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概论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年度《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课件第七章第一节

2024版年度《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课件第七章第一节
2024/2/2
02
理解传统文化现代转型 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 及文化创新的内涵和途 径。
03
04
了解中华文化全球传播 的现状和趋势,以及面 临的挑战和机遇。
5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 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02
CATALOGUE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2024/2/2
6
原始文化
01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 课件第七章第一节
2024/2/2
1
CATALOGUEBiblioteka 目 录2024/2/2
• 引言 •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 • 中国文化的艺术表现 • 中国文化的科技成就 • 中国文化的教育传统 • 中国文化的民俗风情 • 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
2024/2/2
2024/2/2
33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34
古代文化
古代哲学与思想
阐述儒家、道家、墨家等 古代哲学流派的思想体系 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024/2/2
古代文学与艺术
介绍古代诗歌、散文、小 说等文学形式以及书法、 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的 历史发展与艺术成就。
古代科技与发明
探讨古代中国在天文、数 学、医学、农业等方面的 科技发明与贡献,彰显其 世界领先地位。
8
近现代文化
近现代文化变革
阐述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经历的 变革历程,如西学东渐、新文化 运动等,分析其对传统文化的影
响与挑战。
2024/2/2
近现代文学与艺术
介绍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与艺术的 发展脉络,包括现代诗歌、小说、 戏剧等文学形式以及电影、音乐等 艺术门类的创新与成就。

最新整理中国旅游文化.ppt

最新整理中国旅游文化.ppt

1.1.3 中国旅游文化的种类及特征
1.中国旅游文化的种类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建筑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 民间工艺文化、聚落文化、旅游山水文化、 旅游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等。 2.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综合性、传承性、 民族性、区域性和时代性。
二、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
闭和保护自身,人们便把它装饰在大门上,用来守门,借它告诉 外人不要乱闯。有时它还被装饰在门前的石墩上。 ⑧睚眦(ya zi):传说中性情凶残,爱争斗厮杀,所以被装饰在刀、 剑上。
⑨(趴蝮)(báxià):平生最喜欢水,所以大都被装饰在桥头柱、
桥洞、桥栏等处。
螭吻(chī wěn)
螭吻(chī wěn):喜欢远望,通常被装饰 在建筑物的屋脊上,传说它能喷浪降雨, 所以用它来防止火灾。
椒图
椒图:形状像螺蚌,性好 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 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 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 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 上,亦或挡门的石鼓上。 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 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 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 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睚眦
睚眦:平生好斗喜杀,刀环、 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 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 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 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 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 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 严庄重。
③赑屃(Bìxì):样子像龟,善于背重物,喜欢文字,爱扬名,因 此让它驮碑。
④狴犴(Bìàn):像老虎,有威力,所以把它产在监狱门上,用来 威吓罪犯。
⑤饕餮(tāo tìe ):平生贪吃,所以人们把它的造型装饰在与食物 有关的器物上。
⑥金猊(ní):样子像狮子,喜欢烟火,所以被装饰在香炉上。 ⑦椒图:样子像螺蚌,传说它不喜欢别人随便打扰,平时善于封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件优化版(李天元第七版)第1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旅行、旅游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并非随人类的出现而出现。
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 动。
1.原始时代早期的社会经济
生产力低下, 缺少剩余食物, 生存条件恶 劣 , 当时人们活动基本上限于在自己的氏族 部落, 人类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 要。
2.人类早期迁徙活动的特点
罗马帝国(BC753-476年)在公元前2世纪达到全 盛。罗马人修建了四通八达、总长8万多公里的宽阔公 路网: 北到德国,南到埃及,东至波斯湾,路边有住宿 设施。罗马人可以到西西里、希腊、特洛伊、埃及旅行。 罗马人推出了导游手册,用不同符号表明各个客栈的等 级。
2.2.东方的旅行活动
夏、商、周的商旅活动: 夏朝——“始牵牛羊远服贾” 商朝——“商人” 西周、春秋——商旅“摩肩接踵”
1、内燃机技术与汽车旅行 19世纪末出现了采用液体燃料的内燃机,结
构紧凑,体积小巧,功率大。
2.内燃机技术与航空旅行 1919年8月15日,英国伦敦与法国巴黎之间客
运航班首航。 20世纪50年代,喷汽式客战结束以来, 特别是自20世 纪60年代以来, 普及于世界各地的旅游活动。
有旅游必定有旅行, 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
1.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
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并非度假和休闲, 而是 出于交换的需要而产生。
著名的古老旅行线路, 如“丝绸之路”、 “香料之路”、“琥珀之路”、“食盐之路”等 都与商旅活动直接相关。
古代丝绸之路
2.奴隶制时代的旅行发展
由于种种基础设施建设, 旅行活动的规模和 范围有明显扩大。
全面振兴时期
(1)1978-80年代中期: 接待入境旅游为主 (2)80年代中期至1997年: 入境游、国内 游并 行发展 (3)1997年至今,入境游、出境游和国内游全面 发展 这一时期的主要大事: 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邓小平5次专门讲话,要 求尽快发展旅游业。

旅游文化PPT培训课件

旅游文化PPT培训课件

把全然不同的事物来与“五行”相配 的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化〕 生 长 化 收 藏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五色〕 青 红 黄 白 黑 〔五味〕 酸 苦 甜 辣 咸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志〕 怒 喜 思 忧 恐 〔五畜〕 鸡 羊 牛 马 猪 〔五谷〕 麦 黍 稷 稻 豆
101
五行的任何一行,都与其它 四行生“生”或“克”的关系:





102
“五行”生克构成的三个模式包括 了深刻的辩证法 :
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或力量能凌驾于其它事 物或力量之上而占绝对优势。任何一种事物或 力量都能生克其它某些事物或力量,但它本身 也是被生克的。这样,物质世界始终处于生灭 消长的运动之中。
105
其二,看待事物之间的生克关系要用辩证 思维,不要绝对化。
其三,把握和发挥生克作用要有适当的 “度”。过度就会有反作用。
106
其四,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 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发挥 主观能动性,在全面了解事物联系的基础上, 调动有利因素,消减不利因素,促成事物的积 极变化。
文化与人联系在一起,是人的力量 的外在显现。即是说:“文化”就是“人 化”。
27
28
按一定规则加工
赋予一定的意义――“附 会”
29
“附会”:
通过联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神话传说、民间典故等,把多情的人的 色彩涂抹到自然的山水中,丰富和深化 了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
30
附会现象表现为:
因相似而附会 外形向相似而附会 数量相似而附会 神似而附会
41
恩格斯说过: “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

2024版《中国文化概论》课件

2024版《中国文化概论》课件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A
仁爱思想
中国文化强调仁爱思想,即关爱他人、尊重生 命、热爱和平。这种思想体现在儒家文化中, 如孔子的“仁爱”思想。
中和思想
中国文化注重中和思想,即追求和谐、平 衡、中道。这种思想体现在道家文化中, 如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B
C
礼制观念
中国文化重视礼制观念,即注重礼仪、规矩、 秩序。这种观念体现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和社会生活中,如周礼的制定和实施。
着不同的服饰,以示尊重和礼貌。
03
服饰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服饰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从古代的传统服饰到
近代的中西合璧,再到现代的多元化服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和创
新精神。
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层次 感。同时,建筑的装饰也十分精美,包括雕刻、绘画等多 种艺术形式。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传播
01
中国文化“走出去” 战略
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通 过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等方式, 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02
跨文化交流与对话
加强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对 话,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包容 性的发展。
03
中国文化产业的国 际化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打造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和产 品。
因果报应
佛教思想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报应,人们应该行善积德,避免恶行以免受报应。
涅槃解脱
佛教思想追求涅槃解脱,即通过修行达到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05 中国文化的艺术层面
书法与绘画
书法艺术
介绍书法的起源、发展、流派和特点,以及重要的书法作品和书 法家。

第1章 绪论《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第1章 绪论《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
第1章 绪论
1.1 旅游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1.1 国际旅游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旅游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旅游的经济研究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 纪60年代)
2)旅游研究的全面发展和旅游学的形成阶 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3)旅游学的综合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 至今)
1.1 旅游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对象:
➢ 旅游活动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各种社会现象所特有的规律
性的东西,就是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 旅游是一项由人的主观意志和其他有关的客观条件共同引
发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
➢ 这一活动的实现或现象的发生,有三个方面的要素是不可
或缺的:
一是旅游主体, 即旅游者;
二是旅游客体, 即旅游对象,或 称旅游资源;
三是联结主体与 客体的旅游媒体, 即现代意义上的 旅游业。
1.2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①旅游发展史的研 究。源自②旅游活动的基本 要素以及各要素之
间关系的研究。
③旅游与文化及旅 游与社会的研究。
④将旅游作为一种 地理现象进行的研
究。
⑤旅游行政组织和 旅游政策法规的研
究。
⑥旅游实务的研究。
3)我国旅游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尽管我国的旅游学界提出了一系列与旅游相 关的概念,如旅游影响、旅游动机、旅游细分市场、 旅游目的地、旅游收益增值率等,但这些概念很少 为旅游研究所独有。
其次,这些旅游概念没有形成一个独特的系统。
最后,旅游学没有以经验来检验其陈述正确与否的 特有标准。
1.4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②这些概念 要形成一个 独特的逻辑 结构;

《旅游文化概述 》课件

《旅游文化概述 》课件
《旅游文化概述》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旅游文化概述 • 旅游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 旅游文化的类型 • 旅游文化的影响与传播 • 旅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案例分析
01
旅游文化概述
旅游文化的定义
1 2
3
旅游文化定义
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提升当地品牌形象
旅游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提升当地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 游客前来旅游,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当地加大对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投入,优化产业 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
旅游文化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1 2
增强当地文化自信
旅游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和 历史背景,有助于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自信和归属 感。
03
旅游文化的类型
自然景观旅游文化
总结词
01
自然景观旅游文化是指以自然风光为依托,通 过旅游活动展示自然之美和生态价值的文化类
型。
总结词
03
自然景观旅游文化具有生态保护、环境教育和 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
意识和生态素养。
详细描述
02
自然景观旅游文化包括山岳、湖泊、海滩、森 林、草原等各种景观,通过观赏、探险、休闲 等方式,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提升旅游业品质
深入挖掘和利用旅游文化资源,有助 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促进旅游业的高品质发展。
02
旅游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旅游文化
总结词
古代旅游文化以探险、朝圣和商贸为主要目的,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 探索精神。

旅游概论概述ppt课件

旅游概论概述ppt课件
4546一旅游的基本属性1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生活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高层次需要低层次需要472旅游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可以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年龄等级的限制?容易使人们抛弃偏见沟通思想3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秀美的自然风光自然美艺术美?浓郁的民族风情生活美48?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游者追求的目标是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旅游诞生的标志。

难点:旅行的导源、旅游的起源、旅游的诞
生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
导入新课

同学们告别了中学学习,选择了热爱的旅游专业, 那么,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多少了解呢?让我们和 晓东一起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吧。 根据教材的导入案例,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 问题进行讨论: 1、即使假期足够长,晓东家的旅行计划能够一次圆 满完成吗? 2、人们一般首先喜欢去哪一类地方旅游?为什么? 3、设计旅游线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根据案例,你认为哪一种旅游方式最省钱?
50
三、旅游的文化属性

1984年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 人文地理学》
中指出: “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旅游 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 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 游客不仅汲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 国的文化带到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
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 可以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年龄、等级 的限制 容易使人们抛弃偏见,沟通思想

3、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 活动
秀美的自然风光―――自然美、艺术美 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者追求的 目标是:审美和娱乐。

旅游学概论PPT演示课件

旅游学概论PPT演示课件
• 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是以出行距离为标准 来区别是否属于国内旅游者的(在英语国家 中,不同的机构在使用visitors或tourists时相 当混乱,没有加以明确的区分)。
• 例如,美国有些机构,如美国国家旅游资 源评价委员会用至少50千米(单程)作为衡量 是否为国内旅游者的临界尺度;
• 加拿大统计局和加拿大旅游局使用了最小 距离为50千米的标准。
旅游学概论
欧洲国家的定义
• 一些欧洲国家在判断是否属于国内旅游者时所采 用的标准是在异地逗留的时间长度。
• 英格兰旅游局在每年一度的英国旅游调查中对 国内旅游者的定义是: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 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 法国旅游总署的定义则是;凡以下列、原因离 开自己的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不 超过4个月的人均可视为国的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WTO) 国内游客
✓过夜国内旅游者(domestic tourist)
24小时 —— 一年;休闲、度假、运动、商务、 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不过夜国内旅游者(domestic excursionists)
旅游学概论
北美国家的定义
• 技术上:凡是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 统称为 “游客”(visitor) 对“游客”又区分为:
——“旅游者” —tourist —— “游览者” 或“短途旅游者”—
excursionist
旅游学概论
罗马会议对旅游者的技术定义
到一个国家至少逗留24小时以上的游客。其旅 行目的以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 体育运动等的消闲活动和工商业务、探亲访友、
公务出使、出席会议等。
Tourists (旅游者)
二者统一于
Excursionists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PPT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PPT
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 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 “旅游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经济———文化产业, 在发展的成熟期是: 文化———经济产业。”
--经济学家孙尚清
25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经营 服务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 其外在表现的总和。 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 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 作用的过程和结果。P9
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 紧密关联。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中国茶文化、北京胡同旅游 ;
32
再次,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
“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赚 取外汇的文化经济” 。李刚:“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
资源”
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 化经济”新战略。
9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 《原始文化》文化“乃是包 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 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 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 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 说。
10
1922年,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 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 业也”。
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 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 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 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 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 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 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 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24
3、旅游业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 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
“游”原意是人或动物漂在水面上,后引 申为“谓闲暇无事之为游”, 《说文解 字》:“游,旌旗之流也”。引申为“游, 戏也”。“游,自乐之意”。

旅游概论第二章旅游简史ppt课件

旅游概论第二章旅游简史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神殿是以 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大理石兴建而成,神殿 共由三十四条约高17米的支柱支撑着,神殿的面积达41.1米乘 107.75米,位于奥林匹亚的神殿于公元5年被大火摧毁。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世界旅游简史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1841年以前) (二)近代旅游 (1841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现代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1841年以前)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旅游文化概论课件

旅游文化概论课件

要点三
跨文化管理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管理成为旅 游管理的重要内容。跨文化管理是指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通过有效的沟通 、协调和整合,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 利用和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旅游管理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未来旅游 管理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更加注 重旅游品质和服务体验;二是更加注重旅游 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三是更加注重旅游 生态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四是更加注重旅游 科技创新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旅游服务应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包括民俗风情、历史 传统、艺术表现等方面,使旅游者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不 同的文化。
文化敏感度和包容性
旅游服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文化敏感度和包容性,尊重和 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旅游服务的提升与创新
服务质量提升
通过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完善服务流程和标准等方式,不断提升 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每个方面都有其特定的服务内容和标准。
旅游服务的目标
03
旅游服务的目标是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使其
能够更好地享受旅游过程。
旅游服务中的文化交流与体验
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旅游服务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通过与不同地域、不 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 了解和认同。
文化体验的丰富性
旅游文化概论课件
• 旅游文化概述 • 旅游文化史 • 旅游资源文化 • 旅游消费文化 • 旅游服务文化 • 旅游管理文化 • 旅游文化评价与展望
01
旅游文化概述
旅游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文化是指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关系和文化活动的总称。它包括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 购、娱等各个方面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

旅游概论 PPT课件

旅游概论 PPT课件
(一)依据旅游资源属性的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气象气候 ;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 ;动
植物资源 ;天然疗养条件 等。
2、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文物古迹 ;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盛事
3、社会旅游资源 (二)根据旅游资源管理级别的分类
1、世界级旅游资源;2、国家级旅游资源 ;3、省级旅 游资源 ;4、市(县)级旅游资源
二、现代旅游的特点
1. 旅游主体大众化 2. 旅游区域扩大化 3. 旅游产品多样化 4. 旅游服务一体化和运行规范化 5.旅游发展的持续性
第二章 现代旅游
教学目标: 掌握旅游的概念及基本属性 了解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旅游的类型
第一节
旅游
问题导入:何谓旅游? 词义辩解:看下面的对话 对话一
第四章 旅游业的构成
教学目标: 了解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和旅游景点的基
本理论知识 通读案例理解相关知识要点,分析其中内涵 理解旅游业中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为从事旅游相关
的行业熟练掌握专业服务技能提供坚实基础,也为 培养专业旅游服务人员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依据课件和教材进行教学并抛弃一些纯理论的东西, 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从事旅游行业应具有怎样的实 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
二、按旅行距离划分
1、远程旅游 2、近程旅游
三、按费用来源划分
1、自费旅游 2、社会旅游 3、奖励旅游
四、按组织形式划分
1、团体旅游 2、散客旅游
五、按享受程度划分
1、豪华旅游 2、经济旅游(廉价旅游)
六、按旅行方式划分
1、航空旅游 2、铁路旅游 3、汽车旅游 4、水上旅行
七、按旅游者的需求特点划分
二、古代的旅行活动
(一)世界古代的旅行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课件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课件
11
1922年,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 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 业也”。
“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 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 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 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 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 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 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文化的特性
历史性 群体性 影响性
17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
(一)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
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 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周礼·正义》:“观乎人文以化天 下”。 旅游是孕育文化的媒体,文化诞生初 始就是旅游的一项内容。
15
为什么?
首先,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 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
其次,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是 为社会所普遍具有和享用的,不是专属个 人的。
再次,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这 种创造体现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中, 体现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
16
黄河十八湾
后者如商务旅游、会展旅游、探亲旅游、 休学旅游等,或忙于商务,羁于工作,或衷于 亲情,勤于知识,寓乐于旅,偶作小憩,旅游 者较少逗留于旅游景区。
18
《周易》 “观卦”与 “旅卦”
“观国之光,尚宾也”。
这两处观光,几乎成了旅游的代名词,而且对 观光的作用予以高度肯定。
“旅卦”:
“旅,小亨,旅贞吉”。 这其中包含了旅游的两大特性:动机性和娱乐

19
“旅游”溯源
旅游即旅行游览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旅” 和“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唐.孔颖达 《周易正义》:“旅者,客寄之名,羁旅 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