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政府执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政府执行力
宋世明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前言
今天,我跟大家探讨一个全新的题目,叫提升政府执行力。我们尊敬的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首次提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特别是2006年9月4号,温家宝总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上有一个讲话,当中有一段: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政令不畅、执行不力;二是违法违规,失信于民。必须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再一次提出:“严肃法纪政纪,坚决改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提升政府执行力。借一句总理的一句话来说,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突出问题,其中突出问题之一那就是“政令不畅、执行不力”。
在公共管理这个学科当中,一般是从四个角度来解释提升政府执行力的价值和作用。
第一,当组织处于重大转折点的时候,战略是关键性因素;当战略已经确定,执行力就是关键性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有三个大的重要的战略转折点,一是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一九九二年,三是二零零三年战胜非典之后。二零零三年战胜非典之后,我们的执政党,我们的国家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说,自从我们二零零三年战胜非典以来,我们执政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的战略已经确定。下一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全面创造性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第一个角度。
第二,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战略,易于复制;执行,不容易模仿。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我的敌人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我一瞬间敌人、包围敌人、消灭敌人,很可惜,我的敌人不知道我毛泽东在何时、何地、何种时机采用这种战略。”所以战略,易于复制;执行,不容易模仿。提出一个战略,绝不允许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培训落实培训。
第三,没有执行力,任何规则都是一纸空文。没有执行力,任何政策都将丧失公信力。决策是为了执行,出主意,想办法,是为了这个主意,这个办法能解决问题。所以,没有执
行力就谈不上有效的决策,谈不上决策的有效,这是第三个角度。
第四,中国正在处于转折期,有若干新的制度、若干新的法规,若干新的规则。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提执行力有它独特的价值。我记马基雅维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比执行昔日的制度更加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旧制度的受益者都会把新制度看作是他们的敌人,而那些新制度的潜在的受益者都会对新制度报以笼络的支持。所以,我们的新的规章,新的制度,新的法律,新的规则的大量的出现的今天,我们强调执行力它有特殊的价值。
刚才是说执行力的价值,组织对执行力来说就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对组织当中的个人来说执行力就是个人的竞争力。简而言之,对组织来说,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对你我个体来说,没有执行力那就没有竞争力。
下面给大家介绍第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叫执行力?
一、什么是执行力
(一)执行力的含义
所谓的执行力我给它下了一个定义,大家看一下是否的准确。所谓的执行力,是执行正确决策的速度、力度和程度,是执行正确决策的能力。这个专题,我们重点是在谈论如何提升政府执行力之前,把概念先弄清楚。我给大家介绍这个定义,这里面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必须执行正确决策的速度、力度和程度。
公务员法第54条明确表示,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和命令,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前些年,厦门远华一案几乎家喻户晓,大家也非常熟悉。在这一案当中,厦门海关的关长杨前线下达的很多命令,做出的很多决策,都与走私、放私有关。在这种状态之下他的决策本身是错误的,执行力越高对人民犯的错越多,破坏法律的程度越大。
(二)执行力“三度一力”
所以我们谈的执行力必须是执行正确决策的速度、力度和程度,是执行正确决策的能力。也有同志把我这个定义概括为执行力就是三度一力,速度、力度、程度,是执行正确决策的能力。当然,请大家允许我提醒一点,前一句话,执行力是执行正确决策的速度、力度和程度,这是从执行的客体而说的;后一个半句,执行力是执行正确决策的能力,这是从执行的主体来说的。所以呢,执行力是执行正确决策的速度、力度和程度是执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过去,我在好多班次做这个讲座的时候,有的同志给我递了个纸条:请问宋老师,黑社
会的执行力挺高,我们学习不学习黑社会的执行力。我们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学习黑社会的执行力,我们今天探讨这个执行力,是执行正确决策的速度、力度和程度,是执行正确决策的能力,强调这一点绝对不是多余。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并不是所有的上级的决策都是合法的、合理的、合情的。所以我们把这一点说清楚,所谓的正确决策首先是要合法,其次是要合理,最后是要合情。简而言之,所谓正确的决策,就是合法、合理、合情的决策。这就是执行力。
(三)执行力的执行者
在任何的组织当中,上到国家,下到乡镇,在任何的组织当中,它的职位,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二是管理层,三是操作层。
对决策层来说,他要提升执行力,他的着力点,是培育执行力的文化。借用一句领导同志的话来说:“对决策层来说所谓的提升执行力就是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用我们今天党和政府的要求来说:“要提升政府执行力,就必须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从决策层来说,它是培育执行力的一种文化。
对管理层来说,需要提升执行力就是要确定流程,保证流程的正常运转。
对操作层的执行力来说,要提升执行力,主要是培养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从国家规范的意义上讲,从学术观察的角度,到底什么叫执行力呢?所谓的执行力,就是三大流程的统一。所谓的三大流程:一是战略流程,所谓的战略流程,就是做正确的事;第二,是运营流程,所谓的运营流程就是正确的做事;第三是人员流程,是正确的用人做事。刚才强调了三个重点,是三合一,一是做正确的事,二是正确的做事,三正确的用人做事。
案例:
我相信,各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对宋代的大改革家王安石的青苗法有比较深刻的印象。青苗法是宋代的官员李汤首创,王安石在浙江做知县的时候,试验、推行过青苗法。所谓的青苗法就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把谷物带给农民,到了秋收的时候,连同税负,连本加利再归还给政府。可以说这样运作、执行青苗法,官民两利,两全其美。1069年,王安石做了参知政事之后,简单的说,就是他做了副宰相之后,在全国推行青苗法;结果万万没有想到,青苗法只有好人才能推行的了。大批的官僚在推行青苗法的过程当中,导致百弊丛生,最终导致王安石改革变法(失败)。王安石最后也不得已辞官,其根源在于大批的官僚在推行青苗法的时候发现,把谷物带给农民,秋收的时候连同税负连本加利,屈席二分,这样政府可以创收。所以,青苗法被一部分官员理解为执行强行汤配,更加典型的是春天青黄不接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