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生动物

合集下载

【九年级】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一章原生动物教学设计【九年级】第一章原生动物教学设计第一个原生动物教学设计第一个原生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草履虫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了解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组织学生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进行草履虫应激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向渗透进化论的思想;通过理解原生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生命的价值。

重点、难点分析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是本节的重点,因为:(1)本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从书本上学习到动物学的知识。

按着达尔的进化观点,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通过讲解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使了解最原始的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可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重点内容的讲解,学生还可以理解细胞不仅是植物的基本单位,也是动物的基本单位。

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不同。

比较两者的异同,可以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草履虫虽然是低等动物,但它有着与高等动物一样的营养方式――异养。

通过实验观察还可以知道,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草履虫生理活动特点,对比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特点,可以加深对动物与植物本质特征的理解。

2.草履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终末代谢产物的排出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1)动物的营养方式与植物的营养方式不一样。

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

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细菌及其它小的和腐烂的有机物。

这些食物靠草履虫口沟处纤毛的摆动,汇集到口沟处的胞口,由胞口进入管状的胞咽,在胞咽的末端逐渐形成食物泡。

当食物泡足够大时,就从胞咽处脱落,落入草履虫的细胞质中。

随着细胞质的流动,食物小泡在体内朝着特定的方向流动。

最初,它从草履虫的后端向前移动,然后从前端向后移动。

在运动过程中,草履虫体内的酶逐渐消化食物泡中的食物。

第一章 原生动物

第一章 原生动物

常很坚厚,具有保护的功能,称为卵囊。
孢囊或卵囊在环境改善后即行“萌发”。
4、再生:如果一个原生动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 核,而另一部分不含核,含核部分能补充出被切去的部分
而长成一个完整的细胞生存下去,原生动物的再生力强,
只要有核存在,即使是极少的一点儿也能对细胞的再生起 作用。
五、生态 1、分布 2、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寄生、共生和共栖
一、肉足虫纲 肉足虫纲在海水中数量最多,主要在海洋底部,有孔虫 和放射虫目,还是地质学上重要的资料。 肉足虫纲的分类,主要根据伪足构造和形状,以及囊壳 的有无及壳的性质。足内有轴和没有轴是亚纲的特点;囊 足的形状和足的常见形态为目的特点。
肉足虫纲分两个亚纲和七个目(常见有五个目):
1、根足虫亚纲:伪足无轴丝,叶状、根状或丝状。
△再生
1、无性生殖:是最简单的细胞分裂,即细胞质和细胞核
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基本相等的子体。无性生殖有四种方 式。
⑴二分裂:即细胞先分裂,一般是有丝分裂,但少数情
况下是无丝分裂(如草履虫的大核),然后,细胞质也平 均分裂为二,因此形成2个相等的子体(如变形虫、眼 虫、草履虫等为无性生殖)。 ⑵出芽:与二分裂基本相同,但是形成的2个个体则各 不相同,通常是一大一小,大的是母体,小的是芽体,子 体由母体产生芽体,成熟后芽体自行脱离母体而成新个 体。有的可以形成许许多多的芽体(如夜光虫)。
适的光度。
E收缩机能:有些种类的细胞膜内分布着肌丝。
三、营养方式 1、全植营养:这是鞭毛虫中具有色素体的原生动物的
营养方式,它们和植物一样,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自身。
2、全动营养:即吞食其他的生物或有机碎片为食。 如:变形虫用伪足把食物包裹到身体里面进行消化吸收。

第1章 原生动物

第1章 原生动物

运动:螺旋运动
眼虫式运动
鞭毛
眼虫运动
营养:植物性营养(自养)-光合作用
呼吸:体表渗透、光合作用 排泄:体表渗透、伸缩泡 生殖:无性-纵二分裂 包囊-不良环境
包囊
2.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1)鞭毛是运动胞器
基体
眼虫的鞭毛
鞭毛的微细结构
原生动物的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精子的鞭毛具有 相同的结构:由9+2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第1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一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 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具有各种胞器
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 结构的有机体。
2. 身体微小
最小:2—3μm 最大:7cm 一般:300μm以下
利什曼原虫
3. 为单细胞或单细胞动物群体
实球藻
盘藻
空球藻
团藻
4. 不良环境下形成包囊,包囊具有特殊适应性
杜氏利什曼原虫单体
白蛉子
被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的 脾脏细胞
锥虫-采采蝇-人(脑、脊髓)、各类脊椎动物-睡眠病-昏 睡、致死
锥虫
采采蝇
睡眠病
阴道毛滴虫(泌尿生殖系统)
鳃隐鞭虫Cryptobia branchialis (淡水鱼鳃)
披发虫Trichonympha sp.
(白蚁消化道,共生)
(二) 肉足纲 Sarcodita
多子小瓜虫
车轮虫
三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对人类造成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 利什曼原虫、锥虫等 危害牲畜的病原体:鳃隐鞭虫、粘胞子虫、球虫、 血胞子虫等 污染水源,间接危害海洋生物和人类:夜光虫、裸 甲腰鞭虫、钟罩虫、合尾滴虫等
2.有益于人类的方面 1)组成海洋浮游生物的主体 2)古代原生动物大量沉积形成石油 3)有孔类化石是地质学上探测石油的标徵 4)利用原生动物对有机废物、有害细菌进行净化, 对有机废水进行絮化沉淀 5)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

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设计

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设计

第一章原生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1.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第一章《动物的分类》中的第一节课——原生动物。

本节课是生物科学的基础,是后续学习的必要条件。

学生首次接触到原生动物这一生物分类小组,对于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规律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奇和疑惑。

本次教学将通过讲解、展示、实践等多种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原生动物的科学概念、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帮助学生认清生物系统中原生动物的地位和作用,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2. 教学目标1.掌握原生动物的名词、分类;2.了解原生动物的形态特征;3.了解原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分布规律;4.通过实践,观察和认识不同类别的原生动物;5.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6.建立科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1. 教学内容1.原生动物的定义和分类;2.原生动物的形态和组成;3.原生动物的生活习性;4.原生动物的功能;5.原生动物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原生动物的定义、组成、分类和生活习性;2.教学难点:原生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传统的讲解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点和相关概念;2.展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原生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3.实践法:通过实验、模拟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认识原生动物;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想和想象,拓宽思路和视野。

2. 教学手段1.电子白板、数据投影、音响等设备;2.生物标本、原生动物活体、显微镜等实物;3.PPT演示、实验模拟等教学软件;4.学生手册、课件、讲义等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环节设计环节教学内容目标导入生物分类小测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讲授1. 原生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2. 原生动物的形态和组成 3. 原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4. 原生动物的功能5. 原生动物的分类方法传授相关概念和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展示1. 生物标本 2. 原生动物活体 3. 显微镜下的原生动物多媒体手段、实物操作,使学生直观认知、强化联系实践1. 原生动物实验方法、步骤演示 2. 填报、分析实验结果训练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巧讨论1. 原生动物的分类方法 2. 学生自主展示其他原生动物及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思维层次、拓宽思路和视野总结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经验的总结归纳,对原生动物的整体认知、科学价值形成完整理解2. 课堂设计方案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发放生物分类小测,让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2.教师针对小测答案进行讲解,梳理学生已学习的知识点和概念;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挖掘学生对原生动物分类的认知情况。

动物学复习

动物学复习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们的主要特征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身体微小原始性(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在各类动物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

)有特殊的适应性群体单细胞动物2、四个纲的主要特征(1)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器官,它是能运动的细胞表面突起,受核控制。

(2)肉足纲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且形态各异。

(3)孢子纲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

(4)纤毛纲以纤毛为运动器,纤毛比鞭毛短,数目多,运动时节律性强。

3、草履虫的结构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表膜: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即细胞膜、质膜分三层: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表膜上有纤毛和口沟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

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是运动。

原生动物的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的精子鞭毛具有相同的结构:由9+2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斜沟伸向身体中部的沟。

沟的未端为口。

●细胞质: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外质: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较透明。

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

剌丝泡: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

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有防御功能。

└内质:内含颗粒状结构,有流动性。

有许多重要结构分布在内质中:食物泡:散布在内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

食物泡的形成、食物泡的消化功能泡伸缩和收集管: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2组,身体前后半部的中部各一对。

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A.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

B.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

C.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二种大核:一个,肾形,位于胞咽附近。

功能:主管营养代谢、细胞分化,称为营养核。

小核:一个或多个,位于大核凹陷处。

2.第一章 原生动物

2.第一章 原生动物
小知识点:赤潮,顾名思义,应当是红色的,但实际上, 赤潮的颜色并不都是红色的,其颜色也是多种多样的。影 响赤潮的颜色主要看引起赤潮的是哪种海洋浮游生物。由 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或深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藻 引起的赤潮,呈绿色或褐色。由膝沟藻引起的赤潮,海水 有时竟不会出现明显颜色变化
裸 甲 腰 鞭 虫 沟腰鞭虫 钟罩虫
8.排泄
细胞质中过多水分-->伸缩泡-->储蓄泡-->胞 咽-->胞口-->体外
9、生殖方式:纵二分裂
眼虫的纵二分裂
9、包囊
不良环境下 可形成包囊.
眼 虫 的 包 囊 形 成
二、鞭毛纲的重要类群
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2亚纲
(一)植鞭亚纲:一般有色素体,自由生活.
(1)植滴虫目:
A.大多数种类为群体鞭毛虫,每一个细胞具2-8根鞭毛,无胞咽,有淀粉 粒.
(3)腰鞭目:
A.两根鞭毛,一根环腰,另一根向体后拖.大多数 种类海生,身体通常有纤维甲壳包裹 B.夜光虫,沟腰鞭毛虫,裸甲鞭毛虫
C.赤潮生活在海水中的夜光虫 (Noctiluca)、 沟腰鞭毛虫(Gonvaulax)和裸甲腰鞭毛虫 (Cymnodinium)等。当在海洋中大量繁殖, 并密集在海面上时,可造成自身缺氧死亡, 并分解放出有机物,使海面呈暗红色,还 发出臭味,即产生所谓的“赤潮”,对渔 业危害很大。
变形鞭毛虫
双领虫
原绵虫
图2-16 领鞭毛虫和变形鞭毛虫
披发虫
裸冠鞭毛虫
脊披发虫
图2-15 生活在白蚁肠中的几种鞭毛虫
披发虫
肉足纲 (Sarcodina)
一、代表动物—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 Pallas) 1、生活环境

大学动物学--原生动物

大学动物学--原生动物
– Dormant stage – Resistant covering – Shuts down metablolism
• Up to 49 years!
– Parasite leaves host
•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

Leishmaniasis
• Leishmania • 12 million people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Protozoa - 64,000 sp
Origin of Protozoa
• Earth is 4.6 billion years old • Prokaryotic(原核的) cells date back over
3.5 billion years • 1.5 Billion years ago
疟原虫 Plasmodium
• Malaria (疟疾、瘴气) • Most important parasitic
disease of humans today • WHO estimates that 270
million new cases occur annually with 2 million annual deaths • Transmitted by bite of infected mosquitoes of genus Anopheles (按蚊)
1.5 群体单细胞动物
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但绝 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盘藻
空球藻
实球藻
Sexual
Asexual
孢子生殖
配子生殖
接合生殖
Binary Fission
Mitosis
– Division of nucleus

02 原生动物

02  原生动物

纤毛纲的主要类群
◆动片亚纲——体表纤毛均匀分布,无复合的纤毛器 (全毛类)。 ◆寡毛亚纲——有些种类纤毛不发达,仅限于虫体的腹面 (下毛类) 。 ◆多膜亚纲——口区有显著的小纤毛带(缘毛类) 。
1、 全毛类
◆明显具简单的体纤毛,
不具特化的口纤毛。如:
草履虫、结肠肠袋虫、
小瓜子虫、鲤斜管虫、 虱性车轮虫等.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原生动物的定义: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
能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
原生动物特征 1. 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动物 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2. 身体微小
最小种类:2-3微米、 最大种类:1-3毫米 3. 原始性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
• Central & South America • Destroys mucous membranes of nose & mouth
锥 虫
◆寄生于脊椎动物血液 ◆非洲发现侵入脑脊髓使人得昏睡病
波动膜是由后
发出的鞭毛与细
胞质间形成的一 层膜,跟着鞭毛 一起波动,以增 加前进的动力。
昏睡病 African Sleeping Sickness
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月经不调 滴虫性尿道膀胱炎:尿频、血尿,排尿灼样疼痛
2.危害牲畜的病原体 粘胞子虫 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艾美球虫
血胞子虫
引起鸡、兔死亡率很高的球虫病
引起牛、马血尿
3.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等大量速繁殖,形成赤
2、下毛类
◆口纤毛以顺时针方向旋卷至胞口,体纤毛少, 有的腹部体纤毛成为棘毛(下毛类). 如: 尾棘虫、游仆虫、喇叭虫等.

01原生动物门总结

01原生动物门总结

(二)鞭毛纲的主要类群
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2个亚纲
(1)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
特点:一般有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如无色素体, 则其结构相近。常见动物有眼虫、盘藻、团藻等。 1. 群体的形成对了解多细胞动物的起源有意义: 衣藻(单个) 盘藻(4~16) 实球藻(16~32) 空球藻(16~32) 杂球藻(64~128) 团藻(最多达5万个)
主要功能: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6. 繁殖
无性生殖:横二分裂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接合生殖:生殖时两个 纤毛虫在口沟处粘合,互相 交换小核,与对方的大核融 合,各自分裂产生8个新个体 的生殖方式。
第三节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和重要种类
一、鞭毛纲(眼虫) (一)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1. 身体一般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器。 自养:光合营养(植物性) 2. 营养方式 异养:渗透营养(腐生性) 、吞噬营养(动物性) 无性繁殖:纵二分裂 3. 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器类型为依据,将原生动 物门分为四个纲: 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第二节 代表动物
大草履虫 (一)生活习性
生活于有机质丰富的淡水池沼或缓流中。
(二)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
1. 外形
倒置草鞋形,体表有纤毛,一侧有口沟。
表 膜
外质(含刺丝泡) 2. 基本结构 细胞质 内质(含食物泡) 大核(司营养) 细胞核 小核(司生殖)
的 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部过程称为 生活史。
①寄生在白蛉子体内
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子消化道)
②寄生在人体内
无鞭毛体(寄生于内脏巨噬细胞)
2. 锥虫与昏睡病 波动膜:鞭毛虫基体后移至虫体后端,鞭毛由基体 发出后,沿着虫体前伸,与细胞质拉成的膜状结构。 3. 鳃隐鞭虫(寄生鱼鳃) 4. 披发虫(与白蚁共生) 5. 领鞭毛虫

原生动物和海绵动物

原生动物和海绵动物
(2)出芽生殖(budding reproduction),实际也是一种 二分裂,只是形成的两个子体大小不等,大的子细胞称母体, 小的子细胞称芽体。
9
(3)多分裂(multiplefission),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多次,形成 许多核之后细胞质再分裂,最后 形成许多单核的子体,多分裂也 称裂殖生殖(schizogony),多 见于孢子虫纲。
极少数原生动物是由几个或许多个细胞组成,细胞之间可
能没有形态与机能的分化,也可能出现了初步的形态机能的分
化,但每个细胞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我们把这类原生动
26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它们大多
是单细胞的有机体。
从细胞结构上看,原生动物的单细胞相似于多细胞动物身体
中的一个细胞。
从机能上看,原生动物的这个细胞又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它能完成多细胞动物所具有的生命机能,例如营养、呼吸、排
泄、生殖及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这些机能由细胞或由细胞特
13
3、少数原生动物是由几个或多个细胞聚 合形成群体: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细胞分化程度低或无分化,个体之间通过 原生质桥联系。
14
二、分类:
(一)、鞭毛虫纲 (二)、肉足虫纲 (三)、孢子虫纲 (四)、纤毛虫纲

运动器官 营养方式
鞭毛纲 鞭 毛 植鞭亚纲 自养
代表动物 眼虫
纤毛纲
动鞭亚纲 异养(渗透、吞食) 锥虫
11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和接合生殖 配子生殖(gamogenesis):
§ 大多数原生动物的有性生殖行配子生殖,即经过两个配子
的融合(syngamy)或受精(fertilization)形成一个新个体。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

2.了解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继续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动物的特征。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的草履虫。

2.草履虫的呼吸、食物泡的形成、养料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知识总结
原生动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身体一般只由一个细胞组成。

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

它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身体长圆形,在载玻片上靠近草履虫培养液的一端滴一滴清水,用解剖针把培养液和清水沟通起来。

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在哪一边?由是可知道草履虫具有应激性。

而植物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草履虫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

对照挂图或课本上的草履虫结构图辨认:草履虫的纤毛、口沟、大核、小核、伸缩泡等结构。

1.运动:依靠纤毛摆动,旋转前进。

除极少数低等藻类外(如衣藻),一般2.消化: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并随细胞质的流动而
滚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体外。

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细胞内消化。

(植物有叶绿素能制造有机养料)
3.呼吸:通过表膜进行呼吸。

水中氧气通过表膜进入细胞质,体内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表膜排出,释放的能量4.排泄:前后两个伸缩5、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第二章腔肠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认识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3.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了解水螅的采集和观察方法,掌握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水螅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水螅的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2.水螅神经网的无定向传导。

知识讲解
一、水螅
让学生对照水螅结构图叙述。

要求按从上到下、从外向内的顺序说出水螅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教师总结时指出:水螅的身体是辐射对称的。

如果将水螅的身体以其口到基盘为中轴,
通过中轴可任意分切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腔肠动物的身体都是辐射对称的。

辐射对称是比较原始而低级的体型,这是腔肠动物对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的一种适应。

水螅是多细胞动物,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胶质层没有细胞结构,千万不要认为是三层。

水螅已有了细胞分化。

外胚层有刺细胞,神经细胞,内胚层有腺细胞……等细胞的分化,各有自己的功能,相互配合,比原生动物进化。

内胚层细胞包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可以消化食物。

只有一个口通外界,食物进入和残渣排出都经过这个口。

无肛门。

二、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生活环境:水中。

2.体型:辐射对称。

3.身体结构:体壁由内、外两个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让学生思考水螅比原生动物复杂高级的地方,用进化观点进行归纳。

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使学生理解寄生、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

3.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宿主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4.了解其他扁形动物——血吸虫对人的危害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5.理解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1.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猪肉绦虫的生活史。

知识讲解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从扁形动物开始,动物的身体一般是两侧对称型。

两侧对称型的出现,也伴随着出现了中胚层,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也进一步复杂化,强化了运动能力和对环境适应的能力。

如由腔肠动物的辐射对称型,适于固着、漂浮的本章教材以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营寄生生活的猪肉绦虫为代表,讲述扁形动物门的基础知识。

同时也介绍了另一种寄生虫——血吸虫和营自由生活的涡虫。

教学目的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3.了解其他线形动物——钩虫、蛲虫对人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4.理解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蛔虫的生活史。

2.钩虫的生活史。

知识讲解
线形动物在体内的消化道与体壁之间,有一个空腔——原始体腔。

腔中充满了体腔液,可以使内脏器官自由运动,为内脏器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能更有效地完成体内物质的循环和运输,更有效地调节和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这些都说明原始体腔动物比无体腔的扁形动物进化。

线形动物出现了完整的消化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许多种类还出现了雌雄异体和异形。

如蛔虫、蛲虫等。

线形动物约有1万多种,分布极广泛,从热带到两极,从高山到深海,总之,在海水、淡水、土壤和动植物体内都有分布。

许多种类还是人、动物和植物体内的主要寄生虫。

第四章环节动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适于穴居生活的主要特征。

2.学会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和应激性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2.学会观察蚯蚓的方法。

教学难点
蚯蚓的运动。

知识讲解
环节动物门的动物约有8700种。

最主要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具有
真体腔。

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的一个极重要的标志。

分节不仅表现在体外,内部结构也分节排列,如神经节、排泄器官等。

环节动物的
分节现象比较原始,属同律分节。

环节动物的体腔是中胚层之间的腔,蚯蚓是学生常见的小动物,又是环节动物
门的较为典型的代表动物,对人类有着许多的益处。

教材突出强调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

本章出现了“系统”这一概念。

蚯蚓的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结构较复杂,又是今后学习其他动物的重要基础知识,但不宜展开,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讲解,尽量利用各种媒体加强直观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最后通过蚯蚓、水蛭和沙蚕3种动物的比较,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软体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河蚌的主要特征。

2.了解蜗牛和乌贼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征。

3.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河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河蚌的结构和生理。

知识讲解
本章讲述的主要动物是河蚌、蜗牛和乌贼。

河蚌是软体动物的代表。

从其生活在淡水泥沙的习性为认识的起点,由外到内,讲述了河蚌的外部形态(贝壳、本章的第二部
分为观察内容。

要求认识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并以河蚌或其他当地软体动物为代表,观察软体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应激性。

巩固教学内容:填写下表,比较河蚌、蜗牛和乌贼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第六章节肢动物
第一节蝗虫
教学目的: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知道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知识讲解
蝗虫是昆虫的典型代表动物,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节肢动物的基础。

通过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学习,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就迎刃而解了。

同时蝗虫又是曾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蝗虫的研究,比较清楚。

蝗虫的发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其一是幼虫的“龄”,即“龄虫”,对于初昆虫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

运用昆虫三个共同特征来判断哪些节肢动物是昆虫,哪些节肢动物不是昆虫。

蝗虫的口器和呼吸是本课的另一难点,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和虹吸式等不同的类型。


中咀嚼式是最原始的,其他类型都是由咀嚼式演化而来。

观察蝗虫的口器的顺序不能搞乱。

第二节昆虫的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