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世界种猪育种体系及对我国种猪育种借鉴

世界种猪育种体系及对我国种猪育种借鉴
.2 0 1 3 年第6 期
G 1 0 b a I V i s i 0 n i 看世界
展 ,其登记 的长 白、约克夏 、汉普夏和杜洛克 占 评估 结 果 。 美 国全 部纯 种 的8 7 %。 加拿 大 国家育种 体 系 的优 势 为 :一 是 丰富 ( 2 )种猪性 能测定评估 系统 ( S w i n e T e s t i n g 的国家数据库 。数据库包含 1 7 0 多个场 的种 猪数 a n d G e n e t i c E s t i ma t i n g S y s t e m,S T AG E S)。N S R 据 。二 是先进 的遗传评估方 案 。采用B L U P 法对 为 了提 高其 下属企业 种猪 的遗传 进展 ,于 1 9 8 5 来 自1 7 0 多个场 的种猪数据进行遗传评估 ,及 时 年 由美 国农 业部 、普 渡大 学和美 国约克夏 种猪 给出所有猪只的跨场E B V,数据库有强大的互联 俱乐 部合作 建立 了全 国种 猪性 能测定 评估 系统 网支 持 。三是 准确 的遗传评 估 目标性状 。根 据 ( S T A G E S),资金来源于这 三家单 位和 国家猪 市场 需求 制定选 择指数 中 目标性 状及其 经济加 肉生 产协 会 ( N a t i o n a l P o r k P r o d u c t i o n C o u n c i l , 权值 。 N P P C),目前主要 由N S R 的系谱登记费用资助 。 3 . 丹 麦育种体 系 。丹麦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出 S T A G E S 由专业 化公司派人到下 属种 猪场对种猪 口国之一 ,猪肉贸易额约 占全球 的3 1 %。丹麦在 重要经济性状进行测定 ,收集有关体重 、超声波 猪 肉生产上取得如此瞩 目的成就 ,归功于其 高效 测定 、产仔记录等数据 ,并将数据 录入到 网络遗 的生产管理 以及全世界最有效和管理最完善 的种 传评估系统 中,利用B L U P( B e s t L i n e a r U n b i a s e d 猪繁 育计 划 。 P r e d i c t i o n ) 方法 ,对参与场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和 1 8 8 9 年 ,Mo r k e b e r g 建立 了丹麦种猪繁殖 中 遗传评估 ,每头种猪 的E B V( 估计育种值 ) 进入联 心 ,致力 于丹麦长 白猪的选育 ,同时建立大白种 网数据库 ,用户可以通过 网络获取相关信息 ,同 猪群以落实杂交计划 ;经过i 0 0 多年 的种猪遗传 育种 实践 ,建立了有效的种猪繁育结构和体 系, 时数据库不断完善升级 ,以保证用户的使用。 2 . 加拿 大 育 种体 系 。2 0 多 年前 ,加拿 大养 即丹麦种猪繁育计划。该计划是 由丹麦商业猪场 猪业与我 国目前情况相似 ,也是一个引种大国 , 但经过约1 5 年左右时间 ,他们 已培育 出了具有 自 身 特色 的优 良种猪 ,成 为种猪 输 出 国。加拿 大 养猪业 的飞速发展 ,得益 于其建立 的良好的育种 体 系 ,国家育 种组 织主要 由加 拿 大育种 者协会

超声在猪背膘测定中的应用

超声在猪背膘测定中的应用

120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7年34卷第06期遗传改良GENETIC IMPROVEMENT 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种猪分公司协办超声在猪背膘测定中的应用李 根,彭妙莲,王 垒,黄美玲,陈小强,王声会(广东温氏种猪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云浮 527400)作者简介:李根(1990-),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E-mail :lga1990@ 猪的背膘厚指的是猪的皮下脂肪厚度,皮下脂肪是位于真皮层以下、筋膜层以上的皮下脂肪组织。

背膘厚是一个很重要的繁殖性状,养猪生产者对背膘厚的选择广泛应用于遗传改良和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背膘厚的遗传力很高(h 2=0.52),而且背膘厚与瘦肉率具有高度的表型负相关(r=-0.81),所以在猪的育种上通常选择背膘厚来提高瘦肉率[1]。

长期连续进行以降低背膘厚为目标的选种,可以间接降低胴体脂肪含量,提高胴体瘦肉率以满足人类对瘦肉的需求。

背膘厚是衡量母猪体况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母猪在不同阶段的营养状况和体能储备[2]。

背膘是猪脂质沉积的主要部位,在稳定机体代谢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猪的背膘不仅是机体的能量贮存库,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其分泌的脂肪因子如瘦素、抵抗素等作用于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内分泌器官,调节机体一系列生物学和生理过程,如体温的调节、能量平衡调控、胰岛素敏感性、炎症反应和心血管反应等[3-4]。

背膘还可作为雌二醇、黄体酮等性激素贮存和释放的器官,当母猪的背膘水平低于某个阈值时就会发生繁殖障碍[5]。

背膘厚与母猪繁殖性能密切相关,背膘厚是了解妊娠母猪营养需要的重要根据,在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保持适宜的背膘厚度能提高其繁殖性能[6]。

现代养猪生产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背膘厚的测定与控制,基于背膘厚来饲喂母猪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同时由于背膘易于测定,可以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中。

猪活体背膘测定方法的研究

猪活体背膘测定方法的研究

猪活体背膘测定方法的研究谢水华【摘要】试验基于超声波原理,对不同方法测量猪活体背膘厚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体背膘A超测量值与B超测量值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两者间存在强相关,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发现两者之间呈直线线性回归关系(P<0.01).在猪场不具备购买B超的条件下,可以使用A超进行猪活体背膘测量.【期刊名称】《养猪》【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超声波;瘦肉率;性能测定;配对t检验【作者】谢水华【作者单位】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广东广州5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5.2猪活体背膘厚的遗传力较高,且与胴体瘦肉率有高的遗传相关,对猪活体背膘的选择,有望使瘦肉率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1]。

常用的活体背膘测量方法有超声波法和探针法,探针法对活体猪破坏性较大,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停止使用。

超声波法是超声仪发射的超声波在活体猪体内传播时,遇到不同组织的密度、声阻值以及所处位置的深浅不同,产生不同的回声,然后根据回声的强弱、分布可以推断不同组织在体内的位置和大小[2-3]。

超声波法能在无任何损伤和刺激的情况下准确、有效地测量活体猪的背膘厚,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常用的活体测膘方法有A型和B型超声波法,A型超声波以波幅变化反映回声情况,为幅度调节型;B型超声波为灰阶实时超声,采用灰度调制的二维声像图显示,每个光点的亮度与回声的振幅成正比。

本研究对A型、B型超声波法测定部位以及两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进行探讨,旨在通过选择仪器类型、规范操作方法来提高猪活体背膘厚测量的准确性和经济性。

1.1 试验动物杜洛克公猪197头,长白公猪174头,大白公猪235头。

试验于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在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进行。

1.2 饲养管理全封闭式猪舍,纵向负压式通风,水帘降温。

猪的活体测膘实训报告

猪的活体测膘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熟悉猪的活体测膘技术,掌握活体测膘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了解猪背膘厚度与瘦肉率之间的关系,为猪的育种和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3. 提高对猪只健康状况的判断能力,为猪只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实验基地四、实训对象选取体重85千克~105千克的健康猪只,共计20头。

五、实训仪器与试剂1. 仪器:B型超声波扫描仪(B超)、猪保定器、铁栏、食用油、记录本、笔等。

2. 试剂:无。

六、实训方法1. 猪只保定:将猪只用猪保定器套嘴保定,让猪自然站立,铁栏限位可适当喂些精料,使其保持安静。

2. 测量位置:猪活体背膘和眼肌面积测定一般在同一位置。

我国多数单位采用三点平均值,即肩胛后沿(约4肋~5肋骨处)、最后肋处及腰荐接合处距背中线4厘米处,左右两侧均可。

3. 测量方法:a. 将B超探头涂抹食用油,确保探头与猪背紧密接触;b. 调整B超探头,使屏幕上显示清晰图像;c. 在屏幕上标注测量时间、地点、猪号、性别等;d. 测量猪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记录数据;e. 重复以上步骤,对每头猪进行测量。

4.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软件进行100千克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校正。

七、实训结果与分析1. 猪背膘厚度与瘦肉率的关系:通过本次实训,发现猪背膘厚度与瘦肉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背膘越厚,瘦肉率越低;背膘越薄,瘦肉率越高。

这说明在猪的育种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重控制猪的背膘厚度,以提高瘦肉率。

2. 不同猪只背膘厚度差异:本次实训中,20头猪的背膘厚度差异较大,说明猪只的遗传背景、饲养管理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对背膘厚度有较大影响。

3. 猪只健康状况判断:通过活体测膘,可以初步判断猪只的健康状况。

如发现猪只背膘过厚或过薄,应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预防疾病发生。

八、实训总结1. 猪的活体测膘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为猪的育种和饲养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

猪ICSI胚胎制备条件的优化

猪ICSI胚胎制备条件的优化

猪ICSI胚胎制备条件的优化张立苹;刘西梅;李莉;肖红卫;华文君;毕延震;郑新民【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6(043)010【摘要】为了进一步优化猪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胚胎制备条件,本试验将Piezo操作系统应用于猪 ICSI 胚胎制备过程中,并以胚胎各阶段存活率、分裂率和囊胚率作为衡量指标,对比 Piezo操作系统与传统斜口针操作、Piezo 操作条件时操作液中添加 CB 浓度、操作台温度及精子的不同处理方法对猪ICSI胚胎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Piezo 操作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注射卵的存活率和卵裂率(P <0.05),但对囊胚率没有显著影响(P >0.05);利用Piezo 进行猪 ICSI 时,操作液中添加 CB,可以减少显微操作时注射针卵母细胞的损伤,其中以7.5μg/mL CB 效果最佳;操作台温度30℃最适合制备猪 ICSI 胚胎;精子预先进行超声波断尾处理对猪 ICSI 胚胎的早期发育无显著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精子预先进行超声波断尾处理后,操作液中添加7.5μg/mL CB、操作台温度30℃,应用 Piezo 操作系统比较适合猪 ICSI 胚胎制备。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ng conditions on pig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embryos,the Piezo operating system was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and the embryonic sur-vival rate,cleavage rate and cell numbers of blastocysts developed in various stages were measured as traditional and Piezo operating system,the concentration of CB,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with Piezo operating system and different sperm processing method in preparating pig ICSI embryo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iezo operatingsystem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nd cleavage rate of injected oocytes (P <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blastocyst rate. There was a slight damage to oocyte added CB in the operating fluid,and adding 7.5 μg/mL CB was most concentration,30 ℃ was most appropriate operating temperature,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early development on pig ICSI embryos with breaking sperm tail with ultrasonic wave.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iezo operating system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reaking sperm tail with ultrasonic wave,adding 7.5 μg/mL CB in operating fluid and 30 ℃ of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using Piezo operating system was more suitable for preparating pig ICSI embryos.【总页数】6页(P2666-2671)【作者】张立苹;刘西梅;李莉;肖红卫;华文君;毕延震;郑新民【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8【相关文献】1.显微操作时间对猪ICSI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J], 罗龙兴;秦祖兴;梁世忠;邹知明;卢晟盛;卢克焕2.ICSI受精卵胞质注射生产转基因猪胚胎的初步研究 [J], 李红丽;粟小平;路粟雨;刘帅;刘庆友;崔奎青;石德顺3.牙釉质基因巢式PCR鉴定猪ICSI胚胎性别 [J], 孙俊丽;廖海洪;张冰;孙如玉;卢克焕;卢晟盛4.绵羊ICSI胚胎培养液中发情绵羊血清浓度优化研究 [J], 黄飞;赵建清;陶维昆;刘波;朱文靓;方翟;高庆华5.不同激活条件及半胱氨酸处理对猪ICSI胚胎发育影响研究 [J], 孙爽;王媛;刘仲凤;吕明;王峰;刘忠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波在农业自动化中有什么创新用途

超声波在农业自动化中有什么创新用途

超声波在农业自动化中有什么创新用途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农业领域也在不断引入新的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超声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侵入式检测和控制手段,正逐渐在农业自动化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用途。

超声波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高频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获取信息或实现特定功能。

在农业自动化中,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且多样。

首先,超声波在精准灌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依靠经验或定时定量的方法,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或灌溉不足。

而借助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实时准确地测量土壤的湿度和深度。

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在土壤中传播,遇到不同湿度和质地的土壤会产生不同的反射信号。

通过对这些反射信号的分析,系统能够精确判断土壤的水分含量,从而实现精准灌溉。

当土壤水分充足时,灌溉系统自动关闭;当土壤缺水时,及时启动灌溉,确保农作物始终处于适宜的水分环境中,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农作物的生长质量。

其次,超声波在病虫害监测和预警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威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利用超声波技术,可以监测害虫在植物组织内的活动。

害虫在啃食或移动时会产生特定的声波,超声波设备能够捕捉到这些声波,并通过分析其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特征,来判断害虫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

一旦发现病虫害的迹象,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提醒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再者,超声波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农产品收获后,品质检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检测方法可能需要破坏样本,且检测效率较低。

而超声波可以无损地检测农产品的内部品质,如水果的成熟度、内部的病虫害、损伤情况等。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农产品内部传播的速度、衰减程度和反射特性,可以判断其组织结构、糖分含量等指标。

这有助于在农产品的分拣、包装和储存环节中,快速筛选出优质的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 何道 领( 9 2 ) 男 , 18 一 , 重庆 巴南区人 , 在读硕 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指 标和 某些 肉质 指标 的评 价方法 ,其 探索 和应 用就
显 得犹 其重 要 。
掌 牧系 囝 鸯 志
维普资讯
中 图 分 类 号 :¥2 . 8 8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2 8 7 3 (0 8 0 — 0 7 0 0 5 — 0 3 2 0 )9 0 5 —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测量 技术 在猪 育 种 中的作 用众 所 周 知 ,其 方 法
的改 进 和 技术 的 发展 往 往 能 推 动 猪 育 种 的快 速 发 展 。最著名 的例子是 2 0世纪 6 0年 代猪 屠 宰后 测 量 背膘 厚度 的办 法被 活体 超声波 扫 描取 代 ,使活 体 间 接选 择瘦 肉率成 为 可能 ,从而 带来 了巨大 的遗 传进 展 和经济效 益…。几 十年 来 , 超声 波技 术 的发展 和应 用使 得猪 的育种 工作 发生 了 巨大 的变化 ,取 得 了惊 人 的成绩 。 目前许 多 国家 都开 始将 超声 波 的活体 测 量结 果作 为判 断依据 运用 于猪 胴体 性状 和 某些 肉质 性状 的遗传 改 良。超 声波 在我 国猪 的育 种工 作 中 的
遍 。超声 测量 技术 的原 理是 超声 仪器 发射 的超 声 波
质 的追 求 。世界 家 畜育种 目标 正 由数量 、产量 的提
高转 向 肉质 品质 的 改善 。在猪 的育种 工 作 中 ,育种
的重点 已由原来 的 降低背膘 厚 、 高生 长速度 , 提 向提 高繁殖 性 能 、 良肌 肉风 味 品质 、 改 提高抗 逆性 等方 面

猪生长性状的选择

猪生长性状的选择

猪生长性状的选择由于生长性状的遗传力中等,通过选择可以获得较大的选择反应。

在选择实践中,通常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

加拿大从1985年开始,应用BLUP法对活体背膘厚和生长速度的综合选择,背膘厚的改良速度提高了50%,达100千克体重日龄的改良速度提高300%-200%。

丹麦长白猪从1926/1927到1994年间,由于坚持对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性状选择,使日增重从632克上升到960克,饲料转化率从3.44下降到2.38。

尤其是近年来,BLUP法应用于猪育种值估计,使育种工作更加有效,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年改进量分别为18.8克和-0.03个饲料单位。

选择试验表明,对饲料转化率进行直接选择效果并不理想,不一定比间接选择更有效。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饲料转化率的测量误差大,该性状又属于一个比值性状,直接对其选择或许可能不是最有效手段。

正如Cleveland和Schinckel(1988)所分析的那样,以下几种情况都会导致饲料转化率的改变:①日增重不变,日采食量下降;②日采食量中等程度下降,日增重轻微下降;③日采食量轻微下降,日增重增加;④日采食量不变,日增重增加;⑤日采食量轻微提高,日增重中等程度增加。

因此,仅选择饲料转化率,并不能控制它在哪一种情况下变化,如果要使它的改变符合人们的需要,就必须测定日采食量。

对于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背膘厚三个性状的指数选择,饲料转化率是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日增重、日采食量和背膘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令人满意。

其原因可能是不合适的指数加权系数和(或)饲料转化率作为选择性状包括在指数里是不适宜的(Cleveland和Schinckel,1988)。

如Elliss等(1979)对英国大约克夏猪在自由采食下应用指数,对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超声波背膘厚进行了11个世代(1967―1978)的选择,其中在前7个世代中,日增重和背膘厚每代的选择反应分别为-2.7克和―2.0mm,在后4个世代中,它们的选择反应分别为4.9克和-0.5mm。

超声波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创新应用

超声波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创新应用

超声波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创新应用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声波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高效、精确的手段,也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展现出独特的创新应用,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种子处理与萌发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其质量和萌发率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超声波在种子处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适当强度和频率的超声波处理,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整齐度。

研究表明,超声波能够改善种皮的通透性,使种子更容易吸收水分和氧气,加速新陈代谢。

同时,超声波还能激活种子内部的酶系统,促进种子内储藏物质的转化和利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将种子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进行短时间处理,然后进行播种,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出芽效果。

例如,对于一些休眠期较长的种子,如某些花卉和蔬菜种子,超声波处理能够显著缩短其休眠时间,提前萌发,为农业生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二、促进植物生长超声波不仅对种子萌发有积极影响,对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也具有促进作用。

在植物生长期间,利用超声波对植株进行定期照射,可以增强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超声波能够刺激植物根系的生长,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积和吸收能力,提高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效率。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它能够改善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使植物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质,从而增加产量。

例如,在温室蔬菜种植中,应用超声波技术可以使蔬菜的生长速度加快,提前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三、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传统的防治方法往往存在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

超声波技术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的新途径。

超声波可以干扰害虫的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兽医超声波诊断学

兽医超声波诊断学

兽医超声波诊断学超声波诊断,作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已经在临床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兽医学领域,同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兽医超声波诊断学,是运用超声波技术对动物身体进行检查和诊断的学科。

本文将详细介绍兽医超声波诊断学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原理兽医超声波诊断学基于声波的物理特性,利用声波在不同组织之间传播速度和受声阻抗差异的原理,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散射和传播路径的改变来对动物身体进行诊断。

在超声波检查中,医生会将超声探头通过涂抹了凝胶的方式,放置在待检查区域的皮肤上,然后通过超声波仪器对待检查的部位进行扫描,产生超声图像。

二、应用1. 妊娠检查:兽医超声波诊断学在妊娠检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扫描,可以确定动物是否怀孕以及胎儿的数量和发育情况。

这对于兽医师来说,对于控制动物的繁殖计划以及保障胎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肿瘤检测:超声波技术在肿瘤检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扫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动物体内的肿块情况,并且可以测定肿块的大小、位置以及性质,有利于兽医师准确判断肿瘤的性质,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 心脏检查:兽医超声波诊断学在心脏检查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超声波技术,可以全面、无创地评估动物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的大小、心腔的容积、心肌的收缩情况等。

这对于诊断心脏病变、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骨骼检查:兽医超声波技术可以帮助兽医师在不损伤动物的情况下对骨骼进行检查。

通过超声波的扫描,可以观察到骨骼的结构、密度以及骨折等情况,并且可以辅助兽医师准确判断骨骼的受损程度和治疗方案。

三、未来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兽医超声波诊断学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随着超声波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将会有更加先进、更加精确的设备问世,可以更好地帮助兽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另一方面,随着对动物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兽医超声波诊断学将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动物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猪活体测膘的实习报告

猪活体测膘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猪作为我国主要的家畜之一,其肉质品质和瘦肉率成为了衡量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猪活体测膘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测定方法,在猪的育种、生产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国猪的瘦肉率和肉质品质,本实习报告针对猪活体测膘技术进行了实践操作和总结。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猪活体测膘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猪活体测膘仪器的使用技巧;3. 提高对猪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的认识;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养猪业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猪活体测膘技术原理猪活体测膘技术是通过超声波探测猪背部脂肪层的厚度,从而判断猪的瘦肉率。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养猪业。

2. 实习仪器本次实习所使用的仪器为B型超声波扫描仪(B超),探头频率为3.5MHz。

3. 实习步骤(1)猪只保定:将猪只用铁栏限位或猪保定器套嘴保定,使其自然站立。

(2)测量部位:猪活体背膘和眼肌面积测定一般在同一位置。

我国多数单位采用三点平均值,即肩胛后沿(约4肋~5肋骨处)、最后肋处及腰荐接合处距背中线4厘米处,左右两侧均可。

(3)测量方法:将探头涂上菜油,与猪背紧密接触,调节屏幕影像,使图像清晰。

在屏幕上标注测量时间、地点、猪号、性别等,并自动显示测量值。

(4)数据记录: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实习报告上,包括猪号、性别、背膘厚度、眼肌面积等。

4.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习过程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猪的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从而判断其瘦肉率。

四、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掌握了猪活体测膘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了解了猪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与瘦肉率的关系,为今后从事养猪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3. 认识到猪活体测膘技术在养猪业中的重要性,为提高我国猪的瘦肉率和肉质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持。

4. 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猪只保定、测量部位选择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运用超声波技术评估猪活体肌内脂肪含量

运用超声波技术评估猪活体肌内脂肪含量

运用超声波技术评估猪活体肌内脂肪含量李梓芃1,彭明2,孙华1,宋忠旭1,李良华1,彭先文1*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2.湖北省来凤县农业农村局,湖北恩施 445700摘要[目的]研究在无损情况下猪肌内脂肪含量的估测方法,以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方法]以229份硒都黑猪性能测定数据及超声波图像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BioSoft Toolbox For Swine软件中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模块分割超声波图像,确定最佳感兴趣区域像素框大小(ROI Size)和个数,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以猪肌内脂肪含量为因变量,图像读取参数、体尺指标为自变量构建猪活体肌内脂肪含量估测模型。

[结果]肌内脂肪含量与图像读取参数、宰前活重、胸围、腹围具有显著相关性,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到脂肪含量估测模型,IMF=0.2495+0.1752×P+0.0070×W-0.0055×B+0.0159×A,模型拟合度R2为0.725 2。

[结论]运用超声波技术可以较准确地测定猪活体肌内脂肪含量,为实现种猪性能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硒都黑猪;肌内脂肪含量;超声波技术;活体In vivo evaluation of the content of intramuscular fat in pigs usingultrasound technologyLI Zipeng1, PENG Ming2, SUN Hua1, SONG Zhongxu1, LI Lianghua1, PENG Xianwen1*1.Hube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Embryo Engineering and Molecular Breeding/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China;2.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of Laife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Enshi 4457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s] Study the method of evaluating the content of intramuscular fat in pigs un‐der non-destructive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ve models.[Methods] Th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data and ultrasonic image data of 229 Xidu black pigs were used. The Region of interest (ROI) module in BioSoft ToolboxFor Swine software was used to segment ultrasonic image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ROI size and number. The model for in vivo evaluating the content of intra‐muscular fat in pigs was constructed with a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using the content of intramus‐cular fat in pig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parameters of image reading and indicators of body size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 of intramus‐cular fat and parameters of image reading, live weight before slaughter, chest circumference, and ab‐收稿日期:2023-10-31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1ABA005、2022ABA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301102);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团队项目(2021-620-000-001-018);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CARS—35)作者简介:李梓芃,男,1994年生,硕士。

母猪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母猪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下降。因此,可在配种后 16 ~ 24 d 根据母猪血浆中孕酮浓 早期妊娠诊断。以降低值大于 43×103 作为妊娠诊断的依据,
度进行诊断。猪妊娠 22 d 时孕酮含量一般在 5 mg/mL 以上。 总符合率达 94 %。但此方法容易受到其他可能导致血小板数
由于此法在样品采集、保存、运输方面较麻烦,我们实 减少的疾病的影响。,因此,检测前应排除这类干扰。
1 超声波诊断
超声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声 束有极好的方向性,在妊娠母体内传 播过程中遇到不同声阻抗介质时会发 生反射,以及遇到不同脏器时会发生 多普勒效应等特性。动物妊娠的超声波诊断技术可分为超声 示波诊断法(A 超)、超声多普勒探查法(D 超)和实时超声 显像法(B 超)。 1.1 超声示波诊断法(A 超)
超声多普勒探查法(D 超)是利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仪探 查妊娠动物,当发射的超声遇到母体子宫动脉、胎儿心脏和 胎动时,会产生各种特征性多普勒信号音 , 从而进行妊娠诊 断。陈兆英等(1981)用国产医用《CDZ-21 型超声多普勒 诊断仪》从腹壁诊断母猪早期妊娠,认为在配后 20d 即可探 到胎心(胎心包括胎儿动脉和脐带脉管血流音), 且配种后 30d 以上诊断准确率可达 95 % 以上。
妊娠母猪血液中的硫酸雌酮前体物来自胚胎,在妊娠早
现在有一种排卵测定仪,在配种后 21 d 左右可以通过检
期达到可测水平。蔡正华等(1989)的研究表明,在配种后 测动物阴道黏液的电阻变化检测动物是否发情,从而判断母
25 ~ 30 d 妊娠母猪与未妊娠母猪血液中硫酸雌酮含量水平存 猪是否妊娠。该仪器使用方便,只要把试管插入动物阴道读
பைடு நூலகம்
验室研制了一种检测血液孕酮含量的纸片法。该方法已经用 7 检查阴道粘液法

超声波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超声波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着 上 述 的基 本 原 理 而 实 现 的 。
超 声 波 处 理 与 加工 设 备 主要 是 由 四个 部 分组
成 :超 声 波发 生 器 、换 能 器 、超声 波 聚 能器 及 超
声 波 发 生 器 和换 能器 之 间的 匹 配 电路 。 如 图 1所 示 .超声 波发 生 器 产生 一 定 高 频 电能提 供 给 超声
稳 态 空 化 或 者 是 很 激 烈 而 短 暂 的 瞬 态 空 化 。 瞬
在 采 集 材 料 内部 信 息 方 面 与 光 波 、 电磁 波 相 比 , 超 声 波 有 其 独特 的 本领 。更 重 要 的 是 ,可 以 利 用 较 大 声 率 或 较 高声 强 度 的超 声 波 能 量 来 改 变 材 料
即低 剂量 、短 时 间 的 温 和处 理 能 明 显加 速 和诱 导
植 物 细胞 的 分 裂 ,刺 激 细胞 生 长 ,加 速 原 生 质 体
铅 是 一种 对 人 体 有 害 的 元 素, 它是 土 壤 分 析 中 的常 测 元 素 采 用悬 浮液 直 接 进 样 火 焰 原 子 吸 收
研 究 的 一个 热 点 .特 别对 农 作 物 来说 ,其 呼 吸 作 用 的 大小 直 接 关 系 到 产量 的 高低 ,所 以 它 的 研究
1 超 声波在 农 业 中的应 用
11 超 声 波处理 与加 工的基 本原 理 .
使 液 体 媒 质 质 点 运 动 增 强 ,质 量 传 输 加 速 ,还
能 影 响 边 界 层 、 膜 、细 胞 壁 和 液 泡 。 超 声 的 空 化 作 用 还 能 破 坏 细 胞 并 使 酶 变 性 等 。 以下 所 举 的 超 声 波 在 农 业 中 的 一 些 新 应 用 基 本 上 都 趁

超声波在农业自动化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超声波在农业自动化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超声波在农业自动化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在当今的农业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自动化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手段。

而超声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应用,正逐渐在农业自动化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波,其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

这些特性使得超声波在农业生产的多个环节中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首先,在农业灌溉方面,超声波可以实现精准的土壤湿度检测。

传统的土壤湿度检测方法往往存在精度不高、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而超声波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将数据实时传输给自动化灌溉系统。

系统根据这些数据,精确控制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确保农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

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其次,超声波在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超声波监测设备,可以检测到害虫在农作物内部活动产生的微小声波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分析处理,能够帮助农民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比传统的人工巡查和化学防治方法,超声波监测更加高效、准确,而且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再者,在农产品的分拣和质量检测方面,超声波技术也大有用武之地。

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和穿透特性,可以检测农产品内部的缺陷、成熟度和大小等参数。

例如,在水果分拣中,超声波设备能够快速区分出成熟度不同的水果,将其分类包装,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

同时,对于谷物、蔬菜等农产品,超声波检测可以筛选出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保证上市农产品的品质。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用于促进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

研究表明,适当强度的超声波处理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超声波能够刺激细胞分裂和生长,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能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母猪早期妊娠诊断

母猪早期妊娠诊断

母猪早期妊娠诊断作者:张凤仁来源:《兽医导刊》 2017年第8期妊娠诊断是母猪繁殖管理上的一项重要内容。

配种后,越早确定妊娠对生产越有利,可以及时补配,防止空怀。

这对于保胎,缩短胎次间隔,提高繁殖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情况下,母猪妊娠后性情温驯,喜安静、贪睡、食量增加、容易上膘,皮毛光亮和阴户收缩。

一般来说母猪配种后,过一个发情周期没有发情表现说明已妊娠,到第二个发情期仍不发情就能确定是妊娠了。

近年来较成熟、简便,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母猪早期妊娠诊断方法1. 超声诊断法超声诊断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将其和动物组织结构的声学特点密切结合的一种物理学诊断法。

其原理是利用孕体对超声波的反射来探知胚胎的存在、胎动、胎儿心音和胎儿脉搏等情况来进行妊娠诊断。

目前用于妊娠诊断的超声诊断仪主要有A 型、B 型和D 型。

(1)B 型超声诊断仪。

B 型超声诊断仪可通过探查胎体、胎水、胎心搏动及胎盘等来判断妊娠阶段、胎儿数、胎儿性别及胎儿状态等。

具有时间早、速度快、准确率高等优点,但价格昂贵、体积大,只适用于大型猪场定期检查。

(2)多普勒超声诊断仪(D 型)。

该仪器可通过测定胎儿和母体血流量、胎动等做较早期诊断。

有实验证明,利用北京产SCD- Ⅱ型兽用超声多普勒仪对配种后15 ~ 60 d 母猪检测,认为51 ~ 60 d 准确率可达100%。

(3)A 型超声诊断仪。

这种仪器体积较小,如手电筒大,操作简便,几秒钟便可得出结果,适合基层猪场使用。

据报道,这种仪器准确率在75% ~ 80%。

试验表明,用美国产PREG -TONE Ⅱ PLUS 仪对177 头次母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母猪配种后,随着妊娠时间增长,诊断准确率逐渐提高,18 ~ 20 d时,总准确率和阳性准确率分别为61.54% 和62.50%,而在30 d 时分别提高到82.5% 和80.00%,75 d 时都达到95.65%。

B超活体检测

B超活体检测

• 肉牛主要测量指标: 背膘厚度 腰肌厚及腰肌面积 臀部脂肪 肌间脂肪测定
国内外对超声波技术测定的准确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虽然 不同的人、不同型号的仪器对结果都有影响,但超声波技术仍然可以 准确、有效地活体测量牛的眼肌面积和背膘厚。Herring等发现超声波 测定结果与屠宰结果存在高度正相关。Brethour用超声波技术测定了 545头牛的背肉牛生产石花纹评分,建立了背膘厚和大理石花纹评定 的预测模型,决定系数达到0.896和0.852, ,结果显示应用超声波检 测数据预测屠宰后的胴体性状是可行的。
B超活体检测技术在家畜品种选育中的 研究进展
目 录
一、B超原理与简介 二、B超在动物中的应用 三、活体检测技术的发展 四 、影响B超活体检测的因素
一、B超原理与简介
超声波:
人类可听到的声波是20~20000赫兹,而超声波是在1~10兆赫,每秒振 动2万-10亿次,人耳听不到。超声波诊断和治疗是一门影像学科,称
2.B超背膘仪的质量 B超背膘仪的质量表现在2个方面,即硬件和软件。较好的背膘探头 能够取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另外增益和灰度设置也影响图像的质量。此
外,专用的动物科学测量软件也是影响测量结果的关键因素,有时候科
技含量较高的软件甚至能弥补图像质量的不足。
3.测量模和耦合剂的温度也可能对形成图像的质量有很大程度上的影 响,尤其是寒冷的季节。当测量模和耦合剂的温度都接近27℃时,可以 取得最佳的图像。另外,如果没有耦合剂可以使用植物油来代替,但不 能使用矿物油,因为它对探头和导线有害。植物油的温度对图像质量有 一定影响。最好的状态是温度在27℃。此时植物油可以自由流动,能 够很好的渗透毛发。
测量方法:
确定并清理扫描部位后,在测量模平面及探头平面涂上耦合剂,并

超声波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超声波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超声波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超声波技术是一种能量传递形式,通过振荡高频机械波来实现物质的分子运动和能量转移。

在食品领域,超声波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肉及肉制品加工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本文将对超声波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超声波技术在肉品熟化过程中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研究表明,不同频率和功率的超声波处理能够改善肉品的质量和品质。

特别是对于红肉和白肉,超声波处理可以促进肉品的软化和酥化,提高肉品的感官品质。

超声波处理还可以改善肉品的机械性能,提高肉品的撕裂强度和切割性能。

超声波技术可以通过改变食品内部的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从而实现肉品的保鲜。

在肉品贮藏中,超声波处理可以降低肉品中的微生物负载,延长肉品的货架期限。

此外,超声波技术还可以对肉品进行除菌、灭酵等处理,提高肉品的卫生质量。

超声波技术在肉品新产品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声波处理可以改变肉品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从而实现新产品的开发。

例如,超声波技术可以用于合成低脂肉制品、肉类仿制品,制备超细、均匀的肉泥等。

此外,超声波处理还可以用于肉制品的混合搅拌,实现肉品添加剂的均匀分布和均一质量。

超声波技术可以用于肉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超声波检测可以对肉品的内部结构和组织进行无损检测,实现对肉品硬度、含水量、肉质等质量参数的快速检测和评价。

超声波检测还可以检测肉品中的异物和病菌等有害物质,提高肉品的卫生质量。

综上所述,超声波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虽然目前该技术在肉品加工中尚未得到广泛推广,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超声波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肉品加工技术,将为肉品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测量技术在猪育种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其方法的改进和技术的发展往往能推动猪育种的快速发展,最著名的例子是20世纪60年代猪屠宰后测量背膘厚度的办法被活体超声波扫描取代,使活体间接选择瘦肉率成为可能,从而带来了巨大的遗传进展和经济效益。

几十年来,超声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猪的育种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始将超声波的活体测量结果作为判断依据运用于猪胴体性状和某些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超声波在我国猪的育种工作中的应用,目前主要处于研究阶段,但在应用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1 超声测量原理及育种中活体测定的重要性超声波频率在1~5MHz之间,尤以3.0~3.5MHz使用最为普遍。

超声测量技术的原理是超声仪器发射的超声波在活体内传播时,遇到声阻值不同的组织交界处时会产生界面反射,产生一个较强的反射波,即回声,根据回声的强弱、分布即可推断不同组织在物体内的位置和大小,从而测量出其长度、周长、面积等信息。

由于猪的皮肤、脂肪、肌肉、骨骼、内脏、子宫壁、胎膜等不同组织间声阻值具有较大差异,能产生可识别的界面反射,因此这为超声波应用于猪的活体探测提供了基础。

根据图像信息显示的成像方式分类,超声仪器主要分为A、B、M型,A型以波幅变化反映回声情况,为幅度调制型;B型为灰阶实时超声,采用灰度调制的二维声像图显示法,每个光点的亮度与回声的振幅(强度)成正比;M型采用辉度调制的时基显示法。

动物育种上常用的是A、B型超声仪,随着技术的进步,B型应用日益广泛。

猪活体各种不同组织间,由于密度、声阻值以及所处位置的深浅不同,返回由不同灰度的像素构成的图像,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分析,我们便能迅速、直接的获得猪活体的某些胴体性状指标和肉质性状的数据。

此外超声波设备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并具有减少对猪的应激的特点。

因此,超声成为目前改良猪肉品质的新技术之一,在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和评定胴体价值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对猪肉品质的追求。

世界家畜育种目标正由数量、产量的提高转向肉质品质的改善。

在猪的育种工作中,育种的重点已由原来的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速度,向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肌肉风味品质、提高抗逆性等方面转变。

在猪的肉质的等级评价过程中,肌内脂肪含量或大理石纹评分是判断和评价肉质优劣的主要因素和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的传统评价方法不能直接运用于种猪,而常采用后裔、同胞宰后测定,但这种方法会延长世代间隔或降低选种准确性,给育种工作带来困难。

况且这些传统方法繁琐、耗时、效率低下,除不可避免的会有样品损失外,某些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观偏差。

因此,超声技术作为一项直接、无损、快速的可用于活体猪测量某些胴体指标和某些肉质指标的评价方法,其探索和应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2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的应用超声波设备最初应用于人类医学领域,主要分为A型机和B型机。

Wild首次作了超声应用的相关报道,认为超声技术具有无损、刺激性小的特点,可用于活体动物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定量研究。

随后在1956-1957年间,超声仪便已用于测量牛和猪活体的皮下脂肪。

目前,猪的育种中A型机一般用来估计给出的解剖部位的脂肪和肌肉厚度,由于它能降低猪在测定时的应激,从而取代了手术式探尺的测定,但在较深的组织的测定上有其不足。

B型机可以测定不同密度的各种特异性组织,现在用来估计背膘厚度、背最长肌的肌肉厚度、肌肉面积和肌肉周长等。

由于它能非常精确地实时给出动物组织图像,称实时超声(real-time ultrasound machine),实时超声波技术为传统猪的选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它允许在猪活体上进行无损测定,而且花费较小。

目前其测量精度可达到(±)1.5mm,所需时间仅为l~2秒。

现在常用来进行猪活体的背膘厚、眼肌深度、眼肌面积的测定。

2.1 超声用于猪活体膘厚和眼肌面积的测定测定活体膘厚和眼肌面积,在猪育种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在猪的遗传育种和性能鉴定上作为2项重要的指标参数而深受重视。

超声技术测定猪活体的背膘厚度和眼肌厚度或面积已广泛应用于遗传改良。

Wilson和Gresham等利用B超测定猪活体的背膘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国内邓立新等采用加拿大 AMI-900兽用B超仪,利用其直观的B超影像对猪的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度同时活体测定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檀俊秩研究表明,福州黑猪早期选择时,以超声波活体测膘,结合体重及体长等指标,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楼平儿等用超声测定不同年龄阶段猪活体超声背膘厚,认为活体猪75kg阶段的背膘厚测定结果具有最高的遗传力和组内相关系数,因而具有最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故此阶段的测定结果是最为准确的选种依据。

随着超声活体测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大量致力于探索活体超声测膘的准确性及其评估方法的研究正在进行,以避免屠宰测定带来的繁重劳动和经济损失,提高种畜性能测定的选择强度。

2.2 超声用于猪活体肌内脂肪的估测实时超声波活体预测家畜的肌内脂肪含量在国内外也在研究之中,但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牛上。

而实时超声波活体预测种猪的肌内脂肪的研究报道主要来自国外,其方法也大都借鉴预测牛肌内脂肪的方法。

超声波用于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选择计划,最初是1998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贝尔斯兰蒂纪念种猪场开始的,他们通过采用实时超声仪采集杜洛克猪的超声图象来估测IMF含量,以此为依据进行选择,经过3个世代的选择后,共屠宰217头对照系和182头选择系,结果表明选择系猪比对照系猪的IMF要高,分别为3.94%和3.40%(P<0.01),选择系该性状的平均EBV值比对照系高0.8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后,这方面的研究才逐步发展起来。

Newcom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实时超声估测活体猪肌内脂肪含量是可行的。

这也将是改良家畜肉质性状有效的、很有希望的方法之一,但其准确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用实时超声波扫描技术对活猪的肌内脂肪进行客观测定是可行的,使我们能够识别具有丰富肌内脂肪的种猪,把猪第10肋背膘测定值和性别作为自变量加入到肌内脂肪预测方程,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Reverler等认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通过超声扫描周岁家畜,从而来预测家畜的肌内脂肪含量是可行的。

目前来看,采用超声波技术来对猪的肌内脂肪含量进行活体评估这一方法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配合其他的遗传改良技术与方法,超声技术可以对种猪的肌内脂肪含量进行选择,从而加快该性状的改良速度。

目前,在美国实时超声波已经、而且将是继续加快其猪遗传改良的最重要工具。

总的来看,超声技术正如国外许多研究认为的那样,超声可以或者将在预测猪的机体组成上扮演重要角色。

3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 超声波在猪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超声波运用于猪的育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且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开发,但目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超声预测中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两个问题。

其准确性与精确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超声波在育种工作中的运用与推广。

在这方面国外的研究较多,而国内报道较少。

Smith 等的研究表明,在屠宰前用超声波测量的脂肪厚是可行的,但在预测眼肌面积上还不够精确。

国外有报道指出超声预测家畜活体相关肉质指标的准确性受到品种、超声测定人员以及超声仪器等的影响,并对一些超声预测研究中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即使是相同的仪器,测定相同的部位,相同的指标,其预测结果也有差异。

Turlington对超声预测猪的第10肋膘厚和眼肌面积进一步研究表明了超声预测与实际之间的相关符合程度(见表2)。

由此可见,在超声预测的精确性与准确性上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改进。

3.2 对策3.2.1 建立统一标准超声预测,目前还无统一的标准,迫切需要制订出适用于超声波测量的统一标准,使所得数据能大范围内共享使用,为大范围实施遗传改良计划创造必要的条件。

由于不同猪种、猪场有不同的超声波测量数据收集规范,该规范应详细描述超声探测部位和扫描次数。

同时限定测量、记录的环境条件,规定一定的年龄和体重范围。

对成像和数据所制订的解释标准也应在不同畜种间有所区别,编写出准确解释所测定肌肉、脂肪厚度和某断面面积的说明书。

3.2.2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对超声预测结果的处理,对其准确性和精确性有影响。

Brethourtm的研究结果认为,曲线分析能够将错误率和预测成本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对超声预测结果的分析,它比传统的回归分析或者列联表用来评估超声的预测要有更大的优势。

3.2.3 其他方法测量结果还受到技术人员和超声仪器的影响,涉及到更加精密的超声仪器的开发与利用。

此外,数据收集和图象分析的改进应能进一步增强预测的精度。

超声图像可通过提高分辨率、改善信噪比、增加对比度等的处理,并根据要求对图像进行其它处理,如局部放大等,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此外加强相关计算机软件和先进的超声仪器的开发也有利于提高超声预测的准确性。

最后,还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在超声图像的采集中,要求操作人员掌握猪的相关生理结构与解剖构造知识,能准确识别其测定部位,能较好的理解超声图像。

4 结语超声波在动物医学上的运用在国内外已较普遍,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而在育种方面的运用大都在研究探讨层面,还未大规模的运用于生产实践,但不可否认,超声在育种中的潜力,正如Wilson认为的那样,在猪的遗传改良中已经并且将继续采用超声这一有效的手段。

它将会在猪的育种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

随着超声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与相关标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运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