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图学第二节——地图学课件PPT

地图学第二节——地图学课件PPT
主讲人:江南
1.2 地图的内容和分类
一、地图的内容 二、地图的分类
1.2 地图的内容和分类
一、地图的内容
数学要素
地图
地理要素
辅助要素
1:1万地形图
二、地图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志可将地图作如下分类: 1、按地图表示的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按地图表现形式分为模拟地图和电子地图; 3、按地图的维数分为平面地图家族新成员
动态地图
进入地图; 4、按地图的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
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5、按地图的用途可分为民用图和军事用图; 6、按地图的出版方式分为单张地图和地图集。
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
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
二、地图的分类
按维数分为: 平面地图 立体地图 可进入地图
平面地图
平面地图
立体地图

地图学ppt教学课件

地图学ppt教学课件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近地面遥感
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不同 按具体的应用目的不同
可见光与近红外遥感 热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
环境
1.2 遥感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遥感的主要特点:
⑴ 宏观性和综合性 ⑵ 多波段性 ⑶ 多时相性
§2 遥感信息的制图应用
2.1 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第七章 遥 感 制 图
§1 遥感概述 §2 遥感信息的制图应用 §3 卫星影像图和卫星影像地图 §4 从影像生成专题地图 §5 遥感系列制图
遥感制图是指利用航天或航空遥感图 像资料制作或更新地图的技术。其具体成 果包括遥感影像地图和遥感专题地图。
遥感影像,因现势性强,可作为新编 地形图的重要信息源。
1.目视判读 2.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分类
1.目视判读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常用方法
直接判定法 对比分析法 逻辑推理法
工作程序
判读前的准备工作 建立判读标志 室内判读及野外验证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2.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分类
计算机自动识别,又称模式识别,是将经过 精处理的遥感实验数据,根据计算机研究获得的 图像特征进行的处理。具体的方法有:
TM1
0.45-0.52

对叶绿素和叶色素浓度敏感,用于区分土壤与植被、落叶林 与针叶林、近海水域制图
TM2 0.52-0.60 绿 对无病害植物叶绿素反射敏感
TM3 0.63-0.69 红 对叶绿素吸收敏感,用于区分植物种类
TM4 0.76-0.90 近红 对无病害植物红外反射敏感,用于生物量测定及水域判别
粗处理是为消除传感器本身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所引 起的各种系统误差而进行的处理。 精处理是指为进一步提高卫星遥感图像的几何精度 而进行的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以满足专题制图的 要求。

02.第二章 地图学 PPT课件

02.第二章  地图学 PPT课件
第二章 地图学
第一节 地图学的现代特征和定义
一.关于学科名称问题
地图学-地理学界的主张,认为地图学是地理学的研究方 法和地学研究结果的可视化表达。
地理学(理科)的二级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侧重于“理”,利用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地理学规律。
地图制图学-地图制图界的主张,认为地图制图学是测绘 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测绘生产过程的最后工序。强 调地图制作与生产的方法、技术。
►该图具有较高的精度,公元1717年成图(康熙 五十六年),公元1719年制成铜版(康熙五十 八年),52.5×77cm 共41幅,比例尺 1:1 400 000,
►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皇舆全览图》(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局部,四排二号: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近现代地图作品介绍
► 《申报馆中国地图集》(1934) 53幅 36 200地名 ► 《中国地势图》(1958)单幅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1965)222幅 36万字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1999)540幅 30万字 1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地图集》(1986)142幅 36万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地图集》(1989)300幅 36万字 ► 中国城市地图集》(1992)2册 幅 40万字 779页 450城市 ► 中国历史地图集》(1992)8卷 300幅 40万字 70 000地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地图集》(1993)265幅 25万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普通地图集》(1996)248幅 50 000地名
地图的基本功能 地图的评价 地图分析理论与方法 地图信息自动分析与处 理 地图应用
地图信息传递系统模型
第三节 地图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与学科内其他相邻分支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 地图2——地图学课件PPT

第一章 地图2——地图学课件PPT
图名、图例、地图编号 编制出版信息等辅助地图使 用的对要主素要。图件在内容与形 式上的补充。
1.2 地图的定义
1) 地图是地球在平面上的缩影 不科学
2)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 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 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 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1章 导 论
第1章 导 论
§1 地图的基本概念 §2 地图的基本特性 §3 地图的分类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我们的世界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我们的世界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绘画艺术
贺兰山岩画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绘画艺术
2、地理要素: 普通地图中:包括水系、地貌、植被等自然 和社会经济内容。 专题地图中:专题要素、底图要素。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3、图边要素: 图名、图号、图例、说明等。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3 地图的成图过程
制作地图的基本途径 用传统的方法编绘地图 计算机地图制图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1、地图:一定的数学法则
地理坐标系:即大地坐标系
我国大地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 中国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 坐标系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2、地图:制图综合处理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中国国家经济地图集电子版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教程 第1章 导 论

地图学 PPT课件

地图学 PPT课件

现代专题地图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全球性专题地图制图标准规范化; 遥感技术的应用; 地图数据的共享问题。
(2)向综合、成套和图集的方向发展; 应用需求方面; 信息源方面。 同时进一步强调专题地图的实用性。
(3)反映数量指标和动态变化信息得到加强, 特别是在灾害监测专题地图方面; (4)广泛应用遥感和制图自动化新技术;
主要有:(1)环境保护地图;(2)旅游地图:
1982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旅游地图会议,提出论 文120多篇,展出旅游地图100多幅。旅游图除表示旅 游地区地理基础要素外,还着重反映了交通、旅游路 线。名胜古迹、历史沿革、乡土人情、土特产品、工 艺美术以及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源。是专题地图制图中 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图种之一。
三、专题地图制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基本原则
鉴于专题地图的内容广泛,区域性、技术性和精 确性程度较高,需要研究和确定其基本原则。 一、严密的科学性
所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现象,反映的内 容均经过分析研究综合,有着严密的科学性、系统性 和规律性;
对于各种不同观点、不同精确程度的资料和图件, 应以所取观点客观地加工和使用。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由于自然科学研究的 一系列突破及其应用发展的需要,分化出专题地 图的若干新支。内容由单要素逐步过渡到多要素 的分布和质量特征,图型由简单的示意性象形符 号逐步过渡到定位性的符号。
专题地图的大发展,是上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这是由于运用了数学、电子学、光学和化学等方 面的知识,并应用了遥感和制图自动化新技术。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符号法的直观形象化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用在 不同的图幅上却有很不同的效果,用在人口密度 分布图上就很不适合。由此说明,专题地图上的 各种表示方法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这也是选择表示方法的一条基本要求。

(完整版)《地图学》课件

(完整版)《地图学》课件
地图学基本知识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1 地图的相关概念 §2 地图分幅和编号 §3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古代地图
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寻找描 述和分析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工具,从交通 运输、农田水利、市政建设管理、疆土区域 的划分以及行军打仗,都离不开空间信息。 这个最普通的工具就是地图。
比例尺
表示实地面积(Km2)
1:5000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1:25万 1:50万 1:100万
5 20多 110多 450多 1800 16000 64000 255000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1.3 地图的分类
1.3.4 其他方式
按使用方式划分:桌面用图、挂图、小图册、屏幕地图 按材质划分:纸质、丝绸、石质、木质、塑料等 按外形划分:平面、三维、球形 按结构划分:单幅、多幅、系列图、地图集 按幅面大小:对开、全开、微缩地图 按地图图型:分布图、区划图、等值线图、统计图、网格图
七世纪中叶的亚洲(唐朝)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现代地图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由以上地图展示可知,人类以地图作为认识客观 世界、传递时空信息的方式之一,不但没有被其他形
式所代替,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图的制作精 度不断提高,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应用功能不断扩大、 制图理论日趋成熟。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2.3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地理信息基本概念
• 数据与信息 • 数据(data)——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它反映了人们对所选
取地理信息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及联系的认识。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⑶ 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统
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质量和数量特征 ,时-空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用十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
加以表示。符号不仅可以是图形,还可以广义的理解为文 字注记和数字形式。
第一章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气温分布专
1.3 地图的分类
1.3.2 按照制图区域划 分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1.3 地图的分类
1.3.3 按照比例尺划分
比例尺对应实地面积表
比例尺
表示实地面积(Km2)
1:5000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1:25万 1:50万 1:100万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古代用树枝做的地图
刻在石头上的地图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1
5
0
0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海 图
古代上海地图
新石器时代的壁画地图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古代地图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古代地图
第一章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⑵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
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面所有的地物和现象 。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地图概括
地图上所表示的是在大量的地理信息中,根据应用需要选 取最主要的信息加以处理,并经过人类的思维与加工即制图综
合形成地图。这种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七世纪中叶的亚洲(唐朝)
第一章
现代地图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由以上地图展示可知,人类以地图作为认识客观 世界、传递时空信息的方式之一,不但没有被其他形
式所代替,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图的制作精 度不断提高,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应用功能不断扩大 、制图理论日趋成熟。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1.2 地图的构成要素
1.图形要素 2.数学要素
⑴ 地图投影 ⑵ 坐标系统(网) ⑶ 比例尺 ⑷ 控制点
3.辅助要素 4.补充说明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表达地理 信息的各种图 形符号、文字 注记。
确定地图 空间信息的依 据,包括比例 尺、地图投影 ,统廓尺图方件式各、、、编向在上对种控图图图号线内的主坐制名解例、、容补要标点、比、三编与充图系。图例地北制形。 出版信息等辅
(3)坐标纵线(坐标北方向)
坐标纵线:高斯投影带所在的中央经线。 坐标北方向:坐标纵线北端所指的方向。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1.3 地图的分类
1.3.1 按照地图内容划 普分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普通地图
比较全面反映制图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的一 般概貌,即同时表示水文、地形、土质植被、交 通网、居民点和境界线等要素的地图。
地图学基本知识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1 地图的相关概念 §2 地图分幅和编号 §3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古代地图
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寻找描 述和分析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工具,从交通 运输、农田水利、市政建设管理、疆土区域 的划分以及行军打仗,都离不开空间信息。 这个最普通的工具就是地图。
1.2.1 图形要素
✓ 普通地图:基本的自然和人文要素
包括水系、土地类型、地形、植被、交通线、行政区划及行政中 心、居民地、学校、企业、市政设施、旅游景点等。
✓ 专题地图:地理基础要素和专题要素
包括区域人口、GDP、医疗、房产等。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1.2.2 数学要素——坐标网
✓地理坐标网 ✓直角坐标网
5 20多 110多 450多 1800 16000 64000 255000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1.3 地图的分类
1.3.4 其他方式
按使用方式划分:桌面用图、挂图、小图册、屏幕地图 按材质划分:纸质、丝绸、石质、木质、塑料等 按外形划分:平面、三维、球形 按结构划分:单幅、多幅、系列图、地图集 按幅面大小:对开、全开、微缩地图 按地图图型:分布图、区划图、等值线图、统计图、网格图
地图成为生产建设、科学试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 的工具,地图学也发展为一门具有完善学科体系及多 层次地图理论的综合性学科。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1 地图的基本概念
1.1 地图的基本特性与定义 1. 基本特性
⑴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 比例尺 ✓ 地图投影 ✓ 坐标系统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专题地图
突出而深入地表示一种或几种要素或现象,即集 中表示一个主题内容的地图。
自然地图 地质、地球物理、气候、水文、海洋土壤、植被、动物等
社会经济地图(人文地图) 人口、政治、农、工、第三产业、交通、教育、经济等
环境地图 生态环境、自然保护、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医疗地理等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图1 不同比例尺方里网间隔设置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1.2.2 数学要素——坐标网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1.2.3 辅助要素—三北方向图
(1)真子午线(真北方向)
真子午线: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 真北方向:真子午线北端所指的方向。
(2)磁子午线(磁北方向)
磁子午线: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 磁北方向:磁子午线北端所指的方向。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⑷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 载体,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型、可以是 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也可以是触觉地图。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2. 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 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 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普通地图包括:
地形图
普通地理图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第一章
基本地形图
地形图
地形图
基础地形图
1:5千,1:1万,1:2.5万,1:5万 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工程用地形图
比例尺较大,甚至大于1:5千
普通地理图
比例尺小于1:100万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导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