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公开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获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意,落实背诵要求;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把握词的意象,感受词作的意境;

3、在想象与拓展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反复朗读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情景教学法

3、讨论点拨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有关月亮的图片并配乐)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人们还送月亮很多美称和雅号,像“玉兔”、“金蟾”、“玉盘”、“飞镜”等等。中国的诗人更爱月。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刚才的情景实在让人忍不住来吟诵几句,同学们心里的“月”也着急欲出了吧。

(学生吟诗。可能会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

刚才所说的可谓句句精彩。人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在中秋词中当首推苏轼的《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将围绕月亮向我们诉说什么。(板书课题)

二、明确这节课的目标。(展示学习目标)

1、感情朗读,熟能成诵。

2、把握词意,领略意境。

3、理解苏轼,体会感情。

三、诵读:初品词味

1、学生自己大声朗读,感受对这首词的初步印象。(展示全词的内容)

2、字正腔圆地读。找个别学生读,在此基础上老师正音。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3、有板有眼地读。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4、总结归纳,朗读诗词时应注意的问题。(出示幻灯片)

朗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根据语义,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

5、学生大声诵读。找个别学生读。师生配合读。(配乐)

四、赏读:深探词蕴

要想更好的朗读这首词还需要深入理解词境理解词意。(出示问题)

1、结合课文注释,读懂词的大意。

(说明)这个问题的考查用对对子的方式。出示对子“把酒问青天,欲归去又留人间;对月,初有恨后。”学生在理解基本词意的基础上完成。

2、在这首词中你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例1:我喜欢“明月几时有”这个句子。因为这个句子问的很有意思,好像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奇妙。

例2:我透过“把酒问青天”这句话,仿佛看到词人东坡一袭素衣,独立庭院中,在静谧的月光下,在习习的秋风中,他双眉不展,面带醉意,紧握酒杯,高举过顶,仰面苍穹------

学生可选择上面任一种方式谈谈自己喜欢的词句。

处理这一问题时,注意引领学生分析重点的句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

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3、结合文本,联系写作背景,讨论解读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五、再读:回味词香

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

六、小结

这首词风格潇洒,语言如行云流水一般,仿佛是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又探讨着人生。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魅力跨越距离穿越时空。怪不得有人称赞说:“中秋词自苏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七、采撷词香——背诵

限时背诵。学生完整的背诵课文,最好在背诵时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八、欣赏歌曲及书法作品,深入品味。(展示书法作品配歌曲演唱)

教师赠语:

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当然除了这首词以外他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品味,想更多的理解他还可以看看《宋史·苏轼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可谓,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小序:写作时间写作原因

上阕:矛盾————留人间

乐观旷达

下阕:思念————共婵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