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剖析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云南是中国境内种类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多民族聚居省区之一,云南的少数民族有近30个,占全省总人口的30%以上。
这些少数民族各自拥有着独特的风情与文化,为云南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色彩。
在云南的许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的村寨,体验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比如,到大理,我们可以一探白族的风情。
大理被誉为“白族之乡”,以其独特的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白族人民怀有和平、友爱、勤劳、智慧和精神高尚的民族特性,他们的服饰,建筑风格,音乐、舞蹈和节日庆典都带有浓厚的白族风味。
大理的古城、双廊、苍山洱海等景点都是展示白族风情的绝佳之地。
在西双版纳,我们可以体验傣族的风情。
傣族是云南的一支壮族,相传他们是从中国的黄河流域南迁而来的。
傣族人民崇尚自由、热情、乐观和洒脱的生活态度,他们喜欢唱歌、跳舞、射箭和赛龙舟,因此在每年的泼水节、赛龙舟节等传统节日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精彩表演。
而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我们还可以领略到傣族的特色住宅、衣着和特产,感受到傣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此外,云南的少数民族中还有彝族、纳西族、哈尼族、景颇族等等。
彝族被称为“天然的画家”,他们以独特的服饰、维护原始文化习俗为特色。
纳西族则以独特的纳西古乐和东巴文化而著名,他们的古城丽江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哈尼族则以梯田文化著称,他们在南方山区创造了大量精美的梯田景观。
景颇族则以独特的居住建筑和传统艺术而闻名。
总结起来,云南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情与文化,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这些独特的风情与文化,为云南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旅游资源。
因此,自古以来,云南就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领略这里的多民族文化之美。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4ppt
各民族在云南高原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相互交融,形成 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云南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自然 环境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梯田稻作、山地耕牧等。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1
服饰文化
云南各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既体现了民族审美观念,也反映了自然环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和饮食作为 独特的文化现象,吸引了众多 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这些文 化元素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 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了不同 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和饮食具有 极高的观赏性和体验性,可以 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通过 旅游开发,可以推动当地经济 发展和文化传承。
03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艺术
语言保护
近年来,云南省政府加大了对少 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力度,通 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推动少 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
化和信息化工作。
02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与饮食
各民族传统服饰展示
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鲜艳。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 脚长裤。女子服饰则更为华丽,以红色、黄色、黑色为主色调,头戴绣花帽,身穿绣花衣 、彩裙等。
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和体验,带动了民族地区的旅游 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民族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头传统艺术。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语言多样性
云南各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 和文字,语言种类繁多,语系复 杂。如彝语、傣语、苗语等属于 汉藏语系,而景颇语、载瓦语等
云南人文风情
云南人文风情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一个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特风情的地方。
云南的人文风情既包括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融入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让我们一同探索云南的人文魅力。
第一章:历史传承云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中国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之一。
在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云南就有人类居住。
在历史的长河中,云南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连接着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古代丝绸之路的痕迹、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边塞城堡等历史遗迹仍可在云南找到,这些遗迹见证了云南的辉煌历史。
第二章:多民族文化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在此定居。
这里的不同民族共同演绎出云南独特的多元文化。
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和民间艺术。
游览云南,你可以近距离感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欣赏到不同民族艺术的精髓。
第三章:神奇的古建筑云南的古建筑景观也是其人文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滴石穿的岁月中,云南留下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其中,以大理洱海边的崇圣寺和丽江古城最为著名。
崇圣寺是佛教名刹,被誉为中国佛教圣地之一;丽江古城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第四章:文化艺术之乡云南是一个文化艺术氛围浓郁的地方。
民间艺术形式如山歌、舞蹈、剪纸等在云南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尤其是著名的云南大理才乃木雕、纳西族的金石铜器制作等工艺品,融合了多民族的智慧和美学,成为了展现云南文化独特魅力的代表作。
第五章:美食文化云南的人文风情不仅在建筑和艺术中得以体现,更体现在美食文化中。
云南的美食以多元化、味道独特而著称。
过桥米线、烤全羊、酸汤鱼等各具特色的菜品,既融汇了云南的地方特色,又兼具不同民族的烹饪技艺,给人一种美食的享受。
结语:云南的人文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古建筑、文化艺术和美食,都构成了云南独特的人文景观。
无论是感受云南的历史沉淀,还是欣赏其多民族文化的绚烂,云南都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
第十一章认识家乡云南省分析
丰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富 的 旅
雨林中植物密集, 各种植物相互依存、
植物 资源
高低错落
西双 游
雨林中特有的景观: 望天树、板状根、
版纳 资 旅游
“独木成林”等
a
源 资源
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条件: 良好的隐蔽场所
动物 和充足的食物来源
资源 “热带动物王国”: 亚洲象、绿孔雀、长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猿等
【重点提要】
植物资源
二、综合题
26.读“我国西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越南
老挝
国家: ①
、②
、
泰国
缅甸
③
、④
;我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省级行政区: ⑤
,
贵州省 重庆市
⑥
,⑦
,⑧
四川省
云南省
,⑨
,⑩
西藏自治区
南海
;海域: ⑾ 。
(2)图中A、B、C.D四个字母所在地区中,表示西双版纳地区的 是 A。 (3)流经西双版纳地区的河流称 澜沧江,该河流流出我国国境后, 称 湄公。河
丰
动物资源
富 旅游
建筑: 佛教建筑群、竹楼
的 资源
旅
民族风情
饮食: 菠萝饭、竹筒饭
游
节日: 泼水节
西双 资 版纳 源
舞蹈: 孔雀舞、象脚鼓舞 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
a
蓬勃发展 的旅游业
的旅游资源 原来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
支柱 来, 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
材料二 普查统计,云南全省拥有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364 万千瓦,年发电量可为9078.66亿千瓦时,占全国总量的15.3%, 仅次于西藏、四川两省区,居全国第3位。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云南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
古人曾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
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云南,秘境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彝族云南的彝族约有万人,其中位于云南中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
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
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白族白族,主要住在于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现约有万人。
白族崇尚白色。
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讲究礼仪的白族“三道茶”白族习惯喝烤茶。
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
”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
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
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
“三道茶”是白族招待尊贵客人的饮品。
•哈尼族哈尼族现约有人口万人,主要聚居于滇南红河两岸的哀牢山区,是云南高原上典型的梯田稻作农耕民族。
哈尼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他们依山就势,创造了令世界称奇的梯田文化。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四下品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狮岭学校许敏《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中的一个部分。
本单元突出了民族团结、共创文明,由“56个民族是一家”、“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之乡——云南”三部分组成。
以“民族长廊”为编写主线,旨在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这部分内容对于本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师生的生活体验基本没有,需要教师课前有充分的学习和感悟,介于本人在云南旅游时有心收集了一些资料,对云南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所以选择了这个内容。
这一课,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式,自己介绍它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的原因,“智力冲浪”活动了解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节日特点以及云南民族的风情,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1、通过对云南地理位置的了解,知道为什么云南被称为是少数民族之乡。
2、了解少数民族的建筑,以及节日风俗。
3、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民族特征的缩影。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通过搜集资料、猜一猜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明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你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里?同学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呀!2、猜一猜,这里说的是哪里?四季服装同穿戴,蚂蚱能做下酒菜,老太太爬山比猴快,新鞋后面补一块,娃娃全由男人带,四个竹鼠一麻袋这都说了那里的哪些特点?说的是哪个地方?〔云南〕这说的是“云南十八怪”里的其中六怪。
品德与社会《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的第3课。
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旨在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为此教材一共安排了3篇课文,分别是“56个民族是一家”,“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我发现这三篇课文的安排顺序知识能力的学习到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连贯的、递进的,教学层次十分清晰。
如“56个民族是一家”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大团结。
“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则是使孩子们知道我国有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了解民族自治区制度及风土人情。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它是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走进云南,知道云南是多民族特征的缩影,是少数民族之乡,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是本单元学习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说目标通过钻研教材,我发现它主要安排了“民族建筑、民族文化”和“知识闯关游园”这两大版块的内容,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如下定位: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了解纳西族的东巴文,杨丽萍的孔雀舞。
4、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5、通过收集资料,闯关答题进一步了解关于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民族风情等方面的情况。
6、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重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1)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
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
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
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
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
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
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
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二、云南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 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
品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u26/v_NDU0MzM2Nw.htm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 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 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 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 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 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 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 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 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 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1]
(浙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三单元 好大一个家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云南简介 云南简称“滇”。 云南山河壮丽,自 然风光秀美,是国 内外闻名遐迩的旅 游胜地。云南是我 国少数民族最多的 省份,风俗民情丰 富多彩,拥有丰富 的旅游资源。云南 还素有“植物王 国”,“动物王 国”, “药材之乡 “的美誉。
阿昌族 白族 布朗族 布依族 傣族
pō
德昂族 独龙族 哈尼族 回族 景颇族
hù
基诺族 拉祜族 满族 苗族 蒙古族 纳西族
yí
怒族 水族
藏族
佤族
lì sù
瑶族 彝族
壮族 普米族
傈僳族
白族
彝族
藏族
回族
傣族
纳西族
满族
苗族
傣族竹楼
苗族吊脚楼ຫໍສະໝຸດ 傣族曼飞龙塔大理崇圣寺三塔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 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 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 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 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 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 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 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 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 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 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 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品德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评课稿
品德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评课稿品德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评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辛苦了!首先,感谢章老师给我这次上台的机会!我呢,谈不上是评课,我谨代表自己谈几点肤浅的看法,若有不当之处,敬请见谅!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于"史地题材教学',史地内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据学校生的年龄特点,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重点。
从陈茜茜老师的教学设计上看,"学问与力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都是为全面有效了解云南这一"史地教学'服务的。
选择有效、好玩的方法来实施史地内容的教学,对教材中呈现出的史地内容的教学,让品德与社会中的史地内容彰显生命的颜色。
陈老师的课堂就是通过以下方面来落实情感训练:1、活动形式多样,激发同学情感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陈老师一开头就出示"云南十八怪'中的"八怪',激发了同学极大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同学读后,猜猜那个地方的什么特点,同学的学习兴趣特殊深厚。
在"走进云南,感受漂亮'这个环节中,陈老师通过让同学观赏"配乐云南风景图',每个同学都特别专注地、投入地观赏着云南特有的美景,其实是兴趣在使然,让同学感受了云南的风光美。
在"了解云南建筑'的环节中,陈老师更是支配了同学喜闻乐见的"智力冲浪嬉戏'在同学激扬的心情之中巩固所学的学问。
最终一个活动,"观赏杨丽萍的舞蹈',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赏着舞蹈,无不沉醉在美丽的舞蹈之中。
从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就已看到同学的情感通过活动得到了激发。
2、活动做实做透,深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如何促进同学全面进展,欢乐进展呢?关键在于把每个课堂教学活动做足,做透。
如陈老师在"了解云南风俗习惯'的活动中,通过让许多名同学说说有哪些节日?还播放了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的视频,让同学在视觉感受中了解到少数民族为什么要过这样的节日?并让同学知道要想过这两个节日,分别在什么时候去,才是最佳时间。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2浙教版
1.请列举出云南的三个少数民族以及他们的特色文化。
答案: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藏族(晒佛节)。
2.请描述云南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少数民族生活的影响。
答案:云南的自然环境多样,高山、平原、盆地等地形都有,这种多样性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多样化。例如,傣族生活在热带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而藏族生活在高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的少数民族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文化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项目导向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云南特色文化展示的项目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导入:播放云南风光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云南的美丽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2)讲授:教师简要介绍云南的基本情况和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小组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播放云南风光宣传片和展示图片,我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对云南的兴趣,让他们对云南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文化产生了好奇。同时,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他们在讨论和分析中更好地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然而,我在项目导向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和任务分配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小组在完成项目时遇到了困难。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云南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当前民族乡状况的分析
当前民族乡状况的分析[摘要]民族乡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建立的相当于乡一级的国家基层政权,或者说民族乡是中国在不具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条件的较小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建立的由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乡级基层政权。
文章基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四个民族乡(镇)的基本情况对民族乡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建立民族乡的积极作用、民族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民族乡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乡;积极作用;困难与挑战;途径一、背景资料(一)兴蒙蒙古族乡①辖区面积4.77平方公里,有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524人,其中蒙古族5347人,占总人口的96.73%;耕地面积3785亩,人均耕地0.71亩。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餐饮业,是典型的农业乡。
兴蒙蒙古族的语言、服饰、歌舞、饮食、节庆、礼仪、风俗、宗教等具有独特的风韵,文化底蕴丰厚,颇受世人关注,对外影响与日俱增。
(二)里山彝族乡②共辖六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44个组,2003年底总人口8253人,农业人口7999人。
居住着汉、彝、哈尼族等八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060人,占49%。
年内共有耕地面积12977亩,经济总收入4934万元,农民所得1514万元,人均1887元。
本级财政收入197万元,乡级财政支出228万元。
(三)高大乡傣族彝族乡③是通海县发展亚热带作物的“天然温室”,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甘蔗和各种蔬菜,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有柑桔、菜山药、生姜、莲藕和甜椒。
高大乡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热能资源充足等自然优势,加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逐步建立后续的替代品种,积极引进适合该乡种植的新品种。
(四)纳古镇④总面积12平方公里,由纳家营、古城、三家村3个自然村组成,常住人口8029人,外来流动人口12000余人,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民族的建制镇,回族达6541人,占81.5%,此外,还有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壮族、拉祜族等多种民族,是著名的“侨乡”和“手工业之乡”。
云南少数民族
5.6彝族的节日
• 5.6.1火把节--彝 族的狂欢节:"火把 节"一般在农历六月 二十四日至二十六 日晚上举行,是彝 族盛大的节日。
3.5哈尼族节日
• 3.5.2姑娘节 云南省 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 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 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 娘节。
பைடு நூலகம்
3.5哈尼族节日
• 3.5.3敬老节 每年的 农历腊月十五,是哈尼 族的敬老节.清早,老人 梳洗后穿上新衣服准备 欢度自己的节日.
3.6哈尼族饮食
• 哈尼族常年以米饭为主食,逢年过节吃糯米 饭和糯米杷耙,平时一日两餐,农忙期间一 日三餐,主要由家庭主妇或大媳妇承担烹调 任务。哈尼族食肉数量较大,以猪、牛、羊、 鸡、鸭肉和禽蛋为主,他们的烹调方法主要 有清煮、煎炒和腌制三种。哈尼族普遍喜食 酸辣食品。
白族织锦艺术
群仙人物浮刻
白族扎染
1.白族
• 1.3民族服饰
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 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
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 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 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 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
4.7苗族的饮食
• 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 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 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 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 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 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 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 成菜”之说。
白族女子服饰
白族男子服饰
1.白族
• 1.4民族建筑
[论文]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5个。
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到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
0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
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
0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
面积1.15万平方千米。
辖芒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瑞丽市。
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当地人又俗称“外五县”。
州人民政府驻芒市。
2008年常住总人口118.5万。
有傣、景颇、汉、傈僳、阿昌、德昂等民族。
1953年7月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州人民政府驻芒市芒市镇,陆距省会昆明785千米,空距427千米。
邮编:678400 代码:533100 区号:06920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
怒江州北接西藏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靠丽江市,西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总面积14703平方千米,人口52万,全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92.2%,其中傈僳族占51.6%。
辖泸水、福贡两个县和兰坪、贡山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州政府驻泸水县六库镇。
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全国民族族别成份最多和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下品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狮岭学校许敏《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中的一个部分。
本单元突出了民族团结、共创文明,由“56个民族是一家”、“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之乡——云南”三部分组成。
以“民族长廊”为编写主线,旨在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这部分内容对于本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师生的生活体验基本没有,需要教师课前有充分的学习和感悟,介于本人在云南旅游时有心收集了一些资料,对云南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所以选择了这个内容。
这一课,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式,自己介绍它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的原因,“智力冲浪”活动了解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节日特点以及云南民族的风情,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1、通过对云南地理位置的了解,知道为什么云南被称为是少数民族之乡。
2、了解少数民族的建筑,以及节日风俗。
3、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民族特征的缩影。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通过搜集资料、猜一猜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明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你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里?同学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呀!2、猜一猜,这里说的是哪里?四季服装同穿戴,蚂蚱能做下酒菜,老太太爬山比猴快,新鞋后面补一块,娃娃全由男人带,四个竹鼠一麻袋这都说了那里的哪些特点?说的是哪个地方?(云南)这说的是“云南十八怪”里的其中六怪。
3、同学们,我们班有谁去过云南旅游吗?还记得你都去过哪里吗,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处景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美丽的云南。
)【设计意图:课前,从大家都喜爱的“旅游”这一话题入手,吸引大家兴趣,积极地参与到第二个内容上来,这“云南十八怪”中六怪,正是云南特色中其中最有代表性、最有趣的六怪,这一内容的呈现,激发了大家想去了解云南的热情和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一、看地图,找云南1、找一找方位:师:在我们中国的版图上,云南在哪个方位?请学生上台点。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出示云南版图)这就是云南省的版图,“云南”又称为“彩云之南”,简称“滇”。
大家想不想去欣赏一下云南的秀丽风光?好,把眼睛睁大了!(出示图片配乐)(课件配上云南特有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作背景音乐,随机出示云南的美景图。
)欣赏了美丽的云南,你感受到了什么?云南的风景非常美,其实它的音乐也很美。
刚才看图片时的背景音乐叫《月光下的凤尾竹》,就是用云南一种特有的乐器吹奏的,知道叫什么吗?(看图片)看着不起眼,但有一个雅称:叫东方萨克斯,用它吹奏的乐曲,都非常委婉动听,它可是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
2、提示课题:说到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那云南呢?(51个,课件出示数据,点击之后,云南省特有的民族变红,从而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之多),那么多民族中,人口超过5000人的就有25个少数民族,而这些红颜色的15个民族是云南省特有的,怪不得,云南会被称为是少数民族之乡!(课题出示:板书)二、了解云南各民族名称1、(课件按秩序出示各少数民族的居民图片与族名。
通过直观地出示,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名称能够有深的感受,也更能激发大家的兴趣。
)。
仔细瞧瞧,这些少数民族当中你连名字也没听说过的有吗?赶紧记一记,比比,谁记得最多。
谁来说说你记住了哪几个?再来更难一点的,你能看图片来猜测他们的民族吗?3、同学们的记性真好,云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山不同族”,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课件出示云南省少数民族的平面分布图,便于学生理解。
)3、总结:云南真不愧为少数民族之乡啊!【设计意图: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云南的地理位置,基于本课的课题是:《云南——少数民族之乡》,想要了解云南,除了知道它在中国版图上的方位外,还应了解云南被称之为少数民族之乡的原因,所以,第一层面:我通过由学生调查而来的一系列数字用比较的方式来感受,从而顺理成章地揭示课题。
;第二层面:在课件里,我出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居民的图片,让学生来体会;第三层面:通过看课件里的图片体会云南流传的那句话:一山不同族,从而从另一方面体会到云南少数民族分布之多。
最后,对这番教学的目的进行总结,发出感叹。
】三、走进云南过渡: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想去这个少数民族之乡旅游,想去感受云南那浓浓的民族风情,可是,要是真的一个一个民族走下来,估计两个月也看不完。
云南省政府已经为我们考虑到了,在美丽的滇池边建好了一个云南民族村,(出示图片:门口)接下去我们走进云南民族村,通过它,去了解云南,了解云南的民族风情。
1、.馆长留言,积极备战看,我们来到了(云南民族村)的智力冲浪馆,有馆长留言,我们先来听听!(课件录音: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少数民族知识,冲过了这一关,才能进入民族村游玩,赶快准备一下吧!)同学们,馆长这是要考咱们呢!怕不怕?昨天,老师要求大家去搜集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少数民族资料,你们准备了吗?看来都是对学习有准备的人.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资料的?(查找资料可以通过很多种途径)没关系,老师已经为同学收集了一些资料,就在你们的抽屉里,赶快拿出来,我们比比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这些资料收集到自己的记忆中。
这些资料是结合课本内容搜集的,所以阅读的时候还可以看看书本的图片,加深记忆。
开始!(在背景音乐中学生自学资料,教师巡视)2.趣味闯关过渡:好,我们就要进入智力冲浪馆开始闯关了,准备好了吗?把资料放回去,以你的精神状态告诉老师,你准备好了!(课件出示)(1)判断题:云南共居住着51个少数民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有25个,其中15个是云南特有的。
(对错)(2)出示简笔画,辨析:苗族竹楼,傣族吊脚楼。
(图文是否相对应)A.存在的错误是什么?(结合辨析,使学生知道苗族的吊脚楼和傣族的竹楼所建位置有什么不同)B.看真实图片,概括特点:竹楼和吊脚楼非常相似,但因为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所以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可见,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还和(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有关。
C.补充介绍:在云南,还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建筑,(出示图片)傣族曼飞龙塔、白族的大理崇圣寺三塔。
(指名生根据资料作简单介绍)师补充:崇圣寺三塔不仅是典型的唐代建筑,而且就是当时唐朝的皇帝派唐朝的工匠帮助那里的人们一起建造的,所以它还是古代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象征。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少数民族居民的建筑图片,找找这些建筑的不同点,再由学生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式来介绍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并说说建筑特点的成因,适当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云南。
】(3)判断题:以东巴象形文字著称与世的民族是哈尼族。
A.错在哪里?(板书: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B.今天我带来了一个,猜一猜这是个什么字?(出示东巴文)C.小结:象形文字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现在世界各地的学者已经对东巴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课后也可以去研究研究。
(4)判断:跳孔雀舞闻名于世的舞蹈家杨丽萍是傣族的?A.错在哪里?(白族的)B.欣赏《雀之灵》,小结:杨丽萍把孔雀舞跳出了灵气,跳出了云南,跳出了中国,跳向了世界,世界各国都非常喜欢杨丽萍的孔雀舞,所以我们说“越是民族的,越是受到世界欢迎”。
无论是刚才纳西族的象形文字,还是现在杨丽萍的孔雀舞,都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保护和发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播放白族姑娘杨丽萍的一段孔雀舞表演,多媒体的使用,使得她精彩的表演以及孔雀舞的灵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给学生一种心灵的震撼,学生较好地体会到少数民族人民的能歌善舞。
】(5)判断: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彝族的“彝”是由毛主席亲自选定的。
A.猜一猜B.板书“彝”并补充:1950年彝族代表进京的时候,他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族名,进京代表就请毛主席为他们起个名字。
毛主席见这个“彝”字有米又有丝,是富裕的象征,所以就给他们定名为“彝族”,所以这个题目是真的。
(课件录音)恭喜你们,冲浪成功!3.游览云南民族村过渡:我们可以快快乐乐地进民族村游玩了。
好,现在我就是你们的导游,请每位游客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跟随我的步伐,进村游玩啦!(1)出示民族村路线图,简单介绍民族村概况:到今天,云南民族村已经建成的民族村寨有27个,这是民族村的部分路线图。
(2)跟随导游,一一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课件出示展示各民族特色风情。
A.白族传统庭院:白族的房子古色古香,青瓦白墙,上面还有水墨画,到了云南,看到这样的建筑就知道一定是来到了(白族)。
B.傣族的泼水节:(课件播放介绍泼水节的由来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视频,感受少数民族人民过节时的心情)让我们一起看看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的场景吧!◆你了解泼水节的哪些知识?(指名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一个重要节日,敬爱的周总理也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过泼水节。
(出示周恩来参加泼水节的图片)◆交流:傣族人民平时泼不泼水?为什么?我们平时能不能玩水?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是很快乐的,老师有疑问啊,傣族人民天天泼水啊?(不泼)为什么?(指名说)傣族的泼水节是在四月13日到15日这几天。
平时,他们是不泼水的,因为水在傣族人民的心中是非常圣洁的。
在泼水节泼水可以表达内心的一种幸福和对别人的一种祝福。
所以我们平时不能随便玩水,要想过泼水节,那就请到云南的傣族。
C.彝族的火把节◆说说节日的由来。
你又知道了火把节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哪些愿望?(过火把节来驱逐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观看火把节的视频,感受欢乐的氛围。
(课件播放当地过火把节的场景,学生看过后,可以模仿着跳一跳,喊一喊号子,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
)想去参加火把节吗?(想)想的话,我们首先要做个准备动作,那就是他们围着篝火跳舞的动作,就是这样,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彝族人民为了表示欢庆,边跳边会围着篢火喊出热情的号子,喊得越响,欢乐的气氛会越浓厚,心中的幸福也就越多!让我们一起试试。
【设计意图:要了解云南,可以从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不同节日特色入手,而且,这些有名的节日特色,学生们都比较了解和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