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轮廓

美学原理轮廓
美学原理轮廓

·一什么是美学

·美学历史

首次提出:德国鲍姆嘉通

美学2000多年历史

柏拉图第一次将美学上升至哲学思辨。塔坦克维奇:“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柏拉图涉猎范围···”美和艺术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

·20世纪中国美学轮廓

1·近代

三个影响最大:梁启超王国维【学术成就最大】蔡元培

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

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艺术教育‘以美育代宗教’演讲

2·现代

朱光潜宗白华

思想特点:1.反映西方美学思维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 2.反映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朱光潜

《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翻译:柏拉图《文艺对话录》黑格尔《美学》维科《新科学》克罗齐《美学原理》

《诗论》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着作

宗白华

立足点中国美学

中西形而上学分属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宇宙范畴论】中国式生命的体系【本体价值论】

意象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景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

《美学散步》《艺境》《美学与艺境》

翻译: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西方现代派画论选》研究歌德

季羡林,艺术与科学,文理交融

钱学森,大学怎么办,科学与艺术结合

中西方文化融合,中国学者可以做出自己特殊的别人不能替代的贡献【中国学者应有自己的立足点】

丰子恺【画家···】

文化艺术普及审美,艺术的一生光风霁月的胸襟洒脱

3当代

两次美学热潮

50-60年代批判朱光潜美的本质

蔡仪:美是客观的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

1.对朱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额片面性

2.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80年代

文化热【美学史其一部分】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美学研究的对象

几种看法: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王国维: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诸外物者皆须臾之物。

美只能存在审美活动之中。

艺术活动【层次多】是审美活动【领域多】,但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审

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的价值需求。

·美学的学科性质

1.是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是人文世界,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从内容讲就

是意义世界,价值世界】发展人性,完满人格。教化。【黑格尔:“人之所以为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精神科学随教化一起产生···】美学与人生紧密联系

与每个名族的文化传统紧密联系

2.是理论学科【美,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话题】

康德三大批判中,《判断力批判》部分就是美学黑格尔《逻辑学》

美学史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石涛清代画家僧人美学家《话语录》

歌德德国画家美学家

德国费希纳提出“自下而上”美学。引发将美学看做一门心理学

3.是交叉学科

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

与语言学:

克罗齐:普通语言学就是美学理论

卡西尔:符号学理论

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理论

维特根斯坦: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理论

巴赫金:对话理论

罗兰·巴特:结构主义

雅克·德里达:后结构主义

伽达默尔:解释学

与人类学: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弗雷泽《金枝》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

审美是一种人生体验,生命体验,存在的喜悦

4.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还没有真正的完整的国际性学科

现代形态美学体系重要标志是体现21世纪的时代精神,就是文化大综合。【东西方文化,19世纪文化学术精神和20世纪的】有待我们去建设

·为什么学习美学【学科性质与人的本性】

1.学习美学可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西汉刘安《淮南子》审美是超越活动,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与意义。2.学习美学可完善自身理论修养

亚里士多德:人类求知是出自本性。

伽达默尔: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人是一种理论的动物。

对于文化工作者,道与技的关系。

京剧,虚拟不等于写意,美学特点:京剧是角的艺术。

《宇宙锋》梅兰芳

·怎样学美学

1.立足中国文化。宗白华:中国文化依附民族文化,模仿的东西是没有创造的

结果的。

2.注重美学与人生的联系。

3.注意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

王朝文有的人搞了一辈子···平平淡淡

恩格斯:理论思维能力的唯一方法是学习过去的哲学经典。熟读玩味。4.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和系统的艺术史知识。

王夫之明末清初

5.

·二美是什么

狭义美:优美【古希腊式,单纯,完整,和谐】

广义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各种审美形式

李泽厚:美学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

蔡仪:美是客观的,美在物,现实事物的美是美感的根源《新美学》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吕荧:美是物,是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社会性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不是物而是物的形象。

郑板桥,胸中之竹

自然美艺术美的统一性:自然美是艺术美的雏形。

王朝文《美学概论》用的李泽厚的观点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的美

柳宗元: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理解:1.美离不开观赏者,观赏是一种创造。

2.

德国费尔巴哈: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的太阳。

朱光潜诗论:景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阿米尔: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3.

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这种体验是创造性的。

萨特:人的意识唤醒,照亮,显现一个统一的世界。

象不等于物。象是知觉的世界,物是实在的世界。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康德:自我并不是实体

心物不二【禅宗思想】

无心之心,无念之念。是空,是无。万物如其本然的显现。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不是认识而是体验。外师与心源在存在论上的统一。

·美在意象

易传哲学着作

情景交融。王夫之:情景实为二,而实不可离。

美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美的本体是意象,艺术的本体也是意象。

宗白华

宗白华:美是人与世界心灵的沟通。

海德格尔评梵高《一双鞋》

·审美意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莫奈《睡莲》

我产生东西,东西产生我。

海德格尔:人是世界万物的展示口。

萨特:由于人的存在才有万物的存在,人士万物借以显示自己的手段。美是对物理世界,对实体的超越。

美与真

存在的本来面貌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生活世界

真正的世界三种表现形态

海德格尔: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献身的方式

美属于真理的自行发生。

王夫之:显现真实,如所存而显之。

阿部正雄:

张世英:

真善美统一。感恩,爱的体验。

·美感的分析

美是超越与复归的统一。

感兴美感

·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天人合一:人与世界的交融,是合二为一,不是主客二分

王阳明:天地万物与人本是一体,其发窍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伽达默尔:

现量

比量是逻辑的真。

美感的直接性

王夫之:身之所历,目之所见。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美是当下的直接的感性所显现的世界

海德格尔:去蔽,澄明,敞亮

理解:现在,现成,显现真实

·审美态度

审美心胸。老子:涤除玄鉴【空明的心境】

·美感与快感

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苏州园林香是园之魂。

·美感与高峰体验

马斯洛:高峰体验

·三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泰勒《艺术哲学》胡适翻译:种族,环境,时代

·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

·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审美趣味有个体性又有超个体性。

审美趣味是个人文化的产物,是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审美格调或者品味是一个人审美趣味的整体表现。

巴尔扎克:风雅精神《风雅生活论》

保罗·福塞尔:《格调》

莫泊桑《项链》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提倡美育的人

·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

盛唐气象

顺陵:武则天母亲的墓

乾陵:武则天的墓

·四自然美

·自然美的性质

·和自然美性质相关的几个问题

审美价值有高低。与人的生活世界,审美意识有关。黑格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天地以生为大,生生之为易。生态美学

程颢:万物之生意为可观。

生态美:体现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

·五社会美

·人物美

·人体美最终显现为感性的生命之美

黑格尔:

古希腊重视人体美

荷马《伊利亚特》海伦

热罗姆:

欧洲雕塑史上的三座高峰:菲狄亚斯【古希腊】,米开朗琪罗【文艺复兴】,罗丹【20世纪初】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戈雅:裸体的玛哈

鲁本斯:帕里斯的裁判

古希腊的裸体残缺也美因为背后有抽象美的框架

·人的风姿与风神

《世说新语》:刘义庆

黄庭坚赞周敦颐

赞程颢

·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美

投笔从戎:班超枕戈待旦:刘琨闻鸡起舞:祖逖

·日常生活的美

茶——古代婚姻

林庚《北平情歌》

咖啡:9世纪波斯人发现,12世纪13世纪阿拉伯,中东,北非——东方,威尼斯——巴黎——伦敦

·民俗风情的美

北京天桥杭州西湖南京秦淮河德国莱茵河法国塞纳河

明末清初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西湖七月半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开封城

·节庆狂欢

·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义

“玩”没有功利,目的。

有了闲才能思考,才能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古代文人休闲,花鸟虫鱼···刘义达《京城玩家》京城第一碗:王世襄休闲文化重要:

内容酒文化茶文化,古董文物收藏,旅游

抛弃功利实用的眼光。布洛:距离说

·六艺术美

·艺术是什么

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

“诗”与“志”的界限

“诗”与“史”的界限

“意象”首次提出:刘勰

艺术就是美√美就是艺术×

艺术的知识层面是重要的层面

以前最贵

《哈利波特》罗林以前是一个下岗职工

艺术和非艺术的区分

达达主义

小便器“喷泉”

观念艺术:

波普艺术能卖出去甚至卖高价并不是判定一件物品是不是艺术品的根据。本质:意蕴的虚无

激浪艺术

《四分三十三秒》

后现代主义的空不等于禅宗的空

苏轼:空故纳万境

·艺术创造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

自由女生:法国雕塑家巴陶弟

·艺术作品的意蕴

诗有不确定性

金圣叹评《水浒》《西厢记》开后人眼界

·什么是意境

富有形而上学意味的一个词

意境是一个特殊的意象

“无”:无限,无名,无规定性

刘禹锡:境生于象外。

境是时间上空间上趋于无限的一个象

造园

王羲之《兰亭集序》王勃《滕王阁》云南大观楼的长对联

中国建筑的意境在于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有限的时间空间引入到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哲理的人生感历史感。往往有一种惆怅。

有意境和美不同,有意境是要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

·七大审美经济与文化产业

·什么是文化产业

知识创意产业最早英国定义创意产业内容产业:欧洲知识产权产业:美国

文化产业是时代的产物

·为什么说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五大浪潮之一:休闲浪潮

文化价值,符号价值,审美价值超越了实用价值交换价值,成为主导价值

经济学上200年最大的一次转向

文化产业是一种建构性的实践。软实力是文化层面的认同。

·八《红楼梦》的意蕴

俞平伯

·红学红学家

·红楼梦的意蕴

即:美的毁灭有情之天下的毁灭

汤显祖美学思想核心:情

美学思想创新之处:追求人性的解放

此“情”与“理”“法”对立

审美理想: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杜丽娘与柳梦龙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曹雪芹美学思想核心:情

审美理想: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大观园是个有情之天下

太虚幻境清净女儿国【大观园】是理想精神家园

泪尽而逝林黛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叹息忧郁使其弥漫浓郁的诗意

《红豆曲》贾宝玉

·对改编文学的评析

《枉凝眉》

·九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与审美形态

·悲剧

俄狄浦斯王:人与命运的冲突

《悲剧的诞生》——尼采哲学的诞生

·优美与崇高

优美:优美即古希腊的美

崇高:

屠格涅夫:

大:

·美育

·美育的人文内涵【1-5不全面,6错误】游戏冲动——审美冲动

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美学原理试卷

美学原理复习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鲍姆嘉登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感性认识B.审美意识C.审美关系D.知、情、意 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D)。 A.1725年B.1735年C.1740年D.1750年 3.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C)。 A.认识关系B.伦理关系C.精神关系D.实用关系 4.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A)。 A.主要方法B.具体方法C.次要方法D.综合方法 5.美学研究的问题是(D)。 A.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 B.美的规律的问题 C.美感问题 D.美的本质问题 6.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B)。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提诺D.黑格尔 7."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与"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B)。 A.自然美与艺术美B.艺术美与自然美 C.自然美与艺术美D.艺术美与现实美 8.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的是(B)。 A.艺术美高于自然美B.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C.美与生活的差异性D.生活的辩证法 9.车斯托威尔指出:"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着天空,我们决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者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这段话所针对的美论是(B)。A.美在理念B.美在移情C.美在关系D.美在完满 10.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C)。A.美在无意识B.美在愉快C.美在距离D.美在形式 11.在美的观念上,"万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A)。 A.美是主观的B.美是客观的 C.美是主客观的统一D.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2.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进化历程的根本前提是(B)。 A.以模仿动物为美B.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C.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D.性的选择 13."燕山雪花大如席"所用的想象的形式是(A)。 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C.再造联想D.对比联想 14.通感是(C)。 A.感官与心灵的沟通B.情感的充分表现形态 C.感官间感受的相互挪移D.审美中的豁然贯通感 15.钱钟书的"如水口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D)。

美学原理网课答案

“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蔡元培 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没有介绍的理论是里普斯的移情说 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下列属于审美活动领域的是(D、以上都有 以下不属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的是(C美学是一门心理学学科 审美经验侧重从主体经验的角度来衡量审美活动。√ 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 很多学者写出来的文章都平平淡淡,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D、理论感审美活动的核心是(B、审美经验 学习美学既要重视直接方法,又要注重间接方法。√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只是是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中国古典美学有自己独特的范畴和体系,西方美学不能包括中国美学。√ 对高尔泰的叙述不准确的是(C、高尔太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李泽厚对“美”的认识是(B、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懒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来自(C、蔡仪 光潜认为美的社会性不在自然物本身,而在审美主体。√ 蔡仪先生认为,美是客观的。√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谁的观点(C、柳宗元 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象可以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 西方美学家通常将“象”称为(C、形式 物是知觉的世界。(M)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B、张璪 用来形容宋元花鸟画不恰当的是(C、不写实 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是(A、意象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是“美”的本体。C、意象 表象就是物的形象。(√) 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C、胡塞尔 西方传统的“真正的世界”的表现形态不包括(B、生活世界 下列关于意象世界的说法正确的是(C、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如所存而显之。”这句话出自(B、王夫之 下列关于“美”的描述正确的是(C、美是纯粹的 ()认为审美活动不是“比量”。D、王夫之 以下哪项不是主客关系的特征(B、相对性 中国美学中的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C、审美态度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C、道 埃尔金斯《视觉品位》中看油画的方式有助于产生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审美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 下列人物中,最早发现移情作用的是(C、亚里士多德 中国“审美心胸”的理论发源于()。C、老子 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D、以上都有 伽达默尔认为审美体验不仅是一种与其他体验相并列的体验,而且代表了一般体验的本质类型。(M)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美感只能从耳目两个感官中获得。 以下对生理快感和美感的说法错误的是()。C、美感是和生理快感完全对立的。 愉悦性是美感的重要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在意象。(√) 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存在认知。(√) 在地理环境对生物的活动有何影响方面,作出研究最好的是()。A、泰纳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 B、审美偏爱影响审美能力。 C、审美偏爱和审美选择是审美能力的体现。 D、审美趣味是个人文化的产物,是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产物。 我的答案:B得分:分 对审美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包括()。A、种族因素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审美活动可以脱离社会历史环境进行。中国第一个提倡美育的人是()。C、孔子 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D、君主专制时代《风雅生活论》的作者是()。B、巴尔扎克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在社会上集中体现为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 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M) 我的答案:√ 《时装信使》是哪个国家的时装杂志()B、法国 审美的重要领域不包括()。A、时尚美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装模作样”往往是精英分子追随小资产阶级生活风气的一种体现。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以上说法都正确 服装是阶级隔离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D、人和自然的关系 以下对于“自然的人化”说法正确的是()。D、以上说法都正确 自然美就是在自然物、自然风景上面显现的审美意象。(√) 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指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在审美中,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他的物质性。(√)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 ?A、 它呈现出博大恢弘的气象。 ?B、 它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 ?C、 它广泛体现在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领域。?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高峰体验是由谁提出的?() 1.0分 ?A、 欧亨利 ?B、 马可波罗 ?C、

马克吐温 ?D、 马斯洛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 ?A、 吴道子 ?B、 张璪 ?C、 石涛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是()。 1.0分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朱光潜 ?D、 胡适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装模作样”的目的是中小资产阶级为了实现与上层精英的()。 1.0分 ?A、 地位认同 ?B、 财富认同 ?C、 文化认同 ?D、 属性认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

1.0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分 ?A、 美育与德育无关 ?B、 美育是德育的手段 ?C、 德育是一种熏陶和感发 ?D、 德育和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 《京城玩家》中把谁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 1.0分 ?A、 刘义杰 ?B、 马未都 ?C、 王世襄 ?D、 张德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 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它是针对解放前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批判。 ?B、 它的中心问题是“美是什么”。 ?C、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C )。 A 1725年 B 19世纪中叶 C 1750年 D 公元前四世纪 2.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 B )的观点。L A “美与善相对立” B “美与善相统一” C “美与善相违背” D “美与善相同”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5. 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D )。 A 维柯 B 柏拉图 C 克罗齐 D 鲍姆嘉通 6.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7.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8.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9. 美学是一门( B )。 A 社会学科 B 人文学科 C 艺术学科 D 自然学科 10.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美学研究的对象有( ABCDE )。 A 艺术 B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C 审美意识 D 审美范畴 E 美学思想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4. 美感能使现代人产生( ABCDEF )。 A 满足感 B 愉快感 C 幸福感 D 和谐感 E 自由感 5.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果 6. 优美又称( ABDE )。 A 秀美 B 纤丽美 C 纤柔美 D 柔性美 E 典雅美 7. 艺术接受过程可以分为( BDE )。 A 赏 B 观 C 评 D 品 E 悟 8. 丑与恶的关系是( BCD )。 A 丑与恶不可分 B 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 C 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 D 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 E 丑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它 9.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最大的是( CE )。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

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答:(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

美学原理尔雅课作业参考答案

1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点是()。 A、西方形而上学 B、西方美学 C、中国形而上学 D、中国美学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用西方诗论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歌 B、它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 C、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D、它分析了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3 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 A、梁启超 B、蔡元培 C、王国维 D、华罗庚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宗白华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属于唯理的体系,目的在于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 A、海德格尔 B、费希纳 C、萨特 D、杜夫海纳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美学是一种人文学科 B、美学是一种交叉学科 C、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D、美学是一种发展完善的学科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3 下列属于审美活动领域的是()。 A、自然美

B、社会美 C、科学美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以下对美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B、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C、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D、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5 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 B、美学等同于美术 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 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1 京剧的意象世界,主要依靠()表现出来。 A、场景 B、剧情 C、技艺 D、演员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审美活动的核心是()。 A、美好事物 B、审美经验 C、人生体验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3 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美学的学科性质 D、人们的喜好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4 学习美学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为此对西方美学都要摒弃。()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只是是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美学原理考试答案

美育是指什么的教育?情感的教育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美育是什么性质的教育?感性的教育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诗论》是谁的著作?朱光潜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人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的美育?五个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德育是什么性质的教育?思想品德的教育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在西方,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育”?席勒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谁提出的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尼采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谁?索福克勒斯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以李白为代表的道家文化是哪种审美形态?飘逸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以杜甫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哪种审美形态?沉郁美学原 理 选择题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谁说的?孔子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软实力”是谁提出的?约瑟夫·奈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知识产权产业产于哪个国家?英国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部作品?滕王阁序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在绘画中,“数年不点睛”的作者是谁?顾恺之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布利洛盒子”属于什么艺术?波普艺术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京城第一玩家”是谁?王世襄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的是哪种美?民俗风情之美美学原 理 选择题 20世纪欧洲雕塑三座高峰代表性人物是谁?菲狄亚斯米开朗琪罗罗丹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来源于哪部作品? 《美学散步》宗白华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自然美就是“胸中之竹”是谁说的?朱光潜美学原 理 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对自然美的性质主要的看法?美学原选择题

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 是客观的。(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 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理 “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势便可以知晓。”是谁说的?巴尔扎克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审美活动三个因素:种族、环境、时代”是谁提出的? 泰纳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天异色”,“地异气”,“民异情”是谁提出的?龚自珍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的是谁说的?格兰亚伦杜夫海纳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美味与美感无差别是谁说的?马斯洛格兰阿伦马歇尔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一触即觉不假思索”是谁说的?王夫之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王夫之:“因明学”中现量的分类? A.现成 B.现在 C.显现真实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老子“观道”“涤除玄鉴”指的是? 空明的心境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鉴是观照,玄就是道。玄鉴就是对道的观照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王夫之讲审美活动是什么? 由“气”入“道” 审美意象论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的方式。”是谁提出的?胡塞尔美学原 理 选择题 “情景名为二”是谁提出来的?王夫之美学原 理 选择题 战国时代哲学著作有哪些? 《荀子》《孟子》《墨经》《庄子》《老子》《韩非子》排除孔子的著作!!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是谁说的?王夫之美学原 理 选择题 是谁提出的“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马祖道一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谁提出的?柳宗元美学原 理 选择题 朱光潜主张美是什么?主客观的统一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美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第一,要注重美学与人生的联系,学习和思考任何美学问题都不能离开人生;第二,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第三,要注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能力;美学原 理 选择题

2015超星《美学原理》课后题满分答案

2015超星《美学原理》课后题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 1.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 A )。 A 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 B W·塔塔科维兹的《古代美学》 C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D 贺拉斯的《诗艺》 2. 真正严格地区别美感和快感的是( A )。 A 康德 B 休谟 C 黑格尔 D 博克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原始人美感的第一个特点是( B )。 A 以模仿植物为美 B 以模仿动物为美 C 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 D 图腾崇拜 5. 美感的生理基础是( D )。 A 眼睛 B 鼻子 C 耳朵 D 感觉器官 6.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7. 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A )。 A 现实主义文艺 B 古典主义文艺 C 浪漫主义文艺 D 现代主义文艺 8.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9.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10.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11.西方美学一个重要传统是( B ) A 探讨美的本质 B 反功利性和反功利主义 C 现实主义在美学中的运用 D 探索美的目的 12.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 1. 在我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中,主张“美是观念”的代表有( AB )。 A 吕荧 B 蔡仪 C 高尔太 D 朱光潜 E 李泽厚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4.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5. 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给艺术定义的有( AC )。 A 游戏说 B 模仿说 C 集体无意识说 D 教化说 6.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含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核在线答题 一、选择题(60分) 1、《人间词话》是谁的名著? (3分) ? A.王国维 ? B.梁启超 ? C.叶朗 ? D.朱光潜 2、对中国近代美学影响最大的三位人物是梁启超、国维与谁? (3分) ? A.叶朗 ? B.朱光潜 ? C.胡适 ? D.蔡元培 3、50年代前后的美学大讨论是以批判谁的美学观点为中心的是? (3分) ? A.朱光潜 ? B.梁启超 ? C.王国维 ? D.蔡元培 4、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的学者是? (3分) ? A.朱光潜 ? B.叶朗 ? C.李泽厚

? D.蔡元培 5、中国古代诗歌中沉郁之美指的是? (3分) ? A.王国维 ? B.李白 ? C.杜甫 ? D.李贺 6、“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是谁说的? (3分) ? A.王羲之 ? B.王国维 ? C.杜甫 ? D.席勒 7、“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是谁说的? (3分) ? A.梯利希 ? B.席勒 ? C.黑格尔 ? D.汤因比 8、叶朗认为非常重要的“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是谁说的? (3分) ? A.王夫之 ? B.王阳明 ? C.顾炎武

? D.黄宗羲 9、“去蔽、澄明、敞亮”是谁的主张? (3分) ? A.席勒 ? B.费尔巴哈 ? C.黑格尔 ? D.海德格尔 10、“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是谁说的? (3分) ? A.席勒 ? B.海德格尔 ? C.吉卜龄 ? D.费尔巴哈 11、小说《项链》是谁的作品 (3分) ? A.莫泊桑 ? B.福楼拜 ? C.巴尔扎克 ? D.大仲马 12、《生活与美学》是俄国哪位作家的作品? (3分) ? A.普列汉诺夫 ? B.伏尔泰 ? C.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D)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C)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B)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D)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C)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参考答案:11、B 12、D 13、A 14、B 15、B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17、"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18、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亚里士多德D、卢梭19、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20、"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A、历史性B、民族性C、阶级性D、地域性参考答案:16、B 17、B 18、B 19、B 20、A21、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 )A、总的指导意义B、具体方法的意义C、重要启示意义D、实践意义22、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 )A、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B、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来生产C、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D、把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面23、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 )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B、既制造丑,又创造美C、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24、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25、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参考答案:21、A 22、C 23、B 24、B 25、A26、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

2019年美学原理答案

美学原理答案 美字力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字概况 (单选题]首次提出“美学”一词是在(B)年。 A、1850年 B、1750年 C、1900年 D、1050年 [单选题]“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这是(A)的名言 A、宗白华 B、朱光潜 C、丰子恺 D、蔡元培 (单选题]朱光潜的美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本是(C) 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文艺对话录》 D、美学原理》 (多选题]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较大的包括(ABD) A、梁启超 B、王国维 C、康有为 D、蔡元培 (判断题]柏拉图是第一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v

(判断题]“美学大讨论”的主题是美的本质。v 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 (单选题]国内美学界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D) A、美 B、艺术 C、美感 D、审美活动 (单选题]现代形态美学体系的重要标志是(B) A、学术精神 B、文化大综合 C、历史主义 D、理性主义 3 (多选题] 美学学科的性质是(ABC) A、人文学科 B、理论学科 C、交叉学科 D、成熟的学科 4 [多选题] 美学的特点是(BC) A、美学和每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B、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C、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D、美学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5 [判断题] 美学是审美意识。(X) 6 [判断题]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但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V 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 (单选题]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是(C) A、冯友兰 B、张岱年 C、王朝闻 D、王夫之 2 (多选题]学习美学的主要目的是(AC) A、学习美学可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B、学习美学可增加自身的魅力 C、学习美学可完善自身理论修养 D、学习美学可实现人生目标 3 (多选题]美学的学习方法(ABCD) A、立足于中国文化 B、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 C、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 D、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 4 [判断题]学习美学的必要性是由美学的学科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的。V 5 (判断题]写意与儒家美学有密切联系。X 6 (判断题]写意就是虚拟。X 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自我并不是实体”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 A、笛卡尔 B、叔本华 C、歌德 D、康德 2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指()。(1.0分)1.0 分 A、物理的实在 B、抽象的理念概念 C、情景交融 D、主客分离 3以下对美育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美育不应该孤立起来进行,应该和提高一个人整体的文化教养结合在一起进行。 B、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十分关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心灵的深刻影响。 C、美育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D、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1.0分)1.0 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4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1.0分)1.0 分A、海德格尔B、费希纳C、萨特D、杜夫海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绘画把最好的东西描绘的最坏,而把最坏的东西描绘的最令人满意是因为()。(1.0分)1.0 分 A、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B、人无法把握自然美 C、自然美是独立的 D、艺术无法表现自然 6以下对于“自然的人化”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它的狭义指的是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 C、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属于()。(1.0分)1.0 分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 8认为休闲“天下之乐孰大于是”的是()。(1.0分)1.0 分 A、王国维 B、胡适 C、张潮 D、欧阳修 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 C、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10“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1.0分)1.0 分 A、黑格尔 B、康德 C、鲍姆嘉通 D、海德格尔 11《葬花词》集中反映了()的人生感。(1.0分)1.0 分 A、林黛玉 B、史湘云 C、贾宝玉 D、薛宝钗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愉悦性是美感的一个重要特性。 B、高峰体验会引发一种感恩之情。 C、美感只能从耳目两个感官中获得。 D、马斯洛对高峰体验的描述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美感的特点。 13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1.0分)1.0 分 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D、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14不属于美育主要功能的是()。(1.0分)1.0 分 A、培养审美心胸 B、提升审美能力 C、培养审美趣味 D、形成审美风尚 15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1.0 分 A、吴道子 B、张璪 C、石涛 D、郑板桥 16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答案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审美标准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理想模式和内在标准,一般来讲美学家研究的是()的标准。 1.0 分 A、 具体个人 B、 具体民族 C、 具体群体 D、 人类群体 我的答案:D 2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1.0 分 A、 列维纳斯 B、 海德格尔 C、 胡塞尔 D、 萨特 我的答案:C 3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是()。1.0 分 A、 胡适 B、 冯友兰 C、 牟宗三 D、 成中英 我的答案:B 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1.0 分 A、 美 B、 理 C、 法 D、 情 我的答案:D 5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0 分 A、

自然的面貌 B、 人对自然的改造程度 C、 人对自然的心理状态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的答案:D 6不属于《红楼梦》的诗词是()。1.0 分 A、 《红豆曲》 B、 《枉凝眉》 C、 《怅诗》 D、 《葬花词》 我的答案:C 7青少年的美育需要注意()。1.0 分 A、 要使青少年自由、活泼地成长,充满快乐,蓬勃向上。 B、 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的教育。C、 要对青少年加强艺术经典的教育。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8王夫之从哪里引入“现量”的概念?()1.0 分 A、 道家学说 B、 逻辑学 C、 唯识论 D、 因明学 我的答案:D 9“乐”可以使人心气平和,这是()的观点。1.0 分 A、 荀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我的答案:A 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 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 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C、 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C 11被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称为“俄国的春天”的是()。1.0 分 A、 托尔斯泰 B、 屠格涅夫 C、 普希金 D、 契诃夫 我的答案:C 12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1.0 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我的答案:C 13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1.0 分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启蒙运动时期 C、 中世纪 D、 君主专制时代 我的答案:D

美学原理题目和答案

什么是美学? 1.“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伽达默尔 2.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3.大学生学习美学的原因:完善人格修养;完善自身理论修养;扩大知识视野 4.美学的作用:完善人格修养;完善自身理论修养;提升艺术欣赏能力 5.“人类求知出于本性”————亚里士多德 6.蔡元培曾经发表“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7.审美经验侧重从主体经验的角度来衡量审美活动 8.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否) 9.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美是什么? 1.审美活动的核心是审美经验 2.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是意象 3.意象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 4.以下对美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C)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B.美学和每 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C.美学是研究艺术的D.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 5.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具有现代形态的美学学科体系已经形成(否) 6.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7.美感不因时代阶级种族有差别(否) 8.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 什么是美? 1.“自我并不是实体”————康德 2.王国维的作品包括:《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B.美学是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C. 京剧是一种写实的艺术D.学习美学的必要性是由美学的学科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的4.关于中国美学说法正确对的是(C)A.意象是一个真实的世界B.人和天地万物是和谐统一 的 C.中国美学的体系是一个唯理的体系D.中国美学认为真就是真实 5.意象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 6.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7.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1.下面美感与生理快感的描述正确:生理的快感可以加强美感;美感与生理快感的区分不能绝对化;美感可以引起生理快感;美感是超实用、超功利;生理快感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的刺激所支配,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C)。 A1725年B19世纪中叶 D公元前四世纪C1750年 2.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B)的观点。L A“美与善相对立”B“美与善相统一” D“美与善相同”C“美与善相违背”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B)。A优美B崇高美 D C自然美景色美 4.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D)。 王国维AB鲁迅 蔡元培C毛泽东D 5.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D)。 柏拉图维柯B A 鲍姆嘉通C克罗齐D 6.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B)。 柏拉图A亚里士多德B 鲍姆嘉登C希庇阿斯D 。7.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A 悲惨性悲剧性A B 悲惨故事C不幸事件D )教育人。B美育是通过(8. 审美的方式A B说教的方式 欣赏的方式D道德的方式C 。)B美学是一门(9. 人文学科A社会学科B 自然学科C艺术学科D 10.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A)。 知、情、理三个方面B知、情、意三个方面A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D情、意两个方面C 1.

2、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美学研究的对象有(ABCDE)。 A艺术B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D审美范畴C审美意识 美学思想E AB)2.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B后天的学习和实践A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环境D C 良好的家庭教育E AB)。3.康德把崇高分为( BA力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 D C体积大威力大 逻辑的崇高E ABCDEF4.美感能使现代人产生()。 B A满足感愉快感 D C幸福感和谐感 自由感E ABC5.)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B艺术创造艺术品A D艺术生产C艺术接受 艺术成果E )6.。优美又称(ABDE 纤丽美B A秀美 柔性美C纤柔美D 典雅美E 。7.艺术接受过程可以分为(BDE) 观赏A B 品D评C 悟E 。)BCD丑与恶的关系是(8. 丑与恶不可分A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B C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D 2. E丑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它 9.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最大的是(CE)。

美学原理全部答案

《美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