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繁荣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

繁荣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

直 在 变 动 , 化 设 施 被 随意 挤 占 、 用 , 致 正 常 的 文 化 文 挪 导
关 注 则 相对 不 够 。一 些 基 层 领 导 认 为 :只要 把 经 济 搞 上 去
了 , 农 民增 收 , 活 富 裕 就 行 了 , 于 文 化 发 展 好 坏 与否 让 生 至 关 系 不 大 , 为 这 既不 影 响 农 民 致 富奔 小 康 , 不 影 响 干 部 认 又
低 于 财政 投 入 的 l [的规 定 . 致 农 村 文 化 建设 严 重 “ %”1 1 导 贫
血 ” 缺 乏发 展 的后 劲 和 活力 。 .
投入 极 少 . 致 部 分 文 化站 形 同虚 设 。有 的 乡镇 领 导认 为 , 导
二 、 荣发 展 新 农村 和 谐 文 化 建设 的 对 策 繁
繁荣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
邱 建 军
( 义 县 人 民政 府 江西 崇义 崇 3 10 ) 4 3 0
[ 摘 要 ] 新 农 村 和 谐 文 化 建 设 关 系农 村 的 经 济 繁 荣 和 社 会 稳 定 , 们 应 克 分 借 鉴 已有 的做 法和 经验 , 立足 理 论 探 讨 又 立足 实 我 既 践 总 结 , 立 足 时 代 特 征 又立 足 地 方特 点 , 既 因地 制 宜地 抓 好 和 谐 文化 建设 , 繁 荣新 农 村 和 谐 文 化 与 建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相 互 促 进 、 使 共
的政 绩 。于 是 , 他们 把 主 要精 力放 在 了追 求 G DP的增 长 上 ,
活动 也 难 以开 展 。
( ) 二 乡镇 文 化 管理 体 制 不 顺 。以我 县 为 例 , 镇 文 化 站 乡
由 乡镇 政 府 负 责管 理 。这 种 管 理体 制 不 利 于 文 化站 公 共 服 务职 能 的发挥 。县 文 化 局 和 业 务 单位 对 文 化 站 只存 在 业 务

2024年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2024年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2024年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与城市文化建设相比,农村文化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农民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等。

然而,这些进步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农村地区文化设施依然简陋,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建设滞后,影响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文化活动单一:目前,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主要以传统节日庆典为主,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人才匮乏:农村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短缺,缺乏专业的文化工作者来组织和指导文化活动,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影响了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

三、对策措施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合理规划文化场所布局,提升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使用效率。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民间艺术表演、农民画展、文化讲座等,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直播等,拓展文化活动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定向培养、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文化、会管理、善组织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同时,积极引进外来文化人才和智力资源,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完善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出台更加具体的政策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如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等。

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些思考

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些思考

新农 村文 化 建设 中 关键 是发 挥农 民的主 体创 造 作用 ,肯 定农 民是 农村 文化 建设 的主 体 。 作 ?下 文笔 者作 一 浅谈 。 三 、 用 科 学 的 、 发展 的 思想 加 强 新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工 作 。 首 加 强 新农 村文 化建 设 的 意义 。提 高农 民科 学 文化 水 平, 先 ,必 须加 强文 化硬 件 建设 ,诸如 图书 室 、阅 览室 、娱 乐室 、科 是新农 村 建设 的必 然要 求 。建 设 社会 主义 新 农村 的 出发 点和落 脚 普 室、 体育 健 身室 、文 艺宣 传 队等 。鉴 于 当前 农村 社区 文化 设施 点 ,是进 一步 解放 和 发展 农村 生 产力 ,发 展现 代 农业 ,遵 循 社会 和载 体 建设 普遍 滞 后 ,要认 清 形势 ,深 刻认 识 文化 建设 在经 济社 主义 市场 经济 运 行规 律 。那 么 ,加 强农村 文 化建 设 ,提 高农 民思 会 全面 发展 中的地 位和 作用 ,在充 分挖 掘和 掌 握文 化资 源和 项 目 想 道德 水 平 ,是新 农村 建 设 的精神 动 力和 思想 保 证 。建设 社会 主 的基 础 上制 定符 合 实际 发展 的 文化 建设 政策 和 规划 。政 府 的优 惠 义新农 村 ,不 仅要 大 力发 展农 村 经济 , 不断 改善 农 民生产 和 生活 政 策应 包括 财政 支 持 、土地 划 拨等 方面 ,也 包 括吸 引和 留住 人才 条件 ,还 要 与时俱 进 地推 动 农 民生活 方 式和 价值 观念 的转 变 ,努 方 面 的 优 惠 政策 。要 吸 引 和 调 动 社 会 资 本对 我 县 文 化 事 业 的 关 力 培 育文 明 向上 的社会 风 尚 ,努 力培 养 与建 设新 农村 相适 应 的新 注 ,将 资源 优势 转化 为 产业 优 势 。可 以挖掘 民族与 进行 文化 品牌 型农 民 。这些 必须 通过 加 强农 村 文化 建设 ,充分 发挥 文化 启迪 思 的经 营 ,创 出 一批 富有特 色 的 文化 品牌 。其 次 ,整 合资 源 ,建立 想 、陶冶情 操 、传 授 知识 、鼓 舞 人心 的积 极 作用 ,推 动 农村 思想 和 完善 农村 文化 公 共服 务体 系 。从 现阶 段来 讲 ,一 是要 整合 一切 道 德建 设 ,不 断提 高 农 民的 思想 道德 水平 , 保障 社会 主义 新 农村 用 于农 村 、服 务农 民的 各项 文 化资 源 ,统筹 规 划 ,综合 利用 。如

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若干思考论文

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若干思考论文

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也逐渐展现出一个新的面貌,在当前农村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农村的文化建设成为了受人们重视的一项大工程,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愈来愈显示出精神文明建设所存在的明显不足,所以,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农村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考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不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可能会使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出现极度不协调发展的情况,文化建设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它渗透在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地培养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使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共同协调发展。

一、我国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文化设施不够完善在我国许多新农村的建设中都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经费问题,资金严重制约了新农村的经济与文化建设。

尤其是在部分偏远地区,大多数乡镇存在着严重的资金问题,划拨到新农村文化建设这部分的经费更是有限,致使村内的文化站设备落后,设施不够健全,使文化活动不易在民众中展开。

甚至还有些乡镇根本就没有资金建立文化站,或者建立了文化站没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所以说,即使有些文化干部有开展文化教育的意向,受一些外部条件的限制也不能使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二)文化产品过于单一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在我国的许多新农村中普遍存在着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严重问题。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是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途径,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会促进人们学习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而就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形势来看,由于文化产品的内容过于贫乏、形式过于单一以及供给量严重不足而使人们对于文化学习难以产生认同感、凝聚力以及吸引力,从而出现人们的文化意识不强、文化素养不高等现象,迷信、赌博等有悖于科学的风气盛行,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实现新农村建设 目标的必然要求。
管理 体 制不 完 善 。行 业 部 门分 割 、 而成 为一 种文 化 结 构 , 具有 较 强 的稳 定
只有农 民群众 的物质生 活水平和精神 重 复建 设 、 限 资 源浪 费 。农 村 文 化建 性 j 同地域的农民很难轻易融人其他 有 不
文 化 生活 水 平 同时 进 步 , 能说 在 实 现 设责任分属多个行政主体 ( 门 )致使 地 区的文化体系中去 。 才 部 。 这种地域文化的 新 农村 建 设 目标 上 取得 了实 质 性 进展 , 活动内容重复率高 ,组织形式简单 , 分 差 异 在 一定 范 围 内造 成 了农 村 文 化 在
制、 结构等方面存在 许多问题 , 对这 社 会 动 员 能 力实 现 低 成 本 的 农 村 社 会 章制 度 等 等 , 少 涉 及 到 诸 如文 化 设 施 针 很
些问题 我 们 应健 全 文 化建 设 投 入机 制 ; 管 理 目标 。 建设 农 村 公共 文 化设 施 支 持体 系 、 全 健 能在 多 大 程度 上 满 足群 众 的 需 求 , 化 文 促 进 农 村 社 会 和 谐 稳 定 的 必 然 要 设施的使用率等指标 。这表明 , 当前的
农 村公 共 文 化服 务 网络 、 善 农 村 文 化 求 。 完 有特 色 的农 村 文 化 是增 强农 民凝 聚 i估 一 般都 是 一 次性 评 估 , 乏 一 个 事 平 缺
建设 评 估体 系 ; 新 发 展 思路 发 展 农村 力 的重 要 因 素 , 常性 的群 众 文化 活 动 后 的反馈监控机制 , 创 经 一些 已建成的农村
培养健康文 明的生活方式 , 提高人民群 文 化 的投 入 在 国 家对 文 化 投 入 中 的 比 异 很 大 ,地域 文化 往往 与 当地 的 方 言 、

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不 开 扎 实深 入 的 正 确舆 论 导 向。 农 村 文 化 建设 是 积 极 推 行 宣 投 入 少 ,公 共 文 化 设 施 总 量 少 , 阵 地 萎缩 , 队伍 不 稳 。只 传 教 育 工 作 的强 大 动 力 。 营 造 和 谐 的 舆 论 环 境 ,最 根 本 的 重 视 经 济 建 设 轻 视 文 化 建 设 , 对 文 化 建 设 “ 起 来 重 要 , 说 是 牢 牢 把 握 正 确 的 舆 论 导 向 , 用 正 确 的 舆 论 引 导 人 。 因 做 起 来 次 要 , 实 际 上 不 要 ” 对 文 化 工 作 “ 里 重 视 , 眼 , 嘴 。 此 ,在 农村 文化 建设 中,充 分弘 扬主旋 律 、提倡 多样化 , 里 忽 视 , 心 里 轻 视 ” 部 分 基 层 党 员干 部 对 文 化 建 设 的 重 要 性 缺 乏 正 确 认 识 , 把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当 成 软 任 务 , 认 为 只 坚 持 以科 学 的理 论 武 装 人 , 以正 确 的 舆 论 引 导 人 , 以 高 尚 的 精 神 塑造 人 , 以 优 秀 的 作 品 鼓 舞 人 。通 过 宣 传 ,进 一 步 要 把 经 济 工 作 搞 上 去 , 其 他 工 作 自然 就 上 去 了 。 目前 在 对 支 持 健 康 有 益 文 化 、 努 力 改 造 落 后 文 化 、坚 决 抵 制 腐 朽 文 干 部 的管 理考 核 内容 中 ,还 没 有 真 正把 文 化 工 作 的考 核 纳 入 到 对 基 层 各 级党 委 政 府 的 政 绩考 核 范 围, 也 没 有 把 文 化工 作 化 、大 力发 展 先 进 文 化 。 ( ) 发 展 农 村 文 化 有 利 于 提 高 农 民 素 质 。 农 村 需 要 的优 劣 作 为 领 导 干 部 职 务 晋 升 考 核 的 重 要 依 据 。 二 ( ) 农 村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落 后 。 农 村 文 化 设 施 是 传 播 二 文 化 ,农 民 渴 求 文 化 。发 展 农 村 文 化 能 够 丰 富 农 民 的 文 化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本 文是河北省 社科联课题 “ 创建 农村流动文 化集市策 略研 究 ” ( 目编号 :2 1 0 3 2 项 0 3 5 )研究成 果之一 。 1
德情 操有 着积 极作 用 。 同时 ,加强 农村 文化 建设 ,还 能促 进 多元 发挥 ,这 也是制 约农村 文化 建设 的一大 原 因。 文 化 的交 流 ,为 农 村 的纾 济 建 设 提 供一 个 良好 的 发展 环 境 。因 二 、积 极推进 新 农村 文化建 设的 思考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是 一项 系 统 工 程 ,其 中文 化 建 设 既 是 此 , 以构建 和谐 社会 为方 向 ,以社 会主 义核 心价 值 体系 为主 导 , 大力 发 展和 推动 新农 村文 化建 设 ,就成 为我 国当前 社会 主义 现代 内容 ,又 是保 障 。为 了更 快 、更好 地全 面推 进 新农 村建 设 ,实现 “ 生产 发展 、生 活富裕 、乡风 文 明、村 容 整洁 、管 理 民主 ”的 宏 伟 蓝 图,就 要积 极探 索社 会主 义文 化建 设 的基 本途 径和 方法 ,与 从 建 国伊始 到现 在 ,我 国的农 村文 化 建设 实现 了从 计划 控制 时俱 进 ,不断 创新 ,实现 农村 文化与 经济 、政 治 的协 调发 展 。 ( )加 强宣传 教育 ,提 升农村 文化 建设 主体 的思想 意识 一 模 式到 公共 发展 模式 的 转变 ,并 呈现 出层 次递进 的基本 趋势 。尤 其 是进 入2 世 纪 ,随着 我 国社会 全方 面 的发展 ,我 国政 府更 加重 1 作 为新 农村 文化 建设 的主 体 ,农 民素 质 的高低 将直 接 决定 着 视 农村 的文 化建 设 ,并 将农 村文 化建 设提 升到 国家 发展 战 略 的高 农 村文 化建 设 的成败 。因此 ,就 必须坚 持 农 民本位 的主 导 思想 , 度 。在 20  ̄ 20 年 ,中央 政府 制定 和颁 布 了 《 0 51 0 7 关于进 一 步加 强 加 强对 农 民的 教育 ,加 大新 农村 文化 建设 的宣 传 力度 ,尊 重和 发 农 村 文化 建设 的意 见 》和 《 关于 加强 公共 文化 服 务体 系建 设 的若 挥 农 民群众 的 首创精 神 ,激 发农 民建 设新 农村 的巨大 热情 ,使 其 干 意 见》 两个 重要 文件 。在 党和 政府 的积 极扶 持 下 ,,。 农 民群 自觉地 加入 到 农村 文化 建设 的活 动 中去 。 同时 ,各级 政府 要从 国 ’ 大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基础,它对新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经验,阐述了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思考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策略,旨在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发展的关键,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长期发展目标。

其中,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就目前的情况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和农民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必须清楚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寻找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策略,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1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我国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

民族、民间文化的主要源头在农村。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充分突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对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关乎长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2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一系列针对农村文化工作的政策文件,各级党委政府虽已日益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但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仍然不到位。

一方面农村基层领导存在着重视经济发展而轻视文化建设的倾向,认为文化建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另一方面广大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思想观念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文化生活的认识程度不高,参与文化生活的自觉性不强,致使农村文化工作处于较弱势地位。

2.2 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困难是制约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瓶颈。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结束后,各地的文化建设如火如荼。

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我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然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受制多种因素制约,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中供需失衡、文化人才队伍匮乏、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和文化建设资金捉足见肘矛盾突出。

坚持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拓宽文化建设资金渠道,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是当前发展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文化发展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181-02一、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一)发展农村文化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着力点目前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概占16.8%,与城镇人口受教育程度平均在11年相比,差距还较大,这反映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因此,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

而培育新型农民,一靠教育,二靠文化。

在此过程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展农村文化,武装农民头脑,提高农民素质,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着力点。

(二)发展农村文化是丰富农民生活的重要方面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现在的农民不再满足于“吃饭、干活、睡觉”的开门三件事,亦不满足于“放放电影演演戏,打打乒乓下下棋,翻翻报纸猜猜迷,哈哈镜中看自己”的简单文艺活动,而是转向通过学习新技术改变自身生活状况,改变所处休闲娱乐方式的高层次方面,以满足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三)发展农村文化是增强农村内在凝聚力的核心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进行集中建设,单靠基层政府很难把现有农村力量有效整合起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以文化的内在感染力号召群众,把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转化为内心认同,进而转化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外在行动,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心和集体意识,增强农民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增强农村的凝聚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浅议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浅议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浅议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1. 引言1.1 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民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农民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农村群众提供一个展示自身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的平台。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可以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提升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也有助于凝聚乡村社会的凝聚力,促进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乡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可以说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在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

2. 正文2.1 促进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之一。

在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中,不仅可以提供农民们展示自己才艺和文化特色的平台,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的精神丰富度和内涵。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演出,可以激发农民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感悟力,让他们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农村广场文化建设还能够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在广场文化活动中,农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增长见识,开拓思维,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素质。

通过促进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可以让农民们享受到文化带来的美好,提升他们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层面。

2.2 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之一。

在农村地区,由于资源相对匮乏,文化活动和娱乐方式相对单一,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常常较为贫乏。

而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推进,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元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娱乐项目。

在广场上可以举办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手工艺制作等活动,为农民提供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文化生活。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反思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反思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反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农村建设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着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关乎着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然而,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刻反思和探讨。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1. 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但实际上,很多地方的规划缺乏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建设效果不佳。

比如,有些地方只是简单地模仿城市的文化设施,而忽视了农村特有的文化需求和特点。

2. 建设投入不足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但是,很多地方的投入不足,导致建设规模和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

此外,一些地方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缺乏认识和理解,也影响了建设的进展。

3. 农民参与度不高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广泛的农民参与,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农民对于文化建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方面,由于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没有闲暇时间和精力参与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难以吸引农民的兴趣和参与。

4. 文化传承和创新不足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创新和发展新的文化形式。

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地方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不足,导致文化活动缺乏活力和创意,难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反思与思考1. 加强规划设计,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注重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农村的特点和需求,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文化建设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创新和实用性,充分考虑农民的文化需求和使用习惯,确保文化设施的实际效果。

2. 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建设质量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建设质量和规模。

同时,需要注重建设的可持续性,确保文化设施的长期使用和维护。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以浙江省松阳县竹源乡为例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以浙江省松阳县竹源乡为例

新农 村文化建设 的现 状和存在的 问题 ,提 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 的四大对策 :提 高认识 ,加强管理 ,软硬 并重 பைடு நூலகம்上 下联动 ,加 大 投入 ,完善设 施 ;整合资源 ,引进人 才 ,增强活力; 因地制 宜,科 学挖掘 ,实现双赢。 关键词 :新农 村 文化 建设 现 状 问题 对 策 文化 建 设是 社 会主 义 新农 村 建 设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加 县 级 非遗 项 目。此 外 ,竹 源乡 的 “ 日戏 ”也被 列 为县 级 百 强 农村 文化 建 设 ,满 足 农 民 日益增 长 的文 化需 求 ,是 推进 非 遗项 目。通 过举 办排 祭 仪式 和传 授 松香 采集 技 艺等 方 式 社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的 必然 要 求 。为 了掌 握 当前 农村 文 化 使得 民俗 文化和 传统 文化和 技艺 得到 了发扬 。 建 设 的现状 ,摸 清新 农 村文 化 建设 中存在 的 问题 ,探 索 促 二 、竹 源 乡新 农 村 文化 建 设 存 在 的 问题 进新 农 村文 化 建 设 的途 径 、方式 和 工作 思 路 ,特 对松 阳县 竹源 乡新 农村 文化 建 设 虽然 取 得 了一 定 的成效 ,但距 竹 源 乡的新 农村 文化 工作 进行 调研 。 离 新农 村文 化 建设 的要 求还 有 很大 的差 距 ,问题不 少 ,现


竹 源 乡新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的 现 状
竹 源 乡 ,位 于浙 江 省松 阳 县 中 部 ,是 典型 的 “ 山 半 九
乡村领 导 对农 村 文化 建 设 工作 比较 重 视 ,成立 了 领导 畏难 情 绪 ,不 知 道 新农 村 文 化 建 设应 该抓 什 么 ,如 何抓 , 小 组 ,并 千 方 百 计 的争 取 项 目 ,号 召 开 展 民 间文 化 活 动 , 认为 文化 建 设是 费钱 费 力的 事 ,只在 农 闲时 节应 付 应付 就 百 姓 的文 化 意识 随 之增 强 。尽 管财 政 比较 困难 ,文 化 活动 行 。比如 农 家书 屋的 建立 只 是为 了应 付 上面 的检 查 ,平 时 还 是 有 声 有 色 的进 行 ,每 年举 办 排 祭 活 动 、乡 乡一 台戏 、 开 放 的少 ,借 书 的群 体也 只是集 中在 中小学 生上 。 2文化 建 设引领 作用不 强 . 农 民趣 味运 动会 等 ,反响很 好 。 许多 村干部 缺乏先 进文化 的影 响力 ,号 召力 和凝 聚力 , 2文 化设 施建 设加快 . 20 0 7年至 2 0 0 9年 l 0月 ,全 乡财 政共投 入 1 0万 余元 , 主 要 原 因是村 干 部对新 农 村文 化建 设 的 宣传力 度 不 够 ,工 完 善文 体基 础 设施 。2 0 0 9年成 功创 建 了体 育 强 乡 ,添 置健 作 方 法不 对 路 ,缺乏相 应 的 组织 ,以致不 能 调动 农 民群 众 身路 径 l O套 ,标 准 篮 球 场 3个 ,乒 乓 球 桌 6张 ,棋 牌室 参 与 先进 文化 建 设 的积极 性 、主动 性 和创 造性 。加 上大 量 1 个 ,晨 练 点 1 1 2个 ,人均 拥 有活 动 面 积 2平 方米 。 0 1 素 质 相对较 高青壮 年 外 出打工 做 老板 ,留守老 少病 弱农 民 2 1 年 又投 入 了 l 余元进 行文 化站 基础 设施 建设 ,主要 包括 科 学 文化 素质 偏 低 、认 识 不 到先进 文 化 的重要 性 。农 忙 时 0万 乡政 府 图书 室 、阅 览室 、培 训 室 、排练 室 和信 心共 享 室 的 建 设 以及硬 件设 施 ( 音响 、灯光 、书柜 、阅 览桌 椅 、电脑 、 相 机 、摄 影机 等 ) 的配 备 ;此 外 ,还在 6个行 政 村 设立 了 节 ,农 民因忙 于 劳作 ,几 乎没 有 时间参 加 文化 活 动 。农 闲 时 节 ,大部 分 农 民打牌 、看 电视 ,个别 农 民也 许 会不 定期 地 参 加 文体 队伍 的 活动 。很 少 有村 庄 组 织农 民举 行棋 类 、 扑 克 、乒 乓 球 比赛 ,或 组 织农 民观 看 影视 剧 、科 教 片 等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如农民艺术 团、民间工艺品展览等,激发农民的 文化创造力。
提高农民文化教育水平
加强农民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培 养农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 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
05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未 来展望
创新文化发展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文化发展面 临诸多挑战,如文化资源匮乏、文化设施落后、文化活动单 一等问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满足农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讨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 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详细描述
由于资金、重视程度等原因,部分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村民日 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导致村民在业余时间缺乏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资源,不利于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总结词
目前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难以吸引村民参与。
详细描述
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资源,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文艺表演、节庆活动等,而对新兴的文化形式 如网络文化、创意文化等涉及较少。这导致文化活动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难以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
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 稳定。
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农民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发掘农村文化资源
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 经济多元化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

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

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逐渐被城市所取代,乡民的流失造成了乡村经济、文化的衰落,乡村的生存状态、文化特色等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振兴乡村文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形象乡村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但是乡村环境差、村道窄、路况不好、房屋陈旧、卫生状况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乡村环境整治、改善,让乡村文化得以呈现出更完整的形态。

通过改造革民居,要求村民归还宅基地沉淀土地资源,变废为宝的政策,使发展美丽乡村村民都知晓,这将有益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二、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体系乡村文化体系应该由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创新文化三个方面组成。

其中,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的精髓和灵魂,通过大力挖掘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

同时,乡村文化也需要注重现代文化的介入和创新文化的培育。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挥文化娱乐的功能,推动乡村文化的现代发展;培育乡村文化新生力量,鼓励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创新,开创乡村文化新篇章。

三、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增强品牌影响力每个地方的乡村文化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挖掘乡村的文化特色,将其变成品牌,增强品牌的影响力。

例如,婺源的古村落、中国蚂蚁士的山地游客公路、南川的苗族文化,这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文化,通过培育这些品牌,可以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资金流入。

四、加强对乡村文化保护的法律保障乡村文化的保护需要有效的法律保障,只有国家对此给予充分重视,建立完善的法制机构和相应的法规条款,才能够为乡村文化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保护。

总之,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各方的关注和参与,必须从环境、文化体系、特色品牌和法律保障四个方面入手,方可让乡村文化得以弘扬、发展。

同时,政府、学者、文化工作者和乡村居民都需要共同努力,才能为乡村文化的振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也逐步受到重视。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仅关乎农民群众的人文素质提升,也是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途径。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仍存在不足,亟需加强和改进。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当前,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依然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状态。

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稀缺,公共文化场所不足。

大部分农村缺乏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农民难以方便地接触到文化资源。

文化设施的现代化程度较低,缺乏先进的文化设备和科技支持。

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与城市相比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使农民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文化生活。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水平。

注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更新换代,引入先进的文化设备和科技支持,提升文化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鼓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举办多样性和创新性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亟需提升。

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人才短缺,专业素养不足。

很多农村文化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的文化工作者,导致文化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乏与农民群众的互动,使得文化服务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三、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还比较薄弱。

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机构多为政府主导,缺乏社会参与和定制化服务。

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机构与社会资源融合度较低,文化服务缺乏多元化和全方位的供给。

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机构融入度不够,与当地群众的联系和交流不足,使得文化服务难以深入基层。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二 、 问题 的 成 因
1农村 文化 是个 有 机统 一体 ,各个 部 分相 互 联 系相 互 .
制 约
十 一届三 中全会 以来 ,我 国实行 家庭联 产承 包责任 制 , 从 集体经 营 到农村 分散 经营 ,许 多农 村 集体 力量 弱化 ,农 村 各个方 面都 受到 了 冲击 ,曾经 的社 会合 力 已经 分化 ,农 村 的管理 能力 也大 大弱化 ,村 民的集 体意 识弱 化和 制度 性 淡化 ,乡 村精英 政 治意识 的 淡化和 对体 制 的冷 漠 ,加 上 国 家的权 力逐渐 的下 放和 回缩 ,逐 渐形成 以 “ 自我”为 中心 , 最 大化 追求 个人 利益 ,社 会利益 重 新划 分 ,导 致了 宗族 势 力 有所 反弹 、封建 迷信 势 力和各 种 邪教 势力 有所 抬头 ,从 而使 农 村文化 受 到前所 未有 的 冲击 和分化 ,农 村文 化逐 渐 地丢失 或弱化 。 2农村 文化建 设长期 以来 的误 区 . 是 认 识不足 ,不 少 的人 认 为只要 经 济发 展 了 ,农 村 文 化 自然就 有 了 ;二 是投 入不 够 ,随 着集 体力 量弱 化 ,近 年 来 ,国家 对农 民减 负和 农村基 层 经费 的制 约 ,无 法对农 村 的公 共文 体设施 建 设提供 足够 的 资金 ,导 致 了文化基 础 设施 落 后 ;三是组 织不 力 ,农村 文 化建 设 的长效机 制 尚未 建 立起来 ,许多公 共文 化机 构运 转 存在 较大 困难 ,甚 至处 于停 滞状 态 ,根本 无法使 文 化产 品 、文化 服务 深入 到农 村 和服 务农 村 ,缺 乏非赢 利性社会 组织 的参与 。
XN 0 G U IN N C N
2 1 年第 4期 0 1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思考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思考
这 些 问 题 的存 在 .与 当前 的新 农 村 建 设 是 不 相适 应 的 , 不 加 以重 视 和 解决 , 如 将
化品 牌 。 农 村 文 化 事业 要想 得 到健 康 发
展 . 重 要 的是 建 设 一 个 着 农 经 经济 的发 展 , 业 结 构 的 调 随 产 整 ,开 放 程 度 的 扩 大 .农 民已 不 满 足 于 “ 日出 而作 、 日落 而 息 ” 的传 统 生 活 方 式 , 越 来 越 渴 望 丰 富 多 彩 的 文 化 生 活 ,以 满 足健 身 、 身 、 乐 的 需 求 。但 目前 多 数 健 娱
余 饭 后 打 打 牌 、 搓 麻 将 、 赢 几个 钱没 搓 输 什 么大 不 了的 。 别 是 冬 季 农 闲时 节 , 特 赌
直 接 影 响新 农 村 建 设 的进 程和 结 果 。

解 农 村 . 动 在 农 村 。 们 的 艺 术修 养 直 活 他 接 来 自于 农 村 ,和农 民 有着 天然 的亲 近 性 , 易 为 农 民 所 接受 。 文 化 中 心户 把 容 村 文 化 办 在 农 家 民宅 ,弥 补 了 乡镇 文化 设 施不足的缺陷 , 培育文化人才的同时 , 在 各 地 应 充 分 利 用 现 有 文 化场 地 定 期 不 定
期地举 办科技 、 法 、 术 、 影 、 学 、 书 美 摄 文

当前 农 村 文化 建设 存 在 的 问题
和 原 因
1文 化 发展 水 平 不一 。通 过 对 周 边 .
县 市 和 乡 镇 文 化建 设 的调 查 看 ,发 现 目
前农村 文化建设水 平大致可分 为三类 :

类 是 较 好 的 ,所 占 比例 大 约 为3 %左 0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现状与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现状与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现状与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而其中文化建设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村庄文化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院也成为了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本文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现状,就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现状与思考进行探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现状1、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很多农村地区缺乏一定的场地和设施,大院建设的条件也就受到了限制。

在现实中的农村大门口多是空旷的场地,很少有人闲暇时段,可以说是“无人问津”的场所,而事实上,大院建设孤立于社区、缺乏可持续经营方式等问题也困扰着大院建设。

2、缺乏资金支持大院建设,需要资金投入,若想要建设一个有品质的文化大院,就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

但现实中的农村建设有些缺乏资金,即便有资金也主要是政府的投入,建设过程面临着不稳定性、不可持续性等问题。

3、缺乏文化资源虽然我国的农村地区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耕文化,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差距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的传承已经受到了影响。

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院建设完全没有文化资源可循,文化的空白期并未得到有效填补,因此缺乏文化资源,文化吸引力也不足以吸引人们。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院思考1、加大政府投入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资金投入的比例,增加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经费,为大院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也应该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发掘农村文化资源,探索可持续的经营模式,实现农民的超额利润。

2、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其次,可以通过建立文化艺术助农机构,发掘当地农村文化资源的价值,构建农村文化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的方式,以鉴赏文化为切入点,带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同时,也可以借助当地的文化习惯、民俗,结合现代元素打造有特色的文化大院,促进当地文化发展、经济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一、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而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农村内涵、提高村民素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助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1. 内涵薄弱现有的农村文化多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缺乏多样性与跨界融合。

文化内涵和形式单一,无法满足现代农村发展需求。

2. 设施不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适合发展需求的文化设施和场所。

例如,缺乏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艺术展览馆等场所,为村民提供文化娱乐和知识交流的平台不足。

3. 资金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维护不到位。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限制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

4. 人才荒缺由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与农村人才储备不匹配,导致人才荒缺。

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限制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5. 农村文化传承不完善由于农村流动人口增加和青少年外出务工等原因,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不完善。

这导致了乡村文化衰败、乡土特色文化丧失等问题。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1. 关于文化内涵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多样性和跨界融合,提高农村文化的品质。

2. 关于文化设施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力度,增加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数量,满足农村人民文化需求。

3. 关于资金支持政府应切实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社会化筹资等方式,增加对新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

4. 关于人才引进加强对农村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5. 关于文化传承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如开展农村文化节日活动、建立文化基地等,保护和挖掘农村悠久的文化历史。

六、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推进1. 引导农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认知意识和参与度。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2023-10-3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结论与展望0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为了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之一,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福利和幸福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

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农民为本,因地制宜,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0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概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到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短板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不力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引导和支持0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建设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

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的完善,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

尽管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性问题。

本文从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

这一巨大工程的实施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

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须经宣传奠基、健康发展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

目前,我国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且初见成效。

但是,同时其还存在着一些障碍性问题,比如农村干群认识不到位、投入依然不足、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明显、现代意识淡薄、不科学和不健康现象的根治任务依然艰巨、农村辍学现象有抬头之势、农村题材作品不够丰富等等。

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1、增加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考评分值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好县、乡(镇)、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的认识问题。

认识到位,且有高度,文化工作才会有位置,才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从而解决好遇到的问题。

因此,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之际,组织部门应增加基层干部文化建设工作的考评分值,把重视和关心、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和队伍建设、拓宽农村文化投入渠道和投入力度、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等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从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发挥乡镇文化站基层文化堡垒作用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为第一线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乡镇配套改革中不能改变。

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

二、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1、设立县乡文化副职为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我国成型了选派科技副职的制度,但对富裕之后农民精神生活的提高却缺乏完善的领导机制。

不可否认,按照分工,各级政府都有负责文化建设的领导,但由于其分工不仅于此,限制了精力的投入。

随着农村富裕程度的提高,农民作为文化消费的主体,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因此,可借鉴科技副职的选派制度,从高等院校或者省级文化、宣传和文联等有关部门选派熟悉文化建设的同志兼任县文.化副县长、副乡(镇)长。

一方面,文化副职由于特殊的身份可以起到较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副职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出新的文化资源,从而出现一批农民所怀念的赵树理、柳青,创作出类似《创业史》、《三里湾》、《艳阳天》、《王贵与香香》那样贴近百姓生活,符合现代农民普遍希望和追求的生活状态的作品。

2、培训“村官”农村文化师资格农村文化是在长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并为广大农民恪守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农民现代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体现。

农村基层对农艺师等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较为重视。

实际上,农村文化师是富裕后农村最需要的人才,肩负着农村文化管理活动并承担农村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工作的重任。

但是,我国对农村文化师的人才培养力度相对滞后,比如全国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大省河南,目前全省正式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文化师仅有30多人,而且全部是企业文化师,这与农村文化人才需求产生强烈反差。

因此,必须从3个方面努力解决好这一问题。

第一,采取中短期培训的形式,分批对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培养。

第二,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就是在高等院校选拔立志“村官”事业的学生进行农村文化师素质的教育。

第三,组织部门在选拔“村官”之时严把人口,把农村文化师的资格作为一项重要标准。

3、多渠道筹集经费,并改善投资渠道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是农村文化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必须稳妥解决。

第一,多渠道、多方面筹集。

国家拨款、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是筹集文化建设经费的主要渠道,而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最具潜力可挖。

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都应围绕开发文化市场、兴办文化产业来进行,集体、个人通过联建、联办农村文化场所,开办文化活动等方式,活跃生活,共同受益。

文化单位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达到“以文养文”,增强发展后劲的目的。

为此,文化单位应该用好用足国家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千方百计开拓创收门路,扩大自身积累。

对具备条件的文化企业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以吸取更多的社会资金。

对有积极性的非文化企业,制定政策吸引其向文化产业投资。

对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经过论证而大胆引进外资。

第二,改善投资渠道。

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投资力度的逐步加大,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但在不少地方出现了挪用和挤占的情况。

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对取得立项的文化建设项目,应由文化副职专管,由具备农村文化师资格的“村官”或者选派专人直接带资金进村监督建设的办法,既可减少中间环节,又可加快建设速度。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力度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但由于农村文化工作相对薄弱,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

农村文化建设,群众无疑是真正的主体,因此,为缓解农民群众的文化饥渴,必须加快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和扶持、推动农村文化市场发展。

1、抓团队以推进农村社会文化的广泛和普及在注重“送”的同时,采取鼓励与帮扶措施建立一支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变“送”为“育”。

在继续巩固提高乡镇文化站以及村办活动室这一主阵地,唱响主旋律的同时,以创建特色文化为主,重点抓住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的传统文化娱乐项目,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政府采购、培训、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村成立诗书画社、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个体电影放映队、民办剧团、演出团体等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和各类秧歌队、舞蹈队、器乐队、歌唱队、曲艺队等业余文化队伍。

同时,可扶持有条件的各类走村串乡的农村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发展壮大,与城市文化下乡形成“两轮驱动”,从而为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一批农村文艺骨干队伍,有效地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

比如河南省宝丰县就培育了近千个民间演出团体,5万多农民演员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全国农村演出市场都占有一定的份额,演艺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说明,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培养和提升农民综合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2、抓家庭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当前农村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一台电视机、一份报纸这种被动的消遣休闲生活,开始追求可以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因此,应该开展涵盖文学艺术、工艺收藏、科技教育、园林园艺等方面的特色家庭评比活动,以此倡导农民开展健康、科学、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品位。

比如浙江省景宁县76岁老农路福,在他目前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路福记事》、《土诗》、《太公造屋》、《素描时光一一个中国农民的劳动日记》和《甲乙收支录》5部书中,这位7O岁才开始写作的老人把自己的所历所遇、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逐日记录下来,汇集在一起,写出了真正意义上农民写的书。

总之,要通过努力,让特色文化家庭成为农民的追求时尚。

四、不断满足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农村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一种以开放思维、进取精神为支撑的新时代农村文化。

农民需要学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社会基本知识;需要有一种放眼国家发展,关心外部世界的思维;需要有认识个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要的能力;需要培养法制观念、民主思想和公德意识,学会运用现代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理解一些社会矛盾的产生根源与解决途径。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和满足。

1、为农民搭建学习平台要为农民渴求知识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积极引导和鼓励有经济实力的村建立适应农村文化发展、适合农民阅读的“农家书屋”,加大图书室的建设和开放力度;村村配置可以放映电影的多媒体设备,并不断更新电影资源;定期自印面向农民教育的资料并免费发放到户。

2、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挖掘当地历史事件,通过建村史陈列室等方式,提炼人文精神,使文明创建由表及里,从现状整治向提升文化内涵转变。

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使大型、示范性文化活动与平时的小型、分散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

3、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剧团等的服务重心要不断下移,积极为“三农”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服务的方式、机制。

比如江苏省为了将乡镇文化站建设好、管理好、长期运行好,对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胆探索,试行公有民营制、股份合作制、目标责任制3种体制。

广东省开展了流动文化服务,把图书、演出等文化服务延伸到山区、农村。

浙江、河南对文化下乡的制度化、经常化,结合文化下乡,大力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建设一支不散的文化队伍,进行了有益探索。

五、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农村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弘扬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就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各种市场主体前来开发,生产出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化产品,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同时更好地为经济服务,其有效途径就是形成文化产业。

1、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应该认真谋划,选准本地龙头文化产业,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

比如河南省以黄帝、伏羲和子贡三大祭祖盛典为资源,开发或完善了炎黄文化节、中华姓氏文化节和浚县古庙会三大文化节日,开展与之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笔会、歌会、摄影比赛和民间工艺美术、民俗表演、风味餐饮展示等活动,加强投资环境的对外宣传,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服务。

来自淮阳县(伏羲太吴陵)旅游部门的数字显示,2007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占GDP的16%,特别是2008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一个月的太吴陵庙会期间,全县客流量达910万人次,门票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8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