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一)
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实践路径参考借鉴
海尔的“人单合一”实践模式参考一、“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实践过程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
要完成由制造到服务的转型,员工必须转型,从听命于上级转向听命于用户。
为此,海尔集团提出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搭建一个能够将用户需求、员工价值自我实现和企业发展有效融合的崭新管理模式,即人单合一管理。
在战略层面,要实现从原来的先造产品再找用户,变为先创造出用户价值再制造产品。
通过虚网即互联网与用户建立互动平台,挖掘用户需求;通过实网即营销、配送、服务网络,快速满足用户需求。
海尔集团努力实现从大规模制造转为大规模定制,从制造型企业转变为服务型企业。
在组织层面,从原来的大事业部制经营组织形式转变为以自主经营体为基本创新单元的三类三级倒三角型经营组织架构,将原来所有部门按照线体、型号、市场以及一级、二级、三级划分为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建立以自主经营体为单元的快速反应组织架构,使员工通过自主经营体与客户直接对接,由自主经营体直接决策和满足用户需求,彻底改变决策流程链条太长、执行迟缓、员工被动的缺陷。
在核算机制上,改变传统的财务核算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自主经营体的三张表,即损益表、日清表、人单酬表。
第一张表表明创造用户价值的正确方向,第二张表精确到任务完成的流程时效,而第三张表就是员工和自主经营体自我经营的最终结果,直接决定了自主经营体和员工的薪酬。
在流程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从原来的信息孤岛变为开放的信息化系统。
海尔集团通过信息化平台与用户互动,及时把握用户需求,并以最优方案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掌握经营体的绩效和问题,并提供资源和专业服务帮助经营体达成目标。
在经营模式上,推行“人单合一”管理。
传统的经营机制是人单分离的,“内部管理与市场拓展两张皮”,权力集中在领导。
海尔彻底扭转了这种经营机制,把经营决策权、资源配置权和利益分配权下放到一线员工,由他们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来自主经营。
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生产培训
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生产培训1. 引言在传统的制造业中,大规模生产是主流方式。
通过大规模生产,企业可以迅速提高产品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大规模定制生产逐渐成为制造业的新趋势。
2.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概念大规模定制生产是指在保持大规模生产的高效性和低成本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实现个性化产品的生产和定制。
大规模定制生产旨在通过生产过程的柔性和可变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3.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优势大规模定制生产相比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具有以下优势:3.1 满足个性化需求大规模定制生产可以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灵活生产。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产品的颜色、尺寸、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定制,从而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3.2 提高产品质量大规模定制生产可以通过更加精细的生产过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
相比于大规模生产的批量生产方式,大规模定制生产更加注重每个产品的细节和质量,从而提供更好的产品给消费者。
3.3 减少库存压力传统的大规模生产会导致大量的库存压力,因为生产的产品需要在仓库中等待销售。
而大规模定制生产可以根据订单的实际需求进行生产,避免了库存积压的问题,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3.4 提高客户满意度大规模定制生产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定制,提供更加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产品。
这样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使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企业的产品。
4. 大规模定制生产培训的重要性为了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企业需要培训员工掌握相应的技术和知识。
大规模定制生产培训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4.1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大规模定制生产依赖先进的技术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使其掌握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适应大规模定制生产的需要。
大规模定制
回顾历史
Text 2
福特:立体声音响使汽车成 为小型音乐厅; 别克:汽车悬浮系统使客户 在“轻柔”和“运动”中选择; 奔驰: 13 种不同的调节装置, 客户可根据爱好调节汽车的环境。
大 规 You 模 r text 定 her e 制
回顾历史
Text 2
概念
大规模定制( Mass Customization , MC)是一种 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环境于一体,在系统 思想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充分利用企业已有 的各种资源,在标准技术、现代设计方法、信息技术 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效率提供定制产品 和服务的生产方式。
敏 捷 You 制 r text 造 her
e
背景
Text 2
方式——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的设想诞 生了。该计划始于1991年,有 100多家公司参加,由通用汽车 公司、波音公司、IBM、德州仪 器公司、AT&T、摩托罗拉等15家 著名大公司和国防部代表共
特点
Text 3
II.以模块化设计、零部件标准 化为基础
通过模块化设计、零部件标准化 ,可以批量生产模块和零部件,减 少定制产品中的定制部分,从而大 大缩短产品的交货提前期和减少产 品的定制成本。
大 规 You 模 r text 定 here 制
特点
Text 3
III.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柔性制造 技术为支持
TEXT1 TEXT2
TEXT4
TEXT3 TEXT5
TEXT6
大 规 You 模 r text 定 here 制
优缺点
Text 5
大规模定制生产有哪 些优缺点呢?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理论综述及实践应用-简述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基本模式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理论综述及实践应用|简述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基本模式内容摘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Mass Customization,MC)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新方法,是一种关于企业成功的新思维模式,该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中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差异化需求的缺陷。
这种面向体验式消费的MC在中国的实践才刚刚开始,本文主要论述了MC 的产生背景及相关概念,分析其在国外的相关实践情况,最后研究了大规模定制生产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生产特点应用大规模定制生产理论综述197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在《Future Shock》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的设想:以类似于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时间,提供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1987年,斯坦·戴维斯在《Future Perfect》中首次将这种生产方式命名为“Mass Customization”,即大规模定制(MC)。
1993年,B·约瑟夫·派恩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中给出定义:“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急剧增加,而不相应增加成本;范畴是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其最大优点是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
我国学者祈国宁教授认为,大规模定制是一种“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在标准技术、现代设计方法、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
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产品族零部件和产品结构的相似性以及通用性特点,利用标准化、模块化等方法来降低产品的内部多样性,同时增加其外部多样性,为顾客更好感知。
然后,通过重组将产品定制生产全部转化或部分转化为零部件的批量生产,以此迅速向顾客提供质量高、成本低的定制产品。
综上,可以得出大规模定制更全面的定义,即大规模定制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环境于一体,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所有资源,在标准技术、现代设计方法、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下,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以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
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大规模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新时代自从互联网的普及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正在逐渐被个性化需求所取代。
在这个新时代中,大规模定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大规模定制的定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是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是指在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化生产。
与传统的批量生产相比,大规模定制能够根据个体消费者的需求,快速高效地生产出符合其独特要求的产品。
大规模定制的兴起,标志着消费者需求的转变。
在过去,消费者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上。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
他们希望能够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满足自己独特的口味和需求。
大规模定制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大规模定制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服装定制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过在线定制平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和风格,定制出合适的衣服。
这种个性化订制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此外,大规模定制还应用于家具、化妆品、鞋类等领域。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面料、颜色、款式等来订制属于自己的产品。
大规模定制的兴起也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以往,企业主要侧重于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然而,如今,企业需要转变思维,重视个性化需求。
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制定灵活的生产方案,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与此同时,大规模定制还需要与智能科技相结合。
通过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企业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消费者数据,为消费者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
不过,目前大规模定制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生产成本的问题。
与传统的批量生产相比,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成本较高。
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优化来降低成本。
其次,大规模定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系统。
大规模定制的概念
大规模定制的概念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是一种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环境于一体的生产方式。
它主要是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在标准技术、现代设计方法、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
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思想是基于相似性原理、重用性原理和全局性原理,将定制生产的生产问题通过产品重组和过程重组转化为或部分转化为批量生产问题。
这种生产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它强调灵活性和快速响应,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和定制化需求。
大规模定制的实施需要企业具备高度柔性的生产系统、快速响应的市场信息系统以及与客户紧密互动的营销系统。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在保持高效率、低成本的同时,提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最新)管理思想精髓创造新的商业模式面对很大挑战
创造新的商业模式面对很大挑战一、为什么要创新商业模式(一)互联网时代的制造——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比如说制造,过去全世界对中国企业的评价就是大规模制造非常有竞争力。
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必须改变,从大规模制造必须改变为大规模定制。
虽一字之差,但差距非常大。
大规模制造的时候,一个型号抓住一个定单可以生产几十万上百万,但是大规模定制时代,可能仍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订单,但却变成几十上百个型号。
确切地说,企业和用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主动权改变了,过去传统经济下,不对称的主动权在企业手里,我生产什么,用户被动接受什么。
而现在主动权到了用户手里,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所有的产品,所有的价格,都可以进行选择。
这就不是以企业为中心,而是以用户为中心,这是非常大的改变。
如果你不能改变,还抱着低成本、大规模制造的旧模式肯定不行。
(二)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从以“价格+广告”卖产品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卖服务传统模式下营销的优势在哪儿呢?就是价格+广告。
如果既是广告的标王,又有价格的优势,肯定在市场上有优势。
但现在不行了,从以价格的优势卖产品必须改变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卖服务上。
如果还是靠广告、靠低价,不可能有持久的竞争力。
互联网时代,给用户带来的非常重大的两个标志:第一个是移动服务,第二个是社交网络。
这两点,使得营销完全改变了。
移动服务可以移动交费,可以移动通话,所有的都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很多企业做得非常好,比如说苹果,它自己声称我不是科研驱动,是用户体验驱动,所以创造了一个奇迹。
宝马的7系列,没有设计出来之前,就在网络上和用户进行互动,没有设计起来之前就有了用户需求和用户资源。
另外像亚马逊,是全流程的用户体验,包括儿童买一个玩具都帮你选择,给你提供一个服务方案,甚至这个儿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长了一两岁再提供什么产品,这和原来的卖产品不一样了,变成卖服务方案。
像《Facebook效应》这本书里所说的,在网络上有4500万个小组,一定会超过谷歌,因为谷歌是满足需求,它是创造需求。
《大规模定制生产》PPT课件
精选PPT
31
大规模定制产品和服务
五、构件模块化以定制最终产品和服务
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个性化定制水平,是建立能配置成多种最终产品和 服务的模块化构件。 规模经济是通过构件而不是产品获得的; 范围经济是通过在不同产品中反复使用模块化构件获得的; 定制化是通过能配置的众多产品获得
精选PPT
12
大规模生产模式
商业史学家(David hounshell)
“把工件送到工人面前”是装配线的灵魂。在装配线生产中,福特 公司的工程师们找到了使动作慢的工人快起来和使动作快的工人慢下来 的方法。这种装配线使福特工厂的生产变得就像日出日落一样有规律。 随着装配线的安装及其在生产作业所有阶段的广泛推广,福特的工程师 们真正实现了大规模生产。
外的费用; ➢ 细分市场规模越来越小且不断变化,产品开发速度日益加
快; ➢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精选PPT
20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形成
大规模定制模式与大规模生产模式的对比
焦点 目标
大规模生产
大规模定制
通过稳定性和控制力取得高效 通过灵活性和快速响应来实现
率
多样化和定制化
以几乎人人买得起的低价格开发、 生产、销售、交付产品和服务
不能在期望客户对庞大的单一市场感兴趣,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缩短产品生命周期、满足细分需求,主动引起变化将获得强大的优势; 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还可以增加产品品种;
精选PPT
6
历史的回顾
领先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低成本、多品种、大量生 产的生产过程,甚至建立了面向个性化定制产品 和服务的生产过程
研究生课程:先进制造技术专题
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服务的转型的研究
要 】本文介绍了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描述 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异同点,指 出定制化就是为满足客户的个性化 需求 ,阐述 了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 中,从大
规模 生产转型到大规模定制服务的趋势。 【 关键 词】大规模生产;定制服务;大规模定制
1服 务 业 的发展 现 状 . 从 上 个世 纪 8 年 代 到 现 在 的 3 年 里 ,世 界 上 的 主要 经 济 体有 O O
个 巨大 的 转 变 , 即经 济 的 支 柱 产 业从 传 统 的制 造业 慢 慢 转 向为 服 务业 。美 国 、 日本 等世 界 上主 要发 达 国家 的数据 表 明 ,在这 个 时期 内 ,尤其 是在 2 世 纪9 年 代 中后期 开始 ,服 务业 的产 值增 长 迅速 。 O O 2 世 纪9 年代 美 国就 已进 入服 务经 济时 代 ,在信 息技 术 的推进 下 , O O 美 国 已从 工业 社会 向信 息 社会 转型 ,而 美 国 的经济 已经 从制 造业 经 济 转 型 为服 务 业经 济 。就美 国而言 ,服 务业 增加 值 占G P 比重 已 D的 经达 到8 % O ,反观 我 国 ,2 1 年 ,中 国的服 务业 增 加值 占G P 比重 00 D的 仅 为4 % 3 。服 务 业在 发达 国家 已经 有 了极 其 重 要 的地 位 ,它对 经 济 增长 的 贡献 率 已经超 过 了工业 。简言之 ,服 务业在 中国的 发展 任重
Ec n mi o o c& T a e U a eS m. 2 0 t b r 0 1 r d pd t u NO. 2 Oc o e. 1 2
从 大 规 模 生 产 到 大 规 模 定 制 服 务 的 转 型 的 研 究
钟 烨
制造业大规模定制
制造业大规模定制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制造业开始逐渐向大规模定制转变,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大规模定制的意义、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大规模生产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库存压力大、生产周期长等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而大规模定制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生。
首先,制造业大规模定制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日益趋向于多样化、个性化,他们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定制产品。
大规模定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从而提高产品的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大规模定制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风险。
传统的大规模生产需要提前大量生产产品并储存,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增加了产品库存风险。
而大规模定制可以根据订单实际需求进行生产,减少库存压力,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此外,制造业大规模定制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更加灵活的生产方式,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组织生产流程,减少生产周期,提升生产效率。
同时,定制化的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制造业大规模定制将会成为制造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设计能力、生产技术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大对制造业大规模定制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总之,制造业大规模定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抓住大规模定制带来的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尔的商业模式分析
海尔的商业模式分析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 年创立于青岛。
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 21 个工业园,5 大研发中心,19 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 8 万人。
一、价值主见1.目标顾客:全部个人、企业、家庭现实及潜在客户2.市场定位:从年报和资料来看,它的价值主见还是给客户供给差异化的、技术领先的产品。
海尔集团依据市场细分的原则,开发差异化产品。
在选定的目标市场内确定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多品种多规格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
海尔把自己的产品定位在名牌产品的高层次上,对于不同的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都有肯定的消费群。
对不同档次、不同偏好、不同年纪的消费者进展细分,例如对学生群体开发了小型冰箱和洗衣机等,满足消费者的不同的需求。
从客户选择上看,海尔既效劳中高端市场,同时也在进入三四级城市和农村市场。
在洗衣机市场上,海尔集团依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考虑不同的消费需求,供给不同的产品。
例如针对江南梅雨天气较多,开发了洗涤、脱水、烘干于一体的海尔“玛格丽特”三合一全自动洗衣机。
针对北方的水质较硬的状况,海尔集团开发了专利产品“爆炸”洗净的气泡式洗衣机,即利用气泡爆炸裂开软化作用,提高洗净度 20%以上,受到消费者的欢送。
针对农村市场,研制开发了以下产品:①“大地瓜”洗衣机,适应盛产红薯的西南地区农民图快捷省事,在洗衣机里洗红薯的需要;②小康系列滚筒洗衣机,针对较富有的农村地区;③“小神螺”洗衣机,价格低、宽电压带、外观豪华,格外适合宽阔农村市场。
随着互联网的时代降临,需求是共性化的,不再是出来一个产品,流行什么产品大家跟着走,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共性化需求。
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就是先找用户,在互联网上与用户充分沟通,完成前端设计,依据用户需求去生产。
海尔市场细分太多了——其面临的是口味快速变化,并格外多样化的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所以海尔要创商业模式就是向效劳模式转型,从根本上是客户聚焦模式,是对现有产品领先模式的颠覆。
海尔“黄金圈法则”:离开跑步机融入互联网
海尔“黄金圈法则”:离开跑步机融入互联网作者:邱江勇来源:《中国电子报》2015年第76期“我把传统经济比喻为在跑步机上跑,现在的关键是能不能从跑步机上下来融入互联网。
”这是张瑞敏的最新金句。
近日,2015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上,以管理模式创新而闻名的海尔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用“跑步机”隐喻传统经济在互联网时代,越奔跑越易陷入恶性循环。
这更像是对执迷于传统经济思维模式的那些人和企业发出的告诫。
就在一个月前,张瑞敏也曾喊话,颠覆代表“单边市场”的传统模式。
那一次,他在北京详细阐述了“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宣告10年之后该模式进入“共创共赢”的2.0时代。
危机感强烈的张瑞敏深信,在互联网“双边市场”,参与交互的多方可以实现共赢,而单边市场的“和顾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必死无疑。
“离开跑步机,融入互联网。
”他说。
不过接下来将是没有路标的探索和试错。
张瑞敏甚至不愿意用“实践”来形容侮尔过往的努力,他曾问道欧美、日本,却始终无法找到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
应邀在2015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上以海尔互联网工业转型为主题发表演讲的他,最后告诉台下寻求答案的观众,如果不能适应互联网这一套,离开跑步机也会失败。
最艰难的颠覆美国人西蒙·斯涅克曾给出一个“黄金圈法则”:自内而外是3个有逻辑关系的同心圆,分别代表为什么、怎么做和是什么。
“黄金圈法则”认为,不论考虑什么问题,都要从“为什么”切入——挑战现状、战胜自我,而非“是什么”,否则将满足于现状。
利用“黄金圈法则”,乔布斯从“为什么”开始,使得iPad红遍全球。
反例则是柯达,昔日胶卷业霸主抱定“我是老大”的思维,最终溃败。
一进一退的结果昭示,满足现状便不可能转型。
“‘黄金圈法则’是海尔转型过程中所有的思想依据。
”张瑞敏强调。
“提出新目标,一定要形成一个新的体系去实现它”,这是该法则最重要的启示之一。
美国2007年开始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全体共治,8年以来困难重重,推行这一模式的企业最大也不过1500人。
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定制在中国的历史性命运
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定制在中国的历史性命运引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定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定制模式在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定制在中国的历史性命运,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所起到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背景大规模生产指的是通过大规模生产方式实现产品的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大规模定制则是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通过灵活的组织和技术手段,实现根据个体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方式。
这两种生产方式在实践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大规模生产的历史性命运大规模生产在中国的历史性命运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计划经济的实施,中国开始大规模发展工业生产。
这种生产方式有效地提高了中国的生产效率和工业产量,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也得到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借鉴和肯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大规模生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长期以来重视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同时,大规模生产模式也造成了部分产业结构单一,企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大规模定制的历史性命运大规模定制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消费市场的变化,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转向个性化和差异化生产,大规模定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大规模定制的模式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个性化的产品。
中国的电商平台和定制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大规模定制的进一步普及。
尤其是在服装、家居、汽车等消费品领域,大规模定制迅速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
然而,大规模定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大规模定制需要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生产方式,而这对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大规模定制需要更强的供应链管理和技术支持,以实现个性化产品的高效生产。
最后,大规模定制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品质保障体系,以确保消费者权益和产品质量。
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一.什么是大规模定制?能够对定制产品以大规模生产的效益(低成本,短交货期)进行生产,即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是一种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环境于一体,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
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在标准技术、现代设计方法、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
随着市场全球化,经济区域化,经营跨国化的日益加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成本和质量虽然仍是企业成功的必然条件,但已不是制胜的关键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向基于时间的竞争和基于顾客需求的竞争,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产品。
全面提高顾客满意度,已成为现代企业追求竞争优势的一种必然趋势。
大规模定制的特点是无间断的生产可以降低生产的耗费,通过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在于通过产品结构和制造流程的重构,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产品的定制生产问题全部或者部分转化为批量生产,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或小批量多品种市场定制任意数量的产品二.大规模定制实现的4个创新点是什么?1.原料和部件向及时发送和生产消除了过程中间断,减少了在制品库存,降低库存成本2.缩短生产准备时间,减少生产批量,在获得明显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制造的敏捷性3.压缩供应链中是所有过程的循环周期,可避免因增加灵活性和反映能力制造的浪费,从而降低成本4.按订单而非按预测生产,订单可以提供个性化定制的需要信息,可以降低成本,消除过剩和不足性能或规格的产品。
模块化设计把产品的多样化与零部件的标准化有效地结合了起来。
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并行工程是集成的、并行的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的要求。
大规模定制
变
SMH
有高层管理者发起或完全得到 计算机产品有限
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公司
基于灵活的新技术的业务 大企业的新投机 多数新业务
法国电信可视图 文终端
方位公司 波斯尼克斯公司
五、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步骤
1、转变观念,明确需求 2、建立有明确激励效应的远景规划 3、研究确定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策略 4、组建多功能团队,负责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具体工作
低市场的结构因素有:
高市场的结构因素有:
购买力弱 不依赖于经济周期 低竞争强度 高度价格竞争 中低度饱和水平 少有的替代品 可预测的长久的产品生命周期 技术变化慢
购买力强 依赖于经济周期 高竞争强度 高度产品分化 高度饱和 大量的替代品 不可预测的短暂的产品生命周期 技术变化快
四、向大规模模式定制转变的基本模式
三、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变
市场扰动 • 行业和企业中的市场扰动度是从大规模生产想大
规模定制转变的主要标志,市场扰动因素分为需 求因素和结构因素。 • 需求因素是指企业在其市场中能够协调控制保证 稳定和减少不确性的程度。因素又分为低市场和 高市场两种,低市场的需求因素有。因素又分为低
市场和高市场两种。 • 结构因素反映了一个行业的基本特征,单个公司难以操纵。
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
管理科学与工程 车玉洁 王海川 庞夫星
山东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什么是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的创新点是什么? 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变 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步骤 大规模定制产品开发的步骤
案例
一、什么是大规模定制?
1.大规模定制产生的背景 2.什么事大规模定制
制造业大规模定制
制造业大规模定制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少企业开始转向大规模定制,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制造业大规模定制是指企业通过灵活的生产流程和创新的技术手段,能够以更高效、更灵活的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制造业大规模定制的背景、优势和发展趋势。
一、制造业大规模定制的背景制造业大规模定制的兴起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深入发展,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制造业企业需要转变生产方式。
二、制造业大规模定制的优势1. 满足个性化需求:制造业大规模定制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产品,确保产品符合消费者的个性化要求。
2.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满足个性化需求,企业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从而获得更多的重复购买和口碑推广。
3. 减少库存压力: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库存来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而大规模定制可以根据实际订单量进行生产,减少库存压力和资金占用。
4. 提高生产效率:借助现代化生产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制造业大规模定制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快速响应,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5. 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大规模定制,企业可以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三、制造业大规模定制的发展趋势1. 数据驱动的生产流程优化: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制造业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优化制造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个性化定制技术创新:随着3D打印、物联网、机器人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大规模定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体验。
3. 客户参与的协同创新:制造业大规模定制将不再是企业单方面的生产过程,而是和消费者的互动合作过程。
企业通过引入消费者的想法和创意,实现产品的共同设计和开发,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和市场吸引力。
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服务的转型的研究
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服务的转型的研究作者:钟烨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19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描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异同点,指出定制化就是为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阐述了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从大规模生产转型到大规模定制服务的趋势。
【关键词】大规模生产;定制服务;大规模定制1.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30年里,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有个巨大的转变,即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传统的制造业慢慢转向为服务业。
美国、日本等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数据表明,在这个时期内,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服务业的产值增长迅速。
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在信息技术的推进下,美国已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而美国的经济已经从制造业经济转型为服务业经济。
就美国而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80%,反观我国,2010年,中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43%。
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工业。
简言之,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2.定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同挑战制造一个产品和提供一个服务显然是不同的。
不同于制造业生产的产品,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有几个特点:第一,服务是无形的,无实体的;第二,通常情况下,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即边生产边消费;第三,服务能提供不同形式的附加值;第四、合作“生产”,客户和服务提供商可以就客户的需求和服务的具体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制造业和服务业有着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即制造业提供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而服务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大。
所以,制造业和服务业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即如何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产品或服务。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下,企业要获得更多利润就必须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企业又必须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及时、灵活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一)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一个关于规模效益的经典案例:“做针需要几道工序:头一个人把铁丝拉长,另一个把它拉直,第三个把它切断,第四个把它削尖,第五个把针的另一头磨光,以备安装针头;单是制针头就需要三道工序,把针头安上是一项专门工作,使之光洁是另一专门工作,甚至把针别在纸上也是一项单独工作。
我曾看到一个经营这种业务的小厂,只雇用10个人,因此其中有些是一个人承担两三道工序。
虽然他们很苦,只备有一些必要的机器,但是全力工作时,一天可以制成针12磅。
一磅约有中号大小的针4000根以上。
因此,这10个人一天可以制计4.8万根以上。
如果他们不协作、独自地进行制造,则每个人制成的针肯定不会超过20根,甚至一天一根针也完不成。
”
正是规模效益成就了现在的用友、金蝶和以前的“打天下”进销存等软件,它们都是大规模制造出来再大规模销售出去的。
今天中国的大部分软件企业还处于这个阶段。
分析一下中国管理软件企业近几年的销售单产不难发现,单产值过低是很多软件企业发展的瓶颈,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用友和金蝶90%的销售额来源于单产相对低的单子,这些单子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这是大规模制造的特征。
这也是中国国情所决定,换句话说现在大众需求还是在这个范围里。
这个时代大规模销
售软件的前提有三个:第一,软件开发和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第二,标准化;第三,以“人人买得起”的低价格大规模占领市场。
笔者认为,随着中国企业本身规模的扩大和对软件本身深层次的理解,软件需求将会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这就像人们开惯了福特的T型车,开始考虑购买更符合自己身份和爱好的车子了。
怎么样才能把单产从几万、十几万提到二十万、三十万、甚至一百万?怎么样才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这要求中国的管理软件企业将软件从大规模制造发展到大规模定制。
大规模定制的提出是在新经济初露端倪的1992年,当时的美国知名学者毕·约瑟夫·派思敏锐地看到了未来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首先提出了大规模定制这一竞争模式。
这种模式一经提出,立刻受到广泛关注,被作为企业竞争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运用和总结。
这些年来的实践充分肯定了这一竞争模式的生命力。
在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后,大规模定制已经成为经济中的主导竞争模式,也成了划分新旧经济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