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播电视概论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主导性
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主导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新闻性节目占据主导地位,新闻信息的传播是广播电视媒介的主功能;二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影响力日渐增加,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广播电视获取新闻信息。
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现场性与时效性的高度结合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
广播电视新闻就是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波或线缆系统)公开传播的正在变动或新进变动的事实的信息。
二、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1、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
(1)广播新闻传播的优势:
1)突破时空限制。这是广播电视区别于印刷媒介的共同优势所在。广播电视新闻在采集制作过程中受时空限制大,传播过程中受时空限制小;印刷媒介在新闻采集制作过程中受时空限制小,传播过程中受时空限制大。
2)抗灾害能力强。体现在战争、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情况下,广播以无线电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体现出特有的渗透力和穿透力。
3)普及率高,群众性强。一是收听广播可以“一心多用”,对受众的专注度要求低;二是收听广播的费用较低;三是广播对受众的文化水平要求很低。
(2)广播新闻传播的劣势:
1)线性顺序播出,接收选择性差。一是受众必须按照节目顺序收听,二是广播电视节目难以保存。
2)稍纵即逝,男友深层理解。一是声音过而不留,受众无法仔细思考和推敲,广播电视新闻难有深度;二是广播电视的稍纵即逝也造成信息浪费,新闻信息缺乏“二次使用”。
2、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电视传播的优势和劣势与广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1)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
1)信息损耗小,真实可信。电视通过图像信息为“眼见为实”提供了可能,图像信息也常常被用作实证的工具。现场同步直播传播的是原生态的信息,从根本上免除了编码和译码的过程,所以电视同步直播噪音含量最小,是最接近事实的新闻传播。
2)受众参与性强,形象生动。电视新闻受众的参与主要指一种心理参与。电视给受众构筑一个现实的场景,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突破时空限制;普及率高,群众性强;抗灾害能力强等优点。
(2)电视新闻传播的劣势:
1)有着广播所具备的劣势,选择性差、稍纵即逝。
2)电视图像的浅显性。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从图像角度讲,电视是不可能有深度的,而电视图像也极大抑制了受众的想象和理解。
3)电视图像的多义性。这尤其体现于一些经济报道中,有些生产的画面既可以用于这条报道,又可以用于那条报道。这种“万能图像”的出现是电视新闻较难避免的一个问题。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现场性和时效性
现场性和时效性是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密不可分。广播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分为两种:
1、完全意义上的现场报道,即现场同步直播,是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性和时效性完美结合的产物。
2、不完全意义上的现场报道,就是指在报道中加一段记者同期声,在实际工作中,被称作记者做一段“现场”。这种现场报道播出时间与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不同步的,但仍有强烈的现场感。
记者在现场新闻报道中的意义:(1)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代替”受众看新闻事件,而且还“带领”受众看新闻事件;(2)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用出境采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电视新闻声画两张皮的现象;(3)记者是否出现在新闻现场,对新闻真实感强弱影响很大。(记者的出境增加了真实感)。
四、现场与时效的极致结合——现场同步直播
现场同步直播是现场性与时效性的极致结合,是一种“共时态”的传播方式,充分显示了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也是实现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主导性的有力保证。
广播电视新闻最迷人的魅力就是现场同步直播,这种集现场性与时效性为一体的传播方式是实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导性的有力保证。
新闻的现场同步是技术进步的标志,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在为受众提供大量的心理参与空间的同时,也降低了采播人员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只有在社会的民主程度与文明程度达到一定阶段,才能实现新闻现场同步直播。
广播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
1、实验期(20世纪80年代)1983年上海全运会男子跳高创世界纪录的全过程。1984年直播总理返沪。
2、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1993年被称为中国“广播直播年”,大多数电视台都有新闻现场同步直播作品。1996年直播报道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签订军事信任协定。1997年中山舰打捞出水,香港回归,三峡截流,1997年也被称为中国“电视直播年”。
第二节“焦点现象”与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崛起
一、深度报道
1、定义:《新闻大辞典》中对深度报道的解释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深度报道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是一种全方位透视、全息组合、富有理性思辨色彩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的特点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阐述明日之意义”。它要求把报道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性、全程性的系统来考察,对新闻背景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眼于“是什么”(what)的同时,更向“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的深度发展。
2、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认识:
(1)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体裁,而是一种报道的综合方式。
首先,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体裁,如广播电视的新闻性节目的体裁可分为消息类、社教类、评论类等,都可以运用深度报道形式。因此深度报道更被视为一种报道方式。其次,深度报道是一种综合的报道方式,它的表现形式经常是多种报道方式的组合与交融,如可运用连续报道、解释性报道、新闻评论等多种方式。
(2)深度报道是广播电视新闻优势的新发展。
深度报道在中国电视界的蓬勃发展说明了广播电视也是可以进行深度报道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播电视传播的弱项。
(3)报道深度体现于对事件背后本质的揭示和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广播电视传播可以通过画面、声音等不同传播符号的组合以及对新闻背景的运用,来表达信息之间的关系。如声画同位(声音与画面表达基本相同的信息)起实证的作用,声画对位(声音与画面表达不同信息,但彼此有密切相关性且相辅相成)体现出电视传播的深度。
(4)深度报道同样要以时效性和现场性取胜。
一方面,深度报道在广电新闻领域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这说明全息组合的综合报道方式已为受众所接受,受众不仅需要了解信息,还需要了解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深度报道要发展下去,就必须着力发挥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即以时效性和现场性取胜。
3、兴起原因:
深度报道诞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需要和受众需要。科技和受众知识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受众不再满足于知道何时何地何事,更需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走向(即如何、为何),以及这一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关联,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等。
二、“焦点现象”
1、含义:《焦点访谈》的崛起以及这以后电视深度报道在全国电视台的广泛运用的现象,被称作“焦点现象”。1994年4月1日开播的《焦点访谈》栏目异军突起,迅速开创了一种风格鲜明的报道模式。一时间,全国上下纷纷效仿这种深度报道的模式,“焦点”类专题新闻栏目热遍全国。焦点现象与新闻主导性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由于深度报道是对现实生活中社会焦点的反映,新闻(尤其是带有深度的新闻)在媒体中所占的地位才更为重要,而深度报道的水平也被视作电视台新闻实力的重要标志。
2、发展历程: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具有深度报道性质的电视评论栏目《观察与思考》,把报道视角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深度分析,初见深度报道的端倪;1987年7月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1996年3月《新闻调查》相继推出,《新闻调查》从报道方式、制作手法、内部机制都进行了尝试。报道方式上以某一公众关注的具体事件或话题为主题,进行多侧面的跟踪调查与追究分析,注重将调查的过程展示给受众,使新闻报道带有人物情感、故事情节和悬念。
第三节广播电视新闻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一、新闻信息的传播是广播电视的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