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实验

合集下载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报告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报告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领域。

为了了解煤的工业特性和分析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旨在对煤的成分、燃烧特性以及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对煤的工业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煤的元素组成和质量特性;2.研究煤的燃烧特性,包括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含量;3.分析煤的环境影响,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和气候变化等。

3. 实验方法3.1 煤的取样和制备我们从工业煤矿中采集了多个煤样,并进行了样品制备。

首先,我们将煤样进行破碎和研磨,以获得均匀的粉末样品。

然后,我们从粉末中取出适量样品,用于后续的实验分析。

3.2 煤的元素组成分析我们采用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煤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通过该仪器,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煤样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包括碳、氢、氧、硫等。

3.3 煤的燃烧特性分析我们使用煤的热值测定仪器对煤样的燃烧特性进行测定。

该仪器可以测量煤样的发热量,从而了解煤的热能价值。

同时,我们还对煤样的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进行分析,以了解煤的燃烧性能和煤质特征。

3.4 煤的环境影响分析为了研究煤的环境影响,我们对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测定。

我们使用了气体分析仪对煤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采样,并分析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测定,我们可以评估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4.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煤样的元素组成分析表明,煤中主要含有碳、氢、氧和硫等元素,其中碳是主要元素,占煤样质量的大部分。

2.煤样的燃烧特性分析结果显示,煤样的热值较高,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热能价值。

同时,煤样的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含量也得到了测定和分析。

3.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测定结果显示,煤燃烧是一个高碳排放过程,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有一定的影响。

5. 结论通过对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具有丰富的碳含量和较高的热能价值。

实验一 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一 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一燃煤的工业分析一、实验目的煤矿的工业分析又叫煤矿的实用分析。

它通过规定的实验条件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质量含量的百分数,并观察评判焦炭的粘结性特征。

煤的工业分析是锅炉设计、灰渣系统设计和锅炉燃烧调整的重要依据。

通过煤的工业分析实验,可进一步巩固煤的工业分析成分概念,学会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与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知识。

煤的工业分析采用分析试样,其成分质量百分数在上角用分析基f表示。

二、煤工业分析的基本原理煤中的水可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

游离水以附着、吸附等物理现象同煤结合;化合水以化学方式与煤中某些矿物质结合,又称结晶水(如硫酸钙结晶水CaSO4·H2O、高岭土结晶水Al2O3·2SiO2·H2O 等)。

煤中游离水称为全水分。

其中一部分附着在煤表面上,称外部水分,其余部分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称内部水分。

煤中的全水分在稍高于100℃以下,经过足够的时间,可全部从煤中脱出。

煤的工业分析测定的是煤的全水分。

根据煤样的不同,又分原煤样的全水分(应用基水分W y)和分析煤样水分W y。

在实验室条件下,去除煤外部水分后的试样称为煤分析试样。

制取分析试样的方法是先将3mm以下的0.5kg原煤倒入方形浅盘中,使煤层厚度不超过4mm。

然后,把煤盘放在70~80℃烘箱中干燥1.5h。

取出煤盘,将煤粉碎到0.2mm以下,在实验室的温度下冷却并自然干燥24h。

煤的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留下的残渣。

它与煤中存在的矿物质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在燃烧过程中矿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和化合等复杂反应。

煤的挥发分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的产物。

它的产生量、成分结构等与煤的加热升温速度、温度水平等有关。

挥发分不是煤中的现存成分。

由上述可知,煤工业分析必须规定明确的实验条件,测定的水分、灰分、挥发分等含量是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是一种相对的鉴别煤工业特性的成分数据。

实验六、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六、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六、煤的工业分析一、实验目的工业分析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工业分析能够评定燃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

以固体燃料煤作为实验对象,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其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质量百分含量1.掌握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即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方法;2.判断分析煤样的种类。

测定得到的煤的工业分析组分,可为锅炉的设计、改造和运行提供必要的原始数据。

二、实验原理煤的全工业分析又叫煤的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

在国家标准中,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是用称量法直接测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减法计算出来的。

广义上讲,煤的工业分析还包括煤的全硫分和发热量的测定,又叫煤的全工业分析。

水分测定原理(1)煤中游离水和化合水煤中水分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分为两类,既游离水和化合水。

游离水是以物理状态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管中和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化合水也叫结晶水,是以化合的方式同煤中矿物质结合的水。

如硫酸钙(NaSO4.2H2O)和高龄土(Al2O3.2SiO2.2H2O)中的结晶水。

游离水在105~110℃的温度下经过1~2小时可蒸发掉,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以上才能分解析出。

(2)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煤的游离水分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外在水分,是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

外在水分很容易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蒸发,蒸发到煤颗粒表面的水蒸气压与空气的湿度平衡时就不再蒸发了。

内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

内在水分需在100℃以上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蒸发。

除去“外在水分”的煤样称为“空气干燥样”,本实验测定“空气干燥样”的水分,即“内在水分”。

灰分测定原理煤中的灰分就是煤在一定温度下(一般大于800℃)经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渣。

方法是将装有煤样的灰皿由炉外逐渐送入预先加热至815±10℃的马弗炉中灰化并灼烧至质量恒定。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还原糖测定(直接法)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还原糖测定(直接法)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还原糖的测定(一)直接滴定法1.原理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配合物。

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除蛋白质后的样品溶液进行滴定,样品溶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为其隐色体,溶液的蓝色消失,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样品溶液消耗量可计算还原糖含量。

2.试剂①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次甲基蓝,溶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②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I000ml,储存于橡皮塞玻璃瓶中。

③乙酸锌溶液(219g/L):称取21.9g乙酸锌,加3ml冰乙酸,加水溶解并稀释到100ml。

④亚铁氰化钾溶液(106g/L):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加3ml冰乙酸,加水溶解并稀释到100ml。

⑤葡萄糖标准溶液(1mg/mL):精密称取1g(精确至0.0001g)经过98℃~100℃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加水溶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盐酸(防止微生物生长),用水稀释到1000ml。

3.操作步骤①样品处理称取一颗上好佳薄荷味糖(m= 3.8203g)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洗涤3~6次烧杯,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

吸取25mL于100m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备用。

②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准确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各5ml于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玻璃珠2粒,从滴定管滴加约9ml葡萄糖标准溶液,加热使其在2min内沸腾(严格控制),趁沸以以1滴/2s的速度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时始终保持溶液呈沸腾状态,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

实验_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实验_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实验二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煤的工业分析试验,是对煤在燃烧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性进行的定量分析。

具体地说,就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煤中的水分(M)、灰分(A)、挥发分(V)和固定碳(FC)的质量百分数的含量。

在试验时,只需测定煤中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百分含量,而煤中的固定碳的百分含量则是从百分之百中减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百分含量后的差值。

一、实验目的1.了解煤中水分存在的形态。

2.了解煤中灰分的来源及其矿物质在灰分测定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3.了解测定挥发分的意义,掌握焦渣特征的鉴定方法。

4.掌握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

5.掌握水分、灰分、挥发分以及固定碳的百分含量的计算。

二、基本原理1.水分(M)煤中水的存在形态可以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两种。

游离水是煤的内部毛细管吸附或表面附着的水;化合水是和煤中的矿物质呈化合形态存在的水,也叫结晶水,如CaSO4·2H2O 和Al2O3·2SiO2·2H2O等等。

游离水又分外在水和内在水。

外在水是附着在煤的表面和被煤的表面大毛细管吸附的水。

把煤放在空气中干燥时,煤中的外在水分很容易蒸发,蒸发到煤表面的水蒸汽压和空气的相对湿度平衡时为止,此时的煤叫空气干燥基煤。

当把这种煤制成粒度为0.2mm以下,作分析所用的试样时就叫分析煤样。

用空气干燥状态煤样化验所得的结果就是空气干燥基的结果。

内在水是煤的内部小毛细管所吸附的水,在常温下这部分水是不会失去的,只有加热到105~110℃的温度时,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失去。

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以上才能分解析出。

根据煤样的状态,煤的水分测定可分为收到基煤样的水分测定及空气干燥基煤样的水分测定两种情况。

水分是指试样在温度为105~110℃时,干燥至恒重所失去的质量占原质量的百分数。

2.灰分(A)煤的灰分是指在温度为815±10℃时,煤中的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其中的矿物质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后所剩余的残渣,煤中的灰分来自矿物质,但它的组成和质量与煤中的矿物质不完全相同,灰分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
平行测定三次,同时做空白试验。 实验结果
试样的质量/g
10.1067 10.0539 10.0649 空白
滴定消耗Na2S2O3体 16.60 12.65
11.15
0.2
积/ml
式中:V——滴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ml; VO——滴定空白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ml; C——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皿对光的的吸收,30mm的会是10mm光通路的3倍。
实验五:硫酸铵化肥中氨态氮的测定(甲醛法)
实验目的 1.掌握硫酸铵化肥中氨态氮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除去试剂中的甲酸和试样中游离酸的方法。 实验原理 NH4+是NH3的共轭酸,由于Kb(NH3)=1.8×10-5,故NH4+的 Ka=5.6×10-10,酸性太弱,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 硫酸铵虽然可以与过量碱作用,加热,把氨蒸馏出来,吸收于一定量 的标准酸溶液中,再用碱回滴,以求出氨的含量,但手续麻烦,所以生产 和实验室中广泛采用较为简便的甲醛法。 用铵盐与甲醛作用,生成质子化的六次甲基四胺和定量的强酸,其反 应如下:
步骤1进行处理。
从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绘制以六价铬的量对吸
光度的曲线。
实验结果
Cr的质量 2
4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µg
8
10 未知液
吸光度A 0.012 0.030 0.039 0.046 0.069 0.017
根据测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如下图:
因为未知液的吸光度为0.017,代入公式y=0.006x-0.000得未知液含有Cr 的
5、加入溶剂时要深入到液面下面,之后要摇匀至沉淀溶解,不溶解可

工业分析水泥实验报告(3篇)

工业分析水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泥基本性能的测定方法,包括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

2. 了解水泥质量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3. 提高对水泥生产过程的了解,为水泥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本实验通过测定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来评价水泥的质量。

1. 水泥细度: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是影响水泥水化速度和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本实验采用筛析法测定水泥细度,即用一定孔径的筛子筛分水泥,计算留在筛子上面的较粗颗粒占水泥总量的比例。

2. 凝结时间:水泥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搅拌到失去可塑性,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时间。

本实验采用标准法测定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以判断水泥的凝结性能。

3. 安定性:水泥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稳定。

本实验采用雷氏夹膨胀仪测定水泥安定性,以判断水泥的体积稳定性。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 水泥细度测定:- 负压筛析仪- 天平- 标准筛- 水泥样品2.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水泥净浆搅拌机- 标准法维卡仪- 水泥样品3. 水泥安定性测定:- 雷氏夹膨胀仪- 水泥样品- 沸煮箱- 量水器四、实验步骤1. 水泥细度测定:- 称取一定量的水泥样品,准确到0.01g。

- 将水泥样品放入负压筛析仪中,进行筛分。

- 计算留在筛子上面的较粗颗粒占水泥总量的比例,即为水泥细度。

2.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称取一定量的水泥样品,准确到0.01g。

- 按照标准法进行水泥净浆的制备。

- 将水泥净浆放入维卡仪的试模中,进行初凝和终凝时间的测定。

3. 水泥安定性测定:- 称取一定量的水泥样品,准确到0.01g。

- 按照标准法进行水泥安定性的测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细度:- 通过实验测定,水泥细度为X%。

- 分析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发现水泥细度越细,混凝土强度越高。

2. 水泥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为Y分钟,终凝时间为Z分钟。

【实验】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

【关键字】实验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规定的实验条件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的百分数,并观察评判焦碳的粘结性特征。

通过本实验使同学们了解煤工业分析的原理、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知识。

煤的工业分析采用分析试样,其成分重量百分数在上角用分析基“ƒ”表示。

二、煤工业分析的基本原理取一定量经空气枯燥过的煤粉试样,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使其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使煤中的水分、挥发分依次逸出,按试样减轻的重量求出分析水分和挥发分,然后将固定碳烧出,残余的重量即为灰分。

三、水分的测定1、方法要点称取一定量的分析试样,置于105~110ºC的烘箱中,枯燥到恒重,其失去的质量占试样原量的百分数,即为分析试样水分。

2、实验设备仪器1)电热枯燥箱1台,带自动调温装置,内附鼓风机,并能维持105~110ºC。

2)玻璃称量瓶,带有磨口盖,直径为,高为,如图1-1。

3)枯燥器1个,并装有枯燥剂(变色硅胶)。

4)分析天平1台,可精确到。

5)小勺一把6)煤样若干,粒度为0.2毫米以下。

3、实验步骤用预先烘干和称量(称准到)的玻璃称量瓶,称取粒度为以下的分析煤样,平行称取两份1±(称准到)分析试样,然后开启盖子将称量瓶和盖子同时放入预先通风并加热到105~110 ºC的枯燥箱中进行枯燥,在一直通风的条件下,烟煤1小时,褐煤和无烟煤枯燥1~1.5小时,然后从枯燥箱中取出称量瓶并加盖,在空气中冷却2~3分钟后,放入枯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25分钟)称量。

然后进行检查性的枯燥,每次枯燥30分钟,直到煤样的重量变化小于或重量增加为止。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增量前一次质量为计算依据,对于水分在2%以下的试样,不进行检查性枯燥。

至此,试样失去的质量占试样原量的百分数,即为分析试样的分析水分:Wf—分析试样的分析水分,%。

如此,煤的应用基水分即可由下式求得:式中:Wf—分析试样的分析水分,%;Wfw—分析试样的应用基外在水分,%;Wy—分析试样的应用基水分,%。

煤工业分析 实验报告

煤工业分析 实验报告

煤工业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煤的质量及其成分分析对于了解煤的燃烧特性及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利用化学与物理测试技术,对煤的质量及其成分进行分析与研究。

2. 实验原理煤的成分主要包括固体无机物、有机质和水分。

通过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可以对煤的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以及水分进行测定。

灰分是指煤的无机部分,主要由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和矿物质组成。

灰分测试可以通过加热煤样,将有机质燃烧殆尽,只剩下不燃烧的无机物,称为残渣,以此计算出煤的灰分含量。

挥发分是指煤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和有机质,主要包括可挥发性、可燃性和非挥发性有机物。

通过将煤样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并排除其中的水分,得到的失重量即为煤的挥发分。

固定碳是指煤中不挥发的有机物,在燃烧时会残留下来。

通过将煤样在高温条件下煅烧,挥发分和灰分被排除,剩下的质量即为煤的固定碳。

水分是煤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在燃烧过程中会对煤的热值产生影响。

通过将煤样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中的水分挥发出来,计算煤的水分含量。

3. 实验步骤3.1 样品的制备从煤矿中采集多个不同产地的煤样,将其粉碎并混合均匀,制备出实验所需样品。

3.2 灰分测试取一定质量的煤样,放入干燥皿中,放入电炉中加热,加热到800并保持2小时,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称取残渣质量,并计算出灰分含量。

3.3 挥发分测试取一定质量的煤样,放入密闭容器中,放入高温炉中加热,加热到950并保持7分钟,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称取失重质量,并计算出挥发分含量。

3.4 固定碳测试取一定质量的煤样,放入铂坩埚中,放入电炉中加热,加热到950并保持7分钟,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称取质量,并计算出固定碳含量。

3.5 水分测试取一定质量的煤样,放入烘箱中加热,加热到105并保持2小时,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称取失重质量,并计算出水分含量。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样品编号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水分含量(%)- -样品1 5.6 17.8 70.4 6.2 样品2 7.3 21.5 68.7 5.7 样品3 4.9 19.1 71.6 6.4 从表中可以看出,样品1的灰分含量较低,挥发分含量较高,固定碳含量较高,水分含量相对较低。

《工业分析实验》课件

《工业分析实验》课件
结果解读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并给出合理的结论。
报告撰写
按照规范的格式和要求,将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撰写成完整的实验报告。
05
实验安全与环保
实验室安全须知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 操作规程,了解实验步
骤和注意事项。
01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 食和存放私人物品。
03
实验结束后应按照操作 规程正确处理废弃物,
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 氧化钾等。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使用仪器和试剂时,应严格按照操 作规程进行,注意安全,防止事故 发生。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验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得出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 报告。
实验数据处理软件
《工业分析实验》PPT课件
• 实验课程简介 • 实验基础知识 • 实验操作技能 • 实验数据分析 • 实验安全与环保 • 实验案例分析
01
实验课程简介
实验课程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和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对工业分析实验 的兴趣和实验能力
掌握工业分析实验的基本 原理和操作技能
01
03 02
实验课程安排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仪器 和试剂,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准确测量
确保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样品量准确测 量,避免误差。
规范操作
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不要 随避免交叉 污染。
实验操作技巧
高效利用时间
观察实验现象
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确保 实验顺利进行。

工业分析实验

工业分析实验

实验一硅酸盐水泥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复杂物质的分析方法2.掌握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的原理及实验条件二、实验原理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根据使硅酸凝聚所使用的物质不同分为盐酸干涸法、动物胶法、氯化铵重量法等,本实验采用氯化铵重量法。

将试样与7~8倍固体氯化铵混匀后,再加HCl溶液分解试样,HNO3氧化Fe2+为Fe3+。

经沉淀分离、过滤洗涤后的SiO2·nH2O在瓷坩埚中于950℃灼烧至恒重。

本法比标准分析法约偏高0.2%。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仪器:50mL小烧杯;坩埚;表面皿;酒精灯;滤纸;抽滤泵;泥三角。

试剂:水泥;固体NH4Cl;浓盐酸;浓HNO3;AgNO3;四、实验步骤1.坩埚的恒重取一洁净的坩埚,做上记号后,置于950℃的高温炉中灼烧20min取出,于室温下放置10min后称量其质量,m1g。

2.样品的分解与沉淀准确称取1g试样,置于干燥的50mL烧杯中,加入6g固体NH4Cl,用玻璃棒混匀,滴加6mL浓盐酸至试样全部润湿,并滴加4滴浓HNO3,搅匀。

小心压碎块状物,盖上表面皿,置于沸水浴上,加热20min(呈湿盐状),加热水约30mL,搅动,以溶解可溶性盐类。

过滤,用热水洗涤烧杯和沉淀,20次,滤液承接于100mL 的容量瓶中用于测定铁、铝、钙和镁,沉淀用于测定二氧化硅。

3.沉淀的灰化于灼烧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入以恒重的瓷坩埚中,在酒精灯上低温干燥、碳化并灰化后,于950℃灼烧40min取下,于室温下放置10min后称量其质量,m2g。

4.结果计算SiO2%=[(m2-m1)/m试样]×100%五、思考题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中,氯化铵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二硅酸盐水泥中Fe2O3、Al2O3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复杂物质的分析方法2.掌握水泥中Fe2O3、Al2O3测定的原理及实验条件控制二、实验原理试样经盐酸溶液分解、HNO3氧化后,定容,取上清液先以磺基水杨酸钠SS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Fe3+:滴定前:Fe3++ SS = Fe –SS(紫红色)终点前:Fe3++ Y = Fe终点时,Y + Fe –SS = Fe Y(黄色) + SS(无色)终点:紫红色→黄色取滴定铁后的溶液,以PAN为指示剂,铜盐返滴法测定Al3+:Al3++ Y(过量)=== Al Y + Y(剩余)滴定前:Al Y + Y(剩余)+ PAN(黄色)终点前:Cu2++ Y(剩余)=== Cu Y(蓝色)终点时:Cu2++ PAN === Cu- PAN(红色)终点:黄色→茶水色三、主要试剂和仪器仪器:100mL小烧杯;表面皿;250mL的容量瓶;10mL移液管;25mL移液管;滴定管;250mL的锥形瓶。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报告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报告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报告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报告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煤的性质和特点,本实验对煤进行了工业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对煤的热值、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煤的工业分析,了解煤的热值、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等重要指标,从而为煤的应用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1. 热值测定原理:煤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实验中采用热值测定仪器对煤样进行燃烧,通过测量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来计算煤的热值。

2. 挥发分测定原理:煤的挥发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样中揮发出来的物质的质量百分比。

实验中采用热重分析仪对煤样进行加热,通过测量煤样失重的程度来计算挥发分的含量。

3. 固定碳测定原理:煤的固定碳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样中不挥发的物质的质量百分比。

实验中采用热重分析仪对煤样进行加热,通过测量煤样失重的程度来计算固定碳的含量。

4. 灰分测定原理:煤的灰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样中残留的无机物质的质量百分比。

实验中采用热重分析仪对煤样进行加热,通过测量煤样失重的程度来计算灰分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 取适量煤样,将其破碎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试样。

2. 将试样放入热值测定仪器中,进行燃烧实验,并记录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3. 将试样放入热重分析仪器中,进行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的测定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煤的热值、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煤样的热值、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的含量。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煤的热值是煤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煤的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果。

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煤样的热值差异,从而为合理选择燃料提供参考。

2. 煤的挥发分和固定碳是煤的组成成分之一,它们的含量决定了煤的燃烧特性。

工业分析实验步骤(精)

工业分析实验步骤(精)

一、三氧化二铁的测定(一)EDTA络合法试剂:(1)1:1氨水溶液(2)1:1盐酸溶液(3)1:3硝酸溶液(4)10%磺基水杨酸溶液(5)0.02M EDTA标准溶液(需标定)测定步骤准确移取样品溶液25mL(视含铁量而定)于250mL锥形瓶种,加1:3硝酸1mL。

用1:1氨水及1:1盐酸调节溶液PH为1.6~1.8,以精密PH试纸检验。

加热到60~70°C,加10%磺基水杨酸钠溶液10滴,趁热以0.02M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呈黄色或淡黄色。

三氧化二铁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式中M——EDTA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V——滴定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

mLG——试样重量,g(二)磺基水杨酸比色法试剂(1)1:1氨水溶液(2)10%磺基水杨酸溶液(3)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优级纯铁铵矾0.302g置于500m容量瓶中,加6N硫酸5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每1mL含三氧化二铁0.1mg。

测定步骤准确移取样品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50mL,加入10mL10%的磺基水杨酸溶液,滴加1:1氨水至溶液由红色变黄色,再过量2~4mL,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以1cm 比色皿,于波长430mm处测其吸光度。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0.00、0.50、1.0、3.0、5.0、7.0、9.0、11.0mL铁标准溶液置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按样液方法处理,测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氧化铁含量。

三氧化二铁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式中C——从标准曲线查得样液氧化铁含量,mg/100mL;G——试样重量,g。

二、氧化钛的测定(一)EDTA差减法试剂(1)磷酸。

(2)30%过氧化氢。

(3)5%硫酸溶液。

(4)钛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优级纯二氧化钛0.1000g于400mL烧杯中,加6N硫酸20mL,硫酸铵2g,小心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后,定容为1000mL,此溶液每毫升含0.1mg氧化钛。

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一、实验目的煤的工业分析是锅炉设计、灰渣系统设计和锅炉燃烧调整的重要依据,是燃料分析的基础性实验。

它通过规定的实验条件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质量含量的百分数,并观察评判焦碳的粘结特征。

通过煤的工业分析实验巩固概念,使学生掌握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首先水分被蒸发出来;继续加热时,煤中C、H 、O、N 、S 等元素所组成的有机质、无机质分解产生气体挥发出来,这些气体称为挥发分;挥发分析出后,剩下的是焦渣,焦渣就是碳和灰分。

煤的工业分析就是在明确规定的实验条件下(GB/T212-200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质量含量的百分数,煤中固定碳的质量含量百分数是以100 减去水分、灰分、挥发分质量含量的百分数而计算得出的。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1. 干燥箱:带有自动调温装置,有气体进出、口,并能保持温度在105C〜110C范围内。

2. 箱形电炉:带有调温装置(最高温度1300 C )炉膛应有恒温区,附有热电偶和高温表,炉后壁上有一排气孔(烟囱)。

3. 干燥器:内装干燥剂(变色硅胶或块状无水氯化钙)。

4. 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附有磨口的盖。

5. 灰皿:瓷质,长方形,底长45mm,底宽22mm,高14 mm。

6 挥发分坩埚:直径33 毫米,有配合严密盖的瓷坩埚。

7. 分析天平:感量0.1mg。

8. 坩埚架:用镍铬丝制成的架,其大小以能使放入箱形电炉中的坩埚不超过恒温区为限,并要求放在架上的坩埚底部距炉底20-30 毫米。

9. 流量计:量程为100〜1000ml/min10. 其他:石棉手套、秒表、坩埚架夹、压饼机、耐热瓷板或石棉板、广口瓶、标准筛等四、实验准备1、装试样的器皿(玻璃称量瓶、挥发分坩埚、灰皿)应事先编好号,烘干存放于干燥器中,在装入试样前应精确称量器皿的重量。

2、分析煤样应按规定(GB474-1996《煤的制备方法》)的缩制方法制备好,粒度应在0.2 mm 以下,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将煤样放入盘中,摊成均匀的薄层,于温度不超过50C下干燥。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工业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的工业分析方法。

2. 学会运用实验设备,对工业产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能力。

4. 了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原理工业分析是通过对工业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面的分析,以了解其组成、性质、质量及变化规律。

本实验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法对工业产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烧杯、漏斗、滤纸等。

2. 试剂:硫酸、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碘化钾、淀粉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前处理:将工业产品样品研磨、过筛,按实验要求制备成待测溶液。

2. 定量分析:(1)滴定法:以硫酸为滴定剂,测定工业产品中的酸度。

(2)重量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的水分、灰分等。

(3)容量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的溶剂、酸、碱等。

3. 定性分析:(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的金属元素。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的有机物、无机物等。

(3)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定量分析结果:(1)酸度:根据滴定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的酸度为X mol/L。

(2)水分:根据重量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的水分含量为Y%。

(3)灰分:根据重量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的灰分为Z%。

2. 定性分析结果:(1)金属元素:根据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为W mg/kg。

(2)有机物、无机物:根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产品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含量为V mg/L。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操作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注意安全操作。

2. 实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仪器精度、试剂纯度、实验条件等。

3.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七、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工业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了运用实验设备对工业产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完整版)煤的工业分析实验

(完整版)煤的工业分析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煤的工业分析实验院系: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班级:热能1004班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日期:华北电力大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规定的实验条件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的百分数,并观察评判焦碳的粘结性特征。

通过本实验使同学们了解煤工业分析的原理、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知识。

煤的工业分析采用空气干燥试样,其成分重量百分数在右下角用空气干燥基“ad”表示。

二、实验类型综合型。

三、实验仪器箱式电炉、鼓风干燥箱、灰皿、称量瓶、坩埚及坩埚钳,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原理取一定量经空气干燥过的煤粉试样,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使其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使煤中的水分、挥发分依次逸出,按试样减轻的重量求出空气干燥基的水分和挥发分,然后将固定碳烧出,残余的重量即为灰分。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一)水分的测定1. 方法要点称取一定量的分析试样,置于105~110ºC的烘箱中,干燥到恒重,其失去的重量占试样原重量的百分数,即为分析试样水分。

2. 实验设备仪器1)电热干燥箱 1台,带自动调温装置,内附鼓风机,并能维持105~110ºC。

2)玻璃称量瓶,带有磨口盖,直径为40mm ,高为25mm 。

3)干燥器1个,并装有干燥剂(变色硅胶)。

4)分析天平1台,可精确到0.0002克。

5)小勺一把6)煤样若干,粒度为0.2毫米以下。

3. 实验步骤1)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 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 (精确至0.0002g ),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将称量瓶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105~110 ºC 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1小时,褐煤和无烟煤干燥1~1.5小时。

3)干燥完毕,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加盖,在空气中冷却2~3分钟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20分钟),称重。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分钟,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g 或质量增加时为止。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

工业分析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

硅酸盐岩石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复杂物料分析的方法、原理和步骤。

2.巩固,加深和扩大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1.SiO 2的测定—盐酸脱水,动物凝聚法试样经NaOH 熔融,热水浸出熔块,将溶液蒸发至湿盐状态,加入盐酸,用动物胶凝聚硅酸,过滤使其与其他元素分离,沉淀于950—1000℃灼烧后称量,即得SiO 2质量,试样也可用Na 2CO 3熔融,但要使用铂金坩埚。

动物胶是一种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其质点由于吸附H +而带正电荷。

++-→+-H NH COOH Rn H NH COOH Rn 22)()(而酸性溶液中硅酸的质点带负电荷。

两者在溶液中彼此吸引,而电性中和,并发生凝聚作用而沉淀下来。

动物胶凝聚硅酸盐的条件,一般是指在盐酸浓度在8mol/L 以上,温度在70℃左右,动物胶用量在25—100mg 为宜,盐酸浓度低和温度≤60℃或≥80℃;则不能使硅胶酸凝聚反应,而动物胶少于或多于此用量范围会造成硅酸胶溶损失或过滤速度减慢。

主要反应为:↑+−−→−+↓==+↑+−−→−+︒︒O H SiO SiO H NaClSiO H HCl SiO Na O H SiO Na NaOH SiO C C 22100032323223260022222.Al 2O 3的测定-氟化物取代-EDTA 法吸取分离SiO 2后的部分滤液,加入过量EDTA ,加热使与铁、铝和钛等全部络合,在PH=6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而锌标准溶液回滴过剩的EDTA ,再用锌盐回滴,计算铝、钛含量,减去钛量既得铝量。

主要反应为:+-++--+--+--+-++==++==++==+++==+H ZnIn In H Zn H ZnY Y H Zn Y H AlF H F AlY H AlY Al Y H 222623222222223632三.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试剂:(1)NaOH :固体 AR(2)动物胶溶液:1%,将1g 动物胶在搅拌下溶于先予煮沸的100ml 水中(用时配制),煮沸至清亮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品测定同上工业。分析实记验 录或者打印结果。
五、结果处理 将测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分析误差
来源。试查阅文献,说明测定的钢样的 型号。 六、思考题 1. 为什么需要控制氧气流量? 2. 测定碳硫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工业分析实验
工业分析实验
实验一 钢铁中的碳硫测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碳硫测定仪的结构和使用操作。 2.熟悉用气体吸收法测定碳、硫的过程。 二、基本原理
钢铁中碳量是用气体容量法,在特定的 钢铁定碳仪中测定。
气体容量法的实质是使钢铁样品在不断 通入氧气流的特定管式炉中于高温燃烧,
工业分析实验
使化合碳及石墨碳氧化生成CO2,硫氧化生成 SO2。 C+O2→CO2↑ 4Fe3C+13O2→4CO2↑+6Fe2O3 Mn3C+3O2→CO2↑+Mn3O4 4FeS+7O2→2Fe2O3+4SO2↑ 测量生成的CO2及过量的O2体积,然后用 KOH溶准吸收CO2,再测量剩余O2体积, 两体积之差,则为钢铁中碳生成CO2体积, 由CO2体积可计算出钢铁中碳的含量。
工业分析实验
三、试剂 H2SO4(d=1.84) KOH-KMnO4溶液 无水 CaCl2 玻璃棉 40% KOH溶液 粒状活性MnO2 25% NaCl封闭液 助溶剂:纯溶剂、铜、铅等
工业分析实验
四、测定步骤 (一) 准备工作 1. 打开氧气瓶减压阀总阀口,调节减压
出口压力,一端到引燃炉(0.15-0.18Mpa) 2. 打开仪器、引燃炉、电子天平、电脑
工业分析实验
准备时,DZ4 、DZ5 电磁阀同时打开, 水准瓶加压,量气管液面上升,上部余气 经过DZ4 被排出,当量气管液面上升到与 A1 触针接触时,“准备”程序结束。在 “准备”程序中,DZ6 、DZ7 、DZ9 三 只电磁阀也被同时打开,硫吸收器排放废 液,并定量补充淀粉液,滴定管自动充满 定液,完成硫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10.做一点法曲线
选取与待测样品C、S质量分数相近的一
种标样进行几次分析测试后,点击主菜单
“碳硫曲线”选择“碳曲线建立”进入分
析结果选择窗口选取几个分析结果,点击
“作图”按钮进入曲线建立窗口,将显示
已建好曲线,可判断保存在曲线库与否。
如保存,则这条曲线将成为当前碳曲线,
并以此分析计算以后的样品C、S质量分
电源开关。
工业分析实验
3.运行电脑桌面上的RXHV-4E程序,进入 仪器分析主控画面。画面由上方的主菜单、 当前日期、当前时间、滚动字幕、当前状 态提示栏、碳数据区、硫数据区、样品信 息区、分析参数区、吸收方式切换区、天 平重量显示栏及准备、分析、停机三个控 制按钮组成。如画面右上方当前状态提示 栏显示联机正常。
工业分析实验
自动测碳工作原理
测碳部分共分“准备”“通氧”“对 零”“吸收”“回复”五个程序。分析时, 按下引燃炉的“启动”按钮,首先进行 “通氧”程序。
通氧时,DZ1 打开向燃烧炉供氧,炉 气经过硫吸收器,由DZ2 进入量气管,同 时,硫的自动滴定开始进行;当CO2 全部 进入量气管后,水准瓶液面与电极触针A2 接触时,“通氧”程序自动转换为“对零” 程序。
工业分析实验
钢铁碳硫仪分析法的工作原理 气路原理
氧气瓶有YQY-6型减压阀,其减压阀出 口压力应为0.3-0.35Mpa,即0.30-0.35公斤/ 厘米2,经过特效氧气净化后,由一个二 们三通电磁阀DZ1 进行控制,向燃烧炉供 氧;另一路由电磁阀DZ5 控制,向水准瓶 加压,实现碳的自动分析。
工业分析实验
数。
工业分析实验
(二) 测定
精确称取样品,含碳1.5%以下称1g、 在1.5%~6%称0.25g,将标样碳含量以 及标样重量分别输入电脑程序,称0.3g 左右硅钼粉,0.2g左右锡粒,按硅钼粉锡粒-标样-纯铁顺序依次放入铜钳埚内, 将钳埚放进引燃炉,按实验步骤所述顺 序进行自动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在电脑 屏幕上,平行测定3次,按实验步骤介绍 的方法建立标准曲线后保存,并以此来 分析测定试样。
7.按引燃炉面板上的“启动”键,仪器进 入自动分析状态,电脑主控画面会实时控 制并显示分析的每个步骤及状态。
8.当前状态提示栏显示“分析结束”时, 样品检测结束,C、S质量分数也分别在 碳数据区、硫数据区醒目显示出来,仪器 会自动进入准备状态,本次样品分析结束。
工业分析实验
9.仪器每次开机后,应先做几个高含量样 进行预热。
自动定硫滴定原理 采用一个防腐电磁阀DZ8 ,完成碘酸钾
滴定液快滴和慢滴过程。滴定开始时,硫 吸收溶液颜色很淡,光电转换的输出信号 较大,立刻进入模数转换接口电路与快滴 基准电压比较,输出高电平,又输送到单 片机中,使通用接口输出
工业分析实验
控制滴定电磁阀DZ8 ,进行快滴定。 当滴定临近终点时,溶液颜色变深,透 光率减小,光电转换输出电压信号变小, 快滴定停止,此时慢滴基准电压比较电 路仍输出高电平,又输送到单片机中, 由接口电路间断输出,控制DZ8 ,进行 慢滴定。当滴定加深到终点颜色时,快 滴、慢滴全部结束。假如吸收溶液的颜 色脱离了终点颜色,还能进行补滴定, 直至到终点颜色。快、慢滴的电压信号 由电脑自动记忆,待分析结束,随即进 行运算及显示 通大气, 量气管液面就自动对零,延时10秒左右后, “对零”程序自动转换成“吸收”程序。
吸收时,DZ5 打开给水准瓶加压,量气 管内气体经过DZ3 被赶入吸收器,当量气 管液面与A1 触针接触时,“吸收”程序 自动转换为“回复”程序。
工业分析实验
回复时,水准瓶上部被解除压力,吸收器 内的气体在液位差的自然压力下,经过 DZ3 全部倒回量气管后,蜂鸣器开始鸣叫, 当鸣叫六声后停止,立即读碳硫的百分含 量;程序维持读数15分钟,自动转入“准 备”程序。
工业分析实验
4.按下“准备”按钮,仪器进入准备操作, 直至在当前状态提示栏显示“准备结束”, 便可以开始进行样品分析了。
5.将待测样品适量放入电子天平中称取重 量,天平重量显示栏会追踪显示天平所称 样品重量,待稳定后点击重量确定键(或 按“F8”键)
工业分析实验
6.将硅钼粉放入坩埚底部,再铺加约0.5g 的锡粒,然后再称好样品倒入坩埚中,摇 匀后放入引燃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