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十五”计划的编制、实施过程及主要成就

合集下载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001年2月12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今后五到十年,是上海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

“十五”计划是筹划21世纪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是“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九五”回顾 进入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以来,上海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上海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得到实质性推进。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上海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要求和希望“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嘱托,通过“八五”、“九五”的努力,整个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性质从工商业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从还历史欠账转向建设枢纽功能性设施,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经济发展重心从“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人们的活动方式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

 “九五”期间,上海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困难,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上海积极引导消费升级,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经济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4%。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560元。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如期实现,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

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15年远景目标规划

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15年远景目标规划

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一、“九五”计划执行情况及评价(一)“九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九五”时期,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畜产品产量有了显著提高。

2000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到6125万吨,完成“九五”计划105%,蛋类产量达到2243万吨, 完成“九五”计划123%,奶类产量达到919万吨,完成“九五”计划115%。

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8.0千克、17.6千克和7.2千克,全面超过“九五”计划。

(二)对“九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评价“九五”时期,畜牧业全面发展,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肉类、禽蛋产量仍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畜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猪肉在肉类总量中的比重由1995年的69.36%下降到2000年的65.81%,禽肉和牛羊肉比重分别由18%和11.73%上升至19.7%和13.2%。

我国畜牧业正逐步走上了一条适合我国资源状况的节粮型道路。

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步上升,2000年牧业总产值达739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4915.8亿元的29.67%;全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有8000多万;畜牧业发达地区畜牧业现金收入约占农业现金收入的一半,畜牧业纯收入约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

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秸秆养畜示范县等商品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草原及草原防火体系建设步伐加快;饲料工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结构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科技进步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

科技进步对畜牧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九五”初期的45%增加到现在的48%左右。

猪、牛、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30%和55%;出栏率分别增长了7%、5%和1%;猪、禽死亡率分别下降到8%和18%。

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加强,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001年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2001至2005年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本纲要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 1、实施“十五”计划具有坚实基础。

“九五”期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有效需求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等困难,全省人民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九五”计划预期的主要目标可以基本实现。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预计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9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7%,比全国年均增长速度高出1.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到318亿元,年均增长9.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20元,年均增长9%,在全国各省市中的排位上升了两位。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三次产业结构由31.9:35.9:32.2调整到21.1:39.8:39.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10.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3.9和6.9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6.1%提高到12.6%。

 ——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有效缓解。

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51亿元,年均增长15.3%。

交通、电力、水利、通信、城建等一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相继投产,新增高速公路406公里、铁路264公里、发电装机容量302万千瓦、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400万千伏安、程控交换机容量550万门、城市日供水能力115万吨。

九五计划是什么?

九五计划是什么?

九五计划是什么?一、九五计划的背景九五计划,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

九五计划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阶段。

九五计划的出台正值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严峻挑战。

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快速发展了几十年,但在80年代末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和环境破坏等。

因此,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化改革,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九五计划的主要目标九五计划明确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1. 实现跨越式经济增长九五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增长。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等。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计划期内经济翻番的目标。

2.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九五计划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提出了改善社会保障、扩大就业机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加强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以确保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九五计划提出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

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环境保护等,计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强调了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计划提出了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推进教育现代化等方面的目标。

这些举措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九五计划的影响九五计划的实施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九五计划的实施使得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持续的增长。

在计划期内,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9%,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五位。

其次,九五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日期】2001.03.15•【文号】•【施行日期】2001.03.15•【效力等级】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经过认真审查和审议,决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朱镕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会议认为,《纲要》和《报告》对“九五”时期的工作总结是实事求是的,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时代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事业的要求,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会议认为,过去的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九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为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会议指出,实现《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会议强调,必须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继续抓好农村扶贫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要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重点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

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

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

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汇报稿)一、形势和现状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和任务四、发展重点五、深化改革,建立新型的科技体制六、加速人才培养,建设跨世纪高水平的科技队伍七、支撑条件和措施未来十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制定好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对科技发展和改革做出全面部署,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国家的繁荣强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形势和现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

最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这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和各项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对科技进步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使支撑经济竞争的科学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决定性因素。

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志。

因此,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利用这一时机,结合本国国情,调整科技政策,加速科技的发展,以期提高经济竞争力、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面对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潮流和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科技,是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经过十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我国的科技工作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指引下,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已转向国民经济建设。

1996~2000“九五”计划

1996~2000“九五”计划

龙源期刊网 1996~2000“九五”计划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作者:来源:《中华儿女》2016年第05期“九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一个中长期计划。

“九五”期间中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1997年比预期目标提前3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国际上,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整个亚洲,对中国的出口、利用外资以及经济增长都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在国内,“九五”前期针对通货膨胀率过高的突出矛盾,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通过综合治理,高通胀得到了有效控制,需求过热的局面得以扭转,国民经济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而在后期,在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后,又适时通过增加投资、刺激消费等措施,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九五”计划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体制改革方面,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改革取得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但是,产权制度、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还比较滞后,要素市场“双轨制”问题依然突出,收入分配制度仍有待完善。

在宏观调控政策上,决策者适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力度,并注意把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预测性和指导性。

从实施的结果来看,“九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基本完成,这一时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增长更加平稳,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基本完成。

在此期间,中央于1999年成立西部开发领导小组,正式提出开发西部战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04.24•【文号】劳社部发[2001]5号•【施行日期】2001.04.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我部编制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经部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一年四月二十四日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今后五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指导和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精神,落实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一、“九五”主要成就和“十五”面临的形势1、“九五”主要成就“九五”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九五”计划的各项主要任务均已圆满完成。

--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就业总量进一步扩大,5年间城镇新增就业达3560万人左右,累计有13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

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首次下降到50%以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速超过第二产业;国有、集体经济单位就业人数下降,其他经济单位就业人数有较大增加。

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减少2000多万人,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

劳动预备制度逐步实行。

总结“九五”成就保证“十五”目标实现

总结“九五”成就保证“十五”目标实现

总结“九五”成就保证“十五”目标实现作者:李京文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1年第01期新世纪即将到来,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结合各地的实际制定“十五”计划纲要。

2001年是“十五”计划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这很重要,既要总结“九五”的基本经验,更要抓住“十五”发展这个主题。

在《广西蓝皮书:2001年广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出版前夕,我想结合学习、贯彻五中全会《决议》精神,并参考了有关文献和资料,谈点个人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一、认真总结“九五”的成就和经验,树立跨世纪发展的信心“九五”的辉煌成就,再一次以事实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具有驾驭全局、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领导能力,是一个坚强有力、值得依赖的领导集体。

我国“九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有几个突出的特点,是值得认真总结的。

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8%,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8万亿元,经济总量由世界第9位跃居第7位。

1997年,我国提前三年实现了“九五”计划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两番的任务。

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左右。

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1%以上。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煤炭、钢材、化学纤维、数字程控交换机等重要产品为世界首位。

国家外汇储备超过15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位。

国防建设取得了新成就,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第二,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果。

“九五”前期,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倾向政策,有效抑制了严重通货膨胀,经济实现了“软着陆”。

1997年以来,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遏制了通货紧缩趋势。

今年上半年,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机,增长明显回升,经济运行正在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环保五年规划发展历程

环保五年规划发展历程
总体上讲,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已经摆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政府履行职责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环保规划的地位不断提高,规划的作用不断增强,公众参与规划的程度不断深入,规划编制的水平不断提升。环境保护规划对于优化经济发展、指导环保工作、强化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由此开始孕育发展。按照原国家计委《关于拟定十年规划的通知》的要求,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于1975年5月编制的第一个环境保护10年规划提出了5年内控制、10年内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总体目标。其中“五五”计划提出的环保目标是:大中型工矿企业和污染危害严重的企业,都要搞好“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治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排放;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定的北京、上海、天津等18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得到处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排放;黄河、淮河、松花江、漓江、白洋淀、官厅水库、渤海等水系和主要港口的污染得到控制,水质有所改善。
四、创新阶段(2006~2015年)
这一时期,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有了重大创新,首次由国务院以文件形式印发各地区、各部门执行,环保规划已经摆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这一阶段编制的环保规划基本属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型规划。
(一)“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
分析与思考
回顾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计划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环境保护计划编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的实践过程。每一个环境保护五年计划都有新思路、新进展、新举措、新突破。经过近40年来的不断探索,环境保护规划的理念和机制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一是从污染治理型规划向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型规划转变;二是从编制程序不规范、衔接协调不力的规划向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规划转变;三是从宏观指导的预期性规划向可分解、可操作、可考核的约束性规划转变;四是从重编制、轻实施、缺评估的规划向注重实施过程的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的规划转变。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年来,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跨越.200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2005年年底,全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和全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双双达到95%,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从基本普及小学到普及初中要用30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仅用了10年多时间.而且这一时期的普及,是在初中学龄人口比以往高峰期多出两三千万人,农村学生占60%至70%的背景下实现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1年127个国家的全民教育发展指数,我国排第54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位居前列,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我国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已从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05年的8.5年,初中以上文化劳动力规模居世界第一,人力资源在国际竞争中体现了明显优势,我国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进程中,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普及义务教育,确立"低重心"战略和"分区规划"的推进策略.建立义务教育制度,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的重大历史性决策.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关心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建议,"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次年,全国人大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并提出"低重心"的教育发展战略,即"在结构选择上,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在地区发展格局上,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1994年,国务院关于纲要的<实施意见>重申,"根据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全国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和速度可有差异".具体而言,约占总人口40%左右的城市及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农村,1997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约占总人口40%左右的中等发展程度的农村,2000年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约占总人口15茗左右的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农村,其中占总人口5茗左右的地区,小学教育基础较好,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LIAONINGRENDAIBI就和基本经验国芬教育发展的2011U1年第2期?辽宁人失年义务教育;其余占总人口1O%的地区重点普及五至六年小学教育.约占总人口5%左右的特别贫困地区,普及三至四年小学教育.实践证明,这一原则完全符合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协调发展的实际,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取得了显着的实效.2.坚持把农村地区作为"重中之重".重点帮扶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困难群体普及义务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在贫困地区,农村和贫困人群. 针对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不均衡和薄弱环节,国家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取得了显着成效."九五"和"十五"期间,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国家连续实施两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央财政还投入100亿元用于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此外,国家还要求各地组织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还采取了重点巩固农村初中义务教育,切实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加大对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扶持,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措施,对3500万以上贫困学生实施了免课本费,免杂费,补助贫困住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同时,社会各界纷纷开展义务教育扶贫救困活动, 如团中央支持的"希望工程"和全国妇联的"春蕾计划"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进一步把农村教育摆到了"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2003年,国务院作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 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集中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多年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些突出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农村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囤LIAONINGRENDA3.适时调整义务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体制.不断扩展免费范围. 义务教育开始起步的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我国采取了两项重要的政策.一是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的原则,建立了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对调动地方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为了广泛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在农村地区开辟了教育捐资集资和农村教育费附加等经费筹措渠道,包括原《义务教育法》第1O 条规定"免收学费",但《实施细则》第17 条规定"可收取杂费",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这在~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支撑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迅速发展.历史将永远铭记,在义务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提供的巨大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针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层政府教育费负担过重等问题,同时考虑到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新情况, 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并逐渐加大了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这些措施促进了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积极变化.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占到了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比例的8O.6%,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主要由农民负担的状况.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变化.2005年12月24臼,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为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要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 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地区为8: 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外,按照财力状况分省确定.国家同时要求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此外,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2006年至2010年5年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两免~补"政策的实施和"管理以县为主,财政分级负担"机制的逐步确立,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逐步过渡到全面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20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无疑是个奇迹,这是政府,学校和全社会共同奋斗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义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20多年前相比,义务教育的社会背景,物质基础,体制环境和自身发展水平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社会对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二是义务教育法制保障需要加强;三是义务教育面临着众多新的课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很多新的问题,如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教育质量,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保障等等.这些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的相关法律. 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了新《义务教育法》,就是在全面总结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经验臼勺基础上,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用法律形式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普及义务教育成果,-~mJ%多好的政策和成功经验加以法制化的过程,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

九五计划内容

九五计划内容

九五计划1. 引言九五计划是中国自1980年代以来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其目标是在五年内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快速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九五计划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 九五计划的背景与目标九五计划于1996年启动,是中国政府为实现经济现代化制定的第七个五年规划。

它的制定背景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对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的认识。

九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在五年内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加强国家综合实力。

2.1 基础设施建设九五计划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的修建和扩建等。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2.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九五计划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引导和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中国经济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2.3 农村发展与粮食安全九五计划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并提出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

同时,九五计划也强调了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增加粮食产量和改善农田质量的目标。

2.4 社会事业建设九五计划注重社会事业建设,包括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3. 九五计划的实施及成果3.1 实施机制九五计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负责实施,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指导各地区和各产业的发展。

3.2 经济发展九五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九五计划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5%,并取得了大量的经济成果。

3.3 基础设施建设九五计划推动了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的大规模建设和改造。

中国的交通网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3.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九五计划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大量的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中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

政史: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

政史: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

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我国1950、1951和1952年建国后的前三年没有五年计划。

当蒋介石败退台湾的时候(1949.12),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说,共产党政府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的面粉才有出路。

然而仅仅三年,国民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

在进一步建设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很快学习了苏联模式——“五年计划”。

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段来制定国家的中短期计划、规划。

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同时进行。

1. 一五计划,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2. 二五计划,1958~1962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也称为大跃进。

(1963、1964、1965年在计划之外。

)3. 三五计划,1966年到1970年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三五计划时期。

“三五”计划是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

按照《汇报提纲》的要求,尽管“三五”时期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完成了计划,但盲目追求高速度、高积累为以后的国民经济大发展设置了障碍。

4.四五计划,1970年-1975年实施,其计划指标是:工业增长速度平均每年要达到12.5%,1975年钢产量要达到3500-4000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5-18.1%,煤达到4-4.3亿吨,原油为7000-10000万吨,5年财政收入为4000亿元,粮食6000亿-6500亿斤,棉花6500万-7000万担,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为1200-1300亿元。

5. 五五计划,1976~1980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五五”计划。

这个计划没有专门编制,而是与六五计划一并进行编制的。

6.六五计划,1981~198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与前几个五年计划不同的是,除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外,还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

新中国 的十二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 的十二个五年计划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它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 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五计划(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二五”计划作为党中央的 建议,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此后,由于 指导方针的变化,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第二个 五年计划的正式文件始终未能颁布。
“五五”计划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前,经济建设处于恢复发展时期。1978年前后 的“新跃进”,致使国民经济结构失调、效益低下。 第二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民经济处 于全面调整时期,“五五”计划指标相应作了较大 幅度的调整。1980年年底,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 开始改善,生产和建设也取得较大发展。
六五计划(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六五”计划是拨乱反正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 在“文革”后认真总结长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反两 方面的经验教训,按照中央提出的从1981年到20世 纪末20年内力争实现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 略部署制定的。“六五”计划的编制时间较长,最 初是作为《l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 草案的一部分,于1975年、1977年两次进行编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倒原方案后开 始重新拟定。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正式批准“六五”计划。
从“六五”计划开始,我国的经济计划中增加了社 会发展的内容,计划的题目也相应改为“国民经济 与社会发展计划”。“六五”计划的另外一个重要 特点,是强调一切经济工作都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 中心。
七五计划(1986~1990): 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十五规划资料

十五规划资料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 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失业保险全覆盖
• 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筹措和分配机制,确保失业保险基金的稳定运行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 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
• 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筹措和分配机制,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稳定运行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十五规划:全面分析与展望
DOCS
01
十五规划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
十五规划的起源与目标
• 199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
• 这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规划,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确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目标,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完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体系,加强自然资源监督管理,提高自然资源保护水平
• 推广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技术,降低自然资源消耗,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绿色产业,提高产业绿色化水平
• 发展环保产业,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
• 发展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水平,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发展现代农业
• 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权益
调整工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 发展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 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

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

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
我国五年规划(计划)制定实施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五年计划(从“一五”至“五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5个五年计划,由此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基本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

一五计划(1953—1957)
二五计划(1958—1962)
三五计划(1966—1970)
四五计划(1971—1975)
五五计划(1976—1980)
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五年计划(从“ 六五”至“九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基本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总
体小康的战略目标。

六五计划(1981—1985)
七五计划(1986—1990)
八五计划(1991—1995)
九五计划(1996—200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后的五年规划(计划)(从“十五”至“十三五”)
这一阶段,我国制定实施了4个五年规划(计划),将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计划(2001—2005)
十一五规划(2006—2010)
十二五规划(2011—2015)
十三五规划(2016—2020)。

九五计划实现的成就

九五计划实现的成就
4. 教育和科技进步:九五计划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教育水 平得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一些重要科技成果得到突破和应用。
5. 社会事业发展:九五计划注重改善社会事业,包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方 面。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福利和服务体系得到完善。
九五计划实现的成就
2. 农业现代化:九五计划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农业生产水平得 到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九五计划实现的成就
3. 基础设施建设:九五计划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 。大量的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得到建设和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九五计划实现的成就
九五计划是中国于1996年至2000年实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旨在加快国民经济增长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进步。九五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以下一些成就:
1. 经济增长:九五计划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5%左右 ,经济总量大幅增加。这为中国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九五计划虽然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经济增 长过快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此,九五计划也为后续的发展规划提

九五计划内容

九五计划内容

九五计划内容九五计划是中国政府为了加速国家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规划。

这个计划是在1995年实施的,也被称为“第七个五年计划”,其时间范围是1996年至2000年。

该计划包含了多个领域的发展战略,旨在推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

本文将分步骤详细解读九五计划内容。

一、总体目标九五计划通过对中国宏观政策制定以及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发展规划,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个目标包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达到8%,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九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

该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且政府的作用将更多地由计划引导转为市场调节。

三、经济增长九五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此期间,政府将开展全面的投资和财政支出,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同时,政府将重点支持经济弱势地区和贫困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和发展,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四、科技与人才九五计划提出了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措施,以提升经济竞争力。

政府将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造更多的高新技术领域。

同时,中国政府将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以增强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力量。

五、环保九五计划亦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减少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政府将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监管和治理,对企业严格执行有关环保法规,为人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六、社会事业九五计划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

政府将增加对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领域的投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人民的需求。

同时,政府将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为人民提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

总之,九五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推动中国向现代化的步伐迈进。

科技发展规划回顾

科技发展规划回顾

科技发展规划回顾科技发展规划回顾科技计划/规划是政府直接参与、实现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有力手段;是政府通过资金运用和政策调控,组织和协调各类科研机构的研究活动,解决对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科技问题的重要措施。

建国以来,我国共编制了八次科技发展规划,国际上也十分重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许多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发展规划,我国各个科技发展规划的背景和做法、内容及特点以及国外科技规划情况如下:一、《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背景及做法: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逐渐恢复,国家设想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内更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制定了相当宏伟的目标。

经济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对我国当时还很薄弱的科技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955年,国务院科学研究计划工作小组提出了编制十二年科技规划的报告。

随后,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调集了几百名各种门类和学科的科学家参加编制规划工作,还邀请了16名苏联各学科的著名科学家来华,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历经七个月完成了《规划纲要(草案)》,经反复讨论修改,195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内容及特点:《十二年科技规划》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个科技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指导方针。

规划文件由《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四个附件组成,《规划纲要》包括重要科学技术任务、任务的重点部分、基础科学的发展方向、科学研究工作的体制、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科学技术干部的使用和培养、国际合作等九个部分。

在内容上,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在实施上,将科学规划委员会保留下来,成为规划实施的高级协调机构,负责协调规划实施的重大问题,监督规划的实施。

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高等院校学科及专业的调整,科技队伍的培养方向和使用方式,科技管理的体系和方法,以及我国科技体制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五”“十五”计划的编制、实施过程及主要成就作者:曹文炼张力炜来源:《全球化》2018年第10期摘要:“九五”计划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因此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变化的新特点。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制定“十五”计划,是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实施阶段,也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阶段。

总结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旨在以史鉴今,为未来改革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九五计划十五计划计划编制计划实施一、第九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实施“九五”计划(1996-2000年)开始的时候,国内外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对我国经济建设比较有利。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国家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八五”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都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从1995年开始,我国商品供求总量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比重逐年上升,供不应求的商品比重逐年下降。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開放的总体格局已经形成。

(一)“九五”计划编制过程和主要特点从“九五”开始,我国五年计划编制程序越来越走向规范化。

国家计委首先根据国务院的指示,进行编制计划的前期调研,在此基础上起草五年计划《基本思路》《纲要》框架和《纲要》草案。

其间,由中共中央起草小组负责提出关于五年计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建议》经中共中央五中全会审议通过。

国务院在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的基础上,按照中共中央建议的要求和精神,具体编制五年计划纲要。

《纲要》进一步具体落实中共中央《建议》提出的方方面面要求,最后再经过全国人大通过。

“九五”计划编制的时间也有明确规定,在前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过半时开始编制,到计划通过前一年的2月份开始起草《建议》,10月份通过《建议》;最后,到新的计划期第一年的3月份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计划纲要。

“九五”计划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决定了其性质、内容和编制方法都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中长期计划。

时任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指出:在计划的性质和作用上,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计划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

计划指标总体上应该是预测性、指导性的。

在计划的内容上,一要根据新时期的任务和要求,充分体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三要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四要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编制计划的方法上,更加强调科学性和民主性。

重视解决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构成了新的中长期规划的特点。

“九五”计划的编制工作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

1993年3月,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编制与之相关的计划的决定。

当年夏天,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部署,开始着手进行计划的前期准备工作。

那段时间,仅国家计委机关就展开对22个重大专题的研究,形成了上百万字的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基本思路。

另外,国家计委还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部分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以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的专家、学者,对“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若干指标,特别是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货币供应和信贷收支、国际收支、人民生活和就业、物价水平、主要产业发展等指标反复测算,运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方案的分析比较,筛选出各项指标的最佳组合,初步确定宏观调控目标和产业发展任务的设想。

1995年3月8日,中共中央《建议》起草小组正式成立。

为使《建议》的提出与《计划》的编制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具有科学性,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还批准,在文件起草的同时,组织有关政府部门继续集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作深入调查研究。

3月14日,由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派出人员组成了15个专题研究组,深入到各地、各部门,广泛进行调查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实现“小康”的具体标准和主要措施;(2)如何加强农业,实现全国粮食产量登上一万亿斤新台阶,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政策措施,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步骤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途径,真正做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较快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4)如何把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造、改组结合起来,培育一批技、工、贸一体化的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5)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提出“九五”期间“重建财政”的设想,合理调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工农之间,以及居民内部的分配关系;(6)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规模经济的原则,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培育支柱产业及军转民等发展规划;(7)研究加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更加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经济合作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8)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后,如何保持港澳繁荣和稳定,使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9)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如何避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保持宏观经济基本稳定;(10)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提高全民族素质,妥善处理经济增长与控制人口、保障就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

1995年4月下旬,起草小组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出《建议》的送审提纲,共分为六部分,框架内容涉及七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经验;二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些关系全局的突出问题;三是“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四是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五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基本政策;六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

在《建议》稿报送中央领导同志审阅的同时,起草小组还先后召开了四次座谈会,邀请一些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老同志和经济界的专家学者,对文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与会者就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搞好国有企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问题,提出各自的见解,其中许多意见和建议都被《建议》采纳和吸收。

1995年8月中旬,为了更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中央决定将《建议》稿印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各部委和解放军各大单位征求意见。

8月31日,遵照党中央在重大问题上都事先同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的一贯做法,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准备提交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的《建议》稿,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同志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同一天,李鹏总理也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到中南海座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起草小组收到各方面提出的修改意见共139份,小组成员逐条研究,并根据这些意见对《建议》稿作了200多处修改。

1995年9月25日至28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随后,“九五”计划的编制工作进入正式起草《纲要》的阶段。

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组成了《纲要》起草小组,小组成员由国家计委、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研究室、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体改委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

1995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召集文件起草小组开会,部署《纲要》起草工作,要求根据中央《建议》的精神,突出《纲要》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计划指标总体上是预测性和指导性的,充分体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不要过多安排具体项目。

要回答今后15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对粮食稳定增长、国有企业改革、地区经济发展等,要有明确的政策措施。

12月中旬,起草小组在就《纲要》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多次向国务院领导汇报后,初步形成了《纲要》草稿。

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和法律委员会、全国政协及其经济委员会、国务院各部门、各省区市分别对草稿进行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

1995年12月底和1996年1月初,总理办公会议和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对《纲要》的草稿进行讨论、修改;党中央由总书记主持会议,多次讨论、审议。

2月26日,经过九易其稿,政治局会议讨论同意将((纲要》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陈锦华认为:“这次《纲要》制定工作的范围之广,参与人员之多,是我国历次计划编制工作所没有的。

”专家、学者通过参与前期研究来参与“九五”计划政策咨询,这表明我国计划工作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编制计划中,还委托世界银行组织一批专家对一些专题提供咨询意见。

1996年3月17日,八屆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这次人大会议批准的《纲要》,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时期,按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对迈向21世纪的中国制定出的宏伟蓝图。

“九五”计划的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粮食总产量要保证达到4900亿公斤,力争达到5000亿公斤。

“九五”以至今后15年,要集中必要的力量,在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工业方面,建设一批大型工程,包括: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基地,南昆铁路、南疆铁路和神黄铁路,公路国道主干线,通讯光纤干线网络,以及一批大型港口、机场等,使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要根据市场需求,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和建筑等支柱产业,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九五”期间的宏观调控目标为: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率为30%,物价上涨幅度明显降低,努力使之低于经济增长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