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4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13《张衡传》
阳嘉元年
时间
复造候风地动仪 名称
以精铜铸成 员径八尺
质地
合盖隆起 形似酒尊 饰以篆文山 龟鸟兽之形
外形 外 部 构
雕饰 造
候风地动仪之构造示意图
中有都柱,
傍行八道,
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 首衔铜丸, 下有蟾蜍, 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 皆隐在尊中,
内 部 机 械 构 造
覆盖周密无际。
……
验之以事,
第六段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 二,永和四年卒。
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要求辞职为 “乞骸骨”,意思是要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 故乡去。 征拜:朝廷征召,任命
附: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
纵观近几年高考所选文言文阅读短文,不少都是从唐宋以后所修的官方史书 (人物传记)中摘取,其中关于官职变迁的动词尤多,同学们一定要引起必要 的重视。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5.出、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6.补: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
文言知识归纳
第五段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 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阉竖:对宦官的蔑称。谗:毁谤,谗谤 图身之事:图谋自身安全的事。 吉凶倚伏:祸福相因。出《老子》: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 幽微难明:幽深奥妙,难以看清。 乃:于是,就。 宣寄情志: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义。
五、表示官职调动的
1.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第5课腾王阁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 睢园绿竹:睢园,指汉文帝梁孝王在睢阳
(今河南商丘附近)建造的菟园,园中多
竹,为宴集文士之所,在文中借指滕王阁。
《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 圃……众人言梁王竹园也。” 按照这个意 思,“睢园绿竹”应该是指文人谋士吧。
第三部分
❖ 赞美与会者:遥襟俯 畅------二难并
❖ 由宴会引出感慨:穷 睇眄于中天----识盈虚 之有数
第九组
❖ 1、根据史实,王勃是在写下《滕王阁序》 之后不久便去世了的,那么王勃的死是 否与在滕王阁宴宾之主有关呢?
❖ 2、题目是《滕王阁序》,但第一段为什 么没有提到滕王阁?睢园竹园的宴会是 怎样的?
重点问题探究(一)
❖ 1、中国四大名楼是哪四座名楼?
❖ 2、“序”是一种什么文体?
❖ 3、什么是初唐四杰?各自有什么风格特点?
❖ 抒发身世之感:望长 安于日下--奉宣室以何 年
❖ 引用典故抒怀:呜呼-----岂乏明时
❖ 鼓励自己守节不变: 所赖君子安贫--岂效穷 途之哭
第四部分
❖ 写自己报国无门之情怀: 勃------慕宗悫之长风
❖ 写路过滕王阁的原因及与会 的喜悦: 舍簪笏于百龄---喜托龙门
❖ 借典故表明自己愿意作诗: 杨意不逢----奏流水以何惭
❖ 交代时间: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 描画秋景:潦水尽而寒 潭清,烟光凝而暮 山紫
❖ 赴阁途中:俨骖騑于上 路---得仙人之旧馆
❖ 楼阁四周山水:层峦耸 翠---列冈峦之体势
❖ 登阁远眺所见:披绣闼--声断衡阳之浦
❖ 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 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 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 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 构成一幅色彩明艳而又上下 浑成的绝妙好图。)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PPT 课件
结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学 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 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 高水平发展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 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 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
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 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 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 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 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 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重视积累。 积累什么?如何积累?
关于高中语文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 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 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 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 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 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 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 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 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 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 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 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 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 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 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 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 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 域的过程。
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
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 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 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 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 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 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重视积累。 积累什么?如何积累?
关于高中语文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 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 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 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 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 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 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 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 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 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 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 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 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 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 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 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 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 域的过程。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精选课件PPT
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
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
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 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 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 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 的创新。 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 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 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 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情窦初开的年华,一朵鲜花,谁采不是采,谁献不是献。也可以说、谁先采来谁先戴。但是、爱情还存有它诸多的要素与情感的诠释。 人到成熟自然而然就会寻求恋爱。恋爱会造就情侣的幸福与美满。爱情与年龄无关;有共同语言,相似情怀,类似的经历坦诚自然的交流,毫不做作的表现。只有深入了解,才有爱情的起因。爱情用真情来实现相互交流的过程。爱情是向往,是打造婚姻的基础。 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从古至今,在世俗面前往往是种摆设。门当户对,门第观念。才会有爱情悲剧故事的上演:《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全面再现了封建世俗末世人性世态,揭示了弱势与强势的种种悲剧与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 爱情的行为是柔,慢条斯理,不是急于求成。爱情是双方感情的因果,一个人的行为不叫爱情。爱情是有针对性的,千万别搞错,有的只是友情层面上对你好,那不是爱情。一个人来维持痴情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没有物质的爱情是可悲的,他保证不了爱情的延续性。
真正的爱情,不论贫富,不论远近。千般情怀,万般眷恋。红尘陌上,心系悠长。约言迢迢千里,只因情怀而来;邈路遥遥朝暮到洛阳出差一周了。 下午忙完,我便决定回趟老家。夕阳余光游走在城市楼房的轮廓中,呆板大街上车来人往。我不喜欢城里的热闹,会吓跑夕阳,家里这时候,风是轻的,田野是静的,夕阳是害羞的。 大巴车只到镇上,离老家还有十里路。一下车就听到有人喊我,是父亲。父亲一手接过我行李,一手拿着手机说话:“接到了,接到了,我们就回来。”说罢把电话递给我。电话里母亲问我晚饭想吃什么,我说:“妈,我想吃你擀的捞面条。”
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课件(共33张PPT)
的具体化。 • 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
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 键成就。
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学科特色核心素养。 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习领域的特定符号系
统和知识体系。 第二层次:跨学科的共通素养。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合作、社会交往和沟通、 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等。 第三层次:自我成长层面的素养。
构建语文课程内容体系 需要解决的问题:
• 语文不是一门与单一学科体系直接 对应的课程。课程内容体系很难在知识本体系统的覆盖下来 构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内容有没有体系?语文课程内容是否需要体系? 能不能概括出语文内容体系? • 应当如何从载体(文本)为纲、知识(语言知识+文学知识)
13.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 讨 14.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 ★
★
15.跨文化专题研讨
★
8.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
16.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
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
(二)高中语文学习活动类型与目标
阅读与鉴赏:12条 表达与交流: 9条
原:必修课程的 课程目标
梳理与探究: 9条
新增内容
语文学习活动类型?
总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的语文学习活动……
为纲、行为训练(听说读写)为纲,转变为语文素养为纲?
• 载体、知识、训练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确立它们在语文 教学中的地位。
• 语文素养靠什么生成?在什么条件下发展和提升?是文本和 知识的灌输,和老师分解的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达到的吗?
• 由于语文课存在很多问题,老师们都在想方设法解决。检查 过去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吸收成功的高中老师在一线实践 的经验,我们提出“语文活动” 的概念,并对语文活动的定义和 作用进行了界定。
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 键成就。
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学科特色核心素养。 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习领域的特定符号系
统和知识体系。 第二层次:跨学科的共通素养。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合作、社会交往和沟通、 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等。 第三层次:自我成长层面的素养。
构建语文课程内容体系 需要解决的问题:
• 语文不是一门与单一学科体系直接 对应的课程。课程内容体系很难在知识本体系统的覆盖下来 构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内容有没有体系?语文课程内容是否需要体系? 能不能概括出语文内容体系? • 应当如何从载体(文本)为纲、知识(语言知识+文学知识)
13.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 讨 14.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 ★
★
15.跨文化专题研讨
★
8.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
16.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
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
(二)高中语文学习活动类型与目标
阅读与鉴赏:12条 表达与交流: 9条
原:必修课程的 课程目标
梳理与探究: 9条
新增内容
语文学习活动类型?
总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的语文学习活动……
为纲、行为训练(听说读写)为纲,转变为语文素养为纲?
• 载体、知识、训练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确立它们在语文 教学中的地位。
• 语文素养靠什么生成?在什么条件下发展和提升?是文本和 知识的灌输,和老师分解的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达到的吗?
• 由于语文课存在很多问题,老师们都在想方设法解决。检查 过去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吸收成功的高中老师在一线实践 的经验,我们提出“语文活动” 的概念,并对语文活动的定义和 作用进行了界定。
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介绍ppt
第八课
《我遥望……》 : 《麦地》 : (1)要把握“港口”和 (1)要引导学生诵读全 “故乡”的喻意。 诗,把握 “ 麦地 ”的 意象。 (2)鉴赏 极富概括力、 朴实 无华 的 语 言 特 (2)重点鉴赏诗中充满 色。 激情、想象 的 抒情语 句,如“家乡的风/家 (3)可扩展阅读诗人的 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 另一首诗《 悬 崖边的 我的双肩”。(注意: 树》。( 课后练习 第 “诗无达诂 ”,万不 五题) 可一句句串讲。)
应重点抓以下几点:
(1)有感情地朗读各首诗,注意诗歌的节奏 和声韵。 (2)了解各篇作品的内涵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包括诗人的简况、创作背景)。 (3)把握作品的意象、意境 及 主要 表 现手 法,品味作品的语言。 (4)注重个性化阅读和审美体验。
第五课
《死水》: (1)应 引 导 学生 把握 “死水”的意象,弄 清它的 象征意义 以及 寄寓的作者的感情。 (2)了解反讽手法的运 用及其表达作用。 (3)朗诵时 要注意 “节的匀称,句的均 齐”的特点。 《黄鹂》: (1)要 引导 学生 把 握 “黄鹂”的寓意。 (2)可鉴赏重点句,比 如 “ 一掠 颜色 飞上 了树 ”。 (3)可扩展阅读华兹华 斯的《 致布谷 》、雪 莱的《 致云雀 》、济 慈的《 夜莺颂 》等。
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 介绍
编写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精神进行编写——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种能力的培养(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 力) 共同基础性与多样选择性相统一
教材特点
继承与创新结合:
“继承”体现在三个方面——文选式、文体 组元、混编型。 “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努力开发新 课文、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的教材编写理念。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教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6课《鸿门宴》
史记构成
书(8)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经济。 如《礼书》
表(10)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载。 如《六国年表》
本纪(12)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如《高祖本纪》
世家(30)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如《陈涉世家》
列传(70)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如《游侠列传》
我国史书体例(一)
•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 件的史书,如《左传》.
导入新课
• “鸿门宴”这个词想必大家都 熟悉,有没有同学知道“鸿门 宴”现在的含义是什么?(多 指不怀好意的集会)。刘邦、 项羽这两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一个帝王之君,一个虽然兵败 却仍流芳千古。
•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司马迁去 看一场历史上的《鸿门宴》。
制作yu
学习目标
•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 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 物。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如《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应历史事 件 ,如《史记》;我国著名的《二十四 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我国史书体例(二)
• 通史:不间断的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 事件,如《史记》.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 史,如《汉书》.
课文解题:
道芷zhǐ阳
探究问题:
“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 万”,双方力量悬殊,项羽居于主动 的、优势的地位,刘邦居于被动的、 劣势的地位。在《鸿门宴》这场斗争 中,项羽是怎样一步步由主动向被动 转化,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由被动向 主动转化的?
讲授翻译课文
沛公军(于)霸上 ,未得与项羽相
见。 驻军,军:名作动 没有能够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庄不得击。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四)教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13课《张衡传》
5、和《屈原列传》相比,这两篇传记最大 的共同点是什么?最大的区分是什么?
明确: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 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 画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最大的区分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 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 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 《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 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 较详细的介绍。
指南车
人民至今还在怀念着他,一九五五年全国发行 过纪念邮票。一九五六年南阳重修他的坟墓和读书 台,郭沫若曾在他的纪念碑上题道:“如此全面发 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 敬佩。”
张衡故居与张衡墓庐
台北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地动仪
一、课前准备: 1、给下列句中划线的字注音: ①衡少善属文( shào )( zhǔ ) ②不好交接俗人( hào ) ③累召不应( lěi ) ④五载复还( zǎi )
4.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他) 却没有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 (他)也没有去就任。
——“举”、“辟”为被动用法,“不 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 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 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明确: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 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 绩,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 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写张衡的品行和文才①;
(2)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绩(② ③④);
(3)写张衡的政治才干(⑤⑥);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 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 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 二是专门介绍候风地动仪。
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二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氓课件
卫风·氓
❖复习目标:
❖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 2、尝试分析人物性情特点。 ❖复习方法 ❖读读 译译 背背
❖ 氓:méng
蚩:chī
❖ 愆:qiān
将:qiāng
❖ 垝垣:ɡuǐ yuán筮:shì
❖ 咎:jiù
于:xū
❖ 说:tuō
陨:yǔn
❖ 徂:cú
汤:shāng
❖ 渐:jiān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登上)(倒塌/墙)(连词,来,表目的)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眼泪)已经,可译为:“…之后(”一边……一边)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占卦)(卦象)(不吉利) (介:用)
以我贿迁。
(介:把)(财产,指嫁妆)
❖ 登上那倒塌的墙壁,来遥望 你的所在地——复关。看不见你 的时候,我就眼泪连连。见到你 之后,我有说有笑。你回家占卜, 卦象非常吉利。用你的车子来接 我,把我的嫁妆搬回你家。
❖ 比兴手法。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以桑起兴,引发下 文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 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 同时,这几句诗又以桑设喻,以桑叶由鲜嫩 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其 中,
“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 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
小结
❖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诗经》中表 现纯真爱情的民歌很多,而且表达方式大多 具有质朴、热烈而大胆的特点。如《静女》 写男女约会,表现了大胆而炽烈的情爱。 《氓》是著名的弃妇诗。这位女主人公被男 主人公虐待以至抛弃,但弃妇则显得坚强决 断,她从亲身的遭遇中接受了教训,认清了 丈夫的本质,所以能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 这个弃妇的不幸遭遇是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 度造成的。她的悲剧在两千多年的旧社会具 有普遍的意义。
❖复习目标:
❖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 2、尝试分析人物性情特点。 ❖复习方法 ❖读读 译译 背背
❖ 氓:méng
蚩:chī
❖ 愆:qiān
将:qiāng
❖ 垝垣:ɡuǐ yuán筮:shì
❖ 咎:jiù
于:xū
❖ 说:tuō
陨:yǔn
❖ 徂:cú
汤:shāng
❖ 渐:jiān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登上)(倒塌/墙)(连词,来,表目的)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眼泪)已经,可译为:“…之后(”一边……一边)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占卦)(卦象)(不吉利) (介:用)
以我贿迁。
(介:把)(财产,指嫁妆)
❖ 登上那倒塌的墙壁,来遥望 你的所在地——复关。看不见你 的时候,我就眼泪连连。见到你 之后,我有说有笑。你回家占卜, 卦象非常吉利。用你的车子来接 我,把我的嫁妆搬回你家。
❖ 比兴手法。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以桑起兴,引发下 文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 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 同时,这几句诗又以桑设喻,以桑叶由鲜嫩 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其 中,
“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 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
小结
❖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诗经》中表 现纯真爱情的民歌很多,而且表达方式大多 具有质朴、热烈而大胆的特点。如《静女》 写男女约会,表现了大胆而炽烈的情爱。 《氓》是著名的弃妇诗。这位女主人公被男 主人公虐待以至抛弃,但弃妇则显得坚强决 断,她从亲身的遭遇中接受了教训,认清了 丈夫的本质,所以能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 这个弃妇的不幸遭遇是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 度造成的。她的悲剧在两千多年的旧社会具 有普遍的意义。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梳理探究《姓氏源流》
2、节日文化 比如中秋赏月、寒食清明 禁火习俗等。
有关风俗节日的诗词
猜猜两首词写的是什么节日?
太常引
(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 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 光更多。
传统节日之一:春节
春节是民间最郑重的传统节日。除夕晚 餐最为丰盛,举家欢聚,纵情吃喝。晚上, 人人将脚洗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 给年幼者“压岁钱”,年轻人守岁到深夜, 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 新。大年初一,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 放鞭炮,穿新衣。早点吃蒸糕,中饭吃汤圆 (俗称圆宵)或饺子,饭后皆出门玩耍。不 少村寨耍龙耍狮子、唱花灯。
牛刀小试
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请从下面3个节日中任选两个仿照“重阳 节”的内容,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 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
3、客家文化
4、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 长。据《神农百草经》记载: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 荼而解之。”荼(茶的古字)就 是茶。有的学者把茶文化划分为 萌芽期(三国至南北朝时期)── 形成期(唐)──鼎盛期(宋代至 明代)──普及期四个时期。到了 唐代,茶的生产具有相当规模, 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茶经》。
古代姓氏图腾
造父,善御,被 周武王封到赵城, 他的后代便姓赵。
周武王灭商以后,追
封前代圣王的后人, 找到了舜帝的后裔妫 (guī)满,封他为陈 侯。其子孙后来就以 国为氏,就是 陈氏。
战国时著名的法家商鞅,卫国 人,公孙氏,名鞅。本叫公孙 鞅或卫鞅,他曾因功被封于 商,号商君,故称为商鞅。
居住在西门附近的人,便以西门为姓。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选修《孟子见梁惠王》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4)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 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 ‘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 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 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 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 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 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 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 曰‘利’?”
利与义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孟子 4.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6.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
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 也。——荀子 7.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在现代社会,当人类的精神 家园慢慢荒芜的今天,人们越来 越功利,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了 孔孟的精神超出了历史,超出了 国界,在熠熠生辉!
面对利字当头的梁惠王,孟子怎样游说自己的观点 呢?(也就是说说有什么艺术特色)
1.讲求章法 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破对方的观点 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2.善于铺排
重难点探究: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 君者必立千自乘己之的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 百乘之家观。点……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 餍。
•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 者也。
感悟孟子的人格魅力
既然梁惠王只知言利,孟子还向他讲诉 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 怎样的个性?
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有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执著的 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 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高中语文新课程框架与教学期待 PPT课件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树立几点认识:
认识1:语文课堂不是语文教 师唱独角戏的地方,而是学生 与教师与文本互动的舞台。课 堂里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灵世 界,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 间多维有效的互动。
《祝福》的三种教学方案
方案一:
(一)导入,板书课题(老师讲)
(二)介绍作者、时代背景(老师讲)
(三)学生读课文(一般5—8分钟) 思考:分几个部分,各部分写什么,写出情
高中语文新课程 框架与教学期待
新宁一中 徐巨明
两点建议:
一、不轻视,不畏惧,冷静面对新形势; 有热情,有展望,大胆走进新课程。
二、尊重现实,量力而行; 抓住机 遇,尽力而为。
一、语文新课程的内容框架 二、新课程语文教学关键词例释 三、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课堂 四、我们将面临的困难和困惑
高中课程方案三个最闪亮的词:
《祝福》的三种教学方案
方案三: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给各个小组
□ 教师提供了须探讨研究的四个问题:①小说讲了一个怎样
的故事?给故事拟一个标题,然后紧扣所拟题目中的关键词,复 述课文。②小说用什么方式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③谁是杀死祥 林嫂的凶手?④祥林嫂反抗了什么?
□课堂操作步骤:
过去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脱离生活 积淀肤浅 重术轻人
新课程语文教学关键词例一: 语文生活
□ 一篇网络文章对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表述的:
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 语文,又用语文装扮生活。这就是生活语 文,它是一个开放、自由、灵活、阔大无 比的空间。
生活需要语文,生活离不开语文,语 文离不开生活,语文使生活更加美好。
(中外记叙 散文)
提要(社会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让你支持作者在文中的某一观点,你会选择哪一个?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二)联想体验:个体体验——组班交流(合理联想,开发教材) 【多媒体投影材料】 看了这些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形成了怎样的认识? (你这些感受和认识的依据是什么?) (三)自主质疑:分组讨论——师生释疑(生成问题,深度探究) ①有分歧的问题 ②有困惑的问题(筛选问题——书面呈现——充分交流) (能力要求高、学习难度大、认知多元化——对话、碰撞、互助)
★小说教学
《林黛玉进贾府》(必修3) 一、分析人物形象(解读文本)
1.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概括) 2.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 (阐释) 二、深化人物形象(想像充实) 1.作者写王熙凤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还可以换用那些出场形 式,孰优孰劣? 2.在世人眼里,贾宝玉是个怎样的人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 三、评价人物形象(读者意义) 1.学生对三位人物形象作评价。 你喜欢哪位人物的性格?为什么? 2.评论家对三位人物形象的评价。
●教材作用: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语言学习的 典范。
(三)深入探究
●我感触最深的句子是……为什么?——促使感悟 ●最能引起我联想的句子是……为什么?——激发联想 ●我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是……为什么?——深入主题 ●我还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引导质疑 (四)拓展延伸
●播放片段——煽起激情,蓄足厚势 ●说说《老人与海》的人文内涵
(品味语言,挖掘内涵 表达思想,熏陶情感)
着眼文本,落实语言 赏析程序,由浅入深 注重能力,突出实践 问题综合,过程开放
★小说教学
《祝福》(必修3) (一)猜读感知
1.快速阅读文章前面部分(投影),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2.你认为祥林嫂一生会经历哪些不幸? (二)品读赏析 人 1.结构赏析:①课文如果将“祥林嫂最终被鲁四老爷辞退,乞讨为生,最后在 们年终的祝福声中凄惨地死去”的情节放在文章最后,是否更能符合生活的逻辑?
三、探究质疑,品味鉴赏 请你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作者歉意的、能够触动你的心灵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理
解,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大家一起研讨。 四、朗读课文,体味情感
(教材处理,着眼整体 过程清晰,步步推进)
★散文教学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必修4) 三次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 ( 一)角色体验:独立阅读——全班交流(感知文本,折射思想)
(猜读课文,激发兴趣 设计曲问,激发疑义 体验情感,回归文本)
★散文教学
《小狗包弟》(必修1) 一、概括内容,整体把握
1.给各自然段标序号。
2. 用几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理清思路,理解中心 1.文章哪些段落直接记叙了我和小狗包弟的故事? 2.围绕我和小狗包弟,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3 .作者非常喜欢一条可爱、善解人意、忠诚的小狗,可为什么要把它送走呢? 4.包弟送走后,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围绕祥林嫂不幸的一生,文章安排了哪些情节内容? 假如把这些情节的顺序换一下,你认为妥当吗?为什么?
2.语言赏析:比较法、调换法、删除法 示例:略寿”字不寻常——《祝福》语言艺术赏析 2、也是美好愿望的体现——《祝福》结尾探讨 3、以乐写哀,倍增其哀——《祝福》的对比艺术 4、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讨论实录
高中语文新课程
课堂教学设计例说
常德市一中 邓传辉
一、课堂教学设计例析
★小说教学
《老人与海》(必修3) (一)启发导入
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二)初读研讨
●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老渔夫桑地亚哥 ●用“这是一个×××的典型代表,我的理由是××××××” 的句式说说老渔夫。——“硬汉子” 百折不挠 坚强不屈 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 严”
★诗歌教学
《离骚》(必修2)
一、导入 1.题解:罹——遭遇 骚——忧愁 2.总启:诗人遭遇了怎样的忧愁?
二、赏析 (一)前五节 1.集体朗读,小组讨论 ①找出含有“意象”的诗句。 ②这些“意象”可以分为几组? ③这些“意象”分别具有怎样的含义? 2.全班交流,共同归结 香草:美德: (以陈子昂的《感遇》来进一步理解寓意) 美人:理想: (以李白的《长相思》和《观胡人吹笛》来进一步理解寓意) 日月春秋流水:人生易老 时不待我(以李煜《相见欢》来进一步理解寓意) 归结:追求之无限 矛盾——忧愁 生命之有限
(抓住关键词语 实施精细阅读)
二、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思考 1.深入文本,沉入语言
●课程性质: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工具性为语 文所特有,人文性为众多人文学科所共有。人文性蕴涵在语言文字 和教育过程之中。
●教学要求: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技能为主要任务,以发展学生 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 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为归宿。
(二)后七节 1.集体朗读,小组讨论:找出并理解贯穿于这七节诗中的一个意象。 2.全班交流,共同归结:路 希望之路 矛盾——忧愁 现实之路
三、总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内容集中,深度探究 旁征博引,有机拓展)
★戏剧教学
《雷雨》教学片段((必修4) 鲁侍萍 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 十年一天一天我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 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 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 们周家的门。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引导分析人物思想情感。 ①三十年前是在怎样的时刻鲁侍萍被赶出周家的?对于那段经历,鲁侍萍 内心是怎样一种感受?——恨 悔 ②那么,三十年后,再次面对周仆园时,鲁侍萍是怎样表达这种耐心怨 愤的?——三个“你” 两个“你们” ③在连续几个“你”之后,为何又改为“你们”呢?这“你们”是谁呢? 3.师生提炼归纳 ①悲剧的罪魁祸首——不只是周仆园,更是封建家长 ②对周仆园的情感——既有明显的怨恨,也有一定的宽恕
★小说教学
《林黛玉进贾府》(必修3) 一、分析人物形象(解读文本)
1.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概括) 2.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 (阐释) 二、深化人物形象(想像充实) 1.作者写王熙凤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还可以换用那些出场形 式,孰优孰劣? 2.在世人眼里,贾宝玉是个怎样的人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 三、评价人物形象(读者意义) 1.学生对三位人物形象作评价。 你喜欢哪位人物的性格?为什么? 2.评论家对三位人物形象的评价。
●教材作用: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语言学习的 典范。
(三)深入探究
●我感触最深的句子是……为什么?——促使感悟 ●最能引起我联想的句子是……为什么?——激发联想 ●我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是……为什么?——深入主题 ●我还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引导质疑 (四)拓展延伸
●播放片段——煽起激情,蓄足厚势 ●说说《老人与海》的人文内涵
(品味语言,挖掘内涵 表达思想,熏陶情感)
着眼文本,落实语言 赏析程序,由浅入深 注重能力,突出实践 问题综合,过程开放
★小说教学
《祝福》(必修3) (一)猜读感知
1.快速阅读文章前面部分(投影),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2.你认为祥林嫂一生会经历哪些不幸? (二)品读赏析 人 1.结构赏析:①课文如果将“祥林嫂最终被鲁四老爷辞退,乞讨为生,最后在 们年终的祝福声中凄惨地死去”的情节放在文章最后,是否更能符合生活的逻辑?
三、探究质疑,品味鉴赏 请你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作者歉意的、能够触动你的心灵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理
解,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大家一起研讨。 四、朗读课文,体味情感
(教材处理,着眼整体 过程清晰,步步推进)
★散文教学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必修4) 三次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 ( 一)角色体验:独立阅读——全班交流(感知文本,折射思想)
(猜读课文,激发兴趣 设计曲问,激发疑义 体验情感,回归文本)
★散文教学
《小狗包弟》(必修1) 一、概括内容,整体把握
1.给各自然段标序号。
2. 用几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理清思路,理解中心 1.文章哪些段落直接记叙了我和小狗包弟的故事? 2.围绕我和小狗包弟,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3 .作者非常喜欢一条可爱、善解人意、忠诚的小狗,可为什么要把它送走呢? 4.包弟送走后,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围绕祥林嫂不幸的一生,文章安排了哪些情节内容? 假如把这些情节的顺序换一下,你认为妥当吗?为什么?
2.语言赏析:比较法、调换法、删除法 示例:略寿”字不寻常——《祝福》语言艺术赏析 2、也是美好愿望的体现——《祝福》结尾探讨 3、以乐写哀,倍增其哀——《祝福》的对比艺术 4、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讨论实录
高中语文新课程
课堂教学设计例说
常德市一中 邓传辉
一、课堂教学设计例析
★小说教学
《老人与海》(必修3) (一)启发导入
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二)初读研讨
●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老渔夫桑地亚哥 ●用“这是一个×××的典型代表,我的理由是××××××” 的句式说说老渔夫。——“硬汉子” 百折不挠 坚强不屈 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 严”
★诗歌教学
《离骚》(必修2)
一、导入 1.题解:罹——遭遇 骚——忧愁 2.总启:诗人遭遇了怎样的忧愁?
二、赏析 (一)前五节 1.集体朗读,小组讨论 ①找出含有“意象”的诗句。 ②这些“意象”可以分为几组? ③这些“意象”分别具有怎样的含义? 2.全班交流,共同归结 香草:美德: (以陈子昂的《感遇》来进一步理解寓意) 美人:理想: (以李白的《长相思》和《观胡人吹笛》来进一步理解寓意) 日月春秋流水:人生易老 时不待我(以李煜《相见欢》来进一步理解寓意) 归结:追求之无限 矛盾——忧愁 生命之有限
(抓住关键词语 实施精细阅读)
二、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思考 1.深入文本,沉入语言
●课程性质: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工具性为语 文所特有,人文性为众多人文学科所共有。人文性蕴涵在语言文字 和教育过程之中。
●教学要求: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技能为主要任务,以发展学生 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 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为归宿。
(二)后七节 1.集体朗读,小组讨论:找出并理解贯穿于这七节诗中的一个意象。 2.全班交流,共同归结:路 希望之路 矛盾——忧愁 现实之路
三、总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内容集中,深度探究 旁征博引,有机拓展)
★戏剧教学
《雷雨》教学片段((必修4) 鲁侍萍 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 十年一天一天我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 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 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 们周家的门。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引导分析人物思想情感。 ①三十年前是在怎样的时刻鲁侍萍被赶出周家的?对于那段经历,鲁侍萍 内心是怎样一种感受?——恨 悔 ②那么,三十年后,再次面对周仆园时,鲁侍萍是怎样表达这种耐心怨 愤的?——三个“你” 两个“你们” ③在连续几个“你”之后,为何又改为“你们”呢?这“你们”是谁呢? 3.师生提炼归纳 ①悲剧的罪魁祸首——不只是周仆园,更是封建家长 ②对周仆园的情感——既有明显的怨恨,也有一定的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