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1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本课教学学习乘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本课内容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相关知识。
1.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2.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教学课件。
一、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来填空。
1.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 +( ) (25+49)+51= 25 + ( + )甲数+乙数= 乙数+( ) (10+ )+ c=( )+( +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一生反馈结果。
2.这两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谁来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a+b=b+a (a+b)+c=a+(b+c)3.设疑激趣看来同学们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在乘法运算中有这样的运算律吗?同学们都很有胆量,敢于猜想,那乘法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吧。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律)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教学例1,乘法交换律(1)解答例1(出示例1)请你仔细观察例1的鸡蛋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请列式解答在草稿本上。
反馈:9×4=36(个)4×9=36(个)为什么要用9×4呢?(横着看,一排有9个鸡蛋,有4排,就是有4个9)为什么要用4×9呢?(竖着看,一列有4个鸡蛋,有9列,就是有9个4)无论是横着观察有4个9,还是竖着观察有9个4,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得到一共有多少个鸡蛋?(36)(2)观察算式特点9×4=36,4×9=3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两个算式中的因数位置交换了,但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3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2~24页例4,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题。
教学目标123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出示例4。
(1)出示问题情景,解决问题。
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答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板书:(50+30)×75 50×75+30×75=80×75 =3750+2250=6000(只)=6000(只)(2)比较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举出生活中的类似例子。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板书:(50+30)×75=50×75+30×75(3)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3+2)×35=3×35+2×35= 3×(4+6)=3×4+3×6=(13+12)×4=13×4+12×4=比较每排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每排的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板书:(3+2)×35=3×35+2×35 3×(4+6)=3×4+3×6(13+12)×4=13×4+12×4教师:谁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几组算式所反映的规律?(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学生独立写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整理并板书:(a+b)×c=a×c+b×c 或a×c+b×c=(a+b)×c二、课堂活动11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对有困难的也可先在小组中议一议。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乘法运算律;2.掌握利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乘法运算的方法;3.做到学以致用,能够灵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复习加法运算;2.介绍乘法运算及乘法运算律;3.练习利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乘法运算;4.综合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乘法运算及乘法运算律;2.难点: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乘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复习加法运算,并带入乘法运算,在黑板上写出“3 + 3 + 3 = 9”和“3 × 3 = 9”,引出乘法运算,让学生感受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之间的关系。
2. 教学乘法运算及乘法运算律•让学生把问题转化为乘法形式,例如:“小红手边有三支笔,每支笔有两个印章,问小红手边有多少个印章?”答案为“6”(3 × 2 = 6);•讲解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的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先乘两个数,再乘积,或先算三个数中的前两项积,再乘第三个数,积不变;–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等于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的积之和。
3. 练习利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乘法运算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为切入点,如下所示: * 一盒巧克力有3层,每层有4块巧克力,那么一盒里有多少块巧克力? * 运用乘法结合律,我们可以先计算乘积“3 × 2 = 6”,再计算“6 × 4 = 24”,因此一盒巧克力有24块。
* 小明用一张长37cm,宽24cm的纸切成相同大小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cm,那么他一共切出了多少个小正方形? * 运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计算乘积“37 ÷ 3 = 12.333 ~ 12”,再计算乘积“24 ÷ 3 = 8”,最后计算“12 × 8 = 96”,因此小明一共切出了96个小正方形。
4. 综合练习搜集更多乘法运算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进行乘法运算,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运算律简化计算,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3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三)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3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三)
西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乘法运算律的复习及应用,简便计算乘法的方法,计算有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复习乘法运算律,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性质及规律;
2.学习简便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律,加减乘除的结合律和分配律;
2.教学难点:综合应用乘法运算律和基本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
1.复习乘法运算律:加减乘除的结合律和分配律。
2.师生共同将相关知识点概括出乘法运算的基本性质及规律。
2. 新知
1.教师介绍简便计算乘法的方法,如末尾是5,乘以2后再加0;另外,多位数相乘时采用横式相乘法可以简便计算。
2.学生进行跟随练习,熟悉简便计算乘法的方法。
3. 综合应用
1.小组讨论有关问题:一个桶里有12条鱼,有3个这样的桶,求共有多少条鱼?
2.学生根据题目应用乘法运算律,采用简便计算乘法的方法得到正确答案。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思路及方法。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是数学中乘法运算的进一步学习,主要讲解了乘法运算律及其应用,简便计算乘法的方法,以及如何解决有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讲解乘法
运算律及应用,并帮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乘法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最后,通过综合应用乘法运算律和基本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及简便运算》教案【导语】简便运算是一种高级的混合运算,是混合运算的技巧,学好了简便运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能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也就是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
第1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1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1教学例1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8×5=5×8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2教学例2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8×24)×6=8×(24×6)。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获奖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第1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教学挂件。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题1出示挂图(或小黑板),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抽生汇报,订正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的特点。
问: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任意写几个吗?小结:问:具有这种规律的等式你们能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吗?如果算是中的两个数我们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自己和他人发言,抽象概括出乘法交换律。
二、教学例题2口述信息和问题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在课作本上,后可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重点选择两种解法,让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异同,再观察这个等式两边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结合律。
完成“算一算.比一比”,感知这一特点。
引导:是否具有这种特点的两个算式都一定相等呢?请任意举例验证。
抽象概括出语言表达式。
注意:要改变运算顺序需要添加括号。
三、教学例题3出示例题3,先让声观察这3个因数的特点,判断能否进行简便计算。
让生想想可以应用什么运算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再让生独立解决在课作本上,并抽两名生板演。
四、课堂巩固独立完成课堂活动1、2题。
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都有些什么收获?第2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二)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教学例题4口述信息和问题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在课作本上,抽生板演。
西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1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本课教学学习乘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本课内容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相关知识。
1.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2.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教学课件。
一、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来填空。
1.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 +( ) (25+49)+51= 25 + ( + )甲数+乙数= 乙数+()(10+ )+ c=()+( +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一生反馈结果。
2.这两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谁来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a+b=b+a (a+b)+c=a+(b+c)3.设疑激趣看来同学们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在乘法运算中有这样的运算律吗?同学们都很有胆量,敢于猜想,那乘法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吧。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律)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教学例1,乘法交换律(1)解答例1(出示例1)请你仔细观察例1的鸡蛋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请列式解答在草稿本上。
反馈:9×4=36(个)4×9=36(个)为什么要用9×4呢?(横着看,一排有9个鸡蛋,有4排,就是有4个9)为什么要用4×9呢?(竖着看,一列有4个鸡蛋,有9列,就是有9个4)无论是横着观察有4个9,还是竖着观察有9个4,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得到一共有多少个鸡蛋?(36)(2)观察算式特点9×4=36,4×9=3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两个算式中的因数位置交换了,但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第3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三)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第3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三)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运算律;2.熟练掌握简便运算法则;3.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本课程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中与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运算法则相关的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2.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口头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运算法则的概念、公式以及实际应用例题。
3. 教师示范教师展示一些实际应用例题,并演示如何运用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运算法则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参与到演示中,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4. 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运算法则的应用能力。
可以将一些练习题进行集中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报告、个人复习笔记等。
通过评估,了解学生对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运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及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强化教学。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也需要注意在教学中传递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确保学生不仅仅能学会知识,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数学教案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定律的认同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使用乘法运算定律,体验运算定律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乘法交律换律和结合律的算理,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设境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知道,现在全国都在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你们知道小学生每天在校要保证多少长的运动时间吗?(1小时)2、据我所知,你们学校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每天都要统计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这就要用到加法和乘法等一些运算,为了使统计又快又正确,就要用到一些运算定律。
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你们认识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3、谁能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如何用字母表示?(生答后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 = b+c加法结合律:(a+b)+c = a+(b+c) )4、学生们都学得很好,今天吴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乘法的运算定律(板书:乘法运算定律),大家有信心学好吗?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
1、教学乘法交换律(1)出示P61主题图。
(2)这是实验小学四(7)班第一小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图片,从图片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3)从图片中,你知道让我们求什么问题?(4)如何求呢?还可以如何求?(板书:53 =15(人)35=15(人))(5)观察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6)它们的积相同,说明这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号连接起来?(7)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吗?(生答师板书)(8)计算验证。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1课时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运算律的概念,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运用。
2.利用简便运算法进行计算。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2.简便运算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2.应用简便运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小组讨论、个别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知识,提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思考:①甲同学有三本字典,每本字典有八十九页,那么三本字典共有多少页?(答案:267页)②小丽每天养狗喂5盆饭,一个月共喂多少盆饭?(答案:150盆)询问学生,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将某个数重复相加多次)而这种乘法运算的规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乘法运算律及其应用1.乘法交换律教师向学生出示8×3=24、3×8=24两个式子,让学生发现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之处。
(两个式子都是由8和3相乘得到24)再向学生提问:如果我们交换8和3的位置再运算,会有什么变化吗?引导学生思考,最后让学生得出:乘法交换律就是“乘数互换不改变积”的规律。
即:8×3=3×8。
2.乘法结合律教师出示3×4×5=60和3×(4×5)=60两个式子,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结合律的规律。
最后让学生得出:乘法结合律就是“因数结合不改变积”的规律。
即:3×4×5=(3×4)×5=3×(4×5)=60。
3.乘法分配律教师出示3×(4+5)=3×4+3×5和(8+2)×7=8×7+2×7两个式子,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分配律的规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1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1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运算律的含义和用法。
2.掌握利用乘法运算律进行乘法口算的方法。
3.掌握简便运算1的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律的应用和简便运算1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口算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乘法口算题目,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内容,并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乘法运算律(15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乘法运算律的定义和用法,即在进行乘法运算时,乘数的顺序可以交换,积不变。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律的应用技巧。
3. 练习乘法运算律(20分钟)1.给学生发放一份练习题,让他们根据乘法运算律求解问题。
2.让学生完成习题后,互相交换答案进行检查。
4. 学习简便运算1(10分钟)1.介绍简便运算1的概念和应用。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1的方法和技巧。
5. 练习简便运算1(20分钟)1.给学生发放一份练习题,让他们尝试使用简便运算1的方法进行口算。
2.让学生完成习题后,互相交换答案进行检查。
6. 总结回顾(5分钟)1.对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运算1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2.鼓励学生继续练习乘法口算,提高自己的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乘法运算律的掌握和应用效果较好,但是对简便运算1的掌握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简便运算1的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同时,也需要在教学中结合习题的解析,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勇于思考和发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和基础运算规则。
同学们对于乘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56页至第58页的“乘法运算律”和“简便运算”两部分。
同学们将学习乘法运算律的三个基本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乘法运算律的基本性质,理解并能够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运算中。
难点在于理解分配律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律,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算术本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2倍,小华又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同学们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3. 练习运用:在讲解完乘法运算律后,我会给同学们发放练习本,进行随堂练习。
我会挑选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解答。
4. 互动提问:在同学们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我会随机挑选几位同学进行互动提问,以检验他们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运算律:1. 交换律:a × b = b × a2.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 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七、作业设计(1)7 × (8 + 3)(2)5 × 6 × 4(3)9 × (4 + 5)(1)小华有2个苹果,小明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一本故事书的价格是8元,小丽买了3本,小华买了2本,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教案中提到的引入环节是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思考。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乘法运算律及其应用。
2.能够使用简便运算法进行算术计算。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复习乘法概念及其运算方法。
2.学习乘法运算律及其应用。
3.学习简便运算法。
教学重点1.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
2.简便运算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2.复杂运算的简便方法。
教学准备1.课本。
2.讲义。
3.乘法表。
4.桌面打印计算器。
教学方法1.演讲和讲解法。
2.互动讨论法。
3.练习和实践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乘法基本概念教师可带领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方法,如何使用乘法来计算多项式的积,并介绍乘法表的应用。
第二步:讲解乘法运算律1.介绍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生动的例子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2.使用课本上的一些小问题让学生互相自己讨论解决,并对答案进行讲解和解释,加深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学习简便运算法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本介绍、续写题等方式学习简便运算法。
2.学生进行练习和实践,加深对简便运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步:练习举例和应用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简便运算法练习计算和解决问题。
2.在第二天开始上课前,请其中的优秀作业演示其答题思路和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保证全部理解掌握。
2.在家中做一些简便的计算,并记录下自己的解题思路,方便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与他人分享与交流。
教学评价1.老师在课上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课堂练习使学生能更容易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了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后作业和第二天的作业展示是教学评价的一部分,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补充学生的不足之处。
参考资料1.数学教育研究院.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2.丛珮芳. 小学数学常用方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优选教案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2.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来填空。
1.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 +() (25+49)+51= 25 + ( + )甲数+乙数= 乙数+() (10+ )+ c=()+( +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一生反馈结果。
2.这两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谁来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a+b=b+a (a+b)+c=a+(b+c)3.设疑激趣看来同学们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在乘法运算中有这样的运算律吗?同学们都很有胆量,敢于猜想,那乘法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吧。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律)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教学例1,乘法交换律(1)解答例1(出示例1)请你仔细观察例1的鸡蛋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请列式解答在草稿本上。
反馈:9×4=36(个)4×9=36(个)为什么要用9×4呢?(横着看,一排有9个鸡蛋,有4排,就是有4个9)为什么要用4×9呢?(竖着看,一列有4个鸡蛋,有9列,就是有9个4)无论是横着观察有4个9,还是竖着观察有9个4,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得到一共有多少个鸡蛋?(36)(2)观察算式特点9×4=36,4×9=3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两个算式中的因数位置交换了,但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3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三)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3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三) 西师大版1. 教学目标•掌握“正式算乘法公式”;•能够准确使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2. 教学重点•“正式算乘法公式”的掌握;•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3.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问题。
4. 教学准备•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图表。
•教材所需素材:P12—P13。
5. 教学过程5.1 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所学的知识,复习简化除法的运算方法。
•呈现一个问题:有3袋草种子,每袋草种子有5克,那么这3袋草种子一共有多少克?学生可以自己使用计算器计算,也可以使用简化除法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问题计算后,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计算公式,探究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否可以使用乘法运算律。
5.2 乘法运算律的学习5.2.1 复习“正式算乘法公式”•大声朗读“正式算乘法公式”,写在黑板上。
•解读公式:用下标逐一相乘,相乘的结果再相加。
•举例说明:4×3=12,可以用3的倍数来相加,3+3+3+3=12。
5.2.2 乘法运算律的学习•具体情境呈现:我们有9个人,每个人都有100元,他们一共有多少钱?•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告诉学生一个方法:让9乘以100,也就是9 × 100 = 900。
用乘法运算律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乘法运算律,来解决以下问题:例1:图中画了3行,每行5个豆子,一共有多少个豆子?图1图1例2:有2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有4个点,一共有多少个点?图2图2例3:月亮旁边的星星有5排,每排有4颗星星,一共有多少个星星?图3图35.3 课堂练习•在黑板上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使用乘法运算律来解决问题:例4:香蕉一根0.5元,柿子一粒0.2元,钱够买5根香蕉,问能买几个柿子?例5:小丽有10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7只鹅毛笔,请问小丽有多少只鹅毛笔?例6:班里有6排桌子,每排有7个,有几个?•学生自己思考后,可以进行分小组讨论,再请同学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答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下-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
3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过程与方法: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难点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1.教学例1出示教材第12页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9×4=4×9。
教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8×5=5×8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 ×a)设计意图:通过不完全归纳整理,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表达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2.教学例2。
出示教材第12页例2情境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8×24)×6 8×(24×6)=192×6 =8×144=1152 (户)=1152 (户)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8×24)×6=8×(24×6)。
3.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6×5×2= 16×(5×2)= 35×25×4=35×(25×4)= 12×125×8= 12×(125×8)=观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交流。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西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四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主要内容是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来进行简便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难点是如何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便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PPT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和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然后提问学生们如何快速计算它们的乘积。
学生们可以尝试解答,然后我会引入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 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逐一解释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法。
我会让学生们一起跟我念,并且解释每一步的运算原理。
3. 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我会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 应用:我会让学生们分组合作,互相出题并解答,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便运算。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乘法分配律的公式,并且用例题来说明它的运用方法。
板书的布局要清晰明了,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题来说明它的运用。
答案: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的和。
例如,(a+b)×c = a×c + b×c。
答案:(23+17)×5 = 23×5 + 17×5 = 115 + 85 = 20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导和练习。
同时,我也可以给学生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更好地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1.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乘法运算。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乘法运算的基本定律。
2. 演示法:通过具体例子演示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乘法运算的简便方法。
2. 讲解:讲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定义和意义。
-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例如:a × b = b × a。
-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例如:(a × b) × c = a × (b × c)。
-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例如:a × (b c) = a × b a × c。
3. 演示:通过具体例子演示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2 × 3 = 3 × 2 = 6。
-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2 × 3) × 4 = 2 × (3 × 4) = 24。
-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2 × (3 4) = 2 × 3 2 × 4 = 6 8 = 14。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 2 × 5 = 5 × 2 = ?- (3 × 4) × 5 = 3 × (4 × 5) = ?- 4 × (3 2) = 4 × 3 4 × 2 = ?5.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乘法运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律,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 简便运算:利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分配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乘法运算律。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运算律。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如乘数、被乘数、积等。
(2)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提出问题:如何进行简便计算?2. 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2 ×3 = 3 × 24 ×5 = 5 × 4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即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2 ×(3 × 4)=(2 × 3)× 45 ×(2 × 4)=(5 × 2)× 4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即 a ×(b × c)=(a × b)× c。
(3)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3 4)× 2 = 3 × 2 4 × 2(5 6)× 3 = 5 × 3 6 × 3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2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计算》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2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掌握乘法运算律;
•学会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通过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律;
•一位数乘以十的倍数。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法以及熟练掌握简便计算方法;
•小学生对于运算律的理解。
教学流程
第一步:复习
通过翻开上一讲乘法加法性质的练习完成一道题目,帮助学生回忆乘法的基础知识。
第二步:引入
教师进入《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计算》。
首先以典型的应用题的方式开局,问题为如何计算27x10。
第三步:教学
介绍一位数乘以十的倍数的乘法运算,如何在解算的时候思路顺畅,更加简便。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例题,如108/9/10/11/12x4几道例子来让学生体验简便计
算法的实施,并指导学生通用性的思考。
第四步:练习与巩固
给予若干练习,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点,提高实践技能。
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的方式主要采用课堂练习,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掌握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计算的解决可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因此从应用练习开始让学生对其中一些概念有所理解,再通过乘法的详细详细讲解掌握运算规律,并在实际的操作练习之中巩固巩固学生所接受到的一些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理论切入、以练习推动,希望能给学生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1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本课教学学习乘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本课内容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相关知识。
1.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教学课件。
一、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来填空。
1.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 +( ) (25+49)+51= 25 + ( + ) 甲数+乙数= 乙数+( ) (10+ )+ c=( )+( + )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一生反馈结果。
2.这两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谁来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a+b=b+a (a+b)+c=a+(b+c)3.设疑激趣看来同学们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在乘法运算中有这样的运算律吗?同学们都很有胆量,敢于猜想,那乘法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吧。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律)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教学例1,乘法交换律(1)解答例1(出示例1)请你仔细观察例1的鸡蛋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请列式解答在草稿本上。
反馈:9×4=36(个)4×9=36(个)为什么要用9×4呢?(横着看,一排有9个鸡蛋,有4排,就是有4个9)为什么要用4×9呢?(竖着看,一列有4个鸡蛋,有9列,就是有9个4)无论是横着观察有4个9,还是竖着观察有9个4,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得到一共有多少个鸡蛋?(36)(2)观察算式特点9×4=36,4×9=3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两个算式中的因数位置交换了,但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师板书:9×4=4×9)(3)举一反三同学们,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板书学生举出的等式。
如:6×4=4×629×8=8×2925×7=7×25(4) 归纳特征同学们举出的例子还真不少,如果继续写下去,能写完吗?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小结:大家真了不起!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请大家把自己的发现给你的同桌再介绍一次吧。
(5)用喜欢的方式表示现在老师想请你们不用具体的数据,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好吗?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反馈。
预设: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a……看来大家想到的形式还真是丰富多彩呢,真棒!那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我们又应该怎么表示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a×b=b×a在数学中,我们就是这样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的。
2.教学例2:乘法结合律(1)猜想刚才我们共同发现了乘法交换律,接下来谁来说说你心中的乘法结合律又是怎样的呢?(2)验证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去验证。
①出示例2的情境图,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这个小区共有多少户,你能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吗?②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③反馈学生的算式,并说出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6×24×8=144×8=1152(户)先算出每幢楼有多少户,再乘8求出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户。
6×(24×8)=6×192=1152(户)先算出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层楼,再乘6求出一共有多少户。
④大家能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再请你们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数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反馈:数据的位置和运算的符号没有变,运算的顺序变了,但结果一样。
师板书:6×24×8=6×(24×8)。
(3)算一算,比一比①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算这三组算式的结果。
16×5×2= 35×25×4= 12×(125×8)=16×(5×2)= 35×(25×4)= 12×125×8=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反馈结果。
②请你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每组的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三个数相乘,数的位置没有变,结果相等。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师板书:16×5×2=16×(5×2)35×25×4=35×(25×4)12×(125×8)=12×125×8③那像这样的式子,你还能举几个吗?如果继续写下去,能写完吗?(4)小结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吗?如果用a,b,c表示3 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怎样表示呢?师板书:(a×b)×c=a×(b×c),学生齐读。
3.勾画数学书请同学们翻到数学书12-13页,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文字和字母表示用直尺勾画出来,并读一读。
三、巩固运用1.课堂活动1题。
(1)刚才我们一起探索出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我说等式,你们来说出运算律,有信心正确完成吗?师生活动、共同完成。
(2)还想继续玩吗?请同桌两位同学像刚才一样活动,看看哪些同学完成得最好,同桌活动。
2.练习四第2题。
(1)学生独立填空,并思考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反馈结果。
3.练习四第1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学习了这些运算律,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好处呢?(可以使有的乘法计算更简便,还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对乘法的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大家体会很棒,现在请大家先计算下面两题,再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吧。
16×17 25×140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过程。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以后要常运用哟!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么获得的?乘法运算律能否给乘法计算带来简便呢?我们下节课再进行研究。
略。
第2课时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1.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正确、灵活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课件。
一、复习引入1.口算练习四第4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谁来说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怎么表示?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怎么表示?3.练习四第3题。
(1)学生独立连线。
(2)反馈是怎样连线的,并让学生说出这样连线的理由。
4.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出示例361×25×4 8×9×125(2)观察数据特征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算?(3)学生尝试简算,教师巡视时个别指导。
(4)反馈:请有代表性的三种做法的学生将算式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反馈。
61×25×4 8×9×125 8×9×125=61×(25×4)=8×125×9 =9×(8×125)(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6100 =9000 =9000①第1道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呢?预设:因为25和4相乘可以凑整得100,所以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出它们的积,再去乘61,这样计算就很简便。
②第2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预设:运用乘法交换律,交换9和125的位置,就可以先算8×125,使计算简便。
③第2题,8×9×125=9×(8×125)可以这样计算吗?这样计算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你是怎么知道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8和9的位置变了,有了因数的位置变化就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运算顺序原来是先算前2个数的积,现在变成了先算后两个数的积,有了运算顺序的变化就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结同学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时要注意什么?(先要看题中的数据,哪两个数相乘能够得整十、整百或整千,就运用乘法运算律把这两个数凑到一起相乘。
)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再与另外的数相乘,这样就使计算简便。
(6)试一试同学们,现在你们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算吗?请同学们完成例3下面的试一试。
2×23×35 51×15×4 50×(19×8)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2.拓展延伸,课堂活动第2题。
(1)刚才大家完成得很棒,再看看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16×25 72×125 36×15(2)启发思路①这些算式都只有2个因数,怎样简便计算呢?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看一看哪些数比较特殊?②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想法。
反馈时,让学生得出25、125、15很特别,它们乘2、4、8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数。
如果算式里没有2、4、8时,可以把另一个数拿来拆分,比如16就分成4×4。
(3)下面就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简算这些题。
(4)汇报。
展示学生的简算过程,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16×25 72×125 36×15=4×4×25 =8×9×125 =9×4×15=4×25×4 =8×125×9 =15×4×9=400 =9000 =540(5)小结同学们,通过简算这几个计算题,你有什么收获?简算时要认真观察数据,尤其是要关注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