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自生能力理论
基于资源禀赋、技术学习的企业自生能力构建
( )劳动生产率导致的资源禀赋 比较优势 同企 一
业 自生能力的悖论 劳动生产率可 以用同量劳动所生产商品数量或是 同量商品生产所要耗费的差异来表示 ,那么所有影 响 生产过程 的因素都影 响劳动生产率 ,如劳动者素质 、 劳动强度 、熟练程度 、劳动的组织和合作方 式、科学 的发展水平 以及在工 艺上 的应用 。如果 B企业 的
益递增” 的经济现象 ,即随着生产规模 的扩大 ,使生
赋 。在一 国比较优 势 中,技 术 比要 素更具 有 决定作 用 。在此背景下 ,笔者主要基于资源禀赋和技术学习
这两点来定义企业 自生能力 。
一
、
资源禀赋与企业 自生能力
资源禀赋又称要素禀赋 ,通常指一个经济体中的
土地、资本 、劳动力的数量 。笔者采用的资源禀赋是 指一个地区资源的内涵、发育程度 、规模 、结 构等素
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素质和工作熟 练程度 、更加科学和
合理的劳动组织方式 ,那 么 B企 业就获得 比 A企业 高的劳动生产率 。王旺国等 的研究也证明生产要素
些学者研究表明
,发达地区与落后 地区之间的差
距 ,很大程度上是 由技 术 落后造 成 的 ,而非 资源 禀
价格和劳动生产率的优 、劣势可 以相互削弱甚至相互
质方面的综合状况 。假设 A、B两个 企业 ,它们使 用的生产技术完全相 同,生产相同的产 品 ,A企业 比
B企业具有资源禀赋 比较优势。按照资源禀赋 ( H—
O )理论和林毅夫 的企业 自生能力 定义 ,由于 A、B 两个企业的要 素禀赋不 同,导致其要 素的供给不 同,
收稿 日期 :20 0 — 5 0 7— 8 2
抵消。高素质 的劳动者可 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降 低交易费用和代理成本 ,抵消资源 禀赋 的相对劣势 。 当 A企业 以资 源禀赋 优势 ( 价土地 、劳动力 等 ) 廉 弥补生产上的低效率时付 出的代价大于 B企业以高效 率弥补资源禀赋劣势时,B企业就会失去 自生能力。 ( )规模经济导致 的资源禀赋 比较优势同企业 二 自生能力的悖论 规模经济是指一些产品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 “ 收
1经济学方法论内涵的理解
1 经济学方法论内涵的理解答:经济学方法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经济学从哲学中分离后形成的,它是哲学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
从广义上说,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哲学的最主要内容;从狭义上说,经济学方法论就是经济哲学。
㈠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哲学的范畴哲学是由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大内容组成。
学术界通常认为,经济哲学是哲学在经济学领域的特殊表现,它也是由经济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构成,因此,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㈡经济学方法论是特殊的方法论一方面,经济方法论属于经济哲学范畴,并受到近代哲学科学哲学的直接影响构成其独特的哲学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学独树一帜的学科特点,决定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所以,作为研究经济学方法的理论,经济学方法论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特殊的方法论。
㈢经济学方法论的定义所谓经济学方法是指与解决某种经济问题所采取的特定方式。
经济学方法论是对经济学方法的理论探讨乃至反思所形成的一门学问。
2 经济学理论的本体答:理性是经济学的本体,也是经济学方法论的本质。
从经济学视界来说,所谓理性指的是一个决策者在做决策时,总会于可做的选择方法中作出其认为是最好的抉择。
理性选择分析是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根本内容。
理性经济人所追求最大化的目标各式各样:可以选择个人收益最大化,可以选择个体内心的满足,也可以选择社会责任等;但每个决策者所面对的约束条件、选择范围和机会成本各不相同。
同样是理性人的选择,现代的交换方式与古代就不相同。
古代原始社会交易中,若出现偷窃或不轨行为,就导致追杀,这是当时的制度安排和理性选择。
而现代交易,如果东西被偷,失主可以报警,这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和理性选择。
3 如何看待经济理论中的“相似”与“不相似”?答:相似性就是本体。
理解相似性与不相似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解体与用的关系。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利用“体与用’的关系去认识过去的理论与现在的理论、各种不同的理论,以及和如何指导实践。
企业自生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自生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作为企业精英代表的上市公司大量涌现,为经济增长增添了活力。
然而,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但是发展状况令人堪忧,“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的现象有目共睹,企业生命周期短且难以做强做大。
因此迫切需要运用相关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
文章将对企业自生能力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试图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探索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一、企业自生能力理论的提出及基础研究“自生能力”概念最初源于对植物自我生存与生长能力的一种描述。
1999 年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提出了企业“自生能力(Viability)”概念并对其做了后续研究,现将其提出背景及基础研究综述如下。
1. 企业自生能力理论的提出林毅夫教授于1999 年正式提出的企业“ 自生能力(Viability)” 概念表述如下: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否则,这个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林毅夫,1999)。
理论是基于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与当时的制度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的。
林毅夫教授提出的企业自生能力概念是与当时的国有企业状况及其改革紧密相关的。
当时政府试图优先发展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企业按照政府指令,从事着并不具备资源禀赋优势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企业从一个纯粹的微观经济个体转化为肩负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双重目标的“复合体”。
当企业发生亏损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并不能很清晰地判断该亏损属于政策性亏损还是经营性亏损,不得不给予企业各种优惠政策以扶持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
因此,林毅夫将当时的国有企业定性为“缺乏自生能力”,强调自生能力是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一种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并据此提出了改革国有企业的总体思路—提高企业的自生能力。
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
但是,利改税改革仍没有给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经营环境和合适 的经济激励,一户一率的“调节税”实际上让政府可以根据每个 企业历史上的盈利状况制定相应的调节税,如果企业盈利能力高 ,就把调节税定高一点,这势必导致“鞭打快牛”现象。
第二步利改税之后,工业企业的利润严重下滑,从1985年8月一 直到1987年3月持续了20个月。
政府把大量的政府职能发包给国有企业承担,国有企业以此作为 寻求国家补贴和救助的借口,双方进入一种隐含的交换关系,彼 此相互依赖,也相互制约,这种双垄断关系也是造成预算软约束 的根源之一。
政府依赖国有企业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限制了政府关闭长期亏损 企业的威胁能力,国有企业利用政府的“软肋”以及信息不对称 而向政府不断索取各种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
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虽然可以降低代理成本,但也同时带来了政 治控制的成本,即政府干预本身可能带来的瞎指挥和管得过死的 毛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面临着“代理成 本”和“政治控制成本”的权衡。
政企关系中“代理成本”和“政治控制成本”的交替,根源在于 改革思路仅限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增强物质激励。
在政府和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有很多办法去增加企业 的利润留成和职工的奖金支出,最后企业这些策略行为所造成的 社会成本(如巨额的财政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必然是政府和 社会共同买单。
198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这一年,中央和地方的财 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制。
1981年初,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对所属企业也实 行了“包干加奖励”的办法,即利润(损失)包干的经济责任制 。
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特别是1999年的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进 一步明确公司化改制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化改革才真 正进入了按照国际通行规范建立现代公司的阶段。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趋势判断
2021年2月总第36卷第1期Feb,2021VOL.36NO.1社科纵横SOCIAL SCIENCES REVIEW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趋势判断黄国群1庞媛2(1.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2.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上海201620)【内容摘要】在政市场的双重机制,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现如今较的规,合产业外部环境的产业结构。
数字音乐产业发展虽然逐正轨,仍然在权识、容生产、市场机制不众问题。
本文生统出发,数字音乐产业生统方,生、、、支,分国数字音乐发展结构,一来数字音乐产业发展趋,出中国数字音乐发展的化,国数字音乐健发展用。
【关键词】数字音乐产业分化趋断中图分类号:J124;F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21)01-0073-09流媒体时代,数字音乐是大众生活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音乐产业的主要阵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分支。
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到5.76亿,较2017年同期增加2751万,占网民总体的69.5%①。
如今,我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趋于稳定、清晰,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数量的不断激增,资本市场、互联网企业等纷数字音乐产业。
这种短时间内的急速发展,导致诸产业发展相关的问题逐一暴露岀来,来数字音乐产业的健发展问题。
本文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结构,生的生统,数字音乐产业生统方,生、、、据,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岀我国数字音乐发展的优化,来数字音乐产业发展趋岀判,我国数字音乐产业走岀一条又快又稳的健康发展道路具有积极作用。
一、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情况及结构分析(一)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情况解读90年代,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已经历多次改革,产业结构、业规则、市场运行等与时代发展。
如今产业发展,数字音乐生C数字音乐生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业的生态化管营,丰富音乐容,高音乐传播的虚拟性、互动性、大众化,而且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延伸生的边界。
林毅夫:一个观察真实世界的客观派学者
行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人。
2012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他返回北大,继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2015年12月创办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2016年4月兼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
对于他的传奇经历,林毅夫几乎从不提起。
但他对中国发展的理论解
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普遍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图为安徽省淮北市服装厂的女职工在加工出口到欧盟地区的服装产品。
CFP供图中国经济报告 2016年第8期。
经济学传道者林毅夫的论文-中国经济论文
经济学传道者林毅夫的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原文作者:易秋霖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授学业、解答疑惑,是教师的职责。
但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尤其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除了授业解惑,更应该向学生传授“道”——做学问的方法论。
林毅夫教授就是这样一位优秀教师——经济学传道者。
“道”之初2005年年初,我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指导老师是林毅夫教授。
与林老师初次见面时,他对我说:“我下学期每周有两门课,你来听吧。
”3月5日晚上是林老师《高级发展经济学》的第一课。
晚上7点开课后,林老师首先就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经济学有一个基本假设:人是理性的,当面临选择时,都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作出他认为是最好的选择。
所有经济学理论抽象到最后就只剩下一点:人的理性。
这一点是经济学的‘体’,不能放弃,其余都是‘用’,都是可以改变的。
经济学家应该处理好‘体’与‘用’的关系。
”随后,林老师引用老子、孔子、孟子、释迦牟尼等几位先哲的思想进行解释。
他在黑板上写下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一段话:“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这段话的原意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的起始。
这个起始,就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本根。
如果认识并掌握了这个本根,就可以理解由此而产生的万事万物。
认识了万事万物以后,还要再回到这个本根以认识新的事物,这样终身不会有危险。
林老师用这段话来解释经济学的“体”。
他说,“人的理性”就是经济学的“体”,是所有经济现象最后的根源,把握了这个“体”,就可以找到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
但是,每次观察现象时,都要重新回到经济学的“本体”来观察。
对于“体”与“用”的关系,林老师仍然用先哲的话来解释。
比如《道德经》中的“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这句话的意思是:先前所认识的现象,是“道”在一定状况下的表现,如果把“道”的表现当做“道”本身,这将会是愚笨的开始。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一)《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
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
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
”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
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
”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
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
林毅夫学术思想述要
林毅夫教授学术思想述要胡书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97级博士)林毅夫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领域有突出贡献最有影响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具有饱满的学术热情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加上农业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更是涵盖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一农业对我国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并以此奠定了他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学术地位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领域的贡献他的开拓性工作在国际经济学界掀起了越来越强大的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热潮农村改革也最成功林毅夫教授首先研究了70年代末传统的农业合作社理论认为但是中国农业实行集体耕作制度几十年的经验却与该理论相反传统理论忽视了劳动监督在集体生产中的必要性和监督成本问题生产队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同劳动监督的准确程度和监督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越容易但是农业作业天然具有地域空间上的分散性和时间上的季节性监督的准确程度很低结果分配制度中平均主义严重导致集体农业耕作制度效率低下农业生产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劳动积极性高昂1978─1984年中国农业获得很大发展国际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以及改革以后的迅速增长而不是由不同制度下激励机制的变化引起的林毅夫教授对此作了深入的定量研究产出数据及各种政策变量其中46.89%归功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集体耕作制度的体制改革其它制度改革的贡献十分微小化肥和其它投入要素使用量的增加可能是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的结果地区粮食自给政策的引入导致了土地生产率的上升而非下降而且人口众多从事农业生产加上收入水平低下而且不得不为了生存将大多数可耕地用于粮食生产即使没有地区粮食自给政策也一样如果说家庭耕作制度优于集体耕作制度1959饥荒波及全国农村由于种种原因80年代以后国外经济学界才开始有所研究三年自然灾害公社规模太大造成社员劳动缺乏激励发现这些假说都与经验事实不符林毅夫教授用博弈论的观点解释了这场大危机一个农业合作社或公社的成功自我实施在此协议下但是在一个合作组织里那么该合作组织的性质就是的其性质就变成农民退社的自由受到相当的尊重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种退出权被剥夺自我实施的协议无法继续维持惩罚变成不可置信的威胁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滑坡林毅夫教授的这一思想在经济学界引起热烈反响这在国际学术界十分罕见1961年中国发生的大饥荒林毅夫教授对这一观点发起了挑战中国当时所采取的城镇居民优先的粮食分配政策也是导致大饥荒的重要原因从1953年起以压低农产品的价格对城镇居民农民不得不承担粮食减产的全部后果引起1959(1)粮食产量锐减计量分析结果不但证实了他的看法1984年以后中国农业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城乡差距农民负担苛重1994年莱斯特二十一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一些人预言下个世纪中国将导致全球性的粮食危机中国粮食问题好象已经危在旦夕林毅夫教授早在1991年就已经着手系统研究中国粮食的增长潜力问题中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增长潜力巨大中国粮食作物单产提高的潜力依然很大即使象布朗等人所说的那样不能提高全国最高单产和大田实际平均单产差额3.5倍如果以此为目标那么中国仅仅通过挖掘现有光合作用效率和最高单产水平下的粮食单产潜力制约我国粮食单产平均水平提高的技术约束包括农作物特征土壤条件其中农作物特征影响最大育种科研可以改良农作物的基本特征即使用传统技术方式进行育种科研其中三分之二左右的限制因素得到克服的可能性在70%目前生物技术育种科研成功的可能性低于传统技术如果考虑科技进步足以支持中国粮食总产量在未来三90年代以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升已经开始丧失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尤其是粮食市场粮食生产重点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中部地区转移林毅夫教授也作了精辟的分析这些问题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健全政府自身改革滞后造成的化肥等现代要素投入的价格上涨投入增速下降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增长缓慢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避免对农村经济活动进行不适当的行政干预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自然不需要那么多的干部和工作人员这是解决农民负担等农村问题的釜底抽薪之举寓发展问题于其中的制度经济思想现代主流经济学一般假定制度和技术条件不变如果把市场制度和技术条件当作是经济学研究的给定前提因此不应照搬制度经济学在中国问题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林毅夫教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选择了制度经济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一项特定制度的变迁可能会导致对其它制度安排的需求发生相应变化一方面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可以被刻划为连续的制度变迁该领域在理论方面已经作出了许多必不可少的贡献一些人批评说新制度经济学及相关理论就只是一种信念林毅夫教授的制度经济学研究恰恰侧重于利用中国的经验事实进行实证分析林毅夫教授借鉴二战以后现代经济学在信息交易费用公共选择及国家理论等领域内取得的成果创立了自己的制度创新理论制度是规定社会中人与人发生互动关系时的行为规范制度也是一种商品制度的提供是需要交易费用的一种制度安排提供的服务制度变迁是指一种制度安排向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转换以及维持新的制度安排的成本的降低制度变迁可以分为两类诱发性变迁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人口增加因此新的制度安排就可能被创造出来由于制度变迁所需要的费用通常极高否则不会产生诱发性的制度变迁这种由市场自发诱致制度变迁的情况很难出现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搭便车因此需要政府采取强制性的行动来完成制度变迁指出国家和意识形态既可能对制度创新起有利的促进作用发展诱致性制度创新假说认为经济史中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是各种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出现只要土地 那么这些生产单位之间进行要素市场交易就可以为交易各方带来净收益也可能是技术差异的反映可以认为要素市场的出现是由生产单位间的这些差异诱致的制度创新这一假说却难以利用历史数据来严格检验对该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农村要素市场交易在传统的中国是活跃的劳动和租赁市场被禁止改革开放以后限制取消如果一个农户的家庭劳动力增加对雇佣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土地的市场供给增加资本存量增加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对雇佣劳动力的需求和租用畜力的需求降低林毅夫教授沿着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假说的路径国际经济学界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和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有两种观点市场经济有效配置研究资源的方法是将之用于节约日益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技术一种商品的技术创新率是对该商品市场需求的反应一个分散的公共研究体系也可以按照第一种理论指出的路径有效配置科研资源在国际上第一次同时对这些假说进行了检验但在非市场经济的分散农业科研体系中以及市场需求诱致的技术创新假说相一致能对各地的要素稀缺性和市场需求作出有效反应在非市场经济中一省水稻面积是决定该省农科院将科研资源分配于水稻研究的重要因素杂交水稻的采用受其赢利性及当地劳动这与希克斯拉坦另外六十年代以来绿色革命使人口稠密的亚洲国家能够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争论主要在于它的平等含义当一种水稻新技术可供应用时并重新配置其拥有的资源而未采用新技术的农户将做出相反的反应水稻收入更加集中于采用新技术的农户因而那么水稻新技术的引进似乎加剧了农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如果考虑农户总收入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就会减轻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而从其他农业活动和非农活动中获取的收入占总收入的很大比例林毅夫教授还饶有兴味地探讨了所谓的社会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但是为什么明朝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其实人志士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尤其是唐朝以来的社会经济制度科举取士本来是中国的一大创举但是科学技术科目被永远排除在外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不被尊重由此造成科技创新乏力三发展努力成功后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也同样可想而知面对中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甚至无奈地断言谁就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何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又是个难得的机遇林毅夫教授从步入经济学界开始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进而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和发展给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思路林毅夫教授认为50年代初实现几代中国人的理想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巨大经济十分落后农业剩余很少因此市场利率必然会很高不利于重工业的发展外汇短缺从而不利于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因此经济剩余非常分散筹资能力很弱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中国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状况存在尖锐的矛盾客观上需要政府出面汇率以及工资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要素和产品价格被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下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农业部门人民公社化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为逻辑起点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点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而是内生于在落后的经济中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一体制在动员资源发展重工业方面十分成功稀缺但是在微观方面造成国有企业和集体农业缺乏活力在宏观方面造成国民经济各种结构严重失调宏观经济政策扭曲引起信贷原材料以及其它产品的供求全面失衡国家需要通过计划来指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先权市场机制基本取消国家根据中央计划向国有企业提供所有要素投入并承担全部成本工人和经理人员的工资水平由国家决定这样一种明显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也内生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为优先发展项目最大限度地动员资源的目标受到委托以计划配置代替市场竞争排除了国家考察企业相对经营绩效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扭曲经理人员的行为对国有企业盈亏的影响是次要的国家不可能仅仅通过考察企业的利润水平奖惩经理人员由于国家常常不能及时地或按照要求的数量和质量提供原材料都使经理人员可以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国家国家直接监督经理的行为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决定的能够盈利的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就会大量偷懒并进行在职消费也无法间接地知道企业应有的利润将出现类似的代理问题也不能观察到企业应有的亏损额国家必须剥夺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总是要再次收回改革过程中反复出现循环现象针对微观经营机制缺乏活力继而进行了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但是结果导致制度结构不配套瓶颈通货膨胀加剧体制及政策周期性复归活乱循环并导致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改革之初但利润率却降低了把希望寄托于旨在明晰产权的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产权核心论既无助于解释国有企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事实上但作为所有者的国家无法自己经营这与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大型私有企业一样代理问题出现了企业内部人员不按照国家意愿经营国有资产而由于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为了避免实现国家战略意图的国有企业倒闭及出现失业问题预算约束无法硬化林毅夫教授对此予以否定回答也不乏以私有制为微观基础的经济的失败事实我们也能观察到不少效率高因此任何一种所有制或产权安排形式都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如果经济中存在着充分的信息和公平的竞争任何一种企业制度都应该是有效率的则任何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制度都可能是没有效率的一部分国有企业的产品价格依然被严重扭曲不符合中国资源禀赋条件造成工业结构严重扭曲评价企业经营机制优劣和经营绩效好坏十分困难改革开放以来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进行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失败然而即使国有企业被私有化预算软约束将不会消失国有企业改革只有从消除国有企业面临的不对等竞争条件入手以形成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充分信息指标消除责利不对等现象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激励相容取消政策性负担后国家不再对国有企业经营失败负责国家补贴取消当然如果某个国有企业绩效不佳包括私有企业撤换它的经理人员并且因为消除了政策性负担所以可以从接管中获利私有化是否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一个必要条件在中国进行改革的同时休克疗法这种由发达国家知名经济学家建议和精心设计的改革方案受到国际经济学界几乎一致的称道必然会失败事实却与这些经济学家的论断恰恰相反中国的成功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企业改革遵循的是一条放权让利的路径业自主权的扩大打破传统经济结构的统一性国有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来自非国有企业日益增强的竞争当然小型的原有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越来越难以维持在改革进程中企业和人民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调整改革开放以后而不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因此能够在改革过程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建立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相连的市场经济体制自然成为改革的方向改革给大多数人带来了好处也因为有双轨制作为过渡和缓冲中国改革实际上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增量改革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也试图以一个更有效率的市场体制替代缺乏效率的计划体制可是中型或大型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过程则被迫延长中国没有中断国有部门的生产同时避免了它付出的昂贵代价可以证明中国的渐进改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优于休克疗法反映了它们不同于中国的社会政治条件和文化背景强调用渐进方式带来帕累托改进的价值标准而不是相反中国共产党有力地控制着国家而不是摧毁它林毅夫教授认为而不是“强加的”µ«ÊÇÖйúµÄ¸Ä¸ï¾-ÑéÈÔÈ»ºÜÓнè¼øÒâÒ忪¹úÄÚ·çÆøµÄ¾-¼ÃѧÑо¿·½·¨ÂÛ经济学引入中国的历史很短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的创立该书直到1902年才首次由严复以为名译介到中国且行文佶屈聱牙加之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的内容差异太大经济学真正在中国开始传播是辛亥革命以后留学国外的第一批学者回国以后的事普及国外理论为主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学十分落后即使有个别学者跻身于国际经济学界针对中国经济学的落后状况成归国的经济学家规范化在国内极力倡导一种新的研究风气本土化即研究对象本土化应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而且客观上中国改革和发展也急需一批高水平的经济学家提供理论支持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就是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美国人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经济学是一套用来解释现象的逻辑体系解释的现象越重要各国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不仅影响大国本身因此最强国家的经济现象其成就也就越容易被认为是世界级的改革以来只要能够保持政治稳定则最迟到下个世纪30年代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时候这就为中国的经济学家取得重大理论成果创造了便利条件规范化是指中国经济学研究应由定性分析为主转向实证分析为主遵从国际规范经济学理论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理论有两个基本过程人是理性的根据特定社会具体的社会经济变量构建严谨的逻辑体系二是从这一逻辑体系导出能经得起实际检验的假说科学的学术规范中国以往从经济思想史入手的研究方法所谓国际化指的是科研成果进入国际学术界国内经济学界在这方面做得很差认可十分不利于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他是这样主张的纵观林毅夫教授的学术研究规范化和国际化的精神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贡献有一个特点并用中国经验事实加以检验但又不是完全照搬从而在解释丰富80年代选定中国问题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当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景尚不明朗更不要说专门研究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敏锐的学术直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刊 1999年1月第1期研究中国问题独自耕耘在长期的学术活动中而不是将意识形态偏见带到研究中去又在芝加哥大学接受了正宗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严格训练对待经济学研究国际农业和发展经济学界以前有许多人在意识形态上比较持赞赏态度是主流但也没有象一些在意识形态上反对合作农业的经济学家那样进行全盘否定1958年以前中国农业集体化是成功的而是农业劳动天然难以监督即使在社会主义制度或计划体制下许多在市场经济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同样有效他则力主市场化方向在他仍然赞成市场化和维护市场竞争应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便利人为拼凑企业集团农村应深化市场改革他根据实际情况而是主张解除国有企业不合理负担形成充分信息这种实事求是47。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府对策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府对策对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偏冷,有的认为过热,有的认为发展态势良好。
这种对经济形势看法的不同体现到宏观经济政策上,就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
为了使人们了解相关各方的观点和理由,现将近期人们的有关讨论综述如下。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情况1.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丛明认为,近几年来,特别是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保持既快又稳的好势头,经济增长呈现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
当前经济形势是这三年来最好的,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
2006年的经济形势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
从经济上行的趋向看,投资需求膨胀的危险依然存在,投资表现为投资规模大、投资增幅高、新开工项目多、能源资源供应偏紧。
从经济下行的趋向来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逐渐显露,并由工业消费品向基础产品扩张,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铁合金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两种趋向同时并存,近期过热反弹的影响要大一些,经济下滑的影响稍远一些,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果对经济过热趋向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大起之后必然是大落,经济发展就会付出较大的代价;但如果措施过急过快,容易导致“硬着陆”,造成经济下滑。
2.我国宏观经济出现过热。
一些人士认为,我国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猛、外贸收支不平衡加剧三大问题,表明我国经济需要继续紧缩。
2006年1-5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幅30.3%。
这是自2004年实施宏观调控后,固定资产投资再次迈过30%的关口。
同时,人民币贷款余额的5月份数据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6%,创下23个月以来的新高。
为了防止贷款继续高增,中央银行宣布自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贷款利率从5.58%提高27个基点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提高。
随后,央行要求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者是变相担保。
林毅夫学术思想简介
林毅夫教授经济思想述评一、前言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成为举国上下压倒一切的任务。
顺应这种新的社会潮流,经济学很快在诸多社会科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令人景仰的显学。
经济学的繁荣带来了经济学家社会地位的提高,有需求就有供给,经济学家队伍也跟着壮大起来。
在众多经济学家当中,有一个十分光彩夺目的年轻学者,他就是林毅夫教授。
在中国大陆的经济学家队伍中,林毅夫教授在许多方面都是十分独特的,无论治学还是个人经历都是如此。
这不仅因为他来自台湾,更重要的是他占去了中国经济学界太多的第一。
他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的关门弟子。
他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在国际最权威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一位,是目前在国际经济学界受到瞩目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之一。
从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看,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经济学家恐无一人能望其项背。
对于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经济学家,一般人都会以为他一定是自幼就对经济学十分感兴趣的有心人,并很早就投入到经济学学习和研究中去了。
然而,林毅夫教授进入经济学殿堂不但是很偶然的机缘,而且为时已经比较晚了,直到1979年进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攻读硕士学位才算是开始了系统学习经济学的历程,那时他已经27岁,1982年才出国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
林毅夫教授当初到北京大学读书,目的并不是为了将来从事经济学研究,而主要是因为初到大陆,需要加深对大陆社会的了解。
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教授和盖尔∙D∙约翰逊教授应复旦大学的邀请访问复旦大学,回国前顺道到北京大学发表演讲。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00871) 刘培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 100010)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大陆各省区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从而导致大量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
基于各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与我们的假说相容。
关键词:自生能力 经济收敛 地区差距一、引 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正如图1(a )和图1(b )所示的那样,中国大陆地区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拉大,31个省区市的人均GDP 和劳均GDP 的变异系数以及人均GDP 和劳均GDP 的基尼系数在1990年之后均呈现上升的态势。
图1 1978年以来的中国地区差距注:(a )图中的变异系数的定义是有关指标的标准差除以均值;(b )图中的基尼系数是根据Lorenz 曲线的原理得来的。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和各省区市统计年鉴资料整理而来。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中国日益拉大的地区差距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解释这个现象。
Chen 和Feng (2000)在对1978—1989年中国29个省的经验研究中,强调了私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私有企业的发展状况能够对地区差距产生影响。
然而,正如激进转轨国家的经验事实所表明的那样,私有化本身并不会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非国有企业之所以充满活力,是因为这些企业进入了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行业,选择了劳动力相对密集的生产技术。
Lee (1994)以及Dayal -Gulati 和Husain (2000)强调了不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量导致了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
不过,这些研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和行业分布的决定因素并没有给出深入的分析。
【能力】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经典
【关键字】能力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a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是林毅夫教授学术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林毅夫教授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
实际上,在经过多年的传播之后,该思想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中研究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
因此,研究林毅夫教授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研究林毅夫教授的经济发展理论,重要的是要紧紧抓住两个概念,即"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两个概念的重要性在于,自生能力概念的提出为出发所能得到的唯一合理的结论。
一、自生能力按照林毅夫教授的定义,"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
否则,这个企业就是没有自生能力的。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b )。
可以看出,"自生能力"首先是一个微观经济的范畴,它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关。
不过,企业之间在经营绩效方面的差别也可能是由于企业管理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而"自生能力"概念则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无关。
或者说,我们必须事先将企业之间经营能力上的差别抽象掉。
在此之后我们将发现,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技术选择。
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否能够取得正常利润取决于企业能否以最小的成本来生产即定的产量或价值。
而为了以最小的成本进行生产,企业就必须按照市场给定的投入品价格选定成本最小的投入要素组合--或者说生产技术。
这就是说,在抽象掉管理因素后,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将取决于企业的技术选择。
假设经济中只存在两种投入--资本和休息,为了取得自生能力,休息价格相对低廉、资本价格相对高昂的经济中的企业应当选择休息相对密集的生产技术,而休息价格相对高昂、资本价格相对低廉的经济中的企业就应当选择资本相对密集的生产技术。
自生能力——精选推荐
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林毅夫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No. C2002012 2002年8月15日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1一.前言从1978年到1990年的12年间,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GDP年均增长9.0%,12年间共增加了2.8倍;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5.4%,12年共增加了5.6倍。
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明显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其中,城市人均收入年均增长5.9%,而农村因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出现超常规增长,12年间年均增长9.9%,比城市高出四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2002 ,第17页,94页,148页)。
中国的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但是当时国际经济学界对中国的改革不甚了解,甚至有许多经济学家不看好中国的改革。
2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应以私有产权为基础,而中国的经济并非如此,国有企业没有私有化,资源配置实行的是双轨制,国家计划还在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转型虽因具有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高、对人口的补贴低、海外华侨多、经济较为分权等有利的起始条件而在一时间内取得成效(Balcerowicz, 1994;Woo, 1993;Sachs and Woo, 1994 and 1997; Qian and Xu 1993),但是双轨制会导致配置效率的损失、寻租行为、国家机会主义的制度化等,是一个最糟糕的制度安排,有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中国的转型最终会因为改革不彻底而失败(Murphy, Schleifer,and Vishny 1992; Sachs, Woo and Yang 2000)。
当时多数经济学家看好前苏联、东欧的改革,因为这些国家基本上是按照现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改革。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波兰、捷克、俄国等国家推行的“休克疗法”,它包含三方面内容,即价格完全放开、由市场来决定;全面、大规模、快速地实现私有化;消除财政赤字,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Lipton and Sachs 1990; Blanchard, Dornbusch, Krugman, Layard, and Summers, 1991; Boycko, Shleifer and Vishiny, 1995)。
林毅夫教授的学术成果和贡献
林毅夫教授的学术成果和贡献作为最早接受现代经济学训练并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家之一,林毅夫教授坚持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深入研究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并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教训中总结、提炼出一般性的经济发展理论,不仅对于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为中国改革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许多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积极推动了规范化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在国内的运用。
一在制度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与拓展林毅夫教授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始于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他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村耕作制度的变迁及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一流经济学期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在发表于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1990年12月号的《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一文中,他以博弈论的观点解释了中国发生于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的原因,认为由于农业生产中的监督极其困难,农业合作社的成功只能依靠社员之间达成一种可以自我实施的协议,但是,1958年之后社员的退出权被剥夺,导致这种协议无法维持,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下降,生产率大幅滑坡,从而导致了农业危机的出现。
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1992年)第82期的《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则用现代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1978年以后中国农作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作出定量估计,发现农作制度由生产队体制转变为家庭承包制的制度变革对1978-1984年间的农业高速增长的贡献达到42%。
而在《中国农业家庭责任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中,林毅夫教授进一步探讨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作制度发生变革的原因,由于农业生产中的监督困难,生产队中的最优监督水平一般很低,造成社员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激励条件下社员的努力程度和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在家庭农场劳动的农民,因而触发了这场农作制度的变迁。
在此基础上,林毅夫教授还分析了农作制度改革对于农场投资和农业新技术扩散的影响。
阅读林毅夫的《论经济学方法》有感
阅读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有感近期阅读了林毅夫的《论经济学方法》,给我一种耳目一新却又平易近人的感觉,真是受益匪浅。
纵览全书,至少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体系完整,全面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教条式苏联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取而代之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涌入中国的西方经济学流派。
百家争鸣固然有利于学术繁荣,但同时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和交流上的困难。
虽然都冠以经济学之名,但是由于各流派在经济学研究目标、内容、标准、方式乃至研究中使用的语言上的不同认识,引起了他们在理论、经验、政策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众说纷纭,而且这种分歧已经到了互不理解和互不交流的境况,成为当前经济学前进道路上难以逾越的主要障碍。
这种状况无疑根源于人们对经济学划界问题的不同回答,不同学派给出不同的经济学划界标准,亦即不同学派对经济学有不同的界定。
与其他经济学家一样,林毅夫也专注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论经济学方法》一书中,林毅夫将这一问题置于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
他认为,学习和研究经济学必须日积月累,“用力日久而一旦豁然贯通”,要达到豁然贯通就必须去了解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否则,很难有豁然贯通的一天二、主线清晰,简明扼要。
《论经济学方法》内容准确、脉落清楚,侧重于基本事实、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的介绍与阐述,注重叙述与评论相结合,以阐述为主,兼有必要的评论。
写作最重要的是简单明了,而不是事无巨细包罗无遗,读者的时间是稀缺资源,简明性正体现了经济学本身的原则。
该书的简明性在于突出重点,紧紧抓住经济学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脉络予以客观介绍与阐述,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三、具有学术价值。
该书对经济学方法的由来、发展和演变过程做了客观、全面的介绍、分析和评价。
该书不仅包含了著作者个人的研究成果,而且也注意合理吸收了有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该书不仅理论性、知识性强,而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经济学方法》这本书由“与林毅夫对话—论经济学方法”,“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贺《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发展”、“学问之道”和“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等五篇文章组成。
(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一)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
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
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
自生能力与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建设 林毅夫
一、当前资本市场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中国内地正规的股票市场,是 ! 9 9 " 年和 ! 9 9 ! 年先后在上海和深圳建立 起来的,建立股票市场的初衷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当时的理论 界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是所有者缺位。而国有企业上市后,散户 持有上市企业的股票。这些散户都是用自己的资金来购买股票,应该会关心 自己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他们会积极地监督上市公司的行为,改善国有企 业的公司治理问题。上市企业的经济绩效应当会有所改善,国家作为企业的大 股东可以因此而搭乘散户的便车,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和公司治理的问题。 但是,国有企 业 上 市 后 的 普 遍 情 形 是“一 年 绩 优,二 年 绩 平,三 年 绩 差” 。在上海上市的第一批% $ 家公司的股票现在基本都已成了垃圾股。根据 笔者的一项计量研究表明,一个公司在上市五年之后各种绩效指标和没有上 市的国有企业没有两样。实际上,散户一般不关心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 也不长期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中国股市的换手率非常高,有文章统计(高 ) — 潮生, & " " & ! 9 9 : & " " !的#年间,我国沪深股市的平均换手率为 ’ " : 4 $ ;, 相当于一年换手’次。表 ! 对世界主要股票市场的换手率做了统计,在一个 国际比较的背景下,可以发现中国沪深股市的换手率远远高于其他股票市场。 在频频的换手中,散户只在乎股票价格的涨跌,也就是说他们购买股票的主 要目的是投机。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徐小年博士做的一项统计分析的结果也 印证了上述判断(许小年, ) ,按他的研究,美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成分大 & " " ! 约为! ’ ;— & " ;,中国股市的投机成分则超过%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生能力理论述评苏红键 08113144摘要:本文讨论了林毅夫先生的自身能力理论关于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解释。
认为该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转型,但在解释经济发展问题的时候,由于其依然基于新古典“企业同质性”的假设,其解释力有待商榷。
关键词:自身能力;经济转型;经济发展1 前言东欧国家“休克疗法”的失败与我国“渐进式双轨制”改革的成功是西方经济学家无法解释的现象。
林毅夫指出西方经济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把企业自生能力作为暗含的前提,而这一假设并不符合转型中国家的现实情况。
转型中国家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因为政府的赶超愿望,进入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不具自生能力。
林毅夫的自生能力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经济学难题,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国企改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产业政策等问题。
本文旨在对自生能力理论进行述评,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对自生能力理论进行综述,包括自生能力理论的提出及其对经济转型的解释、自生能力理论的扩展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对自生能力理论进行评论;第四部分基于第三部分指出的不足之处,说明发展趋势。
2 自生能力理论综述自生能力理论的提出主要是用来解释主流经济学家所提倡的“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失败、而他们不看好的中国的“渐进式双轨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该理论通过修正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暗含前提,将比较优势与企业自生能力联系起来,进一步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什么应该采用比较优势战略。
这一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综述:首先说明自生能力理论的提出以及它对经济转型的解释;然后说明自生能力理论的扩展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解释。
2.1 自生能力理论的提出与经济转型2.1.1 经济转型中的难解现象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经济学难解之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和前苏联的体制改革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中国从1978年开始其市场取向的渐进式改革以后,至2005年,GDP增长了11.7倍,年均增长率高达9. 6%。
到2008年已经实现了30年的持续增长,并仍在持续。
另一方面,前苏联在实行由西方经济学家主导下设计的激进式改革特别是休克疗法以后,却经历了一次超级通货膨胀,GDP几乎下降了50%,其经济损失几乎只有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可以与其相提并论。
按照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改革要一步到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俄国和波兰政府的经济改革顾问萨克斯极力在波兰和俄国推行休克疗法,并为这两国政府所接受。
他曾进行这样的类比:“如果英国的交通规则由靠左行驶改为靠右行驶,他们应当逐渐地改变交通规则还是一下了把车移到右边行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80年代中期也曾对中国领导人说:“价格改革要一步到位,举例说,如果你要砍狗尾巴,要一刀砍下去,狗可能会痊愈,如果一刀一刀分段砍,则很可能把狗折磨死。
”西方经济学家对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一般持藐视态度,他们认为渐进的改革只能带来混乱、不确定性、内在的不一致和各种政治阻力,以及新的扭曲,只有激进的一揽子改革才能避免人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并迅速建立起新的经济秩序。
然而事实却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许多著名经济学家的预言恰恰相反,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而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反倒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倒退,它们的改革并未出现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预期的效果。
2.1.2 自生能力理论的提出对此,林毅夫指出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休克疗法”的转型政策建议是建立在“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暗含假设基础之上的,但这样的假设并不符合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也就导致了灾难性的政策建议。
1999年,林毅夫在《美国经济评论》撰文,提出了自生能力的概念。
自生能力是根据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来定义的。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条件下,如果能够获得不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水平,则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
反之,如果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的预期利润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水平,则不会有人投资于这个企业,这样的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只有靠政府的扶持才能够生存。
在自由、开放、充分竞争的经济中,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会影响这个企业实际的利润率水平,这是大家熟悉的。
但是在给定正常经营管理的条件下,一个企业的获利能力还决定于其产业和技术选择是否得当。
图1 要素相对价格和产品的技术选择如图1所示,假定有一个只拥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并只生产一种产品的经济。
图中,I是一条等产量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不同的生产技术,A点的技术比B 点的技术资本密集,但两种技术所能生产的产品量相等。
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到底以哪一个技术来生产较好,则取决于哪一种技术的生产成本较低。
如果这个经济中等成本线是C 线,那么,在竞争性的市场中,只有选择B点来生产的企业才能够获得可以接受的利润水平,如果选择了其它种类技术来生产,则企业将会有亏损,例如,如果采用了A点的技术,亏损将达C和C1的距离SA。
同理,如果等成本线是D,则只有选择A点的技术,企业才能获得可以接受的利润水平。
在一个经济中,到底等成本线是像C或像D,则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的结构。
如果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在劳动力上有比较优势,则等成本线会像C而不像D。
相反,如果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在资本上有比较优势,则等成本线将会像D而不像C。
所以,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获得可以接受的利润水平,亦即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取决于它所采用的技术特性是否和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一致。
如果和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不一致,则这样的企业不具有自生能力,只有在政府的补贴和扶持下才能存在。
我们可以把上述一个产品的经济的讨论扩展为一个产业中有许多产品的经济,以及一个经济中有许多产业的情况,所得到的结论同样是: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是否合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一致。
如果不一致,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这个企业即使有很好的管理也不能获得可以接受的利润水平,它的存在有赖于国家的保护和补贴。
一个企业的自生能力决定于其产业、产品、技术选择,说明这个概念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日本的农业。
日本的农业以小农为主,农场主既是所有者也是经营者,所以不存在产权的问题,也不存在任何公司治理的问题。
但是日本是一个土地极端稀缺的国家,在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如粮食上不具比较优势;又是一个劳动力价格极端昂贵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上,也不具比较优势。
日本农业的精耕细作在世界上是有名的,但是,日本农场的生存有赖日本政府的高额财政补贴和关税保护,如果日本政府开放农产品的自由进口,日本绝大多数的农场都要倒闭。
2.1.3 自生能力理论与经济转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假定企业具备自生能力是合适的,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的政府,除了很特殊的产业中的企业外,一般不会给予企业补贴和保护。
一个企业如果在正常管理下,大家不预期它会赚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根本不会有人投资建立这样的企业。
如果这样的企业,因为错误的信息或决策而被设立起来,投资者也会用脚投票,而使这家企业垮台。
所以,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上存在的企业,应该都是具有自生能力的,也就是,只要有正常的管理就应该预期能够赚得正常的利润。
既然如此,发达国家主流的经济学用它作为暗含前提来构建理论模型是合适的。
但是,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很多企业是不具备自生能力的,也就是即使有了正常的管理,在竞争的市场中也无法获得大家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
为什么一个企业会不具自生能力?这主要和这个企业所在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以及所用的技术是否与这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是否一致有关。
如果一个企业所在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所采用的技术不符合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国外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的产品相比,价格将会较高,除非政府给予保护,否则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上这个企业就不可能生存。
转型国家的许多国有企业也和日本的农场一样存在同样的自生能力的问题。
因为在转型经济中的许多国有企业是政府为了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水平而违反其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尤其以重工业中大型的国有企业为甚。
传统计划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在转型过程中,传统企业不具有自生能力的问题就会有隐性变为显性,企业自生能力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转型能否平稳和成功的关键。
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既然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无法生存,那么,以“休克疗法”的方式试图一步跨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鸿沟,必然造成大量的企业破产、失业,经济的崩溃和社会动荡就不可避免。
大量的企业破产和失业实际上是任何社会都难以接受的,因此,在实行了“休克疗法”以后,政府仍然会继续补贴那些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结果造成有休克而无疗法的尴尬局面。
像我国那样以渐进的方式,实行双轨制,一方面开放政府对资源的严格控制,允许新的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率,创造新的资源增量,为传统部门的改革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继续给予传统部门的企业必要的保护和扶持,使其不会马上面临关门、破产的危险,然后创造条件解决传统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
这种方式有可能及维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同时又保持较高的增长,使转型有可能在帕累托改进或卡尔多改进的方式下进行。
2.2 自生能力理论的扩展与经济发展2.2.1 经验证据:赶超战略的失败与比较优势战略的成功企业自生能力不仅是转型国家中的核心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取得独立的一些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领导人,看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对其政治、经济力量的决定作用,但是却没认识到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内生于其要素禀赋结构的,于是试图在自身的比较优势不具备的条件下去发展和发达国家同样水平的产业,于是靠对要素价格、金融体系、国际贸易、投资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干预而把这些产业建立起来(Chenery, 1961; Krueger,1992)。
但是,这些产业中的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只有在政府的持续保护和补贴下才能生存,而政府对价格信号、资源配置、市场竞争的干预必然导致寻租行为的横行和裙带资本主义等现象,而导致收人分配不公、效率低下、经济、社会不稳定等(Krueger, 1974;林毅夫,2002)。
上述思想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在一些新兴工业化经济如韩国也存在,我国台湾省的人均收人比韩国高,但韩国的大企业集团,与我国的台湾省的同类企业比较,在技术、资金密集程度上高了一个档次。
在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中,台湾的汇率只贬值了15%,而且,除了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资本帐户没有开放的大陆以外,台湾是在东亚地区唯一维持正增长的经济,1998年达4 . 5 %,1999年达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