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筹学第6章 物流中心规划

合集下载

配送中心规划第六章布局

配送中心规划第六章布局

2019/4/24
16
2019/4/24
17
当通道宽度、堆放层数和每堆的总数确定时,物品堆放该有 多深,以便最大程度利用空间?
Kind(1975)提出一个简单的公式求得近似结果,其前提条 件为:
(1)物品摆放满足任意摆放规则; (2)补充立即完成,且只有在库存完全耗尽时进行; (3)物品按照先进先出顺序周转; (4)物品平均提取; (5)空的货位可立刻使用。 设Q,w和z表示每堆物体总数、通道宽度和分层数,则货堆
2019/4/24
22
6.2 配送中心的区域布置规划
(一).活动关联分析
在各类作业区域间可能有不同的活动关系存在, 包括:
(1) 程序性的关系:因物料流、信息流而建立 的关系。
(2) 组织上的关系:部门组织上形成的关系。 (3) 功能上的关系:区域间因功能需要形成的 关系。 (4) 环境上的关系:因操作环境、安全考虑上 需保持的关系。
%
10.03%

10.6
4
本章主要内容
6.1作业需求能力与空间的规划 6.2配送中心的区域布置规划
设施需求规划与选用 配送中心的区域布置规划
6.3配送中心辅助设施规划
通道空间的布置规划 进出货区的作业空间规划
2019/4/24
5
6.1作业需求能力与空间的规划
确认所需作业区域后,建立完整的作业区域汇总表, 完成基础需求资料分析,据以设定各区域所需功能 及作业需求运转能量。
s.t. xyz n x, y为整数
令 xyz n 则 x n
yz
2019/4/24
n(a 1) / yz y(b 1)
2


n(a 1) 2y2z

物流中心规划

物流中心规划

物流中心规划
物流中心规划是指根据物流运作需要,在特定区域内选址,对物流中心的功能、结构、布局、设备设施等进行规划,以满足物流企业和客户的需求,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物流中心规划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选址: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和区域,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和与市场的接近度。

物流中心通常选择在交通网络较发达的地区,以便快速运输货物。

2. 功能规划:根据物流中心的具体需求,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设置。

例如,货物接收区、货物分拣区、货物存储区、货物配送区等。

同时考虑到物流中心内部的物流流程和纵向物流流程,为物流活动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3. 结构规划:确定物流中心的建筑结构和布局。

根据物流运作的流程和货物的流向,合理安排货物流动通道和设施,提高货物的流通效率。

同时要考虑到货物的安全和防火等因素,确保物流中心的安全运营。

4. 设备设施规划:根据物流中心的功能需求,确定所需的设备和设施。

例如,货物搬运设备、货架、货车、电子设备等。

在规划物流中心时,要充分考虑设备设施的合理配置和功能的实用性,提高物流操作的效率。

5. 环境规划:在物流中心规划过程中,要考虑环保和卫生因素。

例如,在规划物流中心时要合理安排垃圾处理设施、环保设施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物流中心规划是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物流运营提供方便和高效的空间和设施。

通过科学规划,可以使物流中心的运作更加顺畅,提高物流的整体竞争力。

7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

7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
(b)
3
4
1
8
3
• 布置综合接近程度分值次 高的作业单位 8 的位置。 作业单位 8 与图中已有作 业单位 3 、 4 、 1 的关系密 级分别为A、E、U,重点 考虑较高级的关系,将作 (c) 业单位8布置到图中。
至此,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中,具有 A 级 关系的作业单位对之间的相对位置均已确定
(4) 物流分析 A. 物流过程图
B. 从至表(from-to charts)
C. 成组分析法 当物流对象的品种较多,而物流量的规模较 小时,可以将作业流程相似的物流对象进行 分组归类,根据每一组物流对象及其对应的 物流量画出从至表。
(5)作业单元相关性分析 A.物流相互关系图 我们把一定时间周期内的物料移动量成为物流强 度。对于相似的物料,可以用体积,重量,托盘 或货箱作为计量单位。 SLP中将物流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 、E、 I 、O、 U 来表示。
第六章 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 计
一、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概述 1、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与作业区域结构
A、商品展示与交易功能
B、集货转运功能
C、储存保管功能 D、分拣配送功能
E、流通加工功能
捆包
贴标签
切割
E、信息提供功能
¾与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对应的作业工作区: A、管理指挥区(办公区) B、接货区 C、存储区 D、理货、备货区 E、分放、配装区 F、发货区 G、加工区
d. 分别处理位置相关图中仍未出现的O、U级作业 单位对 最后重点调整 X 级作业单位对之间的相对位置, 得出最终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如图(g)所示。
9
7 4 5 8 3 2 6 (g) 10 1
(8)布置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06-物流配送中心规划

06-物流配送中心规划

6.2 物流配送中心仓库布置
6.2.1 物流配送中心仓库动线设置及区域规 划
物流配送中心仓库动线设置按照用地面积及物流 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可分为三种: (1)I型动线流程 (2)L型动线流程 (3)U型动线流程
6.2.2 仓库保管空间的布置
影响仓库保管空间的使用率三种主要因素是:柱子间隔会影 响货架的摆放、搬运车辆的移动、输送分类设备的安装;梁 下高度限制货架高度及影响商品堆叠高度;通道影响保管使 用面积及搬移的方便性 。 1.柱子间隔设计 (1) 保管区存放设备的种 类及尺寸 (2) 保管区域与出入口的 关系 2.梁下高度 (1) 保管物品的型态、保管 设备的形式和堆积高度 (2) 所使用堆高搬运机器的 种类 (3) 所采用的储存保管设备 高度要求 (4) 梁下间隙尺寸
6.1.3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其它需要考虑的 问题
1.卡车通道 2.卡车回转区 3.月台高度 4.遮阳(雨)棚高度及长度 .遮阳( 5.物流配送中心的内部通道 6.地面承重和地面材料 7.屋顶、屋高及梁高 8.墙壁及门窗 9.消防的设备 10.仓库的换气 10.仓库的换气 11.采光及照明 11.采光及照明
2. 集装箱的优点 (1)促使装卸合理化。 (2)使包装合理化 。 (3)进行集装整体运输和保管,便于运输及保管 作业,有效利用运输工具和保管场地的空间。 (4)集装系统 可将原来分立的物流环节整合在一 起,使整个物流系统合理化。 3. 集装箱堆场布置 (1)人力资源 (2)土地使用 (3)单位操作和堆存成本
1. 物流日记维护: 定义物流配送中心内主要作业区域,将每一个物流作业 区货物进出量、时间、作业人数及每一天订单完成状态、 达标率、错误率等信息作收集及管理。 2. 绩效项目管理: 通过各项营运数值分析项目的建立,定期收集各项营运 数据,作成各项营运绩效的比较分析,如订单延迟率、 退货率、缺货率、拣误率、存货周转率等。 3. 成本差异分析: 物流配送中心在经营管理上除可分析各项作业成本外, 亦可根据历史资料配合作业程序的分析,制定物流作业 标准成本,再于各项支出费用实际发生后,定期进行成 本差异分析及检查,以加强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六章 物流系统配送中心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六章 物流系统配送中心规划

补充: 配送中心内部规划
(3)计算仓库最多可储存的洗衣机台数: 3x322x4=3 864台。
答:该仓库最多能储存3 864台洗衣机
补充: 配送中心内部规划
习题二
某配送中心储存8000箱力波啤酒,包装体积 长0.3m,宽0.3m,高0.4m,毛重12千克, 净重10千克,用托盘堆码,托盘规格为 1.04mxl.04m(托盘重量不计),库房地坪单位 面积载荷为1吨,包装的承压能力为50千克。 可用高度为3m,如何规划储存区面积?
P Q L N
◘ 由于货架具有区块特性,每个区块有两排货架和通道 组成,实际仓储区空间包括存取通道和仓库区块空间, 在计算货架的货物空间时,应以一个货位为计算基础。
◘ 现以一个货位存放两个托盘为例说明货位空间的计算。
□ 图中:a为货架柱宽、b为托盘与货架间隙、c为托盘 宽度、d为托盘间隙、e为托盘梁架高度、f为托盘堆 放与货架横梁间隙、g为托盘堆放高度(含托盘厚 度)、h为托盘架中梁柱宽、i为托盘堆放前后深度 间隙;
第二部分 拣货区作业空间设计
一、储存和拣货区共用托盘货架的拣货方式
□ 体积大、发货量也大的物品适合这种模式。 □ 托盘货架第一层(地面层)为拣货区,以上为储存区。
二、储存和拣货共用的零星拣货方式
□ (1)流动货架拣货方式 ◘ 这种方式适合于进出货量较小、体积不大或外型不 规则的货品的拣货。
入库输送机 流利货架
补充: 配送中心内部规划
B.计算每层可堆放的洗衣机数: 按洗衣机长度与每块区域长度方向一致计算: (18.9/0.8) X (8.6/0.6) =23x14=322台 按洗衣机长度与每块区域宽度方向一致计算: (18.9/0.6) X (8.6/0.8) =31 x10=310台 根据仓容利用最大化原则,选择每层堆放322台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流中心总体规划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流中心总体规划
2 厂房作业区域的布置阶段 除了物流作业以外,物流配送中心中仍包含其他管理辅助作业区域,各区域与物流作业区之间无直接流程性的关系,因此适合以关系型的布置模式作为厂房区域布置的规划方法。 此时的配置模式有两种参考的程序。 ① 可视物流作业区为一个整体性的活动区域,并与其他各活动区进行相关配置规划的程序,分析各区域间的活动关系,以决定各区域之间相邻与否的程度。 ② 将物流作业区域内各单一作业区域分别独立出来,转化其间的物料流程为活动关系的形式,并与厂房内各区域综合分析其活动相关性,来决定各区域的配置。
a.分类1: 年出货量及平均出货日出货量均很大,且出货天数很高,为出货最多的主力产品群,仓储拣货系统的规划应以有固定储位,并有较大的存量水平。 b.分类2: 年出货量大、平均出货日出货量较小,但是出货天数却很多,因此虽然单日出货量不大,但出货日数频繁仍需妥善规划,以固定储位方式为主,但存量水平可较低。 c.分类3: 年出货量小、平均出货日出货量也小,虽出货量不高,但是出货天数超过200天以上,是处理最繁琐的少量产品,通常可能为单品出货。 d.分类4: 年出货量中等、平均出货日出货量较小,但是出货天数却很多,与第3类相似,处理上较繁琐。
1. 仓储区的储运能力规划 仓储区的储运能力的估算方法有两种: 1 周转率估计法 利用周转率来进行储存区储存量的估计时,为一简便而快速的初估方法,可适用于初步规划或储量概算的参考。其计算公式为:
其计算步骤如下: a.年运转量计算:将物流配送中心的各项进出产品依单元负载单位换算成相同单位的储存总量 如托盘或标准箱等单位 ,此单位为现况或预期规划使用的仓储作业基本单位,经加总各品项全年的总量后,可得到配送中心的年运转量。实际计算时如果产品物性差异很大 如于货与冷冻品 或基本储运单位不同 如箱出货与单品出货 ,可以分别加总计算。 b.估计周转率:定出未来配送中心仓储存量周转率目标,目前一般食品零售业年周转次数约20~25次,制造业约12~15次。企业在设立配送中心时,可针对经营品项的特性、产品价值、附加利润、缺货成本等因素,决定仓储区的周转次数。 c.估计安全系数:估计仓储运转的变动弹性,以估算的库容量乘以安全系数,求出规划库容量,以满足高峰时期的高运转量,如增加安全系数10%~25%。如果物流配送中心商品进出货有周期性或季节性的明显趋势时,则需探讨整个仓储营运策略是否需涵盖最大需求,或者可经由采购或接单流程的改善,来达到需求平准化的程度,以避免安全系数过高增加仓储空间过剩的投资浪费。

物流中心规划

物流中心规划

配送中心功能区动线布局法
例:某配送中心在改扩建过程中引进自动化立体仓库、分类输送机等机械设备,对原有的传统运作管理方式进行提升,以提高配送中心的整体作业效率。同时,对原有仓储区等功能区也将根据新的设施条件和作业流程需要进行优化布设,经过对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的设计和分析,改造后的配送中心需要设定如下功能区:进出货月台、进出货暂存区、集货区、仓储区(包括托盘货架区、自动仓库和流动货架)、流通加工区、分类输送区、贵重物品保管区一级出入货办公室。各功能区模板的设定如下图所示:
项次
作业程序
作业性质
储运单位
作业数量
作业内容说明
作业所在区域
1
2

n-1
n
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分析表
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的分析程序可利用作业流程分析图来进行,逐步将操作、搬运、检验、暂存、储存保管等不同性质的工作加以分类,并将各作业阶段的储运单位及作业数量加以整理统计,并标出该作业所在区域,即可得知各项物流作业的物流量大小及分布。其分析表格可参考表9-1
表9-3 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作业区域需求规划考核表
项次
子作业区域
规划要点
作业区域功能设定
作业需求运转能力
1
进货暂存区
□ 每日进货数量 □ 托盘使用规格□ 容器流通程度 □ 进货点收的作业内容 □ 进货等待入库时间
3
理货区
□ 理货作业时间 □ 进货品检作业内容□ 品检作业时间 □ 容器流通程度□ 有无拆码盘配合设施
2. 配置方法区域布置方法有两种流程性布置法: 是根据物流移动路线作为布置的主要依据,适用于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相关性布置法: 是根据各区域的活动相关表进行区域布置。一般用于整个厂区或辅助性区域的布置。区域布置可以采用模板配置法,也可采用计算机辅助布置。

物流中心的规划

物流中心的规划

不同类型的物流设施,其规划与筹建主体不同,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物流中心的运行。

1、物流中心的规划物流中心是服务于区域或社会物流的,而社会物流过程又与资源分布、经济地理、工业布局、运输网络等密切相关。

由于中国地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因此,政府及主管部门、第三方物流经营者必须根据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特点,确定物流中心建设与完善的规划方案,和实现一定范围物流系统化的途径与方式。

(1)物流中心规划的主体物流中心是物流网络中的节点,更多地体现为道路运输系统的基础结构,也是不同运输方式的选择决策的抉择点和协作、协调的结合部。

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或区域经济圈的体系中,物流中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物流中心的规划、筹建、运营方面直接影响到的不仅是道路运输基础设施运用效率,很多情况下,还与城市规划、经济圈的经济运行有极密切的关系;从区域经济圈形成与运行的角度分析,完整意义上的物流中心已是多学科研究的交叉区和结合部。

所以,中国大范围的物流设施规划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导、组织制定的。

物流网络、物流中心及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筹资、融资、建设与运行密切相关。

投资主体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民营企业也将成为投资主体之一,此外,还涉及外国资本投人物流基础建设的运作方式如BOT。

投资与运营体制反过来也会影响物流设施规划。

还应注意到,不同部门之间在物流中心规划、建设、运营及管理等过程中的观念、认识不协调也会产生许多问题,如物流中心选址建设取得土地使用权难度很大、土地费用很高;物流中心的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有很多困难;各行业的企业在物流据点选址上无秩序,在住宅区有大量大型货车通过;物流中心周边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增加、环境恶化等等问题。

不仅在发达国家中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中也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2)物流中心规划涉及的因素多层次、多类型理解物流中心的涵义,并以此指导物流中心的设立是合乎中国国情的。

而一下子将物流中心概念的层次拔得很高,就会使许多在社会物流系统化中地位很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尚存在一些缺陷的物流据点,遗憾地被排斥于物流中心、区域物流系统之外,这样做会使人感到"物流中心"可望而不可及,影响人们进行开发研究区域或社会物流网络体系的积极性及区域物流网络的形成进程,这样会直接影响到物流服务水准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

物流运筹学第6章 物流中心规划

物流运筹学第6章 物流中心规划
由于物流中心居于物流系统的枢纽地位,且生命周期 相当长,故对它的选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 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社会、经济、人文、甚至政治 因素。在实际的项目论证中,并非首先进入数量评 价阶段,而多为: 1、考虑稳定性与长期性 2、对初选后进入候选表的选地列出影响(或评价) 因素集 3、做出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w
i 1
i
上两式即为当运输费率相等时,用重心法求
得新设施位置的计算公式。 重心模型适用于单设施选址,该模型的优点 是显而易见的一一他们有助于寻找选址问题 的最优解,而且为该模型能够充分真实地体 现实际问题,因而问题的解对管理阶层是有 意义的。 模型的缺点则不那么明显,需要加以注意。
实例分析:
煤炭

由表上两个表中四部分合计可知:就 年物流费用估算,选在襄樊为8630.00万 元,而在武汉则为7816.00万元,相差为 814万元,故二汽轿车总装厂建在武汉比 较适宜。
三、物流中心设施布局规划
1、物流中心设施规划的原则 物流中心的设施规划就是通过软硬件设施的规划设置,更 好地执行物流中心的各项功能。具体来讲,设施规划应遵循 以下基本原则: (1)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求得整体优化。同时把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 (2)按照从整体(总体方案)到细节(每个部门、库房、车间), 又从细节到整体的过程进行规划设计。 (3)尽量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提高企业生产率 和减少消耗。 (4)人性化的设计。重视人的因素,进行人机环境的综合 设计,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
选址问题的模型
设施选择问题 单一物流中心选择问题和方法 多物流中心选址模型与方法 物流中心选址的决策分析
(一)选址问题的模型

第六章物流运筹学——图与网络分析.

第六章物流运筹学——图与网络分析.
L( )
( vi ,v j )
l
ij
最小的 。
Dijkstra算法
算法的基本步骤: (1)给 v s 以 P 标号, P(vs ) 0 ,其余各点均给 T 标号, T (vi ) 。 (2)若 vi 点为刚得到 P 标号的点,考虑这样的点 v j: (vi , v j ) E ,且 v j 为 T 标号,对 v j 的 T 标号进行如下的更改:
v2
(4,3)
v4
(3,3)
(5,3) (1,1) (1,1) (3,0)
vs
(5,1)
vt
(2,1)
v1
(2,2)
v3
图 6-14
运输线路图
第四节 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在容量网络 G (V , E, C ) ,每一条边 (vi , v j ) E 上,除了已 给容量 cij 外,还给了一个单位流量的费用 bij 0 ,记此时的容 量网络为 G (V , E, C , B) 。 所谓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就是要求一个最大流 f ,使流的 总运输费用 b( f )
定理 6-1 任何图中顶点次数的总和等于边数的 2 倍。 推论 6-1 任何图中,次为奇数的顶点必有偶数个。 图 G (V , E ) 和图 H (V , E ) ,若 V V且E E ,则 称 H 是 G 的子图,记作: H G ;特别的,当 V V 时, 称 H 为 G 的生成子图。
容量网络g若?为网络中从sv到tv的一条链给?定向为从sv到tv?上的边凡与?同向称为前向边凡与?反向称为后向边其集合分别用??和??表示??ijff?是一个可行流如果满足??????0ijijijijiijjffcvv??????????c???0ijijijfvv????则称?为从sv到tv的关于f的可增广链

运筹学-物流规划及选址方法

运筹学-物流规划及选址方法

y
P1(x1, y1) P2 (x2 , y2 )
d1 d2
di Pi (xi , yi ) (i 1, 2, , n)
P0 (x0 , y0 )
dm
Pn (xn , yn )
0
x
29
(x,y)
(xi,yi),Wj
目标函数:总运输费用最少
令总运输费用为F,则
n
F C jW j (x x j )2 ( y y j )2 j 1 30
6
• 4、流动模式分析 • 布置问题的定量分析常见的目标是降低物流成本,这
时就要对设施内的流动模式作出分析。 • 流动模式可以分为水平和竖直的,如是单层设施,就
只用考虑水平流动模式,多层设施布置时还要考虑竖 直模式。但总的来说,水平模式是最基本的。不论布 置对象的大小,也不论采用何种原则布置,都要考虑 物料的流动模式。
初始 解
(x1,y1)
n
C jW j x j /
x
j 1
n
C jW j / j 1 n
y
C jW j y j /
j 1
n
C jW j / j 1
(x x j )2 ( y y j )2 (x x j )2 ( y y j )2
(x x j )2 ( y y j )2 (x x j )2 ( y y j )2
2
• 2、空间布局规划 • ——包括两个部分: • 物流作业流程设计和功能区域总体分类。 • (1)物流作业流程设计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规
划的物流中心合理化、简单化和机械化。
• 所谓合理化就是指各项作业流程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 所谓简单化是指整个系统的物流作业简单、明确和易操作,并

物流中心配送规划方案

物流中心配送规划方案

全校通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方案一、库区的情况概述:(1)货架存储区:流利式货架、播种货柜、阁楼货架、搁板货架、立体库货架。

(2)输送分拣:动力辊筒式、全自动分拣、c型提升机、无动力式辊筒式(3)物料搬运设备:1)内燃叉车(部分物料搬运作业)技术参数需求提升高度:> 3000mm承载能力:> 3000kg/6000kg2)牵引车(部分物料搬运)牵引能力不小于6吨,考虑到室外露天作业,动力能源为内燃式,共2台3)地牛:10台作业内容所占比例设备利用率72.5%叉车配置数量 1处理托盘数量600二、配送中心定位及功能:1、根据配送中心历史数据分析,配送中心的出货量<5000箱;各学院每月需求量有限且大多采用定期订货的策略。

介于以上此种情况只需要人机配合即可。

这样既避免了财力上的浪费,同时也是机器能够有效发挥预期的效果,提高作业效率。

我们选择的配送中心定位是专业型配送中心。

备注:存储物品:办公用品(笔记本、笔、复印纸、胶水、胶带)2、作业功能主要有:(1)仓储保管功能(2)分拣配送功能(3)信息提供功能三、库区规划(1)堆码存放区(2)室内库区:库区名称库区存放货物立体库货架AS/RS暂时不使用鉴于成本和物件本身周转量的考虑;横梁式货架则主要存储以整箱整包计的货物,例如:复印纸、笔记本等阁楼式货架主要用到搁板式货架,存放的货物主要是胶水等流利式货架流利货架主要用于分拣播种货架用来放置各学院要求配送的订单四、配送中心物料PCB分析入库单元存储单元出货单元拣货单元类别小包装盒/包小包装盒存储于周转箱散件/盒/包件/包/箱笔记本、笔、胶带中包装箱存储于托盘件/箱件/箱复印纸、胶水五、基本存储单元规划:托盘规格选择托盘规格:1200mm*1000mm选择此类托盘的原因:(1)托盘存储能力指数推盘规格平均堆码能力容积比存储能力结论1200mm*80024case/pal 1 1 1200*1000mmmm 单位存储能力更强32case/pal 1.25 1.331200mm*1000m(2)规划基本系数:单个托盘平均码垛数量:32(理想值)箱/托盘单个托盘货物最大重量:120kg (含托盘重量)五、存储设备规划:1、托盘货架:用于整箱存储及拣选区部分货品的存储,层高5层(含地面层),第五层为预留层,先期不采购横梁。

物流中心规划课程设计

物流中心规划课程设计

目录1物流中心规划概述1.1物流中心规划的概念和任务1.1.1物流中心规划的概念物流中心规划就是全面、有步骤的考虑各种确定和不确定因素,对每一个部门的设备、物料和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使系统达到最好的整体绩效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1.2物流中心规划面临的问题物流中心是集约化、多功能的物流中枢。

系统庞杂、投资巨大,因此,正确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建造新的物流中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下几点:(1)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拓展,经营物品的品项数和商品量追捕增加,现有的物流网点,人员和设备能力不足,物流业务处理能力差,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2)物流网点分散、规模小,造成交通量大、信息不畅、运输效率不高等问题,需要对物流网点进行重组和整合。

(3)建筑物陈旧、设备落后、维护费用高,又难以改造,不能适应物流活动的变化和发展。

(4)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如城市市政建设需要原物流中心地址迁移,或者由于客户需求向少量化、多批次发展,使得物流中心的出货日趋细化,迫切需要对物流设施加以改善。

1.1.3物流中心规划的任务(1)提高物流系统的吞吐能力,以适应经营业务增大的需求。

(2)建立一个柔性物流中心,以适应产品经常变化的状态。

(3)对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和随机变化能做出及时响应,保持正常运转。

(4)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5)对物流系统中的物品进行实时跟踪。

(6)对客户供货迅速及时,保证不缺货,为客户的随后物品处理提供方便条件,并为客户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物流中心规划的目标任务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缩短物流周期、增加物流效益,是供货商与客户之间物畅其流、信息快捷,增强物流服务竞争力。

1.2物流中心规划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1.2.1物流中心规划的基本原则(1)集约化使用土地的原则。

(2)以现代物流理念全面完善市场功能的原则。

(3)把握传统市场的现代流通业态发展方向,注重由现在的市场交易的低级形态逐渐提升到网上交易,近期可行与远期发展相融合的原则。

《物流系统规划》第六章配送中心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第六章配送中心规划

3.4 作业区域设置
• 作业区域包括物流作业区及外围辅助活动区 • 各作业区的基本运转能力分析,如:
–1) 仓储区能力估算
–2) 拣货区的储运能力规划
» 原则:拣货区以单日出货货品所需的拣货作业空 间为主,故以品种数及作业面积为主要考虑因素, 一般拣货区的规划不需包含当日所有的出货量, 在拣货区货品不足时则由仓储区进行补货
PPT文档演模板
《物流系统规划》第六章配送中心规 划
•2.2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程序--步骤3
PPT文档演模板
• (3) 方案评估阶段:采用系统评价方法或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等 • (4) 详细设计阶段
–装卸、搬运、保管所用的机械和辅助机械的型号规格; –运输车辆的类型、规格; –装卸搬运用的容器形状和尺寸; –配送中心内部详细的平面布置与机械设备的配置方案; –办公与信息系统的有关设施规格、数量等。 –信息系统的设计 –运营系统的设计
• 1、配送中心概述
–1.1 配送中心的概念
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 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 施。
• 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物流系统规划》第六章配送中心规 划
•2.3 配送中心的选址
PPT文档演模板
• 包括2个方面的含义:地理区域的选择和具体地址的选择。 • 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
– 1) 客户的分布 – 2) 供应商的分布 – 3) 交通条件 – 4) 土地条件:如地形的限制、土地大小与地价等 – 5) 自然条件:例如湿度、盐分、台风、地震等 – 6) 人力资源条件:如劳工的来源、技术水准、工作习惯、工资水

《物流中心的规划》PPT课件

《物流中心的规划》PPT课件

精选ppt
10
4.決定棧板形式及尺寸:
台灣地區的標準棧板尺寸有兩種尺寸
5.決定料架種類及尺寸:
料架種類有1100mmX1100mm及 1000mmX1200mm
6.決定運搬方式及設備:
*配重式其通道垂直作業至少需要3.5m以上 的空間
*伸縮式其通道垂直作業至少需要2.5m以上 的空間
*窄道式其通道垂直作業至少需1.5m以上的
精选ppt
9
3.商品種類數量分析及商品種類庫存 數預測
IQ分析主要是將商品ABC分類,然後應用在物流中 心的佈置規劃及物流設備的選擇上。
A類品置於於靠近走道或門口的地方 B類品放置在A類品及C類品之間 C置於倉庫的角落或偏遠的地方計算分析商品種
類及庫存數量,以決定料架儲位的數量,大部份 是以棧板儲存的儲位,是由品項數乘以庫存量。
物流中心的規劃
指導老師:林志鴻 副教授 組 員:996D0002 郭姿秀 996D0003 郭婷毓 996D0015 侯雅婷 996D0018 陳榮峯
精选ppt
1
物流中心的規劃步驟:
物流中心的規劃步驟包括有: 1、決定物流中心用地面積 2、物流中心動線流程及大區域規劃 3、商品種類數量分析(IQ分析)及商品種類庫
精选ppt
12
7.決定廠房形式、高度及跨距
一層樓 主要參考:歐美的個案 建築方式:採用鋼結構及彩色鋼板的組合 優點:物流作業在同一平面,而且廠房的跨距較大 及廠房高度較高,造價成本也比較低。 規劃:進貨暫存區、出貨暫存區、庫存區、撿貨 區、流通加工區及行政辦公區。 高度:6~13m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7.決定廠房形式、高度及跨距
二層樓 主要參考:日本的個案 建築方式:採用鋼結構及彩色鋼板的組合, 採用鋼筋水泥的組合也有。 優點:物流作業空充分運用 規劃:進貨暫存區、出貨暫存區、庫存區、 撿貨區、流通加工區及行政辦公區。 高度:6~9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4- C3= 182870- 181865= 1005(万元) 物流中心于F3处的产量分配表
❖ 在特定地点的顾客需求量通常随时间变化,设施选 址配置不能长期保证最优。另外,静态设施选址模 型产生的最佳方案干扰对输入参数的变化很敏感。 研究与时间相关的可重构的设施选址模型在学术与 工业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单一物流中心选址模型与方法
单个物流中心选址常用的假设如下: ❖ 1、物流需求量往往凝聚在一定数量的点上,每一点代表分散在一定区
第六章 物流中心规划
❖ ɑ表示运输强度,表示等待服务的车数,为货车到
达率(车/小时),N为每个服务台(泊车位)的服务速率 (车/小时)。根据Little公式有:

令C=y,n则(c 上1()式(!)cc 1可)2 转m c 化10(m 为)!m:(c!)c
(c)!c11
(a )y 1 y 1a m a y a y 1 1
0
i 1
实例分析
❖ 例:已有两个物流园区F1和F2供应4个销售点P1, P2, P3,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需再设一 个物流园区。可供选择的地点是F3和F4,试在其中选择一个作为最佳地址。根据已有资 料分析得各物流园区到各销售点的总费用,如表所示:
供应地 与需求点
F1 F2 F3
F4
需求量(台)
域内的众多顾客的需求。 ❖ 2、单个物流园区的选址模型忽略了不同地点选址可能产生的固定资产
构建、劳动力成本、库存成本等差异。 ❖ 3、运输费率的线性假设: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运输费用并不与运输距
离绝对成线性关系。 ❖ 4、直线运输假设:现实条件下,节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与实际发生的行
走路线存在差异,修正这种差异的方法是将这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乘以 一个修正系数。例如:市内运输的修正系数取1.41,长途公路运输的系 数取1.21,长途铁路运输的修正系数可取1.24,这些修正系数都是经验 值,在实际案例中应根据交通状况灵活调整。 ❖ 5、静态选址假设:也就是选址时不考虑未来的收益与成本的变化。
P1 8.0 7.65 7.15 7.08
4000
P2 7.8 7.50 7.05 7.20
8000
P3 7.7 7.35 7.18 7.50
7000
P4 7.8 7.15 7.65 7.45
6000
供应量(台) 7000 5500 12500
25000
❖ 两方案比较,c4﹥c8,所以选F3设配送中心为优,可节省生 产运费:
得新设施位置的计算公式。
❖ 重心模型适用于单设施选址,该模型的优点 是显而易见的一一他们有助于寻找选址问题 的最优解,而且为该模型能够充分真实地体
现实际问题,因而问题的解对管理阶层是有 意义的。
❖ 模型的缺点则不那么明显,需要加以注意。
实例分析:
❖ 某物流园区,每年需要从P1地运来铸铁,从P3地 运来煤炭,从P4地运来日用百货,各地与某城市 中心的距离和每年的材料运量如表所示。
(3)中心选址问题(Hub location problems) (4)最大和模型(The maxisum location peoblem)
(二)设施选址问题
❖ 设施选址问题从许多特定的应用例子中概括出来的, 例如,工厂地点和仓库地点等等。尽管人们不经常 进行设施选址的决策规划,但是在构造供应链时, 设施选址规划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一)选址问题的模型
❖ 1、距离覆盖模型(Maximum Distance Models) (1)集合覆盖模型(set covering location model SCP) (2)最大覆盖模型(Maximal covering location problem MCLP ) (3)p中心问题(p-center problem)
❖ 则当r最r小 r 时b tY(的y 取t)( 值! y 即a )为2 物m 0 流m !中心y ! 的(y 最 1 佳) 泊! 车a位数 量。
二、物流中心选址模型与方法
❖ 选址问题的模型 ❖ 设施选择问题 ❖ 单一物流中心选择问题和方法 ❖ 多物流中心选址模型与方法 ❖ 物流中心选址的决策分析
1、重心法(Center Method)
❖ 重心法模型,又称精心重心法(Exact-of-
gravity Approach),网格法(Grid Method),
是较现代的关于单设选址法,适用于最简单
的选址问题。
n
xiwi
x0
i1 n
wi
i1
n
yiwi
y0
i1 n
wi
i1
❖ 上两式即为当运输费率相等时,用重心法求
y 0 7 2 02 0 6 0 0 1 1 00 0 2 2 2 1 0 0 1 0 0 0 2 0 0 0 0 2 5 0 2 0 0 0 0 5 0 4 0 .1 ( k 2 0 )m 0
所以,该厂址应该在坐标为(35.4, 42.1) km的 位置。
2、线性规划模型((linear Programming)
原材料供应地及其坐 标
P1
X1
Y1
距离市中心坐标距离 20
70
年运输量
2000
P2 X2 60
1200
P3
Y2
X3
Y3
60 20 20
1000
P4
X4
Y4
50
20
2500
解:利用上面的式得到:
2 2 0 0 6 0 1 00 2 2 0 1 00 0 5 0 2 00 500
x 0
3 .4 ( k 5 )m 2 0 10 2 1 0 0 0 2 0 0 50 00
❖ 它是商业选址模型中最受欢迎的方法。对于复合设施的选址 问题,如对于一个物流园区设有多个配送中心,供应多个销 售点(或仓库)的选址问题,可以用线性规划一一运输法求解,
使得所有设施的总运费最小,即
❖ 目标函数:
mn
S
ci j xi j
i1 j1
❖ 约束条件:
n
x ij
ai
j 1
m
x ij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ij bj
❖ 2、p分散模型(The p-dispersion problem PDP)
❖ 3、全距离(或平均距离)模型(total distance models)
(1)p中值模型(The p-median problem PMP)
(2) 固定费用模型(Fixed Charge Location Problem FCL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