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言迟,不读终身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不言迟,不读终身痴

今天下午是学校这学期第一次读书汇报会,三位教师进行交流,都结合自己暑期读的谈感受,各有千秋。本来我是精心准备了的,想多说几句,但只提纲挈领谈了几点,主要还是希望大家多读多思考多交流表达多写作。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内在需求,就像每天必须刷牙洗脸一样,不可或缺。

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大多产生在中年以后,但能不能取得这种状态则取决于青年时期的准备。中年以后的读书可以随心所欲,而在青年时期却不能过于随意,需要指点。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读书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这

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杂诗》。陶渊明喜爱读书,这

首诗就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这

是唐代文豪韩愈的一首读书诗中几句。在这里,他指出在治学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躬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哲学家朱熹的的一首著名的哲理诗《观书有感》。诗中以书喻“活水”,告诫人们“方塘”并非无源

之水,而是因为有了“源头活水”,才使其清澄明净,永不污浊。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生动形象。“古人学问无遗为,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在诗中,诗人一方面强调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一方面还特别强调做学问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必须亲自动手去实践,这样才能学得深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予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迫。”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一诗。苏东坡对读书情有独钟,在这首诗里,他不但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进行了诗化,而且告诫人们要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不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是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的《读书》诗。这里,他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在“涵泳(细细体会琢磨)”,其实这就是他读书经验之谈。

“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这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一首劝学诗《书院》。诗中提出勤奋读书如农夫耕地,耕耘多少收获多少。

“一个军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这是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的《怜愚诗》。在这里,他忠告人们读书要专一,不要信马由缰,见异思迁。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读书诗。在这里,诗人告诫人们,读书如果不解其中味,囫囵吞枣,这无疑与蠹鱼一般。袁枚曾把读书比喻为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长痰瘤。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这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一副家教诗联。诗联教育子女要认真读书做好人,要像竹子子那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

清代诗人法式善写《读书四首》,论述了读书的道理和方法,很能给人以启迪。第一首讲藏书的丰富:“读书如蓄货,一室靡不有。瑰奇产岩阿,幽怪发渊蔽。当其求莫致,岂借跋涉走。”第二首讲读书的循序渐进:“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第三首讲读书要克服困难:“读书如行跑,历险毋惶惑。安保万里程,中间无欲仄。自古志士心,往往伤壅塞。”第四首讲读书的立意:“读书如将兵,当先讲纪律。将军扫群寇,势若风雨疾。”

曾国藩认为读书必须要有滴水穿石精神,他说,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持之以恒,直到读懂为止。学问之道无穷,以有恒为主。看书不必求多,亦不必求记,但每日有常,自己进步,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梁启超主张抄书,他说,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但真正做

学问的人,总离不开这条路。

为什么读书?

早读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读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百味不如读书味,回味无穷数读书”。读书之所以可以让百

味甘拜下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而且是可持久的,一部好书让人铭记并受用一辈子。美食可以轻易地用金钱换取,而书却只能通过阅读才能变成知识的力量。因此,人们对饱食终日的饕餮之徒经常嗤之以鼻,而对囊萤映雪的读书之人却每每肃然起敬。

黄山谷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呈现给你。成功或失败时,书让人恢复宁静、宠辱不惊;烦恼痛苦时,书让人摆脱烦躁、平和豁达;冲动时,书让人恢复理智;遇到挫折时,书让人明白苦难是可以滋养人的,挺过去,会更坚强。

培根在《论求知》中有言道:“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我认为,他所阐述的读书的三种用途,恰到好处的概括了读书的三种意义。消遣一说是人们读书开始与烦躁时所抱有的思想。初学者对知识并无渴求之感,读书之意义也就是消磨时光;而烦躁之人因无法静下心来读

书,感到事物都无聊透顶,便也用读书来打发时光。消遣是读书中最初级也是最浅薄的意义。装饰一说是我们一般人读书时所抱有的心态。在家中放一部《四书》,装作文雅地诵读几句《论语》,好在与他人高谈阔论时有所谈及,这便构成了读书的进一步意义——在高谈阔论时作为装潢,或者是说铸成谈笑风生时的资本。而这两种读书之义,只是浅薄之义,深层挖掘且要看增长才干。读书增长才干不是讲要一味地按书本办事,那样只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鉴别真理,便是读书的深层内含所在。

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才能和气质。读书的人在读书求知的过程中渐渐解脱了自己、慰籍了自己、充实了自己、实现了自己。在今天,能有一份恬淡的心情去读书,尤其是读名家名著,本身就是一种至高的享受。与书有缘是一种福气,与书有缘永远不会俗气。

读书能使我们经常保持好心情、好心态。读书能使人静下心来,冷静客观地对待让我生气的人和事。人世间有许多诱惑,人生也难得事事如意。穷人有穷人的苦恼,富人有富人的困惑;百姓有忧愁,官员有郁闷。多读书,尤其是读好书,就能平和心态,净化心灵,让心中常常涌出一泓乐观、豁达、友善之清泉。

读书能使我们活跃思维、启迪智慧。经常读书可以使大脑中枢神经处于活跃状态,年青人可以养颜,老年人可以防痴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