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及矫正对策

合集下载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幼儿期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这个时期,一些幼儿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打人、咬人、踢人等。

这些行为不仅对他人造成伤害,也会影响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绪发展。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

一、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要想有效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首先需要了解其形成的原因。

攻击性行为可能来自于孩子的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幼儿处于自我主张阶段,因表达能力不足而选择使用攻击行为;或者受到其他儿童攻击的影响而模仿他人的行为。

因此,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应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建立积极的行为规范设立积极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引导幼儿正确行为的树立。

以积极的语气和方式告知幼儿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鼓励他们使用言语去解决问题而非使用攻击手段。

同时,可以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如“不打人”、“不咬人”等,并通过正面激励的方式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进行奖励和表扬,以增强他们正确行为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授冲突解决技巧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解决冲突,家长和教师应教授他们一些冲突解决技巧。

比如,教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体会到将问题进行讨论、倾听对方意见、寻求妥协的重要性。

四、提供替代行为选择幼儿攻击性行为往往源于他们无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因此,在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时,提供替代行为选择非常关键。

例如,教导幼儿在感到愤怒或受到挫折时,可以选择撤离现场、寻求成人帮助或通过言语进行沟通。

五、与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幼儿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对于矫正攻击性行为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教师应保持密切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和解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

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支持将有助于形成一致的矫正方法和态度,提供一致的行为规范。

六、提供安全的环境为了避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至关重要。

发展期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问题与应对方法

发展期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问题与应对方法

发展期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问题与应对方法引言:发展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青少年在这个时期经历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变化。

然而,随着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一些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困扰。

本文将探讨发展期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问题,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

一、攻击性行为问题的原因1. 生理因素在发展期,青少年的荷尔蒙水平升高,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荷尔蒙的波动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从而引发攻击性行为。

2. 心理因素青少年常常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扰。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感到沮丧、愤怒和无助,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 社会因素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暴力、亲子关系不良以及社会暴力等问题可能使青少年学习到攻击性行为,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二、常见的攻击性行为表现1. 言语攻击青少年可能使用侮辱性语言、威胁性语言或挑衅性语言来攻击他人。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别人的感情,还可能引发冲突和争斗。

2. 肢体攻击有些青少年可能会使用肢体来进行攻击,比如打架、推搡或踢人。

这种行为不仅对他人造成身体伤害,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3. 暴力威胁一些青少年可能使用暴力威胁来控制他人或表达自己的愤怒。

他们可能威胁要伤害别人或自己,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4. 破坏性行为青少年可能会有破坏性行为的倾向,比如故意损坏他人财物、摧毁公共设施等。

这种行为不仅给他人带来损失,还可能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

三、应对发展期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的方法1. 提供安全的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是预防攻击性行为的重要一环。

这包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积极的行为。

2.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青少年需要学会正确地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比如深呼吸、冷静思考和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提供适当的教育和训练青少年需要接受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以帮助他们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和不良影响。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引言:幼儿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经常发生。

这样的行为包括幼儿之间的身体冲突、打斗、踢脚、咬和推搡等。

这种行为会给幼儿园和家庭环境带来许多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个体因素:幼儿年龄小,还没有完全发展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他们还没有充分培养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当他们面临压力、挫折或竞争时,他们可能会显现出攻击性的行为。

有些幼儿可能存在身体上的不适,如饥饿、疲劳、疼痛等,这些身体因素可能导致情绪失控,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2.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也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起着一定的影响。

家庭的不良关系、冲突和暴力行为可能会被幼儿观察到,并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

此外,幼儿园环境不良、资源争夺和人际关系紧张也可能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二、应对措施:1.建立积极的行为引导:教育者和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幼儿,鼓励他们采取更积极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解决问题。

通过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沟通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冲突和挫折。

2.提供适当的规则和边界:为了避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幼儿园和家庭应该建立明确的规则和边界。

这样做可以帮助幼儿明确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

同时,应给予幼儿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以增强积极行为,惩罚消极行为。

3.提供适当的情感支持:幼儿攻击性行为有时是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为了帮助他们适应自己的情绪,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提供情感支持,例如,耐心倾听幼儿的抱怨、表达和情感,鼓励幼儿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4.培养他人情感认知能力:幼儿应该培养发展对他人情感的认知能力。

通过教育幼儿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并鼓励他们对他人给予支持和关心,可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5.寻求专业支持:如果幼儿攻击性行为严重,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攻击、侵犯、伤害他人的行为。

这种行为常常给幼儿自身与他人带来负面的影响。

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以及采取相应的矫正策略对于改善幼儿的行为问题至关重要。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方面是生理因素。

某些身体不适或生理疾病可能会导致幼儿情绪不稳定,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情绪和性格的发展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幼儿在情绪和性格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挑战,而无法处理这些挑战可能导致他们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第二,家庭环境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家庭的情感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都可能会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如果幼儿在家庭中经常被暴力或冷漠对待,他们很可能会将这种行为学会并复制到他们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

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教育者或家长应该建立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提供稳定的、关爱的、支持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幼儿积极健康的成长,并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教育者或家长应该重视情感和性格的发展,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通过正面的引导方式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和性格上的挑战。

在社交环境方面,教育者或家长可以倡导积极的互动方式,培养幼儿与他人之间的友爱和合作精神。

通过为幼儿提供参与集体活动、团队合作的机会,教育者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并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及时采取适当的惩罚和奖励方式也是矫正幼儿行为的有效策略。

教育者或家长可以明确告诉幼儿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同时给予积极行为以适当的奖励,以鼓励他们更多地展示积极行为。

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教育者或家长也应该及时进行适当的惩罚,让幼儿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认识到攻击性行为的不良影响。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多种多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通过建立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引导幼儿的情感发展、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以及采取适当的惩罚和奖励方式,可以有效地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并促进其发展和成长。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

有时候,可能会观察到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打人、咬人、推搡等。

这些行为往往与幼儿在心理上的不适和情绪压力有关。

本文将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的具体矫正解决方法。

1. 分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要解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首先需要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

有时候,幼儿可能因为情绪不稳定,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而选择使用暴力行为来表达。

还有一些幼儿可能受到了环境或个人经历的影响,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了解根本原因,可以帮助教育者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

2. 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为了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需要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

鼓励幼儿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如分享、合作、尊重他人等。

可以通过奖励制度来增强积极行为的展示,比如给予称赞、奖励物品、特殊待遇等。

这样,幼儿会逐渐认识到积极行为带来的正面反馈,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3.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攻击性行为与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密切相关。

帮助幼儿学习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是重要的解决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例如教授冷静下来的方法,如深呼吸、数数、亲近安全感的对象等。

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让他们明白情绪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而不是使用攻击性行为。

4. 提供有效的解决冲突方法攻击性行为往往是幼儿无法很好地应对冲突而产生的。

因此,教育者需要向幼儿传授解决冲突的方法。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冲突情境,并引导幼儿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如沟通、分享、妥协等。

教育者还可以使用绘本和故事来向幼儿传递解决冲突的重要性和技巧。

5. 建立积极支持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照顾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和爱护,提供稳定和积极的家庭环境。

同时,家长也应该成为幼儿行为规范的榜样,展示良好的行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积极的家庭环境对于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以及研究的必要性入手,引发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然后分析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讨了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接着介绍了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和预防措施,强调了多方合作和长期关注的重要性。

最后指出,幼儿健康成长需要我们关注和引导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们可以有效地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 攻击性行为, 成因, 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 矫正策略, 预防措施, 多方合作, 长期过程, 健康成长, 引导。

1. 引言1.1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在与他人互动中表现出的攻击性或暴力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打骂、踢、咬、推搡等,常常出现在幼儿与同龄人或成人之间的交往中。

幼儿攻击性行为通常是由于幼儿在处理情绪、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时出现了困难,导致了情绪失控或行为不当。

这种行为不仅会对幼儿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到周围人的感受和安全。

及时了解和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至关重要,需要通过有效的矫正策略和预防措施来引导幼儿正确处理情绪和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1.2 幼儿攻击性行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攻击性行为会对幼儿的社交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当幼儿频繁展现攻击性行为时,很容易导致其他幼儿对其产生恐惧和排斥,使得幼儿在团体生活中无法融入,缺乏社交能力和友情。

攻击性行为还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在学校或幼儿园中,攻击性行为会引起教师和同学的不安和困扰,影响教学秩序,甚至影响到其他幼儿的学习效果。

攻击性行为也会对幼儿自身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增加幼儿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时可能导致幼儿出现心理问题。

及早干预和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对幼儿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幼儿时期是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关键的阶段,这一时期孩子面临着诸多的发展任务和挑战。

其中,情绪管理和社交行为是幼儿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方面之一。

如果孩子在这一方面表现出问题,那么将会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其中,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社交问题。

本文将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入手,探讨如何采取针对性的矫正策略。

1.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和社交环境都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家庭环境方面,孩子往往会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

如果家长的情绪管理不当,或者夫妻之间存在矛盾,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在社交环境方面,如果幼儿所处的环境中存在暴力和冲突,那么孩子也容易受到影响。

2. 情绪因素幼儿时期,孩子的情绪波动十分剧烈,情绪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孩子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例如,孩子在感到失落、沮丧或愤怒的时候,容易采取攻击性的行为。

同时,幼儿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成因。

3. 社会因素幼儿在社交过程中可能经历着各种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这些经历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孩子在与他人互动中遭到拒绝或者被欺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二、矫正策略1. 积极引导情绪对于幼儿而言,情绪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自己的情绪,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情绪。

例如,可以通过夸奖和肯定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更加有信心掌控自己的情绪。

2. 建立正面互动模式对于攻击性行为较为严重的幼儿,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建立正面的互动模式来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例如,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通过积极的互动方式向孩子传递爱和关爱。

而在学校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幼儿之间的良性互动,来慢慢培养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

3. 帮助幼儿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攻击性行为得以矫正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需要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训练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自我控制。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随着幼儿园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出现了攻击性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环境,对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将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一、成因分析1.社交化不良社交化的不良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成因之一。

幼儿多在幼儿园中接受集体教育,但有些幼儿依旧存在沉迷于自我游戏中,很少与其他幼儿接触,缺乏学习性的体验,因此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家庭关爱缺失家庭的关爱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成因之一。

大多数幼儿在家庭中受到家长的关注、呵护,有家长作为学习、生活的辅导者。

但是,一些被忽略或被冷落的孩子比较孤单与不自信,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不良的自我调节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差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成因之一。

有些幼儿过于焦虑、紧张,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一旦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就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二、矫正策略1. 借助家庭的力量政府、社会的组织应当向家庭传授关于教育管理与幼儿锻炼的相关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如何与幼儿的沟通没有距离,更好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当为孩子营造健康、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幼儿注重团队精神,锻炼学习和交往的能力,从而避免产生攻击性行为。

3. 引导孩子自我调节针对攻击性行为是由自我调节不当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需要引导孩子了解正确的自我调节方式,包括掌握一技之长、学习放松的方法、更换思维等方法,帮助孩子逐步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4. 辅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情绪幼儿园还应开设情感课程,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及表达能力,加强幼儿对情感的了解与掌握,帮助幼儿在处理生活中的情感问题时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5. 通过游戏放松孩子心理学认为,游戏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或老师可以合理地规划孩子的活动时间,加强游戏、旅游、音乐等放松方式的开展,帮助孩子愉快地释放自己。

总之,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读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及其矫正方法

解读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及其矫正方法

解读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及其矫正方法引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一些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这对他们自身以及周围的人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其心理和生理背景,并提出一些矫正方法。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以敌对的方式对待他人,并可能对其造成伤害。

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包括言语威胁、肢体冲突、物品破坏等形式。

这些行为可能是在家庭、学校或社交环境中发生。

二、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 生理因素: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荷尔蒙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的增加。

2. 心理因素:青少年常常面临着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困惑,他们可能会通过攻击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挑战权威。

3. 家庭环境:家庭中的冲突、家暴、缺乏父母监督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攻击性行为。

4. 社交环境:同伴关系的紧张、学校暴力、社区犯罪等因素也可能对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三、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和生理背景1. 心理背景:攻击性行为可能是一种应对机制,青少年通过攻击他人来减轻自己的压力和情绪不适。

2. 生理背景:攻击性行为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和神经回路有关,例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导致青少年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四、矫正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方法1. 家庭干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父母应该提供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

2. 学校支持: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和处理冲突。

3. 心理治疗:青少年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探索和解决内心的问题,提高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能力。

4. 社区参与:社区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娱乐和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社交环境,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结论:青少年攻击性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幼儿时期是人类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因素都可能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庭成因1.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性格和行为。

过分严厉、溺爱或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引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过分严厉的家长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而溺爱或放任不管的家长则可能让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导致其在与他人交往中产生冲突。

2.家庭氛围紧张家庭氛围紧张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诱因。

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争吵以及家庭暴力等现象都可能让孩子感受到紧张和恐惧,进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家长对待幼儿的态度也是影响家庭氛围的重要因素。

如果家长经常批评、指责幼儿,孩子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压力,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家长榜样作用缺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家长在生活中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争吵、打架等,孩子很容易模仿并加以实践。

因此,家长榜样作用的缺失也是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

4.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结构不完整,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可能导致幼儿在情感需求上得不到满足,进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幼儿可能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焦虑、敌对等情绪。

二、对策1.改进家长教育方式家长要关注幼儿的成长,采取民主、尊重、关爱的教育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

同时,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过分严厉或溺爱。

2.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避免矛盾和争吵。

家长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家长要尽量保持家庭结构的稳定,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3.发挥家长榜样作用4.加强幼儿心理辅导对于攻击性行为较严重的幼儿,家长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师的帮助。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幼儿是人类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期的教育是塑造孩子品格、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然而,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例如推、打、咬、抓等。

这种行为不仅危害到其他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受伤,也给幼儿的成长和学习带来困扰。

因此,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以引导孩子处理冲突是至关重要的。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在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时,研究者们发现有多个因素会影响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1.生理因素孩子在幼儿期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控制冲动和情绪的能力较差,从而容易采取攻击性行为作为回应。

此外,有些研究表明,与低血糖、睡眠不足和营养不良等生理因素也与幼儿攻击性行为有关。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过度竞争、表达挫折等情绪困扰幼儿,使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另外,情绪障碍、自我意识不足也可导致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社会环境因素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对攻击性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

例如,亲属关系紧张、有暴力行为示范的家庭、过度保护或忽视的家庭,以及低社会经济地位或贫困的家庭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此外,幼儿园或学校中的暴力行为模仿以及冲突缺乏解决方式等问题也会增加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

二、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措施为了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引导孩子积极处理冲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1.父母教育父母教育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应从小灌输孩子正确的行为原则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

此外,父母应注重亲子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挫折,并教授他们积极处理冲突的方法。

2.幼儿园或学校干预幼儿园或学校以及相关教师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组织和引导幼儿参与团队协作活动,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并加强对幼儿的冲突解决教育。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常见的一种问题行为,中班幼儿往往因为情绪控制能力尚未完全发展,表达能力有限,对冲突和挫折的处理能力较差,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针对这种行为,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同时制定适当的矫正策略。

原因分析:1.发展迟缓:攻击性行为可能是由于幼儿发展迟缓所引起的。

发育迟缓的幼儿在社交和情绪调节方面相对滞后,导致情绪容易受到挫折和冲突的影响,从而表现出攻击的行为。

2.沟通困难: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难以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当他们感到受到挫折或冲突时,可能通过攻击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或寻求帮助。

3.模仿行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家庭和周围同伴的行为,如果他们生活环境中存在暴力行为的模范或冲突频繁,会增加幼儿表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

4.情绪管理困难:中班幼儿的情绪调节尚未完全发展,他们往往难以自我控制情绪。

当幼儿遭遇挫折或冲突时,情绪很容易被激发,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矫正策略:1.情绪管理教育:通过幼儿园中的情绪管理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认识不同情绪的特征和相关表达,如悲伤、痛苦、愤怒等。

教育幼儿如何适应挫折和冲突,以及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

2.温暖亲密的关系:教师应建立亲密温暖的关系,通过鼓励和赞美幼儿的积极行为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鼓励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和需求,帮助他们学会用语言而不是攻击来解决问题。

3.规则和限制:制定明确的规则和限制,让幼儿知道攻击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教师要耐心地解释规则的重要性,并通过积极反馈的方式来加强正面行为。

4.模仿行为纠正:教师要监控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行为,避免暴力行为的模仿。

如果发现幼儿经常模仿攻击性行为,应积极引导他们寻求解决冲突的其他方式,如交流、分享和求助。

5.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与家长分享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和矫正策略。

家长可以提供更多关于幼儿发展、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的信息,以便教师制定个性化的矫正策略。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施加的、有意伤害行为。

在中小学生中,攻击性行为可能表现为言语上的欺凌、肢体上的打闹、甚至是攻击同学或老师。

攻击性行为不仅会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探讨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成因分析: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家庭中的家长行为和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果孩子在一个激烈、暴力的环境中成长,很可能会学习到攻击性行为,并将其在学校中表现出来。

2. 情绪管理不当:有些中小学生在面对挫折或者情绪波动时,缺少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力,就会将情绪转化为攻击性行为。

这些情绪可能是愤怒、焦虑、沮丧等,孩子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情绪,于是就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

3. 学习和生活压力: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成绩不佳或者面对同学间的关系问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以试图减轻压力或者寻找存在感。

4.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可能成为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学生之间的欺凌、学校中的暴力事件、老师的不公正等都可能引发攻击性行为。

防治措施:1. 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教育孩子时,要以身作则,倡导和平理念,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不轻易动手解决问题。

2. 学校管理:学校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和谐、包容的校园环境,遏制暴力行为的滋生。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学生明白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3. 个体心理辅导:对于一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需要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培训、情绪调解等活动,帮助他们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增强自我控制和冷静思考的能力。

4. 社会支持:社会对于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防治也要给予关注和支持。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在与他人交往中,出现体力或言语的攻击行为。

这种行为的出现给幼儿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有效地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矫正策略。

1. 个体因素:个体因素是指幼儿的生理因素、性格、心理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

例如,某些幼儿天生比较暴躁,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引发攻击性行为。

2. 家庭因素: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所接受的教育、家庭氛围、父母的管教方式等都会对其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产生影响。

如果幼儿在家庭中经常看到家长以暴制暴、重心情的方式处理问题,那么幼儿很可能模仿这种行为。

3. 人际因素:人际交往是幼儿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如果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较低,受到同伴的排挤或欺负,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1. 倾听与正面引导:在幼儿表现攻击性行为时,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情绪状况,了解可能引发这种行为的原因。

同时,我们需要对幼儿进行正面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2. 多种方式的领导管理:有些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因为他们缺乏领导和规则意识。

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领导管理,例如游戏、画画、跳舞等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3. 引导幼儿掌握情绪管理的技能:情绪管理的技能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为幼儿提供学习情绪管理技能的机会,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

4. 以定制行为规则为依据的监督管理:制定明确的行为规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攻击行为是不被容忍的。

我们可以采用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总之,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问题。

为了矫正这种行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成因,采取多种方式的教育方法进行幼儿管理。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研究论文: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研究论文: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133384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教育对策攻击性行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语言例如谩骂和吵架来对他人的心理造成伤害。

第二是通过行为例如打架和殴打等来对他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幼儿之所以存在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存在着紧张或者愤懑等不良情绪,而情绪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因此采用的一种错误的宣泄方式。

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采取教育措施来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并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话题。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表现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攻击性行为是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分为语言侵犯、行为侵犯、间接心理侵犯及财产侵犯四个方面。

一般而言,幼儿存在攻击性行为的概率和年龄及性别有着重要的关系,幼儿年龄越大,其存在攻击性行为的概率越低,男孩存在攻击性行为的概率显著高于女孩,另外身体性供给比言语性攻击性的频率要高。

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对他人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伤害,后果严重者可能对对方带来生命危险,并为对方的人生成长留下阴影;而且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没有及时纠正,对儿童今后在社会中立足有着严重的影响,甚至出现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第一是幼儿自身成长的特点,幼儿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程度较低,对周围的事物有种强烈的好奇心,缺乏自身了解,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

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所做所为完全靠情绪激发,并没有留意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如果幼儿内心存在着暴戾情绪,一旦自身权利受到侵犯,很容易受情绪左右,对别人展开攻击行为。

第二是家庭教育方式,幼儿的心理发展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幼儿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就会加重心中不良情绪的发生。

部分父母没有顾忌孩子的情绪,夫妻矛盾丝毫不躲着孩子,更有甚者,部分家长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从而在幼儿心理扎下不良情绪的根基。

另外,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对子女太过溺爱,从而养成了幼儿自私霸道的性格,如果孩子在群体游戏中享受不得在家庭中的权利,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

论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应对措施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幼儿行为问题,它不仅给孩子本人带来困扰,也对周围的人产生不良的影响。

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地面对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帮助幼儿改善行为,发展良好的社交技巧。

一、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幼儿攻击性行为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

身体攻击包括打、踢、推、咬等直接的身体接触,言语攻击是指嘲笑、恶言相向等言语辱骂行为,间接攻击如背后说坏话、损坏他人物品等。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与年龄和性格特点有关,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情绪受挫。

当幼儿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绪时,攻击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应对方式。

2.影响的模仿。

有时,幼儿会通过模仿其他人的攻击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3.过度活跃或亢奋。

一些幼儿由于身体活跃或过度兴奋,可能会表现出攻击行为。

4.生活环境和经验。

幼儿在家庭环境或托幼机构中的经历可能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

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对孩子自身和周围环境均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幼儿本人而言,攻击性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可能导致自尊心的受伤和自我认同感的下降。

此外,攻击性行为还有可能导致孤立和排斥,造成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困难。

对于家庭和托幼机构而言,攻击性行为会对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幼儿园的正常秩序产生冲击。

家长和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会因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而增加。

同时,攻击行为还可能造成其他孩子的受伤,给整个教育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三、应对措施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家长和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引导幼儿改善行为,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

1.搭建沟通桥梁。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通过与幼儿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帮助他们找到适当的表达方式。

2.积极的引导和表达。

引导幼儿学习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鼓励他们通过语言来表达不满或需求。

同时,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帮助他们认识到攻击并不能解决问题。

3.提供正面激励。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幼儿攻击性行为可能是家长和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于许多家长和教师来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可能带来困惑和焦虑。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能表现为打人、咬人、踢人、大声吼叫等,这种行为不仅让家长和教师感到困扰,还可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和矫正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1. 生理因素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可能与其生理因素有关。

孩子可能因为长牙或生病而感到不适,导致情绪不稳定,从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活泼,急躁,容易冲动,也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也可能与其心理因素有关。

孩子可能因为自卑、自尊心脆弱、自制能力不足、面对挫折不能正确处理、情感压抑或情绪失控等心理问题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家庭环境也可能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家庭中的不良教育方式、家庭冲突和矛盾、家长的情绪失控等,都可能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 社会因素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也可能与其社会因素有关。

孩子在同伴或家长的引导下学习攻击性行为,或是家庭、学校等环境的社会压力过大,也可能导致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1. 理解孩子针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父母和老师首先要有包容的心态,对孩子进行理解。

可以暂时抛开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客观分析,了解其成因。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避免对孩子过度干涉和批评。

2. 合理引导针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合理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参与一些体能活动,释放其紧张情绪。

可以引导孩子学会通过表达情感、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来化解冲突,避免采取攻击性行为。

3. 建立积极健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父母和老师要注意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为孩子提供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友好、尊重的学校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可以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表达自己,解决问题。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矫正方案(完整版)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矫正方案(完整版)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矫正方案一被矫正幼儿情况介绍小雨,男, 5岁。

他在班级表现较强的攻击行为,具体表现为;争夺玩具,咬人,踢打同伴,有自残行为,上课经常吵闹,打断教师讲话。

二行为分析影响攻击因素很多。

有;1 直接外因(1)挫折:有段时间小雨受到轻视,情绪易激动,喜欢惹是生非来吸引同伴和老师的注意,对同伴进行攻击。

这是孩子吸引旁人注意的方法。

(2)挑衅:小雨是个调皮的孩子,他犯错时,难免受到同伴的轻视而伤自尊,尤其在个头相当的男孩面前,他有敌意性偏向,从而进行报复。

他主要针对某些同伴实施攻击行为。

2 背景因素(1)家庭环境冲突等问题小雨爸爸脾气较为暴躁,小雨稍有不对就用棍棒教育,父亲的这种行为强化了幼儿的错误观点:攻击行为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可行性为,从而导致了幼儿的攻击行为。

(2)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游戏班杜拉的社会学理论认为,通过观看电视或电影上的暴力行为,即使是年幼的儿童也会习得攻击他人的种种方式。

小雨家里有很多《奥特曼》之类的日本电影,里面有很多血腥的剧情,又没有合适的引导,的确影响了孩子的生活,例外和同伴哥哥玩攻击性游戏,和喜欢惹事,爱打架的同伴在一起,也学会一些攻击行为。

三行为矫正1 给他宣泄的机会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让他发泄自己的愤怒。

如增加激烈的消耗体能的对抗性体育活动,拍球,抛纸球等。

2教师给予适当关爱,使之受到关注。

给予积极的情感,同情,幽默,关心。

于此同时,教师也要把握好度,适当的给予惩罚。

3加强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提高与同伴的沟通能力。

如多帮助同学,多为班级争光,教师给予赏识教育4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家长要提供和谐榜样,做到言谈举止文明,要注意引导孩子看一些乐于助人,有好相处的电视节目或故事。

word格式/A4打印/下载后可修改 2。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常见的问题之一,它给家长和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正确的矫正策略,有助于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1. 生理因素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可能是生理因素。

生理方面的因素包括睡眠不足、饥饿、疼痛等,并且会导致幼儿情绪的不稳定和行为的不受控制。

心理因素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

幼儿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感、自尊心受挫、情绪受到打击等,而通过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情绪。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影响都可能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

学校环境中的同伴冲突、老师的教育方式等也可能会成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

4.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些家庭或社会环境中对幼儿的攻击行为过于放任或者过于严厉的处理方式,都会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1. 增强自控力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首先需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他们的自制力。

2. 建立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幼儿通常是通过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因此需要教育者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通过绘画、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表达情绪,帮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在解决幼儿攻击性行为问题的过程中,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积极配合,对幼儿进行及时的沟通和教育,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情感,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有助于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4. 建立正确的惩罚机制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适当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

在给予惩罚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应过于严厉,不仅要告诉幼儿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还要帮助他们理解错误的原因,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及矫正对策A Brief Talk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its rectificationstrategy姓名:周雨红学号: 11102077007013班级: 10秋学前教育指导老师:周念丽副教授完成时间:2012年4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浅谈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及矫正对策A Brief Talk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its rectificationstrategy姓名:周雨红学号: 11102077007013班级: 10秋学前教育指导老师:周念丽副教授完成时间:2012年4月18日目录摘要 (1)一、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2)(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2)(二)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2)1.情绪不稳、脾气暴躁 (3)2.易冲动,自控能力差 (3)3.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 (3)二、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因素 (4)(一)自身因素 (4)1.遗传因素 (4)2.幼儿自身心理因素 (4)(二)社会因素 (4)1.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4)2.教师不科学的教学态度与方法 (5)3.同伴关系 (5)4.媒体的影响 (5)三、对待和处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措施与策略 (5)(一)帮助幼儿转移情绪,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 (6)(二)坚持正面教育,运用表扬奖励的方法 (6)(三)改进家庭教养方式 (6)(四)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 (6)四、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浅谈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及矫正对策A Brief Talk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its rectificationstrategy摘要:幼儿期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不仅奠定了幼儿未来健康的基础,而且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很是关注。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表明幼儿的人际交往出现了不协调,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幼儿最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也是幼儿问题行为中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

因此,为避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已经成为研究者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心理、攻击性、行为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在上世纪30年代以后的几十年中,始终是发展心理学中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最多的课题之一。

然而由于研究课题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中所存在的方法问题,这一领域的研究到六七十年代一度出现了减少的趋势。

受整个心理学认知发展趋向的影响,80年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重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表明幼儿的人际交往出现了不协调,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幼儿最常见的一种行为问题,也是幼儿问题行为中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

为避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研究者们已经开始对此进行了研究。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针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措施方面,令人不是很满意。

本文针对有些不足,以一些相关理论为前提,以已有的矫正措施为基础,提出一些比较易于实施与操作的措施。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其人际关系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或言语的攻击表现。

笔者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指有意的,他人不愿接受的伤害行为。

当主体的需要受挫折时出于敌意对客体实施的伤害性行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通常表现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

身体攻击表现有踢人、推人、咬人、抓人等。

言语攻击的表现有骂人、侮辱、贬低等。

(二)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幼儿在生活中时常会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在成人看来不算什么,却会大大影响孩子的情绪。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表达情感的能力尚不成熟,所以他们发泄心中不快的唯一手段就是攻击与侵犯。

笔者举个最普通的例子。

我们班的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有一支,伸手就去拿,嘴里还说:“这是我的。

”莎莎不肯给他,佳佳气得把莎莎画画的东西全扔掉,还用脚去踢莎莎。

佳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攻击行为。

攻击性行为不仅包括可见的带攻击性的行为,而且包括隐形的攻击的意图。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许多表现,肖晓玛在对儿童攻性行为的表现方面作出了较为合理、全面的概括:1.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喜欢生气,时常乱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可能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叫喊、哭闹、扔东西或以头撞墙等;有的还可能表现出一种屏气发作,即大声号哭之后,呼吸短暂停止,严重时可伴有休克。

2.易冲动,自控能力差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经常向同伴发起身体攻击,如打人、推人、踢人、咬人等,惹事生非、戏弄、恐吓、欺负同龄儿童或比他小的儿童,强占抢夺别的儿童的玩具和物品。

3.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往往是非争不可,并时常讲粗话,很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攻击性行为,只是轻重程度不一,即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存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呢?以下这个案例充分就充分说明了在幼儿园里,幼儿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影响着他的社会化、个性品德的发展,也影响着教师能否顺利开展教育活动。

乐乐是幼儿园中班的幼儿。

早操,每个幼儿站在固定的小红点上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锻炼身体,只见乐乐突然双手撑地,做了个前滚翻,跟着双脚往前踢到了前面幼儿的腿上,前面的幼儿转过身用手推他的脚,他猛地起身,双手张开向前扑去,前面的幼儿被推到在地上,他又笑又跳。

吃点心,老师把一组一盆的小饼干放到桌子的中间,只见乐乐一手拿牛奶杯,一手快速拉过盆子,飞快地抓了一把饼干,边吃边玩,吃完手上的,一看,盆里还有两个,干脆抢过盆子,护在胳膊下,慢慢享用。

排队时,动作快的幼儿站在了排头,乐乐在老师的提醒下把小椅子放到桌子下面。

所以等乐乐冲过来已经晚了。

只见他猛冲过去硬要挤入排头,排头的幼儿不肯,乐乐开始动粗,一手抓住排头幼儿的衣服,一手用力往后推挤,被推挤的幼儿当然不肯,开始和乐乐扭打起来。

教学活动中,老师在讲故事,小朋友安静地听,乐乐的屁股在小椅子上扭来扭去,看没人注意他,就去拉别人的衣服,拉别人的书包。

老师提问了,乐乐不管懂不懂,边举手边蹦窜,嘴里还大叫“我,我,我!”见老师请了别的小朋友,他的手落下来,随手在邻座的肩上砸了一下,又蹲到地上打了一个滚。

区域活动开始了,老师提出了活动要求,开始活动。

只见乐乐飞窜出去,抢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材料,见同伴用厌恶的眼神和身体动作表示对他的不欢迎,乐乐很愤怒的推倒同伴或朝他们吐口水。

几分钟后,又见他把手上的东西往地上一扔,窜到别的区域角,见没有自己想要的玩具,就去抢文文的玩具,旁边的孩子帮文文的忙,乐乐就在文文的肩膀上狠狠地咬了一口,文文哇地大哭,乐乐转身就跑。

二、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因素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呢?首先我们得明确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因素。

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有幼儿的自身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自身因素是由幼儿自身的生理特征决定的。

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一)自身因素1.有些幼儿遗传了家长的特质,基因影响个体的兴奋水平有些调查结果表明,攻击型幼儿父母的性格特征有73.7%具有好动、性急的特点。

因而不能排除先天神经类型、遗传素质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有一定影响的。

但基因并不是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决定因素。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对儿童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的环境中得到表现或强化。

2.幼儿成长的客观心理因素是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基本原因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弱,且又好动,模仿性强。

如果成人采取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奥特曼等打斗场面不断刺激幼儿,好动的乐乐开始模仿画面中的各种打斗动作,并在同伴身上进行实践,攻击性行为不断得到强化。

新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指出,儿童自幼在成人的权威下形成自卑感,依赖于成人,在经常受到挫折后,任性的孩子就会向非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如攻击性行为。

乐乐的好动、任性、自控能力、规则意识差,促使孩子不断“犯错”,成人的批评、惩罚让幼儿不断受到挫折,像乐乐这种任性的孩子,挫折引起的反应方式就是以攻击性行为来保护自己,而好动、自控能力差的乐乐又无法把握保护自己的“度”,攻击性行为就更变本加厉了。

(二)社会因素1.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影响较大。

通过多次的家访与家长的交流,教师了解到乐乐是家族中最小的。

父母平时工作忙,到周末父母来接回,所以觉得愧对孩子,对孩子比较溺爱。

犯错误时,乐乐就会耍赖、哭泣直到父母投降。

因此这种特殊的娇宠和放纵,导致了孩子为所欲为,稍有不如意就采用“攻击性”行为,发泄不满情绪。

但当家长实在无法忍耐时,就进行“体罚”,可见家长的体罚实际成为了孩子侵犯行为的坏榜样。

2.教师不科学的教学态度与方法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常常会采用训斥、隔离、权利剥夺等手段来惩罚孩子。

但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老师分不清“惩罚”与“变相体罚”这组概念,老师就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即不露痕迹地冷落孩子,各种活动时似乎无意地将他们置于一角,甚至变相引导全体幼儿不与这类孩子交往、游戏。

这种错误的教育手段更容易造成孩子的对立情绪,从而引发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3.同伴关系儿童实际生活在两个世界。

一是成人世界,一是儿童世界。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与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

来自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和人类的相关研究证明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以后社会适应困难。

Goie和Lenox(1994年)发现,既具攻击性又被拒斥的儿童更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4.媒体的影响电视、电影中的暴力镜头、打斗场面是促使孩子攻击性行为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的儿童大多成天与电视为伴。

家中大人忙自己的工作,孩子又没有小伙伴一起玩耍,电视成了他们的“好朋友”。

电视中的人物成了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

许多带有暴力和攻击性行为的电视镜头常常被孩子效仿。

在儿童的眼里,影视中所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孩子会将影视中所看见的行为和做法搬到现实社会中来。

不少儿童在看了武打片和暴力动画片以后,模仿着影视中的“英雄人物”相互打斗。

同时大量的血腥、暴力、恐怖的场景,很容易使孩子对不顺自己心意的人和事充满敌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