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02 红细胞部分(下)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检验 ppt课件
![血液检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356b781ed9ad51f01df227.png)
15
(三)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1.大小异常 (3) 巨红细胞:直径大于 15μm 。常见于叶酸和 ( 或 ) 维生 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常呈椭圆形,内含血 红蛋白量高,中央淡染区常消失。 (4)红细胞大小不均:红细胞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反映骨 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旺盛。在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 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达中度以上时,均可见 某种程度的红细胞大小不均,而在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尤 为明显。
9
绝对性增多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 性疾病,是多能造血干细胞受累所致。 其特点为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可高达(7~10) *1012/L,Hb达180一240g/L,全身总血容量 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也不同程度增多。 属慢性和良性增生,但具有潜在恶性趋向,部分 病例可转变为白血病。
10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红 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成年男性 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即可 认为有贫血。 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血红蛋白120 or 110g/L 至90g/L 中度:90~60g/L;重度:60~30g/L; 极重度:<30g/L。
红细胞数
(4.0~5.5)*1012/L(400~550万/mm3) (3.5~5.0)*1012/L(350~500万/mm3) (6.0~7.0)*1012/L(600~700万/mm3)
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 120~160g/L(12~16g/d1) 成年女性: 110~150g/L(11~15g/d1) 新生儿 : 170~200g/L(17~20g/d1)
血液的一般检验.ppt
![血液的一般检验.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6639d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b.png)
中性粒细胞
[简介]
1、生成:与红细胞类似
骨髓(10d)
血液(10h)
组织(1~2d)
分裂池 成熟池 贮备池 循环池、边缘池 组织
2、1个原粒细胞可分化增殖为8~32个成熟粒细胞
3、粒细胞生存期:10~12d;功能池贮留期:10~12h
4、中性粒细胞功能:趋化作用、变形和粘附作用、
吞噬作用、杀菌作用
二、减少的临床意义
明确几个概念: 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
1、感染性疾病:病毒、伤寒、结核 2、血液系统疾病 3、理化因素及药物 4、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 5、其它:SLE、过敏性休克、
三、核象变化
正常比值:杆状核/分叶核为(1%~5%)/(50%~70%),即 1/13
1、核左移 1)、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 细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或失血、粒细胞白 血病、类白血病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一、增多的临床意义 1、变态反应性疾病 2、寄生虫病 3、皮肤病 4、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真红 5、某些恶性肿瘤的晚期 6、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
7、某些传染病:猩红热的急性期 8、其它:风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 低 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二、减少的临床意义
(意义不大) 1、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2、伤寒的极期
2)、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高 再障、粒细胞减少症、伤寒、败血症
2、核右移
巨幼贫、化疗后
四、形态异常 1、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核变性
2、Auer body: 见于急非淋 3、巨多分叶核:巨幼贫、化疗后 4、Dohle body(球形包涵体):严重感染 5、其它异常粒细胞:MDS
[简介]
1、生成:与红细胞类似
骨髓(10d)
血液(10h)
组织(1~2d)
分裂池 成熟池 贮备池 循环池、边缘池 组织
2、1个原粒细胞可分化增殖为8~32个成熟粒细胞
3、粒细胞生存期:10~12d;功能池贮留期:10~12h
4、中性粒细胞功能:趋化作用、变形和粘附作用、
吞噬作用、杀菌作用
二、减少的临床意义
明确几个概念: 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
1、感染性疾病:病毒、伤寒、结核 2、血液系统疾病 3、理化因素及药物 4、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 5、其它:SLE、过敏性休克、
三、核象变化
正常比值:杆状核/分叶核为(1%~5%)/(50%~70%),即 1/13
1、核左移 1)、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 细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或失血、粒细胞白 血病、类白血病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一、增多的临床意义 1、变态反应性疾病 2、寄生虫病 3、皮肤病 4、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真红 5、某些恶性肿瘤的晚期 6、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
7、某些传染病:猩红热的急性期 8、其它:风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 低 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二、减少的临床意义
(意义不大) 1、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2、伤寒的极期
2)、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高 再障、粒细胞减少症、伤寒、败血症
2、核右移
巨幼贫、化疗后
四、形态异常 1、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核变性
2、Auer body: 见于急非淋 3、巨多分叶核:巨幼贫、化疗后 4、Dohle body(球形包涵体):严重感染 5、其它异常粒细胞:MDS
一般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一般血液学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a123d3ba1aa8114531d956.png)
精选ppt课件2021
35
1、测定方法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iCN ) •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SDS-Hb) •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HiN3)
精选ppt课件2021
36
2、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精选ppt课件2021
5
二、红细胞形态检查
显微镜检查法 方 法
计算机图象分析
精选ppt课件2021
6
1、正常红细胞形态
形态: 表面积/体积比值大; 增加气体透过面积; 作为呼吸载体,结合、运 输氧和CO2。
精选ppt课件2021
7
2、异常红细胞形态
大小异常 染色异常 形态异常 结构异常
精选ppt课件2021
• 5. Quality control and estimate of red blood cell examination and white blood cell examination.
精选ppt课件2021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外周血液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二节 红细胞检验
第三节 白细胞检验
精选ppt课件2021
精选ppt课件2021
15
精选ppt课件2021
16
精选ppt课件2021
17
卡--波环
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 细线圈状结构,环行 或8字形,常与染色质 小体同时存在,可见 于白血病、增生性贫 血等。
精选ppt课件2021
18
三、白细胞形态检查
精选ppt课件2021
19
1、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成熟
《血液一般检验》PPT课件 (2)
![《血液一般检验》PPT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6fcf29c5f524ccbff021843f.png)
医学PPT
9
继发性
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多
医学PPT
10
代偿性
❖ 血氧饱和度减低 生理性: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 病理性:COPD、肺心病、发绀型先心、异 常血红蛋白病
医学PPT
11
❖ 肿瘤 ❖ 肾脏疾病
非代偿性
医学PPT
12
原发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olycythemia vera)
肝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病
等)伴发的贫血
医学PPT
20
(二)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血红素合成缺陷 珠蛋白合成缺陷
叶酸及Vit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
医学PPT
21
破坏增多
❖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缺陷) 遗传 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溶 血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 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恶性高血压,心血管创伤性溶 血性贫血 ❖ 严重烧伤
血达中度以上,巨幼细胞性贫血
医学PPT
36
医学PPT
37
形态异常
医学PPT
38
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
❖ D<6um,厚度>2.9um ❖ 体积小,圆球形,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 ❖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医学PPT
39
医学PPT
40
椭圆形红细胞(elliptocyte,oval cell)
❖ D>10um ❖ 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医学PPT
血液一般检验—红细胞检查(临床检验课件)
![血液一般检验—红细胞检查(临床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5fa37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3.png)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质量控制】
红细胞正常形态 红细胞异常形态 红细胞异常结构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红细胞的异常形态检验
一、红细胞大小异常 二、红细胞形态异常 三、红细胞染色异常 四、红细胞结构异常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回顾:正常红细胞形态
• 正常成熟红细胞为两 面微凹的圆盘形,平均 直径7.2µm,厚约2µm, 无核,经瑞特染色后, 红细胞呈粉红色,边缘 较深,中央着色较淡。
红细胞的生理 红细胞计数稀释液
计数方法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一、红细胞的发育过程
造血干细胞 EPO 红系祖细胞→原始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成熟红细胞
120天
衰老红细胞
铁 →铁代谢 原卟啉 →胆色素代谢 珠蛋白 →蛋白质代谢
血红蛋白结构 血红蛋白组成 血红蛋白测定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 血红蛋白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 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 每个Hb分子含有4条珠蛋白肽链,每条肽链结合1个亚铁血红素, 形成具有四级空间结构的四聚体,以利于结合O2和CO2。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3. 嗜多色性红细胞 红细胞经瑞特染
色后部分或全部呈红 蓝混合色,灰红或灰 蓝色。见于增生性贫 血,急性溶血性贫血 时尤为多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四、结构异常
1.点彩红细胞 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质量控制】
红细胞正常形态 红细胞异常形态 红细胞异常结构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红细胞的异常形态检验
一、红细胞大小异常 二、红细胞形态异常 三、红细胞染色异常 四、红细胞结构异常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回顾:正常红细胞形态
• 正常成熟红细胞为两 面微凹的圆盘形,平均 直径7.2µm,厚约2µm, 无核,经瑞特染色后, 红细胞呈粉红色,边缘 较深,中央着色较淡。
红细胞的生理 红细胞计数稀释液
计数方法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一、红细胞的发育过程
造血干细胞 EPO 红系祖细胞→原始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成熟红细胞
120天
衰老红细胞
铁 →铁代谢 原卟啉 →胆色素代谢 珠蛋白 →蛋白质代谢
血红蛋白结构 血红蛋白组成 血红蛋白测定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 血红蛋白是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 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 每个Hb分子含有4条珠蛋白肽链,每条肽链结合1个亚铁血红素, 形成具有四级空间结构的四聚体,以利于结合O2和CO2。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3. 嗜多色性红细胞 红细胞经瑞特染
色后部分或全部呈红 蓝混合色,灰红或灰 蓝色。见于增生性贫 血,急性溶血性贫血 时尤为多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免疫学及临床检验教研室
四、结构异常
1.点彩红细胞 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
血液一般检验PPT课件
![血液一般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29eed8fad6195f302ba6a1.png)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 细胞增多症等。涂片 中此种细胞约占20% 以上时才有诊断参考 价值
-
29
2)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的横径缩短, 长径增大,成卵圆形, 或两端钝园的长柱状。 正常人的外周血涂片 中仅可见约1%椭圆 形细胞。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 增多症病人可达 25%-50%。巨幼红 细胞贫血时可见到巨 椭圆形红细胞。
• 直径6~9 um, 呈双面凹的圆盘 状
• 周边着色深,中 心淡染,约占红 细胞直径的1/3
-
25
1. 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
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
见于 缺铁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病
-
26
2)大红细胞 直径大于10μm. 见于溶血性贫血、巨
幼细胞贫血
3)巨红细胞 直径大于15μm. 常见于叶酸或B12缺乏
• 原卟啉和铁蛋白合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合成血红 蛋白(hemoglobin, Hb)
-
12
-
13
(一)红细胞计数
(red blood cells count, RBC)
-
14
健康人群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
-
15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 生理性
– 婴幼儿、儿童 – 老年人 – 妊娠中、后期
-
16
-
30
3)靶形细胞
此种细胞的中央淡染区扩 大,中心部位又有部分色 素存留而深染,状似射击 的靶标。
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 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靶 形细胞常占20%以上。少 量也可见于缺铁性贫血、 其他溶血性贫血以及黄疸 或脾切除后的病例。
-
31
4)镰形细胞 形如镰刀状,由于红细胞 内存在着异常血红蛋白S
-
29
2)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的横径缩短, 长径增大,成卵圆形, 或两端钝园的长柱状。 正常人的外周血涂片 中仅可见约1%椭圆 形细胞。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 增多症病人可达 25%-50%。巨幼红 细胞贫血时可见到巨 椭圆形红细胞。
• 直径6~9 um, 呈双面凹的圆盘 状
• 周边着色深,中 心淡染,约占红 细胞直径的1/3
-
25
1. 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
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
见于 缺铁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病
-
26
2)大红细胞 直径大于10μm. 见于溶血性贫血、巨
幼细胞贫血
3)巨红细胞 直径大于15μm. 常见于叶酸或B12缺乏
• 原卟啉和铁蛋白合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合成血红 蛋白(hemoglobin, Hb)
-
12
-
13
(一)红细胞计数
(red blood cells count, RBC)
-
14
健康人群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
-
15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 生理性
– 婴幼儿、儿童 – 老年人 – 妊娠中、后期
-
16
-
30
3)靶形细胞
此种细胞的中央淡染区扩 大,中心部位又有部分色 素存留而深染,状似射击 的靶标。
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 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靶 形细胞常占20%以上。少 量也可见于缺铁性贫血、 其他溶血性贫血以及黄疸 或脾切除后的病例。
-
31
4)镰形细胞 形如镰刀状,由于红细胞 内存在着异常血红蛋白S
一般血液学检验课件
![一般血液学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ca6bdef121dd36a22d8255.png)
一般血液学检验
21
(2)核象右移
一般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为主,如果5叶以上超过3%,为核右移。 大多数由于缺乏造血物质,如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一般血液学检验
22
2、中性粒细胞其它异常
空泡变性 棒状小体 中毒颗粒 杜勒小体
一般血液学检验
23
一般血液学检验
24
一般血液学检验
25
一般血液学检验
第二章
一般血液学检验
The General Examination Of Hematology
一般血液学检验
1
KEY POINTS
• 1. Th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d blood cell, white blood cell and hemoglobin.
• 5. Quality control and estimate of red blood cell examination and white blood cell examination.
一般血液学检验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外周血液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第二节 红细胞检验 第三节 白细胞检验
一般血液学检验
16
一般血液学检验
17
卡--波环
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环 行或8字形,常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存在, 可见于白血病、增生性贫血等。
一般血液学检验
18
三、白细胞形态检查
一般血液学检验
19
1、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成熟
幼稚
一般血液学检验
20
(1)核象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超过5%和/或出现杆状核以前的细胞,为核左移 。见于 急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