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方案评价参考.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评析方案应着眼与方案的整体,避免以
偏概全。
5。评析方案应从城市系统整体着手方案的合理性,然后依次对城市系统中各子系统容工业经济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绿化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居住生活建设、公共生活建设等六个子系统进行分别论述,这样的方案评析井井有条;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次序原则。
6。方案中的优点应给予肯定,不足之处不仅要指出,还应尽可能的提出合理化建议。
7。避免只分析不评析,也要避免只评析不分析。
8。文字简练,规范规划术语,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评析内容
一、用地功能分工: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有准确细致的用地功能分工,做到规划地区各类用地功能相互结合又互不干扰,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交通、道路、河流、绿地等。
二、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地段应与基地周边的城市道路及穿过地段的城市道路有很好的衔接关系,道路系统层次应分明,主次、支路的长度和比例恰当。道路走向及高程应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地形,节约工程投资。并设置充足的停车面积以便于疏导交通,避免人车交叉,合理分流。
三、建筑空间布局:修建性详细规划要处理好基地与其他地区的设计关系,在城市景观、内外部空间等方面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处理好基地本身的整体空间布局关系,做到结构清晰、主次有高低错落,处理好细部与小尺度的外部空间。
四、绿地及景观规划布局:绿化作为生命的象征,其在城市中所起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规划的不同层次都应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原有河流水系进行绿地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突出地方及基地特色。
五、工程管线规划及竖向规划:作为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首先要注意与城市市政管网的合理衔接,在布置、走向、高程设计中,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地势,接近拥护,节约资金,不破坏生态环境。
六、各类经济技术指标:这方面包括估算工程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应对规划的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进行比较、核算,以达到科学合理。
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分析和综合评价
一、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评析要点
1。居住区用地位置的选择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2。居住区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是否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3。居住区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主次结构是否协调。
4。居住区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均衡,是否形成完整的居住生活系统。
5。居住区内的建筑的选型是否经济合理、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是否有利于创造良好居住环境。
6。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完善,服务规模能否达到最优。
7。居住区道路是否满足居民出入方便、安全、便捷,而且有利于组织汽车交通。
8。是否具有完整同意的建筑艺术空间组织。
9。是否具有邻里公共生活的共享空间。
10。是否满足家庭私密性生活要求。
二、空间与环境设计
1。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
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尘及噪音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
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生活。
4。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车库等小建筑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
5。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6。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区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注意事项:
篇二:评价一个城市总体规划的好坏
评价一个城市总体规划的好坏:
1、是否与城镇体系规划较好衔接,是否可以为顺利进行详细规划奠定良好规划基础,顺利进行衔接。
2、城市性质的叙述是否能准确体现城市的主要职能,代表城市发展方向。
3、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划定是否与城市未来发展定位相符,并具有一定弹性。
4、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是否实事求是地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资源及城市发展的限制。
5、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是否合理,用地平衡是否科学,用地布局的整体效益是否能够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生活中起促进作用。
6、城市对外交通及内部交通是否形成整体网络系统,并着眼于区域规划,发挥城市交通的整体作用。
7、城市市政公用工程基础设施布局是否合理,规划容量是
否与城市发展规模及性质相适应。
8、靠近江河湖海地区的城市是否具有完善的防洪体系规划及相应治理目标。
9、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保护效应如何最大限度避免了污染。
10、城市防灾和人防系统是否有明确的系统规划。
11、对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是否划定了保护和控制范围;其保护和控制范围的规模是否有利于保护规划、有利于形成城市特色。
12、近期建设规划是否可行。
13、总体规划的综合技术经济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目标。
14、与城市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度。
15、城市总体规划的图面是否过于追求几何规整性。
16、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已经采纳群众意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