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预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几点作法
中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预习一词的解释是:学生在课前预先独立地学习有关教材,为课堂学习作准备。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古人说得好:凡事豫则立,不预则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而又系统的工程。不仅要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并且还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断寻求策略和评价方式。下面,笔者就自己所教的小学高年级学段来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一、选择好预习时间。
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预习的时间一般要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的剩余时间,并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时间的长短。如果预习的时间多,可以在预习时钻研得深入一些;反之,把时间用于薄弱知识的预习。我所执教的班级是新课改实验班,学生进入五年级时,我常常在中午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内容进行预习或给学生留的家庭作业是预习,并在黑板上写清楚预习的内容、方法。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在这两个时间段的预习习惯。
二、培养预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重点应该在课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罗汉小学课题组的教师根据新课标精神和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了一种简易实用的方法,并把它编成歌谣:
新课文,先预习,先诵读,要仔细。
生字词,别着急,查字典,靠自己。
多动笔,记一记,有佳句,作旁批。
句段篇,多梳理,有疑问,作标记。
课堂上,多注意,常预习,总受益。
在指导学生读歌谣前,老师将歌谣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预习时既知道预习的内容,又掌握预习的方法。学生通过诵读歌谣和老师的引导,知道了生字、新词、关键的句子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脉络是要预习的内容;初步掌握了一些预习方法:先把课文认真地读几次,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觉得写得好的句子,或遇到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可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积累在摘抄本上,还可以适当加上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预习时,遇到问题,做上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或在课外师生共同交流来解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要明确任务,根据课文单元重点,教材课后练习,尤其是学生学习字词句段、听说读写的实际学习能力,交待预习的任务、方法。如果学生有自己当时通过工具书、网络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与学习小组的学生沟通,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与同桌、同组同学合力攻克难关,分享预习成果。上课时,老师“以学情定教路”,检查预习情况,集中点拔疏理,或提纲挈领,或拓展延伸,整体提升教学质量。对待特殊学生,教师或班干部进行个别辅导,不要一名学生掉队。
经常让学生按照以上方法预习,并在课前诵读“预习”歌谣,学生的预习兴趣一定会有所增强。
三、引导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
在课前,我先让学生迅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新课文,要求他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开清楚哪些内容是自己一读就懂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没有读懂的。接着,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第二遍,对于初次阅读没读懂的问题,在第二次阅读时,头脑是要始终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仔细钻研,这时的阅读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些,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疑问。还可以记下来,查阅工具书、参考书,争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把没读懂的地方读懂,对于自己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问题,也不要勉强去解决,这样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可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留待课堂上听课时去解决。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四、强调做好笔记。
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书上,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为了便于学生以后复习的方便,我首先引导他们在书上做预习笔记。在书上做的预习笔记要边读边进行,以在教材上圈点句划为主,同时,也可以在书面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
学生有了在书上做预习笔记的习惯后,可以再逐步引导他们在笔记本上做预习笔记。在笔记本上做的预习笔记既可以边读边做,也可在阅读文本后再做整理,整理内容包括:文本的主要内容、重点词句的摘抄以及心得体会;本篇课文的几个主要问题是什么;预习时遇到的疑难点是什么,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查阅了哪些工具书。在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的指导和督促下,久而久之,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
五、开展有益的语文活动。
要形成自觉的预习习惯,贵在持之以恒。由于小学生处于好动阶段,因此,要想让学生养成坚持预习的习惯,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近年来,我经常开展了以下几个活动,让学生能自觉地坚持预习。
1.听写比赛。
我给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听写本,听写的内容是教材中学过的字词听写、连词听写、句群听写或将要学习的一课中的一个或几个生字词,难度不大,如果听写都正确的同学就在班级文化专栏的红旗榜上加一面红旗。这项活动,检测了学生音字词句段知识,培养了学生自觉提前学习新课中生字词的习惯。
2.提问题比赛。
将要上的新课的课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围绕课题或自己预习时遇到的疑点提几个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或切入了学习的重点内容,就封为“探究之星”,并在班级文化专栏的“学习之星”加上一颗星,作为期末评选“三好学生”的依据之一。问题提出后,可以让其他学生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到课堂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共同解决。通过提问题比赛这项活动,老师就能了解学生预习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便于集中难点、亮点(课文精彩之处),还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3.知识抢答赛。
利用学生预习的空余时间,我经常将学过的和将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如文章作者的生平、课文运用的表达方法或优美词句的积累等,将它们编成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形式进行小组知识抢答赛。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高了,平时听讲不认真的学生也学会听讲了。那些不爱发言的优等生,为了小组荣誉,在老师的鼓励下,小组同学的要求下,也爱积极举手发言了。通过奖励,特别是鼓励,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中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习语文的作用,进而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更牢固地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4.班队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