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中学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davidchina 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626 文章录入:davidchina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然,新大纲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培养学生发展智力的同时,应该把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放到突出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在作文教学中,传统的作文训练过多地注重语言表达,对思维的作用不够注意。目前,学生作文中反映的问题很多都属于思维方面的,如结构的模式化,语言的成品化,材料的通用化,可以说是因为学生的思路过于狭窄,思维混乱造成的。写人,则千人一面;状物,则万物一色;叙事说理,则往往拾人牙慧。况且学生手头上“作文选”“范文集”比比皆是,作文抄袭成风,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能不归结到作文教学的失误:不注重思维训练,从而使写作这一思维性很强的科学,脱离了思维的规律。鉴此,我在这里就来粗浅地谈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为什么要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首先,创造性思维是新颖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先来看看几个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地反映。所谓概括地反映,是指思维能够反映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所谓间接地反映,是指思维总是通过某种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

思维的种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划分。按思维品质和凭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是思维的基本类型;按思维方向的不同,可分为集中和发散思维,纵向和横向思维,正向、逆向和侧向思维,这是思维的具体方法;按思维是否具有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遵循明确的逻辑原则,可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按是否产生新颖而又价值的思维成果,可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可见,创造性思维只是思维的一个类别。那么,什么又是创造性思维呢?

创造性思维是产生新颖而又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新颖性和价值性。

所谓新颖性,就是思维成果的新颖独特,衡量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首要标准就是思维成果的新颖程度。有这样一个事例:一天,从幼儿园回家来的小明兴奋地向爸爸报告他学到的新东西。他拿着一把水果刀和一个苹果对爸爸说:“你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爸爸不以为然地笑着说:“除了果核还能有什么?”小明把苹果拦腰剖开,拿到爸爸眼前:里面竟有一颗星星的图形!小明的想法就打破了思维常规,具有新颖性。

所谓价值性,就是思维成果必须有意义,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如一次小学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自编题目,条件是:有一本书,共568页,甲每天读24页,乙每天读16页。学生自编自答,思维非常活跃。其中一个学生变了这样一道题:甲从前往后读,乙从后往前读,问,几天后两人相遇?这道题的设计可谓‘新’,但没有价值。

因而,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思维活动,它除了与常规性思维是并列关系,与其他各种形态、各种性质的思维都是交叉关系。这就是说,除了常规性思维以外,上述各种思维类别,都可以成为创造性思维,也可以成为常规性思维。关键在于思维的产物是否具有新颖和价值特征。

其次,人的思维活动是写作的核心。

作文是最能表现学生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在写作过程中,思维活动突出的表现为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尽管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并不等于创造性思维,但创造性思维是以这两者为前提的。

发散性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着眼,搜寻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讨答案的思维过程。他表现为一种“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亢奋状态,他要求思维主体能从平常中见异常,从相同中见不同,从常例中见特例,所以发散性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在写作过程中,尤其使在构思阶段,发散思维处于首要的位置。通过发散性思维充分发挥和调动储存于大脑仓库中的生活材料和信息,建立起写作和生活的联系。

朱光潜先生在谈作文思路时曾说:“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了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些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是全凭心理学家的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拘次序,想得三五个字,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里所谓的朝“四面八方”“自由联想”,即作文运思中的发散思维。所以,任何一个习作题目,教师指导时切不可硬塞给学生一定的中心,一定的框架,一定的材料,否则就容易窒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摧折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以致使一千个“莎士比亚”只能“创造”一个“哈姆雷特”。

集中思维又叫聚敛思维。它是一种求同的思考方法,是从一个问题的众多答案中确定一个最佳答案的思维过程。具体地说,聚敛思维是在大量发散思维收集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判断,选择最有价值的设想,好比一个人面临四通八达的交叉路口,要设法找到一条通向目的地的最佳路线一样。

写作过程,其实是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在创性思维过程中,二者地位不一样。第一,集中思维要以发散思维为基础,这就是说,先通过思维的发散尽可能多的产生创造性构想,这样在比较判断时才有回旋的余地,做出的判断才更有价值。第二,集中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归宿,如果只有思维的集中而无发散,发散思维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三,思维的发散与集中是一种相互转化、交替运用的动态过程,而且这种思维过程也不是一次完成的。作文运思的过程,可以说是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多次循环反复的过程。

因而,我们说:人的思维活动是写作的核心。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自觉地把思维规律运用于作文教学,帮助学生自觉的运用规律,使文章的格调、意境升华到一个新高度。

最后,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世纪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当今的教育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为了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我们不仅要让儿童、青少年掌握已经形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让他们掌握思维的方法,学会创新思维。很难想象,人才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他到底能有多少创造力!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

那么,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敢于质疑,鼓励思维求新。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和推动器。强烈的兴趣是靠学生在求异质疑中产生的。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方能在研究和探索中达到一种乐而忘返、如痴如迷的地步。同时,兴趣还可以培养人的主动性和顽强性,能强烈地吸引人去创造和探索,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巴尔扎克也说:“兴趣比一切人为的阻力都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兴趣,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求异心理”,让他们敢于质疑求异,善于提出问题。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用新的眼光、新的概念来审视一切、分析一切。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和间接进行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反其意而为之。如“这山望着那山高”,本来含有贬义,是指责那些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人。有一位学生却敢于从新的角度进行质疑:难道“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对吗?人类不就是在不满足后不断攀登而进步的吗?因而,他以《把眼光投向高山》为题写了一篇议论文,文中对此话赋予了新意,赞扬了不断进取的精神,并以鲁迅弃医从文、冯骥才弃球求文为例,论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使文章有了时代性和新意。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求异心理,来激发学生敢于不囿于传统思维模式,不断写出富有时代感、有新意的作文来。

二、打破定势,解放思想,培养思维方法。

据报载:美国的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美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多运用定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运用思维,从多角度、多元化、多维式去考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

因而,教师可以有目的的训练学生几种思维的方法:

1、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训练;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发散性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着眼,搜寻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讨答案的思维过程。它不满足于已有的思维成果,总在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比如写“粉笔”,可以作如下发散:色彩——洁白,形体——短小,原料——纯净,质地——坚硬,属性——易碎,脾性——默然……再如以“雪”为题,可以想到以下主题:赞美它的洁白无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