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观测到的青藏高原雷电活动特征_郄秀书

合集下载

利用TRMM卫星分析青藏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闪电特征

利用TRMM卫星分析青藏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闪电特征

为政为 主。这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 而且 不利于关键技 识 的不断增 强 , 传统 汽车的发展速度 已经放缓 , 而 电动汽车 因其 环 术 的突破 。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和 国外 境 污染 小 , 噪音低等优点被越来越多 的消费者所接受 。因此电动汽 发 达国家相 比有 一定 差距 , 技术瓶颈有待解决 , 电机 和控制器 基础 车的开发和应用 已经成为世界各 国汽车行业积极探索的焦点 。 虽然 组件等产 品 , 仍 然依 靠进 口国外产 品。所 以我 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任 电动汽车 目前还存在一定难题 , 但相信经过世界各 国汽车行业研发 重 而道远 。 人员 的共 同努力 , 电动汽车 的技 术会 日益成熟 , 基础 充 电设施 会 1 3 而在充 电设施方面 , 尽管充 电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内外 普遍得到高度 渐完善 , 电动汽车走进千家万户的 日子指 日可待 。

1 4・
科 技论 坛
利用 T R MM 卫星分析青藏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闪电特征
姜 天 奕
( 民航河北 空管分局 , 河北 石家庄 0 5 0 8 0 2 ) 摘 要: 利 用热带测雨卫星( m MM) 1 9 9 8年至 2 0 0 5原始轨道 资料, 研 究了青藏 高原地 区中尺度对流 系统的 闪电活动特征 。 结果发现 , 青藏高原地 区中尺度对 流系统 闪电密度小 , 闪电能量较弱。分析认为青藏 高原 高海拔地形 导致 对流不稳 定能量偏低 , 而过低的对流 不稳 定能量造成 了 MC S的 闪电活动具有独特 的高原 气候特点。 关键词 : 中尺度对流 系统 ; T R MM卫星 ; 青藏 高原 ; 闪电
9 5 %以 上 。
\ — 一 ~ √ 一

两次强雷暴系统中雷电的人工引发及其特征放电参量的测量与估算

两次强雷暴系统中雷电的人工引发及其特征放电参量的测量与估算

两次强雷暴系统中雷电的人工引发及其特征放电参量的测量与估算两次强雷暴系统中雷电的人工引发及其特征放电参量的测量与估算中纬度地区的雷电灾害常由过境的强雷暴系统引起,但是自然雷电放电电流的直接测量十分困难.2005年夏季在两次强雷暴系统过境期间,利用火箭拖带金属导线的人工引发雷电技术,成功引发雷电5次,并在放电通道底部测量到了完整的1μs时间分辨率的雷电电流波形以及距雷电通道水平距离为60和550 m处的同步地面电场变化资料.研究表明,5次人工引发雷电都包含有1~10次不等的大电流回击放电过程,电流峰值平均为11.9 kA,变化范围为6.6~21.0 kA,与自然雷电继后回击电流峰值基本一致.回击电流波形的半峰值宽度为39 μs,较通常结果要大.回击电流峰值IP(单位:kA)和中和的电荷量Q(单位:C)之间满足关系式:IP=18.5 Q0.65.在60和550 m处,回击引起的微秒量级辐射场变化分别为5.9和0.39 kV/m,随水平距离r(m)的增加回击辐射场以r-1.119的规律衰减.根据传输线电流模式,估算的回击速度为1.4×108 m/s,变化范围为(1.1~1.6)×108 m/s.由于人工引发雷电放电过程与自然雷电的相似性,所得到的结果可应用于自然雷电灾害的防护设计中.作者:郄秀书张其林周筠珺冯桂力张廷龙杨静孔祥贞肖庆复吴书君作者单位:郄秀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张其林,周筠珺,冯桂力,张廷龙,杨静,孔祥贞,肖庆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吴书君(山东省滨州气象局,滨州,256612)刊名:中国科学D辑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年,卷(期):2007 37(4) 分类号:P5 关键词:人工引发雷电特征放电参量电流波形近距离电场变化强雷暴。

中国内陆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雷暴电学特征成因的初步分析

中国内陆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雷暴电学特征成因的初步分析

中国内陆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雷暴电学特征成因的初步分析张廷龙;郄秀书;言穆弘;赵阳;张广庶;张彤;王彦辉【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09()5【摘要】通过分析中国内陆高原西藏那曲、青海大通、甘肃中川和平凉4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雷暴的电学特征发现,不同地区间雷暴电学特征有其共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过顶雷暴的地面电场演变特征,内陆高原地区雷暴可以分为特殊型和常规型两类。

特殊型雷暴在当顶阶段地面电场呈正极性,即雷暴下部存在范围较大的正电荷区(LPCC),且特殊型雷暴所占比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有所增加;常规型雷暴在当顶阶段地面电场为负极性,与低海拔地区常规雷暴引起的地面电场类似。

结合4个地区的地面气象要素以及探空资料的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对应的部分热动力参量以及大气层结参数存在显著差异。

分析表明,地气温差和暖云区厚度对雷暴云LPCC的强弱有显著的指示意义,当地气温差越大、暖云区厚度越薄时,雷暴云LPCC 的强度相对较大;反之,雷暴云LPCC的强度及范围都较小。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特殊型雷暴云内最大上升气流区存在的范围以及总比含水量大于常规型雷暴,上升气流的强弱以及WCD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云内水成物粒子的浓度。

【总页数】12页(P1006-1017)【作者】张廷龙;郄秀书;言穆弘;赵阳;张广庶;张彤;王彦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7.321【相关文献】1.中国内陆高原地区典型雷暴过程的地闪特征及电荷结构反演2.西北内陆高原雷暴云电活动与微物理场特征的相关性3.云贵高原台地一次雷暴过程电学特征及降水粒子分布观测分析4.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特征分析5.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表感热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闪电的光辐射能分布特征

闪电的光辐射能分布特征

闪电的光辐射能分布特征
郄秀书;谢屹然;Ralf Toumi
【期刊名称】《高原气象》
【年(卷),期】2004(23)4
【摘要】对TRMM卫星上装载的闪电成像仪(LIS)所获取的闪电光辐射能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空间、时间尺度上闪电光辐射能都很好地遵循对数正态分布。

文中利用了一个国际上公认的一维雷暴云起电和放电模式,对闪电放电中和的电荷量进行了数值模拟。

蒙特卡罗算法表明,闪电放电所中和的电荷量也遵循对数正态分布,云中的软雹浓度、破碎系数、温度递减率、放电的电场阈值等参量的综合作用可以对其进行较好的解释,而其中任意一种参量的单独作用则不然。

【总页数】5页(P476-480)
【关键词】TRMM卫星;闪电光能辐射;放电参数;对数正态分布
【作者】郄秀书;谢屹然;Ralf Toum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Department of Physics, Imperial College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7.3
【相关文献】
1.凉山州太阳辐射能的气候学计算及分布特征 [J], 吴申华;周开富
2.基于VLF/LF三维闪电定位系统的广西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J], 卢炳夫;植耀玲;黄
伊曼;覃章;郭媛
3.基于VLF/LF三维闪电定位系统的广西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J], 卢炳夫;植耀玲;黄伊曼;覃章;郭媛
4.25~100MHz频段闪电脉冲辐射能量频谱特征 [J], 董万胜;刘欣生;张义军;陈慈萱;王建国
5.新疆太阳高度和辐射能分布特征研究 [J], 王秀琴;傅玮东;段维;杜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闪电特征海拔高度影响分析

江西闪电特征海拔高度影响分析

江西闪电特征海拔高度影响分析刘海兵;张云峰;李玉塔【摘要】利用2004-2015年江西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地闪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重点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变化对江西闪电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江西省闪电主要发生在海拔高度0~500m的平原、丘陵(占地总面积7.4×104 km2)和小起伏山地(总面积6.1×104km2),占总闪电次数的83.5%,其中91.0%的正闪电发生在这些地区;②闪电密度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且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其变化率不同.正负闪电平均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强,且其变化率在各海拔高度区段内不同,正闪电的变化比较明显,负闪电的变化幅度相对正闪电比较小;③江西省多雷区所占比例最大,强雷区基本上分布在江西南部,多雷区和强雷区大部分是地处0~500m的平原、丘陵和小起伏山地;在500~2200 m的山区里,大部分地区为少雷区.%The cloud-to-ground flash data (2004-2015) monitored by the J iangxi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is analyzed,throughthe methods of statistics and linear regression to reveal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altitudes on lightning characteristics.The results show:(1) In Jiangxi Province,83.5% of lightning and 91.0% of positive lightning occurred in the plain and hill areas (with the total area being 74000 km2) and mountain area (the total area being 61000 km2) at the altitudes of 0 to 500 m above sea level.(2) The lightning density graduall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and the rate of change is different at the different altitudes;the current intensity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lightning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and the rate of change is different at the different altitudes;the change of positive lightning is significant,and thevariation of negative lightning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positive lightning.(3)The proportion of heavy lightning area is the largest and the heavy lightning areas are basically in the southern Jiangxi;the heavy lightning and strong lightning areas are in the plain,hill and mountain areas with the altitudes ranging from 0 to 500 m;the weak lightning area is mainly in the mountain area with the altitudes ranging from 500 to 2200 m.【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7(045)002【总页数】7页(P342-348)【关键词】皮尔逊(Pearson)检验;相关性;等值线图;闪电特征;闪电定位系统【作者】刘海兵;张云峰;李玉塔【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江西省上饶市气象局,上饶3340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江西省气象局,南昌3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7目前,对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闪电特征,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青藏高原飞机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青藏高原飞机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关键词:飞机场;雷电风险;研究
引言
信、 电力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的正常运行有着关键性 的影响。
雷电灾害是一种爆发性的自然灾害, 其危害随
灾害是一种风险, 防治灾害就是管理并降低或
着社会信息化和电子化的发展变得更加明显而广 者消除风险。 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估风险,对于
泛。 雷电灾害长期不断地威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雷电灾害来讲就是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进而实
承灾体易损性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评估单元 划分、 评估单元特性评价、 评估单元的抗灾性能分 析。 2.3 灾情损失评估
灾情损失评估是指评估单元内一定时段可能发 生的一系列不同强度自然灾害给评估单元造成的可 能后果。 雷击灾情损失包括:人身伤亡损失、公众服 务损失、文化遗产损失、经济损失四类。 2.4 减灾对策
雷击次数 N 的确定要着眼于参数精度的提高,
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地闪频率来代替落雷密度。 地闪
频率由卫星和地面闪电定位仪的观测数据而确定,
可以将雷电频率 F 的精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定量水
平,进而提高雷击次数 N 的精度。
3.2 雷电频率 F
雷电频率是指特定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雷电发生
的次数,单位:次·年-1·km-2。 其数值取决于该地区的
减灾决策的风险分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如果 采取了某种减灾对策, 一旦出现预期以外的自然灾 害打击力,出现额外损失的可能性如何的问题。
3 参数研究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参数包括雷击次数 N、 雷灾 概率 P、雷灾损失 D、雷灾风险 R 和雷电防护级别与 防护效率 E 等 5 类基本参数, 所有参数共同形成一 个评估参数体系。 各个参数的具体内容包含参数的
图 1 青藏高原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图 1.2 雷暴的季节变化

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作者:达琼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05期摘要:本文主要利用2008年至2014年西藏雷暴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对西藏地区的雷暴气候特征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总结。

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地区是我国雷暴日数较多的地区,通过本次调查显示,该地区年均雷暴日数在56.3d左右,尤其是那曲地区年均雷暴次数已经超出80d,在夏季雷暴气候对西藏地区的农业、航空、通讯、交通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对此,作者主要通过对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对预防雷暴危害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变化规律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23-01近些年来,雷暴危害受到诸多国家的重视,而且,雷暴危害也被列为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对很多行业的发展以及正常运行都造成极大的影响。

雷暴主要是局部地区的强对流天气所产生,经常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天气灾害,危害性极大。

为了对雷暴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很多专家主要针对一些高原地区、西北地区等进行了雷暴气候的研究,并从多个角度认识雷暴气候。

作者主要利用2008年至2014年西藏地区雷暴观测资料的调查,来对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一、西藏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分析根据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的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2008年至2014年)主要对西藏地区划分为四个区域(如图1所示),再对每个区域的雷暴情况进行详细划分[1]。

Ⅰ区主要为强雷暴区域,主要包括那曲、江孜、浪卡子、当雄、索县、安多等,主要以那曲地区为主,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已超出80.5d;Ⅱ区主要为多雷暴区域,主要包括日喀则、班戈、隆子、嘉黎、丁青、加查、拉孜、泽当、申扎、拉萨等,主要以拉萨为主,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超出50.8d;Ⅲ区主要为中雷暴区域,主要包括昌都、改则、南木林、尼木、定日、芒康等,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超出32.4d;Ⅳ区则是与其他三个区域相比,雷暴日数相对较少的区域,平均每年的雷暴日数不超过24.1d,该区域主要以南部边缘地区、阿里大部、左贡、林芝地区东南部、波密等,其中波密是平均每年雷暴日数较少的区域,自2008年至2014年,波密的雷暴日数年均6.8d。

高原雷暴地闪回击辐射场特征分析

高原雷暴地闪回击辐射场特征分析

高原雷暴地闪回击辐射场特征分析
张其林;郄秀书;王怀斌
【期刊名称】《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3(23)9
【摘要】该文主要利用微秒量级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资料,对甘肃平凉地区雷暴过程中云地闪电首次回击和继后回击的远区辐射场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
并与国内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发现高原夏季雷暴过程中的闪电特征具有较大的独特性,平均而言,高原雷暴正负地闪首次回击辐射场波形的过零时间分别为63ms、66ms;正负地闪首次回击负反冲深度分别为20%、31%,其二者均介于美国夏季雷
暴和日本冬季雷暴之间。

负地闪首次回击和继后回击初始峰值之后,通常叠加有明
显的次峰现象,而正地闪相对较少,相邻次峰间隔依次增大,相对强度依次减小。

【总页数】5页(P94-98)
【关键词】闪电放电;雷暴;地闪;辐射场;特征分析;高电压技术;特征参量
【作者】张其林;郄秀书;王怀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8;P427.321
【相关文献】
1.一次多回击负地闪放电过程的甚高频辐射和传输特征分析 [J], 孙竹玲;郄秀书;刘明远
2.基于小波的地闪首次回击辐射场的多重分形分析 [J], 苟学强;张义军;董万胜;郄秀书
3.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雷暴及其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J], 辛雪琪; 赵阳; 田建兵; 陶心怡
4.平凉黄土高原地闪VHF辐射特征分析 [J], 曹冬杰;张广庶;张彤;王彦辉
5.地闪回击辐射场波形的重构及地闪放电参量的估算 [J], 张其林;郄秀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梯队组成姓名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梯队组成姓名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一、梯队组成二、队伍构成教学队伍的人员构成,学历结构:两位博士、两位硕士,年龄结构:50 岁以上2人、41~50 岁1人、31~40 岁2人、20~30岁1人,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1人、毕业于中国科学院1人、兰州大学4人,人员配置:教师4人、专职实验室教师2人,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梯队结构比较合理,教学组成员的学科方向以大气探测学为主,涉及相关学科,教师熟悉国内外相关领域教学和科研动态及其关键问题。

各位教师均参与辅导答疑和实验教学,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学生比例最近五年平均保持在1:15左右。

三、教师简介袁九毅教授,男,生于1951 年4 月,硕士生导师。

1976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气象专业,现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兰州大学质量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现任中国环境学会,环境评价分会常委,甘肃省环境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市环境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环境专业教学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担任过大气探测学,环境学概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与规划等课程的讲授。

承担过各类不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环保局区域环评重点试点项目“兰州市西固地区发展环境影响评价”。

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著作二部。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规划和大气探测。

主要讲授《大气探测学》、《大气探测学实验》《环境质量评价》等课程及参与校内和野外实验、实习,课程的辅导答疑,参与教学研究。

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气象观测》、《大气探测学》、《环境学概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与规划》等课程。

近几年的主要著作和发表的论文有:1、A NEW KINETIC MODEL OF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FORMIC ACID IN UV/TiO2 SUSPENSION STYTEM WITH IN-SITU MONITORING,React.Kinet.Catal.Lett,2/4,2008年。

中国内陆高原地区典型雷暴过程的地闪特征及电荷结构反演

中国内陆高原地区典型雷暴过程的地闪特征及电荷结构反演

张廷龙,郄秀书,袁铁 ,等.中国内陆高原地区典型雷暴过程 的地闪特征及电荷结构反演.大气科学 ,20 ,3 s :1 2  ̄12 0 8 Z( ) 2 1 2 7
Zh n n ln a g Tigo g,Qi u hu eXis ,Yu nTi,e 1 Thec a a trsiso lu -o g o n ih nn ls sa d c a g tu tr fatpc lt u — a e ta. h r ceit fco d t- r u d l t igfa he n h r esr cu eo y ia h n c g
关键词 电荷结构
文章 编号
回击
内陆高原
点 电荷模式
中 图分 类号 P 2 —1 2 —0 06— 8 5( 0 8 5 2 1 8
The Ch r c e itc fCl u _o Gr u g t ng Fl s e nd Cha g a a t r s i s o o d t - o nd Li h ni a h s a re S r c u e o pi a t u t r f a Ty c lThu e s o m n Chi e e I l n a e u nd r t r i n s n a d Pl t a
Z HANG n ln Tigo g ,QI Xis u ,YUAN e ,Z E u h Ti。 HANG a g h Gu n s u ,
ZHANG ng To 。a d ZHAO n n Ya g
1L b rtr o l t En i n n n ss r f Wetr i C l n i go s vrn t tl n n ier g a oaoyf rC i e vr met dDi t s s nC n ma o a a e o e h a, odad Ar Re in i o m na d E gnei d En a n ReerhIsi t,C iee a e fS ine ,L nh u 7 00 sac nt ue hnsAcd myo c cs a z o 30 0 t e 2L b rtr o ide m sh r n lb l n rn e t bev t n,Is tt fAt shrcP yis hns Acd y a oaoyf r d l o p ee d G oa v o m n srai M At a Ei O o ntue m p ei h s ,C iee a e i o o c m o cecs e ig 10 2 f S i e ,B i n 0 9 n j 0 3C l g fAt sh r cecs L n h uU ies y, a z o 7 0 0 ol e m p ei S ine , a z o nvri L n h u 3 0 0 e o o c t

青藏高原闪电活动分布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闪电活动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 格桑扎西[1];益西拉姆[2];扎多[2]作者机构: [1]西藏山南市琼结县气象局,西藏山南856800;[2]西藏山南市气象局,西藏山南856000出版物刊名: 西藏科技页码: 44-49页年卷期: 2021年 第7期主题词: 青藏高原;闪电活动;雷击密度;空间分布;WWLLN摘要:文章主要采用青藏高原地区WWLLN闪电定位观测数据,通过对数据统计处理,,研究了该地区闪电活动时间、空间两个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得出:(1)青藏高原闪电活动具有显著的日分布差异性,主要集中在13:00~24:00时间段内,每个月份下均有闪电活动的发生,总闪电频次属于双峰值的变化类型,且均在6月份闪电活动达到了第一个峰值,在8月份闪电活动达到了第二个峰值;(2)不同区域之间闪电密度月分布情况不一致,每个月份下统计出的闪电密度值也不相同,且均呈单峰值变化类型.其中高原西部、中部、中北、东北区域,闪电密度值从1月份开始缓慢的增加,在7月份闪电密度值达到了峰值.在西藏南部区域,闪电密度值也从1月份开始迅速的增加,在5月份闪电密度值达到了峰值,闪电活动强于高原西部、中部、中北部区域;(3)青藏高原落雷密度没有较好的一致性,存在两个闪电活动高值区域,主要位于中部那曲附近,另一个闪电活动高值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在高原中北部区域,探测到的闪电密度值要稍弱于上述两个区域,但闪电活动要高于其它区域;(4)青藏高原闪电活动在逐月的变化过程中,总体呈现出从东部逐渐向西部发展,然后又向东部逐渐消退的变化规律.闪电活动从3月份开始出现,在5月份期间逐渐向高原西部区域发展,在7月、8月期间,闪电活动达到了峰值,从9月份开始闪电活动逐渐向东部区域退却,到11月份时候闪电活动几乎消失,相对较少.研究所得结论能够为青藏高原雷电防护设计工程以及雷电灾害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卫星观测到的青藏高原雷电活动特征

卫星观测到的青藏高原雷电活动特征

卫星观测到的青藏高原雷电活动特征郄秀书;Ralf Toumi【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03(22)3【摘要】利用TRMM卫星上携带的闪电探测系统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首次对青藏高原上的闪电活动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上的闪电活动呈现出大陆性气候特征,但是受其特殊地形的热力和动力特征所调制,高于93%的闪电活动发生于5~9月之间,并在夏季出现单一闪电活动峰值。

随着地表加热和湿度的增加,闪电活动在5月份开始明显增加。

较高的闪电密度发生在高原的中部,揭示了闪电活动与地形特征的相关性。

63%的闪电活动发生于14:00~18:00(地方时,下同)之间,而只有<3%的闪电发生于00:00~10:00之间。

闪电光辐射能的时平均值也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随着太阳的升起,闪电光辐射能在08:00开始增加,并在10:00达到稳定的极大值,直到02:00开始明显减小。

闪电的光辐射能在高原北部呈现最大值,高原西部呈现最小值。

青藏高原上的闪电放电强度比其它地区弱得多,其差别归因于高原上较低的对流不稳定能量。

【总页数】7页(P288-294)【关键词】闪电;TRMM卫星;青藏高原;对流不稳定能量【作者】郄秀书;Ralf Toumi【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Department of Physics, Imperial College【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7.3【相关文献】1.卫星遥感揭示的青藏高原上MCS活动特征及东移传播 [J], 过仲阳;林珲;江吉喜;黄签;方兆宝2.卫星观测到的全球闪电活动及其地域差异 [J], 郄秀书;周筠珺;袁铁3.GRACE卫星观测到的尼泊尔MS8.1地震震前重力场变化特征 [J], 郑增记;范丽红4.TRMM卫星观测到的华南地区的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J], 王义耕;陈渭民;刘洁5.卫星观测到的我国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J], 袁铁;郄秀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内陆高原正极性雷电的观测实验研究

中国内陆高原正极性雷电的观测实验研究

中国内陆高原正极性雷电的观测实验研究①刘欣生1 郄秀书1 张义军1 王才伟1 董万胜1 肖庆复1张广庶1 郭昌明2 陈明理1,3 渡边贞司3 仲野贡4中村光一5 河崎善一郎6 角绅一7(1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兰州市730000)(2上海气象科学研究所上海200030)(3日本岐阜大学)(4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5日本大阪大学)(6日本丰田高等专科学校)(7日本中部大学) 摘 要 叙述了1997年夏季中日两国科学家在甘肃平凉地区合作进行的有关正极性雷电的综合观测实验情况,包括场地布局、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主要结果。

实验中采用了人工引发雷电技术并取得了两次成功,其中一次是利用“空中触发”方式,即火箭拖带的细钢丝下端不直接接地,而是通过一段绝缘尼龙线与接地的另一段细钢丝相连。

用这种方式可以更真实地再现自然雷电的初始过程。

实验中观测到了空中导线两端先导的双向传输现象;电流、电场变化的同步测量以及高速摄像的光学测量揭示出下行正先导激发后在0.7ms 内和上行迎面负先导会合。

实验还表明,利用人工引发雷电技术,配合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综合观测,不但有助于揭示中国内陆高原雷暴过程中正极性放电的机理和特征,而且也是今后雷电研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正极性雷电 人工引发雷电 中国内陆高原分类号 P 427.3 常见的大多数云对地放电(地闪)都是负极性的,即将负电荷释放到地面,科学家们很早就对负地闪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但近年来正极性地闪研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与负极性相比,正极性放电电流和对地释放电荷量都大得多,从而对地面目标物造成很大损害。

比如在日本北陆地区冬季雷暴中占有很大比例的正极性放电对电力设施造成了很大破坏,因而日本学者较早地注意到对正极性放电的研究,并在日本电力公司和文部省的经费资助下,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日本北陆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冬季雷暴观测实验。

但由于冬季雷暴观测条件恶劣,因此对正极性雷电的研究进展缓慢。

青藏铁路沿线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青藏铁路沿线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青藏铁路沿线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张廷龙;郄秀书;袁铁;熊亚军;张彤
【期刊名称】《高原气象》
【年(卷),期】2004(23)5
【摘要】利用搭载于卫星上的闪电探测仪所获取的8年闪电资料,对青藏铁路沿线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的闪电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青藏铁路沿线的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4~9月,其中以5~7月最为频繁,到10月份迅速消亡,而且闪电分布在南北向上变化较明显;青藏铁路沿线闪电活动在12:00~16:00(地方时,下同)最易发生。

日闪电密度峰值出现在15:00左右。

闪电密度的空间分布以那曲为最大,分别向南、北减小。

另外,2003年夏季的地面观测资料还表明,那曲地区在傍晚还有一闪电活动峰值。

【总页数】5页(P673-677)
【关键词】青藏铁路沿线;闪电;季节变化;日变化;闪电密度
【作者】张廷龙;郄秀书;袁铁;熊亚军;张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7.3
【相关文献】
1.青藏高原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J], 郄秀书;袁铁;谢毅然;马耀明
2.青海东部闪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J], 刘晓燕;王玉娟;胡亚男;王军
3.云南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J], 刘雪涛; 谢屹然; 许迎杰; 孙绩华
4.2019年兴安盟闪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J], 李思然;高宇
5.青藏高原闪电活动分布特征分析 [J], 格桑扎西;益西拉姆;扎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闪电演变特征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闪电演变特征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闪电演变特征冯桂力;郄秀书;周筠珺【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06(25)2【摘要】利用地面雷电探测网资料、多普勒雷达和卫星资料对一次典型的MCS 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系统发展的最初阶段全为负地闪;在MCS的成熟阶段地闪频数一直较高,在10次/min以上,负地闪占绝对优势;在消散阶段,地闪频数急剧下降,同时正地闪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甚至超过负地闪。

地闪基本出现在<-50℃的云区和前部大的温度梯度区内,集中发生于<-60℃的云区。

负地闪主要发生在强对流区(>40 dBz),其持续时间和强对流的维持时间几乎相当,说明负地闪可以很好地指示或有助于识别强对流区;密集的正地闪也与强回波区相对应,而稀疏的正地闪则多发生在系统后部的稳定性降水或云砧部位。

同时,在MCS成熟阶段出现高正地闪频数的瞬间突增有可能对应着地面强天气的发生,在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中应予以关注。

【总页数】9页(P220-228)【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正;负地闪;回波强度;云顶亮温【作者】冯桂力;郄秀书;周筠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7.3【相关文献】1.华北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上方的Sprite放电现象及其对应的雷达回波和闪电特征 [J], 王志超;杨静;陆高鹏;刘冬霞;王宇;肖现;郄秀书2.华北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中的闪电活动特征及其与雷暴动力过程的关系研究 [J], 刘冬霞;郄秀书;冯桂力3.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电场演变特征 [J], 曾庆锋;王振会;郭凤霞;张其林;徐栋璞4.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内多个强降水单体的结构演变及闪电活动特征 [J], 易笑园;张义军;王红艳;董昊;张楠;徐姝5.一次导致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和风场垂直结构特征 [J], 祁秀香;郑永光;伍志方;林中庆;赵小伟;李海洋;王开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暴云内电场探测仪及初步实验结果

雷暴云内电场探测仪及初步实验结果

雷暴云内电场探测仪及初步实验结果赵中阔;郄秀书;张广庶;张廷龙;张彤;郭凤霞;窦志强【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08(27)4【摘要】雷暴云内的电场探空是了解雷暴电荷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定量了解雷暴云内的电场分布以确定雷暴的电荷结构,本文根据强电场环境中尖端放电原理,制作了尖端放电电流传感器。

该电流传感器包括两根长度均为1m的同轴电缆和一个时间常数为0.1s、量程±16μA的精密电流放大电路;两根同轴电缆悬空垂直于地面,相对放大电路对称布置,两个尖端的长度为5~6cm。

利用该电流传感器,同时配合温度、相对湿度、GPS等传感器,组成了雷暴云内电场综合探空仪,并于2007年夏天在甘肃平凉地区进行了初步实验。

利用雷暴天气条件下的大气平均电场仪与尖端放电电流传感器进行的地面同步观测记录,得出了大气电场尖端放电电流的拟合关系,发现负电晕放电(尖端为阴极)的阈值电场和正电晕放电阈值电场存在一定差异,且负电晕放电的阈值较低。

本文认为这一差异源于正、负电晕放电机制的差异。

利用气球携带的电场综合探空仪进行了探空实验,得到了一次空中电场的初步探测结果,在此基础上,对探空路径上可能存在的电荷区域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7页(P881-887)【关键词】雷暴云;电场与电晕电流拟合关系;电晕放电阈值电场;电场探空【作者】赵中阔;郄秀书;张广庶;张廷龙;张彤;郭凤霞;窦志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7.3【相关文献】1.雷暴云底地面电场的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代冬梅;肖银辰2.雷暴云内电场力对起电和电荷结构的反馈作用 [J], 孙凌;郄秀书;EdwardR.Mansell;陈志雄;徐燕;蒋如斌;孙竹玲3.青海地区一次雷暴的地闪活动及云内的电场探空观测 [J], 张廷龙;余海;王军;张茂华;周方聪;陈洁4.基于双金属球三维电场探空仪的一次雷暴云内电荷结构观测研究 [J], 张鸿波;李宗祥;李进梁;马子龙;郄秀书;刘明远;蒋如斌;陆高鹏;刘瑞婷;刘冬霞;陈志雄;孙竹玲5.热带沿海地区一次局地雷暴消散阶段的云内电场 [J], 余海;张廷龙;陈阳;吕伟涛;赵小平;陈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中部闪电活动与相关气象要素季节变化的相关分析

青藏高原中部闪电活动与相关气象要素季节变化的相关分析

青藏高原中部闪电活动与相关气象要素季节变化的相关分析袁铁;郄秀书【期刊名称】《气象学报》【年(卷),期】2005(063)001【摘要】利用1995年4月至2002年12月间卫星观测的闪电资料与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地表降水率、云功函数和热通量,分析了青藏高原中部闪电活动与相关气象要素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中部闪电活动的峰值出现在7月份,并在春季表现出明显的闪电活动;相关气象要素中,最能够准确描述闪电活动的季节变化及其春季异常特征的仅有地表总热通量;降水(或云功函数)与鲍恩比(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之比)的乘积能够较好地反映闪电活动的季节分布特征与春季的"异常".结果表明,感热通量或鲍恩比可能在对流有效位能向对流上升动能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鲍恩比可作为修正闪电产生效率的一个重要参量.【总页数】5页(P123-127)【作者】袁铁;郄秀书【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东坡高原草甸近地层气象要素与能量输送季节变化分析 [J], 赵兴炳;李跃清2.邵阳市负氧离子浓度变化与气象要素相关分析 [J], 戴俊;谢美兰;戴华林3.湘潭地区的季节变化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分析 [J], 成建钊;万柯;李旭;胡玲4.乌苏市PM2.5浓度分布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相关分析 [J], 张玉;吴娟;许铭;杨丹;靳晶5.黑龙江省环境空气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J], 李博;陈威;付强;张殷俊;王丽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雪崩、分形与雷暴放电中强闪的自组织演化

雪崩、分形与雷暴放电中强闪的自组织演化

雪崩、分形与雷暴放电中强闪的自组织演化
苟学强;张义军;董万胜;郄秀书
【期刊名称】《高原气象》
【年(卷),期】2006(25)5
【摘要】强调了雪崩、分形与远离平衡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联系。

利用2003年夏季青藏高原中部地区雷暴放电的地面电场野外观测资料,基于近年来发展的分形及多重分形分析中的去势涨落分析(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方法,对强闪前电场信号的关联及多重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强放电前过程具有明显的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多重分形谱与推广的二项倍增串级模式符合。

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雷暴强放电发生的可能的自组织演化性。

【总页数】6页(P849-854)
【关键词】雪崩;分形;多重分形;去势涨落分析;雷暴放电
【作者】苟学强;张义军;董万胜;郄秀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7.3
【相关文献】
1.鄂尔多斯市一次强雷暴天气雷达回波和地闪特征 [J], 张彩云;张永才
2.襄阳一次强雷暴过程的雷达回波与地闪特征分析 [J], 苟阿宁;吴涛;高琦;张宁;徐明
3.基于小波的雷暴强放电前地面电场的多重分形分析 [J], 苟学强;张义军;董万胜
4.一次全省性强雷暴天气的地闪特征 [J], 潘娅英;王亚云;钱吴刚;黄新晴;邓霞君
5.雷暴下地面自然尖端电晕放电离子时空演化的数值模拟 [J], 郄秀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美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南美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南美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熊亚军;郄秀书;郭凤霞;袁铁;周筠珺【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05(24)3【摘要】利用1995年6月—2003年2月LIS/OTD卫星闪电资料和NOAAExtendedReconstructedSST海温资料,采用EOF和SVD分析技术,对南美闪电活动的空间异常特征、时间变化规律及其与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EOF分析结果表明,其前两个载荷向量可以较好地反映南美闪电整体异常结构,即全区一致型和南北反相型。

在ElNino期间,南美闪电并未出现全区一致性的显著异常。

南北反相型的空间异常结构则与Nino3区的海温变化有密切联系。

SVD分析发现,20°~30°S,110°~130°W和10°~5°N,160°W~180°区域的海温异常和南美秘鲁及巴西东部的闪电活动有很好的相关关系。

【总页数】8页(P396-403)【关键词】南美闪电活动;东太平洋海温;Nino3区;EOF技术;SVD技术【作者】熊亚军;郄秀书;郭凤霞;袁铁;周筠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雷电与雷暴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7.3【相关文献】1.中国东部高空颠簸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J], 阿利曼;王君;冯锦明;李秀连2.南极气候和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 [J], 陈锦年;褚健婷;许兰英3.影响山东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J], 高晓梅;江静;王孝卿;袁俊鹏;杨静;崔建云4.青南高原冬季雪灾的时空分布及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J], 王淑霞;秦宁生;5.影响我国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J], 林惠娟;张耀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暴下地面自然尖端电晕放电离子时空演化的数值模拟

雷暴下地面自然尖端电晕放电离子时空演化的数值模拟

雷暴下地面自然尖端电晕放电离子时空演化的数值模拟
郄秀书
【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
【年(卷),期】1996(0)S1
【摘要】为了对雷暴云下近地面的电特性进行分析,本文建立了模拟自然尖端所产生的电晕离子演化的一维数值模式。

以地面电场为基础,考虑到地面电晕离子的演化,成功地计算了从地面至800m的空中电场及电荷、电流的时空演变,发现地面电晕离子可解释除雷暴云电荷影响外的空中电场和地面电场的差异,空间电场比地面电场更能反应雷暴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空间电荷层可延伸到800m的高度上,且电荷密度可高达0.25nC/m3,600m高度上的传导电流密度可达0.1nA/m2。

【总页数】9页(P43-51)
【关键词】电晕离子;空中电场;电荷密度
【作者】郄秀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51
【相关文献】
1.大气压介质阻挡丝状放电时空演化数值模拟 [J], 张远涛;王德真;王艳辉
2.雷暴下金属尖端放电所致空间电荷层分布的数值计算 [J], 言穆弘
3.气溶胶浓度对雷暴云下地面尖端电晕放电的影响 [J], GUO Xiufeng;WANG Lei;ZHOU Lei;XIAO Dong;ZHANG Jinbo;ZHANG Qilin
4.强电离放电和电晕放电两种情况下电场强度对离子浓度的影响分析 [J], 周建纲;胡枫
5.地面上的空气负离子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尖端放电 [J], 蒙晋佳;张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部处于对流层中部而具有独特的环流和天气气候 特征 , 其热力和动力作用对欧亚乃至北半球的大气 环流也具有重要影响 , 并对南亚季风的触发起着关 键作用 。因此 , 对这一地区的动力和热力特征的研 究已经较多 , 而对其闪 电活动特 征的研究 尚不多 见 。事实上 , 青藏高原夏天常常被活跃的对流云所 覆盖 , 并有很多的雷暴 、 冰雹 、 阵雨发生[ 8] 。 钱正 安等[ 9] 研究发现 , 1979 年雨季青藏高 原中部的对 流云占总云量的 90 %以上 , 下午和傍晚的云覆盖率 超过 80 %以上 。 对青藏高原对流活动的了解一般 是通 过 对 气 象 卫 星 云 图[ 10, 11] 或 天 气 雷 达 图 像[ 12 , 13] 的研究而得到的 。深度对流的主要特征之 一是产生强烈的闪电 , 因此研究 其产生的 雷电活 动 , 为了解对流活动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 同时 ,
对闪电活动的研究也将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的加热 过程和水循环过程 。但是 , 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 , 环境恶劣 , 在这里进行大气电学的实际观测受到很 大的限制 。 热带降雨 测量任务(T RMM)卫星上所 携带的闪电成像器(L IS)得到的闪电资料为研究这 里的闪电特征提供了独特的手段 。本文将利用 LIS
收稿日期 :2002-09-16 ;改回日期 :2002-11-26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和重大项目(KZCX2-201 , K ZCX 1-S W-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十五” 重点项目(40135010)
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 :郄秀书(1963 —), 女 , 河北平山人 , 博士 , 研究员 , 主要从事大气电学研究 .E-mail :qiex @ns .lzb
郄秀书1 , Ralf Toumi2
(1 .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甘肃 兰州 730000 ; 2 .D epart ment of Physics , Imperial College , London SW 7 2BZ)
摘 要 :利用 T RM M 卫星上携带的闪电探测系统获取 的闪电 定位资 料首次 对青藏 高原上的 闪电活 动 进行了研究 。 研究发现 , 青藏高原上的闪电活动呈现 出大陆性气 候特征 , 但是受其 特殊地形 的热力 和 动力特征所调制 , 高于 93%的闪电活动发生 于 5 ~ 9 月之间 , 并在 夏季出 现单一 闪电活 动峰值 。 随 着 地表加热 和湿度的增加 , 闪电活动在 5 月份开始明 显增加 。 较高 的闪电密度 发生在高 原的中 部 , 揭 示 了闪电活动与地形特征的相关性 。 63 % 的闪电活动发生于 14:00~ 18:00(地方时 , 下同)之间 , 而只有 <3 %的闪电发生于 00:00 ~ 10 :00 之间 。 闪电光辐射能的时 平均值也 呈现出明显 的日变化 , 随着 太阳 的升起 , 闪电光辐射能在 08:00 开始增加 , 并 在 10 :00 达到稳定的极 大值 , 直到 02:00 开始 明显减小 。 闪电的光 辐射能在高原北部呈现最大值 , 高原西部呈现最小值 。青 藏高原上 的闪电放电 强度比其 它地 区弱得多 , 其差别归因于高原上较低的对流不稳定能 量 。 关键词 :闪电 ;T RM M 卫星 ;青藏 高原 ;对流不稳定能量 中图分类号 :P427 .3 文献标识码 :A

22 卷 第 3 2003 年 6 月

P
高 原
LAT EAU M

ET EO

RO LOG
Y
V
ol .2 2 June ,
No .3 2 00 3
文章编号 :1000-0534(2003)03-0288-07
卫星观测到的青藏高原雷电活动特征
(c)L hasa , (d)Shiquanhe, (e)Beiluheyan and (f)total region
库 , 1994 年 Yanai 等[ 11] 发现 , 在青藏高原上从春末 到夏季随着地面空气湿度的增加 , 边界层逐渐变为 干对流稳定和湿对流不稳定 。 与我们的闪电变化研 究结果一致 。 本研究最显著的特征是 5 月份青藏高原的闪电 活动 , 它占全年总闪电活动的 13 %。 表明青 藏高 原上在 5 月份的加热过程已经很活跃 , 闪电活动是 青藏高原加热过程的一个很好的指示器 。 >91 %的 闪电活动发生于 5 ~ 8 月之间 , 与高原的雨季吻合 。 3 .2 青藏高原闪电活动的日变化 图 3a ~ f 给出了青藏高原 5 个地区以及整个地 区 4 年来闪电活动的日变化 。 总体来讲 , 高原上的 闪电活动在早晨很弱 , 到下午增加很快 , 并于 15 :00 ~ 17 :00 达 到 峰 值 。在 青 藏 高 原 中 部 ,
regions are marked by five 2.5°×2 .5°squares.T hey are marked by CP , EP , SP , W P and N P
受 L IS 视野的限制 , 我们的研究区域限于 29° ~ 36°N , 80°~ 100°E 。为使研究具有代表性 , 我们 选择了 5 个研究区域以代表青藏高原不同的地理环 境和地面条件 。图 1 给出了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形特 征分布和我们所选择的分析区域 。5 个研究区域用 2 .5°×2 .5°的小方框表示 , 包括位于高原中部的那 曲(32°N , 92°E)、 东部较湿润的康定(30°N , 102° E)、西部半干旱地区的狮泉 河(32 .5°N , 81°E ;海 拔高度为 4300 m)、 南部受季风影响的拉萨(29 .0° N , 90°E ;海拔高度为 3700 m)和北部相对干冷的 北麓河沿(35°N , 92°E ;海拔高度为 4500 m)。 发生 于各站 2 .5°×2 .5°内的闪电活动用于代表该地区的 闪电活动 。
3 青藏高原闪电的时空分布特征
3 .1 闪电的季节变化 图 2a ~ f 给出了 1998 —2001 年 5 个区域内闪 电的年变化直方图 。 图 1f 是 5 个区域的总体变化 。 在高原中部闪电活动常开始于 4 月份 , 并在 6 月份 达到最大值 , 一直到 8 月份闪电活动都比较活跃 , 最后一次闪电发生在 10 月份 。 青藏高原的闪电活 动从东到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 在青藏高原东部 , 闪电活动同样发生于 4 月份到 10 月份 , 并于 5 月 份达到最大值 , 占全年闪电活动的 22 %。 6 月份到 9 月份的闪电活动相差不大 , 各月闪电活动占总闪 电活动的 14 %~ 17 %。在青藏高原西部 , 首次闪电 活动发生于 5 月份 , 最后一次闪电发生于 9 月份 , 而 8 月份的闪电活动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 占总闪电 活动的 58 %。在青藏高原南部 , 闪电活动在 3 个夏 季月呈现出类似的闪电活动 , 大约 75 %的闪电发生 于这一期间 。 5 月份的闪 电活动占 总闪电活 动的 16 %。 在青藏高原北部 , 闪电活动开始于 5 月份 , 最多闪电活动月为 7 月份 , 最后一次闪电发生于 10 月中旬 。青藏高原闪电活动季节变化的单峰分布与 空气的加热过程和湿度的 年周期有关 。 在温暖季 节 , 较高的地表温度和湿度为对流提供了充足的热 动力和大气背景 , 有助于对流的形成和发展 。 尽管存在着区域差别 , 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闪 电活动仍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闪电活动发生于 4 月 到 10 月份之间 , 并从 4 月到 6 月不断增加 , 直到 8 月份都保持一个活跃的雷电活动期 , 从 8 月份到 10 月份闪电活动的迅速减少标志着雷暴季节的结束 。 通过利用青海高原气象实验(QXPM EX)和首次全 球 大气 研究计 划(GARP )全球 实验(FGGE)资料
3 期 郄秀书等 :卫 星观测到的青藏高原雷电活动特征 289
资料首次对青藏高原地区闪电活动的时空特征进行 研究 , 并与其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
2 资料来源和分析区域
本文所用资料来自于 LIS 1998 年到 2001 年所 获取的闪电资料 , 由美国 Marshall 空间飞行中心的 全球水文和气候中心(GHCC)提供 。 L IS 可以探测 发生于对流层的总闪电活动 , 包括云闪和地闪 。 T RMM 卫星于 1997 年 11 月 28 日发 射至距地 球 350 km 高的近地轨道上 , 轨道的倾角为 35°, 可以 探测到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 。 L IS 的重要部件是 一个 128 ×128 的 CCD 阵列 , 采样率 >500 帧 / s 。 由于广角镜头的使用 , 在 350 km 高度上可以看到 地球上 600 km ×600 km 的区域 , 空间分辨率为 3 ~ 6 km 。 LIS 以 >7 km·s-1的速度围绕地球运转 , 可以监视一个孤立雷暴或雷暴系统所发生的闪电约 80 s 。 LIS 通过一个中心波长为 777 nm 的窄带滤波 器来探测闪电 , 实时事件处理器(RT EP)可以去除 背景光信号 , 因此即使云在被太阳光照射时也可以 探测到闪电 , 中午的探测效率可达 77 %[ 14] 。 它可 以给出闪电发生的时间 、 位置 、 持续时间和闪电光 辐射能等 。由 LIS 观测到的光辐射能虽然受到在云 中传播路径上散射衰减的影响 , 但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闪电放电 的强度[ 4] 。 本文 所用信息包括 闪电 的光辐射能 、 持续时间和回击数目 。
图 1 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形特征分布 等高线间隔为 1500 m , 5 个区域分别用 2 .5°×2 .5°的方格代表 , CP 、 EP 、 S P、W P 和 N P 分别代表中部 、 东部 、 南部 、 西部 、 北部 Fig .1 T he topog raphy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showing the research area .T he interv al between smoothed topo graphic contours is 1500 m .The resear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