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语言文字感受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之美,体会说明与描写相结合、详略得当以及总、分、总等写作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段,背诵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3、在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基础上,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走进了敦煌莫高窟领略了她迷人的风姿,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写了莫高窟的什么?(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分别找三个同学来写)二、走近彩塑,感受其妙
两千多尊彩塑要在短短的一课篇文里一一写来是不可能的,作者把镜头对准了哪些佛像,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划出来。
(菩萨卧佛天王力士)
1、作者用哪些词语来描绘他们的?
2、也许这样的词语还不能将彩塑的神态与个性跃然于我们的眼前,课件出示图片、欣赏图片……
3、目睹了这些彩塑,你会用哪些词语来称赞他们?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鬼斧神工精妙绝伦……
4.学习写作方法:作者又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彩塑,谁来读一读?在作者的描写中哪个佛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映象,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16米、侧身卧着、神态安详)(相机板书:详略得当)这些语句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师小结:围绕中心句来写,这种方法叫:总分(板书)像这样的写作方法在课文中还有许多处,让我们边学边体会。
5、指导朗读。
作者的描写如此精当,谁来美美的读一读?(2个)
6.我们只是欣赏了几幅图片,读了一段文字就让我们陶醉其中,难怪在莫高窟的游人无不啧啧赞叹,他们会赞叹什么呢?
7、过渡小结: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真的觉得引读----莫高窟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
三、欣赏壁画领略其美
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精妙绝伦的彩塑,下面我们来品味宏伟瑰丽的壁画。
(板书宏伟瑰丽)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些瑰丽的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请你美美的读一读它吧?
2. 映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3.指名朗读
4.理解飞天的“美”。
(1)闭上眼睛,你的脑海中能浮现出飞天那曼妙的身姿吗?(老师范读“飞天”部分内容)
(2)睁开眼睛,看,你的眼前,就是飞天!(课件出示飞天图)让我们自己也来读一读这段精美的文字,边读边想,“飞天”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3)是呀,飞天的美,美得凄楚,美得飘逸,时刻萦绕心间,引读:女同学读
(4)大诗人李白的“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赏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更是让我们领略了飞天的卓约风姿。引读:男同学读
(5)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受了作者笔下迷人的飞天,现在老师也想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
(6)小练笔:出示同一类飞天图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话
(7)配音朗读《大漠敦煌》:现在我们把自己眼中的飞天读一读吧(点拨:详写)
5.感受壁画的多,
(1)同学们,就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在那断崖绝壁上,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开凿了700多个洞窟,(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492个)用他们非凡的智慧画出了四万年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面积之大、内容之丰富,实属罕见。那这么多的壁画,描摹的仅仅是飞天吗?
(2)映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指名读)
(3)一幅壁画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的有哪些?
(4)学生交流:
预设:
①九色鹿点评:九色鹿的故事告诫我们的是歌颂正义、谴责邪恶。
②唐僧取经点评:唐僧取经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师徒四人一路消除妖魔鬼怪,造福人间。
③天女散花: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佛家的眼里天女散下的每一片花瓣都蕴含着一个深奥的道理。
④千手观音的故事点评:我们知道29届北京奥运会上舞蹈《千手观音》、奥运火距上的“祥云”、吉祥物欢欢头顶的火焰,创作灵感都是来自于这些故事。因此可以说这些的作品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出示课件)
映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6、听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看着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我们真的觉得(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走进藏经洞体会其情
过渡:1、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不会忘记去看一个宽只有2.4米,高只有2.7米的洞窟——藏经洞。
其实,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哪一个字告诉了我们现在的“藏经洞”里什么也没有?你从“曾”字读出了什么?
3、曾经的藏经是怎样?指名读(板书:藏品丰富)
4.那么这数万多件珍贵文物到哪里去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英国人斯坦因:连续盗宝七个晚上,盗走完整的经卷二十四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近五百卷,雇了四十多头骆驼运走。一部分留在印度,成立西域博物馆,而精品则入藏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法国人伯希和:1908年7月,将藏经洞中遗物全部翻检,选取精华,廉价骗购大量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总数约一万余件,现藏法国。
1911年10月,日本吉川小一郎等人非法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
1911年俄国人鄂登堡率团至莫高窟,盗走经卷一批。
1923年美国人华尔纳到达莫高窟,此时的藏经洞已无文书可取,他用涂有粘着剂的胶布剥取了壁画26方,共计3.206万平方公分。
3、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