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居民储蓄行为

合集下载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累积,家庭金融问题也不断受到关注。

为了了解中国家庭金融情况,同时为政府提供科学的经济政策建议,我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调查,以下是我们的研究结果。

一、家庭收入状况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81,284元人民币,农村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27,642元人民币。

其中,城市家庭的收入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新型经济的崛起。

而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较低,主要是由于农业的低效率和传统经济模式的限制。

二、家庭储蓄情况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年储蓄额为22,815元人民币,农村家庭的平均年储蓄额为18,248元人民币。

中国家庭的储蓄率很高,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和家庭责任感。

此外,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储蓄政策的宣传力度,也有助于提高储蓄率。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家庭的储蓄额较高,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家庭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

三、家庭负债情况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年负债额为31,972元人民币,农村家庭的平均年负债额为11,482元人民币。

家庭负债水平较高,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创业的梦想。

此外,政府的贷款政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提高了家庭的财务状况。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隐患——家庭负债逐年增加,这也需要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保持警惕。

四、家庭金融知识普及情况我们发现,中国家庭对金融知识的了解不足。

仅有不到3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具有较高的金融素养。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算是那些认为自己具有较高金融素养的人,其表现也不如预期。

这就提示我们,对金融教育的普及和加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府应当切实提高金融教育的合法性,正确引导人们对金融理财的认知。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家庭金融问题有其特殊性,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

首先,中国家庭的储蓄率过高,政府也应该积极地改变这种局面,倡导家庭适当消费、拓展个人消费空间。

中国家庭金融行为分析

中国家庭金融行为分析

中国家庭金融行为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家庭的金融行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纯粹的存款、消费支出,到投资、理财等更加复杂的操作,中国家庭的金融行为正在不断增多和丰富。

然而,在这些变化背后,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中国家庭的金融行为。

一、储蓄行为分析从总体上看,中国人仍然是一个储蓄大国。

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而根据央行的调查显示,2016年底居民存款余额为55.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储蓄仍然有着很高的热情。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着很强的认识,因此,储蓄被看作是金融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储蓄对于金融行为的意义正在发生变化。

以前,存银行是人们对储蓄的主要选择,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其他方式。

例如,互联网理财、基金投资等,这些新型理财方式带来的收益率更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目前,网贷、P2P等新型网络理财方式已经相当成熟,并且正在向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理财行为分析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理财中来。

数据显示,中国理财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19万亿元,超过了存款和贷款总额的规模。

目前,人们理财的渠道也愈加多元化,从传统的股票、债券投资,到近年来快速崛起的互联网理财、基金定投等,都成为了人们追求收益和规避风险的选择。

不过,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理财产品形形色色,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不良的理财公司以极高的利率和不切实际的承诺来吸引投资者,这些“套路”让很多人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尽管理财市场规模庞大,但是投资者对于理财的风险意识和对投资产品的认知度还需加强。

三、消费行为分析消费行为的改变也是我国金融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带动了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在全球消费市场中位居前列。

目前,我国家庭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以轿车、家居及电器、珠宝首饰、手机等为主要消费品类,其中比较常见的消费方式是分期付款和信用卡消费,这也让金融行业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选择。

中国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中国城市居民的储蓄率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根据最近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为38.6%,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然而,这个高储蓄率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影响因素呢?本文将会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收入水平影响着储蓄率首先,人们的储蓄率很大程度上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在储蓄上的余地就越大。

因为收入有保障才会有更大的机会去进行储蓄,而不会被其他紧急的事情所影响,例如生病、事故等等。

此外,有更多的收入也可以带来更多的理财机遇,使人们更愿意去储蓄和投资。

同时,收入水平也与社会阶层紧密相关,属于高社会阶层的人们有更多信仰的投资机会、更加了解风险等等,因此储蓄率也会随之而上升。

二、房贷支出影响下的储蓄率其次,房贷支出也是影响储蓄率的重要因素。

现在不少城市的房价已经十分昂贵,不少拥有一套房子的人们都需要还房贷。

这种支出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非常庞大的,因此他们的储蓄率自然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此外,在购房之后,有不少人选择了把存款投入到房屋的装修等方面,也会带来大量的支出,增加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影响着他们的储蓄行为。

三、教育支出也会影响储蓄率教育支出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必然的消费,这不仅是一项巨大的支出,而且是一项长周期的支出。

在城市中,由于竞争的激烈,很多父母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从小开始学习各种课程的机构,弥补公立学校的不足。

这种教育支出也会对家庭预算产生很大的消费压力,影响金融储蓄的大小。

四、人们的支出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储蓄行为中,每个人的消费支出习惯占有很大的比重。

这些支出是影响储蓄率的一大因素。

过多的购物和撞衫,不惜花大量的钱去维护生活质量,也让许多人在储蓄上面的余地变得极小。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消费习惯,这也是造成储蓄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例如在一些特定社会群体中,比如内向群体和一些爱好文化娱乐等消费群体,他们的收入虽然较少,但是储蓄能力也非常强,他们的储蓄率也普遍较高。

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居民储蓄率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一个体现民生水平的重要数据。

储蓄率越高,家庭经济越健康,也意味着国家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得到了保障。

那么,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呢?一、中国居民储蓄率的现状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储蓄率为33.9%,较2018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虽然储蓄率有所下降,但相比其他国家的储蓄率,中国仍然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

二、中国居民储蓄率形成的影响因素(一)文化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俭朴持家,勤俭节约”的传统,这种理念贯穿在很多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居民通过过度的储蓄,来保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一种财富传承和保值的习惯。

(二)政策因素中国的国家政策对居民储蓄率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储蓄存款利率高于消费信贷利率,这就促使了居民更多地选择储蓄而不是消费。

而近年来政府出台的税收减免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居民储蓄率的形成。

(三)收入水平收入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收入增加,家庭储蓄率也有可能随之降低。

同时,收入的分配不平等也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储蓄率,高收入人群的储蓄率相对较低,而低收入人群则倾向于享受财富保值,将更多的收入放在储蓄中。

(四)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影响居民储蓄的另外一个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这就促进了消费升级,提高了消费水平,同时也会导致储蓄率的下降。

三、中国居民储蓄率影响的负面因素(一)影响消费水平高储蓄率可能会导致消费水平的下降,进而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发展。

如果居民长期过度储蓄,那么就会形成消费不足的局面,也就是说,居民不愿意进行消费,进而使得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二)制约投资过高的储蓄率也会制约投资,这是因为储蓄资金可以用于生产,但有一部分储蓄资金只是闲置,使得需要资金支持的实体经济面临着投融资难的影响。

居民储蓄存款行为分析报告

居民储蓄存款行为分析报告

居民储蓄存款行为分析报告居民储蓄存款说到底是一种金融行为,反映着居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行为习惯。

从宏观层面看,储蓄存款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居民储蓄存款意义、储蓄存款总体情况、储蓄存款行为的影响因素、未来趋势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对居民储蓄存款行为进行深入分析。

储蓄存款对居民个人和国家经济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储蓄存款可以保障个人的消费能力和生活品质,同时具备投资和创业的能力;对于国家经济而言,储蓄存款可以为金融供给提供有力支撑,帮助经济稳定增长和资金融通。

从储蓄存款总体情况来看,中国居民储蓄存款持续稳定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89.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7%。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更快,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45.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2%。

这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居民储蓄存款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个人收入水平和家庭财务状况。

收入水平高的个人和家庭往往更有能力进行储蓄存款。

其次是利率水平。

较高的储蓄存款利率可以刺激居民进行储蓄,相反,较低的利率则可能导致居民选择其他投资方式。

此外,金融稳定性和信用环境也会对居民储蓄存款行为产生影响,良好的金融稳定和信用环境可以增强居民对储蓄存款的信心。

最后,金融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拥有金融知识和意识的居民更容易形成长期的储蓄存款习惯。

未来,居民储蓄存款行为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变化。

首先,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可能会发生变化,倾向于更多关注享受当下而非长期储蓄存款。

其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可能会提供新的投资选择,吸引部分资金从储蓄存款流向其他金融产品。

再者,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居民可能需要更多的储蓄存款来应对养老和医疗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和趋势,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引导和促进居民储蓄存款行为。

首先,提高利率水平,让储蓄存款具有更高的回报率,增加居民进行储蓄存款的动力。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1. 引言储蓄是个人和家庭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一个国家来说,居民的储蓄水平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已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

在近几年的增长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均呈现增长的态势。

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增速略高于农村居民。

这一趋势部分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渐缩小。

同时,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结构也在逐步优化。

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明显高于居民收入增速,这意味着居民储蓄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居民债务相对稳定,债务负担较轻,也为居民储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因素3.1 收入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高的收入水平可以提供更多的储蓄资金,从而增加居民的储蓄存款。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这也为储蓄存款的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3.2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对居民储蓄存款有着直接影响。

当经济增长稳定、通胀率低和就业水平较高时,居民更愿意将多余的资金储蓄起来。

而当经济不景气、通胀率高和就业市场不稳定时,居民可能更倾向于消费而非储蓄。

3.3 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对居民储蓄存款起着重要作用。

较高的利率能够提高储蓄存款的吸引力,鼓励居民进行储蓄。

而较低的利率可能会降低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

3.4 政策导向政策导向也是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居民进行储蓄,例如税收优惠政策、储蓄奖励政策等。

4. 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展望展望未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有望继续稳步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资金将继续增加。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居民对养老金的需求也将推动储蓄存款的增长。

我国居民储蓄情况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情况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居民储蓄问题研究作者黄礼康学籍批次1003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深圳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李雪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放款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由此产生的存贷倒挂形成了严重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银行体系“黑洞”。

我国居民的储蓄虽经过7次降惠,仍持续较快增长。

以我国现实情况为基础,运用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储蓄的相关因素,最后为抑制储蓄过快增长找到对策:净化股市环境,加快储蓄分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失业、医保等复盖面;放宽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的审批制度等。

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居民储蓄分流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本文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并且从推动我国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的崭新视角,提出了解决我国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对策性建议。

本文对我国储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居民储蓄;储蓄问题;经济政策目录一、储蓄和居民储蓄的概念 (1)(一)储蓄率的决定因素 (1)(二)储蓄率的成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有关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 (1)二、我国居民现阶段储蓄状况 (2)(一)分析我国现阶段居民的储蓄情况 (4)(二)我国居民储蓄的强烈愿望 (4)三、降低储蓄率的对策 (4)(一)继续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4)(二)缩小城乡差距、降低不确定性 (4)(三)改革二元社会经济体制 (5)(四)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分配行为和秩序 (5)(五)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优化完善市场 (5)(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投资走出去 (5)四、居民储蓄结构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6)(一)注重对实物资产累积的研究 (6)(二)推进股票市场的规范建设,大力发展国债流通市场 (6)(三)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6)(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消费转型,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6)(五)全方位大力刺激消费潜力,避免“高收入停滞” (7)五、结论与对策 (7)(一)根据全文得出的分析结论 (7)(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7)参考文献 (9)我国居民储蓄问题研究一、储蓄和居民储蓄的概念广义的讲,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而且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

2023年全国居民储蓄率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全国居民储蓄率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全国居民储蓄率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居民储蓄率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储蓄率,作为衡量居民个人储蓄水平的重要指标,不仅反映出居民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与信心,也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围绕“2023年全国居民储蓄率创历史新高”的主题展开探讨,从多个角度分析影响储蓄率提高的原因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居民储蓄率的定义和意义。

简单来说,储蓄率是指人们在收入中存储的比例。

居民储蓄率的提高可以看作是居民对未来经济环境的预期。

当居民预期未来经济环境可能不稳定或存在不确定性时,他们更倾向于储蓄,以作为应对风险和困难的准备。

因此,储蓄率的提高可能意味着居民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担忧或不确定。

那么,为什么2023年全国居民储蓄率创下历史新高呢?存在哪些因素对储蓄率的提高产生了影响?首先,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是居民储蓄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关系复杂多变,这些因素都会对居民的经济预期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更倾向于降低消费支出,增加储蓄以应对可能的经济困难。

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使得居民更加谨慎,他们愿意将更多的收入存储起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风险。

其次,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对居民储蓄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023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加大,投资者面临较高的风险。

相比于投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储蓄,以稳固和保值自己的资产。

金融市场不稳定性的增加,使得居民对风险的容忍度降低,储蓄因为其相对低风险的属性成为他们理想的选择。

此外,政策调控也是储蓄率提高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对于居民储蓄的政策引导以及各项储蓄资金的税收与利率优惠政策,对居民储蓄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策的引导性作用能够提高居民储蓄的积极性,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

例如,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居民购买国债或者设立各种金融储蓄工具,以提高居民储蓄的便捷性和收益性。

关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论文

关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论文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论文关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论文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情况的变化2004年第3季度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5458.7亿元,增加额从2003年第3季度以来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势头(2004年第1季度除外),由2003年第3季度的3214.03亿元持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666.27亿元;同比增长率也由2003年第3季度的19.22%连续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4.44%。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10月公布上调存款利率,虽然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同比增长率在2004年第4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保持下去,2004年将是维系了近10年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的拐点。

本文利用了1999年1季度至2004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居民储蓄-[飞诺网]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表现出几乎完全一致的走势,即1999年第3季度至2002年第2季度一直稳定上升,2002年第3季度略有下降后又恢复上升,2003年3季度2004年第3季度以较大速度下滑;各年1季度数据相比较,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从2000年至2004年均稳步上升。

根据储蓄率的定义(储蓄率等于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当收入不变时,储蓄率随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变化而变化,即两者同步变化并表现出一致的走势;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是不断提高的,只有当存款增加额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时,储蓄率才会表现出与储蓄存款增加额一致的走势,所以我国居民的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

每年1季度的储蓄率远大于其他3个季度,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

这一期间,1998年12月、1999年6月和2002年2月,三次降低存款利率,但上述两个指标并没有因利率下调而下降;相反,2004年10月上调利率时,两个指标均大幅度上涨。

现阶段我国居民储蓄高增长分析与对策措施

现阶段我国居民储蓄高增长分析与对策措施

现阶段我国居民储蓄高增长分析与对策措施一、我国居民储蓄的意义及现状发展储蓄事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

在积累资金、支持生产、回笼货币、平衡信贷收支、调节货币流通、缓和市场供求矛盾、帮助人民群众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和生活、引导消费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居民储蓄作为国家储蓄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

发展经济学认为,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资本最终来源于储蓄,只有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时,它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出。

现阶段,我国的储蓄增长率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额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表1可看出,从1978年的210.6亿到1992年的11759.40亿到2006年的161587亿再到2009年的22万亿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增长了几百倍,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这种增长速度也是很令人震惊的。

与之相对应的居民储蓄率也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基本维持在30%~40%左右,有时甚至突破了50%。

目前,我国的储蓄率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有资料显示,1995年、1997年、2005年中国的国内储蓄率分别为42%、45%、51%,呈增长势头。

而在2003年,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

到了2009年,我国储蓄占全球储蓄率的28%,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储蓄率明显过高。

虽然我国居民储蓄明显过高,但是我国居民的人均储蓄并不算高。

首先,居民储蓄虽然总体规模很大,增长势头也相当迅猛,但由于人口基数也非常大,我国的人均储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以2002年为例,截至到2009年底,我国居民人均储蓄6766元,与1978 年的人均21.9 元相比,增长了309倍,年均增长27%。

这一数字远远高于2002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476元,但是低于当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 元。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变化分析及趋势预测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变化分析及趋势预测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变化分析及趋势预测,不少于1000字储蓄存款是指个人或家庭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储所得的货币或财产。

储蓄存款是一种常见的金融行为,不仅能够保障个人的财富安全,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变化和趋势预测。

一、储蓄存款余额的变化1.总体趋势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自1980年代初期开始快速增长,到1990年代末期达到顶峰,之后保持平稳增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19年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6.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

2.储蓄存款组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由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储蓄存款等组成。

根据数据分析,2019年底活期存款余额为19.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定期存款余额为42.62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其他储蓄存款余额为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3.地区差异我国储蓄存款余额的地区差异是很明显的,在东部地区,储蓄存款余额较高;而在中西部地区,储蓄存款余额相对较低。

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北京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前五位的省份。

2019年底,广东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51万亿元,占全国总额的11.2%。

二、储蓄存款余额变化的原因1.收入水平提高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与居民收入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收入水平提高会激励人们增加储蓄存款。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也是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2.家庭结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储蓄存款余额的重要因素。

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家庭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家庭储蓄存款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3.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也很大。

当经济环境不稳定时,人们往往会增加储蓄存款以减小风险,这也是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的原因。

三、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预测1.从长期趋势看从长远来看,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

关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的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的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的分析摘要本文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居民储蓄存款的概念,以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总体变化趋势,并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方面解释了背后的原因。

最后,探讨了居民储蓄存款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引言居民储蓄存款是指居民将其闲置资金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储蓄存款作为居民个人财富的一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并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情况,对掌握我国经济的发展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2. 居民储蓄存款的总体变化趋势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总体变化趋势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储蓄存款增速在近年来有所放缓,这与经济发展的一些特点有关。

2.1 人口结构的影响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居民储蓄存款规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人转入退休阶段,进一步加大了储蓄需求。

而相对较少的年轻人口则在家庭成立、教育和购房等方面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储蓄能力。

2.2 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高收入水平使得居民有更多的储蓄能力,并能够将更多的资金存入银行。

此外,随着经济发展,金融市场也进一步完善,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储蓄和投资渠道。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

2.3 收入分配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均导致了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差异。

高收入人群往往有更多的闲置资金可供储蓄,而低收入人群则更多地用于日常消费,无法有太多的资金存入银行。

因此,不均衡的收入分配对居民储蓄存款的总体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居民储蓄存款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对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居民储蓄存款可以为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提高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让老百姓的“钱袋子”不再“上锁”——8万亿元居民储蓄说明了什么

让老百姓的“钱袋子”不再“上锁”——8万亿元居民储蓄说明了什么

恢 复性 增长阶段 (0 1 2 0 年以来 ) 从总体上看 , 蓄存款 转 化 为 消 费 的 因素 。 , 储 的 增 长 速 度 比前 几 年 有 所 加 快 ,但 与 17 9 8年 至 19 9 6年 的 高 速 增 长 相 比 , 长速 度 又 略 低 。 存 款 的稳 定 性 有 所 增 强 。 增
这 8万 亿 元 储 蓄 规 模 ? 储 蓄 是 收 入 的 函数 。 革 开 放 以来 , 随 着 经 济 的持 续 快 速 发 展 , 大 改 伴 广 居 民 的 收入 和 生 活 水 平 也 得 到稳 步提 高 , 民储 蓄 存 款 相 应 保 持 了较 高增 居

乏.
Hale Waihona Puke 长速度 , 其发展过程 大致可分为 四个 阶段 :
是与政府公务 员及事业 单位人员加 薪 、社会保 障 体系建设加
储蓄存款 的持续 增多 ,另一 方面折射 出的是 当前我 国居
融 近 0年 我 快 、 乡居 民 的 收入 进 一 步 增 长 有 关 。 是 随 着 证 券 交 易 保 证 民投 资 渠 道 单 一 , 资 格 局 不 甚 合 理 。 l 以 来 , 国 金 融 城 三 金 制 度 的 改 变 , 民 由 证 券 公 司 开 户 转 到 商 业 银 行 开 户 , 部 业 的 改 革 创 新 加 快 , 生 了前 所 未 有 的 变 化 。 别 是 证 券 市 场 居 这 发 特 分 资 金 以前 不 计 入 居 民储 蓄 总 额 ,但 现 在 已成 为 储 蓄 的 重 要 和 保 险 市 场 的 发 展 尤 为 迅 速 ,但 是 相 对 于更 快 增 长 的 老 百 姓
续降息 , 财政 开征 2 % 的利息所得税 , 行存款实名制等 , 0 实 致 期 以 前 的 消 费 高 速 增 长 , 本 耐 用 消 费 品 市 场 渐 趋 饱 和 , 新 基 而 使居 民储 蓄存款分流 的速 度加快 ,储 蓄存款余额 的增 长速度 的 消 费 热 点 尚未 形 成 。 消 费 信 贷 滞 后 和 消 费 心 理 的 约 束 , 受 汽 有所下 降 , 长率从 19 增 9 4年 的 4 . %跌至 19 、 9 9 20 车 和 住 房 尚无 法 成 为 居 民消 费 支 出 的重 点 。 而 旅 游 等 领 域 一 15 9 8 19 、 0 0

居民储蓄存款行为分析报告

居民储蓄存款行为分析报告

居民储蓄存款行为分析报告12农经2班姚玉静 201220412242 一.数据说明为了了解居民储蓄存款行为,我们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得出有效数据样通过户口频率分布表可知城镇户口有223人占调查总数的71.2%,农村户口通过职业频率分布表可知被调查者就职于国家机关有27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8.6%、商业服务业73人,占23.3%、文教卫生有14人,占4.5%、公交建筑业有17人,占5.4%、经营性公司有26人,占8.3%、学校有22人,占7%、一般农户有43人,占13.7%、种粮棉专业户有6人,占1.9%、种果菜专业户有9人,占2.9%、工商运专业户有17人,占5.4%、退役人员有17人,占5.4%、金融机构有38人,占12.1%、现役军人有4人,占1.3%。

通过年龄频率分布表可知在被调查的313人中20岁以下的有7人占被调查者的2.2%,20-35岁的有163人,占52.1%,35-50岁的有100人,占31.9%,50岁以上的有43人,占总人数的13.7%。

二.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2. 存款目的分析a) 不同职业a14*$目的 交叉制表$目的a总计买高档消费品结婚用 正常生活零用 做生意 购买农业生产资料 买证券及单位集资 买房或建房 支付孩子教育费养老金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 职业 国家机关 计数 5618111011 15 104 27a 14 内的 %18.5%22.2%66.7%3.7%3.7%.0%37.0%40.7%55.6%37.0%14.8%$目的a 总计买高档消费品 结婚用 正常生活零用 做生意 购买农业生产资料 买证券及单位集资 买房或建房 支付孩子教育费 养老金 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 $目的 内的 % 7.8%8.0%8.9%2.0%5.0%.0%8.8%9.1% 10.9%9.5% 9.1%商业服务业 计数 1713527222130 3232 11 73a14 内的 % 23.3%17.8%71.2%9.6%2.7%2.7%28.8%41.1%43.8%43.8%15.1%$目的26.6%17.3%25.7%14.0%10.0%25.0%18.6%24.8%23.4%30.5%25.0%$目的a 总计买高档消费品 结婚用正常生活零用做生意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买证券及单位集资买房或建房支付孩子教育费养老金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内的 % 文教卫生 计数 1212267732 14a 14 内的 % 7.1%14.3%85.7%.0%.0%14.3%42.9%50.0%50.0%21.4%14.3%$目的 内的 %1.6%2.7%5.9%.0%.0%25.0%5.3%5.8% 5.1% 2.9% 4.5%$目的a 总计买高档消费品结婚用 正常生活零用 做生意 购买农业生产资料 买证券及单位集资 买房或建房 支付孩子教育费 养老金 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 公交建筑业 计数 121221910950 17a14 内的 % 5.9%11.8%70.6%11.8%.0%5.9%52.9%58.8%52.9%29.4%.0%$目的 内的 % 1.6%2.7%5.9%4.0%.0%12.5%8.0%8.3% 6.6%4.8%.0%经营计数8 8 12 8 0 1 14 7 6 12 2 26$目的a 总计买高档消费品结婚用 正常生活零用 做生意 购买农业生产资料 买证券及单位集资 买房或建房 支付孩子教育费 养老金 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 性公司 a 14 内的 % 30.8%30.8%46.2%30.8%.0%3.8%53.8%26.9%23.1%46.2%7.7%$目的 内的 % 12.5%10.7%5.9%16.0%.0%12.5%12.4%5.8% 4.4%11.4%4.5%学校 计数 361211310 1254 22a 14 内13.6%27.3%54.5%4.5%.0%.0%59.1%45.5%54.5%22.7%18.2%$目的a 总计买高档消费品 结婚用正常生活零用做生意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买证券及单位集资买房或建房支付孩子教育费养老金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的 % $目的 内的 % 4.7%8.0%5.9%2.0%.0%.0%11.5%8.3% 8.8% 4.8% 9.1%一般农户 计数 1210289101215 15135 43a 14 内的 %27.9%23.3%65.1%20.9%23.3%.0%27.9%34.9%34.9%30.2%11.6%$目的a 总计买高档消费品 结婚用 正常生活零用 做生意 购买农业生产资料 买证券及单位集资 买房或建房 支付孩子教育费 养老金 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 $目的 内的 % 18.8%13.3%13.9%18.0%50.0%.0%10.6%12.4%10.9%12.4%11.4%种粮棉专业户 计数 135132210 6a 14 内的 % 16.7%50.0%83.3%16.7%50.0%.0%.0%33.3%33.3%16.7%.0%$目的1.6%4.0%2.5%2.0%15.0%.0%.0%1.7% 1.5%1.0%.0%$目的a 总计买高档消费品 结婚用正常生活零用做生意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买证券及单位集资买房或建房支付孩子教育费养老金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内的 % 种果菜专业户 计数 03532123251 9a 14 内的 % .0%33.3%55.6%33.3%22.2%11.1%22.2%33.3%22.2%55.6%11.1%$目的 内的 %.0%4.0%2.5%6.0%10.0%12.5%1.8%2.5% 1.5% 4.8% 2.3%$目的a 总计买高档消费品结婚用 正常生活零用 做生意 购买农业生产资料 买证券及单位集资 买房或建房 支付孩子教育费 养老金 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 工商运专业户 计数 359111155425 17a 14 内的 % 17.6%29.4%52.9%64.7%5.9%5.9%29.4%29.4%23.5%11.8%29.4%$目的 内的 % 4.7%6.7%4.5%22.0%5.0%12.5%4.4%4.1% 2.9% 1.9% 11.4%退役计数1 5 11 1 0 0 5 6 14 62 17$目的a 总计买高档消费品结婚用 正常生活零用 做生意 购买农业生产资料 买证券及单位集资 买房或建房 支付孩子教育费 养老金 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 人员 a 14 内的 % 5.9%29.4%64.7%5.9%.0%.0%29.4%35.3%82.4%35.3%11.8%$目的 内的 % 1.6%6.7%5.4%2.0%.0%.0%4.4%5.0% 10.2%5.7% 4.5%金融机构 计数 9923611415 18118 38a 14 内23.7%23.7%60.5%15.8%2.6%.0%36.8%39.5%47.4%28.9%21.1%$目的a 总计买高档消费品 结婚用正常生活零用做生意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买证券及单位集资买房或建房支付孩子教育费养老金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的 % $目的 内的 % 14.1%12.0%11.4%12.0%5.0%.0%12.4%12.4%13.1%10.5%18.2%现役军人 计数 333210 4a 14 内的 %75.0%75.0%75.0%.0%.0%.0%50.0%.0% 25.0%.0%.0%$目的a 总计买高档消费品 结婚用 正常生活零用 做生意 购买农业生产资料 买证券及单位集资 买房或建房 支付孩子教育费 养老金 防以外事故 得利息 $目的 内的 % 4.7%4.0%1.5%.0%.0%.0%1.8%.0%.7%.0%.0%总计计数64752025020811312113710544 313百分比和总计以响应者为基础。

居民收入及消费结构与家庭储蓄率

居民收入及消费结构与家庭储蓄率

居民收入及消费结构与家庭储蓄率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居民收入及消费逐渐成为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学者关注的焦点。

这方面的数据和研究也在不断呈现出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家庭储蓄率等问题,为读者呈现当前中国居民的经济情况与特点。

一、居民收入情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相应也得到了提高。

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39,067元,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4,617元。

由此可见,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约为农村居民的2.67倍。

尽管城镇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农村居民,但是两种收入结构的不同也带来了很大的差异。

据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的收入大部分来自工资收入,而农村居民的收入则以销售农产品为主。

这表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还存在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

此外,居民的收入分配不平等,也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居民消费情况除了收入,居民的消费结构也是经济研究者关注的对象之一。

消费结构的变化将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从粮食、食品和烟酒等生活必需品向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性消费转移。

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到22,290元,较上一年上涨7.6%。

其中,教育文化、医疗保健、通讯和电子产品等高端消费品的增长更为迅速。

这说明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转型,以及中国市场中高端产品消费的潜力和市场享受度进一步提升。

三、家庭储蓄率问题除了消费和收入之外,家庭储蓄率也成为中国家庭经济的一个问题。

家庭储蓄率指的是家庭储蓄对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它既反映了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和理性规划,同时也是提高国家潜在经济发展潜能的重要手段。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的家庭储蓄率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达到38.8%,成为世界第二高的家庭储蓄率国家,仅次于巴西。

这表明中国储蓄水平高,但也说明当前中国居民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够强,对理财和投资等风险性高、回报高的渠道缺乏相应的了解和信任,未来中国居民储蓄体制改革仍有夯实其风险认知和投资能力的问题,这是抵御通货膨胀、市场波动等风险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我国储蓄率偏高的原因

我国储蓄率偏高的原因

我国储蓄率偏高的原因范建军【摘要】从纵向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储蓄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34%最高升至2008年的53%,目前仍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从横向看,2011年美国储蓄率是15.8%,日本是21.7%,欧盟27国是20.3%,印度是32%,巴西是17.2%,新加坡是51.5%,中国是50.3%.除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外,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我国之所以保持如此高的储蓄率,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1)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住户部门消费倾向总体偏低;(2)社保体系不健全,住户部门因此需为子女教育、住房和未来的养老、医疗进行大量储蓄;(3)经常项目的长期顺差推高了储蓄率;(4)政府和国有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高,且两级政府大量参与投资活动.最后指出从民族文化传统角度解释我国储蓄率偏高说服力不足,并分析了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28)005【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储蓄率;可支配收入;经济增长【作者】范建军【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北京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22一、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住户部门消费倾向总体偏低一般来说,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家庭,而储蓄倾向则相反。

因此,如果国内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必然会导致住户部门整体消费倾向偏低,而储蓄倾向偏高。

从全球范围看,目前收入分配最为平均的是欧元区国家和日本,其税后基尼系数大都在30%以下;而收入分配最为悬殊的多是非洲国家和南美国家,其税后基尼系数普遍在50%~60%。

我国总体属于收入差距偏大的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47.3%,虽然已连续5年下降,但仍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的收入分配警戒线。

因此,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是导致我国储蓄率总体偏高的重要原因。

中国家庭储蓄问题研究

中国家庭储蓄问题研究

中国家庭储蓄问题研究中国家庭储蓄率是近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据统计,2019年中国家庭储蓄率占人均收入的比例达到了45.7%,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

然而,高储蓄率背后隐藏着什么问题?1. 储蓄习惯的形成中国人喜欢储蓄,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古代的孔子曾经提倡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强调做好每个小事,从小处做起,长期积累便是财富。

在经济非常不发达的情况下,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乱也让人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救命的储蓄的重要性。

因此,中国人的储蓄观念早在民间文化和所处的历史环境下便逐渐形成并深入人心。

2. 储蓄的现状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超车了很多国家,而且不少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所上升,但是家庭储蓄率却没有下降,这个现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高储蓄率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它来自于人们的信念,政府的规定和市场的约束等许多方面。

总的来说,中国人对有限的资源的利用极其看重。

对大额开支的审慎思考、低风险的理财投资、不亏待自己但不荒僻自己的消费,似乎已经已经成为了中国人人人的共识。

3. 储蓄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家庭储蓄率高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这种大量的储蓄可能会导致流动性问题。

相对于投资和消费,储蓄流动性弱,而且风险较小。

但是,对于那些高储蓄的家庭来说,如果家庭成员之中有急需资金的情况,这些储蓄不一定可以立即拿出来解决问题,因此会产生流动性困局。

其次,高储蓄率也意味着人们面临着失去更多收益的风险。

尤其是在“房住不炒”的时代,如果家庭的财务状况允许,适当地在投资上增加一点风险,或许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

最后,对于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来说,家庭储蓄率高还可能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甚至阻碍经济增长进程。

因此,在未来,家庭储蓄率的高低还需要不断探讨和研究。

4. 储蓄率的未来随着我国的经济逐步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未来家庭储蓄率可能会慢慢下降。

但是,政府和市场也需要适时地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居民正确理解和使用储蓄。

2023居民储蓄率数据

2023居民储蓄率数据

2023居民储蓄率数据摘要:一、介绍二、2023 年居民储蓄率数据概述三、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因素四、居民储蓄率对经济的影响五、结论正文:一、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率的变化成为了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储蓄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它是反映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重点关注2023 年我国居民储蓄率的数据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二、2023 年居民储蓄率数据概述根据2023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储蓄率为45.6%,较上年略有上升。

这意味着在2023 年,我国居民每收入100 元,其中有45.6 元被用于储蓄。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居民的储蓄意愿较强,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因素1.收入水平:居民储蓄率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这使得居民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

2.消费观念: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会影响居民储蓄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逐渐增强,消费观念从传统的节俭向适度消费转变,这使得居民储蓄率有所提高。

3.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对居民储蓄率也有影响。

在我国,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居民对未来的担忧减轻,更愿意将资金用于储蓄。

4.投资渠道:投资渠道的多样化程度影响居民储蓄率。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渠道逐渐增多,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这使得部分居民将资金从储蓄转向投资。

四、居民储蓄率对经济的影响1.促进经济增长:较高的居民储蓄率有利于积累社会财富,为投资和消费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稳定金融市场:居民储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较高的储蓄率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3.增加消费潜力:居民储蓄率较高意味着消费潜力较大,这有利于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五、结论综上所述,2023 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45.6%,反映了居民较强的储蓄意愿。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引言储蓄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既关系到居民的经济安全,也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居民储蓄率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居民储蓄率的高低,以及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却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探讨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希望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我国居民储蓄率的现状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长期稳居世界前列。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45.3%,而且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0%以上。

这说明我国居民有强烈的储蓄意愿,愿意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

高储蓄率的背后,既有我国传统的储蓄理念,也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未健全的现实问题。

我国利率水平相对较高,也是促使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因素之一。

一些文化、风俗也对我国居民储蓄率产生了影响,比如孝顺父母的传统习俗和未来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考虑。

二、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1.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高,居民的储蓄率就越高。

因为收入水平高的人更容易有剩余资金用于储蓄,而收入水平低的人则更需将收入用于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无法有太多的剩余资金进行储蓄。

2. 家庭偏好家庭偏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和家庭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都有储蓄的习惯。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许多家庭都有“积蓄为财”的观念,因此愿意把家庭剩余的资金进行储蓄。

3. 政府政策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对居民储蓄率产生一定影响。

通过调整银行存款利率、税收政策等途径,政府可以引导居民的储蓄行为。

一些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也会对居民储蓄率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居民的养老压力相对较小,也会减少居民的储蓄意愿。

4.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容易有更高的收入,更能够理性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因此更有可能有较高的储蓄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孙凤,王玉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J].统计研究,2001 (4):24~28.
(上接第 3 页)投资款以机械、设备等实物形式投入 乌国,同时从国家开发银行获得资金补偿,顺利实 现出口、收汇。在此方面做得较好的有中石油、中石 化、中国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等。这种 方式最安全,而且几乎不额外增加企业成本,中国 企业凡是符合开发银行投资范围的都可考虑这种 方式。不足之处是对所投资项目有一定范围限制且 三方协议的签订程序相对复杂。 3.2 与乌国当地企业或有关部门合作经营,由当地 企业或部门协调解决调汇问题
没有对现行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予以权威性的 法规约束,被拖欠、挤占、挪用、截留的情况时有 发生,这些都是监管机制不健全所带来的问题。 2.3 城乡居民个人投资渠道匮乏
目前市场上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匹配较 好的金融产品仍显不足。不少投资渠道不仅收益 低,而且风险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股市还需规范
首先,从根本上改善股市的运作环境,促进资 本市场自身发展;其次,针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落 后的现状,可大力发展储蓄国债;再次,积极发展投 资基金,使之成为大众化的投资工具。
参考文献:
[1] 何庆生.我国居民储蓄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 管理,2004(12).
[2] 刘克书.关于我国适当居民储蓄率的实证分析[J]. 税务与 经济,2005(1).
此外,现行的个人信用消费是在尚未建立个人 征信制度的情况下推行的,银行不得不设置很高的 贷款门槛,而且消费信贷的办事流程复杂,耗时 长、效率低,这都阻碍了个人消费信贷的增长。
3 针对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变化提出的 对策建议
3.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居民储蓄动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调整储蓄率的重要条件。
从宏观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银行 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 入增长的速度,而且储蓄率始终在高位上运行。 2005 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 (17.98%) 超过 GDP 增长率(9.9%),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增长率 (9.6%) 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6.2%)。这使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发展 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统计局公布的“家庭年收入 6 万 ~50 万元” 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我国现在已经有超过 2000 万人处于中产阶层或以上水平,这一群体每 年正以两位数的速度不断增加。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分析,目前我国有 3000 万 城市家庭年收入在中等以上(户均年收入在 4300 美 元以上),这其中又有 120 万户家庭拥有超过 10万 美元以上的存款。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贡献毋庸置疑, 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对我国居民储蓄 存款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以便找到居民储蓄快速 增长的根本原因,从而妥善处理这一矛盾,找到适 度的储蓄以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均衡发展。
民储蓄存款总额突破 17 万亿元人民币,较 1978 年 存款量 210 亿元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 27.02%,再创 历史新高。
二是鉴于教育费用支出的逐年增加,银行、 相关国家政府部门及大中专院校应该相互配合, 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解决助学贷款问题; 应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的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 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3.2 针对高收入阶层积极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分 流其高额储蓄存款
[3] 胡雅琴.储蓄率、投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 究—— —基于中国 1978~ 2004 年间的数据分析,中南财经 政法大学学报,2006(5).
[4] 胡进,周静.居民储蓄过度增长的原因、问题与对策[J]. 企业经济,2004(11).
[5] 许宾,袁刚.我国城乡居民储蓄高速增长原因及其应对策 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9).
首先,在现有的消费信贷品种基础上,扩大业 务范围;其次,要加强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法制建 设;此外,要坚持个人消费信贷审批条件,完善贷款 手续和合同,简化贷款程序,而最重要的还在于尽 快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建立全国的个人信用信 息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和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 3.4 拓宽投资渠道,规范资本市场,促使存款向投 资分流
以 20 世纪 80 年代末家用电器普及为代表的 耐用消费品热潮过后,近 20 年正是向发展型和享 受型消费阶段消费升级而积蓄资金的储备期,这 就使得大部分家庭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消费信贷业务经历了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但其普及程度 仍然很低,且品种单一,主要局限于住房和汽车 消费信贷等几方面。
[6] 卢亚娟,蔡则祥.我国居民储蓄— ——投资转化问题分析[J]. 商业研究,2004(11).
[7] 熊鹏.居民储蓄分流问题新视角:储蓄替代型证券[J].北华 大学学报,2005( 1).
[8] 曲扬.对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 报,2003( 8).
[9] 刘进,曲洋,丁伟.浅议我国储蓄过高增长的原因与对策 [J].经济研究参考,2004(2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 储蓄存款不断高速增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方面,中国的最终储蓄率持续偏高;另一方面,我国 居民的存款持续增长,而且存款储蓄的增长速度也 远远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迅速增长的居民储蓄对经济发展有互相矛盾 的两种作用:一方面,它能在满足居民各种预防性 需求的同时,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源源不 断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它可以抑制居民的消费 需求,从而通过降低总的有效需求,阻碍经济发展。
很多中国企业在乌投资时因担心被当地企业 控制,抱着“输赢全是自己的”的思想,选择了独资 经营方式,孰不知此方式由于不能利益共享、风险 共担,往往使企业在异国他乡孤身奋斗时得不到当 地企业的协助和政府的支持,最终身陷囹圄。相反, 如能勇于承担风险,积极与当地企业或有关部门合 作经营,在政策上、管理上得到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经营局面会很快打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调汇 问题。在此方面做得较好的有深圳华为、湖南益阳、 天津润通等企业。此方式虽可解决调汇问题,但会 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中国企业在选择合作 伙伴时一定要谨慎,为降低风险,还可与中国出口 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对境外投资进行担保。 3.3 以旅游购物的方式采购并出口境外所需原料,
前几年股市缩水较大,一部分股民蒙受很大 损失,使大多数居民对股票的投资更加谨慎。 2.3.2 债市不发达
对于大多数城镇居民来说,最安全、最方便、利 息收入又高于银行储蓄存款的投资方式就是买国债。 2.3.3 保险服务不尽如人意。
由于我国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所谓“投保容
易索赔难”等问题,居民更愿意把钱存到银行里。 2.4 居民消费倾向较低,消费品种单一
据最新资料显示,截至 2007 年底,我国国内居

图 1 2000~2007 年城析
根据我国经济状况及发展趋势来看,居民储蓄 每年都处于递增状态,究其原因,居民储蓄主要受 以下因素的影响。 2.1 居民收入增加,为储蓄增长奠定基础
1 中国居民储蓄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收入流
程结构的转换,在金融体制和金融结构演变的过程 中,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现象。其 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我国居民储蓄的高增长性 (如图 1 所示)。
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 2005 年初,我国国内居 民储蓄存款总额达 12 万亿元,比 2000 年增加近 2 倍。自 2005 年 7 月 21 日人民币升值后,居民储蓄 意愿更加保持强势,2005 年底居民储蓄存款增加 2 万亿元,同比多增 5567 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多 增 4486 亿元,活期储蓄存款只多增 1081 亿元。定 期储蓄存款多增额是活期储蓄存款多增额的 4 倍。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有五大类型,即养老、失 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到目前为止,只有养 老保险基金国家给予转移支付和补贴。对于失业保 险基金,虽然 1993 年国务院就颁布了 《国有企业 职工待业保险决定》,但面对我国数量巨大的失业 人员,有限的失业保险基金发挥作用的余地很小。 不同的地区,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标准又不同。 2.2.3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制和法律措施尚待完善
收汇后通过外汇交易所自由调汇或乌国某些专门 机构调汇
这种方式比较合适于境内采购零部件,境外组 装加工后销售的小型企业,如小型机电设备、配件、 高科技电子产品等生产组装企业。这种企业的原料 规格型号多、体积重量小、单位价值高,可采用打包 方式由旅游公司报关出口,由于此类企业利润空间 较大,实现销售后可考虑通过乌国外汇交易所或某 些专门的调汇机构进行调汇(汇率比银行汇率高出 近一倍),不足之处是这种调汇方式成本较高,利润 空间小的企业无法采纳。在此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 业有河南东窗、郑州城市设备等企业。
8
探索与研究
ÇÁÈÉÅÄÂÃÆÁÂÃÂÄÁÅÆÈÇÂÃÅÁÄÂÉÅÈÇÆÆÁÅÂÂÇÇÉÃÄÁÈÈ 从统计数据看中国居民储蓄行为 柳希 (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居民储蓄这个原先无足轻 重的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了我国国民储蓄的主要部分。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过 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进 一步分析,针对我国偏高的居民储蓄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居民储蓄 消费 投资 对策
因为只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增强城镇居民对 社会保障的心理预期,弱化不确定性因素对居民储 蓄动机的影响程度,从源头上调节银行储蓄总额。
一是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熨平居民初 次收入分配差距,这有利于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 入水平。而中低收入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一般比高收 入居民高,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将使居民收入中 消费比重提高,从而有利于储蓄率的调整。
据社会调查显示,在中国,一般人储蓄都是 为了防范不时之需。我国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 立起步较晚,因此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2.2.1 社会保障面较狭窄,待遇标准不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