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的几个术语
软件测试领域常用英文专业术语
一、按测试类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1冒烟测试smoke testing2功能测试functional testing3UI测试user interface testing4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5自动化测试automated testing6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7负载测试load testing8并发测试concurrency testing9单元测试unit test10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11系统测试system test12验收测试acceptance testing13回归测试regression testing14alpha测试alpha testing(非公司内部用户在公司内部的模拟环境中测试)15gamma测试gamma testing(用户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测试,开发者不在现场,又名现场测试)16黑盒测试black box testing17白盒测试white box testing18灰盒测试gray box testing19随机测试ad-hoc test20兼容性测试compatibility testing 21本地化测试localizational testing 22国际化测试international testing 23可移植性测试portability testing24引导测试pilot testing25安装测试installation testing26文档测试documentation testing 27配置测试configuration test28可靠性测试reliability test29容量测试volume test30安全性测试security test31探索性测试exploratory test32增量测试incremental test33接口测试interface testing34互操作性测试interoperability testing 35维护测试maintenance testing 36健壮性测试robustness testing37静态测试static testing38敏捷测试agile testing39自底向上测试bottom -up testing40穷尽测试exhaustive testing41确认测试confirmation testing42一致性测试conformance testing二、按测试过程1需求规格说明software-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2测试规格说明test specification3阶段测试计划phase test plan4测试计划test plan5测试套件test suit6语句覆盖statement coverage7判定覆盖decision coverage8测试案例test case9需求矩阵requirement tracking matrix10入口准则entry criteria11出口准则exit criteria12预期结果expected outcome13实际结果actual outcome14正式评审formal review15非正式评审informal review16事件日志incident logging17输入input18输出output19结果outcome20基线baseline21模块module22运行环境operational environment 23优先级priority24交付物deliverable25评审人reviewer26测试周期test circle27测试数据test data28测试环境test environment29测试执行test execution30测试项test item31测试监控test monitoring32测试对象test object33测试报告test report34测试脚本test script35测试策略test strategy36客户端client37服务器server38浏览器browser三、按bug相关1缺陷bug2缺陷报告bug report3错误error4代码code5条件condition6缺陷跟踪defeat tracking7通过pass8失败failed9内存泄漏memory leak10路径path11风险risk12崩溃crush13调试debug14部署deployment15异常exception按工具类1回放replay2因果图cause - effect graph3编译器compiler4配置管理工具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tool 5每日构建daily build6错误推测erro guessing7结构化查询语句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其它1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2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3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性能测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公式
性能测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公式性能测试是用于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运行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测试方法。
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在给定条件下的性能特征,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
性能测试中的主要概念包括负载、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以及错误率。
1.负载:系统在不同条件下所承受的压力和负荷。
负载可以是不同用户数、不同数据量、不同操作类型等。
2.响应时间:系统对于一些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
通常包括服务器响应时间、网络传输时间和客户端处理时间。
3.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
通常以每秒请求数(Requests per Second,RPS)或每分钟请求数(Requests per Minute,RPM)来表示。
4.并发用户数: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量。
并发用户数越多,系统负载越大。
5.错误率:系统在处理请求时出现错误的比例。
通常以错误的请求数或错误的百分比来表示。
在性能测试中,有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评估系统的性能:1. 平均响应时间(Average Response Time):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之和除以请求数量。
公式为:平均响应时间= Σ所有响应时间 / 请求数量。
2. 吞吐量(Throughput):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
公式为:吞吐量 = 请求数量 / 测试时间。
3.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s):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量。
可以通过测量并发请求数、平均响应时间和测试时间来计算。
公式为:并发用户数 = 吞吐量 / 平均响应时间。
4. 错误率(Error Rate):处理请求时出现错误的比例。
可以通过错误的请求数除以总请求数来计算。
公式为:错误率 = 错误请求数 / 总请求数。
5. 总时间(Total Time):测试运行的总时间。
公式为:总时间 = 响应时间 +等待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性能测试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进行调整和扩展。
此外,为了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还需要考虑测试环境的配置、测试数据的准备、测试工具的选择和测试场景的设计等因素。
性能测试常用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TPS,QPS,并发数,点击数,资源利用率,错误率
性能测试常⽤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TPS,QPS,并发数,点击数,资源利⽤率,错误率对于性能测试,以上性能指标必须要有清楚的理解,⾃⼰总结如下:1. 响应时间(RT) 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
这个指标与⼈对软件性能的主观感受是⼀致的,因为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处理请求的时间。
由于⼀个系统通常会提供许多功能,⽽不同功能的处理逻辑也千差万别,因⽽不同功能的响应时间也不尽相同,甚⾄同⼀功能在不同输⼊数据的情况下响应时间也不相同。
所以,在讨论⼀个系统的响应时间时,⼈们通常是指该系统所有功能的平均时间或者所有功能的最⼤响应时间。
当然,往往也需要对每个或每组功能讨论其平均响应时间和最⼤响应时间。
对于单机的没有并发操作的应⽤系统⽽⾔,⼈们普遍认为响应时间是⼀个合理且准确的性能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响应时间的绝对值并不能直接反映软件的性能的⾼低,软件性能的⾼低实际上取决于⽤户对该响应时间的接受程度。
对于⼀个游戏软件来说,响应时间⼩于100毫秒应该是不错的,响应时间在1秒左右可能属于勉强可以接受,如果响应时间达到3秒就完全难以接受了。
⽽对于编译系统来说,完整编译⼀个较⼤规模软件的源代码可能需要⼏⼗分钟甚⾄更长时间,但这些响应时间对于⽤户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注意: 在性能测试中, 响应时间要做更细致划分2.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完成的客户端请求的数量, 直接体现软件系统的性能承载能⼒。
这是⽬前最常⽤的性能测试指标。
对于服务器来讲,吞吐量越⾼越好.吞吐量是⼀个很宽泛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请求数/秒”或者“页⾯数/秒”来衡量。
体现:1. 业务⾓度: 业务数/⼩时或访问⼈数/天等2. ⽹络流量: 字节数/⼩时或字节数/天等3. 服务器性能处理能⼒(重点): TPS(每秒事务数) 和 QPS(每秒查询数):对于⽆并发的应⽤系统⽽⾔,吞吐量与响应时间成严格的反⽐关系,实际上此时吞吐量就是响应时间的倒数。
测试常见术语(中英文对比附解析)
测试常见术语(中英文对比附解析)Acceptance Testing--可接受性测试一般由用户/客户进行的确认是否可以接受一个产品的验证性测试。
actual outcome--实际结果被测对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实际产生的结果。
Ad Hoc Testing--随机测试测试人员通过随机的尝试系统的功能,试图使系统中断。
algorithm--算法(1)一个定义好的有限规则集,用于在有限步骤内解决一个问题;(2)执行一个特定任务的任何操作序列。
algorithm analysis--算法分析一个软件的验证确认任务,用于保证选择的算法是正确的、合适的和稳定的,并且满足所有精确性、规模和时间方面的要求。
Alpha Testing--Alpha测试由选定的用户进行的产品早期性测试。
这个测试一般在可控制的环境下进行的。
analysis--分析(1)分解到一些原子部分或基本原则,以便确定整体的特性;(2)一个推理的过程,显示一个特定的结果是假设前提的结果;(3)一个问题的方法研究,并且问题被分解为一些小的相关单元作进一步详细研究。
anomaly--异常在文档或软件操作中观察到的任何与期望违背的结果。
application software--应用软件满足特定需要的软件。
architecture--构架一个系统或组件的组织结构。
ASQ--自动化软件质量(Automated Software Quality)使用软件工具来提高软件的质量。
assertion--断言指定一个程序必须已经存在的状态的一个逻辑表达式,或者一组程序变量在程序执行期间的某个点上必须满足的条件。
assertion checking--断言检查用户在程序中嵌入的断言的检查。
audit--审计一个或一组工作产品的独立检查以评价与规格、标准、契约或其它准则的符合程度。
audit trail--审计跟踪系统审计活动的一个时间记录。
Automated Testing--自动化测试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进行测试,这类测试一般不需要人干预,通常在GUI、性能等测试中用得较多。
测试专业术语
测试专业术语
测试专业术语是指在软件测试领域中使用的一些专业术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一个测试计划的最小单元,它描述了
一个特定功能或场景的输入、输出和预期结果。
2. 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一个文档,描述了测试的范围、目标、资源、时间表和测试策略等。
3. 缺陷:缺陷是指在软件中发现的任何错误、缺陷或故障,这
些问题需要被报告、跟踪和解决。
4. 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指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执行测
试脚本,以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5.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指通过检查软件内部代码和结构来测
试软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6.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指通过检查软件的外部功能和接口来
测试软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7. 冒烟测试:冒烟测试是指在软件开发周期中的早期阶段,测
试人员对软件进行基本的功能测试,以验证软件是否可以进行更详细的测试。
8.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指在软件开发周期中的中期阶段,测
试人员对软件进行测试,以确保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和协作是正确的。
9. 端到端测试:端到端测试是指测试软件的完整过程,包括从
用户输入到输出的所有步骤。
以上是测试专业术语的一些常见概念,了解这些术语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测试任务,提高软件质量和用户体验。
性能测试指标范文
性能测试指标范文性能测试指标是用于衡量系统或应用程序在特定条件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效率的参数。
它们对于评估系统的健康状况、容量规划和优化以及性能验证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性能测试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错误率和资源利用率等。
1.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是指系统从接收请求到返回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它是用户等待系统响应的主要指标,反映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通常以毫秒为单位衡量,较短的响应时间意味着系统响应更快。
2.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系统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
它通常用每秒请求数(TPS)表示,较高的吞吐量意味着系统能够更快地处理请求。
对于高负载的系统,吞吐量是评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3.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cy):并发用户数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量。
它是衡量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用户数量的指标。
当并发用户数增加时,系统的性能可能会下降,因此必须评估系统在不同并发用户数下的性能表现。
4. 错误率(Error Rate):错误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请求处理失败的比例。
它显示了系统处理请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较低的错误率表示系统更可靠。
5. 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资源利用率是指系统在执行任务期间使用的计算资源、内存、存储和带宽等的占用情况。
评估资源利用率可以帮助确定系统的性能瓶颈和优化需求。
6. 系统负载(System Load):系统负载指系统在执行任务期间的负载情况,主要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和网络流量等。
通过监控系统负载可以了解系统的负载情况,调整系统配置以提高性能。
7. 可伸缩性(Scalability):可伸缩性是指系统在增加负载时的性能表现。
一个可伸缩的系统应该能够通过增加硬件资源或分布式部署来应对更高的负载。
评估和测试系统的可伸缩性是重要的性能衡量指标。
性能检测名词解释
性能检测名词解释性能检测是指对某一系统、设备或者产品在特定条件下工作功能与性能的测试和评估过程。
它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方法和指标,用来衡量系统、设备或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需求和设计要求,并且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
在性能检测中,有一些常见的名词需要解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指系统响应用户请求所需的时间。
它是用户感知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以毫秒为单位衡量。
较低的响应时间意味着系统反应快,用户体验好。
2. 吞吐量(Throughput):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工作量或数据量。
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指标,通常以每秒处理的请求或数据量来衡量。
较高的吞吐量通常表示系统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3.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s):指同时访问系统或应用的用户数量。
并发用户数是性能检测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因为较高的并发用户数可能导致系统负载过高,从而影响系统性能。
4. 负载测试(Load Testing):用来测试系统在正常或者峰值负载下的性能,以确定系统是否能够在这种负载下正常运行。
负载测试通常会模拟真实用户的行为,以产生与实际使用场景相近的负载。
5. 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用来测试系统在超出正常负载范围时的性能表现,以确定系统在极限条件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压力测试通常会不断增加负载,直到系统出现故障或达到设计指标为止。
6. 性能剖析(Profiling):通过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以确定系统中性能瓶颈所在的过程。
性能剖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找到系统中存在的性能问题,以便进行优化。
7. 可扩展性(Scalability):指系统能够适应负载增加和用户增多的能力。
可扩展性是一个系统设计考虑的重要方面,通过增加硬件资源或优化系统架构,使系统能够处理更多的用户和工作量。
性能检测在软件开发和系统运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和管理员了解系统的性能状况,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介绍常见的性能测试方法
介绍常见的性能测试方法性能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我们评估系统在各种负载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和性能水平。
通过性能测试,我们可以发现系统的瓶颈、优化性能以及确保系统在大规模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性能测试。
1.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性能测试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它的目标是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评估系统的性能表现。
负载可以是模拟用户的并发访问量、事务的处理量或者数据的处理量等。
通过负载测试,我们可以了解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以及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2.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测试系统在极限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它主要关注系统在超出正常使用范围时的表现,比如在高并发、大数据量情况下。
通过压力测试,我们可以了解系统在负载达到极限时的性能水平和可靠性。
3. 并发测试:并发测试是测试系统在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时的性能表现。
它重点关注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以及资源共享的效果。
通过并发测试,我们可以了解系统在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时的响应时间、吞吐量以及并发度等指标。
4. 容量测试:容量测试是测试系统能够处理的最大负载的能力。
它主要关注系统的容量上限和性能水平。
通过容量测试,我们可以确定系统最多能够支持多少用户、多少数据量以及需要多少资源。
5. 稳定性测试:稳定性测试是测试系统在持续负载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它主要关注系统的长时间运行表现,包括内存泄漏、进程崩溃、资源瓶颈等问题。
通过稳定性测试,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解决潜在的问题。
6. 延迟测试:延迟测试是测试系统在处理请求时的延迟时间。
它主要关注系统响应时间、吞吐量以及请求处理的效率。
通过延迟测试,我们可以了解系统对用户请求的实时响应能力。
7. 可伸缩性测试:可伸缩性测试是测试系统在不同规模下的扩展能力。
它主要关注系统在用户或数据量增加时的性能表现。
通过可伸缩性测试,我们可以确定系统是否具备扩展性,并且能够满足未来的增长需求。
软件测试性能指标
软件测试性能指标性能指标是衡量软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了解软件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效率和资源消耗情况。
在软件测试中,性能测试是评估系统性能的过程。
下面将对性能指标进行详细说明。
1.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在接收到请求后,从开始处理到返回结果所需的时间。
响应时间是衡量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用户更关注系统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响应请求。
2.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或事务的数量。
吞吐量较高代表系统处理能力强,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请求。
3.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cy):并发用户数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和支持的用户数量。
并发用户数越高,表示系统在负载下的承载能力越强。
4.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
对于网络应用程序来说,带宽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可以影响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延迟。
5. 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资源利用率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硬件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处理器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利用率等。
合理利用系统资源可以提高性能并减少资源浪费。
6. 可扩展性(Scalability):可扩展性是指在增加负载或用户数量的情况下,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表现。
一个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服务器或资源,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7. 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用性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个具有高可用性的系统可以持续提供服务并减少中断时间。
8. 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指系统在预定时间内保持正常的运行,不出现错误或故障。
一个具有高可靠性的系统可以减少用户产生不愉快的经历。
9. 容量(Capacity):容量是指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量或处理的最大数据量。
容量与性能相关,通常被用于评估系统的承载能力和资源需求。
性能测试常用术语
性能测试常⽤术语⼀、并发和在线并发:指多⽤户在同⼀时刻,共同执⾏某⼀操作;并发测试要求⽐较严格,着重考察系统的瞬间压⼒**在线:多⽤户在⼀段时间内对系统执⾏操作(是指多⽤户在线去循环操作某⼀动作)⼆、请求响应时间是指从客户端发送⼀个请求开始计时,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果计时结束。
在⼀些⼯具中,请求响应事假通常称为TTLB(Time to last byte:从发送第⼀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收到最后⼀个字节的响应为⽌所耗费的时间)请求响应时间的单位⼀般为“秒”或“毫秒”请求响应时间=客户端时间+⽹络时间(传输时间)+服务器时间实际的项⽬测试过程中,经常将被测系统部署到内⽹环境,这样有充⾜的带宽,即可规避⽹络的瓶颈。
(因为⽹络是不可控的,是运营商提供的,不可控的,注意测的是系统,⽽不是⽹络,若系统测试,最终测出是⽹络问题,也是⽆法解决的。
)性能测试关⼼两个词:请求和响应。
正常的顺序是请求和应答,先发后收三、事务响应时间⽤户完成某个具体事务(如跨⾏取款事务)所需要的时间。
358原则:对于⼀般系统⽽⾔,如果⽤户点击按钮后,系统可以在3秒钟内得到应答,则⽤户⽐较满意;如果系统在5秒内得到应答,则⽤户能够忍受;如果系统在8秒后得到应答,则⽤户不能忍受四、点击率每秒⽤户向web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点击率越⼤,对服务器的压⼒也越⼤点击不是指⿏标的⼀次“点击”操作,因为在⼀次“单击”中,可能向服务器发送多个请求。
⽐如:⽤户点击登录按钮,返回的页⾯中有3张图⽚,则点击率是4=3+1。
每秒的点击量称为点击率浏览器的原理:当⽤户访问某个HTML⽂件(web⽹页)时,浏览器⾸先获取到该HTML⽂件,然后进⾏语法分析。
如果这个HTML⽂件包含图⽚、视频等信息,浏览器会**再次访问**web服务器,依次获取这些图像、视频⽂件,然后把HTML和图像、视频⽂件组织起来,显⽰在屏幕上。
(⼀开始时候是红X)当图⽚、视频等⾮⽂本较多时,就会使这个页⾯完全显⽰⽐较慢,若对此进⾏性能调优,其实是请求太多,可以考虑页⾯中的图⽚是否可以合并,将请求减少。
软件性能中几个主要的术语
软件性能中⼏个主要的术语⼀、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对请求做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
之前说过,它既有客观的成分,也有主观的成分,⼀般将⽤户所感受到的软件性能(响应时间)分为呈现时间和服务器端响应时间两个部分。
对于⼀个Web应⽤,呈现时间就是浏览器接受到响应数据后呈现和执⾏页⾯上脚本所消耗的时间;⽽服务器端响应时间指应⽤系统从请求发出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数据所消耗的时间。
响应时间可以被进⼀步分解,下图描述了⼀个Web应⽤的页⾯响应时间==⽹络传输时间(N1+N2+N3+N4)+应⽤延迟时间(A1+A2+A3),其中A2为数据库延迟时间,A1/A3为服务器延迟时间。
如此划分的⽬的是更容易定位性能瓶颈。
关于响应时间的参考值,我们⼀般遵循着2/5/10原则,但这仅仅是个参考值。
例如⼀个使⽤频次很低的功能,如果响应时间>100s,也是能接受的。
响应时间是否合理,最终取决于实际的⽤户需求。
⼆、并发⽤户数 并发⽤户数,简单来说,就是同⼀时间段之内有多位⽤户访问系统。
如果性能测试的⽬的是验证当前系统能否⽀持现有⽤户的访问,那么使⽤⼯具模拟⽤户数,模拟⽤户的⾏为,得到的测试结果就能真实反映实际⽤户访问时的系统性能表现。
这⾥的同⼀时间段访问系统的⽤户数量可以称为“并发⽤户数”,是从业务的⾓度模拟真实的⽤户访问,体现的业务⽤户数。
⽽还有⼀种针对服务器端的并发⽤户数,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并发⽤户数”,从服务器端承受的压⼒出发,描述的是同时向客户端发出请求的⽤户。
说到并发⽤户数,那么相关的概念还有“系统⽤户数”和“同时在线⽤户⼈数”。
其中,系统⽤户数就是使⽤该系统的⼈,不管他是登录⼀次还是经常使⽤,亦或者仅仅只是注册了,都算。
同时在线⼈数就是后台统计的系统最⾼峰时有多少⼈在线,这个多少⼈就是⼀般所说的同时在线⼈数。
假设有200⼈同时在线,40%的⼈在写写写,写完点击提交才会发起请求;20%的⼈眼冒绿光的沉迷于⾸页的炫酷效果中;30%的⼈在使⽤某⼀业务;还有10%的⼈在挂机。
性能测试笔记
2749555640123456789性能测试笔记1.什么是性能测试软件的功能:对一个软件基本功能能够实现,比如:银行卡能够正常转账成功(用户数=1)软件的性能:要求软件性能更好,一般关注多用户的使用情况,软件的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例子:登录一个软件,点击“登录”按钮时,多久能够显示成功登录的页面。
性能问题:1.每秒平均浏览量:2200次/秒浏览量(PV,Page View):即页面访问量或点击量,用户每次刷新即被计算一次购票申请:20万张/秒以上自身设计浏览量100万次/小时 浏览量280次/秒2.响应时间的358原则:3秒之内,客户比较满意5秒之内,客户可以接受8秒之内,客户可以忍受大于8秒,无法忍受3.一般进行性能测试之前,要对系统尤其是数据库进行备份负载测试是一种正常的测试(在正常测试的指标下测出最大的负载量)指标或者某种资源达到某种指标,比如响应时间达到多少,比如CPU负载100%等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二者的区别:负载测试强调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性能指标压力测试的目的是发现在什么条件下系统的性能变得不可接受,发现应用程序性能下降的拐点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1)硬件:CPU,内存,硬盘,网卡及其他网络设备【最好解决】(2)操作系统(3)网络(4)中间件(又叫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5)数据库服务器(6)客户端(7)变成语言,程序实现方式,算法【最难解决】客户端=→服务端(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测试主要关心两个部分: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端向客户端返回应答(响应response)性能测试的常用术语:并发(Concurrency):所有用户在同一时刻(一个时间点,可以精确到毫秒级)做同一件事情或操作,一般针对同一类型的业务例如:在信用卡审批业务中,一定数目的用户在同一时刻对已经完成的审批业务进行提交做并发的测试就称为“并发测试”。
软件测试报告中的术语
软件测试报告中的术语
在软件测试报告中,会使用一些术语来描述测试过程和结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术语:
1. 测试计划(Test Plan):描述了测试的整体策略、目标、资源需求、进度安排等信息。
2. 测试用例(Test Case):测试用例是对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进行验证的最小单位。
3. 缺陷(Defect):在软件中发现的错误或问题,需要被修复。
4. 缺陷报告(Defect Report):记录缺陷的详细信息,包括缺陷的描述、重现步骤、优先级等。
5. 测试执行(Test Execution):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6. 测试覆盖率(Test Coverage):衡量测试活动对软件系统的覆盖程度,包括功能覆盖、代码覆盖等。
7.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评估测试过程和结果中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8.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评估软件系统在各种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9. 安全测试(Security Testing):评估软件系统的安全性,查找潜在的安全漏洞。
10. 用户验收测试(User Acceptance Testing):由
最终用户执行的测试,验证软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和期望。
11. 自动化测试(Automation Testing):使用自动化工具执行测试,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12. 回归测试(Regression Testing):在软件系统发生变更后,重新执行部分或全部测试用例,确保已有功能不受影响。
这些术语在软件测试报告中经常被使用,它们有助于描述和记录测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帮助项目团队了解软件质量状况。
性能测试参数说明
性能测试参数说明性能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目的是通过模拟实际环境下的用户访问行为和负载情况,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和潜在问题。
在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设置一些参数来控制测试的环境和条件,以达到准确和可信的测试结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性能测试参数及其说明。
1.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s):并发用户数指的是同时访问系统的用户数,用于模拟实际用户的请求情况。
这个参数是性能测试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通常通过逐渐增加并发用户数,观察系统性能的变化来确定系统的最大并发承载能力。
2. 请求速率(Request Rate):请求速率是指每秒钟发送到系统的请求数量。
这个参数与并发用户数、用户的请求行为以及系统的响应时间有关。
通过控制请求速率,可以模拟用户的行为模式,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3. CPU负载(CPU Load):CPU负载是指系统中CPU的使用率,用百分比表示。
通过监控CPU负载,可以评估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性能瓶颈。
在性能测试中,通常会将CPU负载与响应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以确定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4. 内存使用(Memory Usage):内存使用是指系统中已分配的内存量,以及内存的使用率。
在性能测试中,合理的内存使用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性能。
通过监控内存使用,可以判断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内存需求,从而优化系统的内存管理和配置。
5.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处理请求所需的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响应时间是性能测试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系统的可用性。
通过控制并发用户数、请求速率等参数,可以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并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
6. 错误率(Error Rate):错误率是指系统在处理请求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数量与总请求数量之比。
通过监控错误率,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性能测试中,需要注意收集和分析错误日志,找出错误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有关软件测试的术语定义集锦
有关软件测试的术语定义集锦有关软件测试的术语定义集锦摘要:与软件测试相关的术语很多,但几乎还没有一本书最大范围地罗列了对它们的定义。
本文通过收集、加工和整编,整理出与软件测试相关的16个主要术语的定义,以方便软件测试人员的学习及需要时参考。
关键词:软件测试术语定义正文:术语:软件测试定义:软件测试是根据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一批测试用例,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运行软件,以发现软件错误的过程。
术语:测试用例定义:测试用例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的文档;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
术语:测试计划定义:测试计划是指对软件测试的对象、目标、要求、活动、资源及日程进行整体规划,以保证软件系统的测试能够顺利进行的计划性文档。
术语:测试对象定义:测试对象是指特定环境下运行的软件系统和相关的文档。
作为测试对象的软件系统可以是整个业务系统,也可以是业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或一个完整的部件。
术语:测试流程定义:测试流程是指为了保证测试质量而精心设计的一组科学、合理、可行的有序活动。
比较典型的测试流程一般包括“制定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跟踪测试缺陷”、“编写《测试报告》”等活动。
术语:测试评估定义:测试评估是指对测试过程中的各种测试现象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术语:《测试报告》定义:《测试报告》是一份有关本次测试的总结性文档,主要记录了有关本次测试的目的、测试结果、评估结果及测试结论等信息。
术语:测试环境定义:测试环境指对软件系统进行各类测试所基于的软、硬件设备和配置。
一般包括硬件环境、网络环境、操作系统环境、应用服务器平台环境、数据库环境以及各种支撑环境等。
术语:白盒测试定义:白盒测试是指基于一个应用代码的内部逻辑知识,即基于覆盖全部代码、分支、路径、条件的测试,白盒测试又叫“结构测试”。
Performance性能测试简介
详细:一些重要的计数器解决性能问题的时候,我往往会让客户添加下面一些计数器进行性能收集。
Process object下的所有计数器。
Processor object下的所有计数器System object下的所有计数器Memory object下的所有计数器如果客户的程序是.NET程序,还会添加 .NET 开头的object下的所有技术其如果客户使用,还会添加 开头的object下的所有技术其分析性能日志的时候,我会重点观察下面这些计数器Process objectProcess object中的计数器可以针对目标进程分析内存,CPU,线程数目和handle数目。
首先要确定目标进程,然后分析目标进程的下面一些计数器:% Processor Time该计数器是该进程占用CPU资源的指标。
当进程繁忙的时候,CPU平均占用率应该在80%以内。
如果超过该数值,程序可以认为发生了high CPU的问题。
另外一种问题是CPU波动幅度大。
虽然平均占用率不高,但是上下跳动频繁。
在某一个短时间段里面,会有连续高CPU的情况出现。
Handle Count该计数器记录了当前进程使用的kernel object handle数量。
Kernel object是重要的系统资源。
当程序进入稳定运行状态的时候,Handle Count数量也应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
如果发现Handle Count在整个程序周期内总体趋势是连续向上,可以考虑程序是否有Handle LeakID Process该计数器记录了目标进程的进程ID。
你可能觉得奇怪,ID有什么好观察的。
进程ID是用来观察程序是否有重启发生。
比如工作进程可能会自动回收。
由于进程名都相同,只有通过进程ID来判断是否进程有重新启动现象。
如果ID有变化,考虑程序是否发生崩溃或者RecyclePrivate Bytes该计数器记录了当前通过VirtualAlloc API Commit的Memory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软件性能
首先澄清的第一个概念是什么是软件性能,作者分别从用户视角,管理员视角和开发人员的视角列出下面的问题,这些就是所谓的软件性能。
你有过其中的疑问就是在考虑软件性能的范畴了,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及其结论(report)就是软件性能测试
1. 用户所体会到的系统响应时间是否够快?
2. 应用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是否合理?
3. 数据库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是否合理?
4. 系统能最多支持多少用户的访问?最大的业务处理量是多少?
5. 系统是否支持7*24小时的业务访问?
6. 系统是否能够实现扩展?更换那些设备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7. 系统的架构设计是否合理?
8. 数据库设计是否合理?
9. 代码是否存在性能问题?
10. 内存使用是否合理?
11. 线程同步是否合理?
12. 资源竞争是否合理?
13. 如果存在性能瓶颈,应该如何调整?
几个主要术语
1.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分解为网络传输时间,应用延迟时间,数据库延迟时间,呈现时间。
对响应时间的分解是为了方便定位性能瓶颈的所在。
2. 并发用户数: 并发用户数一定要区别于同时在线用户数。
在我们进行测试计划和测试目标的阶段通常会有明确的系统用户数和同时在线人数的参考依据,但并发用户数是不确定的。
并发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业务的行为,所以并发用户数取决于用户的行为即业务模式。
所以确定用户的行为建立真实的模拟业务场景在性能测试中尤为重要。
3. 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的数量。
通常以请求数/秒或者页面数/秒衡量
软件性能测试方法论
1. SEI Load Testing Planning Process: 是一个关注于负载测试计划的方法,目标是产生“清晰,易理解,可验证的负载测试计划”. 区别生产环境和测试环境的不同,分析用户的行为以产生用户和用户场景.
2. RBI (Rapid Bottleneck Identify) : 是Empirix 公司提出的快速识别系统性能瓶颈的
方法。
首先确定是由并发还是吞吐量引发的性能瓶颈,通过不断增加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观察系统的性能表现,然后从网络,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和代码本身4个环节确定系统性能的瓶颈。
3. 性能下降曲线分析法: 分析随着用户数增长响应时间或吞吐量下降的曲线,通过定位性能拐点找到性能瓶颈产生的地方.
4. Load Runner 性能测试过程: 计划测试-->测试设计-->创建VU脚本-->创建测试场景-->运行测试场景-->分析结果
5. Segue 性能测试过程: 从确定性能基线开始,通过单用户访问获取性能取值基线,然后设定可接受的性能目标,用不同的并发用户数进行Try-Check的重复测试.
软件性能测试分类
1. 性能测试: Performance Testing 这是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通常泛指所有的性能测试。
本文特指在特定条件下验证性能是否达到预期指标的测试为性能测试。
2. 负载测试: Load Testing 是指模拟真实的用户行为,通过不断加压直到性能出现瓶颈或资源达到饱和。
负载测试是我们最经常进行的性能测试,用于测量系统的容量,发现系统瓶颈并配合性能调优。
有时候也称为可量性测试Scalability Testing.
3. 压力测试: Stress Testing 是指测试系统在一定的饱和状态下系统的处理能力。
负载测试的不断加压到一定阶段即是压力测试,两者没有明确的界限。
压力测试通常设定到CPU使用率达到75%以上,内存使用率达到70%以上,用于测试系统在压力环境下的稳定性。
此处是指过载情况下的稳定性,略微不同于7*24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
4. 可靠性测试: Reliability Testing 是指加载一定的业务压力,同时让此压力持续运行一段时间,测试系统是否可以稳定运行. 可以理解为压力测试关注的是过载压力,可靠性测试关注的是持续时间。
5. 并发测试: Concurrency Testing 是模拟用户并发访问同一应用的测试,用于发现并发问题诸如内存泄漏,线程锁,资源争用,数据库死锁。
6. 配置测试: Configuration Testing 验证各种软,硬件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用于性能调优和规划能力.
7. 失效恢复测试: Failover Testing 针对有冗余备份和负载均衡的系统,检验系统局部故障时用户所受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