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社会心理学导论(1)
社会心理学 第一讲导论
![社会心理学 第一讲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16f48cd176a20029bd642d7d.png)
• 有专家也指出,大学生自杀率在十万分之 二到十万分之四,远低于普通人群的十万 分之二十三,也低于同龄其他群体的十万 分之十五。“如果仅仅以自杀率作为衡量 一个群体是不是心理健康问题最多、最集 中,那么大学生群体显然不是。”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 长蔡昉昨天在北京给眼下呼声甚高的收入 分配改革泼了“冷水”。蔡昉说,目前还 找不到数据让他得出“城乡差距扩大或缩 小”的结论,也没有数据表明中国收入分 配状况正在继续恶化。
• 相似与吸引的研究 • 相似与吸引正相关 • 一群被试到达实验室,以抛硬币的方式来 随意决定谁将遇到一个相似的陌生人,谁 将遇到一个和自己意见完全不一样的人。 通过控制“意见是否相同“这一条件,当 观察到对相似的陌生人更深程度喜欢后, 可以做出推断,更多的认同导致更深程度 的喜欢。
棉花糖实验
• 六十年代,棉花糖实验。 • 卡罗琳· 威茨还一名4岁的小女孩,她被邀请到斯坦福大学 比恩幼儿园的一间游戏房。房间比橱柜大不了多少,里面 摆放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有人叫卡罗琳坐在椅子上, 从桌子上的盘子里挑一块零食,盘子里装着棉花糖、曲奇 饼和脆饼干。卡罗琳挑了一块棉花糖。虽然现在已经44岁, 卡罗琳仍然对这种软绵绵的甜食没有抗拒力。一名研究者 对卡罗琳说:她可以选择现在就吃一块棉花糖,或者等他 出去一会儿,当他回来后,她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在他 出去期间,如果她等得不耐烦,可以摇桌子上的铃,他会 立刻返回,那么她可以立刻得到一块棉花糖,但必须放弃 第二块。说完,他离开了房间。
• 以下的描述哪些最符合你的感受? • A我感觉与别人接近相对容易、依赖他们以及让 他们依赖我都感觉自在。我不会常担心遭人遗弃 或别人与我太接近。 • B与别人接近会上我感觉不自在;完全相信别人 是很困难的,也很难让我依赖别人。如果有人靠 得太近,我会紧张。如果爱侣让我过于亲昵,我 会不自在。 • C我发现别人并不愿意像我一样走得过于亲近。 我常担心我的伴侣并不是真的爱我,或者不想和 我在一起了。我想完全地与另外一个人成为一个 人似的亲密,而这一欲望常常会把别人吓跑。
【公共】社会心理学 第一讲_导论
![【公共】社会心理学 第一讲_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09ceadf3700abb68a982fbd9.png)
(三)调查法:
• 访问法 • 问卷法
问卷法:
• 社会心理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1.优缺点 2.内容: 个人资料 正式题目
3.注意点:
a.要防止暗示和引起被试的防御 如:调查女性对今日妇女地位看法的两道题目 b.抽样样本要有代表性 如:研究“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意见” 以大一学生和军事院校大四学生为被试?
• 第二阶段: 1949年至1980年左右的停滞 和空白阶段
• 第三阶段: 1980年以后 1982年,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成立
张耀翔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 一、精神分析理论
□古典精神分析
• • • • • • • •
弗洛伊德 潜意识存在论/心理决定论 性与本能/驱力与自我 冲突与防御 自由联想/鼓励退行 澄清/面质/解释 移情分析/阻抗分析 躺椅/高频/长程
•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黑格尔的民族精神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 • 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塔尔德、黎鹏的群众心理学 •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麦独孤
Wilhelm Wundt
三、确立时期
社会分析论时期(1920年以后)
• 特征:从描述到实证; 从定性到定量; 从理论到应用; 从宏观到微观
(一)实验社会心理学
4.事前测验和事后测验
• 如:噪音对工人的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
5.分类:
a.实验室实验法
• 如班杜拉的经典布娃娃实验 • 优点和缺点
b.自然实验法: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
• • •
如温度对于汽车响喇叭的作用 特点:人为性比实验室实验法低 优点和缺点
c.现场实验法:对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
• •
如霍桑实验 优点和缺点
3.归因理论 • 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 维纳的原因维度理论 • 罗斯的归因错误与偏差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2c9993bb1a37f111f1855bf2.png)
1. 社会思维
• • • • 我们如何知觉自我和他人 我们的信念是什么 我们所做的判断 我们的态度
2. 社会影响
• 文化和从众的压力 • 说服 • 团体
3. 社会关系
• • • • 偏见 攻击 吸引力和亲密关系 助人
(二)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
1. 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 • 人类具有归因和解释的冲动;从某种角度 来说,我们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我们解释 着他人的行为,通常足够快也足够准确, 以适应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思考:社会心理学不过是常识而已吗
1.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兵比教育水平低的士兵 在适应方面遇到了更多问题。 (比起那些“社会”大学的毕业生,知识分 子对战斗带来的焦虑更不适应) 2.南方士兵比北方士兵更能适应炎热的南海 岛屿气候 (南方人更适应炎热的气候)
3. 白人士兵比黑人士兵更热衷于晋升。 (多年的压迫会降低成就动机) 4. 南方的黑人士兵更喜欢来自南方的长官而 非来自北方的 。 (因为南方长官更习惯与黑人打交道,也更 有技巧)
这些陈述中的任何一条恰恰与实际发现的 相反。当然,如果一开始我们就给出正确 的结论,读者也同样会给这些事实打上 “显而易见”的印象。日常生活中的我们 常常体会到这种事后聪明。这种现象被称 为“事后聪明式偏见”(也可称为“我早 就知道了”现象)
• 我们可以证明这种现象的存在。把一群人 分成两组,将一个心理学结论告知其中一 组,而给另一组与此截然相反的结论。例 如,告诉其中一组: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无论是择友还是 坠入爱河,那些性格与我们不同的人对我 们最有吸引力。古语说得好“异性相吸”。
(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根源
• 精神分析理论 • 行为主义理论 • 格式塔心理学派
• 当代社会心理学家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动机 和情绪的分析有着非常明显的精神分析理 论的印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受到隔 热冬季和对他人及环境的情绪反应的影响。 若涉及学习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行为学派 的理论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强调 社会认知,恶就是研究如何感知和理解社 会可以让我们看到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第一讲 绪论
![社会心理学第一讲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34e4f613fc4ffe473368ab9e.png)
认知失调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颇具罗曼蒂克色彩的 效应。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 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 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 。因此,人们在选择恋爱对象时,由于人们对父母反 对等恋爱阻力的心理抗拒作用,反而会使双方的感情 更牢固。当这种恋爱阻力不存在时,双方却有可能分 开。经历过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验的爱情,不一定能抵 得住平凡生活的冲击。当爱情的阻力消失时,也许曾 经苦恋的两个人反而失去了相爱的力量。
五、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 叫“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 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 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 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 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 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 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 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为 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证 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 正比关系。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 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 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 ,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 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 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 分配不公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向、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 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 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克服逆反心理的途径
1.认识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 道理。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 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 宽容的思维方式。 2.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 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 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 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
社会心理学课件第1讲社会心理学导论
![社会心理学课件第1讲社会心理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ca2b09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8.png)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
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
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
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
有个人的处世哲学和道德标准;
社会兴趣广泛;
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
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
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世界看成是独立自 足的内在封闭系统,就象是一口煮沸的铁锅。无意识的 利必多总想外溢,而意识的良知总要压抑它。社会心理 因素没有得到体现。
14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历史脉络: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结构 无意识 升华 情结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自卑与补偿 生活风格 社会兴趣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 新精神分析学派:沙利文人际关系
21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个阶段:初步繁荣(1946-1969) 50年代:对战争的反思 Adorno对权威人格的研究 Milgram对从众行为的研究 Festinger 对认知失调的研究
22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60年代:多事之秋 政治谋杀:马丁路德金遇刺 城市暴力:对暴力的冷漠 社会反叛:嬉皮士运动 厌战情绪:反越战
引言:我们生活的时代?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 那是智慧的年头 那是信仰的时期 那是光明的季节 那是希望的春天 我们拥有一切 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
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那是愚昧的年头 那是怀疑的时期 那是黑暗的季节 那是失望的冬天 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双城记》
1
心理学故事1:幸福的密码
1988年哥伦比亚大学的霍华德·金森对121名自称最幸福的人进行调查:两种 人最幸福——71名淡泊宁静的平凡人和50名功成名就的杰出者,指出幸福的途 径——平凡人通过修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杰出者通过拼搏,获得事 业成功来获取高层次幸福。 2009年他们用三个月的时间对这些人进行回访:71名平凡者除2人去世外,69 人选择没有变,依然是很幸福。50名成功者只有9人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 一般,16人选择痛苦,两人选择非常痛苦。
第一讲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讲社会心理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c654a746e518964bcf847cc7.png)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 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 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 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 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 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 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 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1)个体过程
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 域的研究课题包括:
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 态度以及态度改变 归因问题 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 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 人格与社会发展 应激和情绪问题
(2)人际过程
这个领域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研究的 课题包括: 侵犯和助人行为 人际吸引与爱情 从众和服从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非语言的交流 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1984/动物农庄,奥威尔著 西西弗神话,加缪著 局外人,加缪著 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著 爱情笔记,德· 波顿著 呼啸山庄,艾米丽· 勃朗特著 儿子与情人,劳伦斯著 钢琴教师,耶利内克著 24重人格 倚天屠龙记 天龙八部
推荐欣赏
浪潮 追风筝的人 独自等待 奋斗第一部 生死朗读 禁闭岛 飞越疯人院 罗生门 活着 面纱 后窗 叛狱风云 楚门的世界 舞出我天地 黑天鹅 返老还童(本杰明· 巴顿) 盗梦空间 死亡诗社 霸王别姬 肖申克的救赎 海角七号 幸福终点站 巴尔扎克和小裁缝
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的一门科学。
[美]奥尔波特 (Allport,1969)
内涵:
《社会心理学导论》
![《社会心理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cf04c1190b4e767f5acfce5c.png)
《社会心理学导论》第一章概论本章内容一、社会心理学定义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三、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四、社会心理学主要相关理论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一、社会心理学定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1980)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在社会心理学内部,就存在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两种不同的说法。
所谓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采用心理学方法,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他人存在影响”(G. W. Allport, 1985)。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则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交往。
”(Kotsmin, 1979)。
(一)国外流行的定义—— G.W.Allport, 1968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与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内隐的心理)、行为(外显的)是如何受到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科学。
孙晔,李沂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内隐的):动态的心理过程:知、情、意静态的心理特征:人格、智力行为(外显的)社会心理/行为: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他人要求、自我暗示等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内隐反应/外显反应。
(三)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1964吉缔·基诺维斯事件美国第一宗集体自杀事件社会心理学就是来研究这样的行为及产生这样社会行为的内在社会心理。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一)个体社会心理发展(二)社会认知(三)社会互动(四)社会影响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三、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一)研究方法(二)伦理学原则(一)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研究法5.跨文化研究法1.观察法研究者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仪器观察和记录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即为观察法。
第1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1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88356da7b0717fd5360cdcd7.png)
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
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我们是主动的,主观的) 我们的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有些时候是很危 险的(幕后的原因) 社会影响塑造行为(社会、文化等对行为的渲染) 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个体差异) 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进化的结果?社会神 经学家) 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领 域中
但是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却要到1908年,以两 本书的出版为标志: 卖独孤(McDougall)的《社会心理学绪论》, 以个体作为研究的重点,用本能论的观点解释 人类个体的行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本能决 定的,本能决定着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倾向。
90年代末,美国俄亥俄大学的S.Reiss教授通 过对2300名被试300多种行为所做的因素分析 表明,人类的所有行为可以聚类为15种行为, 而这些行为大多数是由本能支配的,人类行为 的欲望大多数根植于基因。 这15种行为是: (1)好奇:学习的欲望 (2)食物,吃的欲望 (3)荣誉:希望遵守某种行为准则
当得知实验结果时,人们突然间觉得结果不是 那么令人惊讶,因为一旦遇到新知识,我们的 记忆系统便会自动更新过时的假定。
事后诸葛亮
拉扎菲尔德:“这些陈述中的任何一条恰恰与 实际发现的相反!”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给出了真正的结论,你也学 对给这些事实打上“显而易见”的印章!
后见之明( 后见之明(hindsight bias)的证明 )
科学(science):用系统的方法或程序来求知 解惑的一种活动,以描述、解释、预测与控制 环境。 方法: 观察 实验 调查 档案研究
理论与假设的检验 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相关研究的优势:通常在自然场景中包含着十 分重要的变量 劣势在于,对于因果关系的解释十分模糊
第1讲 导论社会心理学
![第1讲 导论社会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4d51960740be1e650e9ae5.png)
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包括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包括由这些个体组 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
(3)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
社会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在共同的物质生产 活动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文化
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 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代表人物:
麦独孤:强调个人,研究行为的机制和先天倾向 (1908)。
弗劳德·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与意 识。(Floyd Henry Allport ,1924)
肖和康斯坦佐:社会心理学是关于作为社会刺激之反应的 个人行为的科学研究。(Shaw & Constanzo,1982)
基本含义
人是社会行为的主体 社会刺激是社会客体对人产生的作用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刺激做出的反应
(2)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与受动性
主动性: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 受动性:个人的社会行为也构成对他人行为的刺激
内隐性与外显性
内隐性:内在的体验过程,即通常所说的狭义的心理过程。 外显性:外在的表现过程,即狭义的行为过程。
王康的观点
王康:(1919-),1944 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社会 学系。曾任中国社会学研究 会总干事,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核心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 对人的思想、感情、态度、 行为产生什么影响的学科。 (1985)
孙晔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 会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1987)
核心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 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 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1982)
沙莲香的观点
1社会心理学导论 Introduction——让心理学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1社会心理学导论 Introduction——让心理学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c0266e1aa300a6c30c229f50.png)
1社会心理学导论 Introduction——让心理学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txt12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思念是一片阳光,让你的阴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
本文由计算机已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社会心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Social Psychology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了解人的方法:了解人的方法:? ? ? Refraction 生命哲学艺术、电影、文学心理学:透过科学的方式来了解人,科学的方法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我们是谁? ? 我们从而何来,又到何处去? ? 我们是如何从一无所知的小孩,变成一个似乎什么都知道的成人? ? 命运能不能改变?我们为什么会害怕、会忧虑? ? 害怕、抑郁和快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 人的想法为什么会有不同?感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掌控? ? 人的特性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所得? ? 怎样才可以看懂一个人? ? 为什么我们既能创造出最伟大的思想,最辉煌的奇迹,最美丽的艺术,而同时我们又不断地通过战争、犯罪来毁掉他们?心理学离我们远吗?你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树上的鸟儿正在欢叫。
你打开窗户,一阵微风吹来,使你感到凉爽。
你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小区花园里吹来的。
你还记得,小区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开花儿。
今天休息,你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带孩子去花园玩,该多么惬意啊!你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
忽然你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需要交稿了,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
想到这里,你很快收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心理学就在我们身边? ? ? ? ? 学校——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企业——管理心理学医院——临床心理学社会交往——社会心理学市场——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的应用? ? ? ? ? ? ? 维护身心健康帮助了解和探索自我戒除不良习惯压力调节改善人际关系学会情绪管理增进亲子关系学会快乐生活心理学的应用? ? ? ? 学会理性思考增加生活智慧调理婚姻关系解除心理冲突保持阳光心态……现代社会与心理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其独特性,共同创造了生命世界的形形色色,却也因为社会的一份子,因此,无论是独处或是与他人共处,人们的想法、感受及行为都会收到有形或无形的人际网络、人际互动、社会气氛、规范等的影响。
第1讲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1讲 社会心理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e9bb766e852458fb770b5695.png)
人心理问题角度使人的行为朝社会期望的方面 变化。 社会学 当作社会属性,将其作为衡量社会状况和 进行社会比较的参数;从社会综合治理来解决 问题。
16
与人格心理学的关系:研究取向与侧重点
社会心理学: 强调人的共同性,注重研究不同的社会情境 对人有着怎样的一致影响;关注对具体问题 的研究。
人格心理学: 强调个体差异,注重个性类型的研究;侧重 有关人的行为的探讨。
自 己
6
2.认识他人 人财——带来财富的人 人才——有能力的人 人在——干活的人 人灾——捣乱的人
1 % 5 % 80% 14%
认识他人的途径:人格特点、情境 “大五”(OCEAN)、“大七”
7
3.认识社会 哲学家托马斯·曼:“人不只是像一个个体那样经历着 他个人的生活,而且也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着他的时代 及同时代的人的生活。” 社会心理学的学习能够给我们 提供一个认识社会及他人的思路。
14
3.社会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与社会学的关系:研究取向与侧重点
社会心理学: 着眼于社会、群体背景中的个人,注重社会 相互作用对人的影响; 社会学: 着眼于社会本身,注重社会、群体的结构、 功能、变化等问题;
例证:犯罪或攻击性行为
社会心理学 从个人行为的视角来看待;试图从解决个
2
令人深思的故事
洛杉矶求救事件 父子对社团的喜好 集体自杀事件(琼斯教主、韦科市火灾、天
门教事件) 法轮功事件 砸窗户
3
第一讲 社会心理学导论
4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5
一.为什么要学社会心理学? 1.认识自己
成功的前提是对自己的认识,一个敢于剖析自 己的人常常会赢得对手的尊重,并取得成功。正 如诸葛亮在《空城计》中对自己的分析一样,使 人 得司马懿不战自退。 , 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们可以对自己的需 认 要、价值、人格尊严和社会适应性有一个良好的 识 认识,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 你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a1b15450029bd64793e2cb5.png)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影响的学科。
(主要研究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第二章社会情境中的自我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是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各方面的特征. 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自我图式:是个体按照特定方式组织与自我有关的信息的概念结构。
社会比较的效应同化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对界定自我提供解释框架时,个体会把信息融入到自我概念中,产生同化效应。
对比效应:当社会比较信息是一种比较标准并对个体的自我评价有伤害时,个体会把信息排除在自我概念之外,产生对比效应。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主要指个体关于自己能够处理不同情境问题的乐观信念。
控制点:人们认识到的致使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可控程度。
认为内在因素具有控制力的人即内控者……对控制力所在位置的稳定认知倾向即控制点.习得性无助:将多系失败无条件地归因于自身因素的个体,会习得一种自我失控感,认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无效的,因此会放弃努力,被动屈从,变得淡漠而毫无激情。
即从自己的行动中习得了无助感.自尊指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包括三个含义:整体自尊:个体对自己的积极态度.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能力和特性的评价,为自己骄傲。
自我感受:瞬间的情绪状态和自我体验。
印象管理: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虚假普遍性效应:在道德方面,当人们行为不佳时,人们会高估自己观点和立场的普遍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当人们成功时,人们会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自我设妨:指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
第三章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检索相应的信息,并对社会性信息赋予意义,从而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决定自己的反应的信息加工过程。
图式:指围绕某个中心主题,帮助人们组织社会信息的心理框架。
信念固着:人们关于自己和社会世界的观念会保持下去,即使知道支持这些信念的证据是虚假的,固有的信念也还会继续保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世界看成是独立自足的 内在封闭系统,就象是一口煮沸的铁锅。无意识的利必 多总想外溢,而意识的良知总要压抑它。社会心理因素 没有得到体现。
精神分析的历史脉络: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结构 无意识 升华 情结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自卑与补偿 生活风格 社会兴趣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 新精神分析学派:沙利文人际关系
第一条公理:
人与情境:谁更重要?
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1.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也是篆刻在古希腊神庙入口的名言 一个敢于剖析自己的人常常会赢得对手的尊重,并取 得成功。诸葛亮在《空城计》中对自己的分析一样, 使得司马懿不战自退。
《空城计》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 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 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 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音
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
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 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 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 有个人的处世哲学和道德标准; 社会兴趣广泛; 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 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 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 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
2.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人们对社会科学的误解:等于常识 弗洛伊德: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无意识所决定的, 所以基于理性和意识的常识并不能够代替作为社会科学 分支之一的社会心理学。比如人们对社会信念的研究就 发现,用常识的知识去处理社会信念问题常常是徒劳无 益的。Milgram关于服从行为的研究证明了常识无法替代 科学的心理学。
3.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SSP和PSP
社会学的途径-SSP
强调的重点 : 理解行为的途径: 首要目标: 研究方法 :
团体或社会 分析社会变量:如地位、角色等 描述行为 调查和参与观察是主要方法
心理学的途径-PSP
强调的重点是 理解行为的途径: 首要目标: 研究主要方法 :
个体 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 预测行为 以实验为主,兼调查
R. May 对人格概念的阐述
R. May从人存在的三个世界(Being-in-the-world)出发(人的存在世界 包括周围世界、人际世界和自我内在世界),认为人格由4个因素组成: 自由:自由是人格的基本要求,没有自由就没有人格。 个性:指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接受自己的独特性
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社会整合:一个人与社会良好的相互作用。 宗教紧张:存在于人格中的不平衡状态,它根植于人的本性。
《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
人本主义: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在批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 基础上,借鉴了现象学和存在哲学而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流 派。与精神分析强调内部因素和行为主义注重外部因素相 比,人本主义更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 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马斯洛的需要层 次理论与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的患者中心疗法以及罗洛 梅对人格概念的阐述反映了人本主义的基本思路。
凭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 算就了汉家的业鼎足三分 东西争南北缴保定乾坤 俺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 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
2.认识他人
人财——带来财富的人 1 %
人才——有能力的人
5%
人在——干活的人
80%
人灾——捣乱的人
14%
3.认识社会对人的意义
哲学家托马斯· 曼:“人不只是像一个个体那样经 历着他个人的生活,而且也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着 他的时代及同时代的人的生活。” 社会在一定程度 上塑造者我们。
第 1 讲 社会心理学导论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引子: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 那是智慧的年头 那是信仰的时期 那是光明的季节 那是希望的春天 我们拥有一切 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
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那是愚昧的年头 那是怀疑的时期 那是黑暗的季节 那是失望的冬天 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
4.认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与动物不同,人类的生活具有社会意义,在这种生活中, 每个人的行为都可能对他人产生影响,并同时受到他人行 为的影响。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意义,我们有必要 了解对我们的生活起主导作用的东西。 《Rocks:A meaning for life》
父母 配偶 健康 孩子
初步繁荣阶段:1946-1969 50年代: Adorno 权威人格研究 Milgram 服从研究 Festinger 认知失调研究 60年代: 政治谋杀 城市暴力 社会反叛 厌战情绪
危机阶段:1970-1980
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产生了自信危机: 从实验中获得的结果在解释社会问题时竟然如 此苍白无力,这种危机感使得社会心理学家从 更加广泛的背景去分析人类的社会生活。
霍妮家庭教养方式 卡丁纳社会文化塑造
行为主义: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行为主义的
创始人华生所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让他们在我设 定的环境中成长,那么我保证不论他们的潜能、能力、爱 好或者祖先的种族如何,我能够把他们培养成为我所任意 选定的人——医生、律师、艺术家、工头,甚至乞丐或者 小偷。”行为主义反映了美国人对社会控制的追求,尽管 它的原理来自动物实验,但是美国人对它的热衷程度超过 了对所有理论的关心,后期的代表是斯金纳。
二.社会心理学的三个基本an:从行为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 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Myers: 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 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相互联系的科学。
沈德灿: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 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大发展阶段:1980年以后
对文化、种族、环境、健康和管理等问题的关注成了 当今社会心理学的最主要的特色,社会心理学已经渗 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阶段:1895-1934
1895年,Triplett对社会促进的研究 1908年,Ross:社会心理学
McDougall :社会心理学绪论 1924年,F.奥尔波特的第一本社会心理学学教材
发展阶段:1935-1945
1929年的经济危机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36年成立的“社会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会” The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cial Issues (SPSSI) 在德国兴起的反犹太情绪使得人们认识到研究社会心理学问 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