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劳动经济学-作业1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8a04e9a0116c175f0e48b1.png)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劳动经济学人力0901出品个别题目未在书本上找到答案,请自行整理,谢谢~第一章导言1、劳动、劳动力、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口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理解。
劳动: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
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力: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
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关系:,除吸收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之外,借鉴社会学、法学、组织行为学和政治科学等学科领域成果,成为了一个跨学科训练的领域。
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
自然人口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
人力资源管理:2、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述的理解。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劳动经济学与普通经济学有所不同,前者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后者主要是将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加以观察和认识的。
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对产品的需求所派生和导引出的一种需求。
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
因此,在研究劳动经济问题时,不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不能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1)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2)应结合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研究和处理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3)不能脱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和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
劳动经济学 课后答案
![劳动经济学 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a4cac489eb172ded63b794.png)
第一章导言名词解释劳动——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支出劳动力的活动劳动力——在早期的概念中,劳动力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或产业工人,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看作可变资本,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劳动市场——劳动力供求的市场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实证经济学——两个假设前提:稀缺性;理性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人们的行为是怎样的规范经济学——用互惠原则去衡量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分析经济行为人的选择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简答题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第一,在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
第二,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2、举例说明运用规范经济学或者实证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实证经济学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一种理论。
它建立在两个假说之上,即稀缺性和人是有理性的。
从稀缺性方面来讲,正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才产生了经济学上的“机会成本”概念。
它隐含的一个重要命题是人们对资源的使用存在着供求问题,存在着成本特别是机会成本问题。
所以,劳动力资源也是稀缺的。
而这种稀缺的程度可以通过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反映出来。
比如,每年应届大学生的求职,在多种职业只能有一种选择,而用人单位也只能在李四或者是王五之间做出唯一的聘用选择。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b3e6f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f.png)
名词解释:1、派生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
1.短期:在短期内可变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技术和资本都是不变生产要素。
2.长期:在长期内,劳动力和技术是可变生产要素,只有资本是不变生产要素。
3.卖方垄断企业: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市垄断者,但在劳动市场上市完全竞争。
4.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5.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6.规模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7.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8.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9.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a)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b)公式:ed =-(△L/L)/(△W/W)=-(△L/△W)/(W/L)1.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
10、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指的是增加额外一单位劳动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三)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ac9cc7e61711cc7930b7162c.png)
《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时间、个人收入和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
(2)效用最大化。
由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研究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e6e06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f.png)
劳动经济学课后题答案劳经复习资料第⼀章:1、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研究表述的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在效⽤最⼤化假设下,劳动⼒资源的投⼊产出机理。
第⼆: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市场的运⾏和结果。
第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需求和供给的⾏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法:第⼀:实证经济学分析⽅法:在⼀定的假设前提下,⼈们的⾏为是怎样的。
两个假设前提:稀缺性;理性第⼆:规范经济学研究⽅法:⽤⼀定的价值观去衡量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分析经济⾏为⼈的选择该是什么的问题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第⼀:将问题的注意⼒投向了⼈们的⼯作范围第⼆: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的进⾏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
2、举例说明运⽤实证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研究现实劳动经济或者⼈⼒资源管理问题的价值。
规范经济学:从本质上讲,它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基础的出发点,互惠原则有三点:第⼀:市场交易活动所涉及的各⽅均受益,⽆⼈受到损失。
例如:企业⾼薪聘⽤经验丰富,能⼒⾜够强的外籍主管,对企业⽅来说此⼈将给企业带来相当⼤的价值,对个⼈来说将获取丰厚的回报。
第⼆:市场交易活动中,部分⼈受益但⽆⼈受到损失。
正如上例所说,在企业和个⼈双⽅均获得收益时,对于其他那些企业或者市场上的⾼管应聘者来说,并未因此受到损失。
第三:最为常见的既有受益者⼜有损失者,但总体上来说,受益者受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或数量。
例如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劳动⽴法反对招聘中的学历歧视,对有的企业带来招聘成本的上升,但是对总体⽽⾔提⾼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利⼤于弊。
第⼆章:名词解释:1.派⽣需求(简答题):是指对⽣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产的产品的需求派⽣出来的,⼜称“引致需求”,即对⼀种⽣产要素的需求来⾃对另⼀种产品的需求。
2.劳动的边际成本:使⽤⼀单位量劳动⼒所耗费的成本,即⼯资3.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单位量的劳动⼒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边际产品价值4.使⽤劳动要素的原则:增加⼀单位劳动的使⽤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5.竞争性劳动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由的流动6.买⽅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劳动⼒市场是垄断者,⽽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7.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劳动的边际收益)8.替代效应: 劳动使⽤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资本代替了劳动。
清华大学劳动经济学作业1答案
![清华大学劳动经济学作业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729792b9d528ea81c7794a.png)
1
消费(元)
2,368
320 160 128 168 闲暇(小时)
3. (a) 若小莉不工作,她的闲暇时间为 168 小时,消费为 320 元。如果她没有闲暇时 间, 她的消费为 320 + 5*168 = 1,160 (元) 。 因此, 小莉每周的预算线如下图所示。
w MRS 5 L 80 5L 400 960 5L L 136.
因此,她将选择每周 136 小时的闲暇,消费 320 + 5*32 = 480(元) 。
3
2
(c) 保留工资就是当小莉不工作时的边际替代率。当不工作时,小莉的闲暇时间为 168 小时,消费为 320 元。因此,她此时消费的边际替代率为:
wRES
320 200 120 1.36 (元) . 168 80 88
再通过预算约束 C = 320 + (d) 她最优的闲暇和消费的组合满足边际替代率等于工资。 5(168–L) ,可以解出闲暇的时间。
消费(元) 1,160
320 168 闲暇(小时)
(b) 若小莉的闲暇时间为 100 小时, 她每周工作 68 小时, 消费 320 + 5*68 = 660 (元) 。 因此,她此时的边际替代率为:
MRS
MU L C 200 660 200 460 23 (元) . 100 80 20 MUc L 80
50 20 70 10 10 80 105 76.19%
失业 劳动力人口=就业+失业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2.
10 80 12.5%
(a) 若小李不工作,那么他每周的闲暇为 168 小时,他的消费为 160 元。 (b) 对于小李工作的前 40 个小时,他的收入(扣除税收和儿童照看费用后)为每小 时(80%*15) – 8 = 4(元) 。也就是说,若他每周工作 40 个小时,他将获得 128 小 时闲暇,消费 160 + 4*40 = 320(元) 。 (c) 对于小李工作的超过 40 小时的部分,他的收入(扣除税收和儿童照看费用后) 是 (80%* 30) – 8 = 16(元) 。也就是说,如果他每周工作 168 小时(其中 128 个 小时获得超过 40 小时部分的收入) ,他将没有闲暇时间,他的消费是 160+ 4*40 +16*128 = 2368(元) 小李每周的预算线如下图。
劳动经济学第1次作业
![劳动经济学第1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0f0ace05ef7ba0d4a733b77.png)
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是( )
A、供求机制
B、竞争机制
C、竞争机制
D、价格机制
正确答案:C
题号: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按照劳动力支出的特性,可以把劳动分为( )
A、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正确答案:C
题号:1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是( )
A、供求机制
B、竞争机制
C、竞争机制
D、价格机制
正确答案:C
题号:1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当劳动力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时,说明( )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1
作业名称:劳动经济学第1次作业
作业总分:100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5-4-10 至 2015-5-6 23:59:00
标准题总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在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宏观政策中,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宏观经济管理对策被称为( )
题号:30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按照劳动成果与劳动者的关系,可将劳动划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1
题号:31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我国劳动法规规定的劳动就业最低法定年龄是18岁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654db176eeaeaad1f330ff.png)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劳动经济学习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a5ee7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f.png)
劳动经济学习题答案⼀、名词解释1. 所谓公共物品,是指由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供给,⽤来满⾜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任何消费者都可以不费任何代价消费该产品。
⾮竞争性是指在⽣产⽔平既定的情况下,增加⼀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或者说,许多⼈可以同时消费同⼀种物品。
2. 把劳动者配置于不同的⼯作岗位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
包括:A全国性劳动⼒市场:买卖双⽅在全国范围内彼此搜寻。
如医⽣的劳动⼒市场B地区性劳动⼒市场:买卖双⽅仅在所在地区的当地范围内彼此进⾏搜寻,如汽车维修师的劳动⼒市场C内部劳动⼒市场:在⼀家企业内部存在的⼀整套正式的规则和程序来指导和约束雇佣关系。
3. 虽然处于劳动⼒队伍中,但没有能够实现有酬就业的⼈被称为失业者,⽽劳动⼒是指或者出于就业状态,或者正在积极寻找⼯作或者虽被临时解雇但是是等待被召回的所有处于劳动年龄的⼈⼝,⽽那些机务⼯作也不找⼯作,同时也不是因为被雇主临时解雇等待被召回的⼈,不属于劳动⼒。
4.名义⼯资指劳动者根据当前货币价值所得到的⼩时⼯资。
对⽐较各类劳动者在同⼀时间内的⼯资收⼊很有意义。
5. 由⼯资性报酬和员⼯福利构成。
⼯资性报酬:⼯作时间单位(通常是⼩时)数量*⼯资率员⼯福利:包括:a 实物福利:以实物形式⽀付的员⼯福利,如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险以及带薪休假时间。
b 延期福利:以延期形式⽀付的员⼯福利,如雇主资助的退休福利,包括社会保障税。
总薪酬与⾮劳动收⼊(利息、红利、政府的转移⽀付)则构成收⼊。
6. 实际⼯资指⽤名义⼯资除以某种物价衡量指标后得到的数额。
⽤来说明劳动者所得到的名义⼯资的实际购买能⼒。
7. 劳动者所得⼯资低于(⾼于)其所从事职业的市场均衡⼯资⽔平。
8. ⼀个⼈在某⼀特定职位上实际得到的⼯资超过其保留⼯资的那部分数额。
9.劳动者所承担的劳动⼒市场投资主要有三种类型:教育和培训、迁移以及寻找新的⼯作。
231550北交《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doc
![231550北交《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1dd58aaf242336c1fb95ecb.png)
北交《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资本存量增加引起的生产效率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取决于()。
・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价格的高低•产品需求弹性的大小正确答案:2.摩擦性失业的基本特征是()。
.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数量上是平衡的.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年龄要求上是平衡的•失业劳动力的数量小于就业岗位的数量.失业劳动力的数量大于就业岗位的数量正确答案:3.内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动的前提条件是()。
.企业对雇员有所有权.企业对雇员有支配权.雇员对企业有所有权.雇员对企业有支配权正确答案:4.等成本线的斜率取决于()。
•劳动投入的数量.资本投入的数量・科技投入的数量.劳动与资本要素的价格正确答案:5.一般来说,公共部门工资水平的实行原则是()。
.“比较工资”原则・“最高工资”原则.“最低工资”原则.“社会平均工资”原则正确答案:6.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决定工资的基础是()。
・劳动价值.劳动力价值.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正确答案:7.一般来说,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o.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折线•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折线・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曲线正确答案:8.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其他供给曲线存在明显区别,即“向后弯曲”。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总互补关系•总替代关系正确答案:9.下列劳动类型中,属于就业范畴的是()0・家务劳动.雇用劳动.救济性劳动.义务劳动正确答案:10.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所以总供给等于()。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总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总额•一国在一定吋期内消费减去储蓄的余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加上储蓄的总和正确答案:11・有关自然失业率正确的描述是()。
.自然失业率是正常失业与就业人口的比例•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常量•自然失业率是通货膨胀不变时的失业率.口然失业率是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不一致时的失业率正确答案:12.非技术性职业的工资低于技术性职业的工资,这种工资差别是()。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e6b60bec3a87c24128c47f.png)
第一章导言1、劳动、劳动力、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口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理解。
劳动: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
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力: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
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关系:,除吸收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之外,借鉴社会学、法学、组织行为学和政治科学等学科领域成果,成为了一个跨学科训练的领域。
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
自然人口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
人力资源管理:2、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述的理解。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劳动经济学与普通经济学有所不同,前者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后者主要是将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加以观察和认识的。
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对产品的需求所派生和导引出的一种需求。
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
因此,在研究劳动经济问题时,不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不能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1)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2)应结合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研究和处理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3)不能脱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和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
(4)注意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相结合。
如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化与企业兼并和收购带来的人力资源问题。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4b96705acfa1c7aa00cc10.png)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一. 名词解释1. 劳动经济学2. 工资刚性3. 自然失业率4. 就业弹性5. 工资指导线6. 统计性歧视7. 家庭生产函数8. 理性经济人9. 劳动力生产费用10. 内部劳动力市场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12. 劳动力参与率13. 余暇时间14. 非均衡分析15. 职业流动率16. 补偿性工资差别17. 就业结构18. 磨擦性失业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20. 帕金森定律二. 判断题1. 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
2. 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
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
4. 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
5. 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
6.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
7.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
8. 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
9. 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
10. 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
11. 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12.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
13.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
14. 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
15. 劳动力市场即买卖劳动者的市场。
16. 劳动力供需均衡是经常的、永久性的。
17. 劳动投入收益理论,是揭示劳动投入与劳动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理论。
18. 劳动力资源同一切经济资源一样具有稀缺性。
19. 规范分析方法不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
20.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一种内部制度性与外部价格性的关系。
21. 劳动力的需要是一种不需要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后盾的主观愿望。
20秋《劳动经济学》作业1(含答案100分)
![20秋《劳动经济学》作业1(含答案100分)](https://img.taocdn.com/s3/m/597da3f2eefdc8d377ee3225.png)
20秋《劳动经济学》作业1交卷时间:2020-12-16 16:30:21一、单选题1.(4分)长期劳动力需求行为不同于短期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在于• A. 企业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 B. 企业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 C. 企业不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 D. 企业不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3 长期劳动力需求2.(4分)反映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量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什么样的曲线()• A. 从右下向左上倾斜的曲线• B. 水平线• C. 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D. 垂直线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1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概念3.(4分)劳动力是指()• A. 人的劳动能力• B.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C. 简单的生理劳动• D. 劳动纠错得分:4知识点:1.1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概念,1.劳动力需求4.(4分)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难以判定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4 劳动力需求弹性5.(4分)我国《劳动法》中规定了我国劳动就业最低法定年龄为• A. 14周岁• B. 15周岁• C. 16周岁• D. 18周岁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1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概念6.(4分)下列不属于劳动者行为目标的是• A. 工资• B. 利润最大化• C. 劳动条件• D. 职业的稳定性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1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概念7.(4分)经济学在分析企业的行为时经常以企业把什么作为目标而做出各种决策为基础• A. 消费最大化• B. 利润最大化• C. 效率最大化• D. 成本最大化纠错得分:4知识点:1.1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概念,1.劳动力需求8.(4分)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什么需求()• A. 间断• B. 主观• C. 派生• D. 短期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1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概念9.(4分)以下关于人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就是指劳动适龄人口• B. 人口指有劳动能力的人• C. 在我国,人口是指年满16周岁的一切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人• D. 人口是全部社会行为的主体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1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概念10.(4分)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 A. 大,陡峭• B. 大,平缓• C. 小,陡峭• D. 小,平缓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3 长期劳动力需求二、多选题1.(4分)企业最佳的生产方法是在什么曲线和什么曲线相切处实现成本最小化()• A. 无差异曲线• B. 等成本曲线• C. 劳动力需求曲线• D. 等产量曲线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3 长期劳动力需求2.(4分)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反映的是什么比值()• A. 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B. A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C. B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D. B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4 劳动力需求弹性3.(4分)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其他要素替代劳动力的可能性越大,需求弹性就越大• B. 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就越小• C. 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越大,劳动需求的弹性就越小• D. 资本的供给弹性越大,劳动需求的弹性就越小• E. 资本的供给弹性越小,劳动需求的弹性就越小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4 劳动力需求弹性4.(4分)按照劳动力需求的层次来划分,其主要形式有• A. 长期需求• B. 企业需求• C. 行业需求• D. 市场需求• E. 短期需求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1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概念5.(4分)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基本类型有• A. 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 B.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 C. 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 D.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 E. 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4 劳动力需求弹性6.(4分)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劳动力需求弹性在以下哪些情形下越大()• A. 在生产函数上,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可替代性越大• B. 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 C. 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D. 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4 劳动力需求弹性7.(4分)如果只考虑劳动与资本两个生产要素,技术进步可以分成以下哪几种类型()• A. 知识密集型技术进步• B. 希克斯技术进步• C. 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 D. 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纠错得分:4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1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三、判断题1.(4分)所谓短期的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指资本投入量不会发生变化而技术条件发生变化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经济学(作业答案)
![劳动经济学(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b90719a76e58fafab0034d.png)
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67164】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劳动力市场理论)。
2.【92265】劳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3.【6697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弹性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弹性相比,(后者大)。
4.【67028】根据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资本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那么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则越大。
5.【67171】影响劳动力市场最根本、最主要的要素是(市场性要素)。
6.【67084】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
7.【67027】如果在一个坐标轴中分别划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曲线以及商品市场卖方垄断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曲线,那么两者的位置是(前者在后者的上方)。
8.【67131】我们在劳动需求一章中讲"短期"、"长期",其真正含义是(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时间长短,来不及调整资本要素的时段都称为短期,否则称为长期)。
9.【67085】家庭生产的等产量曲线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家庭工作时间;市场商品数量)。
10.【67055】根据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理论来判断,人们在哪个年龄段最不应该选择频繁地游山玩水?(中年)11.【67011】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12.【67167】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市场工资率)。
13.【67144】我们在劳动需求理论和劳动供给理论中均提到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这两个名词说的是(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指劳动与资本替代,后者指工作与闲暇替代)。
14.【92266】(劳动年龄人口)包含的范围最大。
15.【67137】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先向右上方倾斜但不久又转向左上方弯曲的曲线)。
16.【66980】如果把闲暇看成一种商品,那么对于某个劳动者而言它的单位价格是(该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率)。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8a04e9a0116c175f0e48b1.png)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劳动经济学人力0901出品个别题目未在书本上找到答案,请自行整理,谢谢~第一章导言1、劳动、劳动力、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口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理解。
劳动: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
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力: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
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关系:,除吸收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之外,借鉴社会学、法学、组织行为学和政治科学等学科领域成果,成为了一个跨学科训练的领域。
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
自然人口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
人力资源管理:2、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述的理解。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劳动经济学与普通经济学有所不同,前者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后者主要是将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加以观察和认识的。
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对产品的需求所派生和导引出的一种需求。
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
因此,在研究劳动经济问题时,不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不能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1)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2)应结合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研究和处理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3)不能脱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和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
劳动经济学第一次作业正确答案(2)
![劳动经济学第一次作业正确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dd41ba7bba1aa8114531d909.png)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运动变化规律
C、劳动资料
D、劳动要素
正确答案:B
题号: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按照劳动的复杂程度,可以把劳动区分为()
A、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A、凯恩斯
B、瓦尔拉斯D
题号:1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当|Ed|=0时,说明()
A、需求无弹性
B、需求富有弹性
C、单位需求弹性
D、需求缺乏弹性
正确答案:A
题号:1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当|Ed|=1时,说明()
A、需求无弹性
B、需求富有弹性
C、单位需求弹性
D、需求缺乏弹性
正确答案:C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政府购买
B、公开市场业务
C、政府转移支付
D、税收
正确答案:B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B、保证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
C、改善劳动关系
D、维护劳动力市场稳定
E、影响工资水平和就业量
正确答案:ABCDE
题号:22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MRS 5 5 C 200 L 80
320 5(168 L) 200 L 80 5L 400 960 5L L 136.
因此,她将选择每周 136 小时的闲暇,消费 320 + 5*32 = 480(元) 。
3
消费(元) 1,160
320 168 闲暇(小时)
(b) 若小莉的闲暇时间为 100 小时, 她每周工作 68 小时, 消费 320 + 5*68 = 660 (元) 。 因此,她此时的边际替代率为:
MRS
MU L C 200 660 200 460 23 (元) . 100 80 20 MUc L 80
50 20 70 10 10 80 105 76.19%
失业 劳动力人口=就业+失业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2.
10 80 12.5%
(a) 若小李不工作,那么他每周的闲暇为 168 小时,他的消费为 160 元。 (b) 对于小李工作的前 40 个小时,他的收入(扣除税收和儿童照看费用后)为每小 时(80%*15) – 8 = 4(元) 。也就是说,若他每周工作 40 个小时,他将获得 128 小 时闲暇,消费 160 + 4*40 = 320(元) 。 (c) 对于小李工作的超过 40 小时的部分,他的收入(扣除税收和儿童照看费用后) 是 (80%* 30) – 8 = 16(元) 。也就是说,如果他每周工作 168 小时(其中 128 个 小时获得超过 40 小时部分的收入) ,他将没有闲暇时间,他的消费是 160+ 4*40 +16*128 = 2368(元) 小李每周的预算线如下图。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源自开课教师: 孟岭生 2014 春季学期
劳动经济学 (00510573)
作业一 参考答案 1. (a) 目前正在工作(有酬) 个体经营(盈利性行业)
就业 失业,正在找工作 失业 劳动力人口=就业 + 失业 劳动年龄人口=大于 16 岁人口 劳动参与率
(b)
2
(c) 保留工资就是当小莉不工作时的边际替代率。当不工作时,小莉的闲暇时间为 168 小时,消费为 320 元。因此,她此时的边际替代率为:
wRES
320 200 120 1.36 (元) . 168 80 88
再通过预算约束 C = 320 + (d) 她最优的闲暇和消费的组合满足边际替代率等于公资。 5(168–L) ,可以解出闲暇的时间。
1
消费(元)
2,368
320 160 128 168 闲暇(小时)
3. (a) 若小莉不工作,她的闲暇时间为 168 小时,消费为 320 元。如果她没有闲暇时 间, 她的消费为 320 + 5*168 = 1,160 (元) 。 因此, 小莉每周的预算线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