题和观点。

4. 音乐性强:汉赋在表达情感时常常采用音乐性的手法,如押韵、律诗等。

这种音乐性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更加动听,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汉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汉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赋的发展为后世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汉赋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许多后世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汉赋的影子,如唐代的律诗和宋代的词等。

其次,汉赋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赋以爱国、怀古之情为主题,强调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在后世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方向。

汉赋——精选推荐

汉赋——精选推荐

汉赋汉赋第⼀节汉初韵⽂⼀、骚体赋带有楚辞特点的赋体作品。

有少数抒发作者政治见解和⾝世感慨的优秀作品,如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的《招隐⼠》。

⼆、楚声短歌本指楚地的民歌,也指受楚地⽂化影响⽽创作的短⼩的诗歌。

如项⽻的《垓下歌》,刘邦的《⼤风歌》、《鸿鹄歌》等。

“ ⼒拔⼭兮⽓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垓下歌》刘邦短歌⼆⾸统治阶级对楚⽂化的爱好与提倡,对汉代⽂学产⽣了深刻的影响,⼀时楚歌、楚舞、楚声遍及全国。

“尚楚”风尚直接影响到⽂⼈的创作。

汉⼈抒情写意,往往采⽤楚歌;汉⼈抒写贤⼈失志,往往借助屈原的形象,故创作出⼀批代屈⼦咏怀的骚体赋。

骚体赋上承楚辞余绪⽽兴起,并成为当时赋体⽂学的主要样式。

第⼆节汉赋发展的阶段与代表作家作品⼀、形成和发展阶段1 、汉初:⾼祖初年(前206 )—武帝初年(前140 )骚体赋阶段形式短⼩,抒情性强,带有楚辞的特点。

“ ⼤汉初定,⽇不暇给” ,思想禁锢不严,⽂化⽐较活跃。

作家多抒发⾃⼰的政治见解和⾝世感慨,形式与楚辞相⽐转化不⼤。

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的《招隐⼠》,枚乘的《七发》承前启后,结束了骚体赋阶段,初具散体⼤赋的特点,开启了赋的第⼆个阶段。

第三节汉赋发展的阶段与代表作家作品2、汉武帝初年—东汉中叶⼤约⼆百年时间散体⼤赋阶段。

赋的⿍盛期,作家作品最多。

国势强⼤,君主提倡,“兴废继绝,润⾊鸿业。

”(班固《两都赋·序》)多描写帝国威震四⽅的国势、繁华的都⾢、丰饶的物产等。

司马相如的《⼦虚》、《上林》,班固的《两都赋》等。

散体⼤赋的产⽣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社会⼼理西汉武帝时代所集中体现的皇权、帝国的声威和⽓势。

汉⼤赋体现出的巨丽之美,成为体现国家强盛、民族⽣命⼒的美学表达⽅式。

汉⼤赋的主要内容1、歌颂汉帝国强⼤声威,反映汉帝国的富庶,维护中央政权,维护汉帝国统⼀。

2、⼤量描写祖国⼭河的壮丽,描写宫殿台阁。

汉赋和汉赋四大家

汉赋和汉赋四大家

张 衡
张衡
(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人。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他的散体大赋以《西京赋》、 《东京赋》最为有名。这两篇赋合称为《二京赋》,是他早年入京 后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而作。题材体制 均模拟班固《两都赋》,但结构更为宏阔,思想艺术上也显示出某 些特色。赋的主旨是规讽统治阶级,有些议论颇为深刻切直。如告 诫统治者切莫“剿民以□乐,忘民怨之为仇”,警告他们要知道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的道理。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危机 的深刻忧虑和对人民力量的理解。《二京赋》中描述了以前的同类 大赋从未记载的若干新事物,如它对都市商贾、侠士、辩士的活动 以及杂技和角□百戏的演出情况等都有所反映。有些片断描写生动, 如《东京赋》中“濯龙芳林”以下一段,仿照《子虚赋》,按东、 西、南、北方位铺写景物,语句清新,颇富文采。《西京赋》中写 平乐广场观“角□之妙戏”一段,记述各种技艺的表演,宛如目睹, 且是中国古代极珍贵的杂技艺术史料。
两汉文学
汉赋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 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 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 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 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 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 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 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 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2—92) 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是东汉名儒、东汉著 名学者。扶风安陵人。字孟坚。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 班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所不读。其父班彪在光武帝时 官至望都长,才高学博,撰有《史记后传》百余篇。建武三十年 (54)父逝, 返里居丧,着手整理《史记后传》,叹其“所续前史 未详”,欲竟其业。明帝永平元年(58),开始撰写西汉一代史书 《汉书》。永平五年,被人告发私改国史,被捕下京兆狱。其弟班 超上书辩白,书稿送至京师。因明帝阅后有赞赏之词,得释。召至 京师校书部,派为兰台令史,与其他五位令史掌管图籍,校定文书。 次年,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续撰《汉书》,自此,专注精力, 以著述此书为业,历20余年,直到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修成。 文辞渊雅,叙事详赡,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整齐了纪传体史 书体裁。建初四年(79)参加章帝在白虎观召集的诸儒会议,辩论 六经今古文同异,以史官兼任记录,编成《白虎通德论》(亦称 《白虎通义》、《白虎通》)。和帝永元元年(89)、随车骑将军 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胜利后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 作铭辞以记汉之威德。永元四年(92)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受 牵连被免官。洛阳令种竟借机报私仇,班固被捕。同年死于狱中。 善作赋。

汉赋——精选推荐

汉赋——精选推荐

汉赋汉赋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种有韵的散⽂,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丈”;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是渲染宫殿城市;⼆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

⽽以前⼆者为汉赋之代表。

汉赋在结构上,⼀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和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

汉赋写法上⼤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或统治者的⽂治武功⾼唱赞歌,只在结尾处略带⼏笔,微露讽谏之意。

汉赋分为⼤赋和⼩赋。

⼤赋⼜叫散体⼤赋,规模巨⼤,结构恢宏,⽓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的长篇巨制。

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赋的⾏家、⼩赋扬弃了⼤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赋的⾼⼿。

汉赋形成于汉初。

贾谊⾸开汉赋先风,其代表作为《吊屈原赋》和《鹏鸟赋》。

真正创⽴汉赋体制的是汉初辞赋⼤家枚乘。

《七发》是枚乘的代表作,起到承前启后的作⽤。

在汉武、宣、元、成帝时代,汉赋达到全盛期。

这⼀时期成就了名望最⼤、在汉赋史上占有“赋圣”地位的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作赋29篇,现仅存《⼦虚》、《上林》、《⼤⼈》、《长门》、《美⼈》、《哀⼆世》6赋。

其中,他的《天⼦游猎赋》包括《⼦虚赋》和《上林赋》两篇,代表了汉⼤赋的最⾼成就。

司马相如在两赋中基本规定了汉⼤赋的模式:先是连篇累牍地堆砌辞藻,极尽夸张美饰之能事,最后以淫乐⾜以亡国,仁义必然兴邦的讽谏作为结尾,铸成“劝百讽⼀”的体制。

⾃西汉末期⾄东汉中期,汉赋基本定型,后辈汉赋作者⽆法超越前⼈,故模拟之风⼤盛,汉赋进⼊模拟期。

这时的汉赋作者以扬雄、班固为最著名。

从东汉中期⾄末年,汉赋进⼊转变期,即朝着接近现实的⽅向转化。

张衡的《归⽥赋》,抨击社会政治,表现不满倾向,初步奠定⼩赋基础。

汉赋的主要知识内容

汉赋的主要知识内容

汉赋的主要知识内容
《汉赋那些事儿》
嘿,今天咱就来说说汉赋这玩意儿。

汉赋啊,简单来说就是汉朝那时候特别流行的一种文学形式。

你要问我怎么知道的?那可有一次印象特别深的经历呢。

有一回啊,我去逛一个旧书摊,在那堆旧书中翻啊翻,突然就翻到一本泛黄的古籍,打开一看,满篇都是些古古怪怪的文字,好多字我都不认识呢。

仔细一瞧,才发现这就是传说中的汉赋啊。

那文字就像是在跳舞,一会儿排得整整齐齐,一会儿又变得弯弯曲曲的,可有意思啦。

汉赋的内容那可真丰富。

有的描写宫廷的奢华生活,就好像在说:嘿,你看那皇宫里,到处都是金碧辉煌的,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还有的写自然景色的,把那些山川河流描绘得美极了,让你感觉自己就好像真的在那些美丽的地方游玩一样。

而且啊,汉赋的作者们可会用词了,什么华丽的词藻啊,统统都用上。

就像是他们有一个超级大的词库,专门挑那些最漂亮最响亮的词来写。

比如
说形容一个东西漂亮,他们能想出一堆你想不到的词来,让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汉赋的篇幅有时候还特别长,感觉就像是一篇超长的故事。

不过呢,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你可以慢慢地去品味,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就像是你穿越回到了汉朝,看着那些文人墨客在那里摇头晃脑地写着汉赋。

总之呢,汉赋就是汉朝文学中的一大瑰宝,它展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和精神风貌。

下次要是再让我碰到汉赋,我肯定还会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再去感受感受它的魅力。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汉赋哦,它可是有着独特价值的呢!。

关于汉赋四大家介绍

关于汉赋四大家介绍

关于汉赋四大家介绍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相如(一)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

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

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

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

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

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要作家。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

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

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二)扬雄(前53—公元18),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

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

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

扬雄少时口吃,不善言谈,默而好深湛之思。

其家贫而好学,博览群书,不慕富贵。

扬雄早年酷爱辞赋,尤其仰慕同乡作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其作品著有《甘泉赋》、《羽猎赋》等。

汉赋发展历程及汉赋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汉赋发展历程及汉赋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汉赋发展历程及汉赋主要代表人物介绍汉赋,无疑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

刘勰在其文学批评巨着《文心雕龙》里说:“铺才逦文,体物写志”是赋之特征。

前四字指的是赋的形式,后四字指的是赋的内容。

《汉书·艺文志》载:“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

’”赋是一种不同于诗词,也不同于文的文体,介于二者间。

《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周礼·大师》)。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三种诗体,“赋”、“比”、“兴”是三种写作表现手法。

在战国时期,“赋”还只是古诗的一种表现手法。

“赋”与“比、兴”的比喻象征、托物起兴不同,“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一种直白的表现手法。

但有学者以为赋原来也是一种诗体,如章太炎先生在其《国学演讲录·经学略说》中提出:“六诗者,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今《诗》但存风、雅、颂,而无赋、比、兴。

”不论赋前身是不是一种诗体,在后来赋成为一种文体,并在汉代领一时风骚,是无可置疑的。

至唐时韩、柳发动“古文运动”,骈文逐步失去正统地位。

这对赋有一定冲击,但宋后,赋依然是文人学士最喜欢采用的文体之一,主要是俳赋与文赋。

赋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

刘勰指出“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可见赋是《诗》与《楚辞》演变而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赋到西汉时,已足以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乃至影响千年中国文学史。

赋大致分为五种,也正是五个重要时期:西汉人将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视为赋体,没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称做楚辞体的骚赋;汉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汉赋喜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却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也称古赋;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拼偶组成,而又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又称俳赋;唐宋又有律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文赋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

3经典背后那些事儿 ——历代文人故事及名作养成记之汉赋

3经典背后那些事儿 ——历代文人故事及名作养成记之汉赋

心唤醒·暑期班【学习目标】1、了解秦代散文、汉赋、史记、汉书、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相关典故2、学习秦汉文学中的一些重要篇目【课前准备】1、准备一个史记故事或你自己很喜欢的一个史记人物介绍2、准备一首自己喜欢的汉乐府诗并尝试给它谱上曲子【学习过程】一、秦代文学1、秦始皇大事记:(1)皇帝制度(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郡县制度(4)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5)焚书坑儒2、《吕氏春秋》《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十二纪》(每纪5篇),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共二十多万言。

3、李斯的散文鲁迅说:“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谏逐客书》又名《上秦王书》《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二、汉代文学(一)汉代文学样式1、赋(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2、楚辞:刘向曾编集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人摹拟之作,署名《楚辞》。

3、叙事散文:《史记》《汉书》《吴越春秋》4、诗歌:乐府、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二)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情况1、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经济上,休养生息,重农抑商3、思想方面:解除秦代思想钳制、压抑,允许各家学术流行。

(三)汉代文人群体的生成文坛在经历了秦代和汉初的沉寂之后,到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人才辈出。

1、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2、献纳辞赋的风气3、天子、诸侯王、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考试和荐举)4、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5、游学游宦的兴盛(四)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文1、贾谊的生平和思想西汉时期洛阳人。

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著有《新书》58篇《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2、晁错晁错(前200年—前154年),颖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

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

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品种,起源于东汉时期,发展至宋代逐渐式微。

汉赋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散文形式,以情感表达为核心,兼具审美和修辞特点。

以下将以发展过程和代表作家、作品为主线,详细介绍汉赋的发展历程。

初唐汉赋是指唐初汉赋的创作,其代表作家有骆宾王、王勃等人。

骆宾王是汉赋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主题多为忧国忧民,表现了士人的忠诚和正直。

代表作有《长门怨》、《旧游歌》等。

王勃则更注重诗性,他的作品具有优美的音韵和抒情风格,代表作有《滕王阁序》、《九思》等。

盛唐汉赋是指唐朝中后期汉赋的全盛时期,代表作家有杨炯、刘长卿、杜牧等。

杨炯是汉赋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主题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抒情美景的《扬之水》、《相和歌辞光禄寺壁》等,也有抒发士人忧国爱民的《登张山壁》、《赋得七星珠》等。

刘长卿则以山水之衷情深为其特点,他的诗风婉约悲凉,代表作有《南陵别儿童入京》、《梅花》等。

杜牧是晚唐的一位重要汉赋作家,他的作品以抒发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为主,代表作有《秋夕》、《泊秦淮》等。

宋赋是汉赋的最后阶段,宋代以后,汉赋逐渐式微。

汉赋的代表作家有苏轼、文天祥等。

苏轼是宋代最为著名的文人之一,他的汉赋兼收并蓄,承袭了盛唐时期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写,结合了汉乐府和唐骈文的特点,代表作有《赤壁赋》、《春夜洛城闻笛》等。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的作品充满了壮志豪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等。

以上是汉赋的发展历程及其中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从创作主题上看,汉赋时期的作品多涉及忧国忧民、山水田园、抒情美景等。

从艺术形式上看,汉赋多运用比拟、夸张、借景等修辞手法,精美的描写和抒发情感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独特的一支。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汉赋逐渐被其他文体如诗、散文等所取代,到宋代已经没有时代的精彩创作,逐渐淡出文学舞台。

总之,汉赋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了解古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汉赋

汉赋

五.宋词
宋词辉煌的原因: 宋词辉煌的原因: 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扩大,思想感情更丰富,诗歌已 市民阶层扩大,思想感情更丰富, 满足不了; 满足不了; ③两宋阶级、民族矛盾尖锐,思想复杂,词 两宋阶级、民族矛盾尖锐,思想复杂, 更能表达思想感情; 更能表达思想感情;
宋词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宋词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1)婉约派:风格委婉, (1)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婉约派 北宋:柳永《雨霖铃》 北宋:柳永《雨霖铃》; 南宋:李清照《声声慢》 南宋:李清照《声声慢》 (2)豪放派:清新俊逸, (2)豪放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豪放派 北宋:苏轼(东坡) 北宋:苏轼(东坡)《念奴 赤壁怀古》 娇·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 有》; 南宋:辛弃疾《菩萨蛮· 南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 西造口壁》 西造口壁》
【感受李白】 感受李白】
“诗仙”李白 诗仙”
李白的诗流传至今的近一千首, 李白的诗流传至今的近一千首,不少佳句成为千古绝唱
• 写庐山瀑布: 写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银河落九天。” 写长江的浩淼无际: 写长江的浩淼无际: 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惟见长江天际流。” 写黄河奔腾的气势: 写黄河奔腾的气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奔流到海不复回。” 写人生伟大抱负: 写人生伟大抱负: 长风破浪会有时,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挂云帆济沧海“
汉赋
赋是两汉时期 盛行的一种文学体 它是从骚体诗, 裁,它是从骚体诗, 演变而来的散文和 韵文并用的文体, 韵文并用的文体, 吸收散文巧文多智 的特色。 的特色。

汉赋知识点总结

汉赋知识点总结

汉赋知识点总结一、汉赋的起源和发展汉赋起源于中国的秦汉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汉文化开始蓬勃发展,文学艺术迎来了繁荣期。

汉朝时期,文化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人雅士们开始追求艺术的完美和精致,他们对文学形式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汇聚了《楚辞》、《国风》、《诗经》等古代文学的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赋艺术。

在这一时期,汉赋逐渐成为了社会上流行的文学形式,成为文人雅士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随着汉赋的不断发展,它也在艺术形式和创作题材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许多优秀的汉赋作品陆续问世,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汉赋特别重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善于用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二、汉赋的特点及艺术风格1. 博大精深的内容汉赋在文学内容上博大精深,既包括了对自然山水、风物花鸟等的描绘,也包括了对历史人物、社会风俗等的表现,同时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思想和理想。

汉赋内容的多样性充分展现了文人雅士们的学识和才华,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涵和深度。

2. 华丽丰富的表现手法汉赋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讲究华丽丰富,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

诗人们常常通过对色彩、形态、声音、气味等感官的描绘,使作品表现出极其丰富的艺术效果,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

3. 深刻的思想内涵汉赋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们在作品中对社会生活、人生境遇、历史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表达,使得作品在形式上华丽、内容上深刻,受到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汉赋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心灵食粮。

三、汉赋的代表作1.《离骚》《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赋。

《离骚》以其广阔的视野和豪放的气象,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座丰碑,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离骚》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华丽丰富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受到了世人的广泛赞赏和传颂。

汉赋名篇——精选推荐

汉赋名篇——精选推荐

汉赋名篇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是渲染宫殿城市;⼆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

⽽以前⼆者为汉赋之代表。

赋是汉代最流⾏的⽂体。

在两汉400年间,⼀般⽂⼈多致⼒于这种⽂体的写作,因⽽盛极⼀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学的代表汉代⽂学的代表。

汉赋的结构 汉赋在结构上,⼀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和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

汉赋写法上⼤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或统治者的⽂治武功⾼唱赞歌,只在结尾处略带⼏笔,微露讽谏之意。

⼩赋。

⼤赋⼜叫散体⼤赋,规模巨⼤,结构恢宏,⽓势磅礴,汉赋的类别 汉赋分为⼤赋⼤赋和⼩赋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的长篇巨制。

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赋的⾏家.⼩赋扬弃了⼤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赋的⾼⼿。

单阏之岁兮,四⽉孟夏,庚⼦⽇斜兮,鵩集予舍。

⽌于坐隅兮,貌甚闲暇。

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

发书占之兮,谶⾔其度,⽈:“野鸟⼊室兮,主⼈将去。

”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其灾。

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

”鵩乃叹息,举⾸奋翼;⼝不能⾔,请对以臆: “万物变化兮,固⽆休息。

斡流⽽迁兮,或推⽽还。

形⽓转续兮,变化⽽蟺。

沕穆⽆穷兮,胡可胜⾔!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彼吴强⼤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

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

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激则旱兮,⽮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

云蒸⾬降兮,纠错相纷;⼤钧播物兮,坱圠⽆垠。

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汉赋的发展历程

汉赋的发展历程

汉赋的发展历程
汉赋自东汉初年起开始兴盛,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以下是汉赋的发展历程:
1. 赛神仙:汉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初年,当时的文人墨客尚崇仰神仙文化,因此他们以写赛神仙的能力为主题,表达个人的理想和追求。

2. 颂抒情:经过起始阶段的摸索,汉赋开始逐渐发展起优美的抒情风格。

作为汉代流行的赋体文学形式,抒情赋成为文人们表达自己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方式。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和陈琳的《陈情表》。

3. 崇古兴新:汉赋在崇尚古风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创新。

文人们既推崇古人的作品和风格,又试图在其中加入自己的个人特色。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包括司马相如、班固、张衡等。

4. 昌明大典: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巩固封建制度,颁布了《昌言》、《明典》两部法典,要求官员必须熟悉这两部法典的内容。

为了帮助官员们熟悉法典,当时的文人们纷纷创作汉赋,称之为昌言大典和明典赋。

这些赋以教育和普及法律知识为目的,内容丰富多样。

5. 史载赋文: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明代史家班固开始将历史事件以汉赋的形式进行叙述,称之为史载赋文。

班固的《汉书》是史载赋文的代表作品。

这些赋文以史实为基础,以文学形式进行呈现,极大地丰富了汉赋的内涵和形式。

总的来说,汉赋经过了从表达神仙文化到颂抒情感、从崇古兴新到昌明大典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形式上的创新还是内容上的丰富,汉赋都在不断演化与提升。

《汉赋》:中国古代千年文化精粹!

《汉赋》:中国古代千年文化精粹!

《汉赋》:中国古代千年文化精粹!我国历史渊远流长,这其中也诞生出无数珍贵的文化。

例如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之学,汉代的乐府诗歌,以及唐宋的诗词……这些都是我国璀璨文化的一点缩影。

而在这些文化中却有一种很少被人提及,这便是两汉时期的汉赋。

它起源于秦末汉初之时,于汉宣帝时期达到巅峰,东汉末年慢慢消亡。

可以说汉赋,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今天我们就回溯千年,一起去感受中国历史上的文化遗珠~汉赋的独特魅力!千年汉赋汉赋的形成与特点•汉赋的形成赋,最初是起源于战国末期的一种有韵的散文体裁。

它在整体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序(开篇)、本文(主题内容)、以及被如今称为“乱”或者“讯”的结尾(结语)!战国时期荀子著《赋篇》,这是关于赋文体的最早记载。

而后战国时期的楚国屈原著《天问》、《离骚》……等文学名篇,使得赋这种文体逐渐成型!汉初之时由于汉高祖刘邦属于楚人遗民,而大臣们樊哙、萧何等人也是楚人。

这使得汉初之时的文学,受到楚辞的深刻影响。

慢慢的汉初文人都偏向于这种文体,赋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即至汉武帝之时国家强盛无比,当时的文人便用赋写出宏伟的文学作品,歌颂统治者的丰功伟绩。

由此赋正式兴盛起来,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汉赋》!汉赋体裁•汉赋的特点汉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不歌而诵、铺采摛文并体物写志”的文笔特点。

即不受传统文学的束缚,通过铺展材料精细而又准确的广泛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主旨!但是这其中,汉赋所独有的思想特点则不停的转换,汉赋初期,多是寄情山水抒情言物;到了中期,则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歌功颂德;而到了末期,又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无情披露!由此可以看出,汉赋的整体风格特点并非一成不变。

汉赋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演变出许多不同的思想风格!归田赋汉赋的体裁演变与代表作在遵循汉赋以上特点的同时,又由于时代的发展汉赋演变形成了骚体赋、大赋、小赋这三种不同的文风体裁!•初期的骚体赋骚体赋,是流行于西汉初期至汉武帝前期的汉赋体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唤醒·暑期班第三讲汉赋(秦汉文学)汉赋(秦汉文学)【学习目标】1、了解秦代散文、汉赋、史记、汉书、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相关典故2、学习秦汉文学中的一些重要篇目【课前准备】1、 准备一个史记故事或你自己很喜欢的一个史记人物介绍2、 准备一首自己喜欢的汉乐府诗并尝试给它谱上曲子【学习过程】一、秦代文学1、秦始皇大事记:(1)皇帝制度(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郡县制度(4)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5)焚书坑儒2、《吕氏春秋》《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十二纪》(每纪5篇),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共二十多万言。

3、李斯的散文鲁迅说:“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谏逐客书》又名《上秦王书》《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2、 汉代文学(一)汉代文学样式1、赋(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2、楚辞:刘向曾编集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人摹拟之作,署名《楚辞》。

3、叙事散文:《史记》《汉书》《吴越春秋》4、诗歌:乐府、五言诗、《古诗十九首》(2) 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情况1、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经济上,休养生息,重农抑商3、思想方面:解除秦代思想钳制、压抑,允许各家学术流行。

(三)汉代文人群体的生成文坛在经历了秦代和汉初的沉寂之后,到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人才辈出。

1、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2、献纳辞赋的风气3、天子、诸侯王、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考试和荐举)4、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5、游学游宦的兴盛(四)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文1、贾谊的生平和思想西汉时期洛阳人。

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著有《新书》58篇《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2、晁错晁错(前200年—前154年),颖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政治上,进言削藩,损害了诸侯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

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

《论贵粟疏》(五)汉赋1、汉赋的概念、特征(1)汉代的一种新兴的独特的文体(2)是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3)是诗歌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歌化(4)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5)包括骚体赋、新体大赋和抒情小赋(6)赋的一般特点是:内容侧重于叙事,多用陈述性、叙事性和描绘手法,形式上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不能入乐歌唱,只适宜于朗读。

2、汉赋兴盛原因(1)汉王朝大一统的政治经济基础国力强盛、大城市、宫殿建筑群、建筑内的装饰陈设统治者的奢侈欲望、好大喜功,以及宏大强盛的大汉气象《文心雕龙》:“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草区禽族,庶品杂类”(2)汉王朝的文艺政策鼓励、刺激着汉赋的创作枚皋:“上有所感,辄使赋之”王褒:“上数从褒等游猎,所幸宫馆,辄为歌咏,策其高下,以差赐帛。

”欣赏:骚体赋---《吊屈原赋》(贾谊)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

呜乎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

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

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3、赋的发展、流变(1)形成:从汉初到武帝即位初年的七十余年间,是汉赋的形成期:骚体赋,代表作家是贾谊(2)兴盛:从武帝到东汉中叶的二百多年间,是汉赋的兴盛期,这个时期主要是新体大赋,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张衡(3)衰微:从东汉中叶到汉末的一百多年间,是汉赋的转变、衰落期,由大赋转变为抒情小赋:张衡、蔡邕、赵壹等4、大赋和汉赋四大家(1)大赋又叫体物大赋,或散体大赋。

它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字以上。

最基本的特点,是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大活动,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等生活。

(2)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5、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四川蓬州(今南充蓬安)人,汉族,一说成都人,汉代文学家。

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

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

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成望门新寡。

司马相如早巳听说卓王孙有—位才貌双全的女儿,他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机会,借琴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他弹琴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事件。

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大大方方地在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

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卓文君《白头吟》皑如山上雪。

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六)司马迁与《史记》1、司马迁生平与《史记》的成书(1)司马迁的家世与教育其先代“世典周史”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论六家要指》幼年从父受业,十岁时便能畅读古文后随父入京,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从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并阅读了《左传》《国语》等大量先秦古籍(2)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出生地在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县少年时期曾经“耕牧河山之阳”(3)漫游青、中年时代曾有过三次出游,足迹几遍大半个中国(4)继承父亲遗志《史记·太史公自序》(5)李陵之祸22岁漫游回来以后,郎中, “掌守门户,出充车骑”38岁继承父亲的职位做太史令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47岁“诬罔主上”(6) “痛下蚕室”47岁被打到牢中,50岁出狱.汉武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 ,做中书令“领赞尚书,出入奏事”须发脱落、形容枯槁、弱不禁风,经常是精神恍惚“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汉武帝太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93年11月:《报任安书》郑重的宣布《史记》一百三十篇完成(7)司马迁之死第一、司马迁可能是自杀身亡“人故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死之日,然后是非乃定”第二种可能,司马迁受任安这个案子的牵连,被汉武帝下令腰斩于市第三种可能司马迁再次下狱之后,随同长安狱中的罪犯,无辜地被集体处死第四种可能司马迁寿终正寝2、《史记》的体例《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纪事时间上起当时人视为历史开端的黄帝,下迄司马迁写作本书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司马迁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中国第一部“正史”“秉笔直书” 与“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对孔子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孔子修《春秋》事业的继承1、《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性著作2、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3、是人的物质欲望、追求生活满足的要求,支配着人的历史活动4、衡量历史人物的地位,依据的是他们的实际成就,而不是获得何种名位4、《史记·陈涉世家》节选(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七)汉乐府和乐府诗1、乐府的涵义乐府,本是秦、汉朝廷设置的诗、乐、舞三者相结合的音乐机关(这个机构到汉武帝时主要职责是编制歌舞,供皇宫里的人娱乐)。

汉代人把乐府机关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人们称之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它是《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

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最著名的汉乐府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

2、如果说汉赋是“阳春白雪”的话,那么乐府就是雅俗共赏的“下里巴人”。

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政长官是乐府令,武帝时,乐府机构的规模和职能都被大大扩大了,其具体任务包括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歌及制作歌辞等。

西汉末年,哀帝刘欣不喜“俗乐”,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乐府人员,将当时829名乐府职员裁去441人。

至东汉,由承华令掌管的黄门鼓吹署为天子享宴群臣提供歌诗,实际上发挥着西汉乐府的作用,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以保存。

3、两汉乐府诗的作者现存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涵盖了从帝王到平民各阶层,有的作于庙堂,有的采自民间,像司马相如这样著名的文人也曾参与乐府歌诗的创作。

4、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共分为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

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郊庙”一类中都是由文人制作的朝廷典礼乐章;“鼓吹曲”是武帝时吸收北方民族音乐而形成的军乐;相和是美妙的民间音乐;“杂曲”是原来音乐归类已经失传的作品,它包括历代无法分类的乐歌,其中也保存了汉代的民歌。

5、《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