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风土人情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的风土人情作文
民俗,本是些不经意的习惯罢了,当大家这已不是个人的偶然行为时,它也就有了文化的意味。
徐州是那样的古老,“自古彭城列九州”,经六千年文明的陶铸,乡风民俗中自然会有几分古朴与厚重。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办,徐州素有南国屏障、北国锁阴、五省通衢之称;南来北往,东游西荡的商贾僧侣、迁客骚人,或云集、或羁留,难免会留下些许印迹。
一层层积淀下来,融入乡风民俗之中,如此又构成了徐州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风貌。
当我们走在大墩子古文化遗址,随意捡起一枚陶片,如
同捡起一个美丽的传说。
把它们串起来便是一部向我们走来
的史传。
现今徐州人使用的土陶器上,依然可见那史传中特
有的纹路和色彩。
不过,我们已将其归入了民间艺术的行
列。
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个村姑拎着这绘满花纹的陶罐去溪边汲水。
远远望见劳作于田里的情哥哥,不禁唱起:“妹妹提水到小河,遥望哥哥在山坡,有心上前叫哥哥,又怕哥哥不理我。
话难说,情难搁,亮亮嗓子唱首歌……”一不小心,罐儿摔破了,溅湿了姑娘的衣裳,也润泽了一册率意天真的徐州民歌集。
在徐州这方土地上,任意掬起一捧土,你便可以认定它曾被哪匹战马踏过。
大大小小二三百场征战。
饱经战火的山野间还会响起“牧童拾得旧刀枪”的悠悠歌声。
黄水一次次扑来,黄沙一层层掩埋,受灾难太多的徐州人,脉搏里
涌动着本能的顽强与抗争精神,汇聚成强悍的民风。
徐州人的重义贵友之风,大概滥觞于“季札挂剑台” 的传说。
人死信义在,何况活着的血性男儿?说到交友,不能不说到喝酒。
无论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聚,还是细酌慢啜、谈笑风生的雅集,总是氤氤着古道热肠。
徐州人喝酒爱打“酒官司”,且打起来没完没了,为得是让客人喝好。
“喝好”的标志是几分酩酊后的称兄道弟、口无遮拦,否则便是主人失职了。
“酒令大于军令”不知何时在这块土地上俨然神圣起来。
刘邦崛起于阡陌,徐州成了帝王之乡,于是徐州人的骨子里刻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狂傲。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引车卖浆之徒亦不乏“大家风范”。
刘三哥当了皇帝后回归故里,不是还要大宴乡亲、醉歌“大风”吗?看人家混的,衣锦还乡,落根归根,总萦绕在那么多游子的乡魂里。
活得艰难,便要想方设法多些“红火”,不然,岂不白活了?四时八节,那是该欢庆的日子,要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才好。
平日里大吃大喝人家会耻笑你不会过日子,节日里冷冷清清、缺这少那,人家便会笑话你日子不过得不红火。
年是大节,入了腊月"草棒成神”,也就开始“办年” To 年货办得越多超好,馍馍蒸得又大又白,要笑开了“花”才好。
正月十五是“小年”,蒸面龙蒸面灯蒸菜角、吃元宵,
观花灯。
二月二、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八月十王、九
月九……直至腊八,祭灶,忙忙碌碌又是一年。
节日里有种
种嬉闹的形式,形式里又隐含着深蕴的情结。
过年时,徐州人还会让牲畜们享受一番,“打一千、骂一万, 大年早上吃顿饭”,农人要把饺子等美食送给老牛们吃,体现出黄土地上人与老牛的难以割舍的亲情。
婚丧嫁娶是人生之大事,更需要排场,热闹一番。
喜事要“闹”,越闹越喜,闹亲闹喜闹红火。
不闹就没了滋味。
一个“闹”字道出了徐州民俗文化的主色调。
但徐州人闹而不野,有着教养上的分寸和礼数上的讲究。
没有狂欢节式的歇斯底里。
如徐州人的“闹洞房”,一般都较为文雅,粗俗的做法往往受到指责。
这或许是徐州“近齐鲁,尚儒学”的原故吧。
徐州地区兴“送房”,众人围坐八仙子,唱起《送房歌》,让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欢天喜地地目送新人佳偶入洞房。
还有许多美好的祝福。
如《撒帐歌》: “一把隸(福)子,一把枣(早),明年生个白胖小。
”闹得多有文化。
生老病死是人生规律。
子孙满堂,寿终正寝的,徐州人叫“喜丧”。
扬幡动乐、披麻戴孝的仪式中,确也升扬着一种隆重与庄严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