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求与均衡 (2)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供求及均衡

负债
1、储备货币 1)发行货币 2)对金融机构负债 缴存准备金 3)非金融机构存款
2、发行债券 3、政府存款 4、自有资金 5、其它负债
(三)货币乘数
1、什么是货币乘数 m
1)中央银行创造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 即中央银行扩大或缩小基础货币后,能使货币供给总量扩大
3)通货存款比:与货币乘数负相关,取决于非银行部门的行为
(四)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
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从银行体系之外进入银行的存款; 派生存款:由银行贷款衍生出来的存款;
2、派生存款创造的条件 1)银行的存款、贷款与转帐结算业务 2)部分准备金制度
3、创造过程 假设条件:1)法定准备金率10%; 2)客户所有收入都存入银行; 3)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4)原始存款100万元;
剑桥方程式:Md = KPY
Md:货币需求 K=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与名义收入之比 P:价格水平 Y:总收入
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
1)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2)提出货币需求函数:M = M1+M2 = L1(Y)+L2(r)
M1: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 M2:投机性货币需求 ,是利率r的函数 3)提出流动偏好概念:指人们偏好于持有货币而不是其它资产; 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降时,货
基本概念
•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均衡 • 名义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 •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偏好 • 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 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 • 货币层次 通货 准货币 • 法定准备金率 通货比率 •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 原始存款 派生存款 存款派生倍数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课件

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反之则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增长波动
货币供求失衡可能影响经济增长,导 致经济波动。
金融市场稳定性
货币供求失衡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影响市场稳定性。
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 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货币供应量
指经济中可用于交易和流通的货币总 存量,主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创 造。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扩张时货币需求增加,经济衰退时货币需求减少,导致 供求失衡。
政策干预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政府宏观干预措施可能导致货币供求 失衡。
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国际因素
国际收支、汇率波动等国际因素也可能影响国内货币供求。
广义货币供给
除狭义货币供给外,还包 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
货币供给的来源
中央银行发行现金
中央银行通过印制和发行 现金来创造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等业务活动创造 存款货币。
非银行金融机构
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给的影响因素
货币需求
指商品流通和支付过程中,社会 成员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货币供求与经济的关系
货币供求是经济运行的反映
货币供求状况的变化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同时经济运行状况也会影响货币 供求。
货币供求对经济运行的作用
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价 格水平等。
货币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
会影响国内货币供给。
CHAPTER
03
货币需求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 复习 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复习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第九章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第一节货币供给理论一、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货币供给理论是伴随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发展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
菲利普斯(Phillips)于1921年《银行信用》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这两个现代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概念内涵。
2、直到上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各种学派再次兴起,货币供给理论再次吸引了更多的经济学家。
其中米德(Meade)和丁伯根(Tinbergen)最具影响。
3、70年代有了更多的发展,关注:货币定义;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探讨。
二、货币供给理论主要涉及的范畴 1、货币定义。
由狭义货币转向广义货币,以及货币层次划分。
2、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机制:A:中央银行控制与调节基础货币机制; B: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机制;C:在上述两重银行调节机制中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给机制。
3、货币供给机制的理论模型。
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机制,可用理论模型表述,具体是对M1或M2层次的货币乘数加以考察与推导;对货币乘数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储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
4、货币供给机制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探讨。
A:由市场经济自身内在的货币需求,也即由“看不见的手”支配而形成的客观的货币供应量,就是“内生性货币”,属于“内生变量”;B: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操控,经由中央银行“看得见的手”操作而形成的货币供应量,就是“外生性货币”,属于“外生变量”,也称“政策变量”。
5、政府收支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政府收支行为会否从“外生变量”角度影响货币供应?1)政府的正常收支活动不会影响货币供给,即:收入=之支出,收支平衡;收入>支出,有结余。
2)政府的货币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赤字时,对货币供给会产生影响,即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有:A:向社会公众举债,此时即期货币总量不变,只是存款帐户货币量转移;B:向商业银行借款,也是存款货币量的转移,但是可能影响到商业银行未来的派生存款规模的变化;当然它又取决于政府资金的用途是消费性或投资性的,后者并不影响未来的货币供应总量。
18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本章架构图第一节货币需求考点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注1】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注2】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货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能够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以及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需要。
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的货币数量。
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例题1-2005年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B.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例题2-多选题·2017年】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有()共同决定。
A.货币需求能力 B.货币价值C.货币需求愿望 D.货币供应数量E.货币供应能力考点2:传统货币数量说➢古典货币数量说主要是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庇古提出的剑桥方程式:π=K×Y/M其中,π代表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指数的倒数)K代表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Y代表总资源(总收入)K×Y代表真实货币需求M代表名义货币供给【结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持有货币的比例越大,所需货币越多【对比】现金交易数量说与现金余额数量说的异同【区别关键所在】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区别于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相同点】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例题3-2014年单选题】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提出,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则()。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2.不同的货币层次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
M0=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 M1= M0+银行活期存款 M2= M1+准货币(准货币一般指银行的定期存款、储
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 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 另一个是人们多样化资产选择行为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 影响。
(1)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研究
鲍莫尔和托宾从收入和利率两个方面,对交易 性货币需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证明了交易性 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
乙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160 贷 款: +640
支票存款:+800
丙银行 资产
准备金:+640
负债 支票存款:+640
银行 甲 乙 丙 丁 ┇
支票存款增加额 1000 800 640 512 ┇
准备金增加额 200 160 128 102.4
┇
贷款增加额 800 640 512 409.6
┇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整个银行系统来说,各银行的活期存 款增加额构成一个无穷递缩等比数列,
币只是为了保有现金,所以货币需求就是收入中用现金形式保有的 部分。
因此剑桥方程式,即:
M=kPY
人们保持在手中准备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数量,是真正的 货币需求量。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手持现金占总财 富的比例k、物价水平P、总财富Y。
(3)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比较
a.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b.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作为流量进行研究,剑桥方程式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6章:货币供求与均衡(2024版)

7
第二节 货 币 供 给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 缩)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概念。其主要内容有: 货币供给量及层次的划分;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 给的决定因素。
四、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
(一)调整货币供给量 (二)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三)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四)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14
本章小结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收入 和资产的一种需求,也就是一种由货币需求愿 望和货币需求能力相互决定的特殊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和 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当货币供给量与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不一致时,就 出现了货币失衡现象。一般而言,货币的非均衡或失衡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货币不足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 经济停滞增长或负增长,商品严重积压,失业率上升;另 一种是货币过多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商品不足, 物价迅速上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17
案例讨论
【案例一】 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
讨论题
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控制流动性过剩?
【案例二】 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现象
讨论题
我国的超额货币需求如果合理,货币供给是否要适 应这个现实?该怎样做?
货币均衡的实质是市场上商品供给和用货币购买力表示的 商品需求之间的均衡。
11
二、货币容纳量弹性
货币供应量同货币需要量在一定限度内的偏离 不至于引起市场物价和币值较大的波动,或者 说,两者在一定幅度内的偏离能够为经济运行 所容纳,这种现象称为市场货币容纳量弹性, 或称为货币供应量弹性。 货币容纳量弹性(Me)的计算公式为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货币供求与均衡)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3. 计算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7.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M=KPY属于( )的理论。
A.现金交易数量说B.现金余额数量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正确答案:B解析:剑桥方程式又称现金余额数量说,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知识模块:货币供求与均衡2.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 )的特点。
A.不稳定B.不确定C.相对稳定D.相对不稳定正确答案:C解析:弗里德曼认为恒久性收入是货币需求函数的决定性因素,而恒久性收入从长期来看是比较稳定的,因此货币需求函数相对稳定。
知识模块:货币供求与均衡3.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 )。
A.交易功能B.资产功能C.避险功能D.价格发现功能正确答案:B解析:剑桥方程式从人们对货币的偏好的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它将资产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资产,一类是人力财富。
所以它重视的是资产的功能。
知识模块:货币供求与均衡4.一般而言,货币供给方程中的高能货币取决于( )。
A.居民的行为B.企业的行为C.中央银行的行为D.商业银行的行为正确答案:C解析: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它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
知识模块:货币供求与均衡5.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的行为。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社会公众D.都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货币供求与均衡6.基础货币的构成部分包括( )。
①流通中的现金②活期存款③定期存款④银行存款准备金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正确答案:B解析:基础货币包括两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和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
知识模块:货币供求与均衡7.影响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因素有( )。
①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②市场利率的高低③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④非银行部门对定期存款的偏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A解析:超额存款准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准备金,商业银行衡量成本和收益以后决定超额存款准备,但是非银行部门的偏好不会影响超额存款准备。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十八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货币需求:有效需求、经济需求、派生需求。
2、货币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3、货币失衡:总量&结构性,央行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更多关注总量性失衡。
4、传统货币数量说(1)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2)庇古剑桥方程式:π=KY/M,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数量关系决定。
(3)二者本质一样,认为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货币需求函数:L=L1(Y)+L2(i)。
(2)货币需求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三个动机决定。
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投机动机构成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6、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恒久性收入(财富总额)、人力财富与货币需求成正比。
存款、债券、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7、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划分货币层次。
(1)M0=流通中的货币。
(2)M1=M0+单位活期存款,是狭义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
(3)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属于准货币。
8、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9、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掌握。
10、商业银行具有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其能力受以下因素的制约:存款准备金;提取现金数量;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
11、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B×K,其中B表示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
K表示货币乘数,即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
(1)萨缪尔森: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的上涨。
(2)马克思:由于纸币的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3)共同点:基本标志都是物价上涨。
13、通胀原因:(1)直接原因:过度信贷供给。
《金融基础》第8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由于流通中还存在着赊销及以物易物现象,货币必 要量公式又进一步演化
公式
货币必要量单位纸币的价值
=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的纸币总 量
马克思的纸币流通规律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MV=PT
•M表示货币的数量 •度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 •P表示物价水平 •T表示交易总量
▪Md= K PY
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货币需求理 论; 2.掌握货币供给机 制; 3.熟悉货币层次的 划分及依据; 4.理解货币供求均 衡的重要性。
1.掌握基础货币 的构成与投放机制; 2.能运用货币乘 数计算货币供应量; 3.理解体会派生 存款的创造过程; 4.能理解货币政 策。
Quality Objects [素质目标]
三、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给模型从整体视角出发,用一个精练的数学公式抽 象了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Ms B•m
Ms为货币供给量; B为基础货币; m为货币乘数。 该模型表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共同作用于货币供给
总量,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均呈正相关关系。
视频库
纪录片《货币战争》
视频
第三节 货币供给均衡
论证三 商品与货币交换后,
入流通的
商品退出流通,黄金
论证一
马克思的货币 需求理论
却留在流通之中使另 外的商品得以出售, 从而一定数量的黄金
流通几次,就可以使
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
商品价格有多大, 论证二 出售 就需要有多少金币
来实现它
公式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的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货币供给的过程分为两个紧密相连的部分: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8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题库及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一、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和。
它由商业银行的和流通中的所构成。
2.狭义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是、、及。
3.货币供给量是由及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4.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存量是与之乘积。
5.货币均衡是指和大体上相一致。
6.货币均衡是一个过程。
7.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8.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为,此点决定的利率为利率。
9.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来说是大于的典型表现。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前提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前市场利率比正常水平高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C.商业银行 D.监管当局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一定5.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确定7.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则货币供应量()。
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8.在货币供应量决定因素中,商业银行能控制的是〔〕。
A.基础货币 B .法定准备率C.现金比率D.超额准备率9.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中央银行向某商业银行发放100万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万B.900万C.99万D.1100万10.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100万用于发放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亿B.900亿C.99亿D.1100亿三、多项选选择题1.基础货币包括:()。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
----- 货币需求理论中所考察的货币,是从黄 金到摆脱黄金;从纸币到一切可称之为货 币的金融资产;从不能带来收益的货币到 可以带来收益的货币。
2. 然而,服务于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是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
比如,2001年6月份起,人民银行广 义货币供给 M2 的统计口径中就增加了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3. 需要研究的是金融资产交易的需求应如 何纳入货币需求模型。这要求严肃的科学 论证。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
1. 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 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称之为货币需求分析 的微观角度。
货币供给问题述要
1. 在剖析货币流通状态和货币政策决策中, 货币供给分析是与货币需求理论相对应的 另一个侧面。
2. 如何使货币供给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仍是需要经常研究探讨的课题。
货币供给的多重口径
1. 货币供给包括按口径依次加大的M1、 M2、M3……进行划分的若干层次。
2. 各国的货币口径大多不同,只有“通货” 和M1这两项大体一致。
3. 便于进行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货币政 策的操作,也是一项重要要求。
外国和IMF的M系列
1.美国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M1、M2、 M3和Debt。
2. 日本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M1、M2 +CD、M3+CD和“广义流动性”。
3. 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1991货币供给各 层次:M0、M2、M4、M4c和M5,没有 M1。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 财富两类。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 所以,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 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就越大;而非人 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相对越 小。这样,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 w 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
货币银行学教学课件-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一、货币供需失衡的校正
央行的任务:准确预测货币需求量;合理控制货币供 给量及在此基础上货币供给量的适量增长;灵活地调 节进入流通的货币供给量;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提 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的干预思路:权变法(逆经济风向而行的货币供 给控制)。经济运行中主要的冲击来自商品市场上的 各种干扰,其修复要经过较长时间,只有通过政府校 正才能较快慰平;
规则论(货币供给的适度增长控制)。在自然失业率下,国民经济运 行具有内在稳定性,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经济波动,经济发展与 经济政策都存在不确定性(如:知识的、外生变量的、认识上的、 时滞上的等),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具有彼此矛盾的多目标性,权变 可能加剧经济波动。“由立法 机关制定规则,命令货币当局来使 得货币数量按照具体的比例增长”(弗里德曼),当经济过旺时,货 币供给增长率低于货币需求增长,可以约束过旺;反之,当经济 过分萧条时,货币供给增长高于需求,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固定 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与最终产品的长期价格保持稳定为前提。
10、我国如何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
凯恩斯均衡(供给大于需求的需求约束型)与凯恩斯失 衡
需求约束型经济中普遍存在非自愿失业和非自愿的 商品过剩。凯恩斯 均衡是指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非 充分就业均衡,相对应的凯恩斯失衡是指除凯恩斯均 衡之处的状态
科尔纳均衡(需求大于供给的资源约束型)与科尔纳失 衡
广义的均衡和正常状态下的均衡。前者 指短缺和滞存都不超过一定幅度时的均衡,后者指均 衡本身是一种正常状态。科尔纳均衡是一种广义的均 衡与正常状态下均衡的有机结合,习惯上称其为非瓦 尔拉斯均衡。科尔纳失衡是指短缺和滞存都 超过一 定幅度,或经济运行处于不正常状态。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传统货币数量说: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MV=PT M货币量V货币流通速度P物价水平T商品和劳务交易量)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庇古)反映的是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
公式:π=(K*Y)/M (Y 总资源(总收入)K 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M 名义货币供给π货币价值K*Y真实货币需求。
)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指出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前两者构成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投机动机(构成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等三类动机决定的。
3、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中的三个因素:财富总额与财富构成、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其他因素。
4、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因其流动性较强,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的对象。
5、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6、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用B表示。
7、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要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这个倍数被称为货币乘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一般用K表示。
8、货币供应量公式:M=B*K
9、通货膨胀类型:
成因划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表现形式:公开型通货膨胀;抑制型通货膨胀
10、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愿意并且能够持有货币的数量。
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是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一、填空题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P228)2.在划分货币层次时,要有一个划分的标准,一般是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
(P229)3.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
(P230)4.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即为派生存款。
(P230)5.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P230)6.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
(P230)7.目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
(P232)8.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P232)9.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P233)10.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P239)11.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
(P242)M)与货币需求12.所谓货币均衡,是指从某一时期来看,货币供给量(SM)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
(P251)量(d13.通常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是否基本稳定。
(P252)二、单项选择题1.(B)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
(P228)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 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 D.都不是2.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是(C)。
(p229)A.安全性 B.收益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3.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现金和存款)是由(A)创造的。
(P232)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C.资本市场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B)。
宋平-第1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一)早期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与评述
2.剑桥方程式:Md=kPY (微观视角)
Md:名义货币需求 P:价格水平 Y:真实收入 k: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
与费雪交易方程式相比,剑桥方程式的创新在于: ①在考虑货币交易媒介职能的基础上,开始关注货
币的价值贮藏职能。 ②考虑公众心理因素影响。
调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在分析市场供求、收入及财富 指标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 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微观视角的货币需求分析则是从社会经济个体出发,分析 各部门(个人、企业等)的持币动机和持币行为,研究一个 经济单位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 需要持有的货币量。
18
货币乘数m
狭义货币供给M1、货币乘数m和基础货币B之间的关系: M1 =mB
假定公众意愿持有的现金水平C及超额准备金ER与各类存款 D同比例增长。法定准备金RR,准备金R,法定准备金r. c = {C/D} =现金比率 e = {ER/D} = 超额准备金比率 d={Dd/D}=活期存款占各类存款的比率
1 8 0 0109095 60750.5 23987.1 7885.3
1 6 0 0109096 76094.9 28514.8
8802
1 4 0 0109097 90995.3 34826.3 10177.6
1 2 0 0109098 104498.5 38953.7 11204.2
1 0 0 0109099 119897.9 45837.2 13455.5
m
Ms B
Hale Waihona Puke CD CRC 1 D CR
DD
货币供求与均衡真题及答案解析

货币供求与均衡真题及答案解析(1/8)单选题第1题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
A.同方向B.反方向C.无任何直接关系D.A与B都可能下一题(2/8)单选题第2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 )。
A.汇率B.流通速度C.名义利率D.实际利率上一题下一题(3/8)单选题第3题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M2等于Ml与准货币的加总,准货币包括( )。
A.长期存款B.短期存款C.长短期存款之和D.公众持有的现金上一题下一题(4/8)单选题第4题西方学者所主张的货币层次划分依据是( )。
A.购买力B.支付便利性C.流动性D.金融资产期限上一题下一题(5/8)单选题第5题属于M2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是指( )。
A.现金B.现金十支票存款C.现金十支票存款十定期存款十储蓄存款D.现金十支票存款十定期存款上一题下一题(6/8)单选题第6题决定货币M1数量时,主要由商业银行控制的因素有( )。
A.存款准备金率B.基础货币C.超额准备金率D.现金漏损率上一题下一题(7/8)单选题第7题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扩大总需求会使( )。
A.国民收入增加B.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利率下降D.物价水平下降上一题下一题(8/8)单选题第8题对债券有超额需求说明( )。
A.对货币存在超额需求B.货币市场均衡C.货币发行不足D.货币发行过度上一题下一题(1/1)多选题第9题下列属于影响货币需求的机会成本变量的是( )。
A.利率B.收入C.物价变动率D.财富E.制度因素上一题下一题(1/1)名词解释第10题相机抉择________上一题下一题(1/3)简答题第11题请运用通货膨胀理论,分析2010年是否存在着通货膨胀预期?如果存在,起因是什么?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________上一题下一题(2/3)简答题第12题西方和我国,对通货膨胀的成因有种种理论概括,从理论规范的要求出发,你认为归纳为几条比较适当?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状况,分析应采取何种政策治理通货膨胀?________上一题下一题(3/3)简答题第13题分析当今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来源和应对之策。
货币银行学7-9章

第七章货币供求与均衡第一节货币层次的划分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货币的流动性。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1.有利于观察经济运行状况;2.有利于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1.M0=流通中的现金2.M1= M0+活期存款3.M2= M1+准货币准货币包括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各种可以提取的“通知放款”以及各种短期的信用工具如短期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等。
(二)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1.M1=流通中通货+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旅行支票2.M2= 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储蓄存款+个人货币市场货币基金+隔夜回购协议3.M3= M2+长期存款+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法人货币市场基金+长于隔夜的回购协议4.L= 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等(三)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1.M1=现金+活期存款2.M2= M1+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存款+可转让存单3.M3= M2+邮政、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和劳动金库的存款+货币信托和贷款信托4.广义流动性= M3+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等。
(四)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1.M0=流通中的现金2.M1= M0+活期存款3.M2= 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第二节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概述(一)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二)货币需求的分类1.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2.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3.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
(三)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1.从宏观角度看(1)全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量;(2)市场上商品供求结构;(3)价格水平;(4)收入的分配结构;(5)货币流通速度;(6)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7)其他因素:人口密度、生产周期、社会分工等。
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当资源充分闲 置时,Ms增加,总供给 置时,Ms增加, ,Ms增加 增加,但价格不变. 增加,但价格不变.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潜在资源仍可 利用时, Ms增加 增加, 利用时, Ms增加,总供 给继续增加, 给继续增加,但价格陆 续上升. 续上升. 第三阶段:资源无闲置时, 第三阶段:资源无闲置时, Ms增加 总供给不变, 增加, Ms增加,总供给不变, 而价格直线上升. 而价格直线上升.
4.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 4.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 四边联动关系
市场供求
S
D
货币供求
Md
Ms
◆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有早期的
马克思的“ “面纱论” 、马克思的“第一推 面纱论” 动力论” 现代经济学的“ 动力论” 、现代经济学的“三阶 段论”等各种学说. 段论”等各种学说.
货币扩张对总供给影响的三阶段
二、我国集中计划体制下的货币供求状 况 1. 特点: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特点: 2. 原因: 原因: 微观主体投资饥渴和预算软约束 造成货币供给过多 。
三、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问题 表现的差异 主要矛盾不同: ◆主要矛盾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货 币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的现象可以 交替出现; 交替出现;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均 衡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供大于求. 衡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供大于求.
第二节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
一、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1.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 . 系 货币供给是社会总需求的载 体,货币供给决定社会总需求 。
2.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 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3.货币供给与总供给 主要说明货币供给对总供给 有否能动作用. 有否能动作用.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2018/7/26
1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第三节
货币供给
货币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通过对各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 性的综合衡量后所确定的最优资产组合中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可分为对交易媒介的需求和对资产形式的需求 货币需求函数是以货币需求作为因变量,以决定或影响货 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建立起来的函数关系式。 一、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三、现代货币数量论
而货币流量则是指按一定时期计算的货币周转总额,货币 流量的大小等于货币供给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量两者的联系是:货币流量的大小等于货币 供给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 两者的区别是:
①一个是某一时点的量(货币供给量);一个是某一时期的量 (货币流量)
②两者在数量上不等,也绝非按一定比例、同一方向进行变动。 当货币存量较多时,由于货币周转速度减慢,而使货币流量较 少;当货币存量较少时,由于货币周转速度加快,而使货币流 量较多
2018/7/26
7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结论:
1、把利率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考虑进来是凯恩斯的 一大创举。他将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作为其宏观经济理论 的重要支点,并以此来攻击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由于市场利率往往有较大的波动, 受其影响,人们对货币这种资产的需求也会有较大的波动。而 且,由于人们对于安全利率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货币需 求函数本身也是不稳定的。因此,货币需求不仅是波动的,而 且是难以预测的。 货币需求对利率是否敏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因此 它也成为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长期争论的焦点。 2. 政策性结论: (1)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 量,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2)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不能降低时,货币政 策失效,需要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金融学基础 第六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 1.货币需求: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 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 量。
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的特点:
(1)是个存量概念。特定时点和空间,社会各部门的全
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2)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 前提。 (3)不仅指现金,而且包括存款货币。 (4)既包括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也包括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
货币供给(MS),货币需求(Md),社会总供给(AS),社 会总需求(AD)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
在上述关系图中,如果有AS=AD,则有MS=Md。可见,社会总 供求的均衡与货币供求均衡密切相关。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理论提出的背景介绍 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通货膨胀成 为西方经济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出发点 • 弗里德曼继承了凯恩斯等人把货币看成 一种资产的观点,从而把货币需求当作 财富所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加以考察。 • 与凯恩斯不同的是,弗里德曼并不把资 产选择的范围仅限于货币和债券之间, 而是把债券、股票,以及各种实物都列 为可替代货币的资产,从而使资产选择 的范围大大扩大,并从中得出了与凯恩 斯主义者截然不同的结论。
四、银行是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的主体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对货币供 给的作用 商业银行通过广泛吸纳原始存款,再 造派生存款投放市场,从而影响货币供 给量的。
(二)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给的主体,主要
通过调整、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 币的能力及行为实现其在货币供给过 程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发展阶段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商品总量决定着流通中货
币需要量。
可编辑ppt
4
2、纸币流通规律 单位纸币代表的金属货币量= 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可编辑ppt
5
(二)费雪现金交易方程式
欧文·费雪——1911年《货币的购买力》
1、研究出发点: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
2、公式:
MV=PT
• 货币的两个属性:交易媒介(与收入成正 比)、财富储藏(与财富水平相关)
• 现金余额方程式:M=KPY
Y表示实际收入,P表示价格水平,PY表示 名义收入,k表示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 收入的比率,
可编辑ppt
9
(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1、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 (1)交易动机——交易性需求与收入正相关 (2)预防动机——预防性需求与收入正相关 (3)投机动机——投机性需求跟利率成反向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以库存现金 或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形式持有的流动 资产。
可编辑ppt
7
(2)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 交易量T变动极小,也可视为常数。
(3)一般物价水平P完全是被动的,其 变化由其他因素决定,而P对其他因素 没有影响。
结论:货币供应量变化将引起一般物价 水平的同比例的变化
可编辑ppt
8
(三)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方程式
• 强调人们对货币的主观需求因素
货可币编辑持ppt有量。
3
二、货币需求理论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流通规律
P•Q M= V
其中,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量,P为商品价格,Q为商品的
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公式表明,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商
品价格、商品数量成正相关,而与流通速度反相关。由于金本
位制条件下,商品价格相对稳定,而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的经
关系 2、货币需求函数
L=L1+L2 =L1(Y)+L2(i) 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是利息率的减函数。
可编辑ppt
10
3、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降到一定的低点后, 人们的货币需求可能变得无限大,此时如果中 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将全部被货币需求所吸 收,从而对市场利率不起作用。
i
L M0 M1
流动性陷阱
可编辑ppt
13
决定货币需求 的主要因素
弗里德曼 永久性收入
凯恩斯 利率
货币需求函数 的特点
货币需求稳定
货币需求不稳 定,与名义收 入PY之间不存 在稳定关系
政策含义
货币供给应与经济增 长保持一致,要遵从 规则,相对稳定
可编辑ppt
货币供给要遵 从政策需要, 相机抉择
14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1、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 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 货币的行为
2、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是被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
府部门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
务总量。
可编辑ppt
15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划分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为什么要划分货币供给层次?
可编辑ppt
16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
i1
O
流动性陷可阱编辑图ppt 示
Q
11
4、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鲍莫尔的“平方根定律” (2)惠伦模型 (3)托宾模型
可编辑ppt
12
(五)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M P d f y,w ,rm ,re,rb,1 p dd p ,u t
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需求是利率和资产收益 率的函数;利率直接影响金融资产收益,间接 影响实物资产,而收益率的变动,则直接影响 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从而影响人们的手持货 币数量。
可编辑ppt
18
• M3=M2+大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 金金额(机构所有)+定期回购协议+ 定期欧洲美元
• L=M3+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非银行公 众持有的储蓄券+银行承兑票据
可编辑ppt
19
3、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 M0=流通中现金
• M1=M0+活期存款
•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主要内容:
1、货币层次的划分
2、货币需求的含义
3、货币需求理论
4、商业银行信用创造机制
5、货币供给模型
6、货币均衡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 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 币形式保有财产的需要。
可编辑ppt
2
货币 需求
宏观 货币 需求
微观 货币 需求
实际 货币 需求
名义 货币 需求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 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所必 需的货币量。
从企业、个人或家庭等微观主体 角度进行考察,分析微观主体持 币需求。
各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所持有的货 币量在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余额。
个人或家庭、企业等经济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或
整个国家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
• M1狭义货币量,M2广义货币量,M2-M1 准货币
可编辑ppt
20
三、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在发达的银行制度下,客户之间的支付普 遍采取转帐结算的方式,通过存款货币的 转移完成支付,而不再使用现金。与此相 适应,银行向客户发放的贷款也首先形成 客户在银行的 存款,然后客户再用这部分 存款去进行支付,使得其他客户的存款增 加,这样,银行贷款增加,引起客户存款 增加,存款货币也就被创造出来了。
通货: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货币:通货+活期存款 准货币: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外币存款
可编辑ppt
17
2、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 M1=通货+旅行支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 款+其他与活期存款性质相似的存款
• 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货币 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金额 +隔夜回购协议+隔夜欧洲美元
M: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价格平均数;
T:商品交易量。
可编辑ppt
6
3、假设及结论 假设:
(1)货币流通速度V是由社会惯例、个人习惯、 基数发展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决定的。 由于这些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在长期内 变动也极慢,因此,V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可 视为不变的常数。
可编辑ppt
21
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的客户以现金形式存 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派生存款是由银行的贷款、贴现和投资 等行为而引起的存款。
• 原始存款的发生只改变货币的存在形式, 而不改变货币的总量。
• 派生存款的发生意味着货币总量的增加。
可编辑ppt
22
2、存款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