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课件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https://img.taocdn.com/s3/m/22ef5fc09ec3d5bbfd0a74f4.png)
不明白的是,为何还有许多人竟然还会有再续前缘的想法。
当某天,自己原本以为永不会再相见的他出现在自己面前,或许他还算风度翩翩,也还算潇洒英俊,甚至比原来更增加许多成熟,但自己却再也找不回,找不回自己原来如同小鹿碰撞的砰砰乱跳的心…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心境,失去了便是失去了,永远也回不到从前……
一般认为: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开始时相亲相爱,后来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这两句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故人如何理解,应该说理解成恋人、情人也不算错,但按字面的解释就有问题。前一句意思我理解是相恋了很久的爱人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就这么就变了,几许无奈、几许悲哀)。后一句的理解问题最多,我理解成:反而说情人间相处得久了,感觉无聊了,就不由得容易变心了。重点是这两句中的故人的故如何理解,只解释成恋人、情人还不够吧。
流年似水,世事难料。许多既定的开始都有一个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才耐人寻味,不管是喜的还是悲的,是自己期待的还是自己拒绝看到的,矛盾和落差给这个世界太多的美丽。
木兰花令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译文深度解析-纳兰性德PPT文档共22页
![木兰花令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译文深度解析-纳兰性德PPT文档共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dbe66ee6b52acfc788ebc90d.png)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Leabharlann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2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https://img.taocdn.com/s3/m/37f0bec3bb4cf7ec4afed0ce.png)
解析 《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 处如果能像刚刚相识的时候。刚开始总是海誓山盟、卿卿我 我的。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 乐。如果总能这样,就不会出现时间长了,感情淡了,甚至 变心负心(秋扇见捐)的情况了。一二句是一体的,这两句 容易理解。
“何事秋风悲画扇”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 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 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 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 说开始时相亲相爱,后来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古诗焦仲卿妻, 古语故人应指前夫,此词所指应可引伸为曾经相爱的人,本 来是你深爱着她的,你变了心,却说人的心本来就容易变, 有什么好奇怪?两句怨”:《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 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 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 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 于马嵬坡杨玉环赐死。杨死前云:“妾诚负 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 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 哀思。这里理解成李杨二人当初发愿立誓, 后来虽然一方为一方而死,也不生怨。 比喻 感情忠贞,至死不渝。
原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原词译文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讲课讲稿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讲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3510a4ffad6195f312ba6fe.png)
化用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 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 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 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 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 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 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 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 生死不渝。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故人:指情人。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 作“却道故心人易变”。看似白话,其为用典,出处就在 南朝齐国山水诗人谢朓的《同王主簿怨情》后两句“故人 心尚永,故心人不见”。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太真外传》载,唐明 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 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 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 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 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 《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 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 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 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 愿。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https://img.taocdn.com/s3/m/2c86802e58fb770bf78a55d7.png)
——
谢 谢 观 赏 *
*
解题——《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决绝词》本是古 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 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 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这里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在纳兰容若 的词集里,有的版本中词题为:“拟古决 绝词柬友”。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 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 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 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的,是 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 的。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 黄旗,清初著名大词人。著有《选梦词》。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9 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 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 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有评:“北宋以 来,一人而已”。 纳兰性德著作颇丰:有《通志堂集》二十 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 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 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 《全唐诗选》等书。
木兰词_赏析ppt课件
![木兰词_赏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d52090360cba1aa811daef.png)
⑴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 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⑶故人:指情人。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 变”。 ⑷“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 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 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3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
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 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 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艾 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 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 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 重见柳屯田”。
梁启超:清代大词家固然很多,但头两把交椅却被前后两位旗人:纳兰 容若,郑书问占去也。
9
现代文人:
罗慕华:纳兰性德有很独立的个性,富于创造精神,高于只知模拟的作家。 他的用字,看似无甚新奇,不过信手拈来轻描淡写,却给读者留下抹不掉 的印象,他只把物的特点略微勾勒几笔,再用别的字样来烘托,显得涵义 深远、耐人寻味,总之,他是以口写心,清新秀俊,自然超逸,情词共甚, 无懈可击。
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
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
“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
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原文及赏析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1e14a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d.png)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纳兰性德(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
此词假托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被抛弃的幽怨之情。
全词格调凄婉,语言流畅,富有哲思。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上阕“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
而这个初见,词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恋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
纳兰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没主宰自己的命运。
其实像李隆基这样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爱的恋人,更何况是纳兰。
下阙“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七夕的时候,唐杨二人在华清宫里山盟海誓。
山盟海誓言犹在,马嵬坡事变一爆发,杨贵妃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据说后来唐明皇从四川回长安的路上,在栈道上听到雨中的铃声,又勾起了他对杨贵妃的思恋。
这里借用《雨霖铃》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承接前二句句意,从另一面说明主人公情感之坚贞。
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https://img.taocdn.com/s3/m/2900813e192e45361066f541.png)
纳 兰 性 德
帽 集 ︾ ︑ ︽ 饮 水 词 ︾ 等
高 韵 远 ︐ 独 具 特 色 “ ︒ 著 有 ︽ 通 志 堂 集 ︾ ︑ ︽ 侧
写 景 逼 真 传 神 ︐ 词 风 “ 清 丽 婉 约 ︐ 哀 感 顽 艳 ︐ 格
︵ 虚 龄 三 十 有 一 ︶ ︒ 纳 兰 性 德 的 词 以 “ 真 ” 取 胜 ︐
日 纳 ︵ 兰 性 德 年 于 康 月 熙 二 日 十 ︶ 四 溘 年 然 ︵ 而 逝 ︐ 年 年 仅 ︶ 三 五 十 月 岁 三 十 1685 7 1
展 奠 定 基 础 ︒
︽ 通 志 堂 经 解 ︾ ︐ 深 受 康 熙 皇 帝 赏 识 ︐ 为 今 后 发
为 师 ︒ 他 于 两 年 中 主 持 编 纂 了 一 部 儒 学 汇 编
叶 赫 那 拉 氏 ︐ 字 容 若 ︐ 号 楞 伽 山 人 ︐ 满 洲 正 黄 旗
纳 兰 性 德 ︵ 年 月 日
1655 1 19 —168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85
1673
年 月 日 ︶ ︐
7 1
——
译文
赏析
纳 兰 性 德 自 幼 饱 读 诗 书 ︐ 文 武 兼 修 ︐ 十 七 岁 入 国
母 为 英 亲 王 阿 济 格 第 五 女 爱 新 觉 罗 氏 ︒
太 子 保 成 而 改 名 纳 兰 性 德 ︒ 大 学 士 明 珠 长 子 ︐ 其
人 ︐ 清 朝 初 年 词 人 ︐ 原 名 纳 兰 成 德 ︐ 一 度 因 避 讳
二 甲 第 七 名 ︐ 赐 进 士 出 身 ︒ 纳 兰 性 德 曾 拜 徐 乾 学
殿 试 ︒ 康 熙 十 五 年 ︵
年 成 为 贡 士 ︒ 康 熙 十 二 年 年 ︵ ︶ 补 殿 年 试 ︶ ︐ 因 考 病 中 错 第 过 1676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https://img.taocdn.com/s3/m/173d5e06be1e650e52ea9980.png)
古决绝词》, 一作《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 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 纳兰容 若,一 个拥有 最美的 名字的 相国公 子。他 才高八 斗,是 “清词 三大家” 之一, 又被称
读后感二
我一直念念于心地便是首句“人生若只如初 见”。仿佛有了这一句,其他全是多余。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从班捷抒到杨贵妃, 有多少人走了又回来,来来回回躲不开的是命运 的纠缠。不如,随着这两个女子款款的身影,闲 闲看过千年的花开花落,王朝兴替,借着“ 骊山 语罢清宵半”的好辰光,说一说这个“祸国”的 女人,虽然,弹指又过了千年。
他为什么爱她?总之是情投意合的一对。都好音率,志趣相投;再者, 她美,美得“天生丽质自难弃”;她媚,媚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她单 纯,朗直,听话,不乏兰心惠质。
在她面前,他不再是君临天下的万乘之尊,更像个意绵绵、情切切的少 年郎,多喜而多愁的有情人。
他们的爱多数时候是平等的。对人如对花,日日相间日日新,他和她, 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 “为何他什 么都有,却 还是不快乐。
• 这是一个秘密, 或许只有他自己 才清楚。纳兰只 活了31个年头。
• 31岁,永远年轻。 或许正因为如此 他才能以他那才 情品行谜一样的 完美了满汉文化 融合之初的历史, 才会留给世人 “家家争唱饮水 词,纳兰心事几 人知”的悬念。
•
•
• 容若与其表妹
《百家讲坛》讲师曾言, 纳兰性德在与卢氏结 发之前,曾与表妹有
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曲。 (非正史,正史没有 记载,后人杜撰的多)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课堂PPT)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a829886bd97f192379e930.png)
• 从这个角度上看,容若是多么理解女人。或许他 前世本就是个哀怨的女子,因为被情人伤透了心, 于是许下心愿,今生只为男。可偏偏前世的牵绊 终究要牵引来生,于是身为男子的纳兰容若依旧 悲伤着,依旧无法从伤感的世界中得以解脱。
• 人生没有如果,初见也就只有一次。心上曾经坚 定的爱情其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脆弱不堪,只是稍微改变,最后 的最后,便是相对无言。紧紧牵着的手放开,思 念化作怨念,恨无边。
别有怀抱者也。” • 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 《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
今重见柳屯田。”
19
六、课内拓展:纳兰词欣赏
浣溪沙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 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 寻常。
• 上阕:“西风”、“黄叶”、“疏窗”、“残 阳”、“沉思往事”的词人,无限感伤。 下阕:“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满是生活情趣。
没想到这次咏夜合花,竟然成了他的绝唱。
7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8
四、研读作品
• 本词题为《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一 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 词题“拟古决绝词”,点明了这首词是 “拟古”,作者要模拟古诗的风格和题材 写一首。
18
五、名家评论
•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 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
• 王国维有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 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习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 后,一人而已。”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共20页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共20页](https://img.taocdn.com/s3/m/4ff2a874f18583d04864592f.png)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木兰词·拟古决 绝词柬友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PPT文档21页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PPT文档21页](https://img.taocdn.com/s3/m/192ae80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e.png)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木兰词·拟古决 绝词柬友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谈:你最念念于心的是哪一句?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1):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风再 起,换了人间!
• (2):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 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 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 界。
• (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短短 十四个字,道尽多少悲凉的尾巴。
宫,后有诗《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 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
(qiè)笥(sì)中,恩情中道绝。”以秋扇闲置为
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
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 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
成灰,失望就这样由沮丧到彻底看轻看淡。
• 友情的文字,爱情的词,悼亡的佳作,容若却 是不甘心文字只有此种变幻。满腹学识,于是便 模拟古诗,很富创意地站在女子角度写下这首决 绝词。
• 文中有很多用力抒情的痕迹,平素喜欢容若含 蓄的人便会觉得失望,然而试想,一个被深深爱 着的人抛弃的女子,恨怨纠结于心,恐怕任何文 字都难以言表那许多恨。恨得咬牙切齿,恨得想 要抓狂,却又必须强忍着,嘱咐自己放下,然后 开始新生活。
离相弃。唐代诗人王昌龄做《长信秋词五首》来
怜惜她。
典故二: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 《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
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
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 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
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
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 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 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
•
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令·拟古决绝词》。
二、纳兰简介
•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
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
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பைடு நூலகம்《通志堂集》。
词集名《纳兰词》。纳兰性德本是一位在精神气质上颇似
他的绝唱。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四、研读作品
• 本词题为《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一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 词题“拟古决绝词”,点明了这首词 是“拟古”,作者要模拟古诗的风格和题 材写一首。
贾宝玉的贵胄公子,身居“华林”而独被“悲凉之雾”。
当了康熙的侍卫,却深以为苦,“惴惴有临履之忧”。他
率真,性好自由,喜欢“闲云野鹤”式的生活:“仆亦本
狂士,富贵轻鸿毛”,他爱书,爱友朋之乐,还很钟爱他
的闺中伴侣,纳兰性德仅活到三十一岁,这位才华绝代的
人物,来到世间不过“惊鸿一瞥”。
三、纳兰情愫
• (一)纳兰与其表妹
• 纳兰词长于情深于情,他的词清新婉约,可以直 抒胸臆,给人很深的人生感悟。
五、词作赏析
•
于文字中,容若找到了女性视角的
最好诠释,于是写下这首毅然决然的分手
词作。在文字中他是个满腹愁怨的女子,
想着情人昔日与自己见面的甜言蜜语,而
今时过境迁,新人胜旧人,爱情竟成永诀。
厚重的情感变得轻飘飘,因爱生恨,恨已
(三)纳兰与沈婉
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 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婉。沈婉,浙
江人,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
“丰神不减夫婿”。可惜她在与纳兰性德 相处一年之后,纳兰性德因“寒疾”,于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与世长辞, 年仅三十一岁。在逝世的前七日,他还在
渌水亭设宴,“集南北名流,咏中庭之双 树”,却没想到这次咏夜合花,竟然成了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
Made by 沫语 2014级初等教育文科2班
一、导入新课 二、纳兰简介 三、纳兰情愫 四、研读作品 五、词作赏析 六、名家评论 七、课内拓展
一、导入新课
•
秦观曾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
岂在朝朝暮暮?”思考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的主旨
似乎与之背道而驰。
曲以寄哀思。
对照课文后的注解,谈谈对本词的 理解。
• 该阙词章与白居易《长恨歌》皆涉及 唐玄宗和杨玉环那段毁誉参半的爱情故事。
• 站在政治的角度,李隆基荒淫废国。 从感情意义上看,唐玄宗却始终信守当初 七夕夜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 理枝”的誓言,这种用情深远的爱情故事, 试问谁人不动容?
•
• 他拟的决绝词《白头吟》:晴如山上
云,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 绝。
•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 1、诵读文章,谈谈个人的感想。 • 2、文章中出现出现了两个典故,谈谈你是
如何理解诗中的两个典故的 。
• 典故一:汉朝班婕妤被弃
• 典故二: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典故一:汉朝班婕妤被弃
•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
• 《百家讲坛》曾言,纳兰性德在与卢 氏结发之前,曾与表妹有一段刻骨铭心的 恋曲。他们曾有婚约。纳兰性德正是风流 年少时,初遇自己的表妹,这一切是不可 预料的,也是不可阻挡的。只可惜如此美 妙的邂逅,不过是昙花一现。
• 短暂的初恋过后,便是表妹的入宫,痛 苦忧伤就更加突出了。
(二)纳兰与卢氏
不知是家人的催促,还是纳兰性德觉得 表妹不再回来,或是卢氏太好,纳兰娶了卢氏。 1674年,纳兰22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 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18,“生而婉娈,性 本端庄”。成婚后,夫妻恩爱,感情笃深然而这 段感情并没有持久,卢氏红颜薄命,仅三年,卢 氏因产后受寒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的痛 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尤在银缸。忆生来, 小胆怯空房”。妻子的死并没有被时间冲淡,反 而更加的悲痛。
SUCCESS
THANK YOU
2019/7/8
• 此词起句非常新奇,本来两情相悦, 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迟早分离,
倒不如保持“初见”时那种若即若离的美
好。然后描绘变心人往往指责满怀痴情却 无端被弃的一方首先变心,失恋女子的爱 恨情殇可见一斑。最后引用七夕长生殿的 典故,谴责薄情郎虽然当日也曾订下海誓 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