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急性根尖周炎的分类及表现

合集下载

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

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

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根尖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病,它是由于牙齿周围的细菌感染引起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根尖周炎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该疾病的原因和症状。

疾病原因根尖周炎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牙齿蛀牙:当牙齿发生蛀牙时,细菌可以侵入牙齿组织,引起感染。

2.牙齿损伤或裂纹:牙齿受到损伤或裂纹时,也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3.桥梁或充填物失效:当桥梁或充填物出现问题时,细菌可以进入牙齿组织,引发感染。

症状根尖周炎的常见症状包括:1.牙痛:持续的牙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疼痛可能会加剧或减轻,尤其在咀嚼食物或咬紧牙齿时。

2.牙齿敏感:牙齿在进食或饮水时会感到敏感。

3.牙龈肿胀:牙龈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触摸时可能会感到疼痛。

4.牙髓炎:严重的根尖周炎可能导致牙髓炎,表现为牙齿敏感、牙齿变色和脓液排出。

治疗方法治疗根尖周炎的方法主要包括非外科治疗和外科治疗两种。

非外科治疗非外科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根管治疗:这是根尖周炎的标准治疗方法。

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和根管内细菌,填充并密封根管,防止细菌再次侵入。

此过程通常需要几次就诊来完成。

2.抗生素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以帮助控制感染。

抗生素在根管治疗前、期间或后使用均可。

3.漂洗和冲洗: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特殊的溶液来清洁根管和根尖附近的区域,以去除细菌和坏死组织。

非外科治疗的效果通常非常好,可以完全治愈根尖周炎。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非外科治疗可能无效,或者患者可能不适合接受非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有时是根尖周炎治疗的必要选择,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下:1.根管治疗无效:如果非外科治疗无法解决感染,或者感染再次复发,外科治疗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2.牙齿损伤或解剖异常:在某些情况下,牙齿的损伤或解剖异常可能需要外科干预来解决根尖周炎。

3.囊肿或肿瘤:如果根尖周炎导致囊肿或肿瘤形成,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
区域淋巴结肿大、扪痛 • 松动:III • 严重者可出现蜂窝织炎
粘膜下脓肿
症状 检验
• 自发性痛和咬合痛减轻 • 全身症状缓解
• 根尖区粘膜肿胀局限 • 扪诊波动感明显 • 脓肿浅表易破溃
诊断
• 各型旳临床体现和体征: • 由疼痛、红肿旳程度辨别患牙旳炎症阶段 • 急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急发
2、慢性根尖周炎:
1)根尖周肉芽肿
2)根尖周囊肿
3)慢性根尖周脓肿
4)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转归
根管内致病原因
急性浆液性根 尖周炎
急性化脓性 根尖周炎
蜂窝织炎
根尖周致密性骨 炎
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脓肿
尖周炎
(acute perapical periodontitis)
特点:对根尖周组织旳破坏最小
需具有旳条件:根尖孔粗大
根管通畅
冠部缺损呈开放状态
但临床上患者极难同步具有这三个条件, 所以应尽 早开放髓腔,减轻炎症对根尖周组织旳损伤。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3、经过牙周膜从龋洞或牙周袋排脓: 特点:预后差(同步患有牙周病) 脓液可顺牙周间隙扩散,形成牙周窦道,牙周
营养孔——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 当骨膜下脓液集聚达相当压力时,骨膜破裂,
脓液排出于粘膜或骨膜下,形成粘膜下脓肿或 皮下脓肿。 此种方式是急性根尖周炎最常见旳经典旳自然 发展过程,常伴发合面部蜂窝织炎。
经过骨髓腔排脓旳四种途径
1、穿通骨壁突破粘膜 2、穿通骨壁突破皮肤 3、突破上颌窦壁 4、突破鼻底粘膜
膜纤维遭到严重破坏,加重牙周病变, 使牙更 为松动甚至脱落。 但青少年修复能力较强, 经系统治疗后, 牙 周组织可恢复正常
临床体现

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急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炎或牙髓坏死直接发展而来,也可能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后由慢性根尖周炎转化而致,还有的是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由医源性因素引起的“根管治疗间急性发作”。

急性根尖周炎又分为急性浆液性和急性化脓性炎症两个阶段。

1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是急性根尖周炎的早期阶段。

此时,局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根尖周牙周膜充血,出现程度不同的肿胀反应。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患牙有明显的咬合痛、叩痛和自发性以及持续性钝痛,疼痛的部位较局限,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所在的位置。

炎症的最初阶段患者的疼痛感并不强烈,仅自述患牙咬合时轻微疼痛或不适感,有伸长感,咬合时患牙容易与对颌牙先接触而出现疼痛。

这时若将患牙用力咬紧后,疼痛不是加重反而得到缓解。

据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咬合压力能暂时将根尖周牙周膜充血的血管中的血液挤压出去的缘故。

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根尖周组织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患牙的伸长感或浮出感更加明显,自发性疼痛剧烈,咬合时牙齿疼痛加重,不敢与对颌牙接触,影响进食。

临床检查时,患牙有明显甚至剧烈的叩痛,根尖区有明显压痛,牙齿的松动度变化不明显。

如果是牙髓病变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牙髓可能存在一定活力,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坏死,因而牙髓电测试或温度测试可能无反应或反应降低。

这种情况下 X线片检查,根尖周骨质没有明显改变,或仅表现根尖周牙周膜间隙增宽。

如果是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病例,则患牙X线片显示根尖区牙槽骨有透光区,对电诊与温度诊无反应。

2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在大多数情况下,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持续时间并不会很长,少则l~2天,多则数日后即发展成为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在这一阶段,根尖部牙周膜炎性渗出液明显增多,大量白细胞坏死溶解,液化后形成脓液。

由于根尖周围区域脓液积聚增多,破坏了牙周膜纤维及部分牙槽骨质,脓肿便逐渐形成,因此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

2.1 穿过牙槽骨从黏膜或皮肤排脓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排脓途径。

根尖周炎是什么?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治疗?

根尖周炎是什么?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治疗?

根尖周炎是什么?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治疗?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遭受过牙疼的折磨,而很多疾病都可能会引起牙疼,比如吃辣椒上火、牙龈炎、牙周炎等等。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个会引起牙疼的疾病,那就是——根尖周炎,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什么是根尖周炎?根尖周炎又被叫做根尖周病,主要是指在牙根尖附近的组织出现炎症的疾病,大多数根尖周炎都属于牙髓病的并发症。

根尖周在牙根附近的地方,牙齿里面的牙髓就是通过根尖孔向牙槽骨内生长,如果牙髓附近出现炎症,此时炎症没有办法在牙齿缺损的地方排出,就会从根尖孔的地方向外溢,进而导致根尖周附近的组织出现炎症。

很多原因都可能引起根尖周炎,细菌感染是引起根尖周炎最常见的因素,包括牙髓病、牙周病等等,这些疾病会让牙髓附近出现感染的情况,炎症扩散在根尖周后,引起根尖周炎,经常引起根尖周炎的细菌包括韦荣球菌、真杆菌、放线菌、消化链球菌、梭形杆菌、普氏菌等等。

物理刺激也可能会导致根尖周炎,比如用力击打牙齿部位,可能会导致牙齿受到外伤,或者一些慢性咬合创伤,这些都会损伤到根尖周附近的组织,进而引起根尖周炎。

除此之外,在治疗其他牙齿相关疾病时,如果操作不当将器械深入根尖孔、或者讲一些细菌带入牙齿中,也是会引起根尖周炎的。

以上就是根尖周炎的概述,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根尖周炎的主要症状。

根尖周炎有哪些症状?根尖周炎根据起病的程度可以分为慢性根尖周炎和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和急性根尖周炎各有不同的症状。

1.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尖周炎的病程较长,程度较轻。

其中慢性根尖周炎的症状可以分为根尖肉芽肿、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和致密性骨炎。

其中,根尖肉芽肿症状一般不会出现剧烈疼痛,可能会出现叩诊不适、咬合无力、咀嚼不适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伸长的感觉,证明牙髓可能已经出现坏死的情况,在患者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可能会急性发作;根尖周脓肿一般没有特殊的感觉,在根尖周炎部位的黏膜处可能会出现窦道,在窦道里面经常会增生肉芽组织,挤压这些肉芽组织的时候会排出一些脓水;根尖周囊肿也没有特殊的感觉,牙齿可能会改变颜色,根尖的附近可能会出现囊肿,随着囊肿的越来越大,在牙根黏膜的地方会鼓起一个半圆形,摸起来像乒乓球一样;致密性骨炎一般不会有任何异常,与正常生活没有差别,只是在检查的时候才能够发现。

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

(2)外治
初起:未成脓者,局部可擦冰硼散,或用六神丸放于疼处 红肿波及腮颊、下颌者:可外敷如意金黄散; 已成脓者:可行脓肿切开术。待肿痛消退后应彻底治疗患 牙,必要时拔除,以免再发。
2、针灸疗法
选合谷、颊車,下关穴等。针刺,泻法,留针10~20分钟。
(二)西医治疗
原则:控制炎症、消除病灶、保存患牙 急性根尖周炎:首先应消除急性炎症和止痛
根尖周炎
广东省中医院口腔科 陈建灵
目的要求
了解根尖周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掌握本病的症状 掌握本病治疗原则及方法
重点和难点
根尖周炎的症状 治疗原则及方法
概念
根尖周炎是指发生在根尖周围组织的 炎症性疾病(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 骨),多为牙髓病的继发病。
根尖周炎属于中医学的“牙痈 ”、“牙 棋风”、 “牙槽风”、“牙痈风”等范畴。
(3)对患牙缺损较大,不能修复;或 病变 严重,破坏牙槽骨的,应予拔除。
六、预防及护理
1、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正确的刷牙 方法,早晚刷牙,饮食后漱口。
2、及早治疗龋病和牙髓病,防止根 尖周病的发生。
谢谢
药物可溢出根尖孔,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
(四)免疫因素
根尖周炎与免疫因素有关:研究及临床现象 根尖周的抗原物质可诱发抗体的特异性免疫
反应,导致根尖周的损伤
三、临床表现
⑴ 初起患牙有轻度疼痛,逐渐加重,患牙有浮出 和
伸长感,叩牙或咀嚼时痛甚。 ⑵ 疼痛特性:自发性、持续性、搏动性痛,范围
局限,不放射至邻牙或对颌牙,定位明确。 ⑶ 局部检查:患牙叩痛,根尖充血、肿胀、压痛,
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4) 叩诊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一般不松动。 (5) 根尖部出现瘘管或局部无痛性隆起。 (6) 患牙X线片上根尖区骨质破坏的影像为确诊依据。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病: 指牙齿根尖部牙骨质及其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 发生的疾病。
病因:
1) 感染 感染牙髓,多种细菌 龋齿→牙髓病→根尖周病
2)创伤 外伤,医源性创伤,创伤性根尖周炎
3)化学刺激 药物性根尖周炎或化学性根尖周炎
4)免疫因素 细菌及其毒素,坏死变性牙髓,治疗药物
等具有抗原性
根尖周病的分类:
副作用: 头晕和胃肠不适等。 【注意事项】
同甲硝唑。
(3)基药补充目录药---- 奥硝唑
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对厌氧微生物杀灭作用更强,不良反 应发生率低且轻。 【用法和用量】 片剂口服:成人,一次250mg×2片 ,bid;3天一疗程
儿童,每次10mg/kg体重,qd。 注射液静脉滴注:
成人,首次0.5-1g, 维持量: 0.5g bid 儿童,10mg/kg 体重 bid 副作用较小,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度头晕和胃肠不适。
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 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有胃肠道疾病史、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6岁以下儿童慎用 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应酌减用量。
(2) 阿莫西林 (羟氨苄青霉素)
【用法和用量】 口服。 成人:每日 1-4g,分3~4次服用。 儿童:每日50-100mg/kg,分3~4次服用。
患侧下颌角周围

严重者有
【处理】
儿童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倾向,多在 青春期后自愈。
急性发作期选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 头孢氨苄等抗感染。
症状严重者配合外敷六合丹,促进炎症吸 收。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病因:腺体和导管内结石 导管口狭窄、主导管过细……
【诊断】根据病史 + 临床表现 + 检查
中年人好发 多见单侧腮腺 腮腺反复肿胀,进食时发作或加重 腮腺轻压痛,挤压腺体有混浊粘稠分泌物从导管口流出 病程久者可扪及腮腺主导管粗硬呈条索状 X光片/腮腺造影:结石/狭窄表现(腊肠状)

根尖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根尖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根尖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根尖周组织疾病绝大多数是由牙髓病发展而来。

牙髓中的感染物质可以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组织的炎症。

少数也可因外伤或咬牙合创伤所致。

一、急性根尖周炎(一)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1.临床表现 (1)初期仅有轻微钝痛,根尖部不适,浮起感,咬紧患牙能缓解疼痛。

(2)随病情发展,浮起感加重,出现自发性、持续性疼痛,咬合痛,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

(3)患牙可见龋洞,充填体或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患。

(4)牙齿变色,牙体缺损近髓处探诊无反应,牙周探诊可查及深牙周袋或根分歧病变。

(5)根尖部牙龈疼痛,叩痛(+)~(++)。

(6)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2.诊断 (1)自发性、持续性疼痛,患牙浮起感,咬合痛,能明确定位患牙。

(2)探诊和叩诊有反应。

(3)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4)牙髓炎病史,外伤史和牙髓治疗史。

3.鉴别诊断 (1)创伤性根尖周膜炎有明显的外伤史,咬硬物或牙合包伤病因,牙髓活力正常或对冷热刺激一过性疼痛。

(2)急性牙髓炎表现为自发性阵发痛,放射性痛,疼痛不能明确定位。

4.治疗原则 (1)开髓开放引流,消除急性炎症以缓解疼痛。

(2)全身应用抗生素或其他消炎止痛药物。

(3)急性炎症缓解后,行根管治疗术。

(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1.临床表现 (1)自发性剧烈的持续性跳痛。

(2)牙齿浮起感明显,不敢对咬。

(3)随病情发展出现牙龈及面部肿胀,全身乏力,体温升高。

(4)患牙可查及深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或有牙冠变色,深牙周袋等。

(5)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6)根尖部黏膜充血肿胀,牙齿松动,叩痛明显。

(7)严重者相应颌面部软组织肿胀、压痛,颏下或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增高。

(8)X线片检查,急性牙槽脓肿根尖区根周膜轻度增宽或骨硬板模糊不清,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时可见根尖区骨质破坏影像。

因脓肿所在部位不同,临床分为三个阶段:①根尖脓肿:脓液聚集在根尖部,得不到引流,故有持续性剧烈跳痛,患牙伸长感明显,咬合时剧痛,叩诊明显疼痛++~+++,牙齿松动Ⅱ°~Ⅲ°,根尖部牙龈充血,无明显肿胀,轻度触痛;②骨膜下脓肿:脓液向骨膜下引流,持续性剧烈跳痛,患牙伸长感加重,明显叩痛,松动Ⅱ°~Ⅲ°,牙龈明显红肿,移行沟变平,触诊有深度波动感,相应面部肿胀,下颌下、颏下淋巴结肿大,多伴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增高,体温升高;③黏膜下脓肿:脓液到达黏膜下,压力降低,疼痛明显减轻,根尖黏膜肿胀已局限,呈半球形隆起,触诊有明显波动感。

第十六章 根尖周病的诊断临床表现及

第十六章 根尖周病的诊断临床表现及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定义:根管内感染及病原刺激物长期存在,
导致根尖周组织出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 炎症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的破坏
临床病理
慢性炎性组织
分 类
根尖周肉芽肿 慢性根尖周脓肿 根尖周囊肿 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临床表现
症状
• 咀嚼不适 • 牙龈窦道或脓肿(根尖周来源) • 患牙牙髓病史、反复肿胀史、 或牙髓治疗史
第十六章 根尖周病 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内容
1
根尖周病分类及相互关系
2
急性根尖周炎
3
慢性根尖周炎
概述
定义
发生在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多继发于牙髓病,临床表现取决于根 管内病源刺激毒力和机体的抵抗力
微生物感染:最常见 1、来源:感染牙髓波及尖周组织(主要) 牙周病变或邻牙尖周病扩展
骨膜下脓肿
症状
• 出现全身乏力,体温升高 • 持续性、搏动性跳痛 • 自觉患牙高起、松动 • 触痛难忍
检查
• 痛苦面容,精神疲惫 • 体温升高 • 叩诊:+++ • 扪诊:根尖部压痛、波动感
区域淋巴结肿大、扪痛 • 松动:III • 严重者可出现蜂窝织炎
粘膜下脓肿
症状 检查
• 自发性痛和咬合痛减轻 • 全身症状缓解
2、临化床脓病期理:
• 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 • 细胞溶解、液化形成脓液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发展的3个阶段
根尖脓肿阶段 骨膜下脓肿阶段 粘摸下脓肿阶段
根尖周排脓途 径
通过根管 通过牙周膜 从骨髓腔 从龈沟
a 经根尖孔及根管流入髓室内:最容易, 损伤小(三个条件)

第十一章根尖周炎

第十一章根尖周炎
• 2、化学刺激:化学刺激导致的根尖周炎多为医源性,常由于根管治疔使用药物不当引起。如亚酸过量或封 药时间过长,砷可以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根管内放置甲醛、甲酚等厲蚀性药物过多,药物可 能溢出根尖孔外,导致药物性根尖周炎。根管充填用的氧化锌・预备根管用的 EDTA、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 以及局部麻醉药等不小心溢出根管均可引起根尖周炎症反应。
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将发生为颌骨骨髓炎。分为两种:1.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
炎或咬合创伤等引起,可发生于活髓牙或失活牙上。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
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又称为急性化脓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是临床所见的最
严重的牙病之一。
透射影像。
第二节 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由于根管内的感染或病原刺激物长期缓慢刺激而导致的根尖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
常表现以增生为主的炎症。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病原刺激増强时,可急性发作,慢性增生性为主的炎症则
转为急性化脓性炎症,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或病原刺激减弱时,急性炎症向慢性炎症转化,受损的根尖周组
• 临床表现:尖周脓肿可穿过牙槽骨及粘膜形成牙龈窦道,或穿通皮肤形成皮肤窦道。一般无自觉症状,叩 诊时有轻微疼痛,有反复肿胀史,X线片显示周有边界不整齐的弥散性稀疏区。
• 病理变化:若拔除患牙,可见根尖有污秽的脓性分泌物黏附,根尖粗糙不平,根尖区牙周膜内脓肿形成, 脓肿中央为坏死液化组织和脓细胞,脓肿周围为炎性肉芽组织,其中散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巨噬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肉芽组织外周包绕着纤维结缔组织。根尖牙骨质和牙槽骨呈现不同程度的吸 收,破骨细胞位于吸收陷窝内,胞浆红染,单核或多个核。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概述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概述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概述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属于根尖周病的一种。

根尖周病是指发生于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性病变,绝大多数是由牙髓病发展而来,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急性根尖周炎又可分为浆液性和化脓性两种。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又称急性牙槽脓肿,多是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的,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所致,通常称作急性牙槽脓肿或急性根尖脓肿。

此阶段白细胞,尤其是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增多,根尖周中的炎症细胞被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破坏致死。

细胞溶解液化并积聚形成脓液,分解、坏死的白细胞释放出组织水解酶(如胶原酶),致使牙周韧带破坏。

最初,脓液只局限在根尖孔附近的牙周膜内,炎症细胞浸润主要在根尖孔附近的牙槽骨骨髓腔中,此阶段称为根尖脓肿阶段。

若根尖部的脓液得不到通畅的引流,其必向根尖周围更广泛的区域扩散,并从组织结构较薄弱之处突破。

积聚在根尖附近的脓液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排出。

(一)通过骨髓腔突破骨膜、黏膜或皮肤向外排放炎症细胞自根尖附近的牙槽骨骨髓腔迅速在牙槽骨内蔓延,脓液穿过骨松质到达骨外板再通过骨皮质上的营养孔到达骨膜下。

由于骨膜坚韧、致密,不易穿破,脓液在此处积聚,造成局部压力增高。

此阶段称为骨膜下脓肿阶段。

当骨膜下的脓液积聚达到相当的压力时,骨膜破裂,脓液流注于黏膜下或皮肤下,构成黏膜下脓肿或皮下脓肿。

最后脓肿破溃,脓液排出,急性炎症缓解,转为慢性炎症。

上述排脓方式是急性根尖周炎最常见的典型自然发展过程。

这种排脓途径较为复杂,并常伴发颌面部蜂窝织炎。

脓液突破的方向及破口的位置与根尖周组织的解剖关系十分密切,临床上可见到以下4种排脓途径。

l.穿通骨壁突破黏膜牙槽骨唇、颊侧的骨壁较薄,一般情况下上颌前牙、上颌后牙颊根以及下颌牙多从骨的唇、颊侧穿出,在口腔前庭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黏膜下脓肿。

若患牙的根尖偏向舌(腭)侧,或为上颌后牙的腭根,脓液则可穿过舌、腭侧骨板在固有口腔中排脓。

破溃于口腔黏膜的排脓孔久不愈合则形成窦道,称为龈窦。

根尖周炎的病因与症状,如何治疗?

根尖周炎的病因与症状,如何治疗?

根尖周炎的病因与症状,如何治疗?彭州市天彭张氏海灵牙科诊所四川成都 611930根尖周炎为口腔疾病,此病患病率较高,据调查统计,在欧洲61%的人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根尖周炎。

据学者研究发现根尖周炎的患病率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20岁至30岁的人群中患根尖周炎的概率约为33%,30岁至40岁的人群中患病率上升到40%,50岁至60岁的人群中患病率增涨到57%,高于60岁的人群中根尖周炎患病率在62%以上。

那么根尖周炎的病因是什么呢?发病时会出现那些症状呢?又如何进行治疗?一、根尖周炎的病因引起根尖周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因细菌入侵牙髓腔内部引起炎症,随着病情的发展,炎症会通过根尖孔逐渐扩散到根尖周围组织,最终诱发根尖周炎。

具体的致病病因如下:(1)细菌感染:比较常见的感染来自牙周病、牙髓病以及龋病等,这些病症会让牙髓组织出现感染,让细菌逐渐侵入根尖周组织,进而导致根尖周炎。

除了上述疾病导致的细菌感染外,当牙髓损伤时,感染到细菌也会诱发根尖周炎,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

根尖周炎处侵袭的细菌大多数来自被感染的根管,根管感染通常是混合细菌感染,有5-8种细菌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其中还会有1-2种优势菌,例如:普氏菌、消化链球菌、真杆菌、放线菌、韦荣球菌、梭形杆菌、卟啉单胞菌等。

(2)物理刺激:牙齿受到慢性咬合创伤、牙外伤等不当外力作用时,会损伤根尖周组织,进而诱发根尖周炎。

(3)治疗因素:治疗根管时,使用药物或者根管器械不当引起局部刺激,或者将感染菌带入根尖周处,也会诱发根尖周炎疾病。

二、根尖周炎的临床症状根尖周炎疾病的类型不同其临床症状也各异。

急性根尖周炎发病时主要表现出咬合痛和自发痛等症状,根尖部的牙龈会出现肿胀现象,疼痛感会逐渐加重,甚至伴有乏力以及发热等一些全身症状。

而慢性根尖周炎发病时大多数患者没有自觉症状,使用患牙咀嚼食物时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感,牙龈上也有可能出现脓包。

具体症状如下:(1)急性根尖周炎的典型症状:①浆液性:发病早期,患牙处会有轻度的疼痛感,咬紧患牙能减轻疼痛。

根尖周病

根尖周病

2.诊断 主要依据患牙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由疼痛及红肿的程度来分辨 患牙所处的炎症阶段。
三、慢性根尖周炎
1.临床表现 (1)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部分患牙咀嚼时有不适感。患牙多有牙髓病史、反复肿痛史或牙髓治 疗史。 (2)视诊:可查及深龋洞、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病;部分患者可见牙龈脓包、牙冠变色。 (3)探诊:无反应;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者,可查及位于患牙根尖部的唇、颊侧牙龈表面的窦道口。 (4)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5)叩诊:反应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 (6)松动度检查:一般不松动。 (7)扪诊:部分患者出现扪诊疼痛感。较大的根尖周囊肿可在患牙根尖部的牙龈处呈半球状隆起, 有乒乓球感,富有弹性。
根尖周病
1.急性根尖周炎 (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2.慢性根尖周炎 (1)根尖周肉芽肿; (2)慢性根尖周脓肿; (3)根尖周囊肿; (4)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一、根尖周炎的分型
二、急性根尖周炎
(一)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acute serous apical periodontitis)
骨膜下脓肿 (1)患牙持续性、搏动性跳痛更加剧烈,可伴有体温升高、乏力等全身症状。 (2)视诊:严重病例可在颌面部出现间隙感染,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 (3)叩诊:疼痛(+++)。 (4)松动度检查:患牙可有Ⅲ度松动。 (5)扪诊:有明显疼痛,深部有波动感。 黏膜下脓肿 (1)患牙的自发性胀痛及咬合痛减轻,全身症状缓解。 (2)视诊:根尖区黏膜的肿胀已局限,呈半球状隆起。 (3)叩诊:疼痛(+)~(++)。 (4)松动度检查:患牙可有Ⅰ度松动。 (5)扪诊:波动感明显,脓肿较表浅而易破溃。
2.诊断 (1)患牙有典型的咬合痛症状。 (2)对叩诊和扪诊有反应。 (3)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4)患者有牙髓病史、外伤史或牙髓te suppurative apical periodontitis)

急性根尖周围炎用药指南

急性根尖周围炎用药指南

急性根尖周围炎用药指南【概述】因龋病和牙髓病等牙体病引起的根尖周病。

当根管内的感染物通过根尖孔作用于根尖周组织时,刺激物毒力较强,机体抵抗力弱,根尖周组织的反应表现为急性炎症。

根据其发展过程可分为浆液期和化脓期,化脓期则根据脓液所在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黏膜下脓肿三个阶段。

【诊断要点】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表现为牙齿持续性自发疼痛,浮起感并有咬合痛;患者可明确指出患牙;牙齿有龋坏或非龋性牙体疾病,叩痛明显,轻度松动。

牙髓温度测试或电活力测验无反应;X光片上根尖周膜略增宽,牙?骨无明显改变。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齿持续性,自发性剧烈疼痛,不敢咬合;牙齿有龋坏或非龋性牙体疾病,叩痛明显,牙髓温度测试或电活力测验无反应。

3、根尖脓肿表现为根尖部充血,轻度压痛,无肿胀。

4、骨膜下脓肿时患牙有剧烈的疼痛,叩诊可引起剧痛,根尖部红肿明显,有?痛,可以伴有全身症状。

5、黏膜下脓肿的疼痛减轻,脓肿局限在黏膜下,可以自行破溃。

6、X光片显示根尖部有不同程度的牙?骨破坏。

【药物治疗】(一)口服抗菌药物类1、甲哨唑:200mg,一日3-4次。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也可有头痛、眩晕等;孕妇、哺乳期妇女、有活动性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者禁用。

2、阿莫西林:500mg,一日3次口服。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青霉素过敏者禁用,与头孢菌素类药物之间存在部分交叉过敏。

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25mg,一日3次口服。

不良反应:胃肠道路反应较常见,恶心、呕吐、腹泻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出现皮疹。

4、头孢氨苄:0.5g,一日3次口服;不良反应小,主要是胃肠道路反应。

(二)口服镇痛药以缓解疼痛1、双氯芬酸:25-50mg,一日3次口服;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胃肠不适、腹痛、反酸等,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可有交叉反应,有肝、贤功能损害或溃疡史者慎用,14岁以下獐、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过敏者禁用。

急性根尖周炎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根尖周炎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根尖周炎临床诊疗指南【概述】急性根尖周炎是发生于牙根尖周围的局限性炎症,以剧烈的持续性自发痛和叩痛为特征。

可由急性牙髓炎向根尖周组织扩展而来,但更常见的是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1.病变早期有咬合痛、浮出感和早接触,但初期用力咬紧患牙可暂时缓解疼痛。

2.病变发展可出现自发性持续性疼痛,患牙浮出和伸长感逐渐加重,轻扣患牙和用患牙咀嚼均引起疼痛。

疼痛范围局限,能定位。

3.急性牙槽脓肿形成后,脓液集中的部位不同,所表现的症状各异:(1)急性根尖脓肿有剧烈疼痛,患牙伸长感加重,咬合剧痛,不敢对牙合。

患牙根尖部粘膜潮红,扪时痛。

(2)骨膜下脓肿有持续性、搏动性跳痛,患牙浮起、松动,轻触患牙亦感到跳痛。

所属淋巴结肿大,压痛。

相应颌面部形成蜂窝组织炎而肿胀,患者呈痛苦面容,多伴有白细胞增多,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3)粘膜下脓肿时局部压力减低,疼痛随之减轻,骨膜下脓肿阶段所表现的症状均有所减轻,但有波动感,破溃后形成龈瘘。

【诊断要点】1.病史多有牙髓病史或外伤史或牙髓病治疗史。

2.症状患牙疼痛特征从初期的轻微痛,逐渐发展到自发性持续性剧烈跳痛,从初期的咬紧牙疼减轻,逐渐发展到咬合剧烈疼痛甚至不敢咬合。

患牙浮起、伸长感明显。

疼痛能明确定位。

3.检查可发现患牙龋坏、充填物存在或脱落、牙冠变色等。

叩诊疼痛甚至剧痛。

患牙有不同程度松动。

4.脓肿形成阶段可见根尖区牙龈红肿,龈颊沟变浅,压痛并有波动感。

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

5.除乳牙或年轻恒牙外,牙髓活力检测无反应。

6.X线片显示牙周膜间隙增宽,也可无明显改变,若为慢性根尖炎急性发作者,则可见根尖部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

【治疗原则及方案】1.消除急性炎症,解除疼痛症状。

急性根尖周炎必须及时开放髓腔引流,根尖部骨膜下或粘膜下形成脓肿时须切开引流。

2.消除病灶,保留患牙。

急性症状控制后作根管治疗。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周牙周膜由浆液性炎症反应到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可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将发生为颌骨骨髓炎。

分为两种:1.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炎或咬合创伤等引起,可发生于活髓牙或失活牙上。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

又称为急性化脓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是临床所见的最严重的牙病之一。

简介急性根尖周炎指的是自根尖周牙周膜由浆液性炎症反应至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

可能会发展成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可能会恶化成颌骨性骨髓炎。

可分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两种情况。

均是临床所见的比较严重的口腔性疾病。

疾病名称急性根尖周炎分类和表现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炎或咬合创伤等引起,可发生于活髓牙或失活牙上。

主要症状是咬合痛。

患者多有牙髓病史、外伤史、不完善的牙髓治疗史;初期只有轻微疼痛或不适,咬紧牙反而感觉舒适;继而发生钝痛、咬合痛,患牙有浮起、伸长感,疼痛为持续性、自发性、局限性的,牙位明确;口腔检查可见患牙叩痛剧烈,甚至松动,扪压根尖相应部位也会引起疼痛,牙髓活力测试多无反应,年轻恒牙或乳牙在牙髓坏死前可有反应;可查到患牙有龋坏、充填体,其他牙体硬组织疾病,牙冠变色或深的牙周袋。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

又称为急性化脓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是临床所见的最严重的牙病之一。

初期根尖脓肿阶段,自发性持续性剧烈跳痛,叩痛(+++),松动III°,轻度扪痛,根尖部牙龈潮红。

发展至骨膜下脓肿阶段,仍有剧烈跳痛、叩痛、松动等症状,患者呈痛苦面容,根尖区牙龈潮红、肿胀,粘膜转折处变浅、变平,扪痛并有深部波动感,相应面颊部软组织呈反应性水肿,区域淋巴结肿大、扪痛,下磨牙患病时可伴有开口受限;全身不适,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严重病例可伴发颌面相应处的蜂窝组织炎。

培训_第十三章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培训_第十三章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根尖周肉芽肿 慢性根尖周脓肿 根尖周囊肿 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以上四种类型分述如下
临床病理
1、根尖周肉芽肿
根尖部的牙槽骨吸收,被吸收的部分牙周膜在 局部形成增生性的肉芽组织团块,称为根尖肉 芽肿。
肉芽组织内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 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少量中性白细胞和吞 噬细胞,有毛细血管增生,外层有纤维结缔组 织包绕形成肉芽肿,其内含上皮细胞
(三)排脓方式
1、
通过 髓腔 突破 骨膜 粘膜 皮肤 排出
化脓的发展阶段
2、 通过 根尖 孔 根管 冠部 排出
3、 通过 牙周膜 或牙周袋 排出
【临床表现】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在临床上分别表现 为具有各自特点的三个阶段。
根尖脓肿 骨膜下脓肿 粘膜下脓肿
1、根尖脓肿 (1)症状: 自发性、剧烈持续性跳痛 伸长感加重,咬合剧痛,不敢对合 可指出病牙 (2)检查: 叩痛(++)~(+++) ,松动II°~ Ⅲ° 根尖部牙龈潮红,无明显肿胀,扪诊感轻微疼痛 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压痛
第十三章
根尖周病的临床表

【概述】
及诊断
一、定义:根尖周病是指发生于根尖
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多为牙髓
病的继发病。
二、临床分类
根 尖急 周性 炎
1、浆液性 2、化脓性
根尖周脓肿 骨膜下脓肿
根 尖慢 周性 炎
粘膜下脓肿 根尖周肉芽肿
慢性根尖周炎
各类型根尖周病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急性根尖周炎
肉芽肿:边界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透光 区,一般不超过1cm。
脓肿型:边界不清,呈不规则的骨质破坏 区
囊肿型:边界清晰,圆形透光区,周围有 一条阻射白线围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急性根尖周炎的分类及表现
人们在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口腔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口腔疾病,如果还是不加以警惕,疾病会进一步的恶化,如拖延龋齿的治疗,就可能导致牙髓炎的发生,而不去治疗牙髓炎的话就会恶化成根尖周炎,对人们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根尖周炎是指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有慢性根尖周炎和急性根尖周炎之分,今天来了解一下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周牙周膜由浆液性炎症反应到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可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将发生为颌骨骨髓炎。

注意避免牙齿受伤,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饭后漱口,使用可炎宁含漱液,能够深入口腔深处,减少细菌滋生,维护口腔健康,清新口气。

急性根尖周炎可分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炎或咬合创伤等引起,可发生于活髓牙或失活牙上。

主要症状是咬合痛。

患者多有牙髓病史、外伤史、不完善的牙髓治疗史;初期只有轻微疼痛或不适,咬紧牙反而感觉舒适;继而发生钝痛、咬合痛,患牙有浮起、伸长感,疼痛为持续性、自发性、局限性的,牙位明确;口腔检查可见患牙叩痛剧烈,甚至松动,扪压根尖相应部位也会引起疼痛,牙髓活力测试多无反应,年轻恒牙或乳牙在牙髓坏死前可有反应;可查到患牙有龋坏、充填体,其他牙体硬组织疾病,牙冠变色或深的牙周袋。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初期根尖脓肿阶段,自发性持续性剧烈跳痛,轻度扪痛,根尖部牙龈潮红。

发展至骨膜下脓肿阶段,仍有剧烈跳痛、叩痛、松动等症状,患者呈痛苦面容,根尖区牙龈潮红、肿胀,粘膜转折处变浅、变平,扪痛并有深部波动感,相应面颊部软组织呈反应性水肿,区域淋巴结肿大、扪痛,下磨牙患病时可伴有开口受限;全身不适,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严重病例可伴发颌面相应处的蜂窝组织炎。

至粘膜下脓肿阶段疼痛减轻,叩痛减轻,根尖区粘膜呈局限的半球形隆起,扪诊有明显波动感,全身症状缓解。

急性根尖周炎的X线片示:可无明显变化或仅有牙周间隙增宽,若为慢性根尖周炎发作而来的,可见根尖部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是临床所见的最严重的牙病之一。

无论是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还是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对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损害都很大,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就注意口腔卫生,发现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牙齿疼痛等等口腔小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做口腔检查,就可以有效预防急性根尖周炎的发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