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探究模式的《碳酸氢铵的分解》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实验探究模式的《碳酸氢铵的分解》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模式是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之后,以学生作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共分为两类教学模式,分别为实验探究模式Ⅰ“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收集事实、科学抽象、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和实验探究模式Ⅱ“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

《碳酸氢铵的分解》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中的一节科学探究课程,本教学设计将采用实验探究模式Ⅱ。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碳酸氢铵分解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

2.使学生巩固基本实验技能的操作。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究的学习意识和方法。

教学重点

1.碳酸氢铵分解的方法、装置和操作。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具

试管、带塞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酒精灯、火柴、木条、铁架台及铁夹、试管夹、药匙。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澄清石灰水、碳酸氢铵。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在家看到过爸爸妈妈做农活么?

生:看到过。

师:那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撒化肥的时候,有的化肥直接撒在地面上,而有的化肥却需要埋在土里呢?

生:嗯,但那是为什么呢?

师:好,同学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么请同学们来阅读一段材料(展示PPT,关于“铵态氮肥”易分解的材料),同学们明白为什么了吗?

生:哇,那化肥不仅会分解了,而且还变得无影无踪了,化肥变成什么了呢?

2、明确问题

师:问得好!不过化肥种类太多了,我们有没有时间逐一去分析呢?

生:没有啊,不过可以用一种化肥来做示范。

师:对,老师这一节课给同学们带来的化肥是碳酸氢铵。

生:那碳酸氢铵分解之后的物质是什么呢?

师:这也是我想问同学们的,这是碳酸氢铵的化学式。(板书:NH4HCO3)

3、提出假说

师:各小组讨论猜测一下碳酸氢铵会分解成什么呢?

(学生讨论)

生1:氮气、氢气、二氧化碳。

师:嗯,很好,还有其他意见么?

生2:氮气、水、氧气、二氧化碳。

师:嗯,请坐,很勇敢,其他同学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3:氨气、水、二氧化碳、氧气。

师:嗯,很好,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

生:差不多就这些了。

师:好,同学们讨论之后认为碳酸氢铵会分解成:氮气、氢气、氨气、氧气、二氧化碳、水。下面是老师查到的一些关于这些物质的性质。

(展示PPT:氢气,可以燃烧。氨气:有刺激性气味,遇到蓝色的石蕊试纸会变红。氧气:会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滴。)

师:然后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和我们上一节课学到的实验基本操作来设计实验,探索一下,碳酸氢铵在受热时究竟生成了什么。

4、验证假说

(学生分组实验)

师:同学们要注意实验安全,复习巩固一下我们上一节所学的内容。

生:闻到刺激性气味了。

(教师打开换气扇,并将带有一段导管的漏斗分发给各实验小组,引导学生做尾气处理。)

师:嗯,有刺激性气味说明了什么呢?

生:有氨气产生。

师:先不要急着下结论,你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试。

(学生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进一步检验,教师指导。)

生:变成蓝色了,说明真的是氨气。

师:你看一下加热碳酸氢铵的试管有什么变化啊?

生:没有变化啊。

师:再仔细看一下,不仅仅只看外面。

生:哦,试管口那儿有小水滴,说明还有水蒸气生成。

师:很正确,真聪明。然后,你在看一下老师展示的其他气体的检验方法,看看还有其他气体么?

生:好。

(学生继续实验。)

师:同学们又发现什么气体产生了。

生:二氧化碳。其他的气体没有检验出来。

师:没有检验出来,是不是就是真的没有呢。

生:不一定。

师:嗯,我们刚刚开始学习化学,很多知识我们都不知道,我们预测的这一些物质有可能也存在,还可能我们没有预测的气体也产生了。

生:对,所以以后要好好学习,把这些气体都找出来。

5、得出结论

师:很好,同学们如果一直这么想,一定会学好化学,为以后的祖国发展做贡献的。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过大家的实验,碳酸氢铵分解之后我们可以确定的产物有哪些啊?

生:氨气、水、二氧化碳。

师:嗯,很好,其他的物质,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会一一学到。

6、交流与应用

师:最后同学们交流一下,这一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1:必须认真学习实验,这样我们会解决很多问题。

生2:化学不仅仅在课本里,农田里面也有化学。

生3:做实验的时候,观察现象要全面。

生4:看到现象下结论的时候,不能够太草率,过早下结论。

生:……

师:很好,这一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请同学们整理好实验台上的仪器,我们下课。

教学反思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视野,教师做好引导,其实学生可以做得很棒。最后,教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同学们所假设的一些产物暂时无法检验,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同时要融入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并立志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