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家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
国家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放流存在的问题阿斌摘要: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保护方面,增殖放流已成为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重要做法之一。
[1]本文研究了国内增殖放流活动的主要原因与动机,综述了在生产实习中接触到的增殖放流基本状况,探讨了实习生活中发现的增殖放流的机构体系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点。
最后,针对我国开展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改善我国增殖放流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增殖放流原因与动机存在问题解决方案1.前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2]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具有恢复生态平衡、修复生态环境、培养群众环保意识、增加渔民收入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有关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农业部印发了《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这是“十二五”期间全国组织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性规划,也是中央财政增殖放流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
要求各地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省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划,保障《总体规划》全面贯彻执行,如期完成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确定的增殖放流目标任务,促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科学有序发展。
为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保证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制约有害生物爆发,保持生态平衡.[3]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型湖泊纷纷开展了人工增殖渔业资源活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具体的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
由于我国内陆水域大规模人工放流起步较晚,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很欠缺,尤其在人工放流的品种选择上缺乏比较系统的科学指导,甚至有些湖泊和河流的人工放流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严重影响了人工放流应该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的还给湖泊以及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
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建议渔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渔业产品供应,维护渔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渔业供给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革。
下面是我对此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渔业供给侧改革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产能和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
加强对渔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渔业供给侧的竞争力。
第二,加强渔业品牌建设。
我国渔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过于依赖低价大量出口。
需要加强渔业品牌的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政府应加大对具有竞争力的渔业品牌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加强对渔业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
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我国渔业产业结构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许多地区在渔业资源开发上存在着重叠和浪费。
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渔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渔业资源,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渔业品牌建设,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并加强渔业质量安全监管。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渔业供给侧实现优化升级,为保障人民群众的渔业产品供应,维护渔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 渔业发展的现状好啦,咱们今天聊聊渔业,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这个话题可有意思了!说起渔业,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那种蓝天碧海,渔船摇摇晃晃的美丽画面。
可是,现实可没有这么简单。
现在的渔业发展就像是一道混合了酸甜苦辣的菜,问题一箩筐,解决办法也得提上日程。
1.1 过度捕捞首先,咱们得提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过度捕捞。
就像是你去自助餐,看到心仪的食物,恨不得一口气把整个盘子都端走。
但这么一来,后面的“食客”可就没得吃了。
这种行为不仅让鱼类资源迅速减少,还打乱了生态平衡,真是得不偿失啊。
鱼类也得喘口气,不然就要跟咱们的晚餐打个招呼了。
1.2 环境污染接着,就是环境污染。
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咱们的水域因为工业废水、塑料垃圾等问题,鱼类的生活环境可谓是雪上加霜。
想象一下,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结果发现旁边漂浮着一块塑料袋,心里得多失落啊!这不仅影响鱼的生存,还可能导致鱼类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出现灭绝的危险。
2. 解决措施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那怎么办呢?”别急,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不是没门儿。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2.1 可持续捕捞首先,推广可持续捕捞是个好主意。
就像是种田,咱们得适度耕作,保持土壤的肥沃。
渔民们可以通过科学评估,了解哪些鱼类是可以捕捞的,哪些是要留给后代的。
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眼前的收益,还能为将来的渔业发展铺平道路,真是一举两得。
2.2 环保意识其次,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个关键。
你看,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吃一条鱼背后其实是有许多生态问题的。
通过宣传教育,让大家明白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比如选择可持续捕捞的海鲜,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做出一点贡献。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的小行动加起来,就能产生大变化。
3. 渔业的未来说到未来,渔业的发展真的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相关部门、企业和公众都要齐心协力。
就像打麻将,只有牌友们都配合得好,才能胡牌。
渔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共3篇)
渔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共3篇)第1篇: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我国水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渔业经济获得了稳步发展。
渔业在经济发展、国际贸易、食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都逐步占据着重要地位。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类生活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更是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问题,包括渔业在内的各个行业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
渔业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相应程度的破坏,产业经济结构等都受到了重要的影响,进而制约了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1渔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2015年渔业数据显示,全国渔业生产稳定、市场活跃、出口增长。
据统计,2015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183.76万t,进出口总额66.2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93%和增长0.34%。
其中出口量93.34万t,出口额46.33亿美元。
进口量90.41万t,进口额19.9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9.77%和11.07%。
贸易顺差26.43亿美元,同比增加5.18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定,出口贸易也有较快增长。
生产稳定发展,市场交易较为活跃,价格水平总体偏弱。
与此同时,渔业安全形势亟待解决,国际贸易市场压力巨大[1-3]。
1.2渔业产业结构情况目前,我国渔业经济效益偏低。
渔业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渔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劳力、水域资源、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组合状态不佳,科技化水平低,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严重,内陆城市渔业产业结构由于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匮乏的气候、水域资源,目前整体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农户仍以个体养殖为主,并采用以池塘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传统养殖方式。
渔业产业合作组织仍不健全,产业与科技脱节,水产科研没有用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渔业生产力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逐渐重视渔业产业化发展,先后提出加强渔业渔政管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渔业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以促进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4-6]。
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一、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
1. 合理捕捞。
咱得给鱼们“休养生息”的机会呀。
就像种庄稼不能一下子全收割了一样,捕鱼也不能过度。
政府得严格控制捕捞量,设定科学的捕捞配额。
比如说,根据不同海域、不同鱼种的繁殖速度和数量,规定每年能捞多少。
渔民兄弟也得自觉遵守,可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把小鱼苗都捞上来,那以后就没鱼可捞啦。
推广选择性捕捞工具也很重要。
就像用大网眼的网,让小鱼能从网里溜走,只捞那些已经长大的鱼。
这样既能保证渔民有收获,又能让鱼群不断繁衍后代。
2. 保护渔业栖息地。
那些珊瑚礁、海草床就像是鱼的“房子”和“花园”,得好好保护。
要严禁在这些地方进行破坏性的活动,像炸鱼、毒鱼这种缺德事儿可千万不能干。
政府要加大对破坏渔业栖息地行为的处罚力度。
可以建立更多的海洋保护区,就像给鱼划一块“安全区”。
在保护区里,鱼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繁殖。
而且保护区周边的渔业往往也能受益,因为鱼会从保护区游到周边海域,就像从“鱼库”里游出来一样。
二、科技助力渔业方面。
1. 养殖技术创新。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咱得把新技术用到养鱼养虾上。
比如说搞智能养殖,在鱼塘或者虾池里装上传感器,就像给它们请了个“电子管家”。
这个“管家”能时刻监测水质、水温、含氧量啥的。
一旦有啥不对劲,立马通知养殖户,这样就能及时调整,减少鱼病虾病的发生,提高产量和质量。
研发更高效的饲料也很关键。
不能老是用那些传统的饲料,得根据不同鱼种虾种的营养需求,开发营养更全面、更环保的饲料。
比如说,有些饲料可以让鱼长得更快、肉更鲜美,还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 渔业捕捞技术升级。
渔民出海捕鱼,要是有更先进的渔船和捕捞设备就好了。
比如说那种能精准定位鱼群的设备,就像给渔船装上了“千里眼”。
这样渔民就不用盲目地在海里找鱼,节省了时间和燃料,还能提高捕捞效率。
发展远洋渔业也得依靠科技。
远洋的环境复杂,得有适应远洋的捕捞技术和渔船。
比如研发更坚固、更适合远洋航行的渔船,还有能在深海捕捞的设备,这样就能开拓更多的渔业资源。
三峡库区(重庆段)增殖放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源储 量 。2 0 1 0 年5 月 ,重庆 市政 府 决定 启 动三 峡库 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工作 。
1 . 1 鱼 种 供 应及 放 流 情 况
三 峡 水 库 沿 长 江 狭 长 分 布 ,干 流 总 长 6 6 7 公 里 ,水 系 发 达 ,岸 线 总 长 度 5 0 0 0 佘 公 里 ;水 库 区属 中亚 热 带 湿 润气 候 区 ,雨热 同 季 ,热 量 丰富 ,雨 量 丰 沛 ,年 平 均 气温 1 7 . 0 —
出 、稳 得 住 、逐 步 能 致 富 ” 的 目标 ,2 0 0 9 年 l 1 月 ,重庆市人 民政府 印发 了 《 关 于加快 渔业 发 展 的会 议纪 要 》 ( 市 政 府 专 题 会 议 纪 要
2 0 0 9 — 2 3 7 )。纪要指 出 ,发展优质 生态渔 业是 充分 利 用养殖资源和 条件的需要 ,是保障优 质
1 8 . 8  ̄ c
,
截至2 0 1 3 年 ,重 庆 拥 有 各 类 苗 种 繁 育 场 8 6 个 ,其 中规模 苗种繁育 场2 6 + ( 含 新建三 峡
鱼 类生长期可达2 5 0 天左右 。三峡库 区
库 区天然生 态渔场原 良种 场 l 4 个 ),较小 的苗 种 繁育场有 6 0 个 。2 6 个规模 苗种繁现 ,有 的招标
合 同不 是 以合理 的市场价 中标 ,而 是 以低于 市 场价格 的低 价 中标 ,表 面看来无 法实施 ,实际 上通过 暗箱操 作 ,将 大规 格鱼种 以计重 的形 式 折算 成小规格 鱼种 的数 量计价 ,价 格往往就 翻
( 8 7 4 . 4 5 万 亩 )。
\ 7 0■ 目田尝|国露
放鱼增流工作总结
放鱼增流工作总结放鱼增流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通过放流鱼类来增加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近年来,我国在放鱼增流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放鱼增流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首先,放鱼增流工作在我国的许多水域得到了有效实施,通过放流优良品种的鱼类,可以增加水域的渔业资源,改善水质环境,促进水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此外,放鱼增流也可以促进当地渔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水域的生态效益,对于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放鱼增流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放鱼品种选择不当的情况较为普遍,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流外来品种,导致水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其次是放鱼增流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一些地方在放鱼增流过程中存在着违规操作和管理不善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放鱼增流工作的效果。
另外,一些地方在放鱼增流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评估和监测,难以及时了解放鱼增流的效果和问题,影响了工作的可持续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首先,应加强对放鱼品种的筛选和评估,选择适合当地水域生态环境的鱼类进行放流,避免引入外来品种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
其次,应加强对放鱼增流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加强对放鱼增流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放鱼增流工作的有效实施。
最后,应加强对放鱼增流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当地居民对放鱼增流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促进放鱼增流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放鱼增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对于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放鱼增流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放鱼品种的选择和评估水平,促进放鱼增流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制约增殖放流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现代渔业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增殖放流工作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本文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增殖放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创新制度规划体系、供苗机制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创新资金保障、监管机制,创新打造大养护、大放流格局等建议与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综合效果,促进我国增殖放流事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制约增殖放流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文/涂忠 卢晓 董天威 信敬福增殖放流是国内外公认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和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
2006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增殖放流发展步入快车道。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增殖放流活动逐步由区域性、小范围发展到全国性、大规模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资金投入、放流规模最大,社会支持度、参与度最广泛,放流效果最显著的“放流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近50亿元,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583.5亿单位,放流物种数量近200个,并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我国增殖放流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现代渔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增殖放流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增殖放流事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开拓创新、顺势而为,进一步促进增殖放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开拓新时代增殖放流事业新局面。
一、我国增殖放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增殖放流的法律地位和战略地位还不高增殖业作为现代渔业五大产业之一,是水域的“植树造林”,但与陆地“植树造林”的法律地位和战略地位相差很大,《森林法》对植树造林单章阐述,而现行《渔业法》中有关增殖放流的条款和规定却很少,增殖保护区建设、放鱼日设立、增殖站地位、放流生态安全、社会放流放生监管与处罚等法律条文均空白,相关实践成果亟需法律固化,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重视程度不高、行业监管缺位、公众参与度不大等问题。
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具有恢复生态平衡、修复生态环境、培养群众环保意识、增加渔民收入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目前增殖放流与资源养护面临的突出问题1.增殖放流相关科研能力较弱由于受机构编制、相关政策以及地区渔业资源天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所限制,渔业科研基础条件比较落后,针对增殖放流相关的科研工作开展不足,致使增殖放流活动缺乏科学指导。
突出表现为:一是增殖放流种类确定、放流数量缺乏科学指导,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二是增殖放流生态风险缺乏评估,如病害风险、遗传风险、环境风险等;三是增殖放流效果缺乏评价,如鱼类资源变化、遗传多样性变化等。
2.苗种来源不足根据《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中的“用于增殖放流的亲体、苗种等水生生物应当是本地种。
苗种应当是本地种的原种或者子一代。
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
”对增殖放流的苗种来源有较高的要求。
而我市缺乏有资质的苗种生产单位,在以往的增殖放流活动中大量的苗种需从周边地区购买,增加了成本,因运输等因素的影响降低了苗种质量,影响了放流效果。
特别是急需放流的特有、濒危物种受此限制而不能大规模的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3.渔业生态环境恶化仍在加剧,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足水环境污染、河道挖沙取土、水利工程施工以及过度养殖等都导致了天然水体的渔业功能退化和水域生态环境恶化。
渔业、环保、水利、城建、国土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开展有关工作的沟通不够,不能形成合理高效的工作机制,难以互相协调配合,对天然水域进行管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一定期程度上影响了增殖放流的效果。
4.渔政执法能力不强,增殖放流执行机构不健全,较难系统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由于增殖放流机构不稳定,特别是县区水产部门的人员、机构编制、经费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对增殖放流相关的规划、论证、科研、选育、种质鉴定、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能力薄弱,难以系统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渔类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渔类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双牌县共有河流51条,总长710.2km,其中:Ⅰ级支流(潇水河双牌段)78.8 km,Ⅱ级支流16条352.9km,Ⅲ级支流29条253.7km ,Ⅳ级支流5条24.8km。
河中野生渔类的种类繁多,是渔类的天然繁殖基地。
近年来由于野生河鱼价格的不断攀升,受利益的驱使,捕捞强度不断加大;小水电等水利设施不断增多,阻断了野生渔类的回游通道;河道采沙及生产生活污水对河的污染,对野生渔类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致使野生渔类资源濒临枯竭。
为此,全县人民对保护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的呼声也日益增强,县委县政府也将渔类资源保护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为做好全县渔类资源保护工作,近几年来,县渔政部门通过采取法律法规宣传、集中整治、人工放流增殖等一系列增殖保护措施,有力促进了全县各支流的生态资源平衡。
全县非法捕捞行为逐年减少,在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维护渔业生产秩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渔业违规案件仍有发生,渔业生产秩序不尽人意。
一、问题及原因因少数人受利益的驱使,有的人(国家公职人员不在少数)以非法捕鱼为休闲,以电鱼为主的违法捕捞行为仍有发生。
渔业行政执法环境不优,存在领导打招呼、地方保护主义、群众通风报信以及暴力执法等现象,执法难度大,很难杜绝违法捕捞行为。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域宽广。
仅潇水河就流经了全县的8个乡(镇),河内共有各种涉渔船只400余艘。
且双牌水库和五里牌水库将潇水河双牌段水域分成三段。
全县51条中小河流分布在15个乡(镇)。
二是执法力量薄弱。
全县渔政执法只有人员编制2名,没有渔政执法车辆,仅有的一艘渔政执法船只能放在双牌水库大坝上游,且取证设备落后。
日常执法要从局其他股室抽调人员,由于各股室的业务工作繁多,执法人员不能全身投入渔政管理中去,对群众举报的违法事件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给一些违法捕捞者以可趁之机,导致了执法不力。
对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问题的思考摘要: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渔业资源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由于缺乏基础性的研究、管理体制、放流规范、放流效果评价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放流工作的开展。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增殖放流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初步建立了一个评估和管理的框架,以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加强其管理的科学性。
关键词:增殖放流;渔业资源;渔业管理引言“渔业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改善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增殖放流是一种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渔业资源再生方法,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渔业史上的一次重要变化。
文章从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的增殖放流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以效果评估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1.我国渔业增殖放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放流不仅要恢复放流种类的数量,而且要确保放流水体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同时还要保持物种的天然种质和遗传特性,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虽然我国渔业资源的增殖和放流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其进行冷静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一些突出的问题。
1.1增殖放流过程存在盲目性尽管在某种意义上,增殖放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野生动物资源的恢复问题,但是,放流过程中的生态失衡、物种关系的破坏、原有的生物群落的压力等负面影响,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发展迅速,许多地方都倡导市民积极参与,促进社会对其生态环境的损害,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激发民众的积极性,但截至目前,除了《行动纲要》所规定的各项指标之外,国内还没有针对这方面的具体计划。
1.2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对增殖放流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使各责任者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获得精确的成本和效益;这对进一步完善放流策略和实施适应性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一、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中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0年起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始,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制度。
自XX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而捕捞产量已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XX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
由于国家加大了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我国渔业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有一定提高;同时由于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狠抓产品质量,使渔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水产养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
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建议渔业是我国传统重要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水产食品生产基地。
目前,我国渔业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例如渔业资源的减少、养殖水产品的安全、养殖成本增加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施渔业供给侧改革来解决。
一、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渔业资源是渔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我国应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建立科学的渔业资源评估系统,把渔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建立有关渔业资源派生权制度及市场化价格机制,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通过多种手段,实现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
如限制捕渔量和渔获量、加强培育劣质鱼类、加强海域生态保护等等。
二、推进渔业技术创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渔业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我国应积极推进渔业技术创新,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促进优质渔业产品的生产。
包括改良养殖技术,开发新型水产养殖品种,提高水产养殖环保水平等。
三、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当前,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主要以海洋养殖和捕捞业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模式。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渔港建设,推动养殖业和捕捞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渔业全产业链,实现渔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养殖业方面,推进农渔企业的互动,促进农渔业的有机结合。
在捕捞业方面,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捕捞效率,同时扩大对深海水域的航行,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
四、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成为制约渔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问题,必须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加大水域环境监测,切实加强船舶和港口管理,防止港口和沿海海域的污染等。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让海洋生态更加清晰,为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保障。
综合来看,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国应加强对渔业资源、渔业技术、渔业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推进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措施,使得渔业供给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为我国渔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稳健有力的支撑。
浅议增殖放流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增殖放流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学生姓名唐豪学号专业渔业推广导师姓名邱盛尧学生签名:_____ __我国水生生物资源丰富,以水生生物为主体的水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渔业作为一种资源依赖型产业,水生生物资源是维系其发展的物质基础。
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至今,全国各地已举办各种形式的增殖放流活动。
2009年起,农业部渔业局组织开展一系列增殖放流重大活动,掀起了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新高潮,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渔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沿海和江河流域地区在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同时对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近海及江河、湖泊密集频繁的水上工程施工、大面积围海围湖造田及过度渔业捕捞等,使我国近海和内陆水域(江河、湖泊等)的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许多天然水域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捕捞产量、个体重量下降,各类水生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濒危程度不断加重。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
二、我国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现状为了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保证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我国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有关科学研究部门开展了长期的渔业资源增殖研究和放流活动。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首先在黄渤海开展了中国对虾增殖放流,随后在沿海、内陆水域都开展了一定规模、持续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增殖品种有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大黄鱼、梭子蟹、扇贝、海蜇、中华鲟、银鱼、"四大家鱼"等。
虽然我国能投入的增殖放流资金有限,各地仍坚持开展一定规模的放流。
据调查,2002年,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放流了对虾、扇贝、大黄鱼、海蜇等海水品种17.6亿尾(只);黑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内陆地区放流了中华鲟、银鱼、蟹、"四大家鱼"等淡水品种50.2亿尾(粒)。
渔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渔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一、渔业行业现状分析渔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推动经济发展与就业创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渔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资源减少和过度捕捞已经成为制约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监管措施,许多海洋资源已经遭受严重损害,并出现了过度捕捞的情况。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还威胁到了渔民的生计。
其次,渔业生产方式落后与技术创新不足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比其他行业,在技术应用上,渔业行业落后于其他行业。
传统的渔具设备和捕鱼方式无法满足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要求。
最后,对海洋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也是制约发展的问题。
海洋是生态系统中非常脆弱和敏感的部分,但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预和污染,海洋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二、意见和建议为了推动渔业行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
设立合理的渔业保护区和休渔期制度,并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
通过科学管理,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
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在提高捕捞效率和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引导渔民使用节能、环保的渔具设备,提升产能并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3.加强渔民职业培训与转型支持。
通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渔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需求并积极参与现代化渔业生产。
4.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提升。
加大海洋环境监测力度,并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海洋污染和非法排放行为。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公众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海洋环境的合力。
5.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扶持。
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和提供经济激励措施,鼓励渔民积极参与渔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技术创新、资源保护等方面获得突破性成果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和荣誉。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渔业组织和协议,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跨国界资源管理和溯源机制建设。
中国渔业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中国渔业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学院:xxxxx 班级:xxxx 姓名:xxxx 学号:xxxxxx摘要:为了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我国渔业生产经营体制和渔区的行政管理制度下,我国渔民的组织化程度比较弱,通过对我国当前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提高我国渔业的组织化程度,是本文认为的比较可行的制度优化之路。
关键字:优化资源管理前言:地球表面积约76%为水所覆盖, 广阔的水域构成了一座蓝色的宝库, 是人类未来最大的食物基地, 现在许多国家已把开发食物资源的视线逐渐从陆地转向海洋和内陆水域。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随着渔业管理的加强, 渔业资源调查和监测、渔业增养殖、新资源开发、高附加值水产品加工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 保护渔业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已成为全世界渔业大国的共识。
一.我国海洋渔业情况中国海域已鉴定到的海洋生物资源约有20278种[1],海洋生物净生产能力为28亿t,近海年平均生物生产量为3.02t/km[2],目前海洋水产品产量为1100万t左右,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率是很低的,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其中近海约有生物种类1万多种,其中鱼类约1500 多种,软体动物3000多种,甲壳动物3000多种。
在中国海280万km[2]渔场范围内,支撑了中国海洋渔业90%的渔获量。
据估计中国近海和外海鱼类最大持续渔获量约为735万t,其中渤海24.3万t,黄海87.2万t,东海168.9万t,南海472.5万t。
按鱼类栖息类型划分的最大渔获量构成。
虾类资源也是中国海的主要渔业资源之一。
据考察中国近海虾蟹类约1000多种。
其中主要种类分布是:渤海30多种,黄海40多种,东海1000多种,南海130 多种。
头足类资源在中国海各海区也有较大数量分布,构成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头足类资源以东海居多,约60多种,南海为37种,黄海、渤海均为20多种。
另外中国还有藻类约1000多种,其中包括海带、紫菜等。
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现状问题及建议
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现状问题及建议摘要:我国是世界大国,资源丰富海域了阔,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尤为关键。
随着现代海洋捕捞技术和方法的升级和鱼类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应适当调整以行政边界为主要管理方式的捕捞系统。
我们正在从人类捕捞活动的监管和管理转向针对鱼类生物学的资源保护。
渔业养护的理念和制度应体现在现代渔业体系中。
以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分析借鉴行政区域渔业管理模式,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进行体制改革。
关键词: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现状问题;建议引言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
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
1海洋渔业管理体制建设的现状问题1.1现状目前,我国政府在海洋渔业管理上坚持以“统一指导、分项管理”的管理理念对海洋渔业生产和发展进行管理,将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作为当前主要管理部门,并下设了多个级别的管理机构。
该管理部门属于我国农业部门,但是各地方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并没有成立专门的海洋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导致该部门既需要接受上级管理机构的监督,也需要接受同级部门的监督。
这种管理理念,可以有效发挥中央对各级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作用,从而实现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的管理目标,在调动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主动性的同时,也可以实现我国中央监督管理权的实用价值。
后期,随着我国市场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导致我国海洋渔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也有了一定改变,促使传统的管理理念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体系,也和当前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现状不符,无法满足实际管理需求。
1.2问题我国海洋管理机构组织模式不合理,海洋管理机构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洋渔业管理机构体制建设效果,其具体的问题表现在以下这2个方面:第一,我国海洋渔业各项执法条款在分项管理上和渔业资源公有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是共有的,但是一些鱼类和海洋水具有潜藏性,因此一些人会无视休渔期和禁捕期的规定,偷偷捕捞,这种现象就暴露出了海洋渔业分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管理体制的建设。
现阶段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doi:10.3969/j.issn.l004-2091.2020.06.022现资源*+存在01题与对567季本安,朱文博,闫欣,丰爱秀(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照276800)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4,就是用人工的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的活动。
通过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和恢复野生渔业资源群体、增加野生资源种群数量,改善水生生物的种群结构,维持自然水域的水产生物的多样性。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近海资源增殖试验和较大规模的人工苗种放流,经过几十年的努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内河流湖泊是沿海地区的放流活动已经了一定的规模,增殖放流品种涵盖鱼、、贝、等多种进我国和近海的水生生物资源恢复野生物种,改善水和水域的自然生的增殖放流可以增加水产品的数量水产品的经进渔的增。
1现阶段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的渔业增殖放流活动然了一定的了的经验放流自然和的开始以几问题:第一渔业资源和体性、性、的。
水生生物资源和以生的是、的通人放流苗种的种和数量以的经,了放流苗种放流和野生种群海域的生的,海养种鱼的大种群数量和放流苗种野生种群的以海生物他物种的等。
第二,放流苗种或亲体的源审查不严,按照规定用于增殖放流的苗种或亲体应立足于本地种和土著种,苗种应当是该种的原种或子一代,坚决杜绝物种,免破坏当海域的水生生群落和生结构的平衡。
近几年一些没生产的育苗单位从周边甚至跨购买苗种进行增殖放流,这种行为降低了苗种的质量,当的本种和生结构造了破坏。
第三,,国增殖放流的水产苗种多采用育苗场人工繁育,一般育苗场科研弱,生产低下,繁殖用的亲本群体较小,培育过程使用药物不规范或使用违禁药物,一些放流品种因近亲交配繁殖等引起的放流苗种群体的遗传多样下降,所繁育代个体小型化、生缓慢、抗病差、衰退和性熟等种群退化,放流的褐牙鲜与野生种群的同规格苗种相比,人工繁育的苗种觅食和躲避敌害差,自然的生更低,以增殖放流中应选择强壮的苗种,自然水的存活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恢 复 天 然 水 域 渔 业 资 源 种 群 数 过 了单 位 水 体 的 最 大 养 殖 承 载 能 力 ,再 种 、转基 因种 以及其他 不符合 生态要 求
量 ,保 证渔业 生产可 持续 发展 ,维 护生 加 上不科 学 的投 喂 ,使 水体 富营养化 j
物多样 性 ,保 持生态 平衡 ,我国各级 渔 还 有将含 有农药 的农业废 水作 为养鱼 用 前 ,增 殖放流 的苗种存 在的 问题 主要表 业主管部 门和 有关科 研部 门 .都相继 开 水 。 这 些 问 题 都 加 大 了渔 业 水 体 的 污 染 现 在 :( ^ ) 放 流 的 鱼 苗 、 鱼 种 品质 无 法 保 展 了渔 业资源 增殖研 究和放 流活动 。我 程 度 导致 养殖 水域环境 、养殖 功能和 证 ,数 量 严 重 不 足 ;( 2 ) 放 流 的鱼 种 多 数
5 . 宣传 和 引 导 力度 不 够
鲟 、胭脂 鱼 、大鲵等 。尤其是 近年来 ,
的数据不足 ,特 别是在渔业 增殖 放流方
由 于 宣 传 力 度 不 够 ,公 众 对 渔 业
对 内 陆 天 然 水 域 实 施 一 系 列 大 规 模 的 渔 面 缺 乏 科 学 的 指 导 。 有 一 些 珍 稀 濒 危 物 资源增殖 放流 的作用 、意 义和科 学放流
■ 探讨分析 l 责 任 编 辑 郝 向 举
一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的现状
会 不 同程 度 的 造 成 水 环 境 的 恶 化 。 许 多 种 。苗 种应 当是本地种 的原种或 者子一
养 殖户 为了追 求高利润 ,基本上 都已超 代 … … 、 “ 禁 止 使 用 外 来 种 、 杂 交 的 水 生 生 物物 种 进 行 增 殖 放 流 ” 。 目
不 一 ,品种 搭 配 不 合 理 :( 3 ) 苗 种 在 装
2 . 与 渔 业 资 源增 殖 放 流 相 关 的 科 研 车 、运 输 、卸 车 过 程 中 野 蛮 操 作 .遍 体
鳞伤 疫病严重 :( 4 ) 放 流的苗种 多数是
由 于 受 机 构 编 制 、有 关 政 策 、 科 研 池塘养 殖 ,水域 环境相 对稳定 ,对 自然
业资源 增殖放 流活动 ,都取 得 了良好 的 种 资源必 须借助 于人工增 殖放流 的手段 意识认 识不足 对增殖 放流活动 的科学 效 益 ,达到 了事 半功倍的效果 。
才 能 恢 复 和 重 建 但 目前 的 基 础 研 究 和 性缺 乏了解 :生态资源 可持续发 展观淡 经 过 几 代 人 不 懈 的 努 力 ,多 年 不 见 技 术 手 段 滞 后 .使 得 渔 业 资 源 的 增 殖 效 漠 经 常 出 现 抢 捕 、 强 捕 、 乱 捕 的 行
一
定 规 模 的 大 黄 鱼 群 体 。 一 些 重 要 内 陆 量 进 行 充 分 的 评 估 ,存 在 盲 目性 不 能 不 足 ,而 向 自 然 水 域 或 江 河 乱 投 乱 放 来
水 域 的 渔 业 资 源 种 群 数 量 有 所 恢 复 .渔 对 增 殖 放 流 的 鱼 类 对 新 水 域 环 境 适 应 性 源 不 明 的 外 来 物 种 危 害 原 有 物 种 ,造 业 生 态 环 境 得 到一 定 程 度 的 改 善 ,
进 行科学评 估 ;不能对增殖 放流 的实 际 成生态失衡 .外来物种 泛滥。 效果进 行科 学评估等等 。
3 . 监 督 管理 力度 不 够
二 渔 业 资 源 增殖 放 流 中存 在 的突 出问题
为解 决 增 殖 放 流 工 作 中存 在 的 问 题 ,提 高对增殖放 流工 作重要性 和可行
的对虾 、海蜇 、梭子 蟹等濒危 物种又 逐 果 与资源恢 复的需 要还有所 差距 。主要 为 破 坏了 良好 的放流 秩序和失 去了放
渐 形 成 渔 汛 ,部 分 近 海 海 域 重 新 出现 了 表现 在 :不 能对放 流的 品种 、规模 、数 流 的 意 义 。 另 外 , 因 为对 科 学 放 流 认 识
种 主 要 有 : 中 国 对 虾 、 长 毛 对 虾 、 扇 经 费 人 员 待 遇 、 地 域 条 件 和 历 史 原 因 水域 、江河水域 环境 无法适应等 问题都 贝 梭 子 蟹 、 海 蜇 、 海 参 银 鱼 、 “ 四 等 方面 限制 .地 方科研机 构和技 术人 员 会 制 约 增 殖 放 流 的效 果 。 大 家 鱼 ” 、 鲫 鱼 、 中 华 绒 毛 蟹 、 中 华 很难 发挥作 用 ,对渔业水域 环境 所掌握
国从2 0 世 纪 六 、七 十 年 代 开 始 为 了 恢 养 殖 产 量 之 间 的 矛 盾 、保 护 环 境 与 发 展 是 养 鱼 户 买 剩 下 的 劣 质 苗 种 规 格 大 小
复天 然水域渔 业资源 种群数 量 首 先在 增 养殖 之 间 的 矛 盾 日趋 显 著 。 黄 、渤 海开展 了 中国对虾增殖 放流 ,随 规 模 的渔业资源 增殖放 流活动 ,增殖 品 后在沿 海 、内陆水域 都开展 了一些颇 具 滞 后
促 进 渔 业 持 续 发 展 的 作 用 .2 0 0 3 年 农 业 工 作 的 通 知 》 .以 提 高 各 地 对 渔 业 资 源
目 前 , 渔 业 执 法 队 伍 都 已 经 建 立 性 的认 识 ,充 分 发 挥 渔 业 资 源 增 殖 放 流
目前 ,我 国 渔 业 资 源 的增 殖 放 流 数 并 逐 步 完 善 ,但 执 法 手 段 、 执 法 能 力 、 些 地 区放 流 工 作 尚未 引 起 相 关 部 门和 领 行 捕 捞 的违 法 船 只 增 多 ,网 目不 合 理 , 导 的 充 分 重 视 .还 没 有提 到 议 事 日程 : 划 ,放 流 的 重 要 意 义 和 作 用 宣 传 不 够 , 科 学 规 范 个 别 地 方 存 在 着 无 序 放 流 、 放 流 品种 种 质 不 纯 等 问题 ,严 重 影 响 了 放流 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