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

合集下载

《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说课稿

《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说课稿

《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说课稿景东县小刘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来自景东县小的一名教师,我叫刘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

本次说课包括七个环节: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教学效果、说板书、说反思。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把估算放在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

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

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2.教学目标:(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学会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一般方法,初步根据具体情景合理地进行估算。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策略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二、说教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发现。

三、说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课始,我采用了孩子喜欢的“脑筋急转弯”和“猜一猜”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创设了同学们喜欢到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在问题情境与思考中来感受到估算的适用性,体验到估算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体会到估算的实际意义。

课中,通过在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情境中估算大约要多少钱?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后列出算式,(29×6)然后质疑:29×6大约得多少?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交流自己估算的方法,再进行集体交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复习-练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复习-练习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考前读一读1、口算乘法(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2、估算(先估再算)、3、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中间或末尾含零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

基础知识过关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知识点一、提出乘法问题(一)、几个几用乘法1、9元/个 8元/个 2元/个 5元/把(1)、买4个西瓜要用多少元?(2)、买5个菠萝和一把香蕉要用多少元?(二)、一个数的几倍我们用乘法式子1、小轿车说:“我车上有3位乘客。

"吉普车说:“我车上的人是小汽车的2倍.”大客车说:“我车上的人数是小轿车的7倍。

”(1)、吉普车上有多少位乘客?(2)、大客车上有多少位乘客?(三)、知道份数与每份数用乘法1、小丽妈妈今天买了很多苹果,要小丽把苹果分给在家里的每个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

每人分3个,一共要多少个苹果?知识点二、整百整时乘一位数的乘法(一)整十整百的计算技巧40×3= 40×3= 40×3=400×3 = 40×30= 400×30=4000×3 = 40×300= 4000×300=【计算的时候先不看零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算完后两个因数一共有多少个零均写到积后面,切记为因数零的个数和】(二)最近我们学习了时间,你知道一分钟能干多少事吗?2分钟呢?请你用秒表测一下下面的口算你只需要几分钟40×3= 2×400= 20×6= 2×7=50×3 = 4×600= 7×30= 20×7=80×9 = 700×5= 3000×2= 200×7=100×7 = 30×2 = 20×9= 2000×7=我是神算手,我只用了( )分钟.知识点三、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你还记得我们估算的要领吗?()1、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一座公园。

三年级乘法估算教学ppt[1]

三年级乘法估算教学ppt[1]

36×3≈ 120(张) × (
答:3盒胶卷大约能照 盒胶卷大约能照 120张相片。 张相片。 张相片
湖边种着4排柳树, 湖边种着 排柳树, 排柳树 每排有62棵 每排有 棵。一共 约有多少棵? 约有多少棵?
62×4≈240(棵) × 答:一共约有240棵。 一共约有 棵
这节课你掌握 了吗? 了吗?一起来 挑战一下吧! 挑战一下吧!
水上乐园每位22元 水上乐园每位 元
哪个问题可以 用估算的方法 来解决呢? 来解决呢?
1、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5米,他从家到学校大 、小军每分钟大约走 米 约要走8分钟 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分钟。 约要走 分钟。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2、每套课桌椅坐2个人,学校新买来 、每套课桌椅坐 个人 学校新买来200 个人, 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3、每包薯条4元,买96包,大约要多少钱 、每包薯条 元 包 元够吗? 呢? 400元够吗? 元够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估算
1。看谁说的有快有准 30×2= 400×3= 4×3+2=
60 1200 14
500×7= 20×9=
3500 180 33
1000×4= 600×8= 7×8+3=
4000 4800 59
5×6+3=
2。说出下面各数分别接近哪些整十或整百。 29、58、81、193、510、288、312
多位数乘一位数
谢Hale Waihona Puke 指导乘法估算250元> 240元
元购买门票。 答:250元购买门票。 元购买门票
29× 大约得240 240, 29×8大约得240,可以用 约等号“ 来表示。 约等号“≈”来表示。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88×6=
巩固运用
9.三年级义务植树205棵,四年级和五年级植树 总棵树是三年级的3倍,四年级和五年级共植树 多少棵?
205×3=615(棵) 答:四年级和五年级共植树615棵。
巩固运用
10.填空。 (1)最大的一位数乘最小的三位数,积是( )。900 (2) 82×3,如果积是一个四位数,那么 里最小应填(3 );如果积是一个三位数, 那么 里最大应( 2 )。
巩固运用
11.“嫦娥一号”的升空速度是每分钟480千米,照 这个速度,它3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
480×3=1440(千米) 答:“嫦娥一号”3分钟能飞行1440千米。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
知识回顾
口算乘法 多 位 数 乘 笔算乘法 一 位 数
解决问题
整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有关0的乘法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估算 “归一”问题 “归总”问题
知识点:笔算乘法
巩固运用
5.312个同学分4辆车去公园参观,前3辆车各坐 80个同学,第四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312-80×3 =312-240 =72(个) 答:第四辆车要坐72个同学。
巩固运用
6.王伯伯家院子里种的白菜丰收了,共装了9筐, 每筐42千克。这些白菜能用载质量350千克的车 子一次运到集市上吗?
(1)3×12÷4=9(组) 答:可以分成9组。 (2)3×12÷6=6(人) 答:平均每组6人。
巩固运用
4.一列火车的平均速度是105千米/时.从甲地到 乙地共有900千米,火车已经行驶了7小时,还有 多少千米没有行驶?再行驶2小时,火车能到乙 地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乘法估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 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难点:如何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乘法估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2)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3)讲解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乘法估算的实用性。

3. 案例分析(1)呈现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2)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4. 巩固练习(1)布置一些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6. 作业布置(1)布置一些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2)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法估算,进行课后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乘法估算方法。

3. 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合作交流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辅助材料:乘法估算相关练习题3. 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投影仪等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估算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估算

250元够买门票。
29×8大约得 多少?
因为29接近30, 30×8=240
29×8大约得240,可
知 识 宝 库
以用约等号“
≈”来表示。
29×8大约得 240。我怎样 表示呢?

读作:约等于
29×8 ≈ 240
读作:29乘以8约等于240
想玩吗?认真答题哦!
摩天轮一个座舱限 坐6人,一共有33 个座舱,大约可以 坐几人? 33×6≈180(人)
因为397接近400,
估 算
400×3=1200
试一试:510×7≈ 3500
一个照相机能照316张相 片,3个照相机大约能照 多少张相片? 316×3≈900(张)
练习:估算。
21×6 48×5 397×3 510×7
估算时记得 用≈哟!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估算
授课人:彭素芬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估算
授课人:彭素芬
找邻居
给 数 字 找
30
29 53 48 42 39 26 31 52 44 40 34 36 47
离 得 最 近
的 邻 居 。
50
每张门票8元, 29个同学参观, 带250元钱够吗?
33≈30, 30×6=180
激流勇进每位18元,7人 大约需要多少元? 18×7≈140(元)
过山车每位38元,9人 大约需要多少元? 38×9≈360(元)
元)
水上乐园每位22元,4人 大约需要多少元? 22×4≈80(元)
397×3≈ 1200

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我在这节课中选择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具体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将其定位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需要理解乘法估算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学具,包括PPT、计算器、纸张等。

第一步,通过引入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

我以“小明买书”为例,描述小明有123元,每本书6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书。

让学生尝试用乘法估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步,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我通过PPT展示乘法估算的步骤,并让学生跟随我的讲解进行实践。

第三步,进行随堂练习。

我给出几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答案。

在板书设计上,我将以题目为例,展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步骤。

在作业设计上,我给出了两个题目:1. 小明有456元,每本书9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书?2. 商店运来187千克苹果,每千克3元,卖完这些苹果可以卖多少钱?答案分别为:1. 456 ÷ 9 = 50(本)2. 187 × 3 = 561(元)课后,我要求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思考自己是否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尝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拓展延伸,思考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估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乘法估算的概念和实际应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乘法估算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引入实例时,我选择了“小明买书”的情境,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引发他们对乘法估算的思考。

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试题答案及解析

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试题答案及解析

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不用计算,下面结果最大的一个是()A.8×319B.202×8C.411×7D.D、【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用乘法估算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A、把319看作300,300×8=2400,所以,8×319≈2400;B、把202看作200,200×8=1600,所以,202×8≈1600;C、把411看作400,400×7=2800,所以,411×7≈2800;2800>2400>1600;所以,411×7的结果最大.故答案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估算,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2. 325×16的积的末尾有()个0.A.1B.2C.3【答案】B.【解析】我们进行计算325×16的积再进行选择即可.解:325×16=5200;故应选:B.点评:本题运用整数的乘法进行解答即可.3.一位数乘两位数,积是()A.两位数B.三位数C.两位数或三位数【答案】C.【解析】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举例说明即可得到答案.解:例如:12×3=36,24×5=120,所以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举例加以说明,然后再进行判断即可.4.8□×2□的积的最高位是()位.A.百B.千C.万【答案】B.【解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8个十乘以2个十得16个百,即1600,积的最高位是千位.解:8个十乘以2个十得16个百,即1600是四位数,所以积的最高位是千位.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几位数是由两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的大小决定的.5.一个两位数乘15,小马虎错看成这个两位数乘5,结果得175,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答案】525.【解析】根据题意,把其中一个因数15看成了5,另一个因数没变,积是175,可求出另一个因数,再求正确的积是多少;由此解答.解:175÷5×15,=35×15,=525;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525.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抓住没变的另一个因数,先求出另一个因数,再求正确的积;由此解决问题.6.一台电冰箱平均每月用电30千瓦/时.有一座宿舍楼有15台电冰箱,一年用电多少千瓦/时?【答案】5400千瓦/时.【解析】根据题意,一年有12个月,用30×12可以求出一台电冰箱一年用电量,再乘上15就是要求的结果.解:根据题意可得:30×12×15,=360×15,=5400(千瓦/时).答:一年用电5400千瓦/时.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台电冰箱一年的用电量,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7.我国目前人口约有1300000000人,如果按每人一年浪费1千克粮食来计算,那么全国一年会浪费多少亿千克的粮食?你想对浪费粮食的人们说些什么呢?【答案】13亿千克.浪费粮食可耻【解析】用人数乘上每人一年浪费的粮食数,就是全国一年浪费的粮食数,再根据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方法进行改写.解:1300000000×1=1300000000(千克)=13(亿千克),答:全国一年会浪费13亿千克的粮食.浪费粮食可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求出浪费粮食的总数,再根据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方法进行改写.8.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4升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升水?【答案】5110升水.【解析】依据浪费水的升数=每天浪费的升数×天数即可解答.解:14×365,=5110(升);答:一年要浪费5110升水.点评:等量关系式:浪费水的升数=每天浪费的升数×天数,是解答本题的依据.9.向阳花园新建8幢楼房,每幢楼房住104户,新建的楼房一共能住多少户?【答案】832户.【解析】要求这座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根据乘法的意义,直接列式为104×8即可解答.解:104×8=832(户),答:一共能住832户.点评:此题属于整数乘法意义的实际应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10.一个小区共有15栋楼房,每栋有120户人家,这个小区共有多少户人家?【答案】1800户人家【解析】根据题意,每栋有120户人家,共有15栋楼房,也就是有15个120户,即120×15.解:120×15=1800(户).答:这个小区共有1800户人家.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11. 317的25倍是多少?【答案】7925.【解析】要求317的25倍是多少,用317×25即可.解:317×25=7925.答:317的25倍是7925.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即可.12.我来判断:;我来改正:【答案】错误,错误.【解析】(1)用因数24乘因数68个位上的数8,得192个一,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因数24乘因数68十位上的数6,得144个十,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合起来;(2)用因数48乘因数36个位上的数6,得288个一,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因数48乘因数36十位上的数3,得144个十,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合起来;据此分别算出得数后,再与原来的竖式比较得出答案.解:改正如下:;.故答案为:错误,错误.点评:此题考查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第一个因数乘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因数乘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合起来.13.笔算.76+548602﹣397465﹣348【答案】624,205,117,683,7…6,2024,4100,4522,【解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1)76+548=624,(2)602﹣397=205,(3)465﹣348=117,(4)900﹣217=683,(5)62÷8=7…6,(6)506×4=2024,(7)820×5=4100,(8)646×7=4522,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14.幼儿园有750个草莓,发给380个小朋友,每人发两个够吗?【答案】发两个不够.【解析】求出380个小朋友每人发两个需要的个数,再同750进行比较.据此解答.解:380×2=760(个),750<760,所以每人发两个不够.答:每人发两个不够.点评:本题的重点是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应发的个数,再同750进行比较.15.学校图书室有5个书架,每个书架有830本书,学校图书室一共有多少本图书?【答案】4150本图书.【解析】学校图书室有5个书架,每个书架有830本书,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学校图书室一共有图书830×5本.解:830×5=4150(本).答:学校图书室一共有4150本图书.点评:完成本题的依据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16.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182元,一辆摩托车的价钱比一辆自行车的10倍还多700元.一辆摩托车的价钱是多少元?一辆摩托车比一辆自行车贵多少元?【答案】2502元.2338元.【解析】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182元,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其10倍为182×10=1820元,一辆摩托车的价钱比一辆自行车的10倍还多700元,所以一辆摩托车的价格为1820+700=2520元;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摩托车的价格减去自行车的价格即是一辆摩托车比一辆自行车贵多少元.解:(1)182×10+700,=1820+700,=2520(元).答: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是2502元.(2)2520﹣182=2338(元);答:一辆摩托车比一辆自行车贵2338元.点评:首先根据乘法及加法的意义求出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7.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或乘法交换律验算.307+548=(验算)54×25=(验算)【答案】855,1350【解析】根据整数加法和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307+548=855验算:54×25=1350验算:点评:考查了整数加法和乘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18.直接写出得数【解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19.用竖式计算.【答案】2940;7585;29000;900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列竖式计算即可:解:(1)245×12=2940;(2)37×205=7585;(3)580×50=29000;(4)25×360=90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算式的能力,要注意: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法.20.竖式运算.143×12=273×28=452×45=167×74=【答案】1716;7644;20340;12358.【解析】在整数的乘法竖式的书写中,注意一般的书写方式个位要对齐,计算时,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时候,得到的积的个位要与这个因数对齐.解:(1)143×12=1716;(2)273×28=7644;(3)452×45=20340;(4)167×74=12358.点评:在整数的竖式乘法中注意乘积的数位的对位的方法,以免出错.21.我国花卉品种丰富,百合花有40个品种,杜鹃花是百合花品种的17倍,杜鹃花大约有多少个品种?【答案】800个【解析】根据杜鹃花是百合花品种的17倍,求杜鹃花品种数,用40×17,根据乘法的估算方法,把17看作20进行估算.解:杜鹃花品种数:40×17,≈40×20,=800(个).答:杜鹃花大约有800个品种.点评:此题考查乘法的估算方法,计算时注意积德末尾0的个数.22.春雨小学389名学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每辆车准乘45人,照这样计算,租9辆车够吗?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答案】9辆车够.【解析】因每辆车准乘45人,求出租9辆车能乘坐的人数,再同总人数进行比较.据此解答.解:45×9=405(人).405>389,所以租9辆车够.答:租9辆车够.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9辆车能乘坐的人数,再同总人数进行比较.23.列竖式计算.【答案】3350;9792;15120;4956;10350;2580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即可解答,注意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解:134×25=3350;134408×24=9792;40856×270=15120;5614×354=4956;35450×207=10350;207860×30=25800.860点评:此题考查整数乘法的笔算,属于基础题,细心计算即可解答.24. 25×24的积的末尾共有1个0..【答案】错误.【解析】只要求出25×24的积看看就可以判断正误.解:因为25×24=600,末尾有两个零,所以25×24的积的末尾共有1个0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乘法,注意末尾0的个数.25.王老师买了12个排球,每个排球69元,王老师大约要带多少元?【答案】840元.【解析】根据题意,就是求12个69大约是都是,可以把69看作7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69×12≈840(元).答:王老师大约要带840元.点评:估算钱数,一般要多估算一些,然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26.①王华买了3盒(hé)薯(shǔ)片,一共要付多少钱?答:一共要付元.②小云买4块蛋糕,要花多少钱?答:要花元.③小红买了2盒巧克力和1盒饼干,一共要付多少钱?答:一共要付元.④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答案】18,12,14.【解析】①署片每盒6元,王华买了3盒,根据乘法的意义,一共要付:6×3=18(元);②每块蛋糕3元,小云买了4块,根据乘法的意义,一共要付:3×4=12(元);③每盒巧克力5元,两盒共花:5×2元,每盒饼干4元,根据加法的意义可知,买了2盒巧克力和1盒饼干,一共要付:5×2+4元;④问题为:小明买了3盒饼干与2盒巧克力,买什么花的钱较多,多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买饼干共花4×3=12元,买巧克力共花5×2=10元,所以饼干花的钱多,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多花12﹣10=2元.解:①6×3=18(元),答:一共要付18元.②3×4=12(元),答:一共要付12元.③5×2+4=10+4,=14(元);答:一共要付14元.④问题为:小明买了3盒饼干与2盒巧克力,买什么花的钱较多,多多少?买饼干共花:4×3=12(元),买巧克力共花:5×2=10(元),多花:12﹣10=2(元);答:买瓶干花钱较多,比巧克力多花2元.故答案为:18,12,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乘法应用题的能力,乘法的意义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27.李丽读一本82页的故事书,平均每天读12页,6天能读完吗?【答案】6天不能读完.【解析】用12乘6,求出6天读的页数,再同82进行比较.据此解答.解:12×6=72(页).72<82,所以不能读完.答:6天不能读完.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6天读的页数.28.竖式计算:【答案】18910;11020;10184;4249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1)305×62=18910;(2)290×38=11020;(3)76×134=10184;(4)607×70=42490;点评:列竖式计算时,按照整数乘法竖式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注意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29.请直接写出下列各小题的结果.【解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18亿+23亿与90万﹣66万结果要带上单位.解:上单位.30.列竖式计算.【解析】本题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31.电影院的观众席共有56排,每排有34个座位.天元育才学校1000人去看电影,能坐下吗?【答案】能坐下【解析】根据题意,求出电影院的座位数,与天元育才学校1000人进行比较,座位数大于或等于1000可以坐下,否则不能.解:56×34=1904(个),1904>1000,故能坐下.答:能坐下.点评:根据题意,由题目给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32.不计算结果比较下面的两个算式的积是否相等.写出你的方法.15×28 30×14.【答案】第一个算式:15×28=15×(2×14)=(15×2)×14=30×14,第二个算式:30×14,【解析】先把15×28改写成15×(2×14),按照乘法结合律先算(15×2),再把(15×2)的积与14相乘;经过把第一个算式改写后,发现和第二个算式一样,所以不用计算,即可确定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解:第一个算式:15×28=15×(2×14)=(15×2)×14=30×14,第二个算式:30×14,所以不用计算,即可确定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点评:此题考查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解决此题关键是把第一个算式运用乘法结合律改写成和第二个算式一样,由此确定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33.列式计算.(1)比245多120的数是多少?(2)42的8倍是多少?(3)55除以6,商是几?余数是几?【答案】365,336,9 (1)【解析】(1)要求比245多120的数是多少,用245+120即可;(2)要求42的8倍是多少,用42×8即可;(3)根据题意,用55÷6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1)245+120=365答:比245多120的数是365.(2)42×8=336答:42的8倍是336.(3)55÷6=9 (1)答:商是9,余数1.点评:根据题意,分析好题目,找出计算方法,根据题目给出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34. 12乘47的积是多少?【答案】564.【解析】要求12乘47的积是多少,用12×47即可.解:12×47=564.答:12乘47的积是564.点评:要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直接把这两个数相乘,然后再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35. 580×16=27×132=48×205=183×48=【答案】9280;3564;9840;8784.【解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解:(1)580×16=9280;(2)27×132=3564;(3)48×205=9840;(4)183×48=878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竖式计算乘法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认真细心的好习惯.36.照这样计算他们5天能做服装多少件?【答案】520件.【解析】根据题意,每人每天做26件,4人5天能做服装多少件,先求4人每天做多少件,再求5天共做多少件,列式26×4×5.解:26×4×5,=104×5,=520(件);答:他们5天能做服装520件.点评:本题是道连乘应用题,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37.一共有60根灯柱,我带来320张灯.每个灯柱上装5张灯,带来的灯够不够?【答案】带来的灯够.【解析】根据题意,一共有60根灯柱,每个灯柱上装5张灯,用5×60可以求出总共装的灯的个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5×60=300(个);300<320.答:带来的灯够.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共装的灯的个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38.王丽跳绳每分钟能跳68下,徐明每分钟能跳89下,李刚每分钟能跳78下,他们3分钟各能跳多少下?【答案】王丽3分钟能跳204下,徐明3分钟能跳267下,李刚3分钟能跳234下.【解析】要求他们3分钟各能跳多少下,用他们各自每分钟跳的下数,乘上3分钟即可.解:68×3=204(下);89×3=267(下);78×3=234(下).答:王丽3分钟能跳204下,徐明3分钟能跳267下,李刚3分钟能跳234下.点评: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39. 75×4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答案】×【解析】根据题意,计算出75×40的乘积,然后再判断即可.解:75×40=3000;3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75×40的积的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点评:要求两个数的乘积的末尾有几个0,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判断即可.40. 350×6,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答案】错误.【解析】根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第一个因数的末尾有一个0,而5和6相乘的积的末尾又是0,因此350×6积的末尾有两个0.解:350×6=2100;答:积的末尾有两个0.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判断积的末尾有多少个0的方法.41.★402×63.【答案】25326【解析】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解:402×63,=(400+2)×63,=400×63+2×63,=25200+126,=25326;点评:考查了乘法的分配律的运用.42.在里填上“>”、“<”或“=”.850680805680799998000086005600032004006701亿9999999430×543×5025×3224×3378×11112×66107×8107×l0.【答案】>、<、<、>、=、>、<、<,【解析】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位数相同的,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左起第二位,依此类推.再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不变.据此解答.解:850680>805680;79999<80000;860056000<3200400670;1亿>9999999;430×5=43×50;25×32>24×33;78×11<112×66;107×8<107×l0.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及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43. 240×5的积的末尾有一个零..【答案】错误.【解析】先求出240×5的积,再看积的末尾有几个0即可判断.解:因为240×5=1200,所以240×5的积的末尾有两个零,不是一个0;故判断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判断积的末尾有几个0,可先求出积,再看积的末尾0的个数.44.列竖式计算.【答案】18330,2120,18910,34000,1170,5535【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390×47=1833053×40=2120305×62=18910850×40=3400045×26=1170123×45=553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45.在横线里填上“>”“<”或“=”.【答案】=,>,<,>.【解析】(1)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不变;(2)(3)(4)首先计算,然后依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即可直接进行解答.解:点评: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6.两个因数的积是50,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是.【答案】5【解析】设这个因数是a和b,则a×b=50,果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a÷10×b=ab÷10=50÷10=5.即两个因数的积是50,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商也要相应的缩小10倍,则积是5.解:两个因数的积是50,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商也要相应的缩小10倍,则商为50÷10=5.故答案为:5.点评:积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扩大n倍.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扩大m倍,则积也扩大m×n倍,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不变等.47. 500×7可以这样想:个百乘7得个百,也就是.【答案】5,35,3500.【解析】口算500×7,把500看作5个百,5个百乘7得35个百,是350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500×7可以这样想:5个百乘7得35个百,也就是3500.故答案为:5,35,3500.点评:考查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把整百数看作几个百,然后再进一步解答.48. 1800乘5的积的末尾有个0.【答案】3.【解析】1800×5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18和5相乘得90,再在90的末尾添上两个0得9000,所以1800×5的积的末尾有3个0.解:1800×5=9000;所以1800乘5的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得出“积”,再数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此“积”的末尾填写几个0即为最后的积.49. 2个十乘47得个十,也就是.【答案】94,940.【解析】2个十乘47得94个十,94个十也就是940.解:2个十乘47得94个十,也就是940.故答案为:94,940.点评:此题考查整数的乘法及运用:一个整十数乘一个数就得几个十,几个十也就是几十.50.两个因数都是48,它们的积是.【答案】2304.【解析】根据因数×因数=积,把因数的数值代入式子,求得式子的数值即可.解:48×48=2304;故答案为:2304.点评:此题运用因数×因数=积解决问题.51. 500×4的积的末尾有3个0..【答案】正确.【解析】根据题意,计算出500×4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判断即可.解:500×4=2000;2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500×4的积的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这两个数的乘积,然后再进行解答即可.52. 297×356,用百位上的3乘297得.【答案】8910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解:在算式297×356中,百位上的3表示3个百,与297相乘得891个百,就是89100.故答案为:8910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的应用.53. 25×4的积的末尾有个0.125×8的积的末尾有个0.【答案】2,3.【解析】分别求出25×4和125×8的积,再进行解答.解:25×4=100,积的末尾有2个0;125×8=1000,积的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2,3.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每个算式的积,再进行解答.54.小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30页.【答案】60、90、180、300、360【解析】每天看30页,2天看2个30页,即30×2;同理,3天看30×3;6天看30×6;10天看30×10;12天看30×12;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30×2=60(页);30×3=90(页);30×6=180(页);30×10=300(页);30×12=360(页).故答案为:2天3天6天10天12天55. 54×25的积是位数,最高位在位上.【答案】四,千.【解析】运用估算直接判定即可,也可以算出结果解答.解:54×25≈50×30=1500;或54×25=1350;所以54×25的积是四位数,最高位在千位上.故答案为:四,千.点评:对于整数的乘法运用,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灵活运用法则计算或进行估算.56. 82×49的积是位数,最高位是位.【答案】四,千.【解析】通过估算即可确定出415×18的积是几位数,415×18可按410×20进行估算,然后根据积的位数确定积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即可.解:因为82×49≈80×50=4000,所以82×49的积是四位数,最高位在千位上.故答案为:四,千.点评:解答此题也可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先算出积,进而确定积的位数和积的最高位.57. 0乘任何数都得.【答案】0.【解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0乘任何数都得0.解:由于0表示没有,则0乘任何数都得0.故答案为:0.点评:此题考查了0的特性,乘法的意义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58. 65×40的积末尾有个0,积是.【答案】2,260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求出65×4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65×40=2600;2600的末尾有2个0;所以,65×40的积末尾有2个0,积是2600.故答案为:2,2600.点评:要求两个数的乘积的末尾有几个0,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59. 80个5是,7个400是;86里有十和个一.【答案】400;2800;8个;6.【解析】(1)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2)86的8在十位上,表示8个十,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据此解答;解:(1)80×5=400,7×400=2800,(2)86里有8个十和6个一.故答案为:400;2800;8个;6.点评:(1)此题的关键是搞清: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直接列算式解决问题.(2)题主要考查两位数的认识,注意两位数的数位.60.一个数的末尾有2个0,乘4后,积的末尾也一定有2个0..【答案】正确【解析】因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据此解答.解:因4与这个末尾的0相乘一定得0,所以积的末尾最少用2个0.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0乘任何数都得0知识的掌握情况.61. 16个34的和是,450的19倍是.【答案】544,8550【解析】(1)要求16个34的和是多少,用34×16即可,(2)求450的19倍,就是求450×19的积是多少.解:(1)34×16=544;(2)450×19=8550;故答案为:544,8550.点评: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2.在横线里填上“>”、“<”或“=”.【答案】>、<、=、>.【解析】(1)两个因数分别大于另外两个因数,则它们的积也大;(2)一个因数相等,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就大;(3)两个因数分别相等,积就相等;(4)一个因数相等,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就大.解:据分析解答如下:43×24>18×39 79×11<23×7976×12=12×7622×15>22×3×4.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依据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63.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3个0,这两个乘数乘积末尾至少也有3个0..【答案】正确【解析】根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数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由此可知,如果0前面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0的个数与因数末尾0的个数和相等;如果0前面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有0,则积的末尾0的个数比因数末尾0的个数的和要多,所以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3个0,则积的末尾至少也有3个0.解:根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可知,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3个0,这两个乘数乘积末尾至少也有3个0;如:200×20=4000;400×50=20000;故答案为:正确.点评: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积的末尾至少也有几个0.64.已知35×2=70,那么35×20=,35×6=.【答案】700,210.【解析】先判断出因数是怎样变化的,再根据因数的变化,找出积的变化,进而得解.解:35×2=70,(1)35×20,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由2变成了20,是扩大了10倍,那么积也扩大10倍,即:70×10=700;(2)35×6,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由2变成6,是扩大了3倍,那么积也扩大3倍,即:70×3=210;故答案为:700,210.点评:此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65.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和是.【答案】990,109【解析】最大两位数是99,最小两位数是10,用99乘以10,把这两个数相加就是它们的和.列式计算即可.解;99×10=990;99+10=109;故答案为:990,109.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的大小,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66.先把错误的地方画出来,然后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答案】【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相乘满十忘了进位.解:151×32=4832;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67.笔算下面各题.114×36=206×51=450×39=【答案】4104 10506 1755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解:114×36=4104206×51=10506450×39=17550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68.→×的积。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实用文档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实用文档
口算乘法
实用文档
1、口 算
20x4=80 10x8=80 300x26=00 2000x3=6000 30x61=80 50x52=50 400x3=1200 500x8=4000
实用文档
2、找出最接近的数,并画上连线。
310 59 47 395 287 407
50 300 400
60
实用文档
每张门票8元,29个同 学参观,带240元钱够吗?
(10)
1 答:准备320块。
32×9≈270(块)
(30)
2
答:准备270块。
实用文档
在生活中有许时候用估算的方 法 简单方便,不需要精确计算。
我们可以将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 整十或整百数进行估算。
实用文档
back
21×6≈ 12 48×5≈ 25
0
0
397×3≈ 120 510×7≈ 350
0
0
哪些估值比实际大?哪些估值比实际小?
实用文档
现在苹果要52元一箱,我打算买6 箱,带300元够吗?
52×6≈300(元)
(50)
1
答:够了。
52×6≈300(元)
2
(,算一算。
53×4 301×8 3×497
实用文档
第一关
湖边种着4排柳树,每 排有62棵。一共约有多少棵?
29×8大 约是多少?
29×8 ≈240(元)
30 答:带240元钱够了。
实用文档
每张门票8元,32个同 学参观,带240元钱够吗?
32×8 ≈240(元)
30 答:带240元钱不够了。
实用文档
幼儿园小朋友吃点心,每 人9块饼干,32个小朋友,如 果你是老师你会准备几块饼干?

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使用范围: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0页例2作者:郑伶俐单位:浙江省上虞市百官小学撰稿时间:2011年7月●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验并理解估算的过程。

2.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估算。

3.体会估算的优点,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能初步选择估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验并理解估算的过程。

●教学难点: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设计意图:教材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

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

学生之前已接触过加减法的估算,对估算有一定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就本课对教材作以下调整和设计。

首先,复习近似数。

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为新知作准备。

接着,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情境来研究估算。

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体会估算的简单。

二是探究估算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比较各种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合理性。

三是初步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然后,通过三个层次的练习,培养估算意识。

第一层次,4题估算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第二层次,比较大小和选择正确答案,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作用。

第三层次,通过帮小熊解决过桥问题,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最后,让学生学会反思。

了解生活中并不是什么情况都可以用估算,估算有一定的适用场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课件出示: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42 88 202 612 4982.学生口答,教师点击出示每个数的近似数。

其中,88的近似数可以是90,也可以是100。

3.师生共同小结求近似数的方法:接近整数的如42、202我们用四舍的方法求它的近似数,像88我们用五入的方法,像612的近似数可以是610,也可以是600。

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篇一: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一、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用因数“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估算:把因数中的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成整十数或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口算出近似数。

二、笔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末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因数中间有0,也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对齐相乘,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5.解决问题时应写全横式;竖式;单位;答题。

三、口算、估算、笔算的实际应用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一定使用“口算”。

例如:30 4=120;500 2=1000.2.问题中有“大约”二字,一定要“估算”。

并且使用标准的书写形式。

例如:三年级每个班的学生有42人,7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呢?3.问题中有“够不够用”,可以用估算,也可以用笔算。

但是为了准确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还是先使用笔算(包括横式、竖式、单位、答题),再与题目中的总数比较大小,最后回答“够用”或是“不够用”。

例如:一个蛋糕售价是120元,要买7个这样的蛋糕,700元钱够吗?4.问题中没有“大约”“够不够用”这些词,就必须用笔算,按照格式写全横式、竖式、单位、答题。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1.在判断两个因数乘积是几位数时,必须利用竖式将其计算出来,再根据乘积进行判断。

2. 在判断两个因数乘积的末尾或中间有几个0时,必须利用竖式将其计算出来,再根据乘积进行判断。

在比较大小时,应先利用口算将乘积计算出来,并将积写在算式的下方,最后再比较大小,选择“ ”“ ”“=”填入空中。

第四课时多位数乘以一位数

第四课时多位数乘以一位数

第四课时多位数乘以⼀位数第四课时多位数乘以⼀位数【知识⽬标】1、掌握多位数乘以⼀位数的⽅法2、掌握估算,利⽤估算解决⼀些实际问题3、有关“0”的乘法【⽅法提点】1、多位数乘⼀位数,从多位数的个位起乘,哪⼀位上乘得的积满⼏⼗,就要向前⼀位进⼏。

2、多位数乘⼀位数,⽤⼀位数⼀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位。

3、 0乘任何数都得0;1乘任何数都得任何数;4、估算⽅法是把因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或者整百。

【典题精讲】例题1、⼝算(估算)直接写出得数10×3= 20×4= 300×3= 40×5= 21×6≈ 60×5=70×6= 90×4= 700×4= 78×7≈ 80×6= 90×3=例题2、竖式计算368×7= 809×7= 560×5=【举⼀反三】550×6= 234×5= 205×8=例题3、有关“0”的计算,你能想到哪些呢?聪明的⼩朋友,你能说出多少?聪明的⼩朋友,细⼼计算哦!【挑战风暴A】⼀、填空: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任何数相加都得()。

2、60+60+60+60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3、最⼤的⼀位数乘最⼩的三位数,积是()。

4、250×8的积的末尾有()个0。

5、有⼀个三位数,百位上是1,⼗位上是5,个位上是0,它的3倍是()6、⼀部电话816元,5部电话⼤约花()元。

⼆、选择:1、55×0×9得()。

A、495 B、55 C、02、108×5()108+5。

A、﹥ B、﹤ C、=3、最⼤的两位数乘最⼤的⼀位数,积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4、304×5的积中()。

A、有1个0 B、有2个0 C、没有05、与128×2不相等的算式是()。

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案: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并能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2. 乘法估算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估算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乘法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分配等,引导学生发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2)介绍乘法估算方法,如四舍五入法、分解法等,让学生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讲解解题思路,强调估算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估算技巧。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学习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解决。

六、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如估算方法的运用、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等。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

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估算技巧。

3. 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资源1. 课本、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计算器、练习本等学习工具。

九、教学时间1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估算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精品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精品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掌握基本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理解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两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加深对乘、除法数量关系的理解。

2.在对比交流中,体会根据情境需要选择精算或估算解决问题的解题策略;体会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两类问题中,“单位数量”和“总量”不变的共同点。

3.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体会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两类问题中,“单位数量”和“总量”不变的共同点。

教学过程一、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这个单元对解决问题的学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预设1:解决同一个问题,有时估算解决比笔算更方便。

用估算解决问题时,我们要考虑往大估能解决,还是往小估能解决问题。

预设2:在解决用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时,画图能帮我们清楚看到,哪些题目需要先求每份数量,哪些题目需要先求总量。

小结:看来,在这个单元关于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大家掌握了不少的解题策略,下面我们就来应用它们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根据具体情境,确定解决策略。

(一)出示题目:1. 买4个足球,需要付多少钱?2. 买8个篮球,500元够吗?(二)根据具体情境,确定精算或估算解决策略:1.独立完成。

学习任务:1.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2.写一写你的思考过程。

3. 和家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交流反馈:(1)买4个足球,需要付多少钱?用竖式计算:(2)买8个篮球,500元够吗?预设1:精算预设2:估算(三)对比、反思:比较一下,我们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师:在生活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就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了。

三、在对比中加深对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两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的理解。

(一)在对比中,初步体会归一、归总问题中“单位数量”和“总量”不变的共同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巩固运用
4.324×3的积是三位数。(_√_____) 5.要使337×□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 (__√______) 6.“3个65相加”的和与“65的3倍”的大小相5×5×5×0的得数是20。(__×____

×
8.106×3,积的中间一定有0。(________)
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
知识回顾
口算乘法 多 位 数 乘 笔算乘法 一 位 数
解决问题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有关0的乘法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估算 “归一”问题 “归总”问题
知识点:笔算乘法
9.45×0的9倍是多少,列式为450÷9。(
________)
巩固运用
10.在乘法里,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乘数。( _____×___) 11.一篇文章300字,小丽平均每分钟打52个字 ,6分钟能打完。(_√_______) 12.在一辆载重4吨的货车上,装4台重800千克 的机器,不会超重。(___√_____)
巩固运用
22.□96是一个三位数,□96×5的积最接近 2000,□里数字是3. (_√____) 23.一个三位数乘2,积一定是三位数.(_×___ ) 24.一台电视机2680元,小李家√每月节余900元 ,3个月就能买到这台电视机.(_____)
巩固运用
25.600×4表示4个600连加,也表示600的4倍 是多少。(__√____)
79
× 34 316
205
× 48 1640
426 × 1 47 2 982
380 ×1 2
7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
使用范围: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0页例2
作者:郑伶俐
单位:浙江省上虞市百官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7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验并理解估算的过程。

2.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估算。

3.体会估算的优点,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能初步选择估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验并理解估算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设计意图:
教材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

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

学生之前已接触过加减法的估算,对估算有一定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
就本课对教材作以下调整和设计。

首先,复习近似数。

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为新知作准备。

接着,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情境来研究估算。

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体会估算的简单。

二是探究估算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比较各种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合理性。

三是初步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然后,通过三个层次的练习,培养估算意识。

第一层次,4题估算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第二层次,比较大小和选择正确答案,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作用。

第三层次,通过帮小熊解决过桥问题,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最后,让学生学会反思。

了解生活中并不是什么情况都可以用估算,估算有一定的适用场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课件出示:
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42 88 202 612 498
2.学生口答,教师点击出示每个数的近似数。

其中,88的近似数可以是90,也可以是100。

3.师生共同小结求近似数的方法:接近整数的如42、202我们用四舍的方法求它的近似数,像88我们用五入的方法,像612的近似数可以是610,也可以是600。

我们用合理的方法同时,还要考虑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近似数。

二、新知探究
1.体会估算。

(1)谈话:昨天小精灵带我们逛了游乐园,发现了游乐园里有很多好玩的游乐项目。

今天,小精灵又带我们去什么地方呢?课件出示登月火箭图。

(2)仔细观察,从图上你可以发现哪些信息?
预设:①小朋友们准备买票。

②每张门票8元,有29人参观。

③带250元够吗?
(3)请你猜一猜:250元够吗?学生自由猜。

预设一:
①若学生说:够,因为把29看作30,30×8=240,240<250,所以够。

②师引导:刚才这位同学他(她)是怎么猜的?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估算。

追问:你为什么不精确计算29×8,而选择估算?
学生可能会说:估算比精确算快,这里是问我们够吗?不需要我们计算出精确的得数。

③教师小结:生活中有的问题只靠判断行还是不行,够还是不够,不需要我们算出精确得数,我们选择估算比较好,它使计算简单、迅捷。

④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乘法的估算。

板书课题:乘法估算。

预设二:学生乱猜。

①那到底是够还是不够呢?你会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29×8。

②师引导:其实这道题就是需要我们计算比较29×8的得数比250大还是小,可以怎么比?
学生思考后,师点名交流想法。

可能出现估算,也可能精确计算。

③比较:那这里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
比较得出,像这样“够吗”“行吗”等等的问题,不需要精确计算,用估算比较简单。

④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乘法的估算。

板书课题“乘法估算”。

2.探究估算方法。

(1)怎么估算29×8,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2)全班交流。

预设一:
①把29看作30,即29×8≈240。

②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29×8≈240
30
③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④说说29×8是怎么估算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预设二:
①出现29×8≈240,250元够了。

30
后又出现一种估算方法,把8看作10:29×8≈290,250元不够。

10
②师板书两种估算方法。

教师质疑:唉,一会儿说250元够,一会儿又不够,到底是够还是不够?
③学生思考后交流:把8看作10,多算了2个29,即58,290-58<250。

这样估得过大了,所以产生了不够,其实还是够的。

(3)设悬质疑。

①课件出示信息:登月火箭每张门票8元,现有32人,250元够吗?
②你来估一估,把思考的过程,像黑板上一样,在本子上写一写你的估算方法。

③交流:
可能32×8≈240
30 240<250,够了;
也可能:30×8=240,240+2×8=256(元),250元不够。

④讨论:29×8≈240,250元够还是不够?
30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解释,这里把32估算成30,是估小了,少估了2个8,即原来是32人买票,现在算成30人,买票是240元,还有2人的票2×8=16,240+16=256,超过250,所以250元不够。

⑤比较:
课件出示:29×8≈240,250元够了。

32×8≈240,250元不够。

30 30
提问:估算的得数都是240,为什么一个够,一个就不够呢?对于估算你有什么想法说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这两种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一个是估小了,一个是估大了,由于估算的结果是一个近似数。

因此,遇到具体问题,我们要分析把数估大了还是估小了,再来作出决定,另外,出门我们要多带点钱。

3.总结提炼。

(1)刚才我们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了小朋友买门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一个自我检测,看看学得怎么样。

(2)课件出示:21×6≈ 48×5≈ 397×3≈ 510×7≈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

(3)交流反馈后,说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4)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只要把多位数看成整百整千数,再和一位数相乘。

三、巩固练习
1. 我会比。

(课件出示)
38×5 ○ 200 81×6 ○ 480 392×7 ○ 2800 682×5 ○ 3500 711×2 ○ 1400 2015×3 ○ 6000 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一生报,众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2.我会选。

(课件逐一出示题目)
72×6=()
A.832 B.432 C.4032
624×3=()
A.1872 B.3472 C.1272
821×4=()
A.4284 B.384 C.3284
众生用手指1、2、3分别代表A、B、C。

同时指名学生说说理由。

3.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小熊兄弟4人过桥,平均体重是287千克。

一座桥限载1吨,能一起过桥吗?
学生完成后汇报,同时思考:不能一起过桥,那怎么办呢?
(2)一篇文章4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
四、回顾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课件出示思考题:
1.关于估算你知道了哪些?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什么情况用估算来解决问题比较简单?
五、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31页。

课后反思:
由于经历较少,学生普遍缺乏估算的意识,所以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要用估算。

常常是题目中要求估算就估算,为估算而估算。

因此,教师不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本课的最后回顾反思中,考虑到课堂时间紧,教师要不要再出示生活事例让学生判断什么时候用估算,什么时候不用,需进一步研究。

如,去超市购物:带300元够买这些东西够吗、收银员应收多少钱、收银员应找多少钱给顾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