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交际教学法论文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论文(共4篇)【教学论文】
第1篇:论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应用前言:听是语言输入当中的的一个重要途径,听力的培养也是吸收和巩固语言知识的重要手段,这就说明了学生要想掌握好一种语言技能,一定要学会听。
小学英语中首先要求的就是能“听”与会“说”,但多数人感到英语学习当中最难的就是听力。
我国由于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英语教学中的交流不够重视,也就使得听说能力十分滞后,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
一、交际教学法概述(一)内涵交际教学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以美国社会语言家D.H.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为理论依据。
交际能力指的是我们用学过的语言有效的在各种场合中与不同的人交谈的能力。
交际能力与一个人对掌握语言结构的好坏没有关系,但是与这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有关。
(二)交际教学法的特点1.交际教学法主要强调的是语言的使用,而不是语言的形式;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独立的决定自己想表达什么;3.在交际教学法中,学生可以接触到自然语言范例,而不是教材。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自然情境下可以有效的使用所学的语言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交际教学法的优势交际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它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重视的是英语语法条目和词汇的讲解,在课堂中常常是教师在讲,学生被动的听,不利于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交际教学法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为目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语言情境中去,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交际教学法将以往以听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将说的能力也很好的融入到听力教学中,使学生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交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交际教学法在听力教学中的视角过程分为:①听前准备阶段;②播放听力材料阶段;③听后延伸阶段。
下面我们以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教科书,第59页的听力课为例,来对交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交际教学法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交际教学法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交际教学法,以提高人的交际能力为初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对大学口语教学有很好的启示和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口语教学;交际能力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91-02一、引言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都需要不仅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同时能用英语流利交流的人才,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对学以致用的语言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我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都造成了相当数量学生的哑巴英语。
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交际教学法以提高人的交际能力为初衷,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很好的启示和实际指导意义。
二、交际教学法形成的理论背景英语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称功能法或意态法,源于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1972)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学说。
他指出,一个人语言的好坏,不仅仅在于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人的语言能力应该是他的交际能力,而且交际能力并不表现在一个人对语言形式掌握得有多好,而在于他运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有多强。
威多逊(widdowson)在《语言教学交际法》(1978)中提出了在文本和语篇中语言体系与交际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
对此,他强调不同意图的语言交际行为的重要性,因为它体现了使用语言的能力。
卡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在1980年提出了交际能力三分说。
而卡纳尔(1983)再将它修改为交际能力四分说模式: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以交际为中心初中英语教学法探微论文
以交际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学法探微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完成实际语言环境中的交流,即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
英语教学中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地能力。
交际法原则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前提。
其基本教学单位是在一定语境下的话语(discourse)。
thankyou不一定就是表示感谢之意,在某种情景中它可能用来表示愤怒或拒绝帮助。
excuseme在不同的语境中更是表达不同的意思。
总之,同一形式可能有多种功能、多种形式也可能只具有一种功能。
因此,教学活动应以话语在语境中能实现的功能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以便学习内容尽可能符合学生的需要,真正培养使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过程必须交际化,整个外语教学过程在真实的情景下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这意味着语言课堂教学应该排斥机械操练,尽量创造较为自然的言语交际条件,按情景题材组织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合中进行操练,使用信息转换、情景模拟、游戏、角色表演(roleplay)等活动形式。
第三,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
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第四,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言语错误采取容忍态度,不以频繁的纠错打断学生连贯的语言表达。
然而,怎样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新大纲及新教材的交际性教学原则意图,组织好课堂英语教学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在阐述交际教学法原则的基础上试图对中学课堂英语交际教学作初步的探讨。
一、依据教材新教材是新大纲所规定的交际教学的具体体现,它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从语言的实际意义出发来安排语言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以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新教材是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既考虑语言的功能、意念和话题,也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因素,并使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交际教学法运用于成人英语教学论文
交际教学法运用于成人英语教学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交际教学法代写论文的概念、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主要关系及我国成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文章旨在说明在成人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师能积极营造良好的交互情境、明确交互的要求、精心设计提问和问题以及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和重点放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上,运用符合我国成人英语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成人英语教学教学理论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
许多人已经认识到英语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大量的社会工作人员积极接受继续教育学习英语,为自己的工作增加动力。
成人学习英语与青少年学习英语存在着许多的差异。
如何能使成人学好英语?交际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就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二、交际教学法的概念及理论基础1.交际教学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指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包括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和教学技巧,也包括有关教与学的一般性原则。
理想的英语交际教学法应该是借助有效的交际教学手段,实施交际教材提供的任务,达到交际大纲所规定的目标。
2.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英语交际教学法理论主要受三大方面学说的影响,即社会学与社会语言学、哲学和语言学。
在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方面,德尔•海姆斯首先提出关于交际能力的学说。
他和冈珀斯等人,强调语言使用中的社会文化因素。
哲学方面主要有奥斯汀和塞尔提出的言语行为学说。
这一学说对英语交际教学法理论有间接影响。
语言学方面的影响主要有韩礼德关于语言的功能、语言的衔接与连贯和社会符号学方面的学说。
此外,辛克莱和库尔特哈德的语篇分析学说也对交际法英语教学法理论产生影响。
三、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原则1.以交际为中心交际教学法倡导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活动的内容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从而使学生在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
英语教学交际教学法运用论文
英语教学交际教学法运用论文概要:外语教学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转变教学观念,把语法知识讲解和开展交际活动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激发英语学习者巨大的交际潜能,达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适应我国外语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
交际法教学是一条无限而又变化无穷的教学路线,它有待于广大英语教师在实践中持之以恒,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交际教学法以语言功能为纲,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因此也叫做功能法。
它产生于70年代初期,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英语教学法流派。
1971年,海姆斯发表的《论交际能力》被认为是交际法的直接理论依据。
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语法形式的正确、语言的可接受性,还必须考虑语言是否恰当。
他的交际能力说深受社会语言学的影响。
一、交际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原则交际教学法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足够的交际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灵活性和多样性原则世界上永远不变的东西就是“变”。
如果一位英语教师的课堂设计千篇一律,这样就不利于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会感到乏味厌倦。
任何活动设计都有很多可以扩展的空间,教师要精心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新鲜的认知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要想使活动适合每个个体学生,吸引其兴趣,就要使活动多样化。
例如,在教完新单词后,教师在操练巩固或复习词汇时常使用单词卡片进行复习:如教师任抽一张卡片,遮住图片的一部分,让学生猜出单词,并大声地朗读出来。
刚刚采用这种方法时,大多数学生兴趣都很高,但如果每次都采用这种方法,学生会觉得很单调,进而产生一种厌倦感。
因此,我们教师可以考虑别的方法。
2. 真实性和渗透性原则真实性包括语言输入的真实性,练习活动的真实性,所需再现社会情境的真实性,即语用、语境、语义三方面真实性。
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剔除西方文化的糟粕,汲取其精华。
随着教学内容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真实的语言环境,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得、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英文文献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英文文献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English Grammar in Junior High School: A Research Review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emphasis on the use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language classrooms. This approach focuses on developing studen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real-life situations, rather than solely on rote memorization of grammar rul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English grammar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using this approach, as well as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ation.Benefits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1.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One of the key advantages of using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grammar instruction is increased student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By incorporating interactive activities, role-plays, and group discussions, students becom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is active engagement promot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grammar concepts and enhances overall language proficiency.2. Authentic Language Us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s prioritize authentic language use. By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use grammar structures in meaningful contexts, they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grammar functions in real-life situations. This approach not only enhances grammar comprehension but also develops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3. Integration of Skills: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tegrate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with other language skills, such a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is integration allows students to se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grammar rules invarious language contexts. It also promotes a holistic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where grammar is not taught in isolation but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language components.Challenges and Limitations1. Time Constraints: One of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nting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grammar instruction is time constraints. Covering grammar concepts thoroughly while incorporating interactive activities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time management. Teachers may need to prioritize certain grammar topics and adapt activities to ensure that essential concepts are adequately covered within the available time frame.2. Teacher Preparation: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grammar instruction requires well-prepared teachers. Teachers need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grammar concepts, as well as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them into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ongoing training can support teachers in developing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knowledge.3.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Assessing grammar proficiency within a communicative teaching framework can be challenging. Traditional grammar tests may not accurately reflect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refor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alternative assessment methods, such as 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s, portfolios, or oral presentations, to measure students' grammar skills effectively.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ation1. Contextualized Grammar Activities: Design grammar activities that provide students with authentic language contexts. For example, students can engage in role-plays, debates, or problem-solving activities that require the use of target grammar structures. This approach allows students to apply grammar rules in realistic situations, enhanc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2.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courag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by incorporating group work and pair work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work together to complete grammar tasks,discuss language concepts, and provide feedback to one another. This collaborative approach fosters peer interaction and enhances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3. Integrated Skills Projects: Implement projects that require students to use grammar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language skills. For instance, students can create a multimedia presentation or write a persuasive essay that incorporates grammar structures. This integration promotes the transfer of grammar knowledge to real-world language tasks.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English grammar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fers numerous benefits, including increased motivation, authentic language use, and integration of skills. While challenges such as time constraints,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exist, these can be overcome with careful plan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lternative assessment strategies. By implementing practical strategies such as contextualized grammar activitie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integrated skills projects, teachers can effectively apply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grammar instruction, facilitating students' overall language proficiency development.。
英语教学方法论文
英语教学方法论文英语教学方法论文4篇第一篇:创新教学方法一、采用动静结合,活跃课堂气氛动静结合的英语教学方式是非常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因为这是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英语特质的。
在师范学校里,教师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构建一个有趣而有效的课堂,其实这是难以做到的。
因为很多时候,这两个词是相冲突的,因为有趣的事物往往会吸引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将学习的有效性降低。
但与此同时,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点,如果能够加以利用,一定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动静结合是指的动态教学和静态教学,一般动态教学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大大提高,而静态教学则是主要符合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大大提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静态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文章和记忆单词,将基础知识打牢固。
同时,可以用动态教学的方法去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如趣味的单词接力方式:由教师说出第一个单词的汉语意思,然后第一个学生回答,并说出第三个单词的汉语意思,交给第二个学生回答,依此类推。
二、主攻兴趣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这一点是从人性的方面总结的,所以无论教学精神再怎么改变,这一点也是会一直值得肯定的。
而新时代要求的初中英语教学就不能够再像之前那样,只是用一些多彩的图画或是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其实学生需要的往往是更大的舞台。
特别是现在的孩子们,他们在父母的栽培下往往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或是唱歌跳舞,或是书法画画,或是体育乐器,或是手工制作。
如果英语教学能够和他们本身的兴趣好结合起来,那么其学习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因为学习英语就成了他们日常的一部分,并且是在非常愉快和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的。
音乐的话可以是英语歌曲,体育的话可以是国外的一些比赛,甚至手工制作教师都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外国的制作步骤。
当然,教师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兴趣和英语之间存在的微妙的关系,并且作为课堂作业向展示。
三、结合时代气息,采用科技教学时代发展迅速,教育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学就应该乘着这股东风“扶摇直上”,采用与时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去进行创新教学。
交际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具体应用论文
交际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摘要: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英语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要选择适合于幼儿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本文撂讨了交际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几种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幼儿学习英语的特点幼儿英语教学交际教学法幼儿阶段(3—6岁)是学习语言的笑键期和最佳期。
在此时期幼儿的心理可甥性强,只要老师和家长适当地引导,幼儿很容易对英语产生兴趣。
幼儿在英语学习过程巾主要靠直觉和体验。
他们常常积极投入,敢于开口,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和贴近他们生活的学习内容很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语言在其大脑产生刺激。
然而,幼儿的思维能力不如成年人。
他们不善于把握语言的系统和规律,也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因此,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同样,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更为重要。
一、在幼儿英语教学过程中具体运用交际教学法(一)简笔画教学法。
简笔画教学最早是由吉伯逊女士和理查兹博创造并且系统地运用简笔释义的。
简笔画教学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交际的空间和情景。
幼儿英语教师可以用简笔画来表示一个词汇、一句话、一个语法现象乃至·篇课文的意义。
有很多东西教师是不可能都带进教室里去的。
而图画却能很清楚的表示其意义。
简笔画还是检查学生是否记住所学内容的一种有效地方法。
教师通过简笔画,能培养学生口头提问、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讲故事等口头表达英语的能力。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学习和蘑复我们学习语言过程中的许多内容和知识。
简笔嘶教学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简便易学和趣味性强等特点这正与幼儿学习语言的心理特征兴趣点相符合。
因此,对于幼儿英语教师来说,在黑板上会画简笔画并用其释义应成为一项必须具备的技能。
(二)游戏教学法也是交际教学法重要的一种。
游戏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语言交际场合,引导学乍参与语言交际,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语言,学会用外语交际。
学生是喜欢课堂游戏的,特别是幼儿。
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语言,认识了世界,开发了智力,获取了人类的知识,他们与游戏结下不解之缘。
交际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论文
交际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商务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的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以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核心,能够很好地实现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
本文在分析交际教学法的理论概述和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和特点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交际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交际教学法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交际教学法具体应用意义abstract: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is aimed at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environment, communicative teaching approach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communicative ability as the core, is able to accomplish the goal of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goal and on the basis of characteristics, discusses th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significance.keywords: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specific applications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对外商务交流日益频繁,商务英语作为业务往来媒介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商务英语的教学也成了顺应时代要求、培养特定的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部分。
英语交际教学法论文
谈英语交际教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我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曾用过目标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感触颇深,所有这些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觉得交际法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值得商榷。
一、交际教学法及其特征六十年代末,情景教学法在欧洲各国逐渐被淘汰,许多语言学家开始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ability)的培养。
1957年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 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学说,于是交际法便应运而生。
1971年美国的人类学家海姆斯(hymes)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学说提出了交际能力的理论。
他认为一般语言理论应包括文化和交际两方面:既强调语言知识,又强调语言使用能力。
这就是我们平常说说的“双基”教学。
只有只是还不行,还必须有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交际教学法主要有一下三点基本特征:1.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2.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3.语言的主要单位不仅是它的语法、结构特征,还包括功能范畴。
二、语言知识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语言知识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离开了语言知识就谈不上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反过来,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知识的目的和归宿,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知识,发展实施。
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精讲多练”。
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里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
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学生什么也学不到。
”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讲的时间不应超过25%,而是允许学生练70%,甚至达到90%。
我们应该把英语课上成实践课,要像学游泳(swimming)、骑自行车(riding a bike)、打乒乓球(playing table tennis)、弹钢琴(playing the piano)……那样,简明扼要地把知识讲清楚,更多的是通过联系才能掌握。
学生只有通过大龄的交际操练才能逐渐获得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浅谈英语交际教学法(罗先伦)
浅谈英语交际教学法(英语组罗先伦)摘要:为了增进人们对英语交际教学法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我将把人们对英语交际教学法的误解主要从四个方面即:交际法不教语法、交际法只教口语、交际法就是角色扮演、交际法对教师要求太高,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一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交际性原则。
关键词:交际法、误解、口语、语法、角色、教师我们知道,20世纪可以称为一个“语言教学法”的时代,西方的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工作者创造了多种教学理论和模式,发现了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语法翻泽法、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暗示法、交际法等。
英语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中国,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国外语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主流之一,但由于人们对交际法仍然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因而也不能很好地运用交际性原则。
人们对交际法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在于:交际法作为一个多元‘理论的联合体,其内涵不好理解。
交际法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教学互动,它通过启发、讲授、交流、讨论、对话、表演、练>-j等,达到熟练运用英语的目的。
在教学中,围绕话题和功能展开技能训练,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加工和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进行语言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
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它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产生在西欧,以英国为中心,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
它的基本主张如下:(1)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纲;(2)强调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外语教学;(3)培养交际功能;(4)倡导教学过程的交际化;(5)对学生的语言错误不苛求纠正,处理好准确与流利的关系,一个人学习语言需要一个中介语,由“中介语”到逐渐消失;(6)反对以语法为纲,但不排斥语法,不排斥本族语,不排斥语法翻译法,在分析同一功能的不同结构时,借助语法讲解是有利的。
初中英语教学交际教学法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交际教学法论文
摘要:交际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虽然可以学习到许多单词和语法知识,但是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学生很难开口说出英语,而英语却是交流的工具,这足以说明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交际教学法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迫切需要。
交际教学法是针对英语教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未来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世界的经济、信息全球化加速推进的今天,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同时也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学能够真正地培养出更多的能够实际应用英语的人才。
初中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阶段,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缺少运用英语交际的机会,出现了学生会考试但不会说英语的哑巴英语现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交际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同学在实际交际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交际教学法的原则
1.在课堂内以活动为主
在传统的初中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成为课堂的中心,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低下,学习英语的效率更是事倍功半。
由于没有机会利用英语交流,很多学生往往学成了哑巴英语,会听会考但不会说。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交际教学法就意味着在英语课堂内应以活动为主,且课堂。
[英语作文]交际法的教学手段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作文]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echniques in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交际法的教学手段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运用Title: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echniques in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rose to prominence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ilities to use language in authentic communication. This approach contrasts with more traditional methods that often focus on the acquisition of grammatical rules and vocabulary in isolation. Instead,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seeks to engage learners in meaningful interaction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thereby improving their fluency, comprehension, and linguistic competence. In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echniqu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One of the key techniques derived from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s the use of real-life situations and contexts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By simulating scenarios that students might encounter in the real world, teachers can encourage a more natural use of language. For example, role-playing exercises, where students assume different characters and converse with one another, not only provide practice in using the language but also help learners understand cultural nuances and conversational norms.Another technique is the inclusion of group work and pair work, which foster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promotes peer interaction. Through activities such as debates, discussions, and joint problem-solving tasks,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negotiate meaning, express their own ideas, and listen attentively to others. These interactions mirror the give-and-take nature of everyday communication.A cornerstone of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s the use of authentic materials, such as newspapers, magazines, films, and music, which expose students to a diverse range of language used by native speakers. This exposure helps learners understand how the language is actually used in various contexts, going beyond the textbook or classroom-made dialogues.In additio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places a strong emphasis on learner-centeredness. It shifts the focus away from the teacher as the sole source of knowledge towards a more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wher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take initiative and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learning. This includes choices about what they want to learn, how they want to learn it, and even the topics they discuss in class.Furthermore, communicative techniques often integrate formative assessment methods that prioritize feedback over grades. This type of assessment allows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adjust their learning strategies accordingly. It also provides teachers with insights into the learners' progress, enabling them to fine-tune their teaching approaches.Technology has further expanded the possibilities of implementing communicative techniques in modern language classrooms. Online platforms,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s, and digital tools can create immersive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t simulate real-world scenarios and allow for greater interactivity and engagement.Despite its numerous benefits,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s not without its challenges. It requires a high level of linguistic proficiency from the instructor, who must be able to handle spontaneous student input and provide appropriate responses. Moreover, it may require significant preparation time to design activities that effectively stimulate genuine communication among learners.In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echniques in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essential for preparing students to use the language effectively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By integrating real-life situations, promot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using authentic materials, adopting a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and utiliz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educators can foster an environment that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ith the support of technology, these techniques can be adapted and enhanced to meet the evolving needs of contemporary language learners.。
英语教学方法论文(优秀6篇)
英语教学方法论文(优秀6篇)在各领域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山草香分享了6篇英语教学方法论文,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英语教学法论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英语教学方法学科论文篇一一、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现状分析1.传统教育的功利性与道德理念相悖“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然而大部分学校和教师仍以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仅仅将“素质教育”作为表面工作来应付,走形式主义路线。
学校只关注书本知识,忽视德育环节的考核。
传统教学的功利性使得德育教学的地位一再下滑,教师的职责也趋向单一,只传授课本知识,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不利于正确道德观念的树立。
2.消极的网络信息影响正确的道德观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网络规范体制,各类信息充斥其中,良莠不齐,很难进行分辨。
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接触网络,极易被其中传达的信息引导,做出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如果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一旦他们被网络中充斥的暴力、黄色信息误导,就会造成人格的堕落,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增加未成年人犯罪率。
因此,维护绿色网络,加强对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网络文明意识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理念渗透的途径1.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英语作为外来文化的载体,教育学生学习优秀的国外文化知识,要将德育贯穿始终。
方法之一就是创设相应的情境,注重情感的渲染,让学生从主观上感受到德育的魅力,从而积极主动地接受德育教学。
课堂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根据课本内容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互动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例如,在学习餐厅礼仪时,教师可以将课堂布置成类似于餐厅的样子,随机挑选学生扮演顾客和服务员,教导学生学会运用敬语询问顾客的需求,如“WhatcanIdoforyou?”同时顾客也要礼貌地回答问题,同时表达对服务的感谢,以“Thankyou.”作为结束语。
交际法与英语语法教学论文
浅谈交际法与英语语法教学【摘要】英语广泛应用于现代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语语法是英语教学中必须重点对待的部分,而交际法是英语语法教学的有利方法。
本文就交际法与英语语法教学进行简要谈论。
【关键词】交际法英语语法教学情境现代英语的教学,必须要能改变这种学生不能充分运用到现实交流中的现象,必须培养出能适应现代贸易交流和文化沟通的英语人才。
随着现代我国与国外往来的不断紧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重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辩证地说,交际法可以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当中;运用交际法对英语语法教学实际上还是在不断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交际法应用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的目标不是普通的传授知识,它至少要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简单地交际。
交际法运用到英语语法教学当中,有助于帮助教师清晰地表达语法的构成还能帮助学生简单地记忆英语语法知识点。
它是现代英语语法教学的有利手段,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目标。
二、交际法与英语语法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一)英语语法教学当中尽可能设置语言情景情景是运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要素,它能带动参与交谈的人们相互理解以及表达看法,能够刺激大脑皮层激化交谈者有交流信息的愿望和兴趣。
我们在教学语法当中,教师要尽量设置情景,尤其注意有吸引力的情景设置。
利用英语语言来表达和模拟场面,让学生直接感知语言信息,以免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感觉枯燥乏味。
充分注意交际法中的情景设置来指导英语语法的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利用一切尽可能利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轻松的语言环境,将抽象的语言知识寓于有趣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比如,在讲将来进行时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对图片的兴趣,出示一张图片,描述图中的情景:look at the picture! lucy is attending the party.tom is making a date with lucy to attend the party this time tomorrow. lucy has promised tom to do it, then, lucy will be attending the party this time tomorrow.通过对辅助教学图片的展示和教师的语言介绍,学生初步了解了语言的功能和意义,然后,教师再引导进入到将来进行时语法的学习中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语法在语言环境中的体会。
英语教学中言语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英语教学中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摘要】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本文就言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言语交际能力策略措施一、问题的提出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功能就是交际,个人的语言行为只有在社会与交际中才能发展起来。
随着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意识到英语教学中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努力探索将英语教学回归到语言实用能力培养的途径。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坎德林和威多森等人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创立了一种外语教学法——交际法,交际法认为:培养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应该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
当代教学论也一致认为“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交际”。
二、交际能力的概念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中,对于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在认识上一直存在两大误区。
一是认为言语交际能力就是指口语能力。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除了要培养学生听和读的接触性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说和写等产生性能力。
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技能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
摈弃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都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言语交际能力。
另一种误解就是认为英语的教学只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完全否定语言知识教学。
当代语言学代表人物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活动、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是统一的,也是密切联系的。
因此在交际教学理论中,交际教学和语言教学是不能割裂的。
三、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1、指导学生运用交际策略1.1 迂回策略迂回,顾名思义就是当交际遇到障碍的时候,比如突然某个单词想不起来了、不知道如何表达了或对某个句型不太确定时,想方设法拐弯抹角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一种灵活应对手段。
迂回表达主要有两种方式。
(1)解释词的意思,即释义法。
如当你忘记“车库”这个词怎么说时,你可以说成“the room where you keep the car”;(2)使用核心词汇或广义词。
交际法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启示论文
交际法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随着全国高考英语口语复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由原来简单的师生之间问答,改为人机之间多元的交际过程。
(该处需参考口试大纲和新课标的内容)。
这对于当今如何搞好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尤其是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我国传统外语教学法一直偏重知识性灌输,忽略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
殊不知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核心问题。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大,社会所青睐的是那些听得懂、说得好,读得快,写得顺、译得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英语交际能力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愈显重要。
如何做好对高中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1.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教学活动仅以教材、教师、教室为重心,教师习惯于套用旧的教学模式——封闭式教学,而忽略了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即忽略了学校和社区应相互依托、相互开放资源的紧密联系。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担负起扮演社区型、开放型角色的职责,从而使教学的重心偏重于书本知识,而与社区的“真实”活动相脱离,这种封闭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失去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没有可供练习口语的“真实”语境,进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2.教师观念的影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一环,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教学特点早就存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之中。
因此,教师的作用,重在一个“导”字,也就是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启发、鼓励作用,而引导的前提,都必须以教师自身素养和努力程度为条件。
3.测试方面的因素在目前多数情况下,口语教学以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为满足。
过去,口语考试内容与课本上的相似或相同,方式比较呆板。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说出来的英语基本上是造作的、不真实的。
教师和学生在口试测试之前都按照固定的模式,教条式的进行突击训练和模拟测试,学生仍然依赖笔和纸把口头的语言转化为笔头的文字,这样去应付几分钟的测试。
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应用论文
浅谈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并论述了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然后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上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中学英语听说学习一、交际教学法概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语言能力,能够将学习到的英语单词和语法应用到实践中,开展有效的交流对话。
而创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交际教学法,则正是以这个为理论基础的。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交际教学法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并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首先,交际教学法更为重视学生应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
有学者认为,教学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思想感情等语言交流过程。
笔者赞同这种说法,因为实质上,语言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学英语教学不应当是老师单向地对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而应当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说,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英语互动,即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掌握英语交际的能力。
其次,交际教学法要求教学内容与形式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对象,应当成为英语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从而去被动地模仿学习英语。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内容以及任务的设计应当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最后,交际教学法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在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往往由于自身潜力以及知识结构水平不一样,英语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别,传统教学方式忽视这种客观存在的现实,而交际教学法要求老师根据学生学习英语情况的不同,从而调整教学内容以及形式,以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方式进行英语的教学。
二、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符合中学英语新教材以及新的教学大纲要求,下面,笔者就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交际教学法论文:试论交际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交际教学法论文:试论交际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为切入点,解析传统英语教学法的弊端,提出交际教学法,并结合英语教学实践中交际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肯定了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英语教学应用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我国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也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全球化的背景中,整个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提到新的高度,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而且能把英语与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成为“复合型”人才。
因此,外语交际的功能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的约束,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基本仍以系统的语言知识传授为重点,从而导致了所谓“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广泛存在。
由此,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目的,如何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交际教学法慢慢融入到了英语教学中。
二、交际教学法的理论背景交际教学法也叫功能教学法或意念教学法。
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
他们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交际体系,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交际能力。
1972年,海姆斯的《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发表标志着交际教学法的诞生。
1978年,widdowson的《交际英语教学》一书出版,这本书成为20世纪70年代外语教学交际教学法迅速发展的基础。
1981年,johnson和morrow共同编订了《课堂中的交际》一书,提出了交际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
交际法论文口语教学论文:交际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交际法论文口语教学论文:交际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其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很好的启示和实际指导意义。
本文从交际法的特点和优势入手,阐述交际法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运用交际法教学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交际法;交际能力;口语教学一、引言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
交际法理论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重视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培养,而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因此,交际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二、交际法的主要特点和优势(一) 教学内容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来设计不同情境,例如做客,看病,推销产品等,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学过的东西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过程交际化。
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教师主宰课堂。
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创设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真实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
因此,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播者,而是课程的设计者(designer),教学进展的控制者(controller),课堂活动的参与者(participant) 和教学效果的评估者(assessor)。
(三)不忽视教授语法。
交际法不是以语法为纲,但它不排斥语法讲解。
它把语法项目按功能和意念加以整理,让语法形式服从于语言功能。
(四) 认为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
外语学习必然会有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
因此,犯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点,以免中断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内容的表述。
三、交际法在口语课中的应用(一) 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英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在一定情境中用来交流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英语交际教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我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曾用过目标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感触颇深,所有这些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觉得交际法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值得商榷。
一、交际教学法及其特征
六十年代末,情景教学法在欧洲各国逐渐被淘汰,许多语言学家开始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ability)的培养。
1957年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 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学说,于是交际法便应运而生。
1971年美国的人类学家海姆斯(hymes)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学说提出了交际能力的理论。
他认为一般语言理论应包括文化和交际两方面:既强调语言知识,又强调语言使用能力。
这就是我们平常说说的“双基”教学。
只有只是还不行,还必须有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交际教学法主要有一下三点基本特征:1.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2.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3.语言的主要单位不仅是它的语法、结构特征,还包括功能范畴。
二、语言知识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
语言知识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离开了语言知识就谈不上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反过来,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知识的目的和归宿,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知识,发展实施。
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精
讲多练”。
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里说过:“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
他试图以教代学,结果学生什么也学不到。
”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讲的时间不应超过25%,而是允许学生练70%,甚至达到90%。
我们应该把英语课上成实践课,要像学游泳(swimming)、骑自行车(riding a bike)、打乒乓球(playing table tennis)、弹钢琴(playing the piano)……那样,简明扼要地把知识讲清楚,更多的是通过联系才能掌握。
学生只有通过大龄的交际操练才能逐渐获得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精讲多练”不仅是量的问题,而且还有质的飞跃。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每一个具有信息差的交际情景。
学生听说读写的素质,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提高,不说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反复进行交际而逐步形成的。
交际法从本质上分析,是以学生为主题以学生为中心的。
在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过程中,教室的指导必不可少,但是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交际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导演、裁判,尽量不干预学生的交际活动,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不必及时纠正错误,允许他们犯错误;否则会影响他们交际能力的发展。
当然,要尽量少用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以防止学生学单词、句子时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
交际的目的不仅是传递信息,更有传递和吸收信息的企图,存在着信息差(information gap),需要信息差来填补,并能及时得到对方的反馈,这样的交际是有效交际;
否则,就是机械的假交际。
例如,师生彼此知道对方的姓名,如果再问what’s your name·就没有信息差可言,当然也就不具备交际的实用性。
但是如果老师将其改成what’s your sister’s name·师生双方便很快的建立了具有信息差的可能性。
t: what’s your sister’s name· s: she is … t: is she’s a student· s: no, she’s a worker. t: does she work in beijing, too· s: oh, yes. she is in a fashion shop.
又如:在学分数表达法时,我创设了一个数学情景,一口气背了圆周率小数点后50位,并把它们写在黑板上,利用同学们的好奇心来达到教学目的,我想比单纯讲解效果好得多。
可见,信息差能成为学生积极思维、获取信息的动力。
我们广大教室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一个具有信息差的交际情景,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同时要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录音、课件等一切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
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紧密相联的。
它是英语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而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或延续,更不能把课外活动用来讲课,这等于加重了学习负担。
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强语言实践机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品质的行程,鼓励个性发展。
同时开展课外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人而异;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要适
度,不要搞的太多,每学期3-5次为宜。
开展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英语竞赛(hand writing/reciting/lecture…)、歌咏比赛(singing)、阅读小组(reading group)、英语晚会(evening party)、英语游戏(games)、英语角(english corner)等。
交际型教学并非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多交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锲而不舍,坚持不懈,那么学生的交际能力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