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1)默认分类 2009-02-20 11:39:52 阅读41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第一章1、孔德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人。

3、韦伯提出的理解社会学:声韦伯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

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作出因果解释。

4、芝加哥学派:是指芝加哥大学社会系师生以城市研究为中心所形成的学术思想的统称。

5、本土化:就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

6、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第二章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2、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群体:是把个人和社会紧紧地联系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谁先谁后的整体,但又是存在矛盾需要不断调整的一个整体。

4、社会批评: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5、社会研究:是寻求有关社会中各种问题的答案的一种科学研究类型。

6、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7、问卷调查:是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8、自填式问卷:一般是指采用分发、邮寄或电子邮件等方式送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按要求自行填答,然后由访问员收回或通过邮局和电子信箱寄回来的问卷。

9、访问式问卷:是指由经过培训的访问员依据问卷所列的问题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询问逐一向被调查者发问,然后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进行填写的问卷。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五章 韦伯的社会学理论PPT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五章 韦伯的社会学理论PPT
•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2021/8/28
5
价值中立观
• 韦伯认为社会学和自然科学一样属于经验 科学的范畴,因而必须坚持价值中立 (value-free)的原则。
• “一门经验科学不能告诉他人他应该做什 么,而只能告诉人们他能够做什么,以及 在特定的情况下,他希望去做什么” 。人 们并不能从事实判断逻辑地推出价值判断。 因此社会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应致力于 事实判断,尽力排除价值判断。
• ——,1998,《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9,《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2021/8/28 2000,《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胡景北译27,
补充参考书目
•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通史》,姚曾廙译,韦森校订,上
逃逸的“铁笼”(iron cage)。
2021/8/28
20
社会分层的标准
• 财富(property)。经济标准 class
• 权力(power)。政治标准 party
• 声望(prestige)。社会标准 status
• 在任何社会中,利、权、名对人们来说都是稀缺 资源,人们总要在各个活动领域千方百计地逐利、 争权、求名,由此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结构。 韦伯认为,上述三个分层标准具有相对独立性, 它们指向社会分层的三个重要的维度。按三种标 准对同一人群进行划分,所得结果并不一定吻合。 在强调三个分层标准的独立性的同时,韦伯又.指 出分层中轴原理。
2021/8/28
12
理性化过程
• 理性的含义:理性在英语中有两个相应的词: reason和rationality,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 者基本上是一个哲学概念,并贯穿于整部西方思 想史之中,主要指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过程; 后者则是韦伯及其他的一些社会科学家通常使用 的理性概念,主要指在社会行动以及社会形成物 当中,行动者所赋予的明确、理智而又系统一贯 的主观意向。

韦伯理解社会学

韦伯理解社会学

韦伯理解社会学本⽂预计阅读5分钟资料【教材】《西⽅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三版作者候钧⽣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第⼀节社会科学⽅法论01理解与理解社会学【韦伯对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门致⼒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社会学的对象】根据这个定义,韦伯将⼈类的社会⾏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两⼤任务】韦伯把对社会⾏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的两⼤任务。

【研究社会学的⽅法】:韦伯认为⽤⾃然科学中的实证⽅法来研究社会学是⾏不通的,因此研究社会学的⽅法是理解和说明。

02理解01确定性⾓度从确定性⾓度看,理解的确定性的基础有⼆1、理性的⽅法⼀是理性的⽅法,即对各种⾏动因素在其有意向的意义中获得完全清晰和理智的把握。

理性的理解具有⾼度的确定性。

如韦伯所⾔“当某⼈在推理或论证中应⽤2×2=4或应⽤毕达哥拉斯定理时,或者当某⼈根据我们已经接受的思维模式正确地推出⼀种推理的逻辑序列时,我们对其意义具有完全清晰明⽩的理解”。

2、重新体验的⽅法⼆是重新体验的⽅法,如移情和艺术欣赏,或狄尔泰所⾔,“理解就是再现你中之我”。

这种⽅法通过同情式参与,能恰当地把握⾏动发⽣的情感环境,从⽽获得移情和欣赏的精确性。

这种理解是对别⼈⼼灵感觉的精神体验,是对别⼈的⾏动和动机的有效把握。

显然“可重新体验性”对理解的确定性⾮常重要,但并不是唯⼀的必要条件,“要理解恺撒,不必成为恺撒”。

02操作类型⾓度从操作类型看,韦伯把理解分成两类1、对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是对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即通过对社会⾏动的直接观察就能理解其意义。

对语⾔、⾏动(如砍柴、关门等)、⾮理性的情绪反应(如惊叫、愤怒等),以及对数学和逻辑命题(如2×2=4)的理解都属于这⼀类。

2、解释性理解第⼆类是解释性理解,即根据动机来把握⾏动者赋予⾏动的意义。

解释性理解是对动机的理性理解,它把社会⾏动置于可理解的和更加内在的意义背景之中。

【社会学考研】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包含:各章名解

【社会学考研】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包含:各章名解

名词解释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

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公存和秩序的原则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说是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P39)4.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P46)5.社会互动形式: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正是在这种交往方式中,交往构成为社会现实(P98)6.主观文化(个体文化):行为者产生、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使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P102)7.客观文化: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8.社会行动:韦伯认为是指具有主观意义的且涉及他人的行动,即是一种包含社会关系的行动(P120)9. 社会化:指在一种社会关系中,社会行动的侨界建立在以理性为动机的利益的平衡或者同样动机上的利益的结合之上(P120)第一编 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第一节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1.孔德,法国人,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社会学之父”2.孔德看来,“实证”一词的社会学含义包括: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相对3.孔德看来,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念、主要概念以及每一个知识部门,都乡侯经历三种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虚幻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实证阶段)利己主义情感 敬慕人性结构 活动 利他主义 崇敬才智 仁爱4.社会学注:孔德认为人性结构的“情感”决定社会的起源与性质5.孔德的学说是“唯心主义”思想第二节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蕴含明显的接收功能主义的系统论思想 社会进化论: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2.斯宾塞从结构-功能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社会的进化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历史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1.涂认为,要实现社会学科学化的目标,应先确立: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相应的研究方法首先,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其次,社会事实对于个人具有约束能力 最后,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属于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如集体意识 属于集体存在方式的形而上学(解剖学)事实对某一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的探求应从其他社会事实中去寻找 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 运用共变法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5.涂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为社会改良提供理论依据6.涂尔干认为,在各种比较法中,只有共变法是最具证明力的7.涂尔干强调,比较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合适、最重要的方法8.实证社会学在涂尔干这里开花结果,将社会学最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讲堂,他为实证主义社会学规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寻找社会事实的原因、分析其功能的方法第三节 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1.涂尔干一生的学术兴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方面、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问题2.涂认为,要彻底说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的理解社会团结的本质特征,必须进行社会类型的划分3.涂根据社会各部门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将社会类型划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和邮寄团结的社会4.涂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社会团结的转变反映在法律中的主要变化5.涂认为,道德意识和社会规范化是社会团结的基础基础: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精神基础:集体意识法律特征:压制性制裁基础: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 物质基础:社会分工法律特征:恢复性8. 涂认为,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9.涂认为,现代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常态分工常态分工:社会团结的正面功能10.社会分工 失范分工:角色与规范不同步根本 原因 强制分工:一种不平等的分工 人口增加 不协调分工:原因是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 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11.涂认为,社会分工要想产生有机团结光靠人们遵守社会规则、各行其则还不够,他们之间的责任还必须相互适应和平均分配12.涂认为,只有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消除不平等并达到公正合理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有机团结第三节自杀论1.实证研究的典范:《自杀论》2.涂认为,自杀倾向取决于社会因素原因:绝望的生无可恋分析方法: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两方面着手“过多的限制”所造成(压力过大)4. 涂概括自杀的一般社会原因:自杀主要为社会整合、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多决定,与社会的集体性倾向相呼应,而与自然环境和个人的心理生理联系较少。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圣才出品】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一、基本概念1.社会行动答:社会行动,韦伯指出,应该称作这样一种行动: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

作为社会行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①行动者个人赋予其行动以意义,即行动者个人采取行动的动机;②行动者所采取的行动包含着以他人的行为为目标,即行动者主观意识到与他人的联系。

只有具备这样两个条件时,个人的行动才可以称为社会行动。

2.理想类型答: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是韦伯社会学建立因果性、规律性认识的概念工具。

理想类型的特点表现为:①作为理智上的概念工具,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②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它又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带有共性或规律性的特点。

理想类型的建立,对社会学认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权力答:权力,在韦伯看来,意味着在某种社会关系中贯彻自己的意志并排除反抗的所有机会,不管它是基于什么原因;突出的是互动关系中的单向性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

4.统治答:统治,是指在所属人员那里找到服从某一具体命令的机会,着重表现互动双方中的一种“机会”重合,即作为统治一方的统治心理与作为服从一方的服从心理的一种会合。

5.纪律答:纪律,是指在所属的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强调群体中统治关系的固定化、制度化和无障碍地得以贯彻实施的现象。

6.传统型统治答:传统型统治,是指那种统治的维持是靠从古到今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的统治类型。

韦伯勾画了传统统治形式的一般特征。

他指出,这是一种宗法制统治形式。

在这里,统治者或主人是由传统的世袭制度决定的,统治者具有终身的权力,并将这种权力不断地传给自己的后裔。

这种统治具有很强的个人性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是一种主子与奴仆的关系。

它所代表的是一种保守力量,它主张永远维持先王或上帝的神圣秩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有任何改变。

马克思~韦伯

马克思~韦伯

浅谈韦伯理解社会学及其方法论摘要:韦伯所构建的体系庞大的理解社会学,不仅为德国人文主义社会学铺设了最重要的一段基石,而且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学的思想财富。

韦伯认为社会学就是致力于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这种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为了保证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有效性,他提出了“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的方法论。

在社会学界引起轰动,至今其学说为后人所敬仰。

本文主要就其理解社会学及其方法论进行讨论。

关键词:理解社会学、价值中立、理念类型、马克思·韦伯(1864-1920)是社会学学界公认的“社会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的学说始终闪耀着魅惑而迷人的光芒,他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影响着哲学、法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学者们。

同时,韦伯也是个多产作家,其著作覆盖面非常的广泛,涉及各个学术领域。

我在此主要讨论韦伯的理解的概念与其方法论理论。

尽管他在这些方面的学说依然是备受争议,甚至为此形成的两大阵营,事实上,这种争论恰恰又推进了韦伯方法论向更好更完善的方向发展,韦伯的方法论,形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探讨一个理论。

应该将其置于当时的环境下去理解,看韦伯是如何解释他的那个时代,而其现实意义,则是随着时代发展得到的验证与实用,与我们今日现实处境的相关性,亦或说是借鉴意义。

我们称韦伯是我们同时代的人,因为他所研究的问题是我们现在依然在研究的问题。

韦伯的思想始终在“现实性”的背景之下长期被关注,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资源。

(一)、理解社会学韦伯曾说:“社会学是一门与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有关,并因此与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因果联系说明有关的科学。

”[1]这也就是说,在韦伯看来,社会学是一门理解社会行为的科学,人的行为具有一种内在的可理解性,这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2],而理解则是一个最为基本的概念,面对社会事实,研究者应该先去理解这一文化现象,行动者、行动者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之后才能去说明、去解释他们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一、本文概述1、介绍马克斯·韦伯及其在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性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学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在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性无与伦比,其学说对后世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韦伯的学术生涯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他对于社会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对权威、官僚制、理性化以及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的深入研究。

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两部主要作品《经济与社会》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

他提出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和“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两个概念,不仅在社会学领域,而且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工具理性强调行动的效率与手段,而价值理性则关注行动本身所承载的价值。

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工具理性的过度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异化和社会的失范。

韦伯对于权威类型的划分也极具启发性。

他区分了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这一分类框架至今仍是理解和分析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工具。

韦伯对官僚制的研究也颇具洞见,他认为官僚制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但同时也指出了其固有的弊端,如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等。

在宗教与社会关系方面,韦伯提出了著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命题,认为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这一观点对理解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思想深刻而广泛,他的理论框架和观点为后世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韦伯的贡献都是不可忽视的。

2、阐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及其在韦伯社会学思想中的地位韦伯,作为德国社会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社会学思想深受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影响。

国外社会学理论第五章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国外社会学理论第五章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马克斯韦伯的理论局限:过于强调社会学的实证研究,忽视了社会 学的价值判断和伦理考量。
对后世的影响: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 借鉴,但也提醒我们要注意社会学的价值判断和伦理考量。
启示:我们应该在研究社会学时,既要注重实证研究,也要注重价 值判断和伦理考量,以实现社会学的全面发展。
马克斯韦伯和帕森斯的理论背景: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帕 森斯是美国社会学家,他们的理 论背景有所不同。
研究方法:马克斯韦伯采用历史 分析法,而帕森斯则采用结构功 能分析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理论观点:马克斯韦伯强调社会 行动的理性和目的性,而帕森斯 则强调社会行动的结构和功能。
学术贡献:马克 斯韦伯是现代社 会学的奠基人之 一,他的理论对 现代社会学、政 治学、经济学等 领域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学术影响:他的 学术思想被广泛 传播和应用,对 后世学者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创立了理解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提出了“理想类型”的概念,对后世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强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对后世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提出了“价值中立”的原则,对后世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斯韦伯与马克思在历史唯 物主义方面的比较
添加项标题
研究方法:马克斯韦伯注重个体行动,涂尔干注重社会结构
添加项标题
研究领域:马克斯韦伯关注政治、经济、宗教等领域,涂尔干关 注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
添加项标题
研究观点:马克斯韦伯强调个体自由和责任,涂尔干强调社会规 范和集体意识
添加项标题
研究影响:马克斯韦伯对现代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产生深远影 响,涂尔干对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6第五章 韦伯

6第五章 韦伯
2011-9-25 授课教师 张兆曙 18
四、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续) 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
(二)研究立场:价值中立
韦伯将知识分为两类:实然知识和应然知识。区别 的目的是为了在社会学研究中驱逐道德意图,保持 社会学研究的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原则的基本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 必须放弃任何主观价值判断,遵循事实的引导,严 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保证研 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第五章 韦伯:德国社会学的领军人物
一、生平简介
马克斯 · 韦伯(1864—1920),出身于十分富有 的家庭,具有显赫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关系。韦伯的 父亲曾任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父亲热衷于政治和 奉行享乐主义的道德观;母亲则是一个新教徒(加 尔文教)和知识女性,恪守加尔文教的义务感、为 人温和、富有人情味。在家庭关系中,父亲对母亲 比较粗野专横,父亲与母亲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信仰 之间的对立,使韦伯具有双重人格。既像父亲一样 热衷于政治(政治上的导师);在生活态度和行为 准则上则倾向于母亲(情感寄托的对象)。这就在 情感上埋下了日后与父亲决裂的种子。
2011-9-25 授课教师 张兆曙 3
一、生平简介(续) 生平简介(
1884年,结束兵役进入柏林大学继续学习法律, 中途曾 转入哥廷根大学。此后,他一方面从事法律工作,一方面 着手准备博士论文。 1889年以《中世纪贸易商社史》获 得博士学位(历史学)。 1891年韦伯完成了《罗马农业 1892年获得柏林大学 史》,以此获得大学的授课资格。 1892 的法学教职。1893年与他的姑表妹结婚,1895年出任弗 莱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发表《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的 就职演讲论文,极大地提高了韦伯在德国社会科学界的地 位。1896年受聘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

5第五章 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5第五章 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2020/6/1
15
统治的类型
• 基本概念:
1、
权力(power):“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
自己的意志即使遇到反对也能贯彻的任何机会,
而不管这些机会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2、统治 (domination):权力关系的一种,它
“意味着特定内容的命令在可指明的人中间得到
服从的机会”
3、权威(authority):拥有合法性
• 苏国勋,1988,《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 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玛丽安妮·韦伯,2002,《马克斯·韦伯传》,阎 克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莱因哈特·本迪克斯,2002,《马克斯·韦伯思想 肖像》,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迪尔克·克斯勒,2000,《马克斯·韦伯的生平、 著述及影响》,郭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第五章 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 生平及理论倾向 • 社会学方法论 • 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 • 理性化过程 • 政治社会学 • 宗教社会学
2020/6/1
1
本章要点
• 韦伯关于社会学性质的观点 • 理想类型的含义与作用 • 社会行动的含义与类型 • 理性的含义、类型与作用 • 权威的三种类型 •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 • 社会分层的多元标准及其关系 • 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诞生的关系
的理性化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逐步将原先被神灵、
魔鬼和超自然力量笼罩着的世界“除魅”
(disenchantment)。理性化不是一种物质过程,
而是近代西方不可逃避的命运,它以各种方式体
现于西方社会的经济劳动组织制度、生活方式、
2020/文6/1 化甚至艺术之中。
14
政治社会学

社会学古典时期的理解问题及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社会学古典时期的理解问题及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社会学古典时期的理解问题及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实证主义产生以后,经验研究方法逐渐普及,但与之同时它的弊端也日渐显现,为了寻找更好的方法,社会学中理解的方法被提出。

本节主要介绍的有古典解释学,维科、施莱尔马赫、李凯尔特的理解思想,最后介绍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理解问题的起源就是古典解释学,解释学其实就是一门隐晦的含义显现出来,是人能清楚理解的学问,一开始是神学解释学,通过语言解释《圣经》,后发展成为用语言等表现形式的文献解释学,这一时期的解释学还只是宗教活动中的一个部分,宗教改革时期要求对《圣经》重新解释,这推动了解释的发展,从而运用到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维科是意大利伟大的思想家,他只要强调深灰科学研究的历史理解问题,认为数学推理方法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提出只有事物的创造者才能对事物进行理解,自然界的创造者是上帝,只有上帝能够了解,历史的创造者是人,人类有能力理解发展的历史。

他认为社会科学是“人类理念的历史”,研究历史得从人类是心灵的变化去研究,谁创造力是就由谁来叙述历史,用理解的方法研究历史,理解的可靠手段是语言,充分显示人类思想和思维的变化,是正确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后来德国人阿斯特、沃尔夫也对社会科学的理解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阿斯特认为文字研究不等于文字考据,他的核心是把握古代文化的精神,精神的理解是对作品的最高理解。

沃尔夫虽然不完全同一阿斯特的观点,但他也认为理解的目的是把握作品的语言,进入解释者的思想境界。

在解释学的不断发展中,施莱尔马赫是解释社会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释义学的康德”,他对理解方法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理解是一种普遍的解释,希望理解规则能够成为一种独立的方法,其次,他也认为理解的最终目的是理解作者的精神思想状态,而理解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层次,语法解释和心理学的解释,两者相辅相成,达到理解作者精神的状态,语法解释注重的是理解语言的共性,而心里解释注重解释作品的独特性,最后他提出解释循环问题要运用到心里解释中去。

第五讲-韦伯的社会学理论PPT课件

第五讲-韦伯的社会学理论PPT课件

10
Tianjin University
三、统治基本类型
1.统治与合法性 ➢ 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的宗旨就是研究统治的合法性问题。 ➢ 合理性和合法性构成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过程的 两个重要方面。 ➢ 在他的社会学中,统治是通过权利来界定的。 ➢ 他认为一个人具有权利,就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即使遇到反对 意见时也可以贯彻其意志。
18
Tianjin University
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1、近代资本主义与宗教伦理
➢ 韦伯分析资本主义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
➢ 一是经济形态;二是观念形态。
➢ 韦伯重点研究了宗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产生的作用。
➢ 他解释了“为什么近代形态的资本主义仅仅在西方出现, 而没有在其他文明中出现”?
韦伯称这种概念体系为“理想类型”。 韦伯提出社会学 的理想类型是受到物理学(质点、思想实验)和经济学(经 济人的假设)中的理想类型和基本假设的启发。
7
Tianjin University
二.社会行动与理性化过程
1.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 ➢ 韦伯认为社会行动本质上是以他人的行为为期望取向的个 人行动,即存在着针对他的主观动机或意义;只有具有主观意 义的社会行动才是可以理解的,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 他根据合理性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 ➢ (1)目的合理性行动(工具合理性行动); ➢ (2)价值合理性行动,即通过有意识地对某个特定的举止的 无条件的价值信仰而产生的行动; ➢ (3)情感行动,即通过情绪和情感状况产生的行动; ➢ (4)传统行动,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行动。 ➢ 根据韦伯他的社会行动的本质认识,社会行动包含着一 种社会关系;同时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关系。 ➢ 他提出了两种类型的社会结构,即“共同体化”的社会结 构个和社会化的社会结构。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 这四种行动类型是韦伯构造的行动的理想 类型。
• (1)理性行动
• 目的理性行动和价值理性行动属于理性的 行动。
• 在目的理性行动中,行动者对行动的目的 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都有清醒的认识和自 觉的选择。
• 在价值理性行动中,对某种价值的信仰就 是行动者的目的,行动者在自己的行动和 作为行动目的的价值之间建立了某种牢固 的关系。
(2)非理性行动
• 传统行动和情感行动不属于理性的行动 (非理性行动)。这两种行动都是行动者 在“半意识或实际上完全无意识”的状态 下表现出来的行动,都不包含行动者明确 的主观意义。
• 3、社会的理性化
• 除了在个体行动层面分析理性问题,韦伯 还在社会结构层面论述了理性问题,视理 性和理性化为一种社会文化力量。
• 例如:一个人用枪瞄准他人可能是为了报复,可 能是执行命令,也可能是为了“出气”,因此我 们要“理解”他在此种情形下这种行为的意向关 系。
• 如果说即时理解仅仅知道社会行动“是什么”或 “干什么”,那么解释性理解就是要知道社会行 动的“为什么”。
• (3)理解和解释
• 理解和解释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 关联的。
• (2)对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事实判断和 价值判断的区分。
• 4、理想类型
• 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建立理想 类型是为了避免当时流行的历史学派个别化和特 殊化的研究方法的缺陷。
• (1)理想类型的特点
• 其一,理想类型是在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后, 突出了经验事实具有共性的或规律性的东西,使 之成为典型的形式。
• 三、支配类型与科层制 • 1、三种支配类型 • 2、科层制 • 四、宗教社会学 • 1、宗教社会学的主题 • 2、宗教类型 •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第一节生平与著述马克斯﹒韦伯(—),最有影响,也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巨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年以论文的形式分两次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由帕森斯翻译成英文。

著名的社会学假说: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出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ethos)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

二、生前与身后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福特,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是一名知名的政治家和公务员。

母亲海伦妮·韦伯是位很有文化修养、热衷于宗教和社会问题的妇女。

父亲是权力和庸俗的代表,母亲是虔诚的清教徒,她对儿子影响很深,使他对宗教具有炽热的感情。

父亲的职业使家里充满了政治的气氛,许多突出的学者和公众人物都经常造访家中。

青年时代的韦伯在父母亲的客厅里结识了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许多杰出人士,如狄尔泰、莫姆森、聚贝尔、特赖奇克和卡普等人。

受到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韦伯的弟弟阿尔弗雷德·韦伯后来也成为了一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

在年的圣诞节,马克斯·韦伯撰写了两篇历史论文送给父母,标题分别为“论德国历史的发展以及皇帝和教宗的角色”以及“论罗马帝国从君士坦丁至民族迁徙运动的历史”。

在十四岁时,韦伯写的信件便开始引用荷马、西塞罗、维吉尔、李维等人的著作,在他进入大学前也已经熟读了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叔本华等人的理论。

年轻的韦伯表现出他对研究社会科学的强烈兴趣。

优越的环境,聪颖的天资,勤奋好学。

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深厚的人文主义修养,把韦伯造就成精神坚强,内心敏感而身体疲弱的那一时代典型的德国知识分子,长期处于身心紧张和失调状态是韦伯犯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精神与肉体之间的不协调又因其新教徒式的入世工作态度愈加严重。

韦伯分析道:现代社会中,“人”被剥夺了个人主体性,意志自由和创造性,只听凭法则,规律支配的纯粹“经济人”,把理性当作工具来追求的“工具合理性行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遵照这种行动模式生活的人,是一些“没有精神的专家,不懂感情的享乐者”,近代资本主义是人们追逐工具合理性的结果,极大地促成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工和专业化,把人们的文化追求和情感经济化和客体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近代资本主义及其工具合理性的行动模式对人的本性自由,无疑是一座“铁的牢笼”。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摘要: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的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的成就开创了比较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指出了理性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韦伯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为社会学奉献终生的必然,他系统的阐释了东西方宗教伦理差异对于社会现代性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其学术成就之宏大精深,影响之深远,在社会学界乃至整个世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他用毕生的努力,集智慧于对社会学的研究之中,致力于推动人类的社会进步之上。

关键字:韦伯理想类型韦伯把自己的社会学叫做“理解的社会学”。

他指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根据韦伯的这个定义,我们认为,韦伯把“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韦伯从研究中认为个人赋予社会行动的那种意义,主要是指个人的主观意义和主观价值及目的,而不是所谓“最高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他所讲的社会行动是一种意向性行动。

主要包括行动者本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行动的目的、价值和意义。

另外就是,行动是以过去、现在或将来所期望的那个人的行动为目标。

因此,行动的目标指向性是指向外。

这样,个体的行动就体现了社会交往的性质。

一,韦伯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在1864年4月21日,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富特市。

他的父亲是出身于威斯特伐利亚纺织业实业家兼批发商家庭的一位法学家,后来成为柏林市议会议员。

韦伯的母亲是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热衷于宗教和社会问题的妇女。

她在1919年去世,她对她的儿子影响很深,使他对宗教具有炽热的感情。

青年时代的韦伯在他的父母亲的客厅里结识了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许多杰出人士,如狄尔泰、莫姆森、聚贝尔、特赖奇克和卡普等人。

1882年,18岁的韦伯考入海德堡大学,在法学院接受高等教育。

他同时攻读历史、经济、哲学和神学,并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辩论会。

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精)

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精)
经济上的对立 社会形态上的对立 价值追求上的对立 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 效率
实质合理性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公平
第三节 统治类型和科层制
一、统治与合法性
1.基本概念:
权力: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贯彻自己的意志并排除抗 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 统治: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 权力强调支配方和被支配方互动关系中单向性和自上而下 的强制性;而统治则强调权力的合法性,同时涉及到统治 方的统治心理和被统治方的服从心理,这里权力获得合法 性的基础上,变成了权威。 纪律:在所属的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 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使统治关系中的 一种情况。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马克思· 韦伯的生平简介:
1864-1920,德国管理学家、社 会学家 大学主修法律,获博士学位,担 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作 家等 著述主要有:《经济与社会》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科学 理论论文集》《社会科学方法论》 等
第一节 社会学的方法论
一、理解与理解社会学 1. 社会行动和社会学定义 (1)韦伯认为:社会是由行动者组成的系统, 因此,有着针对他人的主观意义的个人行 动被称为社会行动。 (2)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 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 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的合理化 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是韦伯从目的与 手段的角度对社会行动所做的区分,当从 形式和内容的角度区分时,社会行动又可 分为形式合理性行动与实质合理性行动:
1. 实质合理性行动 实质合理性行动是指在人类的经济行动中, 旨在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建立在“解放全 人类”等外在于经济系统的道德理想之上 的用价值合理性或实质上目的合理性的观 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结果的社会行动的理想 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第一节生平与著述马克斯﹒韦伯(1864—1920),最有影响,也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巨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904—1905年以论文的形式分两次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由帕森斯翻译成英文。

著名的社会学假说: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出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ethos)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

二、生前与身后韦伯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福特,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是一名知名的政治家和公务员。

母亲海伦妮·韦伯是位很有文化修养、热衷于宗教和社会问题的妇女。

父亲是权力和庸俗的代表,母亲是虔诚的清教徒,她对儿子影响很深,使他对宗教具有炽热的感情。

父亲的职业使家里充满了政治的气氛,许多突出的学者和公众人物都经常造访家中。

青年时代的韦伯在父母亲的客厅里结识了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许多杰出人士,如狄尔泰、莫姆森、聚贝尔、特赖奇克和卡普等人。

受到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韦伯的弟弟阿尔弗雷德·韦伯后来也成为了一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

在1876年的圣诞节,马克斯·韦伯撰写了两篇历史论文送给父母,标题分别为“论德国历史的发展以及皇帝和教宗的角色”以及“论罗马帝国从君士坦丁至民族迁徙运动的历史”。

在十四岁时,韦伯写的信件便开始引用荷马、西塞罗、维吉尔、李维等人的著作,在他进入大学前也已经熟读了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叔本华等人的理论。

年轻的韦伯表现出他对研究社会科学的强烈兴趣。

优越的环境,聪颖的天资,勤奋好学。

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深厚的人文主义修养,把韦伯造就成精神坚强,内心敏感而身体疲弱的那一时代典型的德国知识分子,长期处于身心紧张和失调状态是韦伯犯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精神与肉体之间的不协调又因其新教徒式的入世工作态度愈加严重。

韦伯分析道:现代社会中,“人”被剥夺了个人主体性,意志自由和创造性,只听凭法则,规律支配的纯粹“经济人”,把理性当作工具来追求的“工具合理性行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遵照这种行动模式生活的人,是一些“没有精神的专家,不懂感情的享乐者”,近代资本主义是人们追逐工具合理性的结果,极大地促成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工和专业化,把人们的文化追求和情感经济化和客体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近代资本主义及其工具合理性的行动模式对人的本性自由,无疑是一座“铁的牢笼”。

※※※※※※思想来源※※※※※※19世纪下半期至20初期,以叔本华,尼采和柏格森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

(非理性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要求关注个人命运和内心生活的强烈愿望。

)狄尔泰、李凯尔特、文德尔班在德国,思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深蒂固影响,以及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日益壮大,德国的社会科学带着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开启了社会学中与自然科学主义方法论针锋相对的:“理解”传统。

第二节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问题:(与狄尔泰一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能用于指导社会科学。

(二)在具体认识方法上,韦伯有着不同的见解。

在韦伯看来,社会生活的独特性在于,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的行动而构成了一个联系的系列。

“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便是社会学的任务。

在涉及主观意义现象的专业学科中,客观研究如何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韦伯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法,即“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

二、科学研究的“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一)价值相关性(value-relevance)原则:1、科学家本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必然会根据他的价值观设定对科学意义的承诺;2、科学仅仅在有限的情况下,才是纯粹个人孤立的活动――它一定具有社会化组织的特点。

韦伯认为,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后,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

――价值相关性是从选择意义上提出来的。

(二)价值中立性原则(value-free)1、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以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严格区分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

知识可分为:既存知识(what is)事实领域,社会学这样的经验科学是了解事实的,能够做什么。

规范知识(what should be)价值领域,价值判断关心的是应该做什么。

如现代医学,只能竭尽全力减少生命的痛苦和维持生命存活,但当病人极端痛苦而医学又回力无天的情况下,病人及家属都希望尽早结束生命,医学本身是无法解决生命是否值得活以及在情况下有活的价值的伦理问题。

如一位大众演讲家vs一位大学教授(与价值中立是怎样的关系?请思考并回答)“价值中立性”明确说明了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任何一门科学都有不可逾越的局限性,人们只能把他相对化,寻求宽容和妥协。

批判孔德企图建立包揽一切的社会学。

科学只有在自己行之有效的领域里处理与自身有关的科学问题;反之,一切属于价值评判性的做法,也要从科学领域中扫除,以维护科学的尊严。

(三)理想类型:社会学方法论的概念工具社会学应该选择某种概念工具,使得我们对个别和特殊现象的研究能够上升到一般和普遍的高度。

理想类型(ideal types),“理想”意味着从可能性中认识事物,通过“可能性”认识“现实性”。

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

理想类型的特点是:(请大家阅读P94,思考总结并回答)追问:理想类型与现实事实的关系?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理解”和社会行动(一)理解的方法(understanding),1、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是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

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且意义是可以理解的。

社会行动的本质是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那就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只能用社会学的方法。

2、理解:(1)理智上和逻辑上的理解,即“合理明晰的”;(2)情感体验的和艺术感受的,即“移情明晰的”。

(3)理解与解释的关系:社会行动是需要且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仅有理解是不够的,理解要成为“合理的”,就必须与理智上、逻辑上的解释结合起来。

韦伯试图把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尽可能客观的社会分析模式。

这与狄尔泰、李凯尔特等是不一样的。

(二)社会行动韦伯认为的社会学:“这是一门旨在对社会行动予以解释性理解,以便获得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因果性说明的科学”。

韦伯对社会学的理解是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英法社会学,即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有机社会学相对立的。

韦伯希望从微观的角度入手从事社会行动的研究。

1、社会行动的含义及两个条件:P92。

(必须熟记)(1)具有某种动机的行动者个人是社会行动的前提。

始终把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2)、社会行动必须以他人的行动为取向。

2、社会行动的分类P94目的合理性行动(means-ends rational action)行动者对行动的目的和手段都有清楚的认识和自觉的选择。

价值合理性行动(value rational action),对终极价值的信仰就是行动者的目的,只有手段才是行动者考虑的,如信仰宗教的人确信上帝的存在,他只是选择一些手段,如祈祷、反省、做礼拜等,至于灵魂是否得救,这无法从客观上证明。

情感行动(affectual action),由现时的情绪或情感状况决定的,波动较大。

传统行动(traditional action),由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习惯如此”“历来如此”,具有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按其中包含的理性成分由低到高排列:传统行动-情感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目的合理性行动。

注意:现实社会行动的复杂性第三节关于统治类型的研究韦伯对政治社会学的论述是从权力与统治等概念入手的:一、基本概念1.权力: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2.统治: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不包括纯粹暴力,可以有不同的服从动机,如习惯,对利益的权衡,情感,理想.注意:权力与统治的区别3.纪律:在所属的大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按照韦伯的观点,统治可以建立在各种基础上,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不合法的。

真正的统治需要有自愿的成分,也需要有对统治的合法性的信仰。

合法的统治形式,就是“权威”。

因为合法性可以建立在情感的或卡里斯玛的、传统的和理性的基础上,所以权威也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理想类型。

二、合法统治的类型1.卡里斯玛型统治(charismatic authority):一种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能够激发特定的大众对领袖的忠诚或情感。

卡里斯玛式人物常具有的某种超凡脱俗的能力。

如:早期的北欧神话中的狂暴斗士,萨满教的女巫,文人,随着社会的变迁,政治家和军事统帅,而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则成了电影明星、流行音乐或摇滚乐的歌手。

2.传统型统治:权力来自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神圣传统.统治者的权位被认为是奉承运,因而把众人视为子民,要求臣民绝对效忠于他个人,实行的是人治,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个人忠诚的臣服.在政治上对理性经济行为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因为缺乏进行有效管理的强有力的行政机构,就必然要大力强化自身所依赖的传统合法性.其次在基于纳贡和徭役的方式用实物来满足,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市场发展受到限制,无法自由竞争.3.法理型统治: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法律为依据进行管理治理的社会,由协议或强制来建立.法理型统治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统治的非人格化特征,一切人都要忠实于法律并只对法律负责,把合法性建立在一切人与理性法律的关系上,这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法制关系,一种稳定又合理的统治形式,具有开放性,进取性.4.在三种统治类型中,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形成一个系统化模式的动态结构,其中处于关键地位的是卡里斯玛型统治.三、科层制阅读P99-100页,回答:1、科层制属于何种统治类型?科层制中的官员有何特征?2、韦伯本人如何评价科层制?第四节宗教社会学思想思考:根据上述对韦伯学术生平的介绍,就名称而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在研究什么内容?-、宗教的起源与宗教社会学1.两种观点:(1)自然主义说: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尤其是天体和气候现象的惊惑和敬畏。

(2)万物有灵说:原始社会的人们相信万物有灵,由灵演化为精灵,进而为神祗,最后为主宰一切的神灵。

2.马克思对宗教的研究: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头脑中的虚幻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