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玉米生产操作规程

01玉米生产操作规程1.目的通过建立对玉米生产管理规程,明确有机产品生产对玉米生产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对有机产品生产所需玉米生产管理。
3.职责本规程由生产部归口管理。
4、内容4.1 有机玉米地环境条件4.1.1产地环境基本要求有机种植生产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按照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并在基地周边安排10m宽的缓冲区,防止受到临近地区使用禁用物质的污染。
对可能使用禁用物质或受到污染的产地水域,应进行环境质量检测,大气土壤和水质应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要求。
4.1.2 气候条件无霜期110天以上,年大于2℃活动积温2100℃以上,年降雨量250mm以上。
4.1.3 土壤条件产地土壤元素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重金属矿山,无农药残留污染,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3%以上,pH值6.5~7.5。
4.1.4 地表水、地下水质清洁无污染水域或水域上有没有对该产地构成威胁的污染源,水质质量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要求。
4.2 选地4.2.1 选地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旱涝保收的地块。
4.2.2 选茬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黄豆、小麦、马铃薯或肥沃的玉米茬等茬。
4.2.3 耕整地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结合的土壤耕作制。
4.2.3.1 伏秋翻整地耕翻深度20~23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垈、无坷拉,翻后耙耢,及时起垄镇压。
4.2.3.2 耙茬深松整地一般适用于土壤墒情较好软茬,现灭茬,深松垄台,然后耢平,起垄镇压,严防跑墒。
深松整地,现松原垄沟,在破原垄台合成新垄,及时镇压。
4.3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4.3.1 品种选择根据有机青贮玉米生产区域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抗病虫害逆行强、高产、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的优良品种,当地青贮玉米东棱白为首选。
4.3.2 种子质量种子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低于14%,质量达到国家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操作规程一、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1、有机生产用种由农场统一提供。
2、种子在经过机械清选后,进行人工粒选,剔除破碎粒、病斑粒、虫蚀粒、青秕粒和其它杂质。
精选后的种子应达二级良种以上,纯度为98%,净度99%,发芽率97%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2%。
二、选地玉米对前茬的要求不严格,在轮作体系中以小麦茬为好,选择土壤肥沃,耕层较深厚,地势平坦,病、虫、草害较轻的地号,以减少田间病、虫害的发生。
三、整地我场春旱年份较多,因此整地以保墒为基本原则,同时要使土壤细碎平整,以松耙整地为主,实行秋整地、秋起垄,深松深度为30-35cm,不重不漏,深度均匀,要求打破犁底层。
耕翻、深松、旋耕要及时耙地,防止跑墒,形成干坷垃,第一遍用圆盘重耙,耙深12-15厘米,第二、三遍用轻耙,耙深8-12厘米,耙透耙碎,不重不漏。
起垄高度要在20cm以上,春季土壤化冻5cm时,进行垄体镇压,达到保墒的目的。
三、播种1、播种时期当春季气温稳定通过6-8℃时即可开始玉米播种,尾山农场的大豆播种适期是在5月5日-5月10日。
早熟品种晚播,晚熟品种早播,土壤墒情好可适当晚播,反之则抢早播种。
2、播种方法采用气吸式精量点播机垄上(1.1米垄上双行)精量点播,播种深度控制在压后3-4cm,播后及时镇压。
3、种植密度密度因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栽培方法而不同,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早熟宜密、晚晚宜稀,早播宜稀、晚熟宜密,平作宜密、垄作宜稀,分枝型宜稀、收敛型宜密。
尾山农场栽培密度为每公顷9万株。
四、施肥开荒年限在三年以内的不施肥,熟地上进行生产的,施腐熟的农家肥3500公斤/亩,在秋后整地或春整地之前均匀撒施,结合翻耙地使农家肥在耕层混匀。
五、田间管理1、除草:采取机械、人工灭草相结合的除草方法,做到田间无杂草。
⑴从玉米出苗后即可开始人工除草,人工铲地2—3次,人工拿大草1-2次,做到田间无杂草。
⑵垄作的作物生育期间应进行三遍中耕,第一遍中耕(深松)带双杆尺垄沟深松,深度35厘米以上;第二遍中耕带三杆尺、起垄铧、挡土板起到碎土、灭草、培土作用;第三遍(最后一遍)中耕带深松尺、覆土铧进行高培土,深松、灭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抗倒伏。
无公害食品水果型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食品水果型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水果型甜玉米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贮藏、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无公害食品水果型甜玉米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水果型甜玉米水果型甜玉米是指适合生食的一种超甜玉米,是菜用玉米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产地环境4.1产地选择环境良好,没有工业“三废”及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
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10的要求。
4.2气候条件积温在1800℃以上。
4.3土壤条件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1%以上,pH值6.5~8。
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符合NY501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
4.4空气条件空气质量符合NY5010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
4.5水质条件有灌溉条件的灌溉水质符合NY5010的规定要求。
5播前准备5.1品种选择选择专用水果型甜玉米品种作为种植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
5.2选地与隔离5.2.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
5.2.2隔离:水果型甜玉米和其他玉米品种隔离距离不少于300m;采用时间隔离时和其他玉米品种播期至少相差25d。
5.3种子处理精选种子,进行晾晒和发芽试验,并用专用种衣剂包衣处理。
5.4整地播前使土地平整、土壤细碎无坷垃、活土层深厚、上虚下实,达到播种要求。
6播种6.1播种时间6.1.1春播当5cm土壤耕层日平均地温稳定通过12℃时适宜播种。
无公害食物_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食物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物玉米生产的环境产地条件、种子及其处置、选地、选茬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治理及产品质量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吉林省无公害食物玉米的生产。
2、产地环境: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2%以上,PH 值7左右。
3、种子及其处置:
品种选择
依照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行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本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50℃的优良品种。
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6%。
种子处置
晒种
播前15天将种子晾晒2---3天。
试芽。
有机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有机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篇:有机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机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品种选择和栽培方式选用抗病虫害、抗逆性好、脱水快及内在品质好的郑单958、浚单29等中早熟品种。
基地种植的品种有质量检验机构给出的品种非转基因的检验报告方可种植。
播种采用40∕80的宽窄行方式,播量3—4斤左右。
二、基地选择基地应地势开阔、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其生态环境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pH 值以6.5~7.5为宜且土质较疏松;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基地土地应是连片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隔离,如:河流、山丘、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等。
三、病虫草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病虫草害防治原则。
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所有化学合成的农药,可以用石灰、硫黄、波尔多液、氢氧化铜、硫酸铜、醋、高锰酸钾、植物制剂、微生物及其发酵产品。
1.虫害防治:(1)粘虫的防治: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粘虫时达到防治指标。
进行人工捕杀。
(2)玉米螟的防治:高压汞灯防治,当地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日期,每晚9时到次日4时,小雨仍可开灯。
赤眼蜂防治,于玉米螟卵盛期在田间一次或两次放蜂,每亩1.5万头。
Bt乳剂防治,在玉米为心叶末期(5%抽雄)每亩0.2公斤的颗粒剂撒放或兑水30公斤喷雾。
2.病害防治:(1)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采用氢氧化铜、高锰酸钾等进行喷雾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防治,采用植物制剂进行种子包衣防治(2)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透光通风,增强玉米抗病性。
发病重的玉米连同周边土壤及时清除出地块。
3.杂草防治:(1)播种时提倡使用小麦秸秆还田覆盖杂草。
A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ICS备案号:DB2312A 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绥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312/T 003—2003《绥化市A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与DB2312/T 003—2003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新了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定义;——提高了种子质量标准;——修改了化肥施用量和追肥比例;——提高了播种地温指标;——取消了人工播种方法和人工收获作业;——取消了铲趟作业,增加了机械中耕作业;——增加了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增加了建立田间生产档案。
本标准由绥化市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绥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绥化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占军、李春虎、王秀梅、姜树丰、郑宏伟、刘凤芳、甄士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2312/T 003-2003。
A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绥化市A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条件、品种选择及其处理、选地、选茬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田建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绥化市A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标准禾谷类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NY/T 393 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NY/T 1876 喷杆喷雾机安全使用技术规范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鲜食型糯玉米无公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鲜食型糯玉米是由普通玉米发生突变再经人工选育而成的新类型,其籽粒胚乳淀粉为100%的支链淀粉,煮熟后粘软而富有糯性,俗称粘玉米。
其鲜嫩果穗蒸煮后具有甜、嫩、香、软的特点,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深受百姓欢迎的粮食兼蔬菜作物。
另外由于糯玉米籽粒中淀粉完全由支链淀粉构成,使其在食用品质和工业生产中具有特殊的用途[1-2]。
糯玉米无论是鲜嫩果穗、成熟籽粒还是茎秆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合理加工利用可大大提高种植、加工、销售者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营养型、保健型、风味型的食品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鲜食玉米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同时也对其食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鲜食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
然而目前我国糯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产量和品质不能兼顾、种植效益低等问题[4-6],主要体现在:一是优质品种较少,产品类型单一,良种良法不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难以推广应用,新品种增产潜力不能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
二是种植效益较差,很多地区以零星种植为主,没有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栽培管理措施粗放,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施用比例不当、盲目施肥、化学农药乱用、滥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单产水平较低,商品品质较差,进而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鉴于此,笔者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研究,结合实际,总结出了无公害鲜食糯玉米生产技术,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
1土壤选择无公害糯玉米生产基地应远离污染源,基地5km 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 5332-2006)的要求[7]。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结构疏松、能排能灌的沙壤土和壤土,土壤pH 在6.5~7.0、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速效氮80mg/g 以上、速效磷25mg/g 以上、速效钾110mg/g 以上、光照充足、保水耐旱又便于排水的耕地。
2品种选择应选择在当地种植综合性状表现较突出、经过审定或认定的品种,不可选用市场上小包装、无品名的劣质玉米种。
简述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

简述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摘要】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包括:选地整地、选用品种、种子处理、播种、种植密度、施肥、田间管理与收获。
【关键词】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规范要求玉米无公害生产技术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产地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3095、GB~618要求,并按NY/T394、NY/T393要求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产品中农药、重金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有害微生物的残留,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技术环节最大限度地控制化肥用量,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防止收、贮、.销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1.选地与整地1.1选地选择土壤PH6.5-7.0,有机质含量>1.5%,全氮>0.05%,速效磷(P205)>20mg /kg,速效钾>120mg/kg,耕层深度大于20cm,保水保肥,排水条件较好的中、上等肥力的地块,以黑土、黑钙土、淡黑钙土、冲积土和厚层草甸土等土壤为好,同品种连作周期不超过两年。
1.2整地1.2.1秋翻秋整地二到三年轮翻一次。
前作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秋翻,做到根茬翻埋良好,耕深18-25cm,耕后及时耙、压,注意保墒,在秋季达到可播种状态。
1.2.2秋翻春整地秋翻地,待土壤化冻15cm左右时,就要耙、耢、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1.2.3低洼地块最好是秋打垄,便于晒垡散水。
1.2.4顶浆打垄:春季土壤化冻15cm深时,在已清除根茬的地块上实行三犁成垄,深施底肥,随打垄、随镇压,以待播种。
2.选用品种及种子处理2.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经国家和省种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育后期保绿期长的优良品种,水肥条件好的地块以耐密和半耐密型品种为主。
2.2种子质量种子选用经国家和省种子审定部门通过并符合标准、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种子。
2.3种子处理2.3.1试芽:播种前15d进行一次发芽试验。
2.3.2晒种:播种前3-5d选无风晴天把种子摊开在干燥向阳处晒2-3d。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范图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玉米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及其处理、选地、选茬和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包装、贮藏和运输及质量追溯体系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玉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 粮食作物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 绿色食品贮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产地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4种子及其处理4.1品种选择根据生态条件,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的非转基因、高产、优质、适应性及抗病虫性强、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的优良品种。
4.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
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含水量不高于16%,另外,发芽率90%以上。
4.3种子处理4.3.1种子精选播种前要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种子,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碎粒和杂质。
4.3. 2晒种播前15d,选择晴朗微风天气,将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面或席上晾晒2d~3d,并经常翻动,白天晾晒、晚上收起。
4.3. 3发芽率测定前10-15进行次一2次发试验,测定发芽率4.3.4药剂处理选择符合NY/T393要求农药进行药剂处理——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可选用含有死成份的种农剂进行种子色表——丝黑穗病较重的地块,可用成悬浮种衣剂或可湿性粉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地下害虫重、玉米丝黑穗病也重的地块,可采用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播种时再用辛硫磷颗粒剂随种肥下地。
5.选地、选茬和整地5.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A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播种前 15d 进行发芽试验,选晴朗微风天气,连续晒种 2d~3d。
1
DB2303/T 001—2015 4.2.2 药剂处理 4.2.2.1 药剂选用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3—2014 的要求。 4.2.2.2 药剂使用
地下害虫或苗期害虫严重的地块用 40kg 水兑 50%辛硫磷乳油 1kg 闷种 400kg;地下害虫严重丝黑穗 病也较重的地块干种下地可用 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 0.4%拌种,播种时再用辛硫磷颗粒剂 2kg/667m2~ 3kg/667m2 随种肥下地。
DB2303
鸡西市地方标准
DB 2303/T 001—2015
代替 DB2303/T 009—2009
A 级绿色食品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15 - 06 - 30 发布
2015 - 07 - 01 实施Βιβλιοθήκη 鸡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2303/T 001—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 DB2303/T 001—2009《A 级绿色食品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由鸡西市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鸡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玉奎、韩文兰、宋哲洙、张涣柱、尤庆喜、姜海洋。 本标准首次发于 2003 年 5 月 1 日。
5 播种
5.1 选地与整地 选熟土层 20cm 以上、肥力中上等地块,避免重茬,土壤耕翻或深松 20cm 以上。
5.2 施肥 5.2.1 要求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4—2014 的要求。 5.2.2 测土配方施肥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范图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玉米生产得产地环境、种子及其处理、选地、选茬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包装、贮藏与运输及质量追溯体系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玉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得应用就是必不可少得。
凡就是注日期得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得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得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 (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 绿色食品贮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产地应符合NY/T391得要求。
4种子及其处理4.1品种选择根据生态条件,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得非转基因、高产、优质、适应性及抗病虫性强、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得优良品种。
4。
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得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含水量不高于16%,另外,发芽率90%以上。
4、3种子处理4。
3.1种子精选播种前要进行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种子,剔除病斑粒、虫蚀粒、破碎粒与杂质。
4.3.2晒种播前15d,选择晴朗微风天气,将种子摊在干燥向阳得地面或席上晾晒2d~3d,并经常翻动,白天晾晒、晚上收起。
4.3。
3发芽率测定前10-15进行次一2次发试验,测定发芽率4.3.4药剂处理选择符合NY/T393要求农药进行药剂处理——地下害虫较重得地块,可选用含有死成份得种农剂进行种子色表——丝黑穗病较重得地块,可用成悬浮种衣剂或可湿性粉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地下害虫重、玉米丝黑穗病也重得地块,可采用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播种时再用辛硫磷颗粒剂随种肥下地。
5、选地、选茬与整地5.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得土壤。
无公害鲜食玉米生产操作规程

无公害鲜食玉米生产操作规程无公害鲜食玉米生产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合作社鲜玉米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和产量、品质、包装、贮存要求。
2、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GB4285农药平安使用标准GB4404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标准GB/T8321〔所有局部〕农药合理使用准那么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那么——通那么NY5200无公害食品鲜食玉米NY/T5332-2006无公害食品**作物产地环境条件DB44/T279-2005甜玉米鲜苞3、产地要求 3.1产地环境产地的环境必须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产地的灌溉水、大气、土壤必须符合NY/T5332的规定。
3.2产地隔离产地必须有200m以上的空间隔离或50m以上的天然屏障隔离;时间隔离以错开花期15d以上〔视播种季节及各品种熟期而定〕;不同基因类型、不同籽粒颜色的甜玉米品种,不要种植在一起,以防止串粉变质,确保甜玉米各品种的固有品质特性。
4、产地目标及质量要求 4.1产量目标每667m2甜玉米鲜穗产量到达800kg以上,每穗鲜重到达250g以上。
4.2种植密度种植密度视品种、季节和土壤条件而定,一般每667m2种植密度为3000~3500株,矮杆紧凑型品种可3500~4500株,每一单株留1穗或2穗。
4.3鲜穗质量符合NY500或DB44/T279标准;其品质定等指标达一等品以上;鲜食标准平安应符合GB2762和GB2763的规定。
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新丰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农产品质量技术宣传资料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玉米产地环境,农药、肥料的使用以及栽培技术;本标准适用江苏省盐城区域内无公害玉米生产;2规范性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鼓励使用标准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1353-1999玉米DB14/86-2001无公害农产品DB14/87-200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3无公害玉米质量标准应符合GB1353-1999、DB14/86-2001中第5.2条规定;强筋小麦应符合DB/T17892的规定;4产地环境要求应符合DB14/87-2001中3.1-3.4条规定;5栽培技术5.1选地要求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层80厘米以上,熟土24厘米以上;土壤通透性好,松紧度适宜;土壤有机质11-15g/kg,全氮0.7mg/kg,水解氮45-55mg/kg,有效磷15-25mg/kg,速效钾100mg/kg以上;5.2耕作整地5.2.1深耕施肥肥料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DB14/87-2001中第5章的规定;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深耕,耕深25cm以上,结合深耕每亩施入有机肥4000-5000kg,过磷酸钙50kg;耕后耙耱保墒;有灌溉条件的可在封冻前浇足底墒水;5.2.2春季浅耕耙耱早春顶凌耙耱,遇雨即耙;播前浅耕,耕深15cm,每亩施60kg碳酸氢铵作底肥,耕后耙耱,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无坷拉,无根茬,无杂草,无沟壕,上虚下实,0-10cm土壤含水量12%以上的标准;5.3选种及种子处理5.3.1选种选择优质、高产、多抗的玉米品种,如苏玉19、苏玉20、苏玉23号等;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5.3.2种子处理5.3.2.1晒种播种前选晴朗天气,摊薄连续晒2-3天,并经常翻动,使种子晒匀、晒透;5.3.2.2浸种冷浸:冷水浸种12-24小时;温浸:用摄氏55-58度的温水浸种6-12小时;5.3.2.3药剂拌种见6.2.2.1.5.3.2.4锌肥拌种每10kg种子用硫酸锌60-80g,将硫酸锌溶于1kg水中,随后边洒边拌,使肥液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拌好的种子晾干后播种;5.3.2.5推荐使用包衣种子种衣剂成分不含高毒、高残留物质;5.4播种5.4.1播期土壤5-10cm地温稳定在摄氏10度以上时,作为始播期;5.4.2播量每亩用种量2.5-3kg;5.4.3播种方式机播或耧播;宽窄行种植,宽行60cm,窄行40cm;5.4.4播深4-6cm;墒情好、黏土地宜浅,沙壤土、墒情差宜深,5.4.5施种肥每亩用8-10kg尿素或磷酸二铵作种肥,穴施或条施;种肥应于种子隔离或与土壤混合;5.5田间管理措施5.5.1幼苗期管理出苗至拔节5.5.1.1查苗、补苗齐苗后发现缺苗及时催芽补种或移苗;在幼苗3-4叶时,选用壮苗在雨天或阴天午后带土移栽,移栽后加强管理,促苗尽快恢复成长,防止田间出现大小苗;5.5.1.2间苗、定苗3-4叶进行间苗,6叶时定苗,去弱留壮,大小一致,株距35-40cm,每亩留苗3200-3500株,高产田可达到3800株;5.5.1.3中耕苗期进行2-3次;第一次结合间苗钱中耕,深度以3-5cm为宜;拔节前第二次中耕,深度以5-8cm,苗旁宜浅,行间宜深;遇雨后应及时中耕破板;5.5.1.4追肥浇水定苗后对一些肥力不足,长势偏弱的地块,结合中耕每亩施尿素10kg;5.5.2穗期管理拔节至抽雄5.5.2.1追肥、浇水拔节后每亩追施尿素10-15kg,有条件的地块遇旱应及时浇水;5.5.2.2去除分蘖玉米拔节前,及时掰除茎杆基部分蘖;5.5.2.3中耕培土拔节后结合追肥深中耕,深度7-8cm;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培土高度10-15cm;5.5.2.4化控玉米大喇叭口末期,田间0.1-0.3%的植株已见雄穗时,每亩用30ml健壮素兑水15-20kg均匀喷于玉米植株的上部叶片,做到不重不漏;5.5.3花粒期管理抽穗至成熟5.5.3.1补施粒肥发现叶片变黄,植株脱肥时,每亩追施尿素5-8kg,或在授粉后,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g加尿素2kg,兑水100kg叶面喷施;5.5.3.2隔行去雄当雄穗抽出三分之一时,每隔1-2行去一行熊穗,去雄时防止带出顶叶;5.5.4适时收获蜡熟末期为收获适期;当穗位以上绿叶较多、以下绿叶较少,果穗苞叶从青绿变为黄绿色,籽粒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和形态,籽粒顶部用手指甲不易掐出印迹时,及时收获;6病虫草害防治6.1主要病虫草害种类6.1.1主要病害种类大、小斑病、病毒病包括矮花叶病、粗缩病、丝黑穗病、黑粉病;6.1.2主要虫害种类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粘虫、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6.1.3草害种类藜、马刺苋、苍耳、刺儿菜等;6.2防治措施病虫草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采用抗耐品种为主,以栽培防治为重点,物理、化学防治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6.2.1.1选用抗病品种;6.2.1.2适时早播,平衡施肥,加强管理,及时中耕、施肥、浇水,培育壮苗,增强抗病虫能力;6.2.1.3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秸秆根茬,消除田边杂草,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深翻消灭部分病原和虫源; 6.2.1.4实施轮作,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施带病原虫源的厩肥;6.2.2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1-GBT8321.6的规定;6.2.2.1种子处理用种子量0.2-0.3%的多菌灵或7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丝黑穗病、黑粉病;采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0.2%拌种,也可以用10%辛硫磷颗粒剂1kg加细土50-60kg,拌成毒土,播前浅犁时施入犁沟,防治地下害虫;田间防治6.2.2.2.1大、小斑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5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0倍液等,在达到防治指标时开始喷药;以后间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每亩喷药液量100kg;6.2.2.2.2穗部病害丝黑穗病、黑粉病农业防治和种子处理相结合;见6.2.2.1;6.2.2.2.3病毒病矮花叶病、粗缩病铲除田间、地头路边杂草,消灭传毒昆虫为主,见6.2.2.2.5.发现病株要拔除,立即浇水施肥,并选用病毒A、83增抗剂等,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3次,喷时药液中加入少量的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微肥;6.2.2.2.4玉米螟心叶期防治:有虫株率达5-10%时,用50%辛硫磷乳油0.7kg加水10kg,稀释后拌入50kg煤渣颗粒,每株2g灌心;孕穗期防治:玉米螟幼虫钻入雄穗苞叶内,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600倍液,滴于雌穗花丝基部,每1kg药液可灌注玉米300-400穗;穗期防治:玉米雌穗吐丝盛期,有虫株率达10%时,剪去花丝,用90%敌百虫1kg加水300kg,兑土掺匀成稀糊状,用小刷蘸药糊涂抹在穗顶剪口处;6.2.2.2.5蚜虫用50%抗蚜威3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6.2.2.2.6红蜘蛛发生盛期选用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6.2.2.2.7粘虫用90%的敌百虫或50%敌敌畏1000-1500倍液,每亩喷施70-100kg药液;6.2.2.2.8杂草防除:玉米播后出苗前,每亩用40%乙莠悬浮剂150-200g,或50%都阿合剂150-200ml,兑水30-40kg搅拌均匀喷于地表;喷药后浇一次水;玉米生长至2-8叶期,杂草3-5叶期,每亩用4%农乐悬剂60-80ml兑水30kg喷雾,7地膜覆盖技术7.1覆盖播种技术7.1.1覆盖穴播技术宽窄行种植,宽行60cm,窄行40cm,用幅宽80cm的微膜覆盖宽行,膜上穴播两行玉米;在有机播条件、保墒能力强的水浇地和下湿地,以及表墒较好的肥旱地采用机械播种、施肥、覆膜一次完成的方式,出苗后按照株距要求在膜上打孔放苗;旱地在春季降雨后先覆膜保墒,到适宜播种期在膜上打孔点播,播种后及时用湿土封严膜孔;7.1.2垄盖膜侧沟种技术用蓄力覆膜播种机起垄、覆膜、播种一次完成;垄宽30-35cm,垄间距100cm,用幅宽40cm的微膜覆盖垄面,膜侧各种一行玉米;7.2田间管理技术要点覆盖田播期比露地提早5-7天,增施20%的肥料,留苗密度增加500株左右;化学除草播种后先喷药后覆盖,其余措施于露地栽培相同;。
无公害玉米生产操作规程

无公害玉米生产操作规程作者:崔莉常晶董海霞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12期摘要:本操作规论述了无公害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使玉米生产达到优质、高产。
关键词:无公害玉米生产;操作规程;应变措施一、立地条件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为壤质土壤。
保水保肥,土壤有机质在2.3%以上,PH7.0-7.5,四周园林种植面积大,通气性较好,周围无厂矿企业,无大气、土壤、水质污染,生态环境良好,适宜无公害玉米的优质高产和可持续性生产。
二、品种选择根据气候条件、土质条件及栽培水平,选用抗病、抗倒伏能力强、密度适应范围较广、增产潜力大生长势强的的一代杂交种作为主栽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等。
三、播前种子处理1.精选种子。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霉变、虫咬、破碎、混杂和病虫侵害的种子,选择色泽明亮一致、籽粒大小均匀、饱满健壮的纯度高、发芽率高、活力强的种子,以实现玉米苗齐、苗全、苗壮。
2.种子处理。
一是晒种,播前选晴天,摊在平整地面或席子上,连续晒2-3天,不要晒在水泥地上。
经常翻动,使种子晒均匀,提高种子的发芽势。
二是种子包衣,种子包衣具有杀菌、杀虫、促进幼苗生长的功能,有利于苗全苗壮,增产作用明显。
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可用70%高巧按种子量的0.6拌种或包衣或用70%噻虫嗪10克加2.5%咯菌腈10毫升拌种3-5公斤。
四、提高播种质量1.抢时直播。
夏玉米抢时早播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同时可以避开6月底7月初的多雨芽涝形成黄苗、紫苗和9月上旬的干旱、雹灾、低温等天气,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一般于麦收后1-2天内进行。
2.足墒播种。
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为夏玉米播种的适宜墒情指标。
在播种适期范围内,可视降水情况借墒抢播。
墒情不足时应进行造墒播种或播后浇水,确保出苗整齐。
3.种植密度。
要依据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气候条件等确定,合理密植。
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等,一般每亩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
鲜食秋玉米效益分析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CATALOGUE 目录•鲜食秋玉米效益分析•鲜食秋玉米市场现状与前景•鲜食秋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鲜食秋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鲜食秋玉米效益提升措施增加种植收入鲜食秋玉米的种植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饲料、食品加工、运输等,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010203市场现状1. 鲜食秋玉米在国内外市场有着广阔的消费需求。
2. 尤其在南方地区,人们对鲜食秋玉米的需求量较大。
3.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鲜食秋玉米作为绿色健康的食品之一,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前景展望1.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鲜食秋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2. 通过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鲜食秋玉米的绿色健康属性将更加突出,市场竞争力也将得到提升。
3. 在未来,鲜食秋玉米有望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存在问题与对策2.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提高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
3. 同时,应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和注册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1. 当前鲜食秋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栽培技术不规范、品种单一以及缺乏品牌意识等。
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
选择口感好、市场需求大的品种,如甜玉米、糯玉米等。
选用良种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保持土壤墒情。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病虫害防治VS适时收获鲜食秋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鲜食秋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要点一要点二无公害栽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无公害栽培技术在鲜食秋玉米种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鲜食秋玉米的品质和安全性。
保健、休闲食品——水果型甜玉米无公害栽培

根据相关常识 , 生食部分粮食 、 瓜果 、 蔬菜 , 可极大 限度减 少 食 物营 养物 质 的流 失 ,提 高人 体对 蛋 白质 、 维
2 甜 玉 米 栽 培 技 术
甜 玉米 和普 通 玉米 比较 , 长发 育 特 性 、 生 生产 目的
在播 种 时 , 要 严 防 少量 普通 玉 米 种 子混 入 , 还 如
米 中混入 普通 玉 米 , 通 玉米 长势 强 , 普 花粉量 大 , 时去 除 , 甜玉 米 质量 就 会 大大 下 降 , 至 不 能作 乱 甚
3 %左 右 。 0 因此 , 玉米 籽粒 瘦秕 , 芽顶 甜 发
土差 , 苗弱 小 。 幼
1 甜 玉 米 籽 粒乳 熟 期 含 糖 量 最 高 , . 2 适 宜采 收 期 短 , 普通 甜 玉 米 以授 粉 后 2 0天 左右 即乳 熟期 糖 分 含量 最 高 ,以后 则 迅
速下 降 。甜玉 米收 获鲜 穗嫩 粒 , 宜采 收 适 期 应 特 别 注 意 ,应 于籽 粒 含 糖 量最 高 时
采收 。
13 甜 玉米 串粉后 含 糖量 降低 , 同类 型 - 的甜 玉 米 花粉 授粉 才能 保 持 籽粒 较 高 的 含 糖量 。假 如 与普通 玉 米 串了粉 , 当季 籽 粒 糖分 含 量立 即下 降 , 品 价值 降低 。 商
一
般 春播 要 间 隔 3 0天 以上 ,夏播 问 隔 2 0天以上 J
注意早 、 、 中 晚熟期搭配 , 不断 为市场 和加 工厂提供原
料
需要量 , 合理安排好播种时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食品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玉米生产的环境产地条件、种子及其处理、选地、选茬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及产品质量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吉林省无公害食品玉米的生产。
2、产地环境: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2%以上,PH 值7左右。
3、种子及其处理:
3.1 品种选择
根据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50℃的优良品种。
3.2 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6%。
3.3 种子处理
3.3.1 晒种
播前15天将种子晾晒2---3天。
3.3.2 试芽
播前10天进行1次---2次发芽试验。
3.3.3 药剂拌种
玉米黑穗病较重的地块,应用符合要求的农药。
如用25%丁硫.福悬浮剂浸种,每公斤种子用药5克/千克种子。
3.3.4 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8---12小时,然后捞出置于20℃---25℃室温下进行催芽。
每隔2---3小时翻动一次,在种子露出胚根后,置于阴凉处炼芽,待播种。
4、选地选茬与耕翻整地:
4.1 选地
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
4.2 选茬
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大豆、白瓜、马铃薯或玉米等肥沃的茬口。
4.3 耕整地
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翻一次。
4.3.1 伏秋翻整地
耕翻深度20厘米---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耕耢,及时起垅镇压。
4.3.2 耕茬深松整地
一般适用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大豆、马铃薯等软茬,先灭茬深松垅台,然后耢平,起垅镇压,严防跑墒。
深松整地,先松原垅沟,再破原垅台合成新垅,及时镇压。
5、施肥
5.1 有机肥
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亩,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
5.2 化肥
磷肥:亩施用磷酸二铵15千克/亩,结合整地做底肥或种肥施入;氮肥:
亩施用尿素20千克/亩,其中25%---30%做底肥或种肥,另60%---70%做追肥施入。
6、播种:
6.1播期
当耕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6-8℃,开始播种,在4月20日到4月30日再行播种。
6.2播种方法
6.2.1播深
采取开沟条播,即在整好的垄面上开两条浅沟(深3-4厘米)。
然后按照密度,每穴2-3粒种子。
采取宽窄行种植,行宽7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666.7平方米播种量为2-2.5千克,3000株左右,播种后用细土盖种。
6.2.2覆膜
播种后,再次清除垄面上的石渣残枝,以免戳破塑料膜。
每666.7平方米用宽50-60厘米的强力超微膜1.5-2千克覆盖,将地膜紧贴地面,膜边培土法膜3.3-6.7厘米,膜面除破孔处用细土封闭外,不要压土。
以免影响透光增温效果。
6.3田间管理
6.3.1前期管理
6.3.1.1查田补种
先将种子用清水洗净,再用温水浸种6-12小时,捞起催芽,等到种子破胸露白时即可。
6.3.1.2铲趟
出苗后进行铲前趟犁。
疏松土壤,提高地温。
6.3.1.3间苗
定苗3-4片叶时,间掉小苗、弱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做到一次等距定苗。
6.3.2中期管理
6.3.2.1铲趟,生育期间铲3遍,趟4遍。
6.3.2.2病虫草害防治
6.3.2.2.1生物防治
玉米螟,采用赤眼蜂防治每公顷放蜂量1.5万头(第一次7000头,第二次8000头)。
6.3.2.2.2化学防治
丝黑穗病,采用25%悬浮种衣剂丁硫·福5克/千克种子拌种。
化学除草,采用48%氟乐灵乳油100ml/亩,喷施土壤,播种前使用并及时耙地、混土。
6.3.3后期田间管理
6.3.3.1放秋垅
8月中旬放秋垅,拿大草1-2次,做到不砍株、不伤根。
7、适时采收
7.1收获时间
玉米果穗完熟后期收获。
开花授粉后35天是玉米淀粉含量最高的时期,此时既可适时采收。
7.2存放
做到无公害饲料玉米采收、单堆放、单贮藏,产品质量。
7.4定点管理
实行无公害饲料玉米定点种植,定点收购,确保无公害饲料玉米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