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5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f800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c.png)
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随着西方艺术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理论、研究方法被引入国内,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艺术史研究借鉴西方经验,引入了许多研究方法和理论,如社会历史学、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等,这些方法和理论帮助中国艺术史研究者更好地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关注艺术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关系,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受新艺术史研究的影响,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开始关注非传统的艺术领域,如民间艺术、当代艺术、女性艺术等,这种拓展使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内容。
例如,在分析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时,研究者会更多地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女性心理学,分析作品的精神内涵,尝试解释其中的历史、文化、政治因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笔触、品质等层面,这显示出我国美术史研究发生的深刻变化。
另一方面,艺术史研究的对象范围逐渐扩大,现代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视野早已不再局限于研究内部艺术变化,如风格、样式、语言、技法,而是扩展外向型研究;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也不再局限于本学科的理论方法,而是选择跨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如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受西方艺术史研究的影响,中国艺术史研究者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了更加广泛的交流,这种跨文化的对话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艺术交流和相互借鉴,拓宽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视野,促使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对传统的艺术史观念和叙述进行批判和反思,推动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发展。
总之,西方艺术史研究包括新艺术史研究,对中国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为中国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拓展了研究领域,激发了中国艺术史研究者的理论创新和批判精神,使中国艺术史研究更加多元化、综合化和国际化。
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69b84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9.png)
江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大自然中所有的物种都处在一个巨大的和谐与多重的平衡之中,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纵观整条生命锁链,也许我们并无依据,更无资格界定谁是“害虫”。
自然界的任何物种都必须同时具备“自主生长”与“自我保护”两种能力。
两者缺一不可。
任何物种生存当各怀绝技,互利互惠,正像那句德国谚语:“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茂盛。
”其防卫又各有绝招,有的长刺,有的含毒,有的恶臭,有的干脆以极大的繁殖力,产下成千上万的后代,只要有一二成活就不会绝种。
凭借着这两种天赐本领,在天敌存在的环境里,每个物种才能有效地抵御各种侵害,在大自然中立足,生生不息,并与其他物种动态平衡,偕同繁衍。
人类不断地将原本野生的植物移入田园。
受到特殊保护的植株也逐渐自行解除武装,退化自我防卫能力,完全依赖人类的庇护。
它们按照人类的意愿,使自己长得叶肥、果大、粒饱、味美、株高,奉行“全力发展,不要防卫,依靠保护”的政策,使自己成为“不设防”的物种。
它们这种体态特质不仅满足了人类的口福,也成了各种动物伺机捕食的首选目标。
许多农作物原始的野生形态本非这般招摇。
经过人类调教,它们现行的生存状态,实乃生命之大忌。
这等于把自己的软腹部完全坦露给对手,又怎能不招引大批天敌蜂拥而至呢?对此局面已经难以招架的人类,无奈之际,将其统称“害虫”。
可见,是先有人类育出无防卫能力的肥美之物,然后才引出“害虫”概念。
倘它们仍是旷野中的野麦、野菜,怕什么害虫吗?对付害虫,我们人类重要的法宝——杀虫剂也越来越失灵了。
我们的对手不仅是一个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群体,更是一个繁殖周期短、迅速更新的种群。
不管人类施用什么药剂也只能灭其一部,留下来的却成了抗药性一代胜过一代、为害能力越来越强的品种。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4f370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4.png)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筵席(yán xí)恣意(zì yì)B. 蹉跎(cuō tuó)徜徉(cháng yáng)C.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恣睢(zì suī)踟躇(chí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D.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作文比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物”指的是外在的事物。
B.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指的是过去的事情。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
D. “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指的是正确的道理。
4-10. [此处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1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1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文章内容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文章和问题]四、古文翻译(共10分)21. 将下列古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五、作文(共30分)22.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高考高三语文4月月考模拟试题(5)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高考高三语文4月月考模拟试题(5)](https://img.taocdn.com/s3/m/8dec864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6.png)
2018高考高三语文4月月考模拟试题05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桑梓./渣滓.绮.丽/颀.长雇佣./用.舍行藏B. 萎.靡/逶.迤涅.槃/萌蘖.标识./拾.级而上C. 阜.盛/馥.郁渐.染/间.断旋.风/钩玄.提要D. 羁.绊/稽.首媲.美/麻痹.磊.落/硕果累.累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除了丰富的景观资源,温州也不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山水诗发详地”、“南戏故乡”美誉在前,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玉迭出。
B.中美关系30年,人权和西藏问题成为绊脚石。
只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中美是可以找到智慧和途径来推动双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的。
C.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
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必定要呼唤自己的主弦律作品。
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
D.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功能先进、造型美观、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卫浴洁具层出不穷,神奇的隐蔽水笼头应运而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公安局长女儿公务员考试取得99分的事件,暴露出部分官员以权谋私的特权行为,使得一些不符合招考条件的人员得以登堂入室....,进入政府部门工作。
B.青春、时尚、流行,似乎成了某些选秀类节目的清规戒律....,以致脱离了它的艺术为上、全民舞台的属性,渐渐滑落到时尚娱乐至上的地步。
C. 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
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如何变幻,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D.锦绣家园社区的张大妈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一听说南方遭受严重旱灾,马上义形于色....,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积极协助动员社区群众参加赈灾行动。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48bfb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a.png)
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不管是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还是查明天花板上水印的来由,我们通常都要考察可能的解释。
比如说天花板上的水印,是屋顶漏水了?还是管子漏水了?我们可能会这样推理:“这个水印在厨房天花板上,正好是在浴室的下面,所以很可能是管子漏水。
”现在到楼上去检查一下,如果发现了漏水的管子,那么就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对于水印的最佳解释是管子漏水,当然,也可能屋顶和管子同时漏水。
这个简单而实际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推理过程:提出各种假说,一个一个地排除,直到得出最佳解释。
地质学的历史为科学研究如何运用这样的推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例子。
地球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大陆在漂移,这些都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它们被接受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要求仔细的观察、改良的技术、大量的集体努力以及在很多学科中共享知识。
地质学最近的发展历史就展现了这样的过程。
1912年,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个明显的事实——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看上去好像很吻合。
但是在他之前的理论家,通过观察过去的地图,也推测这些太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对这一理论的补充是,在两个大陆相对应的边缘,岩石的形成和动植物化石都非常相似。
因为他不能提出一个解释或者模型来说明像板块这样巨大的东西是如何“漂移”的,他的理论遭到了普遍的拒绝,甚至被嘲笑。
虽然他的理论解释了一些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并没有被采信,因为它与当时人们所相信的关于大洋和大陆的物理结构方面的观点不一致。
拥有可接受的解释模型是科学断言能被接受的重要标准。
魏格纳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地质学家哈雷·赫斯复兴。
赫斯提出,最近发现洋中脊在延伸,而大陆居于板块之上,因此板块应是由底层的地慢缓慢运动的“环流”所推动的。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6b572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9.png)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什克洛夫斯基十分关注小说家如何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他在阐述“陌生化”理论时,以托尔斯泰在小说《耻辱》中对鞭笞的陌生化描写为例,指出:“托尔斯泰通过避免直接指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办法,使事物变得新奇陌生。
他的描写使人觉得是初次见到事物,或者感觉到某事为初次发生的那样。
”什克洛夫斯基这里所强调的“初次”,就是事物的新鲜感,也就是“陌生化”的新奇效果。
此外,什克洛夫斯基还提到托尔斯泰在《霍尔斯托密尔》中以一匹马为叙事者,通过这匹马的叙事视角,使得故事的内容和场景显得陌生,以动物的无是无非的眼光无声地披露了人类社会的自私和贪婪。
视角问题是小说叙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美国小说理论家路伯克曾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到角度问题——叙述者所站的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的调节。
”20世纪以来,出现了各种有关视角问题的分类。
传统小说大多采用上帝般超然的全知叙事视角,全知叙事者的目光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叙事者对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了若指掌,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亦能明察秋毫。
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有限视角,叙事者转用故事中或故事外某个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对事件的发展知之甚少,对人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作品因而充满了悬念。
英国新批评的代表人物I·A·理查兹曾将语言分为指称性的实用语言和非指称性的诗歌语言,诗歌语言是对实用语言的陌生化,人物有限视角则是对全知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dcc1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b.png)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高原湿地,意即高原上的湿地,是世界上独特的湿地类型,是在特定的高原环境条件下发育形成的,因而有别于平原湿地。
按照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中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涉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四大高原。
但高原湿地并不是指海拔高的(高山)湿地。
高原是一个地理概念,中国四大高原除青藏高原外,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仅1000—1200米,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000—1500米,黄土高原平均海拔1000—2000米。
青藏高原湿地分布的海拔高度上限达5600米,而其他三大高原上的湿地,可分布低至海拔500米以下,虽也可分布达海拔3000米以上,但多分布1000—2000米这一海拔区间内。
显然,分布在高原上的湿地不能以分布的海拔高或低,也不以其分布在平地还是山地来界定。
我国的高原湿地主要是指分布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的湿地,其分布范围主要包括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份。
高原湿地在我国湿地总面积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是我国“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高原湿地为流域30亿人提供着生存所必需的淡水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4ec17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2.png)
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年级五月月考语文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共35分。
请根据答题卡题号及分值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卓越的演化生物学家西奥多修斯·多布赞斯基写道:“若无演化之光,生物学的一切都无意义。
”严肃的、可重复的科学研究已经得出结论,音乐的声响实在和植物没有关系,而且这从演化的角度来看也是有意义的。
在植物的演化史长河中,只有200年历史的古典音乐和只有50年历史的摇滚乐不过是一点小浪花。
不过,是否至少在理论上存在什么有利的声音,值得植物去回应呢?特拉维夫大学的理论生物学家莉拉赫·哈达尼教授用数学模型研究演化。
她认为植物的确能对声音产生反应,但我们必须设计正确的实验来检测这一行为。
按她的设想,我们应该设计一种研究,用已知自然界存在的声音去影响一个特定的植物生理过程。
如果科学家想要研究植物对声波的反应,那么他们需要考虑,能够让植物听到并产生演化优势的那些与生理相关的声音究竟是什么。
这样的声音可能要么能提供有关水分之类资源所在位置的线索,要么能提醒植物即将发生的有益或有害的生物相互作用——比如与传粉者或食草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人尝试去识别这样的反应。
莫尼卡·加利亚诺是西澳大利亚大学的一位研究副教授;斯泰法诺·曼库索教授则是佛罗伦萨大学植物神经生物学国际实验室主任。
她们与其同事一起尝试为她们起名为“植物生物声学”的研究领域建立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201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她们报道,如果声波的波长类似于水传播的振动波长,则根尖会明显向水源弯曲。
这似乎暗示,根可以通过聆听水流来搜寻新的水源!事实上,加利亚诺的团队近来又表明,豌豆的根可以朝向水流方向生长。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城市工程师几十年前就知道的现象:树木的根常会包围地下的供水管和污水管,甚至侵入其中,导致大量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
2020-2021学年兰州铁路局第五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兰州铁路局第五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af020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4.png)
2020-2021学年兰州铁路局第五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时代的塑胶跑道迟子建哈尔滨对于我来说,是一座埋藏着父辈眼泪的城,在后辈的写作者眼里,它可以是一只血脚印,也可以是一颗露珠。
我十七岁前的行迹,在连绵的大兴安岭山脉。
山脉像长长的线,日月之光是闪亮的针,把我结结实实缝在它的怀抱中。
初春的风认识我,夏日的溪流认得我,秋天时的薄冰认得我,冬天生产队的牛马认得我,我是大自然围场里的一个小小生物。
我对哈尔滨最早的认知,是从父亲的回忆中来的。
父亲童年不幸,我奶奶去世早,爷爷便把父亲从帽儿山,送到哈尔滨的四弟家,而他四弟是在兆麟公园看门的,多子多女,生活拮据。
父亲读中学时寄宿,他常在酒醉时讲他去食堂买饭,不止一次遭遇因没有续上伙食费而被停伙的情景。
贫穷和饥饿的滋味,被父亲过早地尝到了。
父亲功课不错,小提琴拉得也好,但家里没钱供他继续求学,中学毕业后,他没跟任何人商量,独自报名来参加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
父亲这一去,直到1986年因病辞世,近三十年没回过哈尔滨。
而他留给我的哈尔滨故事,多半浸透着眼泪。
1990年,我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调转到哈尔滨工作。
每次去兆麟公园,我都会忧伤满怀,想着这曾是父亲留下足迹的地方啊。
初来哈尔滨,我的写作与这座城市少有关联,虽是它的居民,但更像个过客。
直到上世纪末我打造《伪满洲国》,哈尔滨作为历史主场景,我无法回避,所以开始读城史,在作品中尝试建构它。
但它始终没有以强悍的主体风貌在我作品中独立呈现过。
二十年过去了,我在哈尔滨生活日久,了解愈深,很想对它进行一次酣畅淋漓的文学表达。
2019年,我开始了《烟火漫卷》的写作。
写完第二章,我随作协代表团访欧,虽然旅途中没有续写,但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一路跟着我漂洋过海,始终在脑海沉浮升腾。
首站去的是曾到访过的挪威的卑尔根,令我吃惊的是,这座城市少有变化,几乎每个标志性建筑物,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2020届沈阳市回民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届沈阳市回民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7e1de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5.png)
2020届沈阳市回民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小胖,跟上!麦子在一个春日的黄昏,爷爷将将周小胖带回了家。
看到周小胖的第一眼,我和爸爸妈妈都吓了一跳:灰黑色的皮毛,瘦骨嶙峋的身材,鼻上、身上长满发出恶臭味的癣,一条细长的尾巴则紧贴在左后腿。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周小胖。
除了它瘦得可以数得清的一根又一根的肋骨外,还因为它怯怯而茫然的眼神。
经过大半年的调养,周小胖居然慢慢“胖”了起来,皮里有了肉,骨头隐进了肉里,身上的癣疤也渐次褪去,长满光亮的毛,眼睛也变得清亮清亮。
爷爷暗地里为此得意,常带着欣喜的目光,默不着声地看着周小胖,就像他曾看着我那样。
在第三个年头,它的右眼突然蒙上了一层白翳。
爷爷找来兽医,说是已经太迟,无法手术。
就这样,本来就有些难看的周小胖成了一只独眼狗。
独眼的周小胖除了像从前一样,常在房前屋后瞎转悠外,还常随在爷爷的后面,像保镖似地跟着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的记忆越来越差。
一开始是忘带家里的钥匙、忘关水龙头之类的小事,但慢慢地连熟悉的路、熟悉的人也开始模糊。
那时,爸爸妈妈忙着镇上新开的饭店,而我要上学,家里就常常只剩爷爷和周小胖。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我们回家后四处都没见着爷爷,而候在院前的周小胖看见是我们,似乎也很失望。
“小胖,爷爷呢?”妈妈责问。
周小胖茫然地看着妈妈。
它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
后来,李婆婆告诉我们,说看见爷爷在岭上将周小胖撵回了家。
我们开始找,可是没有找到。
很晚的时候,我们才回到家里。
“周小胖,爷爷不见啦!”回去后,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等候我们很久的周小胖狠狠地踹了一脚。
“汪——汪。
”这一次,周小胖好像听懂了,呜咽地叫了两声。
过了一会儿,妈妈端食给周小胖时,却发现它不见了。
“人不见了,连狗也跑了。
”妈妈急得直掉泪。
“是不是周小胖去找爹了?”爸爸猜测。
于是,我们又拿上电筒,沿着大道,重新开始寻找。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ab32d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7.png)
邵阳市二中2020级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书写的主要功能是记事、指意、表达意义。
但是,发展到后来却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书法。
书法也被称为“心画”,画的不是客观对象,而是画心灵所感受到的东西。
核心是独特的原创性:写自己的心情,创立自己的风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在很多方面都和现代艺术的追求有很高的相似度,但却比西方现代艺术早了一千年。
文人对书法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后来便发展到将书法的笔墨引入绘画,那么绘画也不再是画自然客体,而是画主观体验。
文人画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形成了。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无论是简约古朴的甲骨文,还是气势雄浑的金文,对美的追求都是一以贯之的。
但书法成为艺术表现的语言,形成在王羲之时期。
他的《丧乱帖》的书写形式,经典地表达了他的心境和情感。
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这件作品的内容: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 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
大致意思是,时局动乱不堪,祖墓惨遭破坏,实在令人追思难抑,哀嚎不止,痛彻心肝。
即使祖墓很快修复了,我也没有机会赶回去凭吊,悲哀之情愈来愈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面对着纸,我泣不成声。
他的那种悲怆、无奈之情,在文字中表露无遗。
古代强调厚葬,给去世的家人准备一个好地方安葬,使他们在那儿能够安享另一个世界的生活。
另外古代还有“祖荫”的概念,祖先的安葬和陪葬的方式,对后代有直接影响。
如果由于战乱或其他原因不能在合适的地方安葬祖先,宁可暂时不安葬,也不能随意乱葬。
祖坟被破坏当然是很严重的事件,所以才会给王羲之带来这么大的打击。
这件作品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古人的生死观,活着的人和故去的人之间的纽带,永远不会断裂。
王羲之不仅用文字描述了这种丧乱之际“痛贯心肝”的感受,还用书法的形式把它呈现了出来。
2024广西南宁二中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广西南宁二中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99f02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f.png)
南宁二中2024年5月高三月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游侠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它产生于民间,兴于先秦两汉。
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中说:“今游侠,其行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游侠形象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始于汉魏乐府。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66在《结客少年行》的题解中说:“《后汉书》曰:‘祭遵尝为吏部所侵,结客杀人。
’曹植《结客篇》:‘结客少年场,报洛北邙。
’《乐府题解》曰:‘《结客少年场行》,言轻生重义,慷慨以立功名也。
’……按结客少年行,言少年结任使之客。
为游乐之场,终而无成。
故作此曲也。
”自汉魏至隋,以游侠为题材的诗歌,虽有所出现,但数量有限,未成规模。
到唐初,经卢照邻、骆宾王、杨炯等人的推进,大有发展,至盛唐蔚然成风。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侠少,每至春时结党联朋,各置矮马,饰以鞯金络,并绕以花树下往来,使仆人执酒而随之,遇好囿则驻马而饮。
”王维的《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诗句,是这一状况的最好明证。
②游侠诗在盛唐达到高峰有其特定的原因,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政府制度上的鼓励以及建功立业的社会氛围是游侠诗产生的前提和文化背景。
游侠的形象从表面上看似乎带有道家的“独往高蹈”“狂放不羁”的出世风格,实质上,这种道家风格的背后是儒家积极入世、建立功业的渴望。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1616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f.png)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
经过千年的发展与积累,每个要素都有特别的含义。
从服装的款式、配饰到色彩,再到制作工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这种服饰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传统文化精神附着于服装这种物质载体之上,使得服装成为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
李泽厚曾提出中国文化具有一种实用理性的特点。
他指出实用理性“是经验合理性的概括或提升”,并阐释了中国文化精神中富含实用主义的特征,而实用主义这一文化精神也贯穿于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过程之中。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为适应与以骑射为主的少数民族的作战需要,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服饰改革运动。
“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废弃汉族传统裙式下裳而穿裤,变舄履而着靴,史称“胡服骑射”。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魏晋玄学的影响,追求自由飘逸、潇洒脱俗的境界。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对魏晋时期人物的绘画作品中,人物多赤足散发,袒胸露乳,这种服饰潮流张扬虚无、有意仿古,体现对礼法的轻蔑。
到了唐朝,政治清明,南北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中外贸易频繁,交通发达,异国的礼俗、服装等不断引入中原,服装的整体趋势从简单变得复杂,服装风格高贵奢华。
另一个服饰发生明显人为变更的阶段是明末清初时期的“满汉交融”。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人入关,采取“断发易服”的强制手段,使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服制被有限终止。
纵向看传统服饰的变化可以看出,传统服饰的变化,是受一个时代的军事需求、政治需求、民族融合等现实需求影响的。
不论是”胡服骑射”“轻蔑礼法”还是对龙图腾的保存,都体现了传统服饰在变化过程中重视实际功效,讲究变通的实用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儒家“中庸”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且主要体现在传统服饰的款式、裁剪之中。
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8c8d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5.png)
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松弛感”在中文社交媒体火起来是去年的事情,()一位微博网友的见闻。
她在飞机场看到一家人出门旅游,孩子证件出问题,母亲便陪着他回家了,剩下的家庭成员虽然因为托运行李挂在母亲名下全部被退回,也没有一个人情绪失控,正常出行。
网友把这种面对失控的事态还能()的心态总结为“松弛感”,引起广泛的羡慕和共情。
经过大半年的发酵,使“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以致穿搭风格、气质范本。
然而很多表面松弛的内里是加倍紧绷。
到头来,从追求“松弛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和松弛两个字说再见了。
“松弛感”也好,“钝感力”也好,“精神内耗”也好,心理学流行词汇的背后,我们似乎总在给生活里淤积的隐痛找个()的答案,把自己套进理论框架去寻找正确的姿态,结果不过是又叠加了一副枷锁,反而积累出更多怨气。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痛苦就痛苦,想焦虑就焦虑,又()不是一种松弛。
1.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起源于泰然处之一本万利何尝B.来源于安如磐石一本万利未免C.起源于安如磐石一锤定音何尝D.来源于泰然处之一锤定音未免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穿搭风格、气质范本乃至生活方式。
B.经过大半年的发酵,使“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乃至穿搭风格、气质范本。
C.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穿搭风格、气质范本以致生活方式。
D.经过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以致穿搭风格、气质范本。
人教版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0dfb3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4.png)
人教版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导语】学无止境,高中是人生成长变化最快的阶段,所以应当用心去想,去做好每件事,作者高三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期望可以帮助到更多学子。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笑靥渔樵(jiāo)白云观(guàn)功亏一篑(kuì)B.技俩隽永(jùn)炒鱿鱼(yóu)烜赫一时(xuǎn)C.迥然熨帖(yù)一揽子(lǎn)游目骋怀(chěng)D.必竟戏谑(xuè)大杂烩(kuài)殒身不恤(yǔn)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庆祝澳门回来祖国十周年,《澳门你好》大型文艺晚会于12月2日至4日一连三晚在澳门演出,场场济济一堂。
B.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感叹万千,唱出“大江东去”;根据历史记载,杜牧借古讽今,吟成《阿房宫赋》。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了。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
3.顺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手拉小手。
”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会交换会上,许多地方的做法体会和实际成效了群众的这句话。
②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有利于经济结构,创造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③“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连续发展的老问题,它______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A.验证调剂反应B.印证调控反应C.验证调控反应D.印证调剂反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言从楼起,但意在楼外,写景抒情曲尽其妙,炼词造句独具匠心,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29fff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f.png)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你的身体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有两大主要因素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②第一个因素,是你大脑深处的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
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
但它也控制着其他的节奏模式,包括你偏好的饮食时间、你的心情和情绪、核心体温、代谢率,以及多种激素的释放。
很显然,在比赛中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可能性与一天中的时间段有关,这并非巧合。
破纪录的可能性会在人类昼夜节律的自然高峰(下午的早些时候)达到最大极限。
即使是出生和死亡的时间也证实了昼夜节律的存在,因为维持生命的关键代谢、心血管、体温和激素水平等波动过程,都是由昼夜节律这个生物起搏器所控制的。
③1938年,芝加哥大学的纳塞尼尔·克莱德曼教授与他的研究助理布鲁斯·理查森共同进行了一项较为极端的科学研究。
他们去到肯塔基州的猛犸洞里,这是地球上极深的洞穴之一——事实上,由于过于深邃,它的最深处完全无法探测到阳光渗透。
他们一共在黑暗中度过了32天。
除了积攒了浓密的面部须发外,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两大突破性的发现。
第一个发现是,人类会在阻绝外界阳光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的 “内源性”昼夜节律,也就是体内自我生成的节奏。
克莱德曼和理查森都没有随机地醒来和入睡,而是表现出了一种可预测的、重复性的模式,即有较长时间的清醒状态(约 15 个小时),并伴随有大约9个小时的睡眠。
山西省长治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长治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8124d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1.png)
山西省长治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
列宁所谓“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呢?因为客观事物本来是如此的。
客观事物中矛盾着的诸方面的统一或同一性,本来不是死的、凝固的,而是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暂时的、相对的东西,一切矛盾都依一定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着。
这种情况,反映在人们的思想里,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只有现在的和历史上的反动的统治阶级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形而上学,不是把对立的事物当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去看,而是当作死的、凝固的东西去看,并且把这种错误的看法到处宣传,迷惑人民群众,以达其继续统治的目的。
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
所谓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同一性,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矛盾乃是现实的矛盾,具体的矛盾,而矛盾的互相转化也是现实的、具体的。
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和《聊斋志异》中的许多鬼狐变人的故事等等,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并不是具体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变化。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下学期单元过关测试语文试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贩.卖/皈.依靓.妆/痉.挛雇佣./佣.金宁.愿/息事宁.人B.泥淖./悼.念盘桓./城垣.强.求/强.颜赝.品/义愤填膺.C.菲.薄/绯.闻蔓.延/藤蔓.绸缪./纰缪.蹩.脚/惊鸿一瞥.D.回溯./朔.风高亢./伉.俪偏僻./癖.好讴.歌/呕.心沥血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拉拉队融会贯通到处传诵牙牙学语B.美滋滋常年累月大展鸿图谈笑风生C.笑咪咪委曲求全要言不烦精兵简政D.喝倒彩世外桃源以逸待劳出奇致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过年过节,花销多些是应该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收入身体力行....,千万不要过度消费,那样不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B.自从达尔文进化论出现,就有人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C.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的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账额来说,这实在是螳臂当车....。
D.“茅台将申请奢侈品资格”的消息让茅台集团进退维谷....,集团既想打造国际品牌,又想实现“让老百姓喝得起”的承诺。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利,他就以权利相诱。
B.“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
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为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C.金,原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D.当我让脚步停留在林间的幽静里,抬眼望去,往日的绿色,忽然显得那么厚重斑斓。
是被秋风所感染?还是绿色已经疲惫?是个性的宣泄?还是世界本身的灿烂?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微信提供了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平台,大到国际纷争,小到家庭琐事甚至单位工作,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
B.在1月5日举行的首届WTA深圳公开赛女单决赛中,“中国一姐”李娜力挫捷克选手扎科帕洛娃,获得了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七个单打冠军。
C.针对近日“我国输液市场年均一百亿瓶以上”的报道,卫生部发言人指出,“百亿瓶”是我国每年输液制剂的生产量,不能等同于输液量,这种说法是不靠谱的。
D.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了学生会的组织机构,布置了学生会全年的工作。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种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
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从艺术的角度看民间剪纸艺术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模式。
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
他们在创造时,往往让人(包括创造者自己)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
这是由于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所以,自中国民间产生剪纸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装饰物,尽管历代在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可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
因此,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艺术。
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
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着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
从中国民间剪纸的纹饰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传承,以及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
它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
例如“蛙”这一形象在民间剪纸中屡见不鲜,民间常将它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护神,并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运用民间美术中的互渗造型手法,将其变为神圣、稚拙、亲切、动人、给人美感的剪纸花样,缝绣在孩童的枕头、围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美满幸福。
需要指出的是,“蛙”这一图腾物产生以来,因为囿于民间文化而没有上升到中国的上层文化之中,所以也就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
但是,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蛙”这一形象虽然在中国上层文化中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却在民俗文化中得以流传,并保持了它的原始崇拜敬仰之地位。
就这一文化现象看,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世界各地的许多民间艺术一样,都是原始文化的嫡传物。
它作为民俗文化中的元素,紧紧地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之中。
在它的意象符号中,不仅赋予了原始艺术符号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和追求美的质朴情感,而且有着强烈的“生命繁荣旺盛”的审美理想。
这个审美理想来自民族、人类群体的基本追求,人们歌颂生命,赞美生的欢乐,追求着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家庭和睦多子、丰收安乐。
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中国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意象符号,如“凤穿牡丹”“莲花多子”“鸳鸯戏荷”“福寿双全”“瓜瓞绵绵”“如意似锦”“葫芦五毒”等等花色纹样的剪纸,并将这些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事象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
6.下列关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植根于我们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
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它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
C.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从其产生就是象征性的装饰物,作者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功利目的。
D.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能反映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从艺术角度看,它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作时,往往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这种情趣的获得是因为剪纸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B.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物”就是民间剪纸这一载体,承载着艺术上造型形式的传承和其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
C.“蛙”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物,虽然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但在民俗文化中保持着原始崇拜敬仰的地位。
D.“蛙”因其丑陋的形态常被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也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保护神,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题材,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民间剪纸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开展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原始文化的演变。
B.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精神文化,随着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变化,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深层寓意内涵也会随着形式而变化。
C.“凤穿牡丹”等花色纹样的剪纸,表现了人们歌颂生命,赞美生的欢乐、追求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多子、丰收安乐的美好愿望。
D.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事象活动中,能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求,扶持人类的生存,追求民族、人类群体的强烈审美理想。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
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
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客官军宴,夜袭。
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线功第一。
贼平,良玉不言功。
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
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
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
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
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
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
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夺汝才大旗,擒其渠副。
贼势渐衰。
当是时,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
川抚邵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
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归,捷春使按营垒,见良玉军整,心异之。
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邵公不知兵。
吾一妇人,受国恩,谊应死,独恨.与邵公同死耳。
”逊之问故,良玉曰:“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驻重庆仅三四十里,而遣张令守黄泥洼,殊失地利。
贼据山巅,俯瞅吾营。
铁骑建瓴下,张令必破。
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
,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
”逊之深然之。
巳而捷春移营大昌,监军万元吉亦进屯巫山,与相应援。
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良玉偕张令急扼之,挫其锋。
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
乃单骑见捷春,请曰:“事急矣,尽发吾卒,可得二万。
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
”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
良玉乃叹息归。
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复入蜀。
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
复上之巡按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
十七年春,献忠遂长驱犯夔州。
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渍。
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以一孱妇蒙国思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
贼遍招土司,独无敢至石砫者。
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奉终。
赞曰: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
彼账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正随裹:携带B.独恨.与邵公同死耳恨:遗憾C.良玉图.全蜀形势图:谋划D.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多:称赞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单骑见捷春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B.良玉为.置酒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良玉“饶胆智”的一组是()①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②良玉邀之马家寨,暂首六百,追败之③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④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扶陈士奇⑤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⑥所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